大五人格论文Word文件下载.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259948 上传时间:2023-04-28 格式:DOC 页数:30 大小:28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五人格论文Word文件下载.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大五人格论文Word文件下载.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大五人格论文Word文件下载.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大五人格论文Word文件下载.doc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大五人格论文Word文件下载.doc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大五人格论文Word文件下载.doc_第6页
第6页 / 共30页
大五人格论文Word文件下载.doc_第7页
第7页 / 共30页
大五人格论文Word文件下载.doc_第8页
第8页 / 共30页
大五人格论文Word文件下载.doc_第9页
第9页 / 共30页
大五人格论文Word文件下载.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30页
大五人格论文Word文件下载.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30页
大五人格论文Word文件下载.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30页
大五人格论文Word文件下载.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30页
大五人格论文Word文件下载.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30页
大五人格论文Word文件下载.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30页
大五人格论文Word文件下载.doc_第16页
第16页 / 共30页
大五人格论文Word文件下载.doc_第17页
第17页 / 共30页
大五人格论文Word文件下载.doc_第18页
第18页 / 共30页
大五人格论文Word文件下载.doc_第19页
第19页 / 共30页
大五人格论文Word文件下载.doc_第20页
第20页 / 共30页
亲,该文档总共3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大五人格论文Word文件下载.doc

《大五人格论文Word文件下载.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五人格论文Word文件下载.doc(3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大五人格论文Word文件下载.doc

(1)情感稳定性与学习适应性成负相关的关系;

(2)外向性与学习适应性无关系;

(3)开放性的两个极端对学习适应性有不良有影响,学习适应性一般对学习适应性有积极影响;

(4)宜人性倾向一般的学生的学习适应性更强,宜人性倾向一般对学习适应性有较强的积极影响;

(5)尽责性高有利于学习适应性,对学习适应性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6)男性较女性情感更稳定、更外向;

女性较男性更宜人、尽责;

而外向性则与性别无关。

关键词:

大五人格学习适应性性别大五人格量表

目录

第一章绪论 5

1.1研究背景 5

1.2研究的目的和内容 5

1.3研究的意义 5

1.4研究的思路和框架 6

第2章大五人格理论文献综述 8

2.1大五人格理论的起源与发展 8

2.1.1大五人格理论的起源 8

2.1.2大五人格理论发展 8

2.2大五人格模型的内涵 8

2.2.1基于词汇研究的五因素模型 9

2.2.2基于问卷研究的五因素模型 9

2.3大五人格量表 9

2.4大五人格的应用 10

2.4.1大五人格与工作绩效 10

2.4.4大五人格与满意感 11

2.5大五人格模型与麦氏人格模型的比较 11

第3章研究设计 12

3.1问卷的编制 12

3.1.1量表编制原则 13

3.1.2编制适合大学生的人格量表 13

3.2样本分布 14

3.3提出研究课题 15

第4章大五人格研究 15

4.1大五与学习适应性的关系 16

4.1.1情感稳定性与学习适应性的关系 16

4.1.2外向性与学习适应性的关系 17

4.1.3开放性与学习适应性的关系 17

4.1.4宜人性与学习适应性的关系 18

4.1.5尽责性与学习适应性的关系 19

4.1.6小结 20

4.2大五人格与性别关系 20

4.3研究总结 21

第5章研究的局限与展望 22

5.1大五人格研究的局限 22

5.2研究的展望 22

参考文献 23

第一章绪论

1.1研究背景

学习适应性指学生善于克服学习困难取得较好学习效果的一种倾向,也是一种学习的适应能力。

它直接影响着学生学习的质量和学习效率。

现在大学生的学习适应性存在较大的差异,而且好多同学都对此非常困惑,不了解为什么自己学习适应性较差。

以至于好多学生厌学甚至弃学。

面对这种现象,大学生如果不了解自己学习适应性差的原因,会给其造成很大的影响。

因此,本性研究致力于设法找出这种原因。

长久以来,传统(认知)智力对学生学业成就的影响已经被大家所了解和认可,但是传统智力对学业成就的解释力是不够的,因为除此之外,非智力因素对学业成就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而且大学是大学生个体心理发展历程中承上启下的转折期,也是个体完全走向社会、独立承担社会责任的准备期,是个体心理发展极不稳定的时期。

因而,大学生对自己的性格不甚了解,会在工作学习中给自己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大五人格是对人格的一个集中概括,可以有效了解个人的性格,给人以指导作用。

大五人格与学习适应性的关系可以部分解释大学生的学习适应性,充分的了解自己的性格,也会对很多事情有指导意义,从而使大学生少走弯路。

1.2研究的目的和内容

Kashubeck等人的研究则表明,大学生的自尊水平也是其学习适应性的一大预测指标,并与之有显著的正相关。

但关于大五人格维度与学习适应关系的研究目前尚少。

为此,本研究试图探究大学生大五人格与学习适应性的关系,了解人格倾向与学习适应性之间的相关及对学习适应性变量的影响。

而且大五人格维度与性别关系的研究也很少,因此本研究附带研究了大五人格与性别的关系。

本研究希望借助问卷调查的方法,对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的大学生进行考察,用以探讨大学生的大五人格与学习适应的特点以及与性别的特点;

弄清楚在大学生中,人格是如何影响学生的成绩,即了解大学生大五人格与学习适应性的关系。

基于以上原因,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20805班七位同学在该校08级工商管理专业学生中,以发放大五人格问卷的形式开展了性格调查,希望通过此次的问卷调查了解工商管理专业大学生的性格倾向以及与学习适应性的关系,帮助同学对自己的性格和学习适应性有个清楚的认识,从而做出合理的学习计划,使大学生更有效地学习。

1.3研究的意义

本项研究研究大五人格与学习适应性之间的关系。

理论上,在一定程度上丰富有关大五人格和学习适应性以及性别方面的理论,探讨大五人格与学习适应性之间相互影响的机制和大五人格与性别间的联系,弥补以往理论研究的不足。

为解决学习适应性、性别与大五人格关系问题添砖加瓦。

实践上,大五人格和学习适应性关系的研究结果可用于教育实践,为大学生学习适应提供理论指导,使心理健康工作者使用有关人格和人际价值观的知识,改变大学生适应不良状况,提高心理健康水平,以便进行更有效得教学,提高教育界在提升学生的学业满意度上的可操作性,进而使得更多的学生能够在快乐中学习,进行更有效率的学习。

并且,大学生处于青年期,人格大致上已经定型,但在大学阶段也是塑造大学生人格的关键时期。

因此,对于学习适应不良的大学生来说,了解其原因有助于大学生的学习与解决自己为什么学习适应性差的困惑。

大五人格和性别的关系可以帮助学生了解男女性格差异,对自己有更深一步的了解。

而且本研究还有以下意义:

大学生中有重度心理问题的学生极少,多数学生遇到的都是发展性心理问题,即多数学生的心理问题是因自身成长过程中面临的发展课题而产生的,主要集中于新环境适应、人际关系、学习策略、情感处理、学习方式、就业等问题上,这些问题均系大学生适应问题,部分学生由于欠缺解决问题的能力或方法而引发适应不良的心理问题出现,甚至导致心理障碍,如强迫症、恐惧症、焦虑症、抑郁症等。

因此,本研究的结果在一定程度上能够说明大学生适应问题产生的原因、影响因素,为改变大学生适应不良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持。

1.4研究的思路和框架

在文献研究的基础上,结合以往的研究,提出本研究的理论构思如图1.4.1所示。

大五模型

外向性

开放性

神经质

宜人性

尽责性

与学习适应性的关系

正相关

负相关

无关

与性别

男性

女性

图1.4.1

本研究共分为五个阶段:

文献资料收集阅读、选题、文献综述的撰写

设计问卷、问卷修订、问卷试测、分析

大规模的问卷调查

数据输入、统计和分析

论文撰写到最后定稿

第2章大五人格理论文献综述

2.1大五人格理论的起源与发展

2.1.1大五人格理论的起源

大五模型的创建起源于高登爵士对字典中形容词的研究。

他收集了字典中所有描写人类性格的词,从中再进行筛选和分类。

他是世界上第一个尝试把性格归类到若干个类别的人。

在高登首次尝试之后的一百年内,又由许许多多人格研究者循此思路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其中最著名的成果有卡特尔的模型。

随着更先进的计算机统计分析技术如因素分析的引人,心理学家最终把人格基本特质维度的数目缩小至现在的五个,也就是所谓的大五因素。

2.1.2大五人格理论发展

“大五”人格因素模型是经过几代心理学家的不懈努力才最终被发现的。

Galton首先提出

了基本字义假设,Allport和Odbert(1936)在此基础上论证了个性特质的存在及其重要性。

Cattell(1943)最早应用Allport和Odbert的词表来研究个性的多维结构,他通过对Allport和Odbert词表的压缩并运用因素分析得到了16个因素。

Tupes和Christal(1961)以Cattell的双极特质术语作为研究材料,进行了重新分析,最早发现了5个相对显著而且稳定的因素:

⑴精力充沛;

⑵愉快;

⑶可以信赖;

⑷情绪稳定;

⑸文雅。

这些因素后来被Goldberg(1981)称为“大五”因素,借以强调每一个维度都很广泛,而且包含了不同的人格特点。

依照McCrae&

Costa等人的命名法(1985),构成人格的大五因素分别是:

外向性、宜人性、尽责性、情感稳定性、开放性。

外向性表示热情、自信,有活力,还具有满意度和善社交的特性,而内向者的这些表现则不突出,但不等于自我中心和缺乏精力。

宜人性表示利他、友好、富有爱心。

尽责性表示克制和严谨,与成就动机和组织计划有关,也称其为“成就意志”或“工作”纬度。

情感稳定性纬度主要依据人们情绪的稳定性和调节情况而将其置于一个连续统一体的某处。

那些经常感到忧伤、情绪容易波动的人在神经质性的测量上会得到高分。

而低分的人多表现为平静自我调适良好,不易于出现极端和不良的情绪反应。

开放性是指对经验持开放、探求态度,而不仅仅是一种人际意义上的开放。

另外McCrae&

Costa还编制了测量“大五”的人格问卷NEO—PI。

还有许多心理学家都根据自己的研究重复得到了类似的五个因素,但在命名上存在差异。

2.2大五人格模型的内涵

五因素模型有两种研究范式,即词汇研究和问卷研究。

词汇研究是在词汇假设的基础上,对特质描述词作语义分析和因素分析,以确立基于世俗概念的人格维度。

而问卷研究是通过人格心理学家的理论构想及对人格文献的分析归类,经实证研究获取基于科学概念的人格维度。

2.2.1基于词汇研究的五因素模型

1933年baumgarten按心理学原则对特质名称进行分类,她的词单中包括德文中的941个形容词和688个名词。

1936年Allport和Odbert对英语语言做了深入研究,具体开创意义。

他们从《韦波斯特新国际词典》选出描绘人类行为差异的词共17953个,分成4类,其中表示稳定人格的特质术语是4504个。

此外,Borgatta、Smith、Digman等许多心理学家也都用词汇方法证明了五因素模型。

1993Johnson用简略的“大五”维度周环(AB5C,Hofstee,1992)形成了五因素的标准名称码。

2.2.2基于问卷研究的五因素模型

McCrae和Costa的五因素模型。

McCrae和Costa根据对16PF的因素分析自己的理论构想编制了测验五因素的NEO—Personlity—Inventory(NEO--PI人格量表,1989)。

每个维度量表设置了6个测量特质水平的子量表:

外倾性(E)—热情性、乐群性、自我肯定性、活跃性、刺激寻求、正情绪;

随和性(A)—信任、坦诚、利他、顺从性、谦虚、温存;

尽责性(C)—胜任感、条理性、责任心、事业心、自律性、审慎性;

神经质(N)—焦虑、愤怒性敌意、抑郁、自我意识、冲动性、脆弱;

开放性(O)—幻想、审美、情感、行动、观念、价值。

维度水平的测量可提供对个体行为倾向的广泛描述,特质水平的测量则可帮助了解一些更具体、更特异的个性特征,两者相互补充。

Zuckerman的五因素模型。

Zuckerman等(1991)基于人格的生理基础提出了五个因素,

即冲动的非社会化的感觉寻求、攻击—敌意、活动、社交性和神经质—焦虑。

根据这五个因素形成了Zuckerman人格问卷(ZJPQ)。

冲动性的感觉寻求由19个项目组成,描述了盲目行事、缺乏计划、敢于冒险以追求新异刺激等特征。

神经质—焦虑由19个项目组成,包括了情绪困扰、紧张忧虑、害怕、强迫性犹豫、缺乏自信、对批评敏感等特点。

攻击—敌意由17个项目组成,其中有一半的项目描述的是易表达言语攻击的特征,另一半涉及粗鲁、轻率、反社会行为、报复、恶意中伤等特点。

活动由17个项目组成,描述了对活动的需求、放松不下、高能量水平、喜欢积极忙碌的生活、喜欢艰苦和挑战性的工作。

社交性由17个项目组成,指拥有许多朋友、友好、开朗等特点。

2.3大五人格量表

随着心理学应用的日益广泛、深入,对人格结构的研究和相应的人格测量工具的要求也会越来越高。

目前国内使用的人格量表大致上可以分为2类:

一类是直接修订国外成熟的量表,如EPQ、16PF、MMPI、CPI等。

这些量表所依据的人格理论和量表的整体结构并未根据中国人的特点进行相应的调整,因而其在中国的应用范围和价值存在明显局限。

另一类是结合中国人的特点编制的量表,这类量表从中国人的实际生存和典型特点入手确定构想并编写测验的项目,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中国人的特点,因而有着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用价值。

目前最有代表性的是由香港中文大学的张妙清与中科院心理所的宋维真等人编制的中国人个性测量表(CPAI)。

但是CPAI有相当一部分项目取自修订后的西方量表,这样的做法难免会影响到量表的全面性和客观性。

另外,还有一些量表是由中国学者根据西方人的理论框架,按照中国人的实际情况编写项目组成的。

如“自我和谐量表”。

所以尽管在编写项目时充分考虑到了中国人和中国文化的特点,但由于所依据的理论框架的局限,量表并不一定能反映中国人的真实情况。

1王登峰,崔红.编制中国人人格量表QZPAS的理论构想.北京大学学报,2001

2杨国枢,王登峰.中国人的人格维度.北京:

第三届华人心理学家大会论文,1999

3王登峰等:

中国人人格量表(QZPS)的编制过程与初步结果135

2.4大五人格的应用

2.4.1大五人格与工作绩效

用人格特质来预测工作绩效,长期以来一直是组织心理学领域备受关注的问题。

但其预测效果却因长期众说纷纭而不能另人满意。

这其中的主要原因是研究者缺乏一个统一的可以接受的人格分类框架,很难确认人格与工作绩效之间是否有一致的和有意义的关系。

研究人格与职务绩效的关系需要一个能全面反映正常人群人格特征的人格模型。

80年代后期出现的大五人格理论及测验,代表广泛而稳定的人格因素模型,提供了一个统一的研究框架,现已成为一种比较理想的选择。

以大五模型作为整合人格测验的理论基础所进行的众多元分析的结果表明:

大五人格模型中的尽责性这个维度可以有效地预测个体在多种职业背景下的多种工作绩效,而其他各个维度也可以有效地预测某些工作和工作绩效的某些方面(尽管它们的预测效度系数还不肯定)。

元分析结果完全改变了人们对人格因素与工作绩效关系的传统看法。

可以说正是由于大五人格因素结构的引入,使得在人事选拔中进行人格测验成为可能。

Barrick和Mount的元分析4BarrickMR,MountMK1Thebigfivepersonalitydimensionsandjobperformance:

ameta-analysis1PersonnelPsy2

chology,1993,44:

1-261

以上级评价、培训成绩和人事数据(事故、工资、缺勤等)作为效标,选取五类职务(专业人员、警察、管理者、技工、销售人员),研究人格与绩效的关系。

结果发现:

大五的尽责性能有效地预测所有职业群体的工作绩效和所有效标,大五模型的其他维度只对某些职业和某些与工作有关的指标有预测效度,如外向对管理者的预测效度高,情感稳定性对警察的预测效度高,宜人性对警察和管理者的预测效度基本相同。

Barrick和Mount1995年又指出,他们先前的甚至更高。

Tett,Jackson和Rothstein5TettRP,JacksonDN,RothsteinM1Personalitymeasuresaspredictorsofjobperformance:

ameta-analyticreview1

PersonnelPsychology,1991,42:

703-7421

用假设检验的方法,或者说是人格定向的职务分析,进行元分析,结果发现:

大五模型的所有人格维度都能有效地预测工作绩效,并且所有人格因素的效度系数都高于Barrick、Mount(1991)的结果。

不过,外向和尽责性的预测效度较低,而情感稳定性、开放性和宜人性的预测效度较高。

Hough等人6HoughLM,EatonNK,DunnetteMD,KampJD1Criterion-relatedvaliditiesofpersonalityconstructsandtheeffects

ofresponsedistortiononthosevalidities1JournalofAppliedPsychology,1990,75:

581-5951

的元分析并没有将样本研究中人格测验的结果归为大五的五个维度,所选职务为军人。

结果表明,外向和成就动机可以预测努力和领导能力,健康和军人举止等效标;

宜人性和可依赖性可预测自律;

人格特征与技术熟练性无关。

Salgado7SalgadoJF1ThefivefactormodelofpersonalityandjobperformanceintheEuropeanCommunity1JournalofAppliedPsy2

chology,1997,82:

30-431

选取欧共体的研究做元分析,他选的职务类型和效标都与Barrick和Mount

相同。

得到的结果是:

责任心和情绪稳定性对所有职务和所有绩效的效标都有很高的预测效度;

外向可预测警察和管理者,开放性可预测警察和技工,宜人性可预测专业人员、技工和管理者(但是对管理者的预测是反向的);

开放性和宜人性都可以很好地预测培训成绩效标,开放性还能够预测人事数据。

Vinchur等人8VinchurAJ,SchippmannJS,SwitzerFS,RothPL1Ameta-analyticreviewofpredictorsofjobperformanceforsales

people1JournalofAppliedPsychology,1998,83:

586-5971

对销售人员的预测源做元分析,设定两个绩效的效标:

一个是客观的销售业绩,另一个是主观的上级评价。

他们发现:

一般认知能力可以很好地预测上级评价;

人格方面,外向中的子维度精力充沛(potency)和责任感中的子维度成就动机对上级评价和销售业绩都有很高的预测效度;

年龄和个人数据也可以预测上级评价;

另外,作者指出,兴趣很可能是一个较好的预测源,只是由于样本量太小,才没有得到证明。

在大五模型与工作绩效关系的研究中,尽管不同研究者采用不同方法,但结果都证明了大五人格模型确实能够有效地预测人们在某些职业中的工作绩效,特别是尽责性的预测效度更普遍。

一个尽职尽责的员工能够全心全意为公司服务,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完成工作,因此工作绩效就高,反之,亦然。

其他人格因素也是如此。

2.4.4大五人格与满意感

在21世纪这个物欲横流的时代,无论是物质上还是感情上,人们都力求达到最大限度的满足。

自20世纪60年代开始就已经有为数不少的科学家和心理学家经过很多努力,探究人们的满意感的影响因素。

主观满意感研究的一个焦点是对满意感的预测,究竟是什么因素影响了人们的主观满意度?

经大量的研究表明,人格是主观满意度最稳定有力的预测因素之一。

因此,今天我们主要从人格方面,特别是大五人格方面来对满意感进行研究。

人格对主观满意度的影响因素的研究,起源于对一对双生子的研究。

Tellegen等人的研究表明气质在儿童的情感体验中具有重要作用。

其后人们研究了艾森克的三个人格维度及一些具体的人格特质与主观满意感的关系。

而大五人格与主观满意感的关系则把这一研究方向推向了高潮。

大五人格与主观满意感关系的研究是以Costa和McCrae的人格的五因素理论为指导,研究外倾性、神经质、经验的开放性、宜人性和严谨性与主观满意度的关系。

Costa和McCrae的研究表明,五个因素全部与主观满意度存在显著相关。

9CostaPT,McCraeRR.InfluenceofNeuroticismonsubjectivewell2being:

Happyandunhappypeople.JournalofPersonality

andsocialPsychology,1980,38:

668-678.

10McCraeRR,CostaPT.Addingliegeundalbeit:

thefullfive2factormodelandwellbeing.PersonalityandSocialPsychology

Bulletin,1991,17,227-232.

在人格五因素中,其中外倾性、神经质与主观满意度的关系重复验证了大三人格与主观满意度的研究结论,即外倾性与生活满意度和正性情感存在正相关,能够提高主观满意感;

反之,神经质与生活满意感和正性情感存在负相关,与负性情感存在正相关,能够降低主观满意感。

但其余三个因素,Costa和McCrae认为经验的开放性、宜人性和严谨性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的研究较少,而且结论也不尽一致。

其中,经验的开放性同时与正性情感和负性情感存在正相关,宜人性和严谨性与主观满意度的关系模式是一致的,与生活满意度和正性情感存在显著正相关,与负性情感存在显著负相关,因此能够提高主观满意感。

神经质是主观满意度最有力的预测指标,与生活满意度的相关为—0.124,与正性情感的相关为—0.125,与负性情感的相关为—0.123。

但是DeNeve和Cooper所做的一项元分析表明,正性情感既可由外倾性来预测,也同样可由宜人性来预测;

严谨性与生活满意度具有最强的正相关,开放性与主观满意度在很大程度上并不相关。

基于以上的研究结论表明,虽然外倾性、神经质与主观满意度的关系得到了一致的结论,但其余三个维度与主观满意度的关系尚有待进一步验证,如关于开放性与主观满意度关系的结论尚存在分歧,开放性与主观满意度各维度是相关还是无关,抑或同时具有正相关和负相关?

宜人性、严谨性与主观满意度的关系是否与外倾性一致?

尚有待进一步研究。

2.5大五人格模型与麦氏人格模型的比较

麦氏人格模型是美国人格类型理论研究者麦尔斯女士母女二人(KatherineBriggs和IsabelMyers),以荣格心理学类型理论为基础发展出的人格模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