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上册教案.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60159 上传时间:2023-04-28 格式:DOCX 页数:113 大小:74.6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上册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3页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上册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3页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上册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3页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上册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3页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上册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3页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上册教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13页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上册教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13页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上册教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13页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上册教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13页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上册教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13页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上册教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13页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上册教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13页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上册教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13页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上册教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13页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上册教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13页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上册教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13页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上册教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13页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上册教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13页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上册教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13页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上册教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1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1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上册教案.docx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上册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上册教案.docx(11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上册教案.docx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二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识字1

一、教学目标:

   1、会认12个生字,会写10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有收集词语的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

识字写字。

  三、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收集关于秋天的词语。

四、教学时间:

一课时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孩子们,过了炎热的夏天,我们走进了凉爽的秋天。

秋天的景象真美呀,就像一幅多彩的图画。

  

(二)、读中识字。

   1、学生自由试读词语。

   2、分组互助读词语,再开火车读词语。

   3、出示生字,学生自主认读。

(读准前后鼻音和平翘舌音的字“层、尽、染、淡、登、翠、爽、壮”。

   4、开火车读生字。

   5、同桌卡片抽读。

  (三)、朗读感悟。

   1、教师范读,学生边听边想画面。

   2、分组试读,互相帮助,力求读正确。

   3、观察秋天的画面,说说自己的感受。

   4、学生边读边想象,联系大自然实际,整体感悟词语的意思。

   5多种形式读。

    

(1)开火车读,要求读得正确、流利;

    

(2)美读,要求读得有感情。

    (3)自由读给喜欢的小伙伴听。

  (四)、在读中巩固识字。

   1、选词语,读词语。

出示图片,选出与图上景色相对应的本课词语,读一读。

   2、分小组读“我会读”中的词语,巩固认读生字。

  (五)、在应用中巩固识字。

   1、给生字找朋友(组词语)。

   2、卡片游戏《找朋友》。

 (六)、指导写字

 1、认读字音。

   2、根据规律分析字形,记住字形。

    

如,“宜”与“实”,上边都有一个宝盖儿,区别在于“宜”的下边是个“且”,“实”的下边是个“头”。

3、分组说说自己喜欢的记字方法。

   4、说说难写的字和容易写错的字。

   5、师范写,学生观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6、学生练习。

  (七)、实践活动

   整理收集到的秋天的词语,在班上展示、交流,看谁获得了词语大丰收。

   关于秋天的词语

    一叶知秋、春种秋收、春兰秋菊、春花秋月、秋色宜人

    秋风过耳、秋风萧瑟、秋雨绵绵

教学反思:

对于刚走入二年级的学生来说,《识字1》中的词语比较难理解。

所以在教学设计时,我就将“感悟词语的意思”列为教学难点,然后加大难度,将生字离开词语,并且没有拼音,让学生准确的读出,用各种方法来认读,指明读,领读,开火车读,接着讲解这些要读和要写的生字要怎么来记住他们,要用哪种方法来记住他们,最后才在课文中让学生去感悟词语的意思。

1、秋天的图画

一、教学目标:

   1、会认8个生字,会写8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

   3、喜欢秋天,体会对秋天的景象和勤劳的人们的喜爱、赞美之情。

 二、教学重难点:

识字写字,朗读感悟

 三、教学准备:

生字卡、挂图、小黑板

 四、教学时间:

两课时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

    1、板书课题,齐读,问:

读后想知道什么?

    

(1)秋天是怎样一幅图画?

(秋天的图画里有些什么景物?

    

(2)它的色彩是怎样的?

二、自由读课文,初步感知。

   1、自读课文,画出生字新词。

   2、思考:

课文共有几句话?

(4句)

   3、指名分句朗读,读后评议。

   4、小组合作读,好的帮助差的,读正确,读流利。

  三、认读生字

   1、找出课文中要求认读的生字,自读。

   2、出示生字卡片,认读。

     重点字音:

梨、笼、颊、浪、勤、劳

四、朗读感悟

   1、教师范读,学生注意体会教师在朗读中表达的喜爱与赞美的情感。

   2、学生自由读,一边读一边想象秋天的图画。

   3、小组内读,说说自己的感受。

   4、小组内选出自己喜欢的句子来读,并说说为甚么喜欢。

   5、比赛读,看谁读得美。

   6、寻找自己喜欢的学习小伙伴,读喜欢的句子。

   7、看着画面用自己的话说说秋天,再试着背诵。

  五、扩展活动

    根据本课内容,创编一个秋天的童话。

“秋天来啦,秋天来啦”,

山姑娘兴高采烈地呼喊着、欢笑着,她招呼大家来开一个庆丰收的晚会。

梨弟弟、苹果妹妹、稻谷阿姨和高粱伯伯一起赶来布置会场……

六、作业。

 1、小黑板出示“我会读”中的句子,读熟至背。

 2、练习背诵。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认读课文中要求认的生字。

   2、背诵课文。

  二、反复朗读课文,感悟秋天的美。

  三、指导书写生字

1、认记生字字音

     出示要求写的生字,认读。

     重点字音:

浪、灯、作、字、苹、丽、劳

  2、识记字形

     采用自己最喜欢的识字方法:

     提示:

编字谜加偏旁 换偏旁做动作

  3、组词语理解字义

  4、范写指导

     重点写好含有三点水和草字头的字。

  四、课外作业。

   1、我会画:

画秋天的果园

   2、我会做:

    

(1)用落叶做书签。

    

(2)用自己的画做贺卡。

    (3)用句子、短诗赞美秋天。

   (为语文园地一中的展示台做准备)

五、课堂作业:

抄写生字。

教学反思:

秋天的图画是一幅色彩艳丽的图画。

画上有金黄的梨和红红的苹果,有稻海翻起的波浪和高粱举起的火把。

它是人们用汗水绘出的山水画,它是山野对人们辛勤劳动的报答。

本课生字不多,可以先集中识字,再朗读课文。

在学生自学的基础上,让学生认读生字,用猜字、玩字卡游戏等方式引导学生自主识字。

如,编字谜猜字、做动作猜字、摘苹果识字、说字找字等。

同时,通过组词语记住字形,了解字义。

识字的巩固和检测要放在语言环境中进行,把记生字与读词语、读句子、读课文结合起来。

2、黄山奇石

 一、教学要求:

  1、学会12个生字和由这些字组成的词语及由熟字组成的新词。

  2、通过看图学文,体会黄山石的奇妙,激发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3、结合观察图画,在读中理解语言文字,培养观察和想象能力。

  4、朗读课文,并选两段背诵。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在读中真切体会黄山石的奇特,有趣。

  难点:

如何发挥学生主动性,引导学生在自读中自悟。

 三、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挂图

 四、教学时间:

二课时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情导入。

  二、欣赏黄山奇石课文插图,生观察图说像什么?

  三、初读感知。

1、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课文。

2、标自然段序号,遇到不认识的字和不理解的地方作个记号。

3、小组内互相请教,解决疑难。

4、全班交流。

说说自己学会什么。

  四、自学生字词。

1、借助拼音自由读。

2、自愿试读,纠正字音。

3、识记生字交流:

说说自己的识记方法。

4、检查识字情况:

变序开火车读。

五、学习第一自然段。

1、读中了解“秀丽神奇、闻名中外、尤其”等词语意思。

  2、小组练读课文。

3、你觉得黄山石怎么样?

(奇特、有趣)

六、指导写字。

1、出示田字格中的生字,学生认读。

2、指导学生观察生字的占格位置。

3、教师范写,同时讲解。

4、学生练写,教师巡视指导。

七、课堂练习。

抄写生字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出示生字卡片,全班开火车多种形式认读。

2.让学生挑选自己会认的字读给大家听。

3.挑选会认的字说词语,说说是怎么知道这个词的。

二、学习新课。

  1、你觉得哪块黄山石最奇特、最有趣呢?

边读边把描写它奇特、有趣的地方画下来。

2、把自己最喜欢的奇石介绍给大家

(1)学习“仙桃石”:

谁愿意读读?

你读懂了什么?

  

(2)学习“猴子观海”:

用自己的方式表达他们的理解。

然后有感情地读一读,读出你的喜爱之情。

  (3)学习“仙人指路”:

比赛朗读,看谁读得最好。

  (4)学习“金鸡叫天都”:

谁能想象出他的样子?

它好象在对天都峰说什么呢?

谁能把它的奇特有趣读出来?

 3、课文是不是就写了这几块奇石?

在哪一自然段还写了?

4、读最后一段.

问:

这段又写了什么奇石?

想象一下“天狗望月”、“狮子抢球”“仙女弹琴”它们是什么样的?

三、用你喜欢的方式选两段你认为最好的课文背诵一下。

 四、拓展延伸:

出示一幅怪石图训练学生想象力,先说话,再写话。

五、完成课后练习。

板书设计:

     黄山奇石

         奇特仙桃石  猴子观海 

 有趣仙人指路 金鸡叫天都

教学反思:

《黄山奇石》这篇课文既有抽象概括的描写黄山景色秀丽神奇,又有具体形象的描写“仙桃石”, “猴子观海”等4种奇石。

作者用形象生动的语言文字,极具感染力地把祖国的黄山奇石描写得活灵活现!

对在校的学生来讲,很少有人到过黄山,没见过黄山那种变化多端,形态各异的奇石,大多数学生缺少对黄山的直接经验,我在教学中,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声情并茂,生动形象地强化学生感知,努力学懂这篇课文。

教学中要让学生注重对文本的感悟。

重感悟就是要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他们自由地去想象。

还应该相信学生的能力,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和体验。

把更多的机会,更多的思考留给孩子。

3、植物妈妈有办法

一、教学目标:

  1、会认12个生字,会写10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

  3、有观察植物、了解植物知识、探究植物奥秘的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

  1、在读中感悟课文的韵律美,了解课文告诉我们的知识。

  2、识字写字。

  三、教学准备:

相关的挂图,生字卡片。

 四、教学时间:

二课时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引入,板书课题。

  二、初步感知。

  1、自由读课文,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多读几遍。

  2、小组内互相读读,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3、交流。

小组选出代表,汇报小组读书的收获。

三、识记生字。

  1、自己练读生字。

引导学生可同桌之间接龙读生字。

  2、小黑板出示生字,多种方式指读。

  3、全班交流识字方法。

(引导学生在交流过程中给生字找朋友,用词语说话。

  四、赏读课文。

 1、小组合作读课文,看谁读得美。

  2、选读。

选自己喜欢的一节练读,再展示。

  3、通读全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读。

  五、指导写字。

  1、出示要写的字:

如、已、娃、纷、好。

学生认读。

 2、学生观察字的结构,交流书写注意的地方。

  3、教师示范,指导重点笔画。

(如“已”要半封口,不能写成自己的“己”等。

 4、学生练习。

教师巡视。

 六、课堂练习。

抄写生字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出示生字卡片,全班开火车多种形式认读。

2.让学生挑选自己会认的字读给大家听。

3.挑选会认的字说词语,说说是怎么知道这个词的。

二、阅读欣赏。

  1、教师范读,学生边听边体会语气。

  2、学生自由练读,要求读得正确、流利、有感情。

  3、朗读比赛。

选择自己最喜欢的小节,比一比看谁读得好。

  三、演读理解。

  1、教师引读,学生尝试背诵课文。

  2、学生自由练背。

  3、课文表演。

边背边加上动作。

 

 4、讨论:

  

(1)、“四海为家”是什么意思?

  

(2)、植物旅行靠什么办法?

板书:

蒲公英降落伞

苍耳穿铠甲

豌豆晒豆荚

(3)、“粗心的小朋友却得不到它”是什么意思?

什么样的小朋友才能得到它?

四、出示课后“读读抄抄”中的词语,引导学生多方式读词。

  五、扩展仿说词语。

这样的词语你还知道哪些,快来与同学交流。

  六、拓展延伸:

你还知道哪些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

教学反思:

《植物妈妈有办法》是一首充满儿童情趣、富有韵律感的诗歌。

全诗生动形象地把自然知识蕴含其中,语言朗朗上口,内容浅显易懂,是优秀的科普作品。

课文共有五小节,分别介绍了蒲公英、苍耳、豌豆是怎样传播种子的,配有两幅插图。

教学中应抓住诗歌利于朗读,内容充满情趣的特点,激发学生童心,引导学生在多读读好上下功夫,进而体会文章表达的精妙和其中蕴含的知识。

  课文是用拟人手法告诉我们科学知识的,学生容易被吸引,并且文中介绍的内容大多数的学生有一定的了解和体验。

教学时应在读中感悟的基础上,联系实际,创设情境,激发学生了解植物知识、探索大自然奥秘的兴趣,培养学生留心身边的事物、认真观察的好习惯。

4、古诗两首

  一、教学目标:

  1、会认10个生字,会写6个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体会诗人对秋天的赞美之情。

  3、喜欢背诵古诗,有条件的,背诵课外的古诗。

  二、教学重难点:

识字写字,朗读感悟

  三、教学准备:

 1、字词卡片、挂图。

  2、收集作者资料以及其它相关的诗句。

  四、教学时间:

两课时

五、教学时间:

            第一课时

  

  一、诵诗导入。

  

出示课文插图,引导学生观察,说说图中都画了些什么?

  

二、学习《赠刘景文》初读感知。

  1、借助拼音自由读古诗,把字音读正确。

  2、同桌互读,圈出不理解的词语。

  3、小组合作学习,轮读交流自己的理解。

 三、研读体会。

  1、教师范读,引导学生体会情感,想像画面。

  2、展示诗中描绘的画面,引导学生弄清“擎雨盖、傲霜枝”的意思。

  3、自由读,边读边看插图,理解诗意。

  4、汇报交流诗意。

  5、多种方式朗读。

四、诵读提高。

  1、出示图画,指名朗读。

  2、学生自由练读。

  3、赛读,比一比看谁读得最有感情。

  4、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背诵。

  五、指导写字

  1、出示要写的字:

首、刘、枝、记,学生认读。

  2、学生观察字形,交流怎样书写。

  3、教师示范,学生评价。

  4、学生练习。

小组展示,欣赏评价。

六、课堂练习:

抄写生字。

  

             第二课时

 一、复习

  1、多种方式认读古诗

(一)中的生字。

  2、挑战背诵古诗

(一)。

  二、出示《山行》,引导学生说说用什么方法来学习。

  1、按自己的喜欢的方法来自学,教师巡视指导。

  2、汇报。

说说学懂了什么,还有什么地方不明白。

  3、师生合作解决问题。

  三、细读品味。

  1、学生自由练读,想像画面。

  2、指名读,读后评价。

  3、教师有感情地范读,学生评点。

  4、学生找学习伙伴一起练读。

  (朗读与评价相结合,提高阅读的质量。

四、诵读提高。

  1、出示课件,让学生感受枫叶满山的美丽情景。

  2、挑战读。

比一比谁读得最有感情。

  3、观看插图,练习背诵。

  4、背诵展示。

  五、指导写字

  1、出示生字:

枫、于。

学生认读,

  2、观察字形,说说怎样识记和书写。

 3、教师示范,提示重点笔画。

如“枫”字的“木”字旁的捺变成点等。

  4、学生练习。

小组点评。

 六、练习与拓展

  1、出示课后“我会填”,引导学生填写。

  2、诵诗会。

把自己积累的古诗有感情地背给同学们听。

教学反思:

本课中的两首古诗都是描写秋景的。

读了之后,我们会被诗中所描绘的深秋美景所深深陶醉。

《赠刘景文》写的是秋末的景色。

荷枯,菊败,橙黄,橘绿,色彩鲜明,突出了秋天的特点。

其中描写菊花傲寒斗霜的气慨,间接表达了对人的敬佩之情;《山行》描绘的是秋之色,展现出一幅动人的山秋色图。

内容形象生动,色彩明丽,尤其“霜叶红于二月花”给了使我们以美的享受。

两首诗都配有插图,便于对诗意的理解。

 二年级的学生虽小但对于古诗的了解并不少,教学时要充分了解学生的实际经验,创设特定的情境,在反复诵读中,引导学生感悟诗的意境。

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交流其他古诗,激发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丰富学生的积累。

识字2

一、教学目标:

   1、会认11个生字,会写八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积累词语体会词语的节奏。

   3、留心观察校园生活,体会校园生活的多彩多姿。

二、教学重难点:

认字、写字。

积累词语体会词语的节奏,留心观察校园生活,

体会校园生活的多彩多姿。

三、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

四、教学时间:

一课时

五、教学过程:

 

(一)、看图引入:

   1、学生观看校园生活的图,议一议,说说图上都画了什么?

   2、说说自已的学校生活经及自已的感受。

 

(二)、学习生字。

   1、借助图画读本课的词语,画出生字。

   2、借助拼音读准字音,同桌互相纠正读音。

   3、检查读音,重点读准“琴”和多音字模。

   4、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交流识字经验。

总结识字方法。

 (三)、看图读词。

   1、小组合作学习,找一找哪些词语在图画中能找到,再读一读。

   2、哪些词语是图画中没有的?

找出来读一读。

   3、再次练读词语,展示:

喜欢读哪一行就读哪一行。

   4、比赛读,看谁读得最好。

(四)、诵读词语

   1、教师范读。

   2、学生有滋有味地练读词语,要边读边想象。

   3、指名读第一行词语,相机评议,最后齐读。

   4、自主读后三行词语,边读边做动作体会。

指名读,喜欢读哪行就读哪行,学生读后可提问;

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你为什么喜欢这个词语?

为什么要这样读?

   5、男女生比赛读。

(五)、指导书写

   1、学生观察田字格中的范字,然后描红。

   2、教师范写,学生临写。

 (六)、读读说说

    学生先读一读课后的题目的意思,再来个生字开花。

比一比,谁说得好,说得多,从理解词语中积累词语。

 (七)、实践拓展:

学校还有哪些活动?

把知道的说给同学听。

5、一株紫丁香

一、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写十个生字。

  3、体会小学生赞美和感激老师辛勤奋劳动的真挚情感,懂得要尊敬老师,热爱老师的道理。

二、教学重难点:

1、认识生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体会老师工作的辛苦,表达对老师的赞美和感激之情,感悟浓浓的师生情意。

三、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教学挂图

四、教学时间:

二课时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    激趣导入,释题质疑。

二、   自读课文,整体感知。

1、运用自己喜欢的识字方法自学生字,扫清阅读障碍,把课文读通顺。

2、认读词语:

踮起脚尖儿、安静的小院、绿色的枝叶、盛开的花儿、

消除疲倦、时时挂牵、困得眨眼、又香又甜

3、这首诗歌分为几小节呢?

(5小节)

请5位小朋友来读读。

(指名读)

4、读了课文,你仿佛看到一群小朋友在干什么?

三、识记生字。

  1、自己练读生字。

引导学生可同桌之间接龙读生字。

  2、小黑板出示生字,多种方式指读。

  3、全班交流识字方法。

四、 合作读文,加深体验。

五、 精读课文,悟情明理

   1、学习第一节。

(1)你看到这几个同学了吗?

他们是怎样走进那安静的小院的?

(踮起脚尖儿,轻轻地)——这样走为的是——不影响老师工作

(2)他们为什么要在老师窗前栽种紫丁香?

(3)指导朗读。

2、学习第二小节。

(1)引读:

孩子们想对老师说——

第2小节:

老师,老师,就让它绿色的枝叶,伸进您的窗口,夜夜和您做伴。

为什么要让绿色的枝叶伸进老师的窗口?

谁知道夜夜是什么意思啊?

(每天晚上)

谁知道老师每天晚上都要做哪些工作啊?

六、有感情朗读一二节。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自读生字卡片。

2、朗读第一二节。

二、学习第三小节。

 

(1)引读:

孩子们想对老师说——

第3小节:

老师——绿叶在风里沙沙,那是我们给您唱歌,帮您消除一天的疲倦。

(2)如果你就是那片沙沙作响的绿叶,你想给老师唱什么歌?

三、学习第四小节

(1) 引读:

孩子们想对老师说——

第4小节:

老师——满树盛开的花儿,那是我们的笑脸,感谢您时时把我们挂牵。

(2)幸福的孩子们,你们曾经受到老师怎样的牵挂?

四、学习第五小节。

(1) 引读:

孩子们想对老师说——

第5小节:

夜深了,星星困得眨眼,老师,休息吧,让花香飘进您的梦里,那梦啊,准是又香又甜。

(2)为什么老师的梦准是又香又甜?

(孩子爱)

五、迁移运用,升华情感,

六、指导书写。

1、出示要写的字让学生认读。

  2、学生观察字形,交流怎样书写。

 3、教师示范,学生评价。

  4、学生练习。

小组展示,欣赏评价。

七、课堂作业:

抄写生字。

板书设计:

                   一株紫丁香

                    夜夜做伴

消除疲倦

           感谢挂牵   

爱     睡梦香甜

 教学反思:

 《一株紫丁香》这首小诗很优美,读起来也琅琅上口,小朋友很是喜欢。

它体现的是浓厚的师生情谊,我认为教学的难点是让学生懂得老师对学生的关心,激发崇敬老师的情感。

我在课堂上用了自然、生动的教学用语来很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

整节课小朋友的学习兴致很高,说得也很好,效果真的很不错。

6、我选我

 一、教学目标

1、认识课文的8个生字,会写10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对自己有信心,懂得用适当的方式展示自我;懂得应当为别人服务。

二、教学重难点:

1、识字、写字。

2、感悟课文内容,理解体会“我选我”的理由。

三、教学准备:

课件、卡片

四、教学时间:

两课时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紧扣题目,导入全文。

  1.先出示课题“我选我”,要求把课题读好。

 二、自由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读准每一个字的字音,读通每一句话。

  

(2)想想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三、识记生字。

  1、自己练读生字。

引导学生可同桌之间接龙读生字。

  2、小黑板出示生字,多种方式指读。

  3、全班交流识字方法。

四、分步导读,加深体验。

   王宁为什么选自己当劳动委员呢?

课文又是怎么写的呢?

   1.请同学来读课文。

(课文有4段,可以请4个同学来读。

   2.集体评价。

通过范读、指名读、齐读,把课文读通顺。

   3.王宁选自己当劳动委员,课文是怎么写的呢?

请同学们边读边画出

有关句子。

五、指导书写。

1、出示要写的字让学生认读。

  2、学生观察字形,交流怎样书写。

 3、教师示范,学生评价。

  4、学生练习。

小组展示,欣赏评价。

六、课堂练习。

抄写生字。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自读生字卡片。

2、朗读全文。

二、重点引读,拓展延伸。

  这一环节的学习,可分以下3个练习板块进行。

1、练习之一:

选谁呢?

教室里静悄悄的,大家都在想。

突然王宁站起来,

说:

“我选我。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