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店基坑工程施工方案.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605271 上传时间:2023-05-04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44.8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酒店基坑工程施工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酒店基坑工程施工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酒店基坑工程施工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酒店基坑工程施工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酒店基坑工程施工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酒店基坑工程施工方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0页
酒店基坑工程施工方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0页
酒店基坑工程施工方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0页
酒店基坑工程施工方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0页
酒店基坑工程施工方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酒店基坑工程施工方案.docx

《酒店基坑工程施工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酒店基坑工程施工方案.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酒店基坑工程施工方案.docx

酒店基坑工程施工方案

 

新会XXX凤凰酒店

基坑工程施工方案

 

审核:

编制:

 

2006年1月9日

 

目录

一、工程概况

二、场地地质条件

三、基坑开挖方案

四、施工总平面布置

五、主要施工机械设备

六、施工人员计划

七、安全施工措施

八、质量保证措施

九、施工进度计划

 

新会XXX凤凰酒店

基坑支护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一、工程概况

江门市东岸房地产发展有限公司拟建的新会XXX凤凰酒店,位于江门市新会区新港大道与南环路交汇处的东南侧。

拟建场地占地面积75485m2,酒店主楼16层,框架剪力墙结构,拟采用预应力管桩基础,设1层地下室。

现场地标高为▽-2.40m,地下室底板垫层的底标高为▽-5.50m,开挖深度3.10m。

电梯坑处开挖深度较深,电梯坑垫层底的标高分别为▽-7.85m、▽-8.40m、▽-9.45m,相对于基坑大面的开挖深度分别为2.35m、2.90m、3.95m。

二、场地地质条件

根据广东省地质建设工程勘察院的岩土工程勘察报告,本工程场地属珠江三角洲海陆交互相沉积平原,场区内的岩土层自上而下依次为:

1.人工填土层(Qml):

为素填土,黄褐色、褐红色,主要由近期人工堆填的砂岩风化残积土组成,含较多的中风化碎块,稍经压实。

底部0.20~0.30m为耕植土。

本层分布于整个场地表层,揭露层厚0.80(ZK5)~2.50m(ZK42),平均1.90m。

属松散地基填土。

该层标准贯入试验5次,N=4~5击(由于表面含有较多的中风化碎块,标贯击数稍偏高)。

2.第四系海陆交互相沉积层(Qmc)

本层按土性类别、特征及分布状况,共分为5个亚层:

a.淤泥质土层:

深灰色,饱和,呈流塑状。

含较多的粉砂质及少量的小型贝壳碎片。

层面标高为-0.80~-2.50m,层厚2.50(ZK48)~5.80m(ZK10),平均4.2m。

标准贯入试验36次,N’=1~2击,N=0.9~1.9击,平均N=1.6击。

取土样9件,试验结果命名为淤泥质土。

b.淤泥层:

深灰色,饱和,呈流塑状。

质纯,滑腻,污手。

层面标高为-4.50m~-7.50m,层厚1.00(ZK49)~6.20m(ZK36),平均2.30m。

标准贯入试验27次,N’=1~2击,N=0.9~1.9击,平均N=1.3击。

采取原状土样9件,试验结果命名为淤泥。

c.粉质粘土层:

土黄、浅灰、黄红色,土芯为柱状,主要由粘粒及少量粉粒组成,湿,呈可塑状,局部呈硬塑状,局部上部夹软土。

层面标高-7.00m~-11.20m,层厚5.00(ZK35)~11.50m(ZK31),平均9.00m。

标准贯入试验115次,N’=5~18击,N=3.7~13.9击,平均N=8.35击,标准差σ=2.27,变异系数δ=0.27,修正系数γs=0.96,Nk=8.0击。

采取原状土样24件,试验结果命名为粉质粘土。

d.细砂层:

浅黄、土黄、浅灰色,主要以石英质细砂为主,粉砂为次,含较多的泥质。

饱和,呈中密状。

层面标高-15.00m~-20.00m,层厚0.80(ZK18)~5.5m(ZK48),平均2.80m。

标准贯入试验41次,N’=15~29击,N=10.5~20.3击,平均N=16.0击,标准差σ=2.61,变异系数δ=0.16,修正系数γs=0.96,Nk=15.4击。

采取扰动砂样8件。

e.粗砂层:

土黄、浅黄、浅灰色,主要以石英质粗砂为主,中砂为次,含少量的砾砂及泥质。

饱和,呈密实状(少数孔的上部呈中密状),级配一般。

少数孔的底部含较多的砾砂。

层面标高-17.50m~-22.50m,层厚3.90(ZK38)~9.0m(ZK42),平均6.10m。

标准贯入试验66次,N’=23~41击,N=16.1~28.7击,平均N=22.1击,标准差σ=2.20,变异系数δ=0.10,修正系数γs=0.98,Nk=21.6击。

采取扰动砂样5件。

3.第四系残积层(Qel):

残积粉土层:

黄褐、灰紫、棕红色,土芯为柱状,砂岩风化残积土,主要由粉粒及少量粘粒组成,稍湿,呈密实状。

ZK32在深度27.80~28.80m处为强风化粉砂岩,28.80~29.50m处为全风化粉砂岩;ZK36的上部(25.50~28.00m处)为强风化粉砂岩;ZK42在深度31.20~31.80m处为中风化含砾砂岩。

层面标高-25.20~-29.20m,该层在ZK15、ZK28、ZK32、ZK36、ZK37、ZK42~ZK44、ZK47、ZK49、ZK51、ZK52、Zk54孔有揭露,层厚1.00(ZK44)~8.20m(ZK42),平均3.40m。

标准贯入试验9次,N’=18~30击,N=12.6~20.3击,平均18.6击,标准差σ=2.92,变异系数δ=0.156,修正系数γs=0.88,Nk=16.4击。

采取原状土样3件,试验结果命名为粉土。

4.白垩系基岩(K):

岩性为粉砂岩,根据56个勘探孔的岩芯揭示,在控制深度内,按其风化程度划分,揭露见强风化粉砂岩和中风化粉砂岩。

a.强风化粉砂岩:

棕红、灰紫、浅灰、暗红色,岩芯呈半岩半土状,原岩结构清晰可辨,手折易断,岩质极软,浸水易软化。

部分孔下部夹较多的中风化碎块。

ZK3在深度29.00~32.00m处强风化层与中风化层互层发育。

ZK4、ZK9孔局部夹薄层中风化粉砂岩;ZK8、ZK11、ZK27、ZK28、ZK33、ZK41、ZK45、ZK53孔的底部为中风化粉砂岩。

层面标高-24.30m~-35.00m,层厚0.70(ZK13)~9.60m(ZK3),平均3.40m。

标准贯入试验36次,N’=52~98击,N=36.4~68.6击,平均N=45.4击,标准差σ=9.0,变异系数δ=0.19,修正系数γs=0.95,Nk=43.1击。

b.中风化粉砂岩:

棕红色、灰紫色、暗红、浅灰色,岩芯呈短柱状、块状,砂粒结构,层状构造,岩质软,个别极软。

ZK1局部为薄层中风化细砂岩;ZK3上部为中风化细砂岩;ZK9底部为薄层中风化细砂岩;ZK47局部含砾砂岩。

层面标高-25.00~-35.50m,层厚1.00(ZK2)~4.10m(ZK1),平均3.00m。

采取岩样16组,其天然单轴抗压强度fr=3.4~15.6MPa,平均fr=8.31MPa,frk=6.5MPa。

场区内地下水主要赋存于第四系砂土层中,由大气降水及地表水的下渗和侧向径流补给,勘察期间的静止水位埋深1.2~2.0m。

第四系淤泥质土、淤泥、粉质粘土层透水性微弱;细砂层、粗砂层属强透水层,富水性好;第四系残积粉土层呈密实状,透水性弱;基岩强风化粉砂岩呈半岩半土状,其透水性弱,水量贫乏;中风化粉砂岩层裂隙不发育,透水性差。

根据水质分析结果,场地水对混凝土结构无腐蚀性,对钢筋混凝土中的钢筋无腐蚀性,对钢结构具弱腐蚀性。

场地内无液化土层。

三、基坑开挖方案

本基坑开挖深度3.1m,周长约420m。

根据周边施工环境和场地地层条件,基坑开挖采用深层搅拌桩进行基坑支护,分级放坡开挖和坡面做50厚C15砼护面进行防护。

搅拌桩设计依据《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02》。

搅拌桩布置在设计开挖的边坡坡脚位置,设计桩径φ550,桩间距450,桩间搭接100,三排搭接,支护体宽度1450,除电梯井需要根据不同开挖标高加深桩长外,边坡开挖的支护桩长一般在6m左右,设计开挖面以上部分为空桩,不需要喷浆,实际有效桩长3m左右。

设计水灰比W/C=0.45-0.55,固化剂采用强度等级32.5级以上的普通硅酸盐水泥,水泥掺量15%。

总工程量约20000延米。

总体施工顺序为:

场地大致整平后,首先进行搅拌桩施工,搅拌桩龄期超过14天之后,即可进行基坑分级放坡开挖,边开挖边用砼做护面,顶部坡比1:

1.5,下部坡比1:

2,中部设4m宽反压平台。

为防止基坑在雨季受水流影响,在坡顶需设置截水沟,坡脚设置排水沟和集水井。

为方便工程桩施工时的机械行走和基坑排水,开挖后在基坑底铺设一层500厚的碎石垫层。

为确保电梯井的开挖安全和有序作业,应首先施工该部分搅拌桩。

1、施工准备

(1)用经纬仪等测量工具对各水准点、控制点进行复测,经监理

程师审批后,埋设施工控制桩,放出基轴线,同时加密施工用临时水准点,并对施工控制桩进行保护。

(2)熟悉施工图纸等文件,如有疑点或发现设计错误,应及时提交监理工程师和设计部门进行解答,对图纸会审等应做好记录,以便正确指导施工。

(3)进行各级技术交底,使各级施工人员在施工期间明确施工设计意图、施工技术措施、施工方法和安全技术要求等。

(4)确定工程施工范围,平整场地和清除现场障碍。

(5)按施工平面布置图及施工组织进行搭建临设,架设水电线路及人员安置。

(6)做好与各部门的沟通协调工作。

2、

(1)定位搅拌桩施工工艺流程

按照桩位平面布置图,确定合理的施工顺序。

配套机械,确定水泥材料等材料的堆放位置。

探明并清除桩施工位置的障碍物。

将桩机移到桩位,定位对中,桩位偏差不超过2cm。

每根桩施工前,都要从两个相互垂直的方向校正搅拌轴,确保桩身垂直度偏差不超过1%。

(2)制浆

选用32.5级普通硅酸盐水泥,浆液水灰比为0.45~0.55,在配制浆液时,应先在搅拌桶内注入部分清水,然后倒入水泥搅拌均匀,搅拌后的浆液必须满足设计水灰比要求。

(3)预搅下沉

深层搅拌机头送浆系统循环正常后,启动搅拌桩机切土下沉,下沉速度0.5~1.0m/min,同时送水灰比为0.6的稀浆。

(4)提升、喷浆、搅拌

采用四喷四搅,浆液过筛后再送浆,保证正常输浆。

严格控制提升

度,不超过600mm/min,以利水泥浆和土均匀搅拌。

若遇电压过低,输浆管堵塞或其它原因停机后,应查明原因。

正常启动后,为防止断桩,应将搅拌头下沉0.5m后,再继续喷浆搅拌提升。

(5)清洗

经常用清水清洗循环管中水泥浆,每隔3~5条桩清洗一次,以保证下步正常送浆。

(6)移机,进行下一步施工。

具体工艺流程如下:

 

四、施工总平面布置

根据基坑的平面几何形状,搅拌桩的制浆后台和材料堆放应集中设置在场地的中央部位分机搅拌,以方便水电接驳。

沿基坑周边配置搅拌桩机4台,每台机负责基坑约四分之一的搅拌桩施工。

具体详见施工总平面布置图。

五、主要施工机械设备

施工项目

序号

设备名称

规格型号

功率

单位

数量

搅拌桩施工

1

搅拌桩机

PH-5

45KW

4

2

压浆泵

BW250

22KW

4

5

电焊机

BX-500A交流

20KW

4

6

氧割设备

2

测量

7

经纬仪

J2

1

8

水准仪

S6

1

六、施工人员计划

①管理人员(9人)

名称

数量

名称

数量

项目经理

1

技术负责

1

施工员

2

质量员

1

安全员

2

资料员

2

②劳动力计划(20人)

序号

工种

人数

序号

工种

人数

1

制浆工

12人

3

杂工

4人

2

桩机工

4人

七、安全施工措施

现场的安全主要是用电安全、机械使用安全和防火安全。

1.用电安全

现场用电必须严格遵守《建设工程施工现场用电安全规范GB504194-93》。

现场电线架设做到统一规划,严格执行三相五线制,按规范设置漏电保护开关,用电设备做到良好的接零和接地。

建立用电安全检查制度,每周一次对工地的用电情况进行检查,发现隐患及时整改。

2.机械使用安全

现场所用机械设备的装设必须牢固稳定,所有机械设备严禁带故障作业,设专人定期进行检查、检修和保养。

所有设备由专业人员进行操作,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

3.防火安全

现场临时设施的搭设必须遵守有关防火规定,临设选用不易燃烧的材料,现场配备足够数量的消防器材。

建立消防工作台帐,落实安全生产责任人,对工人进行消防的交底和教育。

建立工地消防队,每周一次对工地的防火工作进行检查。

八、质量保证措施

1、按控制轴线和控制点,根据设计图纸中搅拌桩的相关尺寸测放出水泥搅拌桩施工轴线,控制点及施工桩位,在施工前经专人复核检查桩位。

2、施工使用的水泥为32.5R普通硅酸盐水泥,每批水泥应有出厂合格证,并经现场抽样送检合格。

3、搅拌池内应设有明显的容量标志,确保配浆的准确性,每池浆的搅拌时间大于10分钟,每池浆液必须一次性配制及泵完。

4、严禁不同厂家及标号的水泥在同一池浆或同一根桩中使用,浆液配制好后严禁喷浆过程中向浆池内注水或水泥。

5、桩机对准桩位,准确调平桩机,保证成桩垂直。

6、每班施工前检查钻头直径,保证钻头直径大于550mm,否则需补焊或更换钻头。

7、施工中密切注意电流的变化,保证桩尖达到设计要求。

8、采用四喷四搅注浆成桩,保证喷浆连续均匀。

9、在施工过程中因故中断喷浆时,应接桩处理,接桩长度大于0.5米,喷浆提升,以保证桩体完好。

10、在施工过程中发现异常情况应及时汇报,以便采取适当措施解决问题,严禁盲目施工。

11、在开工之前召集机长、班长进行技术交底,保证施工按设计要求进行。

12、如实做好施工报表记录,认真填写施工日志。

九、施工进度计划

时间施工项目

施工工期(天)

0

5

10

15

20

25

30

35

40

45

50

55

1

施工准备

2

搅拌桩

3

土方开挖

4

砼护面

5

碎石垫层

6

管桩施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