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地理学.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609802 上传时间:2023-05-04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562.0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植物地理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植物地理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植物地理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植物地理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植物地理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植物地理学.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4页
植物地理学.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4页
植物地理学.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4页
植物地理学.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4页
植物地理学.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4页
植物地理学.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4页
植物地理学.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4页
植物地理学.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4页
植物地理学.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植物地理学.docx

《植物地理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植物地理学.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植物地理学.docx

植物地理学

植物地理学

 

新疆师范大学地理科学与旅游学院

地理科学09-1班

吴若蕾

 

1.前言

植物地理学的野外实习对我们学习植物地理学具有重要意义。

它不仅让我们了解和掌握了地理调查与研究的方法,更将书本上的知识以最感性的方式呈现在我们面前。

野外实习是我们理论联系实际和进行区域研究初步训练的机会。

同时,野外实习能力是一个地理人所必备的能力之一,我们将通过野外实习观察了解掌握研究外界的地理情况。

通过地理实习,我们将书本上的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对书本上的知识有了更直观深刻的理解,并初步了解和掌握植物地理学研究的主要方法和区域考察与研究的基本技能和技巧。

所以,野外实习是地理学,更是植物地理学重要的组成部分,这一实践活动,对于培养我们的科学研究能力,树立正确的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意义重大。

通过野外实习,同学们在一起交流合作,增强了班级凝聚力,提高了学习效果。

同时实习过程拉近了同学与老师的距离,老师在野外也传授给我们比书本上的知识更加风趣实用的知识。

野外实习中,我们不但亲近了大自然,开阔了视野,巩固了课堂知识,而且也激发我们对后续课程的学习兴趣,就会更有兴趣学习我们的专业知识,更加热爱我们的专业。

2.实习的路线

乌鲁木齐---米泉---阜康---吉木萨尔---奇台---木垒---巴里坤---哈密---鄯善---吐鲁番---乌鲁木齐

三.实习时间

2011年6月30日----2011年7月4日

四.实习成员

指导老师:

海鹰教授、焦黎院长、白丽艳老师

小组成员:

谢阳阳、李淼、邢娜、吴若蕾、徐欢欢、杨妍、安梦宇、孟慧娟

5.实习概况

实习区域的土壤类型:

灰漠土、棕钙土、风沙土、森林土、灰棕漠土等。

实习区域的地貌类型:

低山丘陵、洪积扇、盆地、山地等。

实习区域的植被类型:

蒿属荒漠、琵琶柴荒漠、真草原、荒漠草原、森林草原、针叶林、草甸等。

实习区域的人文景观:

北庭故城、江布拉克大草原、罩璧山、哈密天山景区、哈密回王陵墓(府)、盖斯麻扎、中国内陆零海拔区、植物园等。

实习具体内容

由乌鲁木齐至米泉的途中,公路横穿山前洪积扇的中部。

公路两旁分别分布着枇杷柴荒漠植被类型和蒿属荒漠植被类型。

枇杷柴荒漠分布在棕钙土、灰漠土土壤上,有盐抓爪。

蒿属荒漠分布在含钙土土壤上,有柽柳、骆驼刺、芦苇、猪毛菜等植物分布。

同时我们还可见植被垂直地带性,依次为:

山地荒漠垂直带、山地草原垂直带、山地森林垂直地带、亚高山植被垂直地带。

 

1.乌苏-奇台小区

该小区包括乌苏的四棵树到奇台之间的天山北麓山麓洪积扇及古老淤积平原,地势平坦,向西北倾斜。

其中多南北流向的河流,较大者有奎屯河、玛纳斯河、乌鲁木齐河等。

北部广阔的古老淤积平原上发育着盐碱化荒漠灰漠土,典型植被为琵琶柴荒漠。

在盐碱化较重的地段,琵琶柴与猪毛菜、盐穗木、盐爪爪、四齿芥、旱麦草等形成群落。

在冲沟旁的沙质土上有成片的梭梭荒漠。

而在低地龟裂土壤上常有无叶假木贼荒漠。

泉水溢出地带有芨芨草和芦苇草甸分布。

在低洼而地下水位较高、土壤盐碱化的地方分布有多汁盐柴类植被,如盐穗木、小叶碱蓬、囊果碱蓬、盐爪爪和盐节木组成的盐生荒漠。

山麓洪积扇和低山带均覆有黄土状物质,土壤为非盐化的灰漠土。

分布有以博乐绢蒿为建群种的蒿属荒漠,伴生种类有胎生早熟禾、郁金香、四齿芥、旱麦草、涩芥、胡卢巴等。

在多砾石地段分布有盐生假木贼、小蓬、木碱蓬等荒漠群落。

而在近代洪积扇及沟谷中分布有片状或带状榆树疏林。

吉木萨尔三台

背景:

这里的建群种和优势种是低矮扎手的小蓬,分布最多。

小山口原是一条河,形成洪积扇。

再往下走,即海拔降低时,分布的是琵琶柴荒漠。

洪积扇分布的植物有蔷薇科的绣线菊,灌木,一般分布在草原,这里的绣线菊是随河流带下来的;二裂叶委陵菜,叶先端两裂。

叶藜科的木地肤,角果藜,对叶盐篷。

蓼科的木蓼,灌木,分布于出山口或洪积扇。

蒺藜科的蒺藜,又名八角刺;骆驼蓬(有臭味)。

麻黄科的麻黄。

菊科的粉苞苣,开小黄花,荒漠常见。

毛茛科的准噶尔铁线莲,开白花。

锦鸡儿,是山上带下来的,只带到了洪积扇,开金色花,观察时花已谢。

禾本科的虎尾草,路边常见,与狗尾巴草相似;针茅,应该是河流带的,也是山上带下来的植物;三芒草;画眉草。

石竹科的石竹。

大戟科的地锦,有乳汁,有毒。

加拿大飞蓬(现名白酒草)外来植物,属生物入侵类。

北庭故城

背景:

此地除人文景观,还分布有荒漠-草甸植被,因为受人为扰动的影响很大,变成了绿洲。

按照自然分布艾比湖-木垒之间应该为沙漠。

此平原区的植被类型为琵琶柴荒漠,此地盐生隐域植被多,还分布有沙生植物。

植物有苦豆子(指示地下水位高)、角果藜、叉毛蓬、绢蒿、地肤。

盖度为70%。

植物类型:

豆科的苦豆子,长分布在水分较好的地区。

藜科的叉毛蓬,属荒漠常见的一年生植物;滨藜。

蓼科的萹蓄(指示轻度盐化现象)。

禾本科的赖草。

十字花科的宽叶独行菜。

茄科的黑刺,它是盐碱重的地方才出现的灌木。

 

2.博格多小区

该小区西起沙湾、东达木垒之间的天山北坡。

山体西部比东部宽厚,截获的西北湿气流较东部多,冰川积雪较丰富。

山地植被以中生的森林与草甸群落为主。

其垂直带结构较明显。

(1)海拔1200~1500(1600)m的前山带分布有草原,土壤为发育在黄土基质上的栗钙土。

其下部为一狭窄的荒漠草原带、除草原禾草外,还有博乐绢蒿、木地肤、驼绒藜等加入。

向上为山地真草原,除针茅与羊茅外,还有溚草、扁穗冰草等加入。

石质化的坡地常出现大量灌木,如绣线菊、栒子、落萼蔷薇等,有时还有欧亚圆柏。

再向上为草甸草原群落,即森林带的下部,由针茅、羊茅等草原禾草与紫花鸢尾等中生杂草类构成。

(2)海拔1500(1600)~2800m的中山带分布有森林与草甸。

雪岭云杉的纯林掩盖着中山带整片的阴坡,在其分布带上限(海拔2700~2800m)的粗骨质或石质土上成为公园式的疏林,与高山草甸、亚高山草甸和圆柏灌丛相交错。

在中山带海拔2200米以下,在破坏了的疏林中混有较多的天山桦和银柳、伊犁柳,还有欧洲山杨加入;它们也常构成暂时更替云杉林的次生林。

在海拔1800m以下的林带内,云杉林常成小块状分布于阴坡,与山地草甸草原和草原群落相交错,成为山地森林草甸草原景观。

中山带的森林采伐或火烧迹地上,常演变为次生的高草草甸,由拂子茅、无芒雀麦、天山异燕麦、梯牧草等组成的群落小片地分布于平缓的阴坡。

(3)海拔2400~2700m之间分布有亚高山草甸、草甸草原、圆柏灌丛。

主要植物有羽衣草、兰花老鹳草、山地糙苏、嵩草、高山早熟禾、披碱草、高山羊茅、林地勿忘草、龙胆多种。

(4)海拔2700~3100m为高山草甸带,以线叶嵩草、苔草、珠芽蓼、高山火绒草、棘豆等为主。

(5)海拔3100~3900m之间为高山稀疏植被带,分布有高山莓、柔子草、双花萎陵菜、雪莲、虎耳草、兔耳草、珠芽蓼、野罂粟、马先蒿、龙胆、报春、高山葶苈等低矮而花色艳丽的垫状或稀疏植被。

江布拉克麻沟梁

背景:

此地大气温度为22.8℃,大气湿度为54.7%。

植被类型为真草原,植物建群种为针茅,羊茅,伴生种为冷蒿,野蔷薇和二裂叶委陵菜。

也有芨芨草,天蓝苜蓿分布。

低山丘陵的下部,平原地区的上部,是个洪积扇,此处的气候干燥少雨,植被类型较少。

植被属旱生、超旱生小半灌木荒漠。

常见的主要植物为琵琶柴、梭梭、蒿属、假木贼等,在东部夹有少量针茅,在准格尔盆地常出现有少量的短生一类短生植物,植物的盖度为70%-80%。

建群种的针茅和羊茅(不践踏可长50公分以上)。

两者的区别是羊茅有穗,叶子细腻,根的颜色为黑。

分布着面积很大的旱田,小麦靠天吃水。

植物类型:

鹤虱(果实有刺,经常挂在身上带走)。

十字花科的群心菜;涩芥(摸起来很粗糙)。

唇形科的晴蓝(一种中药草药);黄芩。

菊科的绢蒿(有异味);椒蒿(可食);狗娃花。

燕麦草(两根芒会岔开,像燕子的尾巴)。

短命植物蝎尾菊(果实有钩)。

益母草。

黄花苜蓿。

鸢尾。

二裂叶委陵菜。

锦葵科的锦葵。

天仙子(根有毒)。

忍冬科的忍冬(无毒好吃,老百姓又叫千层皮)。

蒿属(菊科,草本,亚灌木或小灌木,叶互生)、琵琶柴(怪柳科,小灌木,高10-25厘米)、梭梭(生长在沙地,固沙植物,藜科,耐干旱)、锦鸡儿(豆科,落叶灌木,有柔刺高可达2米,根系发达)、骆驼蓬(多年生草本,藜科,生于荒漠地带干旱草地、绿州边缘轻盐渍化沙地、壤质低山坡或河谷沙丘)、小蓬、地肤(一年生草本植物,藜科,又叫扫帚菜,)、假木贼(假木贼属,藜科)、角果藜等。

木垒蒿属荒漠(一碗泉新村)

背景:

后面的石头照壁山是木垒的标志。

南侧海拔再升高,便进入草原带。

森林带以上缺失,森林的上限已经长到了山脊。

此处蒿子为建群种,小蓬的比重较大。

因为过度放牧,蒿子未长高。

植被盖度不高。

.

植物类型:

禾本科醉马草,有毒。

蝎尾菊,短命植物。

天仙子,观察时正开花。

骆驼蓬,指示土壤营养。

角果藜。

景天科的瓦松,生长在石头缝里的肉质植物,叶子储存水分较多。

旋花科的刺旋花。

百合科的沙葱,可食,具营养价值。

3.巴里坤小区

巴里坤盆地内主要为盐化草甸植被,有芨芨草,赖草等组成,湖滨有面积不大的盐柴类荒漠,盐爪爪,蒿叶猪毛菜,琵琶柴等所组成。

荒漠草原以沙生针茅,羊茅,多根葱等为主。

荒漠草原从山麓上部开始几乎达到中山带,以沙生针茅、羊茅、多根葱等为主,并有一些荒漠半灌木、小半灌木加入,如短叶假木贼、驼绒藜等。

草原群落仍以针茅、羊茅、冰草、异燕麦等占优势。

森林常呈带状或块状分布。

森林树种以西伯利亚落叶松为主,代替了在整个天山森林中占绝对优势的雪岭云杉的地位。

这里出现了森林带垂直分化现象。

落叶松纯林分布在海拔2600~2900m的林带的上部;向下,林内雪岭云杉加入,并随海拔高度降低而逐渐增多,在山地中部形成混交林带;再向下,落叶松很少或完全消失,而雪岭云杉占优势。

在森林带上部阳坡常有欧亚圆柏灌丛,在下部的石质坡上则有小叶忍冬、绣线菊等灌丛。

高山植被仍以蒿草为主建群种,分布于海拔2800一2900m以上。

亚高山带已丧失了草甸植被,而高山草甸向中山带森林草原的复合植被直接过渡。

下涝坝

背景:

剥蚀残丘,仍是荒漠。

地表覆盖的是有棱角的石头。

主要植物种类为锦鸡儿,是一簇簇的灌木。

和伴生种中的琵琶柴同为原生植物。

其他伴生植物:

骆绒藜。

无叶盐爪爪。

禾本科的针茅,细柄茅(小穗的,柄根细),隐子草。

木霸王。

蒿子。

银灰旋花。

合头草,灌木,可单独形成群落。

平坦地方分布着骆驼蓬。

萨尔乔克牧场

海拔为2100m,位于北纬43°42′609″,东经92°15′101″。

其中建群种为未长高的沙生针茅。

沙生针茅未长高的原因有两个,一为雨量较少,一为人为放牧。

伴生种为银灰旋花,麻黄,蒿子,沙葱。

分布有很多地衣。

巴里坤盆地

山地的植被类型属荒漠草原类型,主体是琵琶柴荒漠。

有草原化情况存在,所以有沙生针茅。

气候比较干旱,森林带分布较窄且不会很高。

其背风坡是雨隐区。

建群种为针茅,另外蒿子也较多,锦鸡儿灌丛,琵琶柴也有分布,植物的盖度为15%~20%。

存在肉质的盐生草,里面全是水分,具有蜘蛛网状的毛,在这里没有任何指示意义。

 

4.哈密北山小区

该小区位于哈密以北的巴里坤山-哈尔里克山南坡,这里的气候比分水岭以北的巴里坤山地区更加干旱和炎热,是山地植被垂直带升高和简化,荒漠性和草原性增强,上到下为:

山地荒漠带,山地荒漠草原带,山地草原带,高山草甸带。

海拔2000m以下为短叶假木贼荒漠,一直分布到山麓,与裸地或有稀疏膜果麻黄的砾石洪积扇相接。

海拔2000~2400m之间由沙生针茅、隐子草和短叶假木贼组成的荒漠草原。

海拔2400~2900m之间即为羊茅、冷蒿所组成的草原。

在草原带的阴坡还能见到小块稀疏的西伯利亚落叶松林,已不成带;雪岭云杉已很少,仅局部出现于哈尔里克山内部阴湿的峡谷中。

高山草甸带由嵩草所组成,分布于海拔2900~3OO0m以上。

鸣沙山

背景:

分布在天山北麓海拔高度在1930米~2168米,是全国四大鸣沙山之首,但是甘肃敦煌的鸣沙山最为典型。

从沙山上滑下有响声因此而得名,此地植被类型属草原无荒漠,鸣沙山形成的原因是因为地形引起的,鸣沙山两侧的地形较高是山地和丘陵,形成狭管效应,风携带大量沙土在此堆积,形成鸣沙山,沙丘走向为西南-东北,与风向有关。

鸣沙山具有沙丘,沼泽,草原,湿地几种类型。

其中沙丘的主要植物类型是刺耳柄棘豆和马莲;沼泽的主要植物类型是芦苇和香蒲;草原的主要植被类型是针茅和羊茅。

湿地的主要植被类型是艾蒿和委陵菜。

其他植物类型:

沙丘上分布的植物为刺叶棘豆;沙蓬(科)。

下部为湿地,属沼泽草甸植被类型,有芦苇;灯芯草(灯芯科);湿地报春;苔草;碱毛茛(毛茛科);看麦娘;水麦冬;海韭菜;红门蓝(兰科,是国家保护植物),另外还有拂子茅(禾本科)。

问荆(蕨类,木贼科,又叫节节草);卷耳,蝇子草(石竹科)猪牙蓼(蓼科);报春花(报春花科);老鹳草(牻牛儿苗科);百脉根(豆科);葶苈。

口门子

此地区植被类型为草原,建群种为真茅和羊茅,也分布有其他植物类型如:

马莲(鸢尾)、草原苔草、篦叶蒿、狗娃花、赖草、冰草(禾本科)、地蔷薇、棘豆、二裂叶委陵菜、萹蓄等,这些植物为伴生种。

植物的盖度为70%-80%。

地面的砾石较少,为沙土,但由于今年干旱,植物植株矮小。

白石头

背景:

从巴里坤到哈密过天山的中转站,此处为针叶林带,此地区的植被建群种为雪岭云杉和高大的西伯利亚落叶松,为混交林。

其郁闭度为1-2,密集区达到3,盖度10%-20%。

其中还有柳树和桦树的分布。

其他类型植物:

除此之外森林的下部分布的灌木和草本植物种类较多,如灌木中的忍冬,绣线菊(蔷薇科),圆柏(又名爬地松,是一种匍匐灌木)。

草本中的卷耳,马莲,蒲公英。

党参沟

背景:

此地区的山上零星分布着雪岭云杉,这是因为这里的山体海拔高度不够,不能满足森林生长的海拔高度要求,因此更没有亚高山、高山的植被类型,这里的党参分布的较密集,故取名为党参沟。

山上的岩石直径较大,下面分布植物较密集的地区,砾石粒径随植物的多而变小,由此可以看出植物对于土壤的形成有重要作用,而反过来土壤的分布也影响植物的分布。

我们以后在分析问题时应注意问题的多元素性。

其他植物类型:

此处为森林的下限,植物种类多以草本和灌木所组成,如忍冬,栒子糙苏和拉拉藤,绣线菊,天山花楸,党参。

还有野豌豆,活血丹,鹤虱,野蔷薇,沙棘等分布。

5.哈密小区

该小区以哈密为中心,地势向南倾斜,海拔高度由1700~1800m降低到150~200m。

北部山麓倾斜平原为石质性很强的石膏棕色荒漠土,多为裸地。

有植被地段主要为戈壁藜荒漠,往往和积沙地段上的泡泡刺(白刺)荒漠相结合。

盆地底部及洪积扇下缘分布有大面积的盐化草甸土。

多为芦苇盐化草甸,小獐茅盐化草甸或骆驼刺群落,有时也可以见到小片的胡杨林。

而在第三纪疏松物质所覆盖的地方则全为不毛之地。

从地貌条件上讲,哈密小区的人文景观较丰富,哈密回王陵(府),这是清代的哈密王陵,位于哈密市回城乡阿勒屯村,占地20亩,哈密王从1697年——1930年,历经九世,共233年的统治时间,从四世被封为郡王,开始世袭,九世创办了双语学校但是各种苛捐杂税太多,激起了民变,最后起义军烧毁了回王府,现在看到的是复原建设的。

在哈密与鄯善之间,柳树泉车站北侧,我们观察到天山南坡上并没有树,此地属于戈壁藜荒漠,建群种为戈壁藜,另外还分布有假木贼,锦鸡儿、膜果麻黄,在冲沟中可以看到盐生草,此处植物的盖度为10%,海拔高度为954米,地理位置(43°06′N,92°53′E)。

此处砾石直径也较大,地面被砾石卵石所覆盖,岩石均是由水从山上带来的,许多岩石还是进行了就地风化,地面颜色较深,从岩石种类上来说花岗岩和火成岩较多,此类岩石颜色本身也较深。

植物类型为假木贼、锦鸡儿、沙葱、针茅、准噶尔铁线莲、合头草、刺旋花、隐子草、鸦葱(菊科)、牛皮消、棘豆、细柄茅、粉苞菊等,实习区域的这些特点基本上可以广布整个小区。

山体裸露,植被盖约为10%左右。

岩石的颗粒较大,绝大部分直径在5厘米以上,此地的气候特点炎热,蒸发量大于降水量,植物生长环境恶劣,但进入哈密市的路上发现植树造林工程做的较好,因此我们可以借鉴到别的地区。

 

哈密天山乡岔路口

背景:

此地海拔1546m,位于北纬43°09′063″,东经93°47′276″。

位于天山南坡,是一种剥蚀山地,继续是平原区。

此地以锦鸡儿为建群种,伴生种为假木贼,隐子草(禾本科)。

其他未见但有分布的植物类型有:

合头草,梓草(梓草科),沙生针茅,木霸王(灌木),牛皮消,刺旋花。

榆树泉子岔路口

背景:

此地属于天山南坡的冲积平原。

我们观察到天山南坡上并没有树,此地属于戈壁藜荒漠,建群种为戈壁藜,另外还分布有假木贼,锦鸡儿、膜果麻黄,在冲沟中可以看到盐生草,此处植物的盖度为10%,海拔高度为954米,地理位置(43°06′N,92°53′E)。

从植被的垂直带分布上,其他植物类型为:

假木贼、锦鸡儿、沙葱、针茅、准噶尔铁线莲、合头草、刺旋花、隐子草、鸦葱(菊科)、牛皮消、棘豆、细柄茅、粉苞菊等。

山体裸露,植被盖约为10%左右。

此地的气候特点炎热,蒸发量大于降水量,植物生长环境恶劣,但进入哈密市的路上发现植树造林工程做的较好,因此我们可以借鉴到别的地区。

此外,在哈密小区,我们还去了哈密回王墓和王爷府。

其中也有一些植物。

 

6.吐鲁番小区

背景:

该小区以吐鲁番为中心,为一拗陷盆地。

火焰山将它分为南、北两部分,北部为博格多山的山前倾斜平原,北高南低,由海拔1000~1300m降低到海拔200~300m;南部亦向南倾斜,海拔高度低于海平面,一直到艾丁湖。

广大山麓平原为含石膏很多的砾质石膏棕漠土,大多为裸地;只在局部冲沟内,可以见到极稀疏的河西菊。

盆地底部多盐化草甸土和盐土。

盐化草甸土上多为骆驼刺群落;在白杨河下游,地下水位较高的盐化草甸土上出现大面积的狗牙根盐化草甸。

湖旁盐土上则多为黑刺或盐节木组成的盐生植被。

该小区除鄯善县的库姆塔克沙山外,盆地周围亦有不少沙丘和沙地。

库姆塔克沙山全为裸露的新月形沙丘和沙垄,只在沙丘坡麓有少量的沙拐枣和羽毛三芒草分布;其余的沙丘或沙地多属固定或半固定,生长有骆驼刺、河西菊、芦苇等。

沙漠公园和植物园

沙漠公园位于库木塔格沙漠和鄯善之间,公园中有人工种植和天然生长的植物,是旅游胜地。

吐鲁番的植物园中有新疆著名的坎儿井。

植物园中温度极高,且空气干燥,有裸地存在。

棕钙土分布于内蒙古高原中西部、新疆准格尔盆地北部,棕钙土的植被具有草原向荒漠过渡的特征,分为邻近干草原的荒漠草原和向荒漠草原过渡的草原化荒漠两个亚带。

在内蒙的荒漠草原常为小针茅、沙生针茅、伴生冷蒿、狭叶锦鸡儿;草原化荒漠则以超旱生的锦鸡儿、枇杷柴与小针茅、冷蒿等小禾草外,还有春季短生植物。

初到此地,首先可见到特色植物蒙古沙冬青做行道绿篱,接着便是各种类群的稀有植物。

如柽柳类,民族草药类,老鼠瓜,沙拐枣类,甘草类,梭梭等。

它们与大面积的其它人工沙漠植被有机的融为一体。

植物园位于吐鲁番市城南约10公里处,海拔-95米~-76米。

植物园内植被种类繁多,主要有胡杨(被誉为沙漠王子,活着一千年不死。

死了一千年不倒,倒了一千年不朽)、柽柳(俗名红柳)、沙拐枣、梭梭(叶子退化成鳞片状)、野生夜西瓜(植物名为老鼠瓜,山甘,山甘科,治风湿性关节炎)、侧柏、桃树、地肤、天门冬、牛皮消、画眉草、月见草(开小花)、骆驼蹄半、补血草(开黄花)、白茎盐生草、胖姑娘、麻黄、红枣树、虎尾草、锦鸡儿、马齿苋、曼陀罗(有毒,可用来麻醉)、马齿苋(菜,同时具有止泻作用,在野外拉肚子可用)、罗布麻、杜松、柏类、文冠果、白刺(又叫泡泡刺,可食)、白梭梭群系(分布在流动沙丘上,白梭梭与梭梭的区别:

白梭梭鳞片叶尖一些,梭梭鳞片叶圆一些,梭梭生长在戈壁滩或低地)、虎尾草、白茎盐生草、蒙古沙冬青(常绿灌木)、红皮沙拐枣(主要分布在准噶尔盆地西部)、文冠果等。

我们还了解到植物有固沙的作用,看到了有植物的地方和没植物的地方有明显的区别。

在植物园里我们观察到,沙丘上分布着植物,沙丘之间的平坦地区无植物分布。

这种情况说明植物有很好的防风固沙的作用。

 

后记

此次实习所经地区属:

准噶尔荒漠亚区、天山北坡山地森林—草原亚区和东疆亚区的乌苏—奇台小区、巴里坤小区、哈密北山小区、哈密小区和吐鲁番小区。

所看的植被类型有灌木荒漠、半灌木荒漠、小半灌木荒漠、荒漠草原、真草原、草甸草原、山地针叶林、盐生草甸、沼泽草甸。

回顾此次实习,我们真正的经历了风吹日晒,外加雨淋。

经过此次实习我认识了很多植物,巩固了课堂上所学的理论知识,并且学到了老师身上那种风雨无阻的精神,培养了同学间的合作精神。

我们跟随老师学到的,不仅仅是野外植物的知识,更是身为一个地理人所具有的专业精神。

这次实习所见所闻让我对新疆,这个我从小生长生活的地方的土壤和植被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沿路走来大多是荒漠地带,土壤发育程度低,植物稀疏,土地可利用率极低。

身为一个地理系的大学生,我们更应该学好专业知识,致力于研究需找治理和改善荒漠的方法,让新疆也变成一片绿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