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地理学.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3010563 上传时间:2023-05-05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37.1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植物地理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植物地理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植物地理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植物地理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植物地理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植物地理学.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4页
植物地理学.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4页
植物地理学.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4页
植物地理学.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4页
植物地理学.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4页
植物地理学.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4页
植物地理学.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4页
植物地理学.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4页
植物地理学.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4页
植物地理学.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4页
植物地理学.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4页
植物地理学.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4页
植物地理学.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4页
植物地理学.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4页
植物地理学.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4页
亲,该文档总共2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植物地理学.docx

《植物地理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植物地理学.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植物地理学.docx

植物地理学

植物地理学

植物地理学是研究生物圈中各种植物和各种植被的地理分布规律、生物圈各个结构单元的植物种类组成、植被特征极其与自然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科学。

基本任务;阐明地球上植物和植物分布的基本规律。

第一章植物分类类群、演化与地球环境

1物种:

是生物分类的基本单位,包含若干起源于共同祖先、形态和生物特征极为相似的植物个体。

2物种分类单位:

界、门、纲、目、科、属、种(由大到小)

3植物界的大类群:

(1)原核生物:

包括细菌和蓝藻两门。

特点:

起源古老,细胞结构简单、没核膜、没有细胞核、属单细胞生物。

繁殖方式为直接分裂。

(2)真核藻类和真菌、地衣:

藻类:

真核型藻类的细胞具有核、线粒体、质体等细胞器。

有性生殖。

真菌门:

多核型单细胞菌,细胞壁为多糖类的几丁质。

没有叶绿素,完全异样型。

繁殖方式多样。

地衣门:

自养型的蓝藻或绿藻与异养型的真菌共生体。

(3)苔藓和蕨类植物:

苔藓植物门:

植株呈叶状或有茎叶分化,为自养型,营光合作用,但没有跟的分化,吸收功能有营养体表面执行。

(4)种子植物:

以种子进行繁殖。

裸子植物门:

孢子体发达、有明显的世代交替现象;胚珠裸露,由胚珠转成的种子也裸露,雌配子体保留有颈卵器,产生种子;形成球花;配子体寄生在孢子体上;形成花粉管,受精作用不受水的限制;具有多胚现象。

分类:

苏铁、银杏、松杉、买麻藤

被子植物:

种子植物的一类,胚珠生在子房内,种子包在果实里。

胚珠介绍本花或异花雄蕊的花粉而受精。

主要特征:

具有真正的花;胚珠有心皮包着,形成果实;孢子体高度发达;配子体进一步简化;出现双受精现象和新型胚乳;生长方式和营养方式具有明显的多样性。

分类:

双子叶植物纲(木兰纲)单子叶植物纲(百合纲)

4植物的个体发育和系统发育

个体发育:

是指某种植物从他生命的某个阶段开始,经过一系列的发展阶段,再现当初这个阶段的整个过程,其中包括形态上和生殖上各方面的发展变化。

系统发育:

就是生物种族的发展史。

可以指一个类群的形成历史,也可以之生命在地球上起源和演化的整个历史过程。

包括起源和发展两个基本过程。

第二章植物区系空间分异与环境演变

1植物区系的基本概念:

植物区系是某一地区或者某一时期、某一分类群、某类植被等所有植物的总称。

2植物分布区:

是一个种系或者任何分类单位(种、属、科等)在地表分布的区域。

以种的分布区为基础。

3种分布区:

一个物种由若干植物个体组成,它们所占有的全部地域构成该种的分布区。

制图方法:

点图法(客观、直接、具体)轮廓法;涂斑法

分布区结构:

气候和土壤等生态型。

(生态型:

长期生活在分布区内不同生境中的同种植物,发生基因型变化,形成对各自生境的不同适应特征,称为不同的生态型。

)栖息地:

具有某种生物生存所必需的一切条件的地方。

形状:

连续分布区:

指某一种物种连续分布在某一完整区域内。

间断分布区:

如果某一植物分类学单位占有两个以上相互分离的地区,并且失去基因交流的机会。

4分布区的形成理论:

单境发生论;多境发生论;泛境发生论

5分布区的扩展:

主动扩展:

由发生中心逐渐向外扩展而到达新的地区;被动扩展:

依靠外界因素进行扩展。

6成对种:

异地分化的亲缘很近的两个种所呈现的地理隔离成为成对种;

替代种:

一个属内关系亲近的若干个种,特征相似而具有各自独立的分布区,在空间上依次排开,成为替代种。

7植物区系成分分析:

地理成分、发生成分、迁移成分、历史成分、生态成分

8生物入侵:

生物由原生地经过自然或人为途径侵入另一新环境,对生态系统和人类健康造成损害或生态灾难的过程。

外来种:

相对于本地种而言,指来自其过去或现在自然分布区范围及扩散潜力以外的物种。

外来入侵种:

指从自然分布区通过有意或无意的人类活动而被引入,在当地的自然或半自然生态系统中形成了自我再生能力,给当地的生态系统或景观造成明显损害或影响的物种。

入侵种的危害:

严重破坏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加快物种多样性的丧失;影响遗传的多样性;严重危害农林业生产;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

第三章植物生活与环境——植物生态类群的分化

1环境:

指某一主体周围一切事物的总和。

在生态学中,环境指某一特定生物体或群体以外的空间,以及直接或间接影响该生物体或生物群体生存与活动的外部条件的总和。

生存条件:

生态因子中生物生存不可缺少的因子成为生物的生存因子。

生境:

具体的生物个体或群体生活区域的生态环境与生物影响下的次生环境的系统。

2生态因子:

指环境中对植物生长、发育、生殖、行为和分布有直接或间接影响的环境因子。

如光照、温度、水分、营养等。

所有的生态因子构成植物的生态环境。

分类:

非生物因子:

(1)气候因子:

光、温度、降水、风等;

(2)土壤因子:

土壤结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

(3)地形因子:

海拔高度、坡向、坡度、坡位、坡形等

生物因子:

(1)植物因子:

植物之间的机械作用、共生、寄生、附生等;

(2)动物因子:

摄食、传粉、践踏等;(3)人为因子:

垦殖、放牧、采伐等

3生态因子作用的一般特征:

(1)综合性:

各种生态因子并非孤独的对生物发生作用,而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

(2)限制性:

地球上各种生态因子的变动幅度非常大,而每种生物所能忍受的范围有一定限度。

(3)非等价性:

诸因子中必有1-2个是起关键作用的主导因子而其他因子的作用相对小些。

(4)不可替代性和互补性:

各种因子都不可缺少,一个因子的缺失不能用另一个因子代替。

(5)阶段性:

直接作用和间接作用

4生态因子的限制作用

(1)限制因子:

植物的生存依赖于各种生态因子的综合作用,其中限制植物生存和繁殖的关键性因子。

(2)限制因子定律:

任何生态因子,当接近或超过某种生物的耐受性极限而阻止其生存、生长、繁殖或扩散时,这个因素称之为。

说明:

1任何一种生物对于某种生态因子的作用均有一定的耐受范围;2任何一种生态因子均可能成为限制因子,在不同环境或对于不同生物,期限制因素不同。

5植物的生态适应:

植物通过改变自身的结构与过程与其生存的环境相协调的过程。

6生态幅:

每一种植物对每一种生态因子都有其耐受的上限与耐受下线之间的范围,也称生态价。

根据宽度分为广生态幅种和窄生态幅种。

7光合作用:

绿色植物吸收太阳能,裂解水分子,同化二氧化碳,制造有机物并且释放氧气的过程。

又称碳固定。

主要途径:

C3(大部分绿色植物)、C4(不包括藻类、蕨类植物和针叶树,常见有花植物)、CAM(肉质植物如仙人掌)

8光强:

是指植物单位面积上所接受的可见光能量。

作用:

(1)促进植物各组织和器官保持发育上的正长比例

(2)有利于果实的成熟(3)提高农产品的产量和质量

适应类型:

阳生植物C4;中生植物;阴生植物;

9可见光的生态作用:

(1)蓝紫光、青光抑制植物体的伸长生长,造成植物矮化

(2)红光影响植物开花、茎伸长和种子萌发(3)紫外线抑制茎的伸长

10光周期:

植物对于白天和黑夜相对长度规律性变化的反应。

反应类型:

(1)长日照植物:

日照时间超过一定数值才会开花,如冬小麦、油菜、萝卜

(2)短日照植物:

少于一定数值,如玉米、大豆(3)中性植物:

与开花无关,如黄瓜、番茄等

11生物的三基点温度:

最低温度、最高温度、最适温度

12温度对植物水分代谢:

植物吸水需要适宜的温度范围;低温会限制植物吸水;温度影响植物的蒸腾作用;植物光合作用需要适宜的温度范围;

光适合温度:

光合作用达到最高时的温度。

热补偿点:

净光和为零时(CO2收支平衡)的温度,包括光和最低温度和光和最高温度。

13温度对植物的呼吸作用影响:

呼吸温度范围:

-10——50之间;最适温度:

30——40.高于光合作用。

高温地区弱。

14生物学零度:

植物生长需要一定的温度范围,低于某一温度,植物生长发育就会停止,高于这一温度,植物才会生长发育,这一温度值称为。

15积温:

日平均温度与天数的乘积,也称》0积温。

有效积温法则的意义:

预测生物发展的世代数;预测生物地理分布的北界;预测害虫来年的发生情况;制定农业气候区,合理安排农作物;预报农时。

K=N.(T-T0)K为有效积温;N植物发育所需时间;T为平均温度;T0为起点温度。

16冷害(寒害)起源于热带的植物遇到零度以下的低温也会受到伤害。

冻害:

冰点以下的低温对生物的伤害。

原因:

冰晶的形成。

生理干旱:

低温降低植物吸水能力,对蒸发却没有抑制作用,从而引起强烈生理干旱,造成灾害。

植物对低温的适应:

1形态上:

枝叶缩小、冬季落叶、油脂、蜡被等;2生理上:

原生质特性发生改变;吸收更多红外线;3行为适应:

休眠、向热移动和生长方式。

生态类型:

冷敏感植物、冻敏感植物、耐冻植物

17高温对植物的影响:

破坏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破坏蒸腾作用;影响受精过程;皮烧现象

适应:

耐热适应;需热适应

生态类型:

热敏感植物、较抗热植物、耐热植物

18温周期现象:

植物的生长发育与昼夜温度变化同步的现象。

植物对昼夜温差的反应成为日温周期。

温度日变化对植物的生态作用:

1促进种子发育,极高发芽率;2促进植物生长;3对植物分布的影响

19物候节律:

生物生长长期适应于一年中温度水分的节律性变化,形成了与此相适应的生物节律的现象。

生物生长发育节律称为物候期。

20水的生命意义:

谁是植物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水分是代谢作用过程的反应物质,也是植物对物质吸收和运输的溶剂;水分蒸发是植物热量的调节和代谢的主要方式;影响器官生长分配。

21水生植物:

沉水植物、浮水植物、挺水植物

22水生植物的特点:

弱光、缺氧、密度大、粘性高、温度变化平缓、溶解各种有机盐

23植物与动物的关系:

植物是动物的直接或间接食物;植物为动物提供了栖息地和隐蔽所。

动物协助植物授粉;传播种子和果实;提供营养物质;影响植物群落的成分和存在状态。

24种间关系:

异种种群之间的相互关系。

种间竞争:

具有相似要求的物种为了争夺空间和资源,相互抑制,给对方带来不利影响,称为竞争。

竞争排斥原理:

在一个稳定的环境中,两个以上受资源限制的但具有相同资源利用方式的物种,不能长期共存一处,即完全的竞争者不能共存,最终一个被另一个所取代。

25植物之间相互作用类型:

(1)营养关系:

中立、竞争、偏害、寄生、捕食、偏利、原始合作、互利共生

寄生:

指一种生物寄生在另一种生物的体内或体表,一方得利而另一方受害的关系。

分为内寄生外寄生、巢寄生

共生:

两种生物在一起生活并产生一定联系的。

分为偏利共生、原始合作、互利共生

(2)机械性相互关系:

附生、绞杀、群栖

(3)化学性相互关系:

促进、抑制、致杀

他感作用:

植物之间通过挥发性分泌物互相产生影响,这些化学物质有些起促进作用、有些起抑制作用,称为他感作用。

26生活型:

生物对于综合生境长期适应而在外貌上反映出来的生物类型。

拉恩基尔的生活型系统:

高位芽植物——热湿气候;地上芽植物——极寒冷气候;地面芽植物——严寒气候;

隐芽植物——冷湿气候;一年生植物——干旱气候。

生活型谱:

统计某一地区或某一群落内各类生活型的数量对比关系。

27生长型:

以植物营养器官多方面的生长形态特征为依据,所划出的植物生活性类型统称为生长型。

分类:

木本植物、半木本植物、草本植物、叶状体植物

28生活史:

植物从出生到死亡的所经历的全部过程。

植物适应特点:

一年生植物、多年生草本植物、乔木和乔木状植物

29R-选择:

生命短促、发育迅速、个体不大、生殖早、种子多、扩散能力强,用于生殖消耗的能源高、竞争弱;适用于不稳定的多变环境,以高生殖率取胜;如杂草、昆虫;

K-选择:

寿命长与一年,发育慢、个体大、竞争力强、生殖较晚、多次繁殖、用于生殖消耗的能源低;适于稳定环境,以高效率和稳定性取胜。

如乔木

第四章植物群落

1植被:

覆盖在地球表面上的植物群。

类型:

天然、人工植被

2植物群落:

指在特定时间聚集在一定地域或生境中所有的植物种群组成的有机组合。

特征:

(1)具有一定的种类组成

(2)各种植物间相互作用(3)具有一定的结构(4)与环境具有不可分割的关系(5)是一个功能集体(6)在空间上占有一定的位置,具有空间上的分布规律(7)在时间上有其形成与发展过程

群落的外貌:

指生物群落的外部形态或表象。

是群落中生物间,生物与环境相互作用的综合反应。

3群落的空间结构:

(1)垂直结构:

主要指群落的成层现象,生物在群落中空间上的垂直分布。

基本层次:

森林群落:

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地被层;草本群落:

草本层、地被层

(2)水平结构:

群落在水平空间上的分化与配置状况。

(3)层片:

是植物群落的结构部分,具有一定的生活性组成和空间分布特点,形成特殊的小环境。

影响群落结构的因素:

生物因素(竞争、捕食);干扰对群落结构的影响;空间异质性与群落结构

4植物种群:

在同一时期内占有一定空间结构的同种生物个体的有机集合。

基本特征:

(1)空间特征:

具有一定的分布区域和生存形式

(2)数量特征:

每单位面积上的个体数量将随时间而发生变动(3)遗传特征:

具有一定的基因组成,但出于变动之中。

5生态位:

被一个生物学单位所利用的各种各样资源的总和。

生态位可以发生重叠。

生态位宽度是指某物中利用资源的程度。

6群落成员型分类:

优势种和建群种:

对群落的结构和群落环境的形成有明显控制作用的植物种。

其中乔木层的优势种称为建群种。

伴生种;偶见种和罕见种

7波动:

群落的波动是指在短期或周期性的气温或水分变动的影响下,植物群落出现逐年或年际的变化。

特点:

(1)群落逐年或年际变化方向的不定性

(2)变化的可逆性(3)在典型情况下植物种类组成有相对稳定性。

8演替:

群落经过一定的历史发展时期,由一种群落类型转变为另一种群落类型的顺序过程,即在一定区域内群落的替代过程。

原因:

环境的变化;植物繁殖体的迁移、散布和动物活动性;种内和种间关系的改变;新的分类单位产生;人类活动

类型划分:

(1)按时间发展:

世纪演替;长期演替;快速演替

(2)按主导因素:

群落发生演替;内因生态演替;外因生态演替(3)按基因性质:

水生基质的演替系列;旱生基质的演替系列

9群丛:

在主要种类组成上相同、外貌结构上一致、并与生态环境构成一定相互关系的一些植物群落的联合。

群系:

中级分类单位,建群种或共建种相同的植物群落联合为群系。

10植物群落排序:

排序是将一个地区内所调查的群落样地按照相似度来排定群落的位序,从而分析各样地之间以及与生境之间的相互关系。

11植被图:

又称为地植物学图,是以反映植物群落为主要对象的专题地图。

第五章主要陆地植被类型分述

1生态系统:

在一定空间中共同栖居者的所有生物,与其环境之间由于不断的进行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过程而形成的统一整体。

2热带的植被类型:

热带雨林;季雨林;稀树草原;红树林

亚热带的植被类型:

常绿阔叶林;常绿阔叶-落叶阔叶混交林;暖性针叶林;竹林;硬叶常绿林;荒漠

温带的植被类型:

夏绿阔叶林;寒温性针叶林;草原

寒带植被类型:

苔原

隐域性植被:

草甸;沼泽

3热带雨林:

耐荫、喜湿喜高温、结构层次不明显、层间植物丰富的常绿木本植物群落。

环境特征:

气候:

赤道气候,云量很高;土壤:

砖红壤,缺乏养料

群落特征:

种类组成特别丰富;外贸特征:

生活型裸芽、高位芽植物丰富;叶大滴水尖;终年常绿;

4季雨林:

气候:

热带季风气候;土壤:

砖红壤,赤红壤和石灰性土

5稀树草原:

乔木稀疏,树冠顶部平坦

6红树林:

是分布在热带海滩上的一类盐生常绿木本植物群落。

多分布于隐蔽海岸,海岸多因风浪较微弱、水体运动缓慢而多淤泥沉积。

海水温度24-27,气温20-30。

生境特征:

含盐、潮汐

生理生态适应:

发育着密集的支柱根;发育着突出于地面的呼吸根;胎生;旱生、盐生的形态;富含丹宁

7隐域性植被:

草甸:

河漫滩草甸;大陆草甸;低地草甸;沼泽

第六章世界植被分布规律与植被区划

1地球表面的热量是随着所在纬度的位置而变化的,水分则随着距离海洋的远近,以及大气和洋流等的变化而变化。

水热结合导致植被呈地带性分布。

三向地带性:

纬度地带性;经度地带性;垂直地带性

2地带性植被:

充分反映气候类型特征的植被,与气候带的界限大致相同;非地带性植被:

隐域性植被

3纬度地带性分布规律:

北半球自北向南:

寒带苔原—寒温带针叶林—温带落叶阔叶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热带雨林

欧亚大陆中部和北美中部:

苔原—针叶林—落叶阔叶林—草原—荒漠

4经度地带性分布规律:

东欧平原表现最为清楚。

北美洲从东向西:

森林—草原—半荒漠—荒漠—森林

5垂直地带性分布规律:

长白山:

落叶阔叶林—针阔混交林—寒温性常绿阔叶林—矮曲林—高山冻原

6中国植被的类型:

针叶林、落叶阔叶林、常绿阔叶林、热带雨林、季雨林、草原、荒漠、高寒植物群落

 

土壤地理学

土壤地理学:

是土壤学与自然地理学之间的边缘学科,它是研究土壤与地理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科学。

土壤:

是地球陆地表面具有肥力能够生长植物的疏松层,是独立的历史自然体。

是一个开放系统,又是植物生长繁殖的自然基地,也是动植物生活繁衍的场所。

土壤肥力:

指土壤为植物生长供应和协调养分、水分、空气和热量的能力。

肥力是土壤的基本属性和本质特征。

第一章土壤剖析

1土壤形态:

是指土壤与土壤剖面外部形态特征。

如土壤剖面构造、颜色、质地结构、保持性,孔隙度等。

土壤剖面:

是指从地面垂直向下直母质的土壤纵断面;土壤剖面的立体化即构成了单个土体。

土壤发生层:

土壤剖面中与地表大致平行的层次,是土壤成土过程中形成的,称为土壤发生层,简称土层。

单个土体:

土壤剖面的立体化形式,是三维实体,体积最小。

聚合土体:

两个以上的单个土体组成的群体。

2土壤发生层划分:

有机层(O)腐殖质层(A)淋溶层(E)淀积层(B)母质层(C)母岩层(R)

3根据剖面发生层的特征划分:

简单剖面(原始剖面、弱分异剖面、正常剖面、侏儒剖面、巨型剖面、侵蚀剖面)复杂剖面*(异源母质剖面、埋藏剖面、多元发生剖面、堆叠剖面、翻动剖面等)

4土壤形态学特征:

颜色、质地、结构、结持性、空隙状况、干湿度、新生体、侵入体等。

(1)颜色:

是土壤中的矿物质、腐殖质、水分、质地等引起的光波吸收现象。

主要决定于土壤的化学组成与矿物组成。

黑色:

深浅一般与腐殖质含量成正相关;白色:

主要同石英、高岭土、石灰和水溶性盐类这四个最广泛的组成有关;红色:

主要是赤铁矿在土壤中的聚集有关;黄色:

是水氧化铁首先是褐铁矿在土壤中的聚集的结果;棕色:

与大量的伊利石、云母类矿物和不同水化程度的氧化铁混合物有关。

(2)质地:

是指土壤颗粒粗细的情况。

一般分为沙土、壤土、粘土等。

(3)结构:

指土壤颗粒胶结的状况。

(4)结持性:

是指土壤对机械应力所表现出来的状态。

(5)新生体:

是指土壤发育过程中土壤物质重新淋溶淀积和集聚的生成物。

可分为化学起源(易溶盐类、石膏、碳酸钙、二氧化硅、二三氧化物、锰等化合物、亚铁化合物)和生物起源(粪粒、蠕虫穴、鼠穴斑、根孔)。

(6)侵入体:

是指土壤中不是由成土过程所产生,而是由于外界进入的特殊物质。

可分为:

岩石形态、冰冻形态、人为形态、生物形态。

5土壤组成:

土壤是由固相(矿物质、有机质)液相(土壤水分)气相(土壤空气)等三相物质组成的,他们之间相互联系、相互转化、相互作用的有机整体。

最适于植物生长的组成:

矿物质:

45%空气25%水分25%有机质5%

6土壤矿物质:

主要来源于成土母质;按成因分为:

原生矿物和次生矿物

原生矿物:

是指各种岩石受到不同程度的物理风化,而未经化学风化的碎屑物,其原来的化学组成和结晶构造均未改变。

种类:

硅酸盐、铝硅酸盐类矿物(长石类、云母类、橄榄石类、辉石角闪石类)、氧化物类矿物(石英、赤铁矿、蓝晶石、锆石、电气石)、硫化物(黄铁矿和白铁矿)、磷酸盐类矿物(氟磷灰石)。

次生矿物:

是土壤物质中最细小的部分,具胶体的性质,所以有常称之为粘土矿物。

它是土壤固体矿物中最有影响的部分。

可分为:

简单盐类(碳酸盐、重碳酸盐、氯化物)、次生氧化物(氧化铁和氢氧化铁类、氧化铝矿物、氧化锰矿物、次生氧化硅)、次生铝硅酸盐类(伊利石、蒙脱石、高岭石)

蒙脱石:

通常呈块状或土状集合体,白色或灰白色,土状光泽暗淡。

具有很强的阳离子交换能力和吸附性,故可做漂白剂。

成因产状:

由基性火山岩特别是基性火山凝灰岩和火山灰在碱性环境下经风化或蚀变而成。

用途:

食油精制、脱色除毒、石油净化、核废料处理、污水处理;也广泛应用于高温润脂、橡胶、塑料、油漆等工业;

7土壤矿物质的迁移转化

风化过程:

裸露在地表的岩石矿物在大气圈、水圈、生物圈的综合利用下,不仅改变了原有的物理性状,而且也改变了原有的化学组成和性质,甚至形成新的矿物,这种复杂的变化过程。

可分为:

物理、化学、生物风化

(1)物理风化:

又称机械崩解作用,由于温度的变化、水分的冻结、碎石劈裂以及风力、流水、冰川的摩擦力等物理因素引起的,在化学性质上没有发生变化。

(2)化学风化:

指岩石在水、氧气、二氧化碳等风化因素的参与下,所发生的一系列化学分解过程。

水的溶解作用;水化作用;水解作用;氧化作用

(3)生物风化:

根系的穿插;分泌二氧化碳和有机酸

8植物分解的阶段性:

岩石风化过程是一个连续渐变的过程,可分为:

(1)碎屑阶段

(2)钙淀积阶段:

矿物中的CL、S及一部分Na被分解淋失,一部分被生物吸收,主要形成蒙脱石、方解石、白云石等。

(3)酸性硅铝阶段:

广泛发生在气候湿润地区,如中温带、暖温带和北亚热带。

主要有高岭石、伊利石粘土

(4)富铝化阶段:

高温高湿。

Al2O3和Fe2O3残积在土壤中。

主要有赤铁矿和硬锰矿。

硅铝比例:

9次生矿物的形成途径:

去盐基:

脱Si富Al化过程;复盐基:

复Si的过程,

10土壤矿物质的地理分布:

干冷气候:

含有较多的原生矿物;湿热气候:

含有较多的氧化铁、氧化铝和氧化钛等较稳定的矿物;过渡气候带:

多含层状硅酸盐类矿物

11土壤有机质:

是指土壤种的各种含碳有机化合物。

是植物和微生物生命活动所需的养分和能量的源泉。

来源:

高等植物;土壤中的动物;土壤中的微生物;施用的有机肥

分类:

碳水化合物;含氮化合物;木质素;含磷、含硫化合物;脂肪、蜡质、单宁、树脂

12土壤有机质的转化:

矿质化过程:

把复杂的有机质分解为简单的化合物,最后变成无机化合物的过程。

腐殖质化过程:

进入土壤中的生物残体,在土壤微生物的作用下,重新合成土壤有机质的过程。

13矿质化过程:

(1)氨化:

有机态氮的氨化包括氨基酸的水解和脱氨基;氨基酸经微生物分解作用而释放氨的过程称为氨化作用;可分为水解脱氨基;还原脱氨基;氧化脱氨基

(2)硝化:

土壤中产生的氨在亚硝化菌的作用下,氧化成硝酸或硝酸盐,称为消化作用。

两个阶段:

一是氨氧化为亚硝酸;二是亚硝酸氧化为硝酸。

(3)反硝化:

土壤通气条件差时。

影响有机质矿化分解的因素:

一、土壤的环境条件:

通气性、干湿状况、土壤温度、酸碱性等;二、有机物质的C\N比和物理状态。

比过大,有机质分解缓慢;

14土壤有机质对土壤肥力的作用:

(1)是植物养料的主要来源

(2)土壤有机质具有离子代换作用、络合作用和缓冲作用,可提高土壤的保肥能力和缓冲性能,有助于消除土壤的污染;(3)能改善土壤物理性质(4)是植物的生长激素。

15土壤透水性:

土壤吸收水分以及随后渗水的特性;

土壤水分的重要性:

(1)供作物生长需要

(2)影响养分的溶解和移动(3)土壤的氧化还原电位(4)有机质的分解与积累(5)土壤热量状况(6)土壤的耕性

水分收入:

大气降水输入量;地表径流输入量;土内侧流输入量;毛管上升水输水量;气态水输入量;灌溉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