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地理学习题.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4914600 上传时间:2023-06-28 格式:DOCX 页数:34 大小:60.0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植物地理学习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植物地理学习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植物地理学习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植物地理学习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植物地理学习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植物地理学习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4页
植物地理学习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4页
植物地理学习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4页
植物地理学习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4页
植物地理学习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4页
植物地理学习题.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4页
植物地理学习题.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4页
植物地理学习题.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4页
植物地理学习题.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4页
植物地理学习题.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4页
植物地理学习题.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4页
植物地理学习题.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4页
植物地理学习题.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4页
植物地理学习题.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4页
植物地理学习题.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4页
亲,该文档总共3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植物地理学习题.docx

《植物地理学习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植物地理学习题.docx(3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植物地理学习题.docx

植物地理学习题

 

植物地理学

 

习题集

 

一、名词解释:

1.生物圈:

生物作为自然环境的有机成分,形成地球上非常活跃的特殊结构——生物圈。

2.原核生物:

指细胞核的核质和细胞质之间不存在明显的核膜的一类原始生物。

3.真核生物:

指核质与细胞质之间存在明显的核膜的生物。

4.苔藓植物:

无真正的根、茎。

叶分化的一类自养型的高等植物中的低等类群。

5.蕨类植物:

又称羊齿植物,是高等植物中靠孢子繁殖的一个低等类群。

6.隐花植物:

相对于显花植物而言,指不产生种子而以孢子繁殖的植物称之为隐花植物。

7.有花植物:

亦称显花植物,指靠种子繁殖的植物。

8.种子植物:

相对于孢子植物而言,可形成种子并靠种子繁殖的高等植物类群。

9.裸子植物:

胚珠没有包被而裸露的一类高等植物,如松杉类等。

10.被子植物:

胚珠包藏于子房中的一类高等植物类群。

11.双子叶植物:

种子的胚具有二片子叶的一类高等植物。

12.单子叶植物:

种子的胚具有一片子叶的一类高等植物。

13.环境:

从各个方面影响中心事物的外界动力和物质的总和称之为环境。

14.环境因子:

生物有机体以外的所有环境要素称之为环境因子。

15.生态因子:

影响生物的形态和分布的环境条件称之为生态因子,可分为生物因子和非生物因子。

16.生态环境:

由各种生态因子构成的生物的生活环境称之为生态环境。

17.生境:

生物的个体、种群或群落所处的具体地段称之为生境。

18.非生物因子:

气候、土壤、地形等生态因素称之为非生物因子。

19.生物因子:

植物、动物、人为等生态因素称之为生物因子。

20.最低量定律:

在植物生活中需要量少而必需,同时又决定着生物量的化学元素称之为最低量定律。

21.限制因子:

限制生物生存和繁殖的关键性因子称之为限制因子。

22.光周期:

每天昼夜的相对长度影响植物生长的现象称之为光周期。

23.旱生植物:

能耐受较长时间或较严重的水分亏缺的一类植物称之为旱生植物。

24.中生植物:

不能忍受严重干旱或长期水涝,仅在水分供应适中的条件下才能生长良好的一类植物称之为中生植物。

25.寄生:

一种生物生活于另一种生物体内或体表,并从寄主摄取营养以维持生活的现象称之为寄生。

26.共生:

两种生物或二种中的一种由于不能独立生存而共同生活,或一种生活于另一种体内,互相依赖,各获得一定利益的现象称之为共生。

27.竞争:

为争夺生存空间和资源而出现的相互排斥现象称之为竞争。

28.生活型:

具有相似的生态适应特征的动植物群称之为生活型。

29.物候:

指动植物的生长、发育、活动与非生物因子变化相对应而变化的节律称之为物候。

30.种群:

一个物种所有个体的总和称之为种群。

31.植物区系:

某一地区或地段内所有植物的总和称之为植物区系。

32.分布区:

某一动植物科、属、种或群落,在地球表面的整个分布区域称之为分布区。

33.间断分布:

一个物种由于自然或人为原因分布于二个以上地域,不能相互进行基因交流的现象称之为间断分布。

34.植物分布区:

是指某一植物分类单位一一科、属或种分布于一定空间的总和。

35.特有种:

仅分布在某一地区,而不在其他地区分布的植物,称为特有种

36.替代种:

由一个共同祖先派生出来、特征相似的种,各自占有独立的分布区,空间上相互替代,这种现象称为地理替代现象,这种植物称为替代种(真替代种)。

37.残遗种:

在地质历史时期广泛存在,现仅保存于某些局部地区的古老植物种称之为残遗种。

38.生物群落:

生活在一个地段或水域内,相互间有直接或间接关系的各种动植物的总和称之为生物群落。

39.生态平衡:

也称自然平衡。

在一定的动植物群落和生态系统的发展过程中,各种因素通过相互制约、转化、补偿、交换等作用,达到相对的平衡阶段称之为生态平衡。

40.生态系统:

生物群落及其地理环境相互作用的自然系统称之为生态系统。

41.生物多样性:

某一区域内物种分布的丰富程度称之为生物多样性。

42.群落:

种群的集合体就是群落。

43.植物群落:

在一定的生境中,由植物种间以及植物与环境间的相互关系所联系着的植物有规律的组合称之为植物群落。

44.水平结构:

是指群落在空间的水平分化和镶嵌现象。

45.垂直结构:

指植物群落的空间成层现象称之为垂直结构。

46.层片:

在同一个层中,生活型与生态特性相同的植物种类的联合称之为层片,是群落的结构单位。

47.生态位:

生物在群落中所处的位置和所发挥的功能作用称之为生态位。

48.优势种:

在植物群落的各个层次中占优势的植物称之为优势种。

49.伴生种:

构成群落的固有种,但并不起主要作用的物种称之为伴生种。

50.共建种:

在主要层中有两个以上的种共占优势,则把它们称为共建种。

51.多度:

指一定区域内每种植物的个体数量。

52.盖度:

盖度分为投影盖度和基部盖度。

投影盖度系指植物枝叶垂直技影所覆盖的地面面积。

49.频度:

频度系指各种群在群落内分布的均句程度,即群落中某种植物在一定地区的特定样方中出现的百分比。

F(频度)=(某种植物出现的样地数/总样地数)×100%

53.重要值:

重要值就是一个比较客观的指标。

确定一个种在群落中的数量特征,主要表现为数量、高度、体积、盖度和频度。

54.生产量:

植物群落在一定时期内单位面积上产生的有机物的数量。

55.植被:

覆盖一个地区的植物和植物群落的总和称之为植被。

56.群丛:

为植物群落分类的基本单位。

凡是层片结构相似、各层片的优胜种组成相同的植物群落即联合成为一个群丛。

57.演替:

某一植物群落被另一植物群落所替代的过程称之为演替。

58.演替系列:

从植物定居形成群落,到演替成为稳定群落的过程,叫做演替系列。

59.演替顶极:

是指一个地区的植物群落,在不受外来因素的干扰下,通过顺行演替发展成为与当地环境条件相适应的、结构稳定的群落。

又称演替顶极。

60.荒漠:

荒漠为地理概念,是指气候干燥、降水稀少、蒸发量大、植被贫乏的地区或没有灌溉就不能发展农业的地方称荒漠。

61.草甸:

分布于气候和土壤湿润地段,由多年生的中生草本植物构成的群落类型称之为草甸。

二、填空题:

62.现在采用的生物分类单位依次是界(kingdom)、门(phylum)、纲(class)、目(order)科(family)、属(genus)、种(species)。

63.物种命名(学名)沿用林奈1753年倡议的双名法,并使用拉丁文以避免词义发生变化和误解。

双名即属名加上种加词(种名)

64.很久以来生物被分成动物和植物两界。

近年来显微技术迅速发展,人们对细胞结构认识深化,因而提出分五界,五界系统为、原核生物界、植物界、真菌界、动物界、真菌界。

65.生物各种分界意见虽各有依据,并未取得公认,在生态研究中更普遍的是把生物分成植物、动物、微生物三大群。

66.光对植物的影响表现在三个方面:

即光谱成分、光照强度、光照时间。

67.根据植物对光周期的不同反应,可将植物分为长日照植物、短日照植物、中间性植物。

68.根据植物对光需要的程度不同,可将植物分为阳性植物、阴性植物、耐阴植物。

69.一般说来被子植物能忍受的最高温度是49.3℃,裸子植物是46.4℃。

有些荒漠植物如生长在热带沙漠里的许多仙人掌科植物在50-60℃的环境中仍能生存。

温泉中的蓝藻能在85.2℃的水域中生活。

70.水是植物体的重要组成部分,水又是植物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71.根据环境中水量的多少与植物对水分的依赖程度,可以把高等植物分为旱生植物、湿生植物、中生植物、水生植物几个生态类群

72.土壤是植物生长发育的基质。

73.土壤对于植物的影响决定于它的物理特性、化学特性、生物学特性。

74.群落的数量特征,是植物群落的最基本特征。

包括多度、盖度、频度、重要值、生产量指标:

75.多样性的计算方法多种多样,各有优缺点,其中被广泛地应用的一个是香农-韦纳指数。

计算公式如下:

式中:

H为种类多样性;S为种的数目;R为属于第i种的样品的个体十进制分数。

该指数考虑到了种的数目和种的相对多度。

这个指数,可用以预测从群落中随机取出的一定个体属于的那个种的不定性程度。

76.演替是指在某个地段上一个植物群落被另一个植物群落代替的过程。

按裸地性质划分为原生演替、次生演替。

77.演替是指在某个地段上一个植物群落被另一个植物群落代替的过程。

按发展方向划分为顺行演替、逆行演替。

78.演替是指在某个地段上一个植物群落被另一个植物群落代替的过程。

按基质性质划分为水生基质演替、早生基质演替。

79.温带植被最具代表性的类型有夏绿阔叶林、针叶林和草原。

80.植物分布区基本上可以分为两大类:

连续分布区、间断分布区。

81.分布区或多或少重合的植物种,可以联合成一定的植物区系成分,称为地理成分。

82.所有的动物,除具有叶绿素能进行光合作用的某些原生动物外,都是异养生物。

83.对于陆生动物来说,除了居于洞穴和土壤中的动物外,植物是形成各类栖所的主要因素。

84.植物为动物提供栖息、活动、觅食、隐蔽、繁殖的处所。

85.通常,水生生物分为漂浮生物、浮游生物、自游生物、底栖生物四种类型。

86、植物种群年龄结构有增长型、稳定型、衰退型三类。

87、生态因素包括光、温度、水、空气、土壤、生物、人等。

88、生态系统的组分包括非生物成分和生物有机体,生物有机体因获取能量的方式与所起作用不同而划分为的生产者有机体、消费者有机体和分解者有机体三个类群。

89、生态系统的结构主要指它的组成成分和营养结构。

90、对有利条件能够充分利用,对不利条件能够抗御的现象称之为适应。

91、食物链是生态系统营养结构的具体表现形式之一。

它有腐食食物链与活食食物链两个主要类型。

92、生态系统不仅具有一定的结构,即系统内各成分的组织形式,而且还具有一定的功能,即系统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

能量流动与物质循环又必须是以系统的物质生产(包括能量固定)为基础的。

93、物质循环根据其范围、途径和周期不同,分为生态系统内的生物小循环和生态系统间或全球性的生物地球化学大循环两大类。

94、生态系统根据其环境特征的不同,可以区分为陆地生态系统和水生生态系统两大类。

95、陆地生态系统的“三向地带性”是指纬度地带性、经度地带性和垂直地带性。

96、陆地生态系统的主要类型有热带雨林、热带稀疏草原、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温带落叶阔叶林、北方针叶林、温带草原、荒漠、冻原。

97、根据水化学性质不同,水生生态系统可分为海洋生态系统和淡水生态系统两大类。

98、淡水生态系统通常都具有明显的边界,为科学研究提供了很大的方便。

根据水的运动特征分为流水生态系统与静水生态系统两个类型。

99、广阔的海洋生态系统由于各部分的深度、光照、盐分和生物种群结构不同,可进一步划分为海岸带生态系统、浅海带生态系统和远洋带生态系统等,它们之中又包括许多次级生态系统。

100、城市生态系统是一个有机整体,它是由环境系统、生物系统、技术经济系统共同构成的一个自然-技术经济生态系统,是一个十分复杂的多要素、多变量和多层次的动态系统,而人是这个系统的核心或主宰。

三、选择题:

101、根据植物对光周期的不同反应,可将植物分为A

A、长日照植物、短日照植物和中间性植物

B、阳性植物、阴性植物、耐阴植物

C、植物、动物和微生物

D、旱生植物、湿生植物、中生植物、水生植物

102、根据环境中水量的多少与植物对水分的依赖程度,可以把高等植物分为D几个生态类群

A、长日照植物、短日照植物和中间性植物

B、阳性植物、阴性植物、耐阴植物

C、植物、动物和微生物

D、旱生植物、湿生植物、中生植物、水生植物

103、一般说来被子植物能忍受的最高温度是A。

A、49.3℃,

B、46.4℃。

C、50-60℃

D、85.2℃

104、一般说来裸子植物能忍受的最高温度是是B。

A、49.3℃,

B、46.4℃。

C、50-60℃

D、85.2℃

105、一般说来有些荒漠植物如生长在热带沙漠里的许多仙人掌科植物在C的环境中仍能生存。

A、49.3℃,

B、46.4℃。

C、50-60℃

D、85.2℃

106、一般说来温泉中的蓝藻能在D的水域中生活。

A、49.3℃,

B、46.4℃。

C、50-60℃

D、85.2℃

107、土壤是植物生长发育的基质,土壤对于植物的影响决定于它的A。

A、物理特性、化学特性和生物学特性

B、水分、养料和空气

C、水分、温度、空气和养分状况

D、机械组成、物理性质、土壤酸碱度

108、群落的数量特征,是植物群落的最基本特征。

包括A指标:

A、多度、盖度、频度、重要值、生产量

B、多度、盖度、频度、多样性、生产量

C、多度、盖度、频度、层片、生产量

D、多度、盖度、频度、演替、生产量

109、演替是指在某个地段上一个植物群落被另一个植物群落代替的过程,按裸地性质可划分为A。

A、原生演替、次生演替

B、顺行演替、逆行演替:

C、水生基质演替、早生基质演替

D、原生演替、逆行演替

110、演替是指在某个地段上一个植物群落被另一个植物群落代替的过程,按发展方向可划分为B。

A、原生演替、次生演替

B、顺行演替、逆行演替:

C、水生基质演替、早生基质演替

D、原生演替、逆行演替

111、演替是指在某个地段上一个植物群落被另一个植物群落代替的过程,按基质性质划分为C。

A、原生演替、次生演替

B、顺行演替、逆行演替:

C、水生基质演替、早生基质演替

D、原生演替、逆行演替

112、温带植被最具代表性的类型有D。

A、夏绿阔叶林、泰加林和草原。

B、夏绿阔叶林、针叶林和苔原。

C、常绿硬叶林、针叶林和草原。

D、夏绿阔叶林、针叶林和草原。

113、亚热带植被包括B三种类型。

A、夏绿阔叶林、泰加林和草原。

B、常绿阔叶林、常绿硬叶林和荒漠。

C、常绿硬叶林、针叶林和草原。

D、夏绿阔叶林、针叶林和草原。

114、动物对环境的适应,通常表现在A等三个方面。

A、形态结构、生理机能和行为生态

B、形态结构、生理机能和生活特征

C、形态结构、生活特征和行为生态

D、生活特征、生理机能和行为生态

115、动物的生物学分类是根据其系统进化关系及其遗传特征进行划分的。

动物的生活类型则以A作为划分的依据。

A、动物与环境的关系及其生活特征

B、动物与环境的关系及其行为生态

C、动物形态结构及其生活特征

D、动物与环境的关系及其生活特征

116、通常,水生生物分为D四种类型。

A、水生植物、水生动物、自游生物和底栖生物

B、水生植物、水生动物、漂浮生物、浮游生物

C、漂浮生物、浮游生物、自游生物和两栖生物

D、漂浮生物、浮游生物、自游生物和底栖生物

117、热带森林动物一基本特征是A。

A、树栖种类多、地栖种类少,狭食种类多、广食种类少

B、树栖种类少、地栖种类少,狭食种类多、广食种类少

C、树栖种类多、地栖种类多,狭食种类多、广食种类少

D、树栖种类多、地栖种类少,狭食种类少、广食种类少

118、动物资源可以分为A三大类。

A、驯养动物资源、野生动物资源和水生动物资源

B、陆生动物资源、野生动物资源和水生动物资源

C、驯养动物资源、野生动物资源和陆生动物资源

D、陆生养动物资源、水生动物资源和两栖动物资源

四、简答题

119、光对植物的影响表现在那三个方面?

光对植物的影响表现在光谱成分、光照强度和光照时间三个方面。

120、根据植物对光周期的不同反应,可将植物分为那三个类型?

根据植物对光周期的不同反应,可将植物分为长日照植物、短日照植物和中间性植物三个类型

121、根据植物对光需要的程度不同,可将植物分为那三个类型?

根据植物对光需要的程度不同,可将植物分为阳性植物、阴性植物、耐阴植物三个类型?

122.地球植物的地理意义是什么?

植物是行星地球的特殊产物之一,作为自然地理环境的组成要素,它起着特殊的不可替代的作用。

它通过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将自然地理环境中的元机物质合成有机物质,同时把所吸收的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贮藏在有机物质中,从而使有机界和无机界联合成一整体,保证了自然地理环境的稳定发展。

它还通过食物链的联系,改造自然地理环境。

123、水对植物来说有何重要影响?

水是植物体的重要组成部分,水又是植物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124、根据环境中水量的多少与植物对水分的依赖程度,可以把高等植物分为那几个生态类群?

根据环境中水量的多少与植物对水分的依赖程度,可以把高等植物分为旱生植物、湿生植物、中生植物、水生植物4个生态类群

125、土壤对于植物的影响决定于土壤的那些特性?

土壤对于植物的影响决定于它的物理特性、化学特性和生物学特性。

126、动物对植物有什么影响的主要表现是什么?

直接的影晌(传播果实和种子、传粉、以食草为生,破坏草原植被、影响森林更新。

)与间接的影晌(改变了土壤的空气和水分状况)。

两个方面。

127、植物相互间的影响表现在那几各方面?

直接的影晌主要为寄生、共生和附生。

间接的影晌间接的影响是一种植物通过改变环境影响另一种植物。

128、人类对植物的影响表现在那两方面?

首先,植物的自然面貌受到破坏。

其次,植物的天然种受到改变。

人类的活动除了改变植物的性质之外,还对植物的地理分布起了巨大的影响。

人类在改变原始的植被和植物区系时,常常会带来一些外来的有害植物。

127、什么为植物群落?

地球上,任何植物都不是单独存在,而是和其他植物在一起同住结合,这种植物之间,以及它们赖以生存的环境之间,保持着密切的联系,形成一种相对稳定有规律的集体群,叫做植物群落。

128、什么是植物群落的“表现面积”?

在种-面积曲线图中,曲线转折处所示的面积,称为群落的“表现面积”,或称最小面积,它包含了群落大多数种。

129、演替是指在某个地段上一个植物群落被另一个植物群落代替的过程。

其演替有几种划分方法各种方法中包含那些类型?

(1)按裸地性质划分――原生演替、次生演替

(2)按发展方向划分――顺行演替、逆行演替:

(3)按基质性质划分――水生基质演替、早生基质演替

130、什么是热带雨林?

主要分布在什么地区?

热带雨林是由耐阴、喜湿、喜高温的常绿种类组成,并具有丰富的附生植物和木质藤本植物、种类丰富、结构复杂的植物群落。

主要分布在南北纬100之间的南美洲亚马孙河流域、非洲刚果盆地、亚洲东南亚地区。

131、为什么将热带森林喻为地球的物种基因库?

热带森林为动物的生存提供了最优越的环境条件。

食物资源丰富、环境常年恒定,使热带森林中的动物组成异常繁盛。

其单位面积上种的丰富度是温带地区的几百倍。

此外,热带森林还有许多的特有科、属、种;因此,有人将热带森林喻为地球的物种基因库。

132、热带森林动物一基本特征是什么?

热带森林动物一基本特征是树栖种类多、地栖种类少,狭食种类多、广食种类少。

五、论述题

133.植物地理学研究的内容有哪些?

植物地理学的研究内容大体上可归纳为植物区系地理和植被地理二大方面。

也就是说,植物地理学研究的内容主要是以现代地表植被的种类、类型、组成、结构、生态、动态(演替)、分布、实践意义和研究方法为中心,以揭示植被在宇宙物质和能量交换过程中的作用,为人类认识、改造和合理利用自然资源(植物资源)提供科学依据。

134.什么是需求性?

需求性即植物生长发育需要的一定的物质、能量和条件。

也就是植物对外界环境的要求,这种要求不一定高而要适宜。

如冬小麦在发育前需要一定的低温作用才能发育良好,而高温则会影响分蘖和结实。

135.植物的进化有哪两种发展趋势?

植物的进化有两种发展趋势,一种是趋异进化(分化进化),即同一个祖先的后代出现不同的变化,产生不同的适应能力。

如几十万种植物分布在不同的环境,这种进化又称做辐射分化。

另一个是趋同进化,即一个祖先的后代和另一个祖先的后代,在同一个环境中出现,达到生态外貌上的相似,称趋同进化,如仙人掌、虎刺、霸王鞭等。

由于植物具有趋异进化的特性,所以能形成数十万种不同的植物种,又由于有趋同进化的特性,又使得某一地点的植物具有多种成分(种类组成)。

136.环境因子按其性质可分为哪两类?

分为非生物因子和生物因子。

非生物因子包括:

气候因子,如光能,热能(温度),水分(降水),等。

这些因子对植物的形态,结构,生理,生化,生长,发育,生物量以及地理分布都有不同的作用;土壤因子;生物因子有:

植物因子(共生,寄生,附生,机械作用等);动物因子(摄食,践踏,传粉等);人为因子(垦殖,放牧,采伐,旅游等)。

以上二大类因素直接影响植物,又可叫直接因子或生态因子。

137.什么是忍耐力?

对植物而言其忍耐力表现在哪些方面?

忍耐力(耐性、抗性、抗逆性)是指植物对不利条件的忍耐程度,即植物抗御外界不利生存的极端条件及不受或减轻其危害的能力,如耐干旱,耐低温,耐盐碱等。

在地理方面看这一点很重要。

138.植物是如何适应环境的?

所谓适应是指植物对某一环境的和协反应。

也就是说植物对环境中有利的条件能够充分地利用,或者能够抗御不利的条件而能够正常的生活,这种现象叫适应。

植物对环境的适应能力表现在两个方面:

1)需求性即植物生长发育需要的一定的物质、能量和条件。

也就是植物对外界环境的要求。

这种要求不一定高而要适宜,如冬小麦在发育前需要一定的低温作用才能发育良好,而高温则会影响分蘖和结实。

2)忍耐力(耐性、抗性、抗逆性)是指植物对不利条件的忍耐程度,即植物抗御外界不利生存的极端条件及不受或减轻其危害的能力,如耐干旱,耐低温,耐盐碱等。

在地理方面看这一点很重要。

139.下面这一曲线说明了什么?

2

1

活动能力

3

忍耐力幅度

1.冷性狭域植物2.暖性狭域植物3.广温性植物

这一曲线表明,植物由于需求性和忍耐力的不同,才形成不同的类型。

植物种如此,植被类型也是如此,生态幅度宽的可全球分布,生态幅度窄的只能分布在某个特定的环境。

植物对有利条件能够充分利用,对不利条件能够抗御的能力是长期进化的结果,某一种植物的出现是与环境联系在一起的,也就是说适者生存。

140.生态因子的作用表现在哪些方面?

生态因子不是单个地存在于自然界,而是综合地作用于植物,每一个生态因子的数量,强度(浓度,密度),出现的频率,延续的时间和性质变化,都将产生不同的影响。

在生态因子作用中特别要注意的是生存条件和限制作用。

1)生存条件对植物来说,比不可少的因子叫生存条件,如光能,热能,水,氧二氧化碳和无机盐类等。

由此可知,生态因子包括生存条件,而生存条件不能概括生态因子。

所有的生态因子对植物都发生影响,但并不是生物生活所必须的。

它的作用主要给生物带来三种后果。

在某些地区消灭或促进某种生物的存在(如银杏等),改变它的分布范围;改变生物的繁殖能力,影响发育;影响生物的生长和代谢作用的周期变化。

2)限制作用植物的生活或某一生理过程常常受到多数因子的控制,当其它的因子处在正常状态(最适状态),而其中某一个处于不协调、或最低量,就会限制这个植物的正常生长,这个因子就叫限制因子。

研究表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