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性学习《遨游汉字王国》.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611201 上传时间:2023-05-04 格式:DOCX 页数:34 大小:123.9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综合性学习《遨游汉字王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综合性学习《遨游汉字王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综合性学习《遨游汉字王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综合性学习《遨游汉字王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综合性学习《遨游汉字王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综合性学习《遨游汉字王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4页
综合性学习《遨游汉字王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4页
综合性学习《遨游汉字王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4页
综合性学习《遨游汉字王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4页
综合性学习《遨游汉字王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4页
综合性学习《遨游汉字王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4页
综合性学习《遨游汉字王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4页
综合性学习《遨游汉字王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4页
综合性学习《遨游汉字王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4页
综合性学习《遨游汉字王国》.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4页
综合性学习《遨游汉字王国》.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4页
综合性学习《遨游汉字王国》.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4页
综合性学习《遨游汉字王国》.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4页
综合性学习《遨游汉字王国》.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4页
综合性学习《遨游汉字王国》.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4页
亲,该文档总共3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综合性学习《遨游汉字王国》.docx

《综合性学习《遨游汉字王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综合性学习《遨游汉字王国》.docx(3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综合性学习《遨游汉字王国》.docx

综合性学习《遨游汉字王国》

综合性学习:

遨游汉字王国──有趣的汉字

教学目标:

1.学生能从总体上明确综合性学习的要求,了解综合性学习的特点,为今后进行综合性专题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2.学生通过综合性学习,能够学会制订活动计划,在活动中积极、主动参与,勇于承担一定的任务,并能通过独立或合作学习,较好地完成任务。

3.学生能够认真阅读提供的相关阅读材料,从中受到启发,搜集到更多体现汉字神奇、有趣的资料。

4.学生通过综合性学习,能够增进对汉字的了解,感受汉字的美,激发对汉字的热爱之情,从而树立从小为纯洁祖国的语言文字做贡献意识。

5.通过活动学生能够很好地参与合作学习,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从而促进探究意识的形成。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揭示学习内容

1.导语:

我们平常看书、读报、写信、作文都离不开汉字。

看,老师在黑板上就写了两个汉字,即“汉字”。

你们对汉字有更多的了解吗?

(学生可以自由发言,教师相机点拨)

2.打开书P77页,指名读关于汉字的介绍。

3.揭示内容。

同学们,你们的发言,再加上刚才书上的介绍,这仅仅是对汉字的初步了解,你们想不想更多的了解汉字?

好,让我们在这段时间里一起遨游汉字王国,开展综合性学习,感受汉字的有趣和神奇,了解汉字文化,并为纯洁祖国文字做些力所能及的事吧。

(板书课题 遨游汉字王国)

二、整体阅读,感受汉字的神奇

(一)教师谈话:

首先,请大家一起走进课本P79—85页,让我们共同阅读“阅读材料1—4”,真实地感受汉字的神奇吧。

(二)教师出示阅读要求:

1.认真阅读“阅读材料1—4”,思考:

这四则材料分别从哪个方面说明汉字有趣的?

为什么说是有趣的?

2.除了上述四种汉字有趣的现象外,你还知道哪些汉字有趣现象?

3.阅读后,就自己的想法在小组内进行交流。

(三)学生自学、讨论、交流,教师参与学生活动。

(四)学生汇报,教师点拨。

1.学生汇报第一题。

[要点:

A字谜;B谐音;C仓颉造字;D“册、典、删”的来历]

(1)关于字谜:

请学生先独立猜出谜底,然后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想法,最后在全班汇报。

[答案:

日;香;立;曼;林、杜、刘、孟]

(2)关于谐音:

师问:

课本中例举了几种有趣的谐音?

[答案:

歇后语;古诗;对联;笑话]

师问:

能说出是哪两个字谐音吗?

(3)关于仓颉造字:

学生读完后,可以让学生用自己的话讲一讲这个传说。

(4)关于“册、典、删”的来历:

学生读完后,同桌互相说一说这几个字是怎么造出来的,然后说一说

自己知道的其他汉字的来历。

注意检查几个生字的读音。

2.学生汇报第二题。

教师作适当评点。

三、总结拓展,激发学生探究

教师谈话:

通过上面内容的学习,我们已经充分感受到汉字的有趣,的确,这也为我们进一步探究汉字的奥秘,进一步学习汉字提供了有效的途径。

在下面的学习中,我们将利用这些有效途径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

第二课时

一、合作讨论,制订活动计划

1.引语:

这是我们遇到的第一次以综合性学习为主线进行整组学习的单元。

那么如何开展好综合性学习呢?

2.提示:

在我们的课文中,有对我们进行综合性学习的指导,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本P77页。

3.学生自由读P77上面一段话。

4.学生汇报从这段话中知道的要求。

(教师相机强调:

(1)自由组成小组

(2)讨论活动内容(3)制订活动计划(4)活动计划包括:

活动时间、活动内容、参加人员、分工情况等(5)活动结束后要展示活动成果)

5.明确建议,突出活动重点。

(1)指名读“活动建议”。

(2)汇报读懂的要求。

(学生汇报,教师相机提示:

围绕“汉字的有趣”,有选择地开展活动,注意要认真阅读提供的材料)

6.学生自由分组(适时关注学生分组的情况,并建议作适当调整)

7.学生分组讨论活动计划。

(提示:

讨论时要作好分工,如专人记录讨论结果,专人负责整理整理讨论意见,并形成完整的计划。

二、讨论交流,修改完善活动计划

 

“有趣的汉字”活动计划

活动时间:

 x月x日

活动地点:

 x x家

活动内容:

 

1.搜集或自编字谜

2.查找谐音笑话、谐音歇后语

3.了解汉字的起源

成果展示:

 把搜集到的资料编成小报,贴在教室里。

分 工:

  组长:

xx 搜集资料:

xx 

编辑:

xx 抄写:

xx 

插图:

xx 

日期:

x月x日

 

 

1.以小组为单位汇报活动计划。

2.师生共同评议。

(教师相机引导,提示注意计划的完整、合理、科学以及活动形式尽量不重复)

3.小组根据评议,修改完善活动计划。

三、课外实践,搜集、查找、整理资料

学生根据拟定的计划,进行相关的搜集、查找、整理等工作。

第三、四、五课时

(说明:

在确保活动中学生安全的前提下,教师要有组织地安排学生在课外通过各种途径搜集资料,需要安排两课时的时间进行活动。

第六课时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同学们,前几节课我们认真制订了小组活动计划,大家一定按照计划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活动。

在活动中,你们有收获吗?

(生自由发言)这节课,我们就来汇报大家开展活动的情况。

今天,老师要退居幕后,让我们每个同学成为活动的主角,大家说好不好?

首先有请主持人上场(音乐奏响)

二、展示交流,汇报学习成果

导:

大家好,我是今天《有趣的汉字》展示活动的主持人***,同学们知道今天展示活动的主题是什么吗?

(有趣的汉字)对,说起汉字,他的历史可谓是源远流长,关于汉字起源的说法也各不相同,下面有请第一小组给我们说一说汉字的起源吧!

(一)      讲故事,了解汉字的起源

组长:

大家好,我们是彩云小组,我们主要给大家展示汉字的起源。

我们先分头找资料,把在网上搜集到的资料整理在一起,主要是七种说法。

然后,我们把这资料制成幻灯片。

我们小组的六位同学一同设计,由我、汪跞和徐缘缘制作。

下面,我们给大家展示我们制作的幻灯片,我们会在展示的同时,让组员简要地介绍一下。

学生一边播放幻灯片,一边介绍。

齐:

同学们,让我们搜集更多有关汉字的资料,一同领略汉字的乐趣吧!

谢谢大家!

 

 

导:

第一组同学的幻灯片做得很精致哦!

以上七种关于汉字起源的说法都只是传说。

汉字作为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体系又那么庞大,不可能是一人一时的突然发明。

汉字应该是广大劳动人民根据实际生活的需要,经过长期的社会实践才慢慢地丰富和发展起来的。

汉字是表意文字,可是仔细读一读,你会发现乐趣无穷呢?

不信,我们来欣赏谐音俱乐部的同学们的精彩表演。

(二)谐音俱乐部

1.古诗诵读

组长:

我们给大家带来了几首谐音的古诗,首先考考大家,看看大家能不能填出古诗中的空白。

学生填一填,大家读一读。

组长介绍诗中的谐音。

古诗是中华文化的瑰宝,希望同学们能在课下多背几首古诗,做宣传中华文化的小使者。

2.书法对联

组长:

大家看,这幅字写得怎么样?

这是由我班的小书法家洪韫伟同学书写的,下面有请他来给我们介绍他写的这幅对联!

洪韫伟:

因荷而得藕,有杏不须梅

解释对联中的四个谐音:

荷(何)藕(偶)杏(幸)梅(媒)

郭敬文:

这是我写的上联:

两猿断木深山中,小猴子也敢对锯?

谁能对出下联?

下面同学来对:

一马陷足污泥内,老畜牲怎能出蹄?

说说这个故事。

组长:

我们小组还给大家带来了一幅对联:

长长长长长长长,长长长长长长长(暂时不出示)

(小品表演)大意:

过年了,一个卖豆芽的老汉请苏东坡为自己写一幅对联,苏东坡写下:

长长长长长长长,长长长长长长长。

请同学读出正确的读音,并说出其中的意思。

导:

怎么样,谐音俱乐部的同学表演得不错吧!

精彩的还在后头呢!

下面请同学们欣赏相声:

《有趣的歇后语》

3.有趣的歇后语

相声:

甲:

(跟乙打招呼)咦,半月不见,瘦啦?

  乙:

我废寝忘食研究歇后语,能不瘦吗?

  甲:

歇后语?

  乙:

就是一句话分两部分,前一部分像生动的谜面,由后一部分回答才是本意。

  甲:

啊,是这样。

想来一定有不少收获。

  乙:

收获可大啦!

这歇后语简练、生动、幽默、有趣,真是说不尽的好哇。

  甲:

啊!

我来考考你,咋样?

  乙:

你就考吧!

  甲:

老鼠钻进书堆──—  乙:

咬文嚼字。

  甲:

老鼠拉木楔──—  乙:

大头还在后边呢。

  甲:

牛角上抹油──—  乙:

又尖(奸)又滑(猾)。

  甲:

拖拉机撵兔子──—  乙:

用错了地方。

  甲:

虎口里拔牙──—  乙:

贼大胆。

  甲:

兔子的尾巴──—  乙:

长不了。

  甲:

龙王爷跳海──—  乙:

正好回家。

  甲:

羊伴虎睡──—  乙:

迟早是人家的口食(实)。

  甲:

鸡蛋碰石头──—  乙:

自不量力。

  甲:

猪鼻子里插大葱──—  乙:

装象(相)。

  甲:

狗掀门帘──—  乙:

全凭一张嘴巴。

  甲:

瞎猫捉到死老鼠──—  乙:

难得这一回。

  甲:

癞蛤蟆想吃天鹅肉──—  乙:

白日做梦

  甲:

鸭子浮水──—  乙:

靠的下边两只脚。

  甲:

麻雀聚会──—  乙:

叽叽喳喳。

  甲:

王八吃秤砣──—  乙:

铁心啦。

  甲:

黄鼠狼给鸡拜年──—  乙:

没安好心。

  甲:

狮子尾巴摇铜铃──—  乙:

哎呀,这个,让我想想……

 甲:

我来告诉你吧,“热闹在后头呢”。

  乙:

想不到,你还真是狗撵鸭子──—呱呱叫!

组长:

我们小组不仅给大家带来了相声,还搜集了很多有趣的歇后语来让大家猜一猜,大家想猜吗?

猜对有奖哦!

歇后语问答。

组长:

好了,大家如果想进一步地了解歇后语,可以买这本《歇后语大全》,上面有趣的歇后语一定会让你笑口常开的。

 

导:

我这人就是弄堂里搬木头 - 直来直去,说真话,今天同学们的表现可真是狗撵鸭子──呱呱叫!

别急,我们谐音俱乐部的同学还有最后一个节目,看,他们来了!

 

4.我们这组给大家准备了一个有关谐音的小笑话。

汉字小笑话:

说的是1940年大汉奸汪精卫成立伪政府时,有人送了他一幅对联。

上联是:

昔具盖世之德,下联是:

今有罕见之才。

这幅对联看上去是在夸赞汪精卫,实际上,上联中的“盖世”与“该死”是谐音,下联中的“罕见”与“汉奸”是谐音,连起来就是:

昔具该死之德,今有汉奸之才。

小品:

竹竿与猪肝

新上任的知县是山东人,因为要挂帐子,他对师爷说:

“你给我去买两根竹竿来。

”师爷把山东腔的“竹竿”听成了“猪肝”,连忙答应着,急急地跑到肉店去,对店主说:

“新来的县太爷要买两个猪肝,你是明白人,心里该有数吧!

”店主是个聪明人,一听就懂了,马上割了两个猪肝,另外奉送了一副猪耳朵。

离开肉铺后,师爷心想:

“老爷叫我买的是猪肝,这猪耳朵当然是我的了……”于是便将猪耳包好,塞进口袋里。

回到县衙,向知县禀道:

“回禀太爷,猪肝买来了!

”知县见师爷买回的是猪肝,生气道:

“你的耳朵哪里去了!

”师爷一听,吓得面如土色,慌忙答道:

“耳……耳朵……在此……在我……我的口袋里!

小品根据此故事改编。

导:

谢谢谐音俱乐部的同学们给我们带来的精彩展示!

(三)绕口令

组长:

主持人,我们虽然不是谐音俱乐部的成员,但是我们也准备了有关汉字读音的内容。

能让我们展示吗?

三位同学说绕口令。

组长:

我们小组的同学还准备了一些绕口令来考考大家!

考同学们说绕口令。

扁担长,板凳宽,板凳没有扁担长,扁担没有板凳宽。

扁担要绑在板凳上,板凳偏不让扁担绑在板凳上。

黑化肥发灰,灰化肥发黑。

黑化肥发黑不发灰,灰化肥发灰不发黑。

八百标兵奔北坡,

炮兵并排北边跑,

炮兵怕把标兵碰,

标兵怕碰炮兵炮

四是四,十是十,十四是十四,四十是四十,十四不是四十,四十不是十四。

导:

汉字的有趣不仅表现在他的读音上,他的字形也是很有趣的哦,不信,请看!

(四)汉字的来历

组长:

大家好,我们是象形小组,我们主要给大家展示的是象形文字。

大家知道,从甲骨文到楷书,汉字经历了漫长的演变过程,我们在网上搜集了一些资料,做成幻灯片,让大家来猜一猜。

幻灯片出示,学生猜猜什么字?

今天因为时间的关系,我们让大家猜的只有几个字。

大家有兴趣可以上网看一看这些汉字的演变历程,很有趣的哦!

组长:

我们还制作了有关象形文字的小报。

小报展示。

 

导:

从甲骨文到今天的楷书,汉字经过了漫长的演变过程。

勤劳而充满智慧的中国人民又创造了大家喜闻乐见的游戏:

猜字谜,下面有请最后一组同学为我们展示──猜字谜。

(五)猜字谜

1、     猜字谜的方法介绍。

猜字谜主要的三种方法。

有组合法、象形法和意会法。

组合法是根据谜面的暗示,把在的笔画或部件作加减,凑成一个字。

比如,“一口咬掉牛尾巴”。

“口”把“牛”的尾巴咬掉了,就成了“告”。

象形法是把汉字的笔画比拟成事物,猜这种字谜需要观察力和想象力。

比如,“河边一蜻蜓,天上双雁飞”,猜两个字。

蜻蜓是细细长长的两个翅膀一个头,像个“干”字,加上河的边上三点水,是”汗”。

双雁像“从”,天的上面是一横,加起来成了“丛”。

意会法要求猜谜的人根据谜面的意思去联想。

比如,“客满”猜一个字。

客满就是人太多,谜底就是“侈”。

猜谜的时候,常常要把这几种方法结合起来运用。

(主要三种,其他方法也很多,有兴趣可以看《字谜大全》这本书)

2、     热身练习。

(让学生猜几条字谜)

3、     我们给大家准备了许多字谜,请同学们上来猜一猜吧!

拉起字谜条幅,学生上来尽情地猜。

总结

今天的展示活动现告一段落,后面几节课,我们将继续对汉字的研究和学习。

 

整合情境教学单元测评模块:

遨游汉字王国

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

整合情境教学单元模块框架设计表

 

             

学科

语文

年级

五年级

教材名称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

学习单元

第五单元

主要设计者

雷琰

合作设计者

 

本单元包括的课文名称

1.有趣的汉字:

《字谜七则》、《有趣的谐音》、《仓颉造字》、《“册、典、删”的来历》;2.我爱你,汉字:

《汉字的演变》、《甲骨文的发现》、《一点值万金》、《赞汉字》、《书法作品欣赏》、《我爱你,中国的汉字》

本单元的主要教学目标和要求

 

 

本单元围绕着“遨游汉字王国”这个主题,引导学生进行综合性学习,主要教学目标如下:

1.通过了解字谜、谐音的特点,体会汉字文化的丰富有趣。

2.初步了解汉字的起源,引发学生对汉字的兴趣。

3.初步了解汉字的演变,学习欣赏汉字书法艺术,培养学生对祖国语言文字的自豪感;提高对纯洁祖国语言文字的认识,养成防止和纠正写错别字的习惯。

4.策划并开展简单的小组活动,学写活动计划。

5.学写简单的调查报告或分析报告。

《课程标准》及“内容标准”中与本单元的相关内容

(五)综合性学习

策划简单的校园活动和社会活动,对所策划的主题进行讨论和分析,学写活动计划和活动总结。

本单元要求学生掌握的关键能力

策划简单的小组活动,学写活动计划。

学生已经掌握的(与期待掌握关键能力相关的)知识水平

根据以前的学习,学生能够提出学习和生活中的问题,有目的地搜集资料,共同讨论。

能在老师的指导下组织有趣味的语文活动,在活动中学习语文。

学生容易理解和容易误解的知识内容

容易理解的知识:

汉字文化的丰富有趣

 

容易误解的知识:

小组活动要围绕主题展开;活动计划的制定要素要完整。

复杂情境的初步构思

 

 

提供某小学五年级学生针对本单元内容制定的三则活动计划,要求学生辨别计划的合理性,同时学会策划简单的小组活动,拟写活动计划。

发生于情境并指向关键能力的具体问题

1.结合本单元的学习内容,你认为哪一则内容符合活动计划要求?

为什么?

(辨别计划的合理性)

 

2.指出不符合要求的计划,并提出修改建议。

(活动策划的周密性)

 

3.你能针对本单元学习主题制定一则小组活动计划吗?

试试看!

(策划简单的小组活动,学写活动计划)

评价指标的选择

 

 

评价指标的表述

目标分类层次

最低/完美标准

1.理解文本

理解

最低标准

2.内容合理

应用

最低标准

3.语言质量

应用

完美标准

 

 

 

 

 

整合情境教学单元测评模块

 

■能力目标:

策划简单的小组活动,学写活动计划。

 

■下面面是宜昌市李家湖小学五年级同学在学习《遨游汉字王国》时制订的小组综合性学习活动计划,请你仔细阅读,回答问题:

 

1.结合本单元的学习内容,你认为哪一则内容符合活动计划要求?

为什么?

 

 

 

 

2.指出不符合要求的计划,并提出修改建议。

 

3.你能针对本单元学习主题制定一则小组活动计划吗?

试试看!

 

活动主题推荐:

 

汉字的起源

 

有趣的谐音

 

字谜大搜集

 

书法欣赏

 

作业中的错别字

 

有趣的错别字笑话

 

我们的小组活动计划:

 

■参考答案:

 

1.第二则符合要求。

本次活动围绕本单元学习开展,计划内容要素完整,包括:

活动时间、活动内容、参加人员、分工情况、成果展示等。

 

2.第一则与第三则不符合要求。

第一则与本单元学习主题不符,活动主题表述不明,建议修改为“关于汉字起源的民间传说搜集”。

 

第三则缺人员分工,建议补充具体分工安排。

 

3.活动主题符合本单元学习内容;计划要素齐全。

 

■评价指标与标准:

 

最低标准

完美标准

分类层次

理解

应用

应用

评价指标

理解文本

内容合理

语言质量

Q1

选择内容正确1/

选择理由充足1/

字迹工整,无涂改痕迹1/

 

语句通顺,无错别字,语言表达准确/1

Q2

选择内容合适2/

提出修改建议2/

 

建议正确2/

Q3

 

主题符合1/

 

要素齐全4/

总分

3

10

2

 

有趣的汉字(2篇)

《有趣的汉字》教学设计二

江苏省海门实验学校小学部沈红霞

一、活动目标

1.策划并开展简单的小组活动,学写活动计划。

2.通过了解字谜、谐音的特点,体会汉字文化的丰富有趣。

初步了解汉字的起源,引发学生对汉字的兴趣。

3.认识10个生字。

二、课时安排

“有趣的汉字”整个综合实践活动安排五课时。

具体安排如下:

第一课时:

制定和交流小组活动计划。

第二、三课时:

分组活动。

根据制定的计划,通过多种途径搜集调查、整理学习的资料。

第四、五课时:

展示、交流活动成果。

三、活动过程

制定和交流小组活动计划(一课时)

1.激趣:

汉字距今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它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让我们在这段时间里,一起遨游汉字王国,开展综合性学习,感受汉字的有趣和神奇。

2.介绍活动内容:

搜集或编写字谜,开展猜字谜活动,体会汉字的有趣;查找体现汉字谐音特点的古诗、歇后语、对联或笑话,和同学交流;搜集有关汉字来历的资料,了解汉字的起源,感受汉字的有趣。

3.分组:

自由组合成合作小组。

每组7-8人,选出小组负责人。

4.制定计划:

  例

“有趣的汉字”活动计划

活动时间:

 x月x日

活动地点:

 x x家

活动内容:

 1.搜集或自编字谜

                       2.查找谐音笑话、谐音歇后语

      3.了解汉字的起源

成果展示:

 把搜集到的资料编成小报,贴在教室里。

分 工:

  组长:

xx 搜集资料:

xx 

编辑:

xx 抄写:

xx 

插图:

xx 

日期:

x月x日

 

5.交流:

各小组交流计划,并张贴在教室里。

搜集和调查资料(两课时)

通过上网查询,阅读书籍、采访、看电视等多种途径进行探究,感受汉字的神奇、有趣。

相关资源介绍。

网站:

交流活动成果(两课时)

一、猜字谜

1.激趣:

现在请大家张开想象的翅膀,一起领略汉字的魅力。

请以小组为单位猜字谜,看哪组猜得又快又多。

2.猜教材中列出的字谜。

(1)画时圆,写时方;冬时短,夏时长。

(2)千字头,木字腰,太阳出来从下照,人人都说味道好。

(3)一点一横长,两点一横长。

你若猜不出,站着想一想。

(4)有心走不快,见水装不完,长草难收拾,遇食就可餐。

(5)这里是两幅画:

一个人靠在树旁休息,钟指向了十二点

(6)一些运动员在运动场接受记者采访。

当记者问及他们的姓氏时,他们笑而不答,各自做了一个动作,让记者自己猜。

篮球运动员指了指前面的两棵树;跳高运动员顺手捡起一根木棍,放在一个土堆旁;武术运动员信不过教练的书,放在剑的旁边;围棋运动员捡了一颗棋子放在瓷盆上。

猜一猜,这几位运动员分别姓什么?

3.小组同学间相互猜字谜。

4.公布答案:

(1)日

(2)香(3)立(4)曼(5)休(6)林 杜 刘 孟

5.刚才猜的字谜都是书本上的,1-4是文字谜,5-6是图画谜,第7题是动作谜语。

大家肯定也搜集或编制了许多字谜,哪一组给大家猜?

二、有趣的谐音

1.说谐音性歇后语

(1)引言:

歇后语是由近似谜面和谜底两部分组成的形象而俏皮的口头用语。

它浅显易懂,语言幽默,深受人们的喜爱。

(2)读歇后语。

外甥打灯笼──照旧(舅)

孔夫子搬家──净是输(书)

小葱拌豆腐──清(青)二白

上鞋不用锥子──真(针)好

四月的冰河──开动(冻)了

隔着门缝吹喇叭──名(鸣)声在外

(3)介绍:

歇后语两部分之间有间歇,说的时候往往只说前一部分,把后一部分(真意所在)隐去,让听的人去猜测,所以叫歇后语。

以上六组是谐音性歇后语,借助同音或音近的联系,产生俏皮风趣的表达效果。

(4)猜一猜:

以下四组都是谐音性歇后语,看哪一小组猜得又对又快?

    A一连三座庙──

    B石头蛋腌咸菜──

    C隔着窗户吹喇叭──

    D关公打喷嚏──

(5)宣布答案:

A妙(庙)妙(庙)妙(庙);B一言(盐)难尽(进);C名(鸣)声在外; D自我吹嘘(须)

(6)通过前一阶段的学习,每个小组都搜集了不少谐音性歇后语,哪一组先来出题?

(7)小结:

歇后语是中国文化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我们应该好好继承和发扬。

2.谐音笑话

(1)读一读。

(2)交流:

看了笑话,你有什么感想?

(3)小结:

汉语同音字多,不能随意乱用,否则会成为笑话。

      

(4)讲述:

前一阶段搜集到的谐音笑话。

三、汉字的起源

1.指名讲述:

《仓颉造字》的故事。

2.介绍:

“仓颉造字”是一个传说。

其实,汉字不可能是由仓颉一个人创造的,也不可能是在一个时期创造的。

很多人都参与了这项伟大的创造活动。

3.交流:

关于汉字的起源,还有许多传说呢。

哪一组给大家讲一讲?

4.一个汉字,就是一个故事,默读《“册”“典”“删”的来历》。

你还知道其它汉字的来历吗?

5.以小组为单位介绍。

6.认读课后的十个生字。

四、畅谈收获

本次综合实践活动,你有哪些收获呢?

 

《有趣的汉字》教学设计一

高新区森林小学

活动目标

1.策划并开展简单的小组活动,学写活动计划。

2.通过了解字谜、谐音的特点,体会汉字文化的丰富有趣。

初步了解汉字的起源,引发学生对汉字的兴趣。

3.认识10个生字。

课时安排

“有趣的汉字”整个综合实践活动安排五课时。

具体安排如下:

第一课时:

制定和交流小组活动计划。

第二、三课时:

分组活动。

根据制定的计划,通过多种途径搜集调查、整理学习的资料。

第四、五课时:

展示、交流活动成果。

活动过程

制定和交流小组活动计划(一课时)

1.激趣:

汉字距今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它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让我们在这段时间里,一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