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诗歌赏析小结.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637900 上传时间:2023-05-04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31.9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诗歌赏析小结.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高中诗歌赏析小结.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高中诗歌赏析小结.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高中诗歌赏析小结.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高中诗歌赏析小结.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高中诗歌赏析小结.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5页
高中诗歌赏析小结.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5页
高中诗歌赏析小结.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5页
高中诗歌赏析小结.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5页
高中诗歌赏析小结.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5页
高中诗歌赏析小结.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5页
高中诗歌赏析小结.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5页
高中诗歌赏析小结.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5页
高中诗歌赏析小结.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5页
高中诗歌赏析小结.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中诗歌赏析小结.docx

《高中诗歌赏析小结.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诗歌赏析小结.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中诗歌赏析小结.docx

高中诗歌赏析小结

谢亭送别

【译文】

唱罢了一曲送别的歌儿,你便解开了那远别的行舟,两岸是青山,满山是红叶,水呀,在急急地东流。

当天色已晚,我醒来了,才知道人已远去,而这时候,满天风雨,只有我一个人独自个儿走下了那西楼!

第一句写友人乘舟离去。

古代有唱歌送行的习俗。

“劳歌”,原本指在劳劳亭(旧址在今南京市南面,也是一个著名的送别之地)送客时唱的歌,后来遂成为送别歌的代称。

劳歌一曲,缆解舟行,从送别者眼中写出一种匆遽而无奈的情景气氛。

 

第二句写友人乘舟出发后所见江上景色。

时值深秋,两岸青山,霜林尽染,满目红叶丹枫,映衬着一江碧绿的秋水,显得色彩格外鲜艳。

这明丽之景乍看似与别离之情不大协调,实际上前者恰恰是对后者的有力反衬。

景色越美,越显出欢聚的可恋,别离的难堪,大好秋光反倒成为添愁增恨的因素了。

借美好的春色反衬别离之悲,与此同一机杼。

这也正是王夫之所揭示的:

“以乐景写哀,以哀景写乐,一倍增其哀乐”(《姜斋诗话》)的艺术辩证法。

 

这一句并没有直接写到友人的行舟。

但通过“水急流”的刻画,舟行的迅疾读者可以想见,诗人目送行舟穿行于夹岸青山红叶的江面上的情景也生动地表现了出来。

“急”字暗透出送行者“流水何太急”的心理状态,也使整个诗句所表现的意境带有一点逼仄忧伤、骚屑不宁的意味。

这和诗人当时那种并不和谐安闲的心境是相一致的。

  

诗的前后联之间有一个较长的时间间隔。

朋友乘舟走远后,诗人并没有离开送别的谢亭,而是在原地小憩了一会。

别前喝了点酒,微有醉意,朋友走后,心绪不佳,竟不胜酒力睡着了。

一觉醒来,已是薄暮时分。

天色变了,下起了雨,四望一片迷蒙。

眼前的江面,两岸的青山红叶都已经笼罩在蒙蒙雨雾和沉沉暮色之中。

而朋友的船,此刻更不知道随着急流驶到云山雾嶂之外的什么地方去了。

暮色的苍茫黯淡,风雨的迷蒙凄清,酒醒后的朦胧,追忆别时情景所感到的怅惘空虚,使诗人此刻的情怀特别凄黯孤寂,感到无法承受这种环境气氛的包围,于是默默无言地独自从风雨笼罩的西楼上走了下来。

(西楼即指送别的谢亭,古代诗词中“南浦”、“西楼”都常指送别之处。

)  

第三句极写别后酒醒的怅惘空寂,

第四句却并不接着直抒离愁,而是宕开写景。

但由于这景物所特具的凄黯迷茫色彩与诗人当时的心境正相契合,因此读者完全可以从中感受到诗人的萧瑟凄清情怀。

这样借景寓情,以景结情,比起直抒别情的难堪来,不但更富含蕴,更有感染力,而且使结尾别具一种不言而神伤的情韵。

山行即事

这是一首五律,这首诗写山行所见、所闻、所感。

首联写天气,统摄全局。

浮云在碧空里来来往往,忙忙碌碌地“议”天阴天晴。

云来云去,时阴时晴。

这里用拟人化手法写浮云,是宋人诗词中写天气的惯用手法。

浮云在碧空里来来往往,忙些什么呢?

忙于“议”,“议”什么呢?

“议”究竟是“阴”还,还是“晴”好,“议”的结果怎么样,没有说,接着便具体描写“山行”的经历、感受。

“荷雨洒衣湿,萍风吹袖清”——下起雨来了;“雀声喧日出,鸥性狎波平”——太阳出来了。

浮云议论不定,故阴晴也不定。

  

颔联写“阴”。

“荷雨”,一方面写出沿途有荷花,丽色清香,令人心旷神怡;另一方面雨不很猛,不会给行人带来困难,不影响人的兴致。

这雨当然比“沾衣欲湿”的杏花雨大一些,很大但也很有限。

同时,有荷花的季节,衣服被雨洒湿,反而凉爽些。

“苹风”,是从水面浮萍之间飘来的风,说它“吹袖清”,可见风也并不大。

雨已湿衣,又加风吹,人的主观感受是“清”而不是寒。

可若没有这风和雨,“山行”者就会感到炎热了。

  

颈联写“晴”。

喜鹊厌湿喜干,又称为“干鹊”,雨过天晴,它就高兴地叫起来了。

诗人抓住这一特点,借喜鹊的鸣叫表达对“日出”的喜悦──既是鹊的喜悦,也是人的喜悦。

荷雨湿衣,带来爽意;继而雨停日出,便没了细雨绵绵的烦人的担心。

所以,日出正是作者心中所盼望的事情。

下句写波平如镜,鸥鸟尽情嬉戏的情景。

“波平”,从侧面写了风的柔和。

“狎”有亲热的意思,也有玩乐的意思。

  

尾联写山色。

用了拟人化手法,是反用。

“山色不言语”,意思当然是:

山色能言语而不言不语。

山色经过雨洗,又加上阳光的照耀,其明净秀丽,真令人赏心悦目。

“不言语“尚且能”“唤醒三日酲”,那“言语”,更会怎样呢?

此处反面运用拟人化手法加强了艺术感染力。

此处并非说“山行”者喝多了酒,需解酒困,而是夸张地表现“山色”的可爱,可使人神清气爽,困意全消。

  

以“山行”为题,结尾才点“山”,表明人在“山色之中”。

全篇未见“行”字,但从浮云在空,到荷雨湿衣、萍风吹袖、雀声喧日、鸥性狎波,都是“山行”过程中的经历,见闻和感受。

合起来,就是所谓“山行即事”。

全诗写的兴会淋漓,景美情浓;艺术构思也相当精巧。

1.首联用拟人化手法,写天气,统摄全局。

浮云在碧空里来来往往,忙忙碌碌地“议”天阴天晴。

全诗以“山行”为题,浮云在空、荷雨湿衣、鹊声喧日、鸥岛狎波,景美情浓,构思精巧。

2.颈联写“晴”。

喜鹊厌湿喜干,雨过天晴,它就高兴地叫起来了。

诗人借喜鹊的鸣叫表达对“日出”的喜悦。

写景有声有色,有动有静,生动活泼,富有情趣。

表现使人精神愉悦,心情舒畅。

晚春韩愈

【注释】

晚春:

一作《游城南晚春》。

草树:

指草本和木本的各类花木,即花草树木。

不久归:

意为春天很快将要过去了。

斗:

竞争,比赛。

芳菲:

本指花草树木,此指花草的芳香。

杨花:

即杨花柳絮,实际就是杨树、柳树种子成熟之后随风飘飞的棉絮一样的东西,形如蒲公英的小伞。

榆荚:

榆树籽儿,又名榆钱,形状圆而小,象小铜钱。

无才思:

原指人没有才华,写不出美好的诗文。

此指杨花榆荚不象百花那样鲜艳美丽。

才思(sì),才气,文思,此指花草姿色。

惟解:

只知道。

漫天:

遍布天空。

作雪:

装作雪,化作雪的模样。

[翻译]

花草树木知道春天用不了多久就将归去,都想留住春天的脚步,一时间争芳斗艳,万紫千红。

就连那没有任何美丽容颜的杨花柳絮和榆钱也不甘寂寞,化作飞雪,漫天飞舞。

【赏析】

本篇是一首写晚春景物的诗。

作品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通过描写花草树木得知春天不久就要归去,于是各逞姿色,争芳斗艳,欲将春天留住,就连那本来没有任何姿色的杨花、榆荚也不甘示弱,化作雪花随风飞舞,加入了留春的行列,表达了诗人惜春的思想感情,同时也提示人们应抓住时机,乘时而进,创造美好的未来。

这首诗每两句构成一个完整的意思,开头两句“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是写花草树木探得消息,得知春天用不了多久就要离去了,为了将春天多留些时日,各自都使出了最大的本事,争芳吐艳,各显美丽姿色。

一霎时,万紫千红,春色满园。

“草树”,指各种花草树木。

“不久归”,不久就要归去。

“芳菲”,原本是指花草树木,在此诗人借指花草的芳香。

一个“知”字,一个“斗”字,将花草树木赋予了人的思维,人的情感和人的动作行为,使那些花草树木有了留春惜时的生命特征。

这一拟人手法的运用,极有效地表达了诗人珍惜春天和时光的美好情怀。

有姿色的花草树木争芳斗艳,没有姿色的杨花榆荚又怎样了呢?

退避三舍不敢出来了吗?

诗人接下来写道:

“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

”“杨花榆荚”虽然没有任何姿色,无法像其他花草那样呈现娇艳,吐露芳香,但是他们也不自卑,不藏匿自己的短处,而是加入了“百般红紫”的“斗芳菲”行列,将没有姿色的杨花榆荚化作了漫天雪花,翩翩起舞纷飞。

“才思”,原本是指人的才气,人的文思,而在这里,诗人则借以拟指花草树木的娇艳与芳香。

“无才思”和“惟解”又一次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赋予了“杨花榆荚”以鲜活的生命力,积极向上的思想激情,进而更好的表达了诗人珍惜春天、珍惜时光的美好愿望。

这两句诗从另一角度思考,似乎是在启示读者,“杨花榆荚无才思”尚且能“惟解漫天作雪飞”,我们又有什么理由不能抛弃那点小小的自卑心理,放弃那点微不足道的自尊,抓住时机,利用大好时光投身到为自己、为他人创造美好未来的大环境中呢?

这首诗的最大特点就是巧妙地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通过赋予花草树木以生命的力量,来告诫人们珍惜春天,珍惜时光.

兰溪棹歌 

【注释】  

1、兰溪:

兰溪江,也称兰江,浙江富春江上游一支流。

在今浙江省兰溪县西南。

 2、凉月:

新月。

  3、越:

古代东南沿海一带称为越。

  4、桃花雨:

江南春天桃花盛开时下的雨。

  5、棹歌:

船家摇橹时唱的歌。

  6、柳湾:

种着柳树的河湾。

  

【译文】一弯新月挂在种着柳树的河湾的上空,月光清朗,凉爽宜人。

越中山色倒映在水平如镜的溪面上,好看极了。

淅淅沥沥的春雨,下了三天,溪水暴涨,鱼群在夜深人静之时纷纷涌上溪头浅滩。

  

【赏析】这是一首富于民歌风味的船歌。

题中“兰溪”,即婺州兰溪县境内的兰溪(又称东阳江,是富春江的上游);棹是船桨,棹歌即船家摇桨时唱的歌。

戴叔伦公元780年在(德宗建中元年)旧历五月至次年春曾任东阳令,兰溪在东阳附近,这首诗大约是他在这段期间所作的。

  

“凉月如眉挂柳湾”,首句写舟行所见岸边景色:

一弯如眉的新月,映射着清冷的光辉,正低挂在水湾的柳梢上。

雨后的春夜,月色显得更加清澄;时值三月(从下文“桃花雨”可知),柳条已经垂缕披拂。

眉月新柳,相映成趣,富于清新之感。

  

“越中山色镜中看”,次句转写水色山影。

浙江一带古为越国之地,故称“越中”。

“山色镜中看”,描绘出越中一带水清如镜,两岸秀色尽映水底的美丽图景。

句内“中”字复迭,既增添了民歌的咏叹风味,又传递出夜间行舟时于水中一边观赏景色,一边即景歌唱的怡然自得的情趣。

  

“兰溪三日桃花雨,半夜鲤鱼来上滩”。

船继续前行,不觉意间已从平缓如镜的水面驶到滩头。

听到滩声哗哗,诗人才联想到连日春雨,兰溪水涨,滩声听起来也变得更加急骤了。

在滩声中,似乎时不时听到鱼儿逆水而行时发出的泼刺声,诗人又不禁想到,这该是撒欢的鲤鱼趁着春江涨水,在奔滩而上了。

南方二三月间桃花开时,每有绵绵春雨。

这种持续不断的细雨,能使江水上涨,却不会使水色变浑,所以次句有水清如镜的描写,如果是北方的桃花汛,则自无“山色镜中看”的清澈之景。

由此可见诗人观察事物描写景物的真切。

因是夜中行舟,夜色本来比较黯淡朦胧,这里特意选用“桃花雨”的字面,感觉印象中便增添了明艳的春天色彩;夜间本来比较宁静,这里特意写到鲤鱼上滩的声响,遂使静夜增添了活泼的生命跃动气息。

实际上,这里所写的“三月桃花雨”与“鲤鱼来上滩”都不是目接之景,前者因滩声喧哗而有此联想,后者因游鱼泼刺而有此猜测。

两首都是诗人的想象之景。

正因为多了这一层想像的因素,诗情便显得更为浓郁。

  

通观全诗,可以发现,这首船歌虽然以兰溪之夜作为背景,但它着重表现的并非夜的静谧朦胧,而是兰溪夜景的清新澄澈,生趣盎然。

而这,正体现出这首诗独特的民歌气韵,渔家的欢乐之情。

送柴侍御

从诗的内容来看,这首诗大约是诗人贬龙标(今湖南省黔阳县)尉时的作品。

这位柴侍御可能是从龙标前往武冈(今湖南省武冈县),诗是王昌龄为他送行而写的。

起句“流水通波接武冈”(一作“沅水通流接武冈”),点出了友人要去的地方,语调流畅而轻快,“流水”与“通波”蝉联而下,显得江河相连,道无艰阻,再加上一个“接”字,更给人一种两地比邻相近之感,这是为下一句作势。

所以第二句便说“送君不觉有离伤”。

“谁渭波澜才一水,已觉山川是两乡”。

龙标、武冈虽然两地相“接”,但毕竟是隔山隔水的“两乡”。

于是诗人再用两句申述其意,“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

笔法灵巧,一句肯定,一句反诘,反复致意,恳切感人。

如果说诗的第一句意在表现两地相近,那么这两句更是云雨相同,明月共睹,“物因情变”,两地竟成了“一乡”。

这种迁想妙得的诗句,既富有浓郁的抒情韵味,又有它鲜明的个性。

它固然不同于“今日送君须尽醉,明朝相忆路漫漫”那种面临山川阻隔的远离之愁;但也不象“莫愁前路无知已,天下何人不识君”那么豪爽、洒脱。

它是用丰富的想象,去创造各种形象,以化“远”为“近”,使“两乡”为“一乡”。

语意新颖,出人意料,然亦在情理之中,因为它蕴涵的正是人分两地、情同一心的深情厚谊。

而这种情谊不也就是别后相思的种子吗!

又何况那青山云雨、明月之夜,更能撩起人们对友人的思念,“欲问吴江别来意,青山明月梦中看”(王昌龄《李仓曹宅夜饮》)。

所以这三四两句,一面是对朋友的宽慰,另一面已将深挚不渝的友情和别后的思念,渗透在字里行间了。

说到这里,我们便可以感到诗人未必没有“离伤”,但是为了宽慰友人,也只有将它强压心底,不让它去触发、去感染对方。

更可能是对方已经表现出“离伤”之情,才使得工于用意、善于言情的诗人,不得不用那些离而不远、别而未分、既乐观开朗又深情婉转的语言,以减轻对方的离愁。

这不是更体贴、更感人的友情么?

正是如此,“送君不觉有离伤”,它既不会被柴侍御、也不会被读者误认为诗人寡情,恰恰相反,人们于此感到的倒是无比的亲切和难得的深情。

这便是生活的辩证法,艺术的辩证法。

秋夜寄邱二十二员外

空:

指的是山中的空寂。

落:

指的是落地的松子

这是一首怀人诗。

诗人与丘丹在苏州时过往甚密,丘丹临平山学道时,诗人写此诗以寄怀。

诗的首两句,写自己因秋夜怀人而徘徊沉吟的情景,是实写;后两句想象所怀的人这时也在怀念自己而难以成眠,是虚写。

隐士常以松子为食,因而想到松子脱落季节即想起对方。

一样秋色,异地相思。

着墨虽淡,韵味无穷;语浅情深,言简意长。

全诗以其古雅闲淡的风格美,给人玩味不尽的艺术享受。

这是一首怀人诗。

前半首写作者自己,即怀人之人;后半首写正在临平山学道的邱丹,即所怀之人。

首句“怀君属秋夜”,点明季节是秋天,时间是夜晚,而这“秋夜”之景与“怀君”之情,正是彼此衬映的。

次句“散步咏凉天”,承接自然,全不着力,而紧扣上句。

“散步”是与“怀君”相照应的:

“凉天”是与“秋夜”相绾合的。

这两句都是写实,写出了作者因怀人而在凉秋之夜徘徊沉吟的情景。

接下来,作者不顺情抒写,就景描述,而把诗思飞驰到了远方,在三、四两句中,想象所怀念之人在此时、彼地的状况。

而这三、四两句又是紧扣一、二两句的。

第三句“山空松子落”,遥承“秋夜”、“凉天”,是从眼前的凉秋之夜,推想临平山中今夜的秋色。

第四句“幽人应未眠”,则遥承“怀君”、“散步”,是从自己正在怀念远人、徘徊不寐,推想对方应也未眠。

这两句出于想象,既是从前两句生发,而又是前两句诗情的深化。

从整首诗看,作者运用写实与虚构相结合的手法,使眼前景与意中景同时并列,使怀人之人与所怀之人两地相连,进而表达了异地相思的深情。

南乡子梅花词和杨元素苏轼

寒雀满疏篱。

争抱寒柯看玉蕤。

忽见客来花下坐,惊飞。

蹋散芳英落酒卮。

痛饮又能诗。

坐客无毡醉不知。

花尽酒阑春到也,离离。

一点微酸已著枝。

本词上片写寒雀喧枝,以热闹的气氛来渲染早梅所显示的姿态、风韵。

岁暮风寒,百花尚无消息,只有梅花缀树,葳蕤如玉。

在冰雪中熬了一冬的寒雀,值此梅花盛开之际,既知大地即将回春,自有无限喜悦之意。

开头两句“寒雀满疏篱,争抱寒柯看玉蕤”,生动地描绘了寒雀对于物候变化的敏感。

它们翔集在梅花周围,瞅准空档,便争相飞上枝头,好象要细细观赏花朵似的。

寒梅着花,原是冷寂的,故前人咏梅,总喜欢赋予梅花一种孤独冷艳的性格,本词则不然。

作者先从向往春天气息的寒雀写起,由欢蹦乱飞的寒雀引出梅花,有了鸟语花香的意味,而梅花的性格也随之显得热乎起来。

“忽见客来花下坐,惊飞。

踏散芳英落酒卮”,进一步从寒雀、早梅逗引出赏梅之人,而逗引的妙趣也不可轻轻放过。

客来花下,寒雀自当惊飞,此原无足怪,妙在雀亦多情,迷花恋枝,不忍离去,竟至客来花下,尚未觉察,直至客人坐定酌酒,方始觉之,而惊飞之际,才不慎踏散芳英,则雀之爱花、迷花、惜花已尽此三句之中,故花之美艳绝伦及客之为花所陶醉俱不待繁言而明。

再说,散落之芳英,不偏不倚,恰恰落在酒杯之中,由此赏梅之人平添无穷雅兴,是则雀亦颇可人意。

可见雀之于梅,在此词中实有相得益彰之妙。

下片写高人雅士在梅园举行的文酒之宴,借以衬托出梅花的风流高格。

“痛饮又能诗”的主语是风流太守杨元素及其宾客僚佐。

杨元素才调不凡,门下自无俗客。

诗、酒二事,此中人原是人人来得,不过这次有梅花助兴,饮兴、诗情便不同于往常。

“痛饮”即开怀畅饮。

俗语所谓“酒逢知己千杯少”,高人雅士喜以梅花为知己,“痛饮”固当,“能诗”极易误会是能够写诗。

其实,“能”字与“痛”字对举成文,乃逞能之意。

“能诗”又不限于其字面意义为善于写诗,这里暗用刘禹锡寄白居易诗句“苏州刺史例能诗”(时白任苏州刺史),以称美杨元素的文采风流。

此词既不句句粘住在梅花上,也未尝有一笔不写梅花,可谓不即不离,妙合无垠。

词中未正面描写梅花的姿态、神韵与品格,而采用了侧面烘托的办法来加以表现,显示了词人高超的艺术表现技巧。

 

中夜起望西园值月上

柳宗元

觉闻繁露坠,开户临西园。

寒月上东岭,泠泠疏竹根。

石泉远逾响,山鸟时一喧。

倚楹遂至旦,寂寞将何言。

[注]本诗作于柳宗元被贬永州之时。

西园位于作者永州愚溪住宅以西。

⑴这首诗通过哪些意象营造了怎样的意境?

试作简要分析。

⑵结合全诗赏析诗人主要运用了什么艺术手法?

表达了谪居此地的什么感情?

﹙4分﹚

答案..

⑴这首诗通过繁露、寒月、疏竹、石泉、山鸟等意象,生动地勾画出了幽深、寂静的月夜景色,营造了凄清、寂寞的意境。

(意象2分,意境2分)⑵以动衬静。

诗人抓住在静夜中听到的各种细微声音,用越远越清晰的泉水声和偶尔一喧的鸟鸣等,反衬出夜的寂静,环境的清远和空旷。

从而衬托出他在谪居僻远之地,孤独愁苦,无人理解的寂寞情怀。

(4分。

答出“以动写静”或“反衬”给1分,简单分析得1分;感情理解准确,答到关键词“孤独、愁苦、寂寞、郁悒、无人理解”等给2分。

(另:

如果答出借景抒情,以空旷寂寞之景,衬托作者谪居中孤寂的情怀得2分)

【注释】  ⑴中夜:

半夜。

值:

碰上……的时候。

  ⑵觉(jué):

睡醒。

繁露:

浓重的露水。

  ⑶临:

面对。

西园:

指诗人住房西面的菜圃。

  ⑷东岭:

指住处东面的山岭。

  ⑸泠泠(ling灵):

形容声音清越。

  ⑹逾(yú余):

更加。

  ⑺时一喧(xuān宣):

不时叫一声。

  ⑻倚(yĭ乙):

斜靠着。

楹(yíng营):

房屋的柱子。

旦:

天明、天亮。

  ⑼言:

说。

  

【译文】   夜半醒来听到了浓重的露珠滴落声,  打开门来面对愚溪西边依稀的菜园。

  一轮清冷的月亮正在东边的岭上升起,  清越的声音是水流冲刷着稀疏的竹根。

  泉水从岩石上飞泻而下越远越觉响亮,  山中的鸟儿不时地叫一声实在惊人心魂。

  我斜靠在房柱上一直等到天亮,  心中寂寞到这般还有什么话可言。

鉴赏

这首五言古诗作于诗人贬谪永州之时。

公元810年(元和五年),柳宗元被贬永州的第六个年头,他终于在潇水西冉溪畔购得一地,经过疏泉穿池,构亭筑屋,终于与农圃为邻住了下来,还自己经营了菜园,“甘为永州民”。

并与一位身份较低的女子结合,生了女儿。

《中夜起望西园值月上》当写于在这期间。

西园位于作者永州愚溪住宅以西。

  

这是一个深秋的夜晚。

永州的深秋本来气候宜人,但身处异乡的柳宗元却感到寒气阵阵。

是夜梦醒时分,正是夜半,四野万籁无声,窗外亮如白昼,适才的梦境仍历历在目。

诗人辗转反侧,再也无法入眠,百无聊赖中,连露水滴落的细微声音也听到了,环境非常寂静。

露水下降,本来是不易觉察到的,这里用“闻”,是有意把细腻的感觉显示出来。

于是他干脆起床,“开户临西园”。

  

来到西园,只见:

一轮寒月从东岭升起,清凉月色,照射疏竹,仿佛听到一泓流水穿过竹根,发出泠泠的声响。

“泠泠”两字用得极妙。

“月”上用一个“寒”字来形容,与下句的“泠泠”相联系,又与首句的“繁露坠”有关。

露重月光寒,夜已深沉,潇潇疏竹,泠泠水声,点染出一种幽清的意境,令人有夜凉如水之感。

在这极为静谧的中夜,再侧耳细听,听得远处传来从石上流出的泉水声,似乎这泉声愈远而愈响,山上的鸟儿有时打破岑寂,偶尔鸣叫一声。

  

“石泉远逾响”,看来难以理解,然而这个“逾”字,却更能显出四野的空旷和寂静。

山鸟时而一鸣,固然也反衬出夜的静谧,同时也表明月色的皎洁,竟使山鸟误以为天明而鸣叫。

“露”“月”“泉”“鸟”这四种意象相互融合,以动衬静,突显了诗人被贬谪后所处环境的空旷寂寞。

  

面对这幅空旷寂寞的景象,诗人斜倚着柱子,观看,谛听,一直到天明。

诗人“倚楹至旦”的沉思苦闷形象,发人深思。

他在这样清绝的景色中沉思直至天边破晓。

“寂寞将何言”一句,可谓此时无言胜有言。

“寂寞”两字透出了心迹,他感到自己复杂的情怀无法用言语来表达。

  

这首诗,构思新巧,诗人抓住在静夜中听到的各种细微的声响,来进行描写,以有声写无声,表现诗人所处环境的空旷寂寞,从而衬托他谪居中郁悒的情怀,即事成咏,随景寓情。

从表面看来,似有自得之趣,而终难如陶渊明、韦应物之超脱。

村居张舜民

水绕陂田竹绕篱,榆钱落尽槿花稀。

夕阳牛背无人卧,带得寒鸦两两归。

村居的远处是流水潺潺,环绕着山坡的田地。

住宅外的小园,青竹绕篱,绿水映陂,一派田园风光所以院落内尽管绿阴宜人,可惜盛时已过,残存的几朵木槿花,不免引起美人迟暮之感,清寂之意自在言外。

牛蹄声打破了沉寂,诗人把镜头又转换到小院外。

夕阳西沉,暮色朦胧,老牛缓缓归来。

老牛自行归来,牛背上并不是短笛横吹的牧牛郎,而是伫立的寒鸦。

“夕阳牛背无人卧,带得寒鸦两两归”。

牛蹄声打破了沉寂,诗人把镜头又转换到小院外。

夕阳西沉,暮色朦胧,老牛缓缓归来。

老牛自行归来,牛背上并不是短笛横吹的牧牛郎,而是伫立的寒鸦。

寒鸦易惊善飞,却在这宁静的气氛中悠闲自在,站立牛背,寒鸦之静附于牛之动,牛之动涵容了寒鸦之静,大小相映,动静相衬,构成新颖的画面。

宋人诗力求生新,于此可见一斑。

“无人卧”三字是不是赘笔呢?

为什么不直说:

“夕阳牛背寒鸦立?

”这正是此诗韵味的所在。

“无人卧”是顿笔,引起读者提出问题:

那么到底有什么东西在牛背上呢?

于是引出“带得寒鸦两两归”,形象宛然在一是融进了自己的感情色彩。

牛背寒鸦,体现了乡村生活的宁静和平,但作者使用“夕阳”、“寒鸦”来渲染气氛,在静谧之外又笼上一层淡淡的闲愁。

二是刻划形象更为细腻生动。

“带”与“两两”相互配合,则牛的怡然自得,牛和鸦的自然无猜,神态毕现目。

没有这一顿挫,则太平直,缺少韵致了。

牛背负鸟这一景象,与张舜民时代相近的诗人也曾描写过。

  

宁静,是这首小诗的基调。

前两句选择的是绿水、田地、翠竹、屋篱、榆树、槿花等静物,以静写静。

后两句却是变换手法,以动写静。

牛蹄得得,行步迟迟,有声响也有动态,但是没有破坏环境的和谐统一,奥秘就在于动作的迟缓,声调的单一。

这显然与王维的山水诗如《山居秋暝》、《鸟鸣涧》等手法相同,以动写静,更显其静。

  

此诗通过细致地观察生活,以清雅自然的语言,勾勒出新颖的形象,表达了诗人悠闲宁静而又略带清愁的心情,构成了浑成和谐的意境,给人以优美的艺术享受。

 昭君怨  梅花  郑域

道是春来花未,  道是雪来香异。

  竹外一枝斜,野人家。

  冷落竹篱茅舍,  富贵玉堂琼榭。

  两地不同栽,一般开

翻译说它是花。

春天却未到来。

说它是雪,却幽香无比。

冒着严寒,傍着竹林,在乡村的农舍绽放。

无论是生长在荒野人家还是在亭台水榭的富贵之乡,都是一样的盛开。

这首词作于熙宁七年(1074)二月,是作者为送别柳子玉(名瑾)而作。

子玉是润州丹徒人,与东坡谊兼戚友。

熙宁六年(1073)十一月,苏轼时任杭州通判,赴常州、润州一带赈饥,子玉赴怀守之灵仙观,二人结伴而行。

次年二月,苏轼在金山(在润州西北长江中)送别子玉,遂作此词以赠

上阕写离别时的情景。

首二句以晋人桓伊为王徽之吹奏三个曲调的典故,以发问的形式提出疑问:

夜深人静时,是谁吹奏有名的古曲,将人们从梦中唤醒?

此二句暗写离别。

次二句融情入景,通过新月、烟云、天空、江面等景,将整个送别情景和盘托出

下阕遥想“明日”分别的情景。

“欲去又还不去”,道了千万声珍重,但迟迟没有成行。

二月春深,将是“落花飞絮”的时节,景象凄迷,那时别情更使人黯然。

“飞絮送行舟,水东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