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政治制度问答大全.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65096 上传时间:2023-04-28 格式:DOCX 页数:41 大小:55.7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西方政治制度问答大全.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1页
西方政治制度问答大全.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1页
西方政治制度问答大全.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1页
西方政治制度问答大全.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1页
西方政治制度问答大全.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1页
西方政治制度问答大全.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41页
西方政治制度问答大全.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41页
西方政治制度问答大全.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41页
西方政治制度问答大全.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41页
西方政治制度问答大全.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41页
西方政治制度问答大全.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41页
西方政治制度问答大全.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41页
西方政治制度问答大全.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41页
西方政治制度问答大全.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41页
西方政治制度问答大全.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41页
西方政治制度问答大全.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41页
西方政治制度问答大全.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41页
西方政治制度问答大全.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41页
西方政治制度问答大全.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41页
西方政治制度问答大全.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41页
亲,该文档总共4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西方政治制度问答大全.docx

《西方政治制度问答大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西方政治制度问答大全.docx(4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西方政治制度问答大全.docx

西方政治制度问答大全

西方政治制度问答大全

1.梭伦改革主要有三项内容:

一是在经济上,颁布解除债负令,禁止以自由民人身作为债务抵押,发展工商业;二是在社会结构上,以财产而不是按血亲划分社会等级,分为四等人,将纳税捐与享有荣誉结合起来。

三是在政治上削弱贵族会议的权力,提升公民大会的作用,建立了四百人会议和陪审法庭。

2.克里斯梯尼改革内容:

⑴以地区原则划分的新各地区替代按氏族组成的旧选区⑵以五百人会议替代以前的四百人会议,以此为公民大会准备决议,并执行公民大会决议⑶建立陶放逐法。

3.雅典民主制的内容和特征:

⑴雅典城邦国家的最高权力机关。

是公民大会,国灰根本在于它体现了主权在民的原则,是雅典城邦民意普遍表达和集中的最高形式⑵官吏产生的途径。

全体公民从全体公民中选举官职,依次实行统治,也依次被统治,这种选举可通过抽签方式进行;任职资格没有财产定额限制,一切职位个人不得连任,任期应该短暂⑶监督官吏制度。

陶片放逐法,是全体雅典公民对高级官吏进行控制和监督的最严重的手段。

在雅典政治中,行政官吏几乎无独立性可言⑷法庭产生及司法审判制度。

雅典城邦民主制另一个特征是贯彻法治原则,实行以法治国。

  4.雅典民主制的意义⑴雅典民主制首创的主权在民原则成为西方民主实践遵循的政治学的基本原理⑵现代西方政治制度下国家与社会之间互动的关系主要是通过公民政治参与实现的,雅典民主制无疑包含了公民政治参与最早的经验和启示⑶雅典民主制崇尚法治,主张法律至上,受全体公民委托行使权力的人必须按照明确的委托行使权力,必须根据明确的法律行使权力。

  5.平民与贵族的矛盾集中在三个问题上:

即土地问题、债务问题、平民向贵族争取政治权利问题。

其中心内容是土地问题。

  6.古罗马政治制度的意义⑴古罗马政治制度第一次以共和国概念替代城邦概念,是国家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事件⑵古罗马共和政体被认为是一种混合政体⑶罗马法是古代世界各国法律中内容最丰富,体系最完备,对资本主义法权概念的发展影响最大的法律,是罗马人留给人类最宝贵的遗产之一。

  7.墨洛温王朝的土地分封采邑制及特点:

法兰克王朝的宫相查理马特,对统治阶级内部的土地占有关系进行改革,实行新的封建土地占有形象即分封采邑制。

P64

  采邑是连同居住其上的农民一起分封的,农民过去对国家履行的赋役,现在全部转移到采邑主手里。

特点:

国王是全国土地名义上的所有者,他把大部分土地分封给教俗大封建主->公爵、伯爵和大主教及修道院长;大封建主把土地留下一部分,其余的分封给中等封建主->男爵和子爵;中等封建主也把土地留下一部分,其余的分封给小封建主->骑士。

  8.中世纪欧洲封建领主土地分封制的结果:

在各个封建领地内,政治统治权力与土地所有权实现高度合一,而整个国家层面上,王权或国家权力则极为分散。

第一在这种政治结构中,没有一个人是至高无上的统治者;第二这使封建领地不仅成为一个经济实体,而且成为一个政治实体。

  9.中世纪欧洲教权与王权冲突的主要内容:

教权与王权的冲突的焦点主要集中在王权的来源上,世俗君主的权力是谁授予的。

教权至上论认为教会把治理国家的权力委托君主,而把管理精神事务的权力留予自己;君权神授论认为无论是教皇还是国王的权力都来自上帝,在上帝面前,教权和王权都是平等的。

主教授职权之争是教权与王权冲突的一个重要事件,它的中心内容是关于神圣罗马帝国境内的主教和修道院院长等职务是由皇帝任命还是由教皇任命。

  10.自治城市形成的原因及政权组织形式的及特点:

自治城市形成的根本原因是和平的发展;自治城市的最大是自治性,一是司法自治,指城市摆脱领主司法权和传统法律的束缚,成立自己的法庭,制定符合商业关系的法律程序。

另一方面是行政自治,即通过选举产生议会和公职人员、组织行政自治机构、建立独立的税收财政系统来实现自己对城市事务的管理。

城市的政权组织形式包括行政机关、立法机关、司法机关以及大批行政官员和代表人。

  11.现代民族国家的特征:

其一,它是独立的和统一的,即完全自主和领士统一;其二,它实行中央集权制;第三,人民主权取代王权成为国家中心与基石;第四,具有共同的政治文化和民族语言;第五,具有统一的民族市场。

  12.英国议会君主制的形成过程:

英国议会君主制是英国王权、贵族与资产阶级三大力量长期斗争和妥协的产物。

  13.美国议会总统制的建立过程:

美国议会总统制是独立战争的直接结果,但它的形成与资产阶级革命时代启蒙思想的传播和美国独特的?

历史条件是分不开的,首先美利坚民族不断地从欧洲先进思想中吸收滋养。

其次,早在殖民地创立的17世纪前半期,北美各州就出现了议会,再次,北美殖民地盛行地方自治,当地居民直接参政,管理自己的事务。

  14.法国议会共和制的建立过程:

法国议会共和制的形成是通过暴烈的革命方式实现的。

1789年大革命开始了法国资产阶级创建自己的政治制度的历史。

1792年建立第一共和国;1848年建立第二共和国;1875年建立第三共和国,是议会共和制。

  15.代议民主制度衰弱的原因:

一是垄断代替自由竞争,要求国家权力高度集中,要通过削弱议会的传统权力来加强政府的地位和作用;二是更为深刻的原因,即在现代社会条件下,科学技术高度发达,社会化大生产日趋复杂,要求决策向比较灵活的政府集中,议会权力相应削弱。

这是议会政治危机的根本原因。

  16.传统代议衰落后为什么出现行政集权民主制:

代议民主制与政府职能的扩大是同一个过程特别是战后,很多因素都推动了权力结构的重心向行政方面转移。

这突出地表现在作为行政首脑的总统或首相的权力扩张上。

显然,行政集权民主制西盿国家政府体制发展的共同趋势。

它一方面以削弱代议民主制下议会的传统权力来缓解议会制政府内阁更迭频繁造成的危机,保证国家的政治稳定。

另一方面保证国家能够在现代化大生产和现代社会发展中更好地发挥总资本家的作用。

从实质上看,由代议民主制发展到行政集权民主制并不是说西方的政治制度有了什么质的变化,而只是说作为国家制度的民主制的内容,权力关系在重新调整,权力重心在转移。

  17.王政时代的政治制度的主要内容:

王政时代政治制度的特征是军事民主制⑴库里亚大会即罗马的人民大会⑵元老院,即长老会⑶王、或译勒克斯。

他主要是军事首长,身兼最高祭和审理某些案件的审判长。

  18.共和时代政治制度的内容:

共和时代的政治制度是以大土地占有制为基础的新老贵族边袂执政、全体罗马公民有限参与的寡头民主制⑴人民大会,有两种形式一是森杜里亚大会二是特里布大会这是罗马民主程度最高的人民大会⑵元老院,元老院控制着罗马共和国的最高权力⑶行政官吏,包括执政官、独裁官、行政长官、监察官和保民官。

  19.帝国时代军事独裁制的社会根源⑴土地私有制运动造成的贫贫富极化趋势愈演愈烈,一方面导致贵族和富有者进一步垄断政权,另一方面削弱了平民参政的经济基础⑵罗马的对外扩张形成了一支强大的军队,股役的军人本是各等级的产者和自耕农。

马略改革把征兵制改为募兵制,形成了职业军队⑶共和国晚斯不断发生的奴隶起义沉重打击了贵族势力动摇了贵族寡头的统治。

罗马在这种紧急状态下,不得不任命军事统帅为独裁者。

 20.帝国时代军事独裁统治的三种体制:

⑴元首体制(奥古斯都体制),他只用元首,保民官和军事长官的称号,实际上凌驾于元老院、一切官员和全体人民之上⑵四帝共治体制,戴克里先把帝国划分四个部分,由四个统治者治理,两名为奥古斯都,两名为凯撒⑶君士坦丁体制,他废除四帝共治体制,从而成为罗马世界唯一的统治者,是彻底的君主专制政体。

  21.封建君主制演变过程:

封建割据君主制是封建君主制的一种早期形态、等级君主制是封建割据君子制与专制群主制之间的过渡形态、专制君主制是封建群主制的最高和最后形式。

  22.专制君主制的特点:

一是等级会议对王权的牵制作用丧失;二是君主建立起直接对国王负责的官僚机构;三是确立了君主至高无上的地位。

  23.工业革命的含义及意义:

含义:

首先它是指工具改良和非生命动力资源在生产中的运用;其次是指劳动组织、工业结构及整个经济活动方式的演变;最后是指由此产生的社会整体变革的过程;意义:

⑴工业革命摧毁了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使由农业――乡村为主体的经济体制转变为工业――城市为主体的经济体制⑵工业革命引起了社会阶级结构的深刻变化,工人阶级走向历史舞台,形成一股强大的工人运行的浪漫,制约着资本主义社会的走向⑶工业革命使工业资产阶级的经济实力超过了土地贵族和商业金融资产阶级而成为资产阶级中的主体⑷工业革命使资本主义国家在政治生活上出要出现新变化,以适应经济基础的变动,一个总的趋势就是建立和发展资产阶级的民主政治。

  24.卢梭提出的人民主权的原则:

一、主权是至高无上的,人民就是主权者。

二、主权是不可的。

三、主权是不可分割的。

卢梭是反对分权论的。

四、主权是不能代表的。

他主张直接民主制而反对代议制。

  25.卢梭人民主权理论的意义及局限性:

意义:

卢梭的人民主权论第一次以完整的形式,彻底的精神打开了法国近代的大门,深刻地影响了西方资产阶级政治制度的建立。

他坚持人民主权的绝对性、神圣性和不可侵犯性,极大地鼓舞了大革命时代的政治先驱者。

具梭的人民主权论原则中所提出的人民主权不可,不可分割以及政府权力来自人民、政府受人民委托并接受人民监督和政府成员是人民公仆等观点,都是他激进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思想的体现,是西方政治发展史上最具反抗精神的思想精华;局限性有:

从哲学上讲,他代表了小资产阶级反历史主义的浪漫主义政治倾向,没有提供出一一条实现人民主权的具体途径;其公意理论极为抽象,无法运作等。

  26.代议制产生的历史原因:

一是到了近代,随着民族、国家的形成,人口和疆域的扩大,实行直接民主制失去了历史和客观的条件,代议制成为现代国家普遍选择的政府形式。

二是资产阶级用商品经济摧毁了封建制度的政治特权,建立了资产阶级的社会制度,即市民社会,从而为资产阶级政治平等和政治自由奠定了强大的物质基础和民意基础。

  27.代议制体现了现代民主的三个原则:

一是人民主权或主权在民的原则;二是少数服从多数和保护少数的原则。

三是在国民监督和批评下会议和政务公开原则。

  28.简述分权制衡的原理:

分权是指国家权力分成若干部分,由宪法授予不同的国家机构和不同的人们执掌,没有一个部门服从或支配其他任何部门,没有一个部门可以行使宪法赋予其他部门的权力;制衡即分立为不同部分的权力之间形成彼此制约的关系,其中任何一个部门权力都不能独占优势。

因此,权力分立并不是说分掌权力的各部门应该完全互不相干,而是互有牵制,事实上,权力具有一种侵犯性质,应该通过给它规定的限度在实际上加以限制,以保证国家各部分权力在运行中保持总体平衡。

  29.洛克的二权分立学说:

洛克主张把国家权力分为立法权、执行权和对外权,后两权属于行政权。

其中立法权归议会,行政权归国王。

立法权是最高权力。

这是一种阶级性质的分权,是确保资产阶级政治统治的前提下的一种权力分配。

不但国家权力彼此间需要制约,而且国家各部分权力无一例外都要受人民制约。

这是洛克分权学说中的民主性精华。

  30.孟德斯鸠三权分立说的内容:

法国的孟德斯鸠主张,把国家权力分为立法权、行政权和司法权。

他把自由主要归结为政治自由。

把政治自由与权力制衡结合起来,这是孟德斯鸠留给西方民主制度建设最宝贵的思想遗产。

他主张三权要分立,要相互制衡。

当然,相对于立法权和行政权,司法权在他的三分说中并不很重要,制衡的重点是立法和行政。

孟德斯鸠三权分立学说倾向于行政权。

  31.杰斐逊的分权制衡理论:

在洛克和孟德斯鸠之后,对分权制衡理论贡献较大的是美国的宪政实践者杰斐逊。

他主张,政府的合法权力只能得自于人民,人民必须控制政府;只要通过人民的自由选举产生国会并在国家机构中实行三权分立,就可以达到主权在民的目的。

因此他的分权制衡理论具有鲜明的以人民主权为前提的权力制约的特色。

  32.分权与制衡的历史作用和现实意义:

分权与制衡作为西方民主政治制度的基本架构和最重要的运行机制,普遍存在于所有的资本主义国家。

分权与制衡的形成除了历史和政治原因之外,还有深刻的经济、物质和文化根源,与资本主义的市场经济、自由主义、社会化大生产是分不开的。

要看到,分权制衡机制同样是为作为统治阶级的整个资产阶级利益服务的。

从本质上讲,分权仅是资产阶级内部的分权,而不是资产阶级与其他阶级的分权。

三权分立是资本主义国家政治制度的共同特点,实质是资产阶级对国家权力的垄断。

  33.英国分权制衡模式的特征:

英国的权力制衡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在行政与立法的关系上,两种权力几乎是融合的,首先是人员上的重叠,政府大臣全部由议会成员担任;其次是议会授权政府立法;第三是政府可以通过议会党团控制议会。

当然下院可以通过质询、辩论、批准立法、倒阁等控制政府。

二是司法与立法上,首领官可以参加议会的立法事务,法院受议会立法的约束,但不受议会决议的约束。

其司法独立是不彻底的。

  34.分权制衡美国模式的特征:

其三权分立比较明显,但在实际运作中,其分权制衡呈现出交错重叠的特征。

从立法与行政的关系来看,国会的立法权需要总统签署后才能生效;总统任命主要官员需经国会参议院同意。

从行政与司法的关系来看,总统可以任命法官,但法官又不依附于总统。

从立法与司法的关系来看,国会有权同意或不同意总统任命的法官,有权对法官进行弹劾。

美国政治生活中的分权制衡除了体现在上述三部门之外,还体现在联邦政府与州政府之间、国会参众两院之间等等。

当然,分权制衡并没有否定协调合作。

何时以何为重,关键取决于美国统治集团对自身利益和国家利益的认知和考虑。

  35.法兰西第五共和国与第三,四政治制度的新特征:

一是总统成为国家权力的中心。

总统有权组织政府,有权解散议会,总统享有举行公民投票的权力。

二是政府的权力和地位提升。

三是议会地位和作用下降。

四是建立比较完备的监督和咨询体系。

如宪法委员会,经济和社会委员会。

  36.西方法治的根本含义:

西方法治的概念内涵体现在四个方面:

一是法治缘于自然法学说,奠基于自然法的契约论之上,保护“人与生俱来的诸项权利”是法治的根本使命;二是法治必然要求限制政府的权力,即法治不仅以法律统治民众,更以法律约束统治者,法治与宪政有着天然的联系;三是法治当然强调依法治国,依法办事,但更强调所依之法必须合“法”。

四是法治强调法律是被人们能动发现的自然法则,因此法治要重视法律的规范性、稳定性和持久性。

  37.为什么说民主政体是最适合,也是最需要法制的政体:

民主政体是最适合、也是最需要的法治政体。

一方面,没有法治,民主就容易蜕变为多数人的暴政。

另一方面没有牢固的民主制度结构,也很难有可靠的法治。

从司法活动的角度看,法治对于民主政治的意义还表现在宪政制度和政府体制方面。

  38.社会契约论如何论述政府合法性:

社会契约论对于解释政府合法性的意义:

一是把政府的来源与政府的合法性联系起来,运用唯心史观揭示了社会(自然状态、公民社会)先于国家,国家来源于社会,从而社会决定国家这样一些政治哲学的基本问题;二是把政府的目的与政府的合法性联系起来。

主张政治社会的首要目的是保护财产。

人民主权是对政府权力的根本约束,是政府合法性的根本基础。

  39.代议民主制与直接民主制相比较的优越性:

第一,代议民主比较成功地解决了民主的规模与民主的实现问题。

第二代议民主是资本主义商品经济摧毁封建政治特权的产物,因此代议民主可为财产权、经济自由、政治自由这些“资产阶级权利”提供牢固的保障。

避免了直接民主制下国家与社会的高度合一而造成的民主与自由的紧张对立。

第三,代议民主比直接民主具有更大的包容性,可为全人民提供更大的自由度。

第四,代议民主是程序民主,它通过各级代表机构和代议程序对民意进行过滤、筛选和划并简约,可以有效地克服民意中的非理性成份,避免政府决定受大众一时情绪的影响和支配。

40.密尔的代议民主制理论内容:

密尔是19世纪英国的资产阶级政治思想家,其著作《代议制政府》,是自由主义的主要代表。

他认为,在一个自由的社会里,国家的职能并不是消极地而是积极的,国家不能以为只要不立法就可使它的公民自由,立法可以成为创造、增加机会和使机会均等的手段,自由主义无须对此加以限制。

密尔的好政府观认为,好政府有两个基本标准:

一是政府的统治必须有助于增进被统治者的好的品质,即促进人民本身的美德和智慧;二是政府必须利用它本身存在的好的性质来实现正当的目的,即政府行为要符合法律和道德准则。

代议制政府是理想上最好的政府形式。

密尔的代议民主理论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思想,即保护少数人的代表权和意见权,不能因为多数人有发言权就剥夺少数人的代表权和意见权,少数和多数一样都应享有充分的代表权,应该按比例分配代表权。

密尔对少数人代表权和意见权的强调反映了他的精英民主观,他主张要防止由于选举权的扩大而导致国家权力落在越来越低于最高社会教养水平的阶级手中的现象,他主张要使少数有教养的人进入政府,并切实保障他们的代表权和意见权以及受到压制时的对抗权。

  41.西方民主制度法治原则背后法理逻辑的两种不同观点:

当代西方社会,对法治原则背后的法理逻辑主要存着两种不同的观点,一是纯粹法学派的观点,即把法律作为一个摆脱了道德和政治价值判断的、纯粹属于社会技术问题的研究对象。

奥地利法学家凯尔森是这一学派的主要代表。

二是新自然法学派的观点,其代表人是美国的富勒。

主张把法治与正义、与道德联系起来,凡是与共同的善相抵触的法律都是非正义的法律,恶法非法,非正义的法律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法律。

  42.西方民主制度法治原则的观点:

第一,法律必须是普遍和公开的。

一是法律的适用不是针对某些特定的人群,而是所有的人和一系列相同的事物,即不能选择性地立法和执法;二是法律的规范是具有普遍意义的规范,正义、、自由、平等、尊严等是不因时间、地点而变化的永恒法则。

不论是立法者还是一般的平民,都必须接受这种规范的统治;第二,法治的最终目的是维护人的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第三,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一是公民不分性别、职业、种族、信仰、文化程度、财产状况,均享有选举和被选举权,享有公民投票权;二是少数民族、有色人种与白种人享有同等的政治权利。

三是包括总统在内的任何政府官员,凡触犯法律皆绳之以法,任何人没有法外特权。

四是司法平等,即普通公民与政府官员的利益受到同等的法律保护,并同等地依法治罪;第四,司法必须独立。

司法独立是指司法权由司法机关依法独立行使,任何机关、团体和个人不得加以干涉。

其内容包括:

一是法官独立审判案件,不受任何干预;二是司法机关组织系统独立。

三是为保证法官审判独立,制定相应的法律条款以保护法官地位和权力不受侵犯。

  42.西方法治中形式合理性与实质非合理性的矛盾:

马克斯韦伯认为,形式合理性是关于不同事实之间的因果关系判断,实质合理性是关于不同价值之间的逻辑关系的判断,前者主要被归结为手段和程序的可预计性,是一种客观的合理性,后者则被归结为考量某种特殊目的和后果所具有的意义性,是一种主观的合理性;在现代资本主义社会,法律的形式合理性是为既存的社会秩序和经济秩序服务的,作为最大限度的形式合理性先决条件契约自由在形式上似乎是一种中立的制度,但在实际上决非中立,它有效地保证了经济特权即资产阶级使用其超经济能力的机会。

由此可见,西方民主制度中的法的形式合理性与实质非理性的矛盾有其深刻的社会阶级根源。

这也表现在立法与司法的关系上。

  43.现代选举制度的形成:

现代选举制度的形成是伴随着资本主义议会制度的逐渐确立,是资产阶级经济与政治力量兴起并不断发展的结果。

现代选举制度的萌发可追溯至欧洲中世纪末期在一些国家出现的等级会议中的市民代表的产生。

中世纪选举市民代表的方法为后来的资产阶级选举制度的创建积累了经验,为现代选举制度的形成提供了一定的历史资源。

现代意义上的选举制度,是指公民通过法定的民主程序选举代表组成代议机关来决定国家政治事务,这是现代议会制确立以后的事。

17至18世纪的英法资产阶级革命奠定了现代议会制度的社会基础,以资产阶级力量为核心的议会作为立法机关和权力机关的权威得以确立,从而代议制所要求的现代选举制随之形成。

  44.一人一票每票同值的含义:

是指每个选民在一次选举中只有一个投票权,且每张选票的效力相等。

它具体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每个选民在一次选举中只有一个投票权;二是每张选票具有同等的价值,因而同等数量的选民应该选出同等数量的代表。

所谓不平等选举主要有两种情况,一是每个投票人所投票数不等;二是每票的价值不等。

各国对于这一原则的重视与强调即未能解决选举中存在的形式实质不平等这两者之间的矛盾。

  45.什么是秘密投票?

秘密投票在现实政治生活中实质上是形式上的平等:

秘密投票是指选民遵循选举法的规定,按照自己的意愿填写选票并亲自投入票箱,选票不署名,不向他人公开。

秘密投票在现实生活中仍然是形式上的平等。

因为控制者的长期影响往往在受控者作出选择前就已经产生了作用。

此外,秘密投票由于不记名而4E3A投票者较少顾虑后果提供了条件,因此,不负责任地填写选票的情况在一定意义上对选举的良好动作也会有所限制,但更主要的是,秘密投票所提供的自由空间是必不可的制度保障。

  46.公开投票的方式有:

欢呼投票、唱名投票、举手投票、双记名(即选举人和被选举人两个名字同署)投票。

  47.什么是自由选举原则?

决定自由选举的有:

自由选举原则要求选民的投票完全出于自愿,任何官方机构和私人团体都不能对选民施加政治、经济和社会的压力,不能强制选民投票。

影响自由选举程度的因素有三:

一是秘密选举;二是差额选举;等额选举就是强制选举。

三是选民提出候选人的自由。

  48.选举公开的内容有四:

一是候选人情况公开;二是选举过程公开;三是候选人公开表达自己的见解与主张。

四是公布竞选经费的来源与使用情况。

  49.什么是候选人资格?

它有哪些明确规定:

候选人资格是指公民享有被选举权所应具备的条件。

这一条件比选民资格要高,这与现代政治的专业化要求是相符合的。

各国对候选人资格的限制主要有:

一是国籍资格,必须是本国公民;二是年龄资格;三是居住资格。

除此而外,一些国家还有职业限制和一定形式的财产限制。

  50.选民名册的编制方法:

职权编制,由编制机关依法定职权进行;申请编制,如法国根据选举人的申请而登记;随时编制,即选一次登记一次;定期编制,美国规定登记只在一定期限内有效;永久编制,如英国。

  51.选区划分有两种情况:

一是按现存的行政区域划分;二是按人口数目划分。

后者比前者更为平等。

后者是指根据所要选出的代表人数,将全国划分为相应数目的选区,每个选区的人口数大致相当。

现在各国议会下院的选举都是采用这种方法。

  52.选举投票方式包括直接投票和间接投票两种。

直接选举是指代表或其他公职人员由选民直接选举产生;间接选举是指代表或其他公职人员由选民投票选举的选举人选举产生。

西方国家,下院议员一般由选民直接投票选举产生;上院议员及总统则各有不同。

现在美国参议员由直接选举产生,总统由间接选举产生;法国总统是直接选举产生,但参议员却是间接选举产生。

  53.美国总统间接选举具有的直接选举的意义:

美国最早形成了间接选举总统的制度,其理论根据是对民主理性能力的怀疑。

总统由与国会议员数字相同且来源州相同的选举人团选举产生,共538人,这种间接选举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直接选举的原则,因为选举人团的成员在当选时就表明了他的选举倾向。

因此,这种间接选举也在一定意义上体现了直接选举的原则。

  54.竞选班子的成员大致有⑴候选人政治上的亲密朋友、他们与候选人个人的关系密切,对候选人的竞选活动鼎力相助⑵一般性工作人员,他们负责竞选活动中的具体工作⑶义务助选人员⑷近年来在西方各国兴起的竞选咨询专家,他们已成为决定竞选获胜与否的极为关键的因素。

  55.候选人产生的办法有五种:

一是政党提名,这是最普遍的方法;二是选民预选;三是选民签署;四是个人登记,多用于选基层的公职人员;五是临时写人,当选率极低。

  56.竞选经费的来源,主要有:

一是由竞选委员会向选民募集资金;二是政治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