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视与测量设备管理程序.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658423 上传时间:2023-05-04 格式:DOCX 页数:39 大小:259.9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监视与测量设备管理程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9页
监视与测量设备管理程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9页
监视与测量设备管理程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9页
监视与测量设备管理程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9页
监视与测量设备管理程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9页
监视与测量设备管理程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9页
监视与测量设备管理程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9页
监视与测量设备管理程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9页
监视与测量设备管理程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9页
监视与测量设备管理程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9页
监视与测量设备管理程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9页
监视与测量设备管理程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9页
监视与测量设备管理程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9页
监视与测量设备管理程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9页
监视与测量设备管理程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9页
监视与测量设备管理程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9页
监视与测量设备管理程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9页
监视与测量设备管理程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9页
监视与测量设备管理程序.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9页
监视与测量设备管理程序.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9页
亲,该文档总共3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监视与测量设备管理程序.docx

《监视与测量设备管理程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监视与测量设备管理程序.docx(3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监视与测量设备管理程序.docx

监视与测量设备管理程序

 

监视与测量设备管理程序

FTCX.229A001.06.1-2016

 

发布日期:

2016年12月日实施日期2016年12月日

商用车事业本部

LIGHTCOMMERICIALVEHICLEBUSINESSUNIT

1.目的

为规范监视设备与测量设备管理程序,明确规划、采购、验收、使用/维护的管理要求及相应职责,确保有效实施过程控制,特制定本程序。

2.适用范围

本程序适用于轻型商用车事业本部车辆产品生产和试验所用监视与测量设备的控制,主要包括:

蒙派克、风景和图雅诺等商务汽车及校车、新能源汽车、伽途V3、伽途V5、T3、M4等。

3.术语与定义

3.1监视与测量设备:

是监视设备与测量设备的统称,包括监视设备、测量设备、检具、通用检具及专用检具。

3.1.1监视设备:

对过程参数值、表现状态能够进行连续获取的设备。

一般情况下监视设备是伴随着大型设备、专用设备、特殊设备而一起采购的。

3.1.2测量设备:

为实现测量过程所必需的测量仪器、软件、测量标准、标准物质或辅助器械或它们的组合,在本公司称为检测设备;包括生产用测量设备、检测用测量设备、计量理化设备。

测量设备包含了专用检具和通用检具。

3.2检具:

是工业生产企业用于控制产品各种尺寸(例如孔径、空间尺寸等)的简捷工具,提高生产效率和控制质量,适用于大批量生产的产品。

3.3通用检具(或称测量工具):

是测量某个性质的工具,如长度、温度、时间、质量、力、电流、电压、电阻、声音、无线电、折射率和平均色散。

其不需要特殊定制,通过购买就可获得。

3.4专用检具:

为了克服部分零部件尺寸、外形使用通用检具无法测量的现象,专门设计并制造的检具。

3.5计量确认:

为确保测量设备处于满足预期使用要求的状态所需要的一组操作。

计量确认包括校准和验证、各种必要的调整或维修及随后的再校准、与设备预期使用的计量要求相比较以及所要求的封印及标签。

预期使用要求包括:

测量范围、分辨率、最大允许误差等。

3.6检定:

是指查明和确认测量仪器是否符合法定要求的程序,它包括检查、加标记和出具检定证书。

3.7校准:

在规定的条件下,为确定计量仪器或测量系统所指的量值或实物量具所代表的量值,与相对应的由标准所复现的量值之间关系的一组操作。

4、引用文件

FTCX.229010009.02设备管理程序

FTG.229010009.028工具管理办法

FTG.229010009.036量检具开发管理办法

FTCX.229010009.03工艺装备管理程序

FTG.10001.075测量系统分析(MSA)管理办法

5、职能职责

部门/角色

职能职责

制造技术部

1)负责新产品通用检具的规划、购置及验收;

2)负责新产品监视与测量设备的规划、购置、安装调试及验收;

3)负责年度技改技措中监视与测量设备的购置、安装及验收;

4)负责专用、非标测量设备的设计、制造;

5)负责组织协调监视与测量设备的修理(包括维修配件购置)、报废;

6)配合公司制造本部验收测量设备;

7)参与委外监视与测量设备的校准、测试结论工艺适用性评估。

计量理化室

1)计量理化室是监视与测量设备及检具的检定及管理归口部门;

2)负责工厂量值传递标准的建立并贯彻执行;

3)负责监视与测量设备台账管理(附件3)、制定年月度检定校准计划(附件5)、定期检定校准实施(附件4)、标识管理、测量系统分析计划;

4)负责全厂监视与测量设备入库前检定及后续周期检定/校准;

5)负责监视与测量设备检定有关的检定报告、证书、原始记录管理及保存;

6)负责对制造技术部规划、购置的监视与测量设备进行会签确认;

7)负责委外监视与测量设备的校准、测试结论适用性评估的组织工作。

各使用单位

1)参与监视与测量设备的验收;

2)负责本单位监视与测量设备需求计划的编制和提报工作;

3)负责出现偏离时产品的质量遏制,以及对监视测量设备采取措施,以保障后续测量的实施,以及测量设备故障修复后能够及时进行校准;

4)指定专人负责本单位《监视与测量设备管理台帐》的建立,做到帐物相符;

5)负责本单位监视与测量设备的正确使用、维护、保养、维修提报、定期送检等工作;

6)负责本单位监视与测量设备在检定有效期内使用;

7)参与本单位委外监视与测量设备的校准、测试结论适用性评估;

8)负责做好检具数模的备份管理工作,以防丢失;

9)负责提供通用检具周检的测量方案(包含:

检测项、工艺要求参数值等)。

6.管理内容及规定

6.1测量设备的选择

选择测量设备时应满足以下要求:

a)满足国家相关标准法规要求及检测项目的精度要求;

b)满足产品特性和过程特性检测的要求;

c)精确度应与被测参数的允许误差相匹配;

d)符合计量法关于计量单位使用要求的规定。

6.2监视与测量设备试运行要求

6.2.1对于大型专用监视与测量设备必须有试运行阶段才能完成终验收。

6.2.2试运行的时间是在完成测量设备安装验收后开始,试运行具体需要的时间根据合同确定,或者采用不少于3个月,或者采用测量数量不少于2000台次。

6.3监视与测量设备的购置

6.3.1使用单位根据使用需求提报监视与测量设备购置计划/报告;

6.3.2新产品监视与测量设备和新产品检具的购置报告或购置计划需经计量理化室主任会签,未经过计量理化室主任会签的监视与测量设备不准办理入库手续,财务管理部不准结账;

6.3.3计量器具由一般规划科购置;监视与测量设备由设备能源科购置。

6.4监视与测量设备的管理

6.1计量理化室针对伽途工厂委托的监视与测量设备进行检定/校准,日常管理由伽途工厂负责部门独立进行监督管理;山东超级卡车工厂的监视与测量设备的检定/校准及日常管理由山东超级卡车工厂负责部门独立进行监督管理;

6.2依据影响产品质量的程度对测量设备实行A、B、C分类管理,并建立测量设备唯一的编号。

对生产设备上用于监视、测量的仪器仪表,也要纳入分类管理进行定期计量确认。

6.4.1A类监视与测量设备

a)用于贸易结算、安全防护、环境监测方面的列入国家强制检定目录的测量设备;

b)计量标准器,用于量值传递的测量设备;

c)用于统一量值的标准物质。

A类测量设备管理要求:

a)按政府计量行政部门的规定进行管理;

b)为强检项目,按规定的计量确认间隔进行确认;

c)标准物质在有效期内使用,按标准物质说明书上的要求进行管理;

d)需要对使用中的A类测量设备进行抽查监督管理,检查其完好性,抽查监督周期为1次/月。

管理要求见表一:

管理类型

设备种类

检定周期

检定周

期要求

定期监督抽查要求

A类

计算机智能扭矩检定仪、精密压力表

一年

按上级计量机构规定周期进行检定

每月检

查一次

电子汽车衡

一年

储气罐安装的压力表,空压站安装的压力表

半年

检测线设备:

机动车前照灯检测仪、滚筒反力式制动检验台、汽车车度表检验台、汽车侧滑检验台、声级计、不透光烟度计、汽车手拉力测试仪、五组份汽车排放分析仪、尾气分析仪、踏板力操纵力计、轴重仪等

一年

6.4.2B类监视与测量设备

用于产品试验、质量检验、过程特性监测、能源监控,以及对产品特性和过程特性有准确度要求、有公差限制、有可靠度要求的所有监视、测量和试验设备(包括检具等非标设备)。

B类测量设备按周期进行检定/校准管理,要求:

a)按规定的计量确认间隔进行计量确认;

b)连续运行装置上运行期间不允许拆卸的测量设备,应按主体设备检修的周期安排计量确认,平时要加强日常维护和检查;

c)通用测量设备作专用测量设备使用和限制使用范围以及按固定点使用时,可按实际使用需要适当减少校准项目,并允许根据使用要求适当提高或降低其准确度,在校准证书上说明限用范围及准确度,并贴准用标识;

d)需要对使用中的B类测量设备进行抽查监督管理,检查其完好性,抽查监督周期为1次/月。

管理要求见表二:

管理类型

设备种类

检定

周期

检定周期要求

定期监督抽查要求

B类

机动车前照灯检测校准器、转速表、标准气体、声校准器、称重仪标定器、涂层测厚仪、测色色差计、空调检漏仪、炉温跟踪仪、酸度计、电导率仪、天平、光泽度计、三坐标测量机、四轮定位仪、便携式扭矩扳子检定仪、激光粒子测试仪、分光光度计、红外碳硫分析仪、金相显微镜、万能试验机、压力表校验器、冲击试验、臭氧老化试验箱、多功能低温试验箱、高低温试验箱、节能型纤维电阻炉、热老化试验箱、生化培养箱、电热鼓风干燥箱、石油产品运动粘度测定器、扭矩仪、铜片腐蚀试验器、氙灯老化试验箱、盐雾腐蚀试验箱、自动闭口闪点试验器、直读光谱仪等检测类设备。

一年

根据使用频次、对质量影响程度、实施周期自检或外委检定

每月检

查一次

硬度计、数字温度计、轮胎动平衡机、温湿度表、安全阀、台秤、百分表、标准烟度片、电炉温度控制器、电子秒表、定流量发生器、管型测力计、红外线测温仪、厚漆腻子稠度测定仪、化学需氧量速测仪、接地电阻测试仪、绝缘电阻测试仪、雷达测速仪、滤光片、千分表、钳形万用表、橡胶硬度计、数显恒温水浴锅、数显推拉力计、数字微欧计、数字万用表、四合一气体报警器、条式水平仪、透光率计、橡胶硬度计、压力检测仪、稳压电源、转向参数测试仪、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

一年

燃油加油机、燃油系统测漏仪。

一年

游标卡尺、高度尺、表面粗糙度测量仪、平板、方箱、V型架、钢卷尺、齿厚卡尺、千分尺、铝座直角尺、塞尺、水平尺、万能角度尺等。

一年

油库的流量计、球带尺、电流监测仪、环规、塞规、兆欧表、GPS测速仪、张力计。

二年

扭矩扳子(总装部)。

三个月

扭矩扳子(质检科、外检科、车身部)、五轴拧紧机自校准、六轴拧紧机自校准。

半年

部分压力表、轮胎气压表、压力真空表、氧气表、乙炔表、氮气表、氩气表、数显温湿度表等。

一年

直流电压表、直流电流表(车身部焊机)。

一年

检具

一年

6.4.3C类监视与测量设备

除A、B类的测量设备以外,用于区间指示作用的测量设备,使用环境恶劣、寿命短、低值易耗的测量设备。

C类测量设备管理要求:

a)新采购的测量设备进行一次性校准和验证,其余生命期内不再进行校准。

粘贴标识改为准用证;

b)使用部门应注意日常维护保养和经常检查,做到随坏、随修、随换;

c)对于固定资产类的C类测量设备安排计量确认周期,实施周期性监督管理,进行性能检查,可不做记录。

填写标识的有效期,监督管理周期为1次/半年。

管理要求见表三:

管理类型

设备种类

确认周期

确认周期

要求

定期监督抽查要求

C类

温控仪(涂装部)、数显调节仪(总装)。

三年

根据使用频次、对质量影响程度、实施周期自检或外委检定

半年检查一次

总装悬挂点压力表、车身焊胎上的压力表、悬挂点压力表、二氧化碳表。

一次性

漆膜冲击器、旋转粘度计、涂-4粘度计、漆膜划格器、照度计、桔皮仪、风速仪、水表。

二年

化验用的玻璃器皿、玻璃液体温度计、加油量杯自校准、标准水银温度计。

三年

加注机自校准

一月

涂装部面漆、中涂、底漆喷涂室不易拆卸的压力表、仪器上携带的流量计及压力表、配电柜上的电流表、电压表、双金属温度计。

一次性

注:

监视与测量设备的使用状态发生变化时,计量理化室可根据实际情况调整确认间隔周期。

6.4.4新购置的监视与测量设备使用前须经计量理化室检定验收,检定合格后方可使用。

6.4.5事业部计量实行分级管理,计量理化室负责全厂监视与测量设备的检定、校准以及对使用单位计量工作的监督、检查和考核;使用部门应建立《监视与测量设备管理台帐》,对本单位的监视与测量设备进行日常管理。

6.4.6对于生产和检验共用的设备,用作检验前,使用部门应加以自校准并作好记录,

并由计量理化室进行定期校准,以保证设备符合检验要求。

6.4.7使用频次高的监视与测量设备,要求使用部门必须有备用的监视与测量设备,防止在使用过程中损坏无法正常替换使用。

6.5监视与测量设备周期检定/校准过程的要求

6.5.1选用的标准器精度必须高于测量设备精度等级;或者至少保证标准器示值误差小于等于测量设备示值误差的1/3;

6.5.2建标项目报政府计量技术机构考核,并取得相应的合格证书;

6.5.3提供标准器正常使用所要求的环境;

6.5.4检定或校准要依据国家法定程序审批公布的计量检定规程实施检定,或依据国家标准或行业制定的校准规范或校准方法进行校准,无上述规范或方法(如非标测量设备、检具等)应由计量管理部门制定企业标准或规范(经主管领导批准),并执行;

6.5.5检定/校准周期依次按照国家检定规程、校准规范,或根据使用说明书执行。

对于无国家规范无说明要求的测量设备按照使用频次或被测产品重要度确定其检定/校准周期;

6.5.6用于监视与测量设备的计算机软件,应在使用过程中通过验证和保持其适用性的配置管理等方法,确认其具备持续满足预期用途的能力。

6.6检定、校准实施要求

6.6.1计量理化室确定检定、校准地点;

6.6.2凡是计量理化室有能力检定/校准的均在本厂内检定、校准;工厂已对计量标准器建标,可自行开展通用检具、扭矩扳子和压力表的周期检定,扭矩扳子检定记录(附件10)、一般压力表检定记录(附件11)、扭矩扳子检定证书(附件12)、一般压力表检定证书(附件13)、检具周期检定报告(附件15);

6.6.3计量理化室应从能力、成本方面来选择在公司内部或委托有资质(即通过ISO/IEC17025或等效国家标准认可)的社会资源,对测量设备进行检定/校准,不便于装拆的仪器、设备,应在现场检定、校准,值溯源图见附件2;

6.6.4计量理化室每月的20前编制下月的监视与测量设备周期检定计划(附件5),按周期计划表向使用部门下发周检通知单(见附件8)使用部门兼职计量员按周检通知的要求将所有要检定/校准的测量设备,送计量理化室检定/校准(大型设备不便送检时由负责检定/校准的计量管理部门组织人员到现场校验),每月的1号将《监视与测量设备--月份周期检定通知单》下发至各相关单位;

6.6.5经过校准的测量设备,对其校准结果经有关人员评估确认,能满足被测量产品的精度要求后,方可使用,监视与测量设备校准(测试)适用评定表见(附件7);

6.6.6所有自校设备均需制定自校规程,自校规程经计量理化室主任审核,各使用部门部长批准后实施。

自校规程编号规则如下:

FTGC.XXXXX.XXX.X—XXXX

发布年号。

修订次数,初次编写为“0”,第一次修订为“1”依次类推。

文件顺序号,从数字“001”开始。

工厂代号+部门代号(见公司组织机构代码)

文件类别(表示操作规程类文件),“GC”为“规程”两个字的汉语拼音缩写

6.6.7经检定、校准不合格的监视与测量设备,维修及更换零部件后需重新送计量理化室进行检定或校准,检定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

6.7检定/校准记录、证书的管理要求

6.7.1记录应能体现被检定/校准设备的规格、精度、生产厂家、编号等,标记及外观是否完好;

6.7.2对检定/校准时间、使用的计量标准器和规程及环境条件做记录;

6.7.3调整和修理前后的检定/校准数据应做记录;

6.7.4检定/校准记录、证书应妥善保管,以便审查备用;

6.7.5根据检定/校准记录、证书,每日及时完善<<监视与测量设备周期检定、校准台帐>>。

6.8监视与测量设备的标识

6.8.1经检定/校准合格的监视与测量设备应根据分类贴上绿色的“合格证”标识;

6.8.2未经法定计量机构检定而自行检定或验证确认合格的监视与测量设备贴黄色的“准用证”标识;

6.8.3经校准不合格或超差、超周期、发生故障的监视与测量设备应贴“禁用”标志;暂不使用(3个月以上)的监视与测量设备应贴“封存”标志;

6.8.4经计量机构或计量人员确认该报废的设备应贴“报废”标志。

(测量设备使用状态标识见附件1)。

6.9监视与测量设备的维修与报废

6.9.1监视与测量设备偏离校准的判定,及对应措施要求

当设备出现下述现象之一时,应判为设备失准:

a)已经损坏;

b)已经过载或误动作;

c)功能出现了可疑;

d)铅封完整性已被损坏;

e)超过规定的有效期。

工厂应建立当监视与测量设备失准后的对应措施,以保障后续测量的实施,以及测量设备故障修复后能够及时进行校准。

6.9.2监视与测量设备的维修与报废

6.9.2.1当监视与测量设备经检定单位检定不合格时,计量理化室出具《监视与测量设备检定不合格通知单》(附件9)给使用单位,使用单位根据《设备管理程序》和《工具管理办法》规定要求对监视与测量设备进行维修与报废;维修后的监视与测量设备,由使用部门兼职计量员送计量理化室,按6.6条款进行再次检定/校准;

6.9.2.2需要报废的监视与测量设备,由制造技术部按相关管理要求进行处理。

6.10测量系统分析

在制造过程中视情况及需求,适时地、有针对性地开展测量系统分析,实施过程见FTG.10001.075测量系统分析(MSA)管理办法。

6.11监视与测量设备失效追溯原则及方法

6.11.1失效追溯原则

6.11.1.1当设备失准后,使用部门应立即停止使用,做出明显标识,并通知计量理化室及时处理;

6.11.1.2对封存、校准状态标识完好性破坏、超过检定周期的在用的监视与测量设备,经调整后检定合格的,不进行检测数据追溯;经检定不合格的,应进行数据评定、追溯工作;

6.11.1.3属于示值超差而且超差程度已经超过设备预期使用要求或检测功能有故障的在用的监视与测量设备,需对其所出具的检测数据开展分析、评定及追溯;

6.11.1.4对在用监视与测量设备失准时所出具的检测数据的评定、追溯工作,可由制造技术部、生产作业部、质量管理部一同进行评定和追溯,并保留评定追溯结果记录。

6.11.2失效追溯方法

当发现计量设备失准严重时,可将监视与测量设备上次检定到发现失准期间已检测的产品进行评定。

按检测时间顺序将已测产品划分为若干单元,从发现监视与测量设备失准的前一个单元依次向前,逐一用全检或者抽样检验的方法对各单元进行测量,直至一个单元中没有发现不合格产品为止。

前面的那些单元的测量结果可以认为有效、可以接受的合格产品,对发现有不合格的单元进行全检的方法逐一验证。

6.11.3评定结果处理

6.11.3.1经评定有效的检验、试验结果,原检测部门在该试验报告上重新注明其结果有效,并签名、注明日期;

6.11.3.2经评定检验、试验结果无效的,原检测部门在该试验报告上注明其结果无效,并对该批产品按下述要求处理:

1)、未放行或能追回的,原检测部门应按规定再次进行检验和试验;

2)、不能追回的,记录其名称及唯一标识,由原检测部门采取追踪及补救措施;

3)、对失准设备进行重新调整、修理,使其达到规定要求,确保以后检测准确。

6.11.4评定记录

评审时间、参加人员、评审内容、评定结果等须形成评定记录,填写《失效监视与测量设备过程追溯表》(附件14),并由使用部门保存。

7.业务/管理流程

7.1监视与测量设备管理流程

7.1.1流程要素

要素名称

要素内容

要素名称

要素内容

流程客户

制造技术部、使用部门

流程所有者

质量管理部/计量理化室科长

流程起点

监视与测量设备规划

流程终点

监视与测量设备报废

流程输入

控制计划、技改技措

流程输出

检测记录、校准/检定记录、检测报告、报废记录、测量系统改进措施、技改技措方案报告、采购合同、验收报告、监视与测量设备月度检查通报

上游流程

量检具开发流程

下游流程

产品的监视和测量控制流程

流程驱动

时间驱动:

7.1.2流程图

7.2.3流程说明

流程

阶段

活动编号

活动名称

部门/

角色

活动描述

输入

输出

模板/标准/

工具

备注

规划

01-1

新产品通用检具规划

制造技术部/工艺员

新产品开发计划,规划制造过程所有工位需要的通用检具,以及质量部用于检验作业的通用检具

产品技术条件、项目规划

通用检具规划报告

01-2

新产品监视与测量规划

依据新产品开发计划,规划监视与测量设备、专用检具和通用检具

产品技术条件、项目规划

监视与测量设备、专用、通用检具规划报告

02

会签

质量管理部/计量室主任

对制造技术部规划的监视与测量设备、专用检具和通用检具进行确认,通过签字确认,不通过的驳回到制造技术部,重新规划设计。

规划报告

会签意见

采购

03-1

量检具开发流程

制造技术部/工艺员

按照项目节点,依照轻型商用车事业本部《量检具开发管理办法》采购量检具

量检具报告

购置的量检具

检定/校准证书

03-2

工具管理

流程

按照项目节点,依照轻型商用车事业本部《工具管理办法》采购计量器具

监视与测量设备报告

购置的监视与测量设备

检定/校准证书

03-3

设备管理

流程

按照项目节点,依照轻型商用车事业本部《设备管理程序》采购量监视与测量设备

监视与测量设备报告

购置的监视与测量设备

检定/校准证书

验收

04-1

验收

制造技术部/技术员

1、按照项目节点,组织质量部、使用部门对监视与测量设备进行验收。

对于一般的小型监视与测量设备可以由购置部门组织使用部门、计量管理部门进行验收。

2、监视与测量设备验收内容应包括:

是否满足国家相关标准要求;是否满足产品特性和过程特性检测功能和检测精度的要求;用于监视和测量的计算机软件是否满足预期用途的要求;以及测量设备购置技术协议所规定的所有要求。

调试完成通知

验收报告

验收报告

04-2

检定

计量理化室/检定员

对新购置的监视与测量设备进行首次检定

监视与测量设备

检定证书、报告

05-1

外部检定

外委单位/计量员

工厂无能力检定/校准的,由计量理化室送有资质(即通过ISO/IEC17025或等效国家标准认可)的社会计量检定机构进行检定/校准

监视与测量设备

监视与测量设备检定证书

检定/校准证书

05-2

内部检定

计量理化室/检定员

工厂有能力检定/校准的,均在本厂计量理化室内检定、校准

监视与测量设备

监视与测量设备检定规程

《扭矩板子检定规程》、《压力表检定规程》

06-1

出具证书

外委单位/计量员

第三方计量检定机构出具检定证书

监视与测量设备

检定/校准证书

检定/校准证书

06-2

出具证书

计量理化室/检定员

计量理化室对有能力检定的监视与测量设备出具检定证书/报告

监视与测量设备

检定证书

《扭矩板子检定证书》

《压力表检定证书》

07

粘贴合格

标识

计量理化室/计量员

对检定合格的监视与测量设备粘贴合格标识,对不合格的监视与测量设备退至制造技术部相关人员。

检测证书

合格标识

使用/维护

08

登入台账

管理

计量理化室/计量员

在监视与测量设备验收合格后,立即进行接收,建立管理台账,包括《监视与测量设备管理台帐》、《监视与测量设备周期检定/校准台帐》,及时对台账进行动态管理。

验收及检定完成通知

管理台账

《监视与测量设备管理台帐》、《监视与测量设备周期检定/校准台帐》

09

投入使用

使用部门/兼职计量员

对检定/校准合格的监视与测量设备投入使用。

检定证书

合格的监视与测量设备

10-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