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情水害分析报告.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660209 上传时间:2023-05-04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37.3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水情水害分析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水情水害分析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水情水害分析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水情水害分析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水情水害分析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水情水害分析报告.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7页
水情水害分析报告.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7页
水情水害分析报告.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7页
水情水害分析报告.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7页
水情水害分析报告.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7页
水情水害分析报告.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7页
水情水害分析报告.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7页
水情水害分析报告.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7页
水情水害分析报告.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7页
水情水害分析报告.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7页
水情水害分析报告.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7页
水情水害分析报告.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水情水害分析报告.docx

《水情水害分析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水情水害分析报告.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水情水害分析报告.docx

水情水害分析报告

 

山东省朝阳矿业有限公司

二〇一四年度水情水害分析论证报告

 

二〇一四年一月十六日

 

山东省朝阳矿业有限公司

二〇一四年度水情水害分析论证报告

一、矿井概况

朝阳煤矿位于滕州市滨湖镇,在滕县煤田最北部,以凫山断层为北边界;南部以北徐楼断层为界与北徐楼煤矿相邻。

井田东西长约12km、南北约1.5km,面积17.2482km2。

矿井开采煤层共三层:

3下煤、12下煤和16煤,目前主采西翼3下煤,煤层平均厚度7.79米,开采深度由-620米至-1050米,东翼12下煤正在开拓,煤层平均厚度1.23米,开采深度由-640米至-860米,16煤未进行开拓开采。

井田地质构造属中等偏复杂型。

井田水文地质条件:

3下煤层属裂隙类简单~中等类型;12下煤层属岩溶裂隙类简单类型;16煤层属岩溶裂隙类中等类型。

矿井水文地质类型按照就高不就低的原则,井水文地质类型为中等。

二、防治水工作责任制、机构建设及防治水设备情况

1、工作责任制、机构建设

为认真贯彻执行“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生产方针,坚持“预测预报、有疑必探、先探后掘、先治后采”的防治水原则,认真做好矿井水害的防治工作,杜绝重大水害事故,保证矿井安全生产。

根据《煤矿防治水规定》,矿成立了以总工程师为组长,防治水副总工程师为副组长的防治水技术管理责任体系,负责全矿防治水工作的统一协调指挥工作。

明确了矿长是安全生产的第一责任人,对全矿防治水工作负总责,总工程师是防治水技术管理责任体系的具体领导者,对全矿防治水工作负技术责任,负责组织编制、修改和实施防治水总体规划,审批防治水施工措施。

矿井专设防治水副总工程师一名,协助总工程师做好防治水技术措施的审批和实施,负责具体的防治水工程的组织和落实。

生产技术科负责防治水工作的具体实施,搞好水情水害分析和预测预报,每月组织一次矿井水害隐患排查,并以月度预报的形式上报领导小组和下发各施工单位,阶段性向领导小组汇报工作开展情况,确保安全生产,紧急情况下带领抢险救灾分队进行抢险救灾。

为确保井下钻探工程的正常进行,能够迅速有效的进行探放水或注浆堵水,矿特成立由16人组成的专业钻机队,钻机队在生产技术科指导下开展工作,负责井下探放水工作和注浆堵水工程的现场施工。

2、防治水设备

根据《煤矿防治水规定》,矿井成立了专职防治水队伍,配备了专职防治水技术人员2名。

矿井防治水设备有:

ZLJ-650钻机4台,高压注浆泵1台,并配有全套的钻杆、钻头,以上防治水设备完好,均可以正常工作。

三、水情水害因素分析

(一)地表水

1、河流:

本井田地表水系简单,井田北侧有一条源于岗头,由东向西流向的泄洪沟,沟深1~1.5m,沟宽30~60m,除汛期有水外,一般无水;工广南部有一条自西向东的引水灌溉渠,渠内汛期水面标高经多年长期观测为34.2米左右,汛期后水位低于34m,且工广内标高为35.8米,主副井口等主要建筑物标高为37.5米,因此不可能造成地表水灌入井内。

2、湖泊:

朝阳煤矿位于山东省南四湖的独山湖东岸,湖东大堤的垤斛~北沙河段内。

根据南四湖1957年设计水位上级湖为36.99米,下级湖36.49米;50年一遇设计洪水位上级湖为36.79米,下级湖36.29米;20年一遇设计洪水位上级湖36.29,下级湖35.79米。

湖东大堤横穿于井田,湖东大堤顶部标高均大于39米,湖东大堤顶宽6米,堤防边坡内外均采用1:

3,堤顶超高2.5米。

并且按洪评报告的规定,湖东大堤每年进行加高加固,有效的防治了洪水。

由于工广内主副井口等主要建筑物标高为37.5米,均达到防洪标准,因此,不可能造成独山湖水通过主副井口灌入井内。

3、塌陷区积水

朝阳煤矿开采的煤层埋藏较深(-620m~-1050m),前期31采区采用条带式开采,现在31采区3110工作面、32采区3201、3203、3201外、3205里工作面已开采结束,经过对地面长期的沉降观测,采后对地面影响较小,最大下沉深度0.6米左右,地面未形成明显的塌陷区积水现象。

4、大气降水

根据矿井近几年井下涌水量和地面降雨量观测统计分析,井田煤系地层上覆较厚的侏罗系地层和第四系松散层,上覆地层中相对隔水层较多,并且也较厚,大气降水和地表水被其阻隔,与下部含水层水力联系很弱。

因此井田不存在大气降水和地表水通过有关含水层向井下间接渗入的威胁。

2013年矿井月度涌水量与月度降雨量实测数据统计表:

项目日期

井下涌水量(m3/h)

地面降雨量(mm)

2013年1月

42.3

10.7

2013年2月

42.3

12.5

2013年3月

41.9

7.3

2013年4月

42.2

7.8

2013年5月

42.2

77.2

2013年6月

42.1

10.2

2013年7月

41.5

125.8

2013年8月

41.4

15.7

2013年9月

40.4

3.7

2013年10月

41.3

4.5

2013年11月

41.2

0

2013年12月

41.3

0

(二)地下水

1、含水层水患分析

第四系覆盖全井田为河湖相沉积,主要物源为井田北部寒武系灰岩和东北部的花岗片麻岩丘陵风化产物。

井田内第四系平均厚度85.45m。

分为上含水层段、中部隔水层段和下含水层段。

上段组织松散、透水性强,直接接受大气降水的补给,含水丰富。

但第四系中部隔水层段由粘土、砂质粘土、粘土质砂及薄层砂层所组成,分布广、厚且稳定,隔水性好,因此大气降水、地表水及第四系上段水与煤系各含水层无直接水力联系。

下含水层段底部砂层虽与基岩接触处存在垂直下渗的补给关系,由于补给条件差,补给量有限,且有较稳定的相对隔水层段----上侏罗统第三段隔水层段阻隔,防止第四系下含水层段水垂直下渗至煤系地层。

因而第四系含水层对开采基本无影响。

影响煤层开采的主要含水层水患分析

1.侏罗系含水层

井田内侏罗系最大残厚931.49m(ZY7号孔),按岩性和物性特征由下至上分为三段,第一、二段砂砾岩层为含水层组,第三段粉砂岩、砂质泥岩夹细粒砂岩层为相对隔水层。

侏罗系二段砂砾岩:

平均96.42m,其中,砾岩厚2.80~37.40m,平均19.14m,为钙泥质胶结,该含水层在勘探阶段未发现漏水点,据滕北区域资料,侏罗系二段砾岩富水性较强。

开采3下煤后导水裂隙带可能波及到该层段,是3下煤层的间接充水水源。

侏罗系二段砾岩对3下煤层采空区进行水源补给的可能性较大,矿井已形成的10个工作面采空区均无老空区出水现象,今后随着孤岛工作面的开采,将形成大面积的采空,导水裂隙带可能波及到该层段,但经32采区多个正规工作面回采观测未发现采空区出水现象,因此对3下煤层采空区直接构成水害威胁的可能性较小,预计今后随着采空区面积的增大,涌水量可能有增大的趋势。

侏罗系一段砂砾岩:

厚19.40~118.70m,平均82.64m。

底部发育1~2层砾岩,多为1层,砾岩厚1.20~22.00m,平均12.19m,为钙泥质胶结,据ZY1、ZY3号孔注水试验资料,富水性弱,为裂隙、孔隙承压水,工作面回采后“两带”高度全部进入侏罗系一段砂砾岩,经采空区实际观测均无采空区出水现象。

截止目前,井巷工程多处揭露本段,有些巷道在该段砾岩中掘进,绝大部分区段无水,仅在局部有少量滴淋水,因此,此含水层基本对开采3下煤无出水威胁,但不排除局部大型富水裂隙突水的可能,我矿将积极做好观测和分析工作。

2.山西组3下煤层顶底板砂岩含水层

3下煤顶板砂岩:

平均厚9.62m,底板砂岩平均厚2.43m,勘探阶段该层与侏罗系一段砂砾岩混合抽水一次,富水性较弱。

本含水层是开采3下煤层的直接充水水源,也是主要充水水源,3下煤顶板砂岩以细粒砂岩为主,裂隙局部发育,充填方解石脉,含水层富水程度弱,水害威胁较小,一般不会有突水威胁。

经过对3下煤层采掘过程中地质资料的分析,采空区观测及施工的泄水港来看3下煤层顶底砂岩,水量不大,现基本无水,表现为静储量为主,因此含水层基本对开采3下煤无水害威胁。

3.太原组石灰岩含水层

三灰:

平均7.08m,裂隙发育,常充填方解石,并发育小溶洞,充填小灰岩块及燧石块,为方解石胶结。

3下煤开拓过程中先后在南石门、西翼轨道巷施工五组钻孔对三灰进行钻探并疏放三灰水,最初涌水量40m3/h,水压6.5mpa,十天后水量14m3/h,水压0.8mpa,二十天后基本无水。

随后又在3111联络巷、-880水平车场、西翼皮带巷下段掘进过程中多处巷道揭露三灰均无出水现象。

32采区3201材联和皮联均揭露三灰,都未出水。

由此说明三灰在朝阳井田内富水性较弱,以静储量为主,三灰水对矿井开采构成水害威胁的可能性很小。

五、八、九灰:

五灰平均厚1.97m;八灰平均厚2.41m,九灰平均厚1.73m。

五、八、九灰含水层厚度较小,在掘进中均有揭露,且都无水,对开采基本构不成水害威胁。

十下灰:

平均厚4.01m,东翼开拓过程中,在东翼轨道、皮带巷均揭露十下灰,都仅有极少量水渗出,但对正常生产无影响。

4.本溪组石灰岩含水层

十二灰:

平均厚2.30m,富水性不均一。

在本井田内含水层埋藏深,富水性弱。

在东翼开拓过程中,东翼轨道揭露十二灰时,仅有极少量水渗出,久后干涸,对正常生产无影响。

十四灰:

平均厚9.82m,富水性不均一。

在本井田内由于含水层埋藏深,富水性弱。

根据地面ZY32-1长观孔观测,2007年1月观测水位标高为-84.4m,2012年10月观测水位标高为-107.5米,近三年多水位总体呈下降趋势,观测孔水位总体下降,不受地面降水等因素影响,表明深部含水层与地表水没有直接的联系,同时也表明我矿基本为一封闭水文地质单元。

十四灰对开采16煤层具有底鼓水威胁,开拓开采3下、12下煤,在正常层位下一般无水害威胁。

在东翼采区巷道开拓过程中,轨道巷需穿过十四灰。

在过十四灰前,施工了探放水钻孔,所施工的9个钻孔中4个钻孔出水,5个钻孔无水。

有1孔最初水量达90m3/h(2006年7月5日),最初水压为5Mpa,第二天后水量降为50m3/h,第三天水量降为36m3/h,至2006年8月5日水量降为20m3/h,水压为1.9Mpa,水量为10m3/h。

其余出水钻孔水量2.4~3.9m3/h,2006年11月对此段进行注浆封堵,经长期观测无出水现象、无底鼓现象,截止目前注浆封堵效果良好。

东翼轨道巷在进入十四灰前,无出水现象,当进入十四灰中、下部后,围岩出现淋水现象,水量约2.0m3/h,淋水段长度5m左右,目前该段巷道仍有滴淋水现象,水量约1.0m3/h,但不影响正常生产。

5.奥陶系石灰岩

井田有11孔揭露,地面钻孔最大揭露厚度56.30m(ZY31-1号孔),局部裂隙发育,且充填方解石。

井下钻孔最大揭露厚度为100.00m(2006-10#号孔),该钻孔开孔层位为十下灰,揭露了十一灰、十二灰、十四灰及奥灰100m,全孔无水。

井下钻孔3孔揭露奥灰,有一个钻孔出水,水量为8.6m3/h。

补勘期间对奥灰共进行了2次抽水试验,其单位涌水量(0.0001502~0.003821L/s.m)较小,富水性弱。

井田内奥灰水位为+6.99米,近年来随着滕县煤田对下组煤开采强度的加大,奥灰水位下降呈加快趋势。

奥陶系石灰岩为巨厚岩溶裂隙类承压含水层,具有水压高、含水丰富等特点,但因其与3下、12下煤间距大,正常情况下(比如不存在断层或陷落柱),不会对开采3下、12下煤存在出水威胁。

根据生产地质报告资料,预计奥灰至16煤层底板安全隔水层厚度临界值平均为59.69m,井田内16煤层至奥灰顶间距36.86~74.25m,平均49.06m,因此今后在开采16煤层时井田内大部分块段将受到奥灰底鼓水的威胁。

2、构造区水患分析

(1)本井田总体构造形态基本上为一由凫山断层与北徐楼断层组成的近北东向的地堑构造。

地堑内总体构造形态为宽缓向斜,向斜两翼发育有宽缓褶曲。

由于受区域性断裂—凫山断层的控制,井田内断裂构造较发育,落差大于10m的断层25条,其中落差大于30m的断层21条,另外井田内巷道揭露一批落差大于5~10m的小断层,由此可以看出井田内构造复杂程度中等偏复杂。

井田勘探过程中,20孔27点穿过断层带,均无漏水现象发生,说明断层带充填较好,富水性弱,导水性差。

(2)井下所揭露断层基本无出水现象,邻近生产矿井不同采深所遇断层,除少数初揭时少量出水外,均为渗水现象,久后干涸,也表明断层导水性及富水性均较差。

但当断层使强含水层与煤系地层对口或间距变小时,应留足安全防水煤柱,以防井下突水事故的发生,特别是在开采下组煤层时,由于断层的切割,奥灰与16煤层多处对口接触,断层的导水性对矿井安全开采将有很大的影响。

据滕北区勘探抽水资料,十下灰水位与奥灰水位最接近,表明十下灰与奥灰存在一定的水力联系,断层有导水的可能。

(3)根据断层防水煤柱的留设原则:

依据《枣庄市朝阳矿井初步设计》规定,落差大于50米的断层两侧各留50米;落差在30~50米的断层两侧各留30米;落差在20~30米的断层两侧各留20米;落差小于20米的断层不留煤柱。

均留设了断层防水煤柱,因此,一般不会造成断层导水的可能。

(4)根据目前掌握的资料分析,断层充填断层泥,粘性强,密实性好,隔水性能优,断层基本不导水或弱导水,通过断层出水的可能性很小。

(5)对开采3下煤层有直接影响的充水含水层,有侏罗系底砾岩、3下煤层顶底板砂岩、太原组石灰岩(三),其水位标高为-11.485~-23.367m,而周围矿区水位已降至-66.6~-211.1m,水位相差较大,表明井田内含水层受外围矿井排水影响较小,井田边界断层对上组煤具一定的阻水性。

根据目前掌握的资料,井田内断裂构造以高角度正断层为主,断层充填断层泥,粘性强,密实性好,隔水性能优,断层基本不导水或弱导水,通过断层出水的可能性很小,但不排除局部导水的可能,特别是与强含水层对接区段。

但当断层落差较大,其水害威胁程度大大提高,应提高重视并留设合理的保安煤柱。

另外矿井范围内落差较大的张性正断层,在大面积开采后,也可能由原始状态下的导水性差,在应力作用下转变为导水断层。

因此,开拓期间必须严格按探放水制度进行超前钻探,留足防水煤柱消除断层导水的影响。

3、老空区积水

目前我矿3下煤层共计回采结束了的8个条带工作面3个正规工作面,采空区积水情况一览表:

项目

名称

积水量(m3)

积水面积(m3)

积水区外缘标高(m)

说明

3101

0

0

/

施工泄水巷排放老空水,

未形成采空积水区

3103

0

0

/

施工泄水巷排放老空水,

未形成采空积水区

3105

79130

19300

-690

暂不影响采掘

3107

0

0

/

已疏放

3108(西)

13047

3631

-753

已探放,暂不影响采掘

3109

0

0

/

掘进3110工作面已对3109老空水进行了充分的疏放。

3110、3111

62169

27030

-859

暂不影响采掘

3113

16424

9111

-882

暂不影响采掘

3201

13000

10500

-942

暂不影响采掘

3203

47698

13628

-929

暂不影响采掘

3201(外)

4672

3267

-915

暂不影响采掘

3205(里)

12000

12184

-1042

3206工作面回采前已疏放至安全标高;暂不影响采掘

我矿目前存在八个老空积水区,今后进入受老空水威胁的区域进行采掘活动时,提前做好探放老空水工作。

因此,老空区积水对矿井的安全生产无影响。

本年度至今为止,3108皮带巷掘进已对3107采空积水疏放完毕,3108材料道掘进已对3108西采空积水进行探放,3206工作面回采前已对3205里工作面采空积水疏放至安全标高,采区措施后采掘活动均不受老空积水威胁。

根据3206工作面施工的顶板探放含水层水钻孔表明顶板侏罗系砾岩赋水性弱,钻孔无出水现象,因此受水害威胁程度一般。

工作面回采过程中仍需加强水文观测,以及排水系统的检修维护工作。

4、封闭不良钻孔水患分析

本井田内共有54个钻孔,有两个封闭不良钻孔。

分别为:

大2号、33-14'号。

大2号钻孔在煤层赋存区以外,因此本孔不存在导水威胁。

33-14'号钻孔在133.00m~孔底未封,终孔深度372.74米,未穿过侏罗系,对煤系地层无导水威胁。

经分析我矿不存在封闭不良钻孔导水威胁。

5、陷落柱水患分析

根据本井田勘探及实际揭露资料,本井田范围还没有发现陷落柱构造,通过陷落柱导水的可能很小。

6、相邻矿井边界的水患分析

井田边界保护煤柱线由山东省国土资源厅以(鲁资能备字[2007]29号)文件划定,以边界坐标点连线为界,在井田边界内侧留设60m边界煤柱,矿井开拓开采严格按边界煤柱线施工,两矿签定了安全互保协义并定期进行图纸交换,据调查相邻矿井北徐楼煤矿亦按规定留足了边界煤柱,且两矿基本以落差较大断层为界,因此我矿不存在相邻矿井水患威胁。

(三)独山湖水体下开采可行性分析

1、从覆岩导水裂隙带发育高度方面来看,朝阳煤矿3下煤顶板深部为坚硬—中硬型的顶板;3下煤赋存较稳定,厚度变化较小;倾角较小,覆岩上方变形破坏均匀,易于预计且较为一致。

2、区域第四系松散沉积物含水岩组由粘土、砂、砾组成,广布全区,半胶结到未胶结。

第四系受大气降水及地表水直接补给,含水丰富,水质良好。

松散层中含多层粘土,砂质粘土,富水性弱,分布稳定,局部区域内下组底部含水层下还有粘土层。

而中间隔水层厚度大,分布稳定,隔水性能好,有效地隔绝了地表水体与松散层下部含水层及基岩含水层的水力联系。

3、区内湖底的淤泥质土,表层的粉质粘土、粉土,渗透性弱,使地表水与地下水无直接联系。

4、从煤岩柱的构成分析方面来说,朝阳煤矿浅部防水防沙煤岩柱是以砂质粘土岩、泥质页岩、粘土岩等软弱岩层成分为主构成的煤岩柱,地下水渗入结构面,易使岩体软化,封闭了节理裂缝,渗透性小。

煤岩柱内砂岩大多亦为泥质胶结,其隔水和抵抗连通性裂缝发生的能力也比较好,开裂性影响到达它的范围时,导水裂缝带高度的发展将可能大大减弱,其原因是保护层中普遍有累计厚度较大的泥岩分类岩层分布,起到了有效的隔水及再生隔水作用。

这对于水体下采煤是一个十分有利的因素。

5、根据《山东省朝阳矿业有限公司32采区独山湖下开采可行性方案和开采设计》计算分析,正常情况下最大导水裂隙带高度为123.0m左右;当工作面遇到断层时,模拟导水裂缝带发育到最大达148.5m左右。

因此,正常情况下最大防水安全煤岩柱厚度值为138.0m;当工作面遇到断层时,最大防水安全煤岩柱厚度值为163.5m。

6、朝阳煤矿3下煤层最大开采(32采区)厚度计算得到的正常情况下与工作面遇到断层情况下的最大防水安全煤岩柱厚度值均小于朝阳煤矿3下煤32采区顶板覆岩柱厚度值(810m~985m)。

因此,朝阳煤矿3下煤层独山湖水体下开采是安全的。

7、朝阳煤矿3下煤覆岩厚度较稳定,易于预计且较为一致。

煤岩柱的隔水和抵抗连通性裂缝发生的能力也比较好。

松散层中含水层与隔水层赋存较稳定,分布较均匀。

地表水体与松散层下部含水层及基岩含水层的水力联系不密切。

所有这些非常有利于朝阳煤矿水下的安全开采。

因此,采取全面的相应安全生产技术措施,朝阳煤矿3下煤层独山湖水体下开采是安全可行的。

四、水情水害分析预测治理

严格按照2014年度采掘作业计划编排,进行各采掘工作面水情水害分析预测,同时采取相应措施,确保矿井不受水害威胁。

(一)回采工作面

2014年度将回采32采区3206工作面、32采区3205外工作面。

1、3206工作面

3206工作面位于32采区西部,皮带巷西侧为3205工作面采空区。

3205工作面积水区外缘标高低于3206工作面,因此工作面回采不受3205采空区积水威胁。

经工作面回采前施工顶板探水孔,探明钻孔无水,顶板砂岩、侏罗系砾岩富水性差。

工作面涌水量主要为生产用水,两巷排水系统能够满足工作面安全生产的需要。

因此本年度工作面回采期间受水害威胁程度一般,但是在工作面回采过程中仍需加强水文观测,及时检修维护排水系统,保证工作面生产期间正常排水。

2、3205外工作面

3205外工作面工作面顶板砂岩、砾岩为弱含水层,工作面面宽60m,回采产生的冒落裂带高度将影响到侏罗系二段砾岩,因此工作面回采前采用钻探方式提前探放顶板含水层水消除顶板水威胁确保工作面的安全回采。

(二)掘进工作面

3、3108材料道掘进工作面

3108材料道和3108皮带巷将沿3下煤层底板掘进,根据以往资料分析预测,在掘进中基本不受顶底板水患威胁。

但由于受断层影响,在断层裂隙带附近将有可能出现滴淋水现象,因此,在掘进过程应加强水文地质观测,必要时采取超前探测消除水患威胁确保工作面安全生产。

3108材料道西侧为3108西工作面采空积水区,由于3108西工作面积水区外缘标高低于3206材料道,因此巷道掘进基本不受采空区积水威胁。

但为确保巷道掘进安全,在巷道掘进至采空区积水探水线区域时及时采用钻探方式进行超前探放,并在巷道最洼点留设U型管连通3108西采空区确保3108材料道掘进及工作面回采期间的安全生产。

4、W122采区集中轨道巷

W122采区集中轨道巷本年度掘进区段基本在12下煤附近层位掘进,根据以往揭露资料分析,本层位不受水害威胁,仅在局部存在滴淋水现象。

由于矿井12下煤地质条件复杂,巷道掘进期间应加强地质资料收集分析,做好水文地质预测预报,在巷道揭露落差较大断层时应及时进行超前探测工作。

五、防治水相关工作落实情况及采取的主要措施

矿井一旦发生水害事故立即启动2014年度重大生产安全事故抢险救灾应急预案水害预案。

(一)地面水防治水措施

1、工业广场情况

根据矿井补充勘探报告,矿井历年最高洪水位标高36.48米。

矿井主、副井及风机房标高为37.5米,均高于最高洪水位值。

工业广场内、外均布置了数条大型地面排水沟,与矿外主排水沟相连,能够满足地面疏、排水的需要。

(1)如果大气降水特别丰富,实测连续降雨达到50mm以上或气象预报为“暴雨”天气时,或能够造成洪水位超过历史最高洪水位+36.48米时,立即撤出井下所有作业人员,此项工作由调度室负责。

(2)生产技术科对矿区范围内地面河流、水库、池塘、积水坑、地面斑纹等进行调查了解,摸清情况,分析危害,制定具体的防范措施。

(3)调度室做好区域性防治水工作,及时掌握了解天气变化情况,有明显降水前后要与相邻矿井间的信息沟通,实现联防互保。

(4)机电科安排专人对矿井排水系统进行全面检查、维修,水泵、管路、电控等设备要保持完好,备品配件充足。

(5)机电科负责泵房、变电所等重要场所的管理,要配齐值班人员,并加强管理,严格值班纪律,严禁空班漏岗。

(6)调度室负责加强停产期间的值班管理工作,确保安全生产信息渠道畅通。

严格落实24小时安全生产调度制度,加强井上下巡视工作,及时调度掌握情况,确保井上下信息畅通。

若遇有重大险情和重大事故必须及时、如实报告,并立即启动应急救援预案,迅速开展救助工作。

(二)井下防治水工作落实及措施

1、各水平的排水设施情况

(1)中央泵房

中央泵房容积2850m3,水泵型号为pj200B×9水泵三台,其中一台工作、一台备用、一台检修,敷设Φ325mm排水管路两趟,经测试单台水泵排水量450m3/h,双台单管并联排水量862m3/h,双台双管排水量896m3/h,配用电机功率1400Kw,扬程790m,能够在20h内排出矿井24h的最大涌水量。

(2)-880泵房

-880泵房安装MD280-43×5型水泵三台,其中一台工作、一台备用、一台检修,敷设Φ27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