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线路CAD课程设计报告+丁明.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665748 上传时间:2023-05-04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143.9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电子线路CAD课程设计报告+丁明.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电子线路CAD课程设计报告+丁明.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电子线路CAD课程设计报告+丁明.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电子线路CAD课程设计报告+丁明.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电子线路CAD课程设计报告+丁明.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电子线路CAD课程设计报告+丁明.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9页
电子线路CAD课程设计报告+丁明.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9页
电子线路CAD课程设计报告+丁明.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9页
电子线路CAD课程设计报告+丁明.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9页
电子线路CAD课程设计报告+丁明.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9页
电子线路CAD课程设计报告+丁明.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9页
电子线路CAD课程设计报告+丁明.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9页
电子线路CAD课程设计报告+丁明.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9页
电子线路CAD课程设计报告+丁明.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9页
电子线路CAD课程设计报告+丁明.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9页
电子线路CAD课程设计报告+丁明.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9页
电子线路CAD课程设计报告+丁明.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9页
电子线路CAD课程设计报告+丁明.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9页
电子线路CAD课程设计报告+丁明.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9页
亲,该文档总共1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电子线路CAD课程设计报告+丁明.docx

《电子线路CAD课程设计报告+丁明.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子线路CAD课程设计报告+丁明.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电子线路CAD课程设计报告+丁明.docx

电子线路CAD课程设计报告+丁明

 

电子线路CAD课程设计报告

 

院、系:

信息工程学院

专业:

电子信息工程

学号:

*********

**************

指导教师:

姚淑霞张晓华陈黎霞辛艳辉

 

二00九年七月二日

 

1、课程设计目的…………………………………………………………3

2、课程设计题目与要求…………………………………………………3

3、课程设计报告内容……………………………………………………4

4、设计心得与实验体会…………………………………………………9

 

1.课程设计目的

1)以Protel原理图输入方法来设计描述电路,通过学习,深入理解电路设计的流程和方法以及简单PCB板的设计生产工艺,通过上机实验,能够独立进行电路图的绘制。

2)掌握Protel设计电路的流程;DesignExplorer的设计环境、SCH模块的设计技巧与方法

3)通过实验,掌握基本的实验方法和技能,以及原理图库文件设计、网络表的分析、PCB模块的设计技巧与方法、PCB的工艺流程、单面及双面板的制作。

4)培养从事科学实验的技能、技巧,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得出创新能力。

2.课程设计题目描述和要求

该课程设计,要求应用Protel99SE软件,建立DDB文档,绘制SCH原理图,建立SCH库文件,生成网络表并能够分析网络表,建立PCB文件并设置其工作环境,建立PCB库文件并能够封装,正确地导入网络表后,对PCB进行布局布线,最后导出导入文件。

课程设计主要有以下的流程:

1)建立DDB文档,建立SCH文件,SCH工作环境设置

2)建立SCH库文件,新元件的编辑与保存

3)原理图绘制,原理图编辑

4)生成网络表

5)建立PCB文件,PCB工作环境设置

6)建立PCB库文件,新封装的编辑与保存

7)PCB布局:

画出PCB边框,放置安装孔,调整元件位置,编辑元件

8)布线规则设置,布线及调整

9)文件的导出与导入

实验的整体要求是能够独立地熟练地运用Protel99SE软件,完成老师提供的相关试题,在规定的时间里提交相关的作业任务。

3.课程设计报告内容

3.1电路原理图的绘制与编辑

1.建立DDB文档,建立SCH文件,SCH工作环境设置

(1)在D:

盘上以考号为名称建立一个文件夹;

(2)打开Protel99se,在上面所建立的文件夹中以你的姓名为文件名建立一个ddb文件;

(3)打开上面所建立的ddb文件,在document文件夹中建立一个名为“显示控制电路.sch”的原理图文件;

(4)设置图纸大为A4,水平放置,工作区颜色为18,边框颜色为16;

(5)设置捕获栅格为10,可视栅格为50;

(6)设置字体为“黑体”,斜体,10号字;

(7)用“特殊字符串”在图纸标题栏中填上:

“AT89C2051七段显示电路”,制图者一栏上填上你的姓名。

这两项字符的大小设置为10号,颜色选为棕色(各种棕色均可)

2.建立SCH库文件,新元件的编辑与保存

a)在上题所建立的原理图中打开“ProtelDOSSchematicLibraries.ddb”库;

b)在ddb文件中再建立一个名称“IC.lib”的SCH元件库;

c)在IC.lib元件库中建立一个新元件,名称为“AT89C2051”;

d)绘制新元件如下:

e)将上面绘制完成的新元件封存装设置为“DIP20”;

f)存盘保存。

3.原理图绘制,原理图编辑

按下图所示绘制原理图,按图的要求设置好元件名称及参数,放置好相应的网络标志。

图中每个元件的封装按如下要求设置:

a)LED1、LED2设置为LED

b)所有电阻设置为AXIAL0.4

c)所有的电解电容设置为RB.2/.4

d)电容设置为RAD0.1

e)X1设置为RAD0.2

f)D1、D2设置为DIODE0.4

g)BG1、BG2设置为TO-92A

h)S1、S2设置为SIP2

i)J1、J2设置为JDQ1

j)集成电路的封装不变

4.生成网络表

a)对上题绘出的图进行电气检查无误后,生成网络表文件;

b)对生成的网络表文件进行检查,看是否有缺漏的元件名、参数及封装;

c)检查无误后,保存文件。

电器规则检查截图:

网络表:

[

BG1

TO-92A

9014

]

[

BG2

TO-92A

9014

]

[

C1

RAD0.1

15P

]

[

C2

RAD0.1

15P

]

[

C3

RB.2/.4

10UF

]

[

D1

DIODE0.4

IN4001

]

[

D2

DIODE0.4

IN4001

]

[

IC1

DIP20

AT89C2051

]

[

J1

JDQ1

4.5V

 

]

[

J2

JDQ1

4.5V

 

]

[

LED1

LED

LED

 

]

[

LED2

LED

LED

 

]

[

R1

AXIAL0.4

1.2K

 

]

[

R2

AXIAL0.4

1K

 

]

[

R3

AXIAL0.4

1K

 

]

[

S1

SIP2

CON2

 

]

[

S2

SIP2

CON2

 

]

[

X1

RAD0.2

11.0592

 

]

GND

BG2-3

C1-1

C2-2

IC1-10

R1-1

NetC3_2

C3-2

IC1-1

R1-2

NetD1_1

BG1-2

D1-1

J1-4

NetD2_1

BG2-2

D2-1

J2-4

NetIC1_12

IC1-12

R3-1

NetIC1_13

IC1-13

R2-1

NetIC1_18

IC1-18

LED2-A

NetIC1_19

IC1-19

LED1-A

NetJ1_1

J1-1

S1-1

NetJ1_2

J1-2

S1-2

NetJ2_1

J2-1

S2-1

NetJ2_2

J2-2

S2-2

NetR2_2

BG1-1

R2-2

NetR3_2

BG2-1

R3-2

NetX1_1

C2-1

IC1-5

X1-1

NetX1_2

C1-2

IC1-4

X1-2

VCC

C3-1

D1-2

D2-2

IC1-20

J1-3

J2-3

LED1-K

LED2-K

材料清单截图:

3.2PCB版图设计

1.建立PCB文件,PCB工作环境设置

a)在document文件夹中建立一个名为“显示控制电路.pcb”的印制板文件;

b)工作层设置:

设置信号层,防焊层均只为底层;

c)选项设置:

设置当用户进行PCB设计时,自动进行设计规则检查;

设置当出现重叠图件时,自动删除重叠的图件;

设置当出现回路时,系统会自动删除此回路;

d)数值设置:

设置单位为“米”制,可视栅格为2mm和10mm;

设置水平、垂直移动栅格为0.2mm;

e)显示设置:

设置栅格类型为线型,显示飞线和焊盘孔,不显示导孔;

设置所有对象均为简单显示。

2.建立PCB库文件,新封装的编辑与保存

a)在document文件夹中建立一个名为“元件封装.lib”的印制板封装库文件;

b)打开该库文件,在库文件中新建元件名为“JDQ1”的元件,按下图的尺寸建立一个新封装;

c)将建好的元件封装库存盘。

DJ1封装

 

JDQ1封装

LED封装

3.PCB布局:

画出PCB边框,放置安装孔,调整元件位置,编辑元件。

a)建立一个如图所示边框的电路板;

b)在所建的电路板的四角按如图所示位置放置三个安装孔,孔与边的距离相同;

c)从网络表中导出所有元件(在网络表导出无误情况下);

d)按下图所示位置大致布局。

8.布线规则设置,布线及调整。

a)设置安全距离为0.3mm;

b)设置为单层板(底层)布线;

c)设置为45°转角;

d)设置VCC及GND线宽为1mm,其余线宽为0.5mm;

e)检查元件的焊盘,如有直径小于1mm的,改为1.3mm。

f)使用自动布线进行布线;

g)使用手工布线进行位置调整和线条美化。

最后的PCB版图:

3.3设计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在设计的过程中,遇到的主要问题有以下几个。

1)原理图器件的寻找

对照原理图,有的器件在原理图中有它的名称,可以直接输入其名称就可以搜寻的到,可是有些器件就没有标注名称,就比较困难地调出。

对这个问题采取的办法是,与同学进行交流,或者是上网进行查询,这就较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

2)PCB库文件的建立

PCB库文件的建立的过程中,开始的阶段没有重视引脚的编号,直接导致了后面的操作步骤出现了很多的问题。

对这个问题,同样与同学进行深入的交流,不断地尝试新的方法进行一一的排除问题,较好地处理了这个问题。

3)网络表的导入

导入网络表这个操作是简单的,但是导入后弹出的错误提示却比较难以解决,尤其是出在库文件的封装问题上,比较棘手。

对这个问题,同样是进行多交流,多尝试,也很好地处理好了问题,有了较大的进步。

4)PCB布线

布线采取自动布线,简单易行,但是却出现了红线,这明显不符合题目所给的要求,问题出在哪?

当时一直找不出来。

对这个问题,与同学交流只是一个方面,寻求相关书籍的查找,才发现问题出在选取层的问题上,也很好地解决了问题,对理论知识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

4.设计总结和心得体会

这次的课程设计,与前几次的课程设计一样,从中收获了很多,学到了很多的知识,主要体现在一下几点。

1.完成课程设计的质量明显提高。

由于这次的课程设计有充足的时间,再加上前几次的课程设计所积淀下来的经验,以及老师悉心的指导,有力地指导了这次课程设计的进行,提高了这次课程设计任务的质量和速度,进一步地增强了自己完成任务的能力,巩固了所学的理论知识。

2.独立完成任务能力增强。

几个人集体完成任务,必然存在弊端的,尤其体现在合作的分工不明确和对任务的消极怠工。

这次课程设计独立地进行,从头至尾,完全独立地操作,增强了独立完成任务的能力,一定程度地摆脱了依赖和消极怠工。

3.夯实了基础知识。

所有的专业课实验,以及这次的课程设计,无不有力地证明了基础知识的重要性,无不在提醒自己,要重视对基础知识的学习。

通过这次的实验,理解了电子线路的设计方法和流程,夯实了电子线路的基础知识。

4.增强了搜索资料的能力。

很显然,任何的实践活动,都不可能闭门造车,是必须去吸取前人的实践经验,这就要求在课程设计的过程中,从网络上,从图书馆,借寻相关资料书籍等,有力地指导课程设计。

5.进一步认清了毕业走向。

一直搞不明白毕业后去干什么,通过这次的课程设计,就直接指明了一条出路,那就是学习如何设计电子线路。

这就要求在最后的大学时间里,要继续夯实相关的理论知识,继续多动手操作,提高具体的实践操作能力,为即将毕业的工作出路,做好充分的准备。

6.对这次课程设计的建议。

整个的课程设计的过程中,老师的悉心指导对我们是大有裨益的,对老师表示感谢。

但是有一点遗憾的是,学校提供的电脑太过落后,绝大部分的电脑都无法安装好课程设计所必须的软件,这是一个致命的问题,希望领导能够重视这个问题,更新所需的实验电脑。

参考书目:

[1]潘永雄,《电子线路CAD实用教程》,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7年

[2]余勤科,《protel电子设计实用指南——基础·实例·技巧》,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0年

[3]崔伟,《protel99SE电子原理图与电路板设计教程》,海洋出版社,2005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