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高考化学考试大纲解读-专题03-考纲下的高考热点Word版含解析.doc

上传人:聆听****声音 文档编号:266721 上传时间:2023-04-28 格式:DOC 页数:36 大小:1.72M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年高考化学考试大纲解读-专题03-考纲下的高考热点Word版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2019年高考化学考试大纲解读-专题03-考纲下的高考热点Word版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2019年高考化学考试大纲解读-专题03-考纲下的高考热点Word版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2019年高考化学考试大纲解读-专题03-考纲下的高考热点Word版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36页
2019年高考化学考试大纲解读-专题03-考纲下的高考热点Word版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36页
2019年高考化学考试大纲解读-专题03-考纲下的高考热点Word版含解析.doc_第6页
第6页 / 共36页
2019年高考化学考试大纲解读-专题03-考纲下的高考热点Word版含解析.doc_第7页
第7页 / 共36页
2019年高考化学考试大纲解读-专题03-考纲下的高考热点Word版含解析.doc_第8页
第8页 / 共36页
2019年高考化学考试大纲解读-专题03-考纲下的高考热点Word版含解析.doc_第9页
第9页 / 共36页
2019年高考化学考试大纲解读-专题03-考纲下的高考热点Word版含解析.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36页
2019年高考化学考试大纲解读-专题03-考纲下的高考热点Word版含解析.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36页
2019年高考化学考试大纲解读-专题03-考纲下的高考热点Word版含解析.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36页
2019年高考化学考试大纲解读-专题03-考纲下的高考热点Word版含解析.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36页
2019年高考化学考试大纲解读-专题03-考纲下的高考热点Word版含解析.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36页
2019年高考化学考试大纲解读-专题03-考纲下的高考热点Word版含解析.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36页
2019年高考化学考试大纲解读-专题03-考纲下的高考热点Word版含解析.doc_第16页
第16页 / 共36页
2019年高考化学考试大纲解读-专题03-考纲下的高考热点Word版含解析.doc_第17页
第17页 / 共36页
2019年高考化学考试大纲解读-专题03-考纲下的高考热点Word版含解析.doc_第18页
第18页 / 共36页
2019年高考化学考试大纲解读-专题03-考纲下的高考热点Word版含解析.doc_第19页
第19页 / 共36页
2019年高考化学考试大纲解读-专题03-考纲下的高考热点Word版含解析.doc_第20页
第20页 / 共36页
亲,该文档总共3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2019年高考化学考试大纲解读-专题03-考纲下的高考热点Word版含解析.doc

《2019年高考化学考试大纲解读-专题03-考纲下的高考热点Word版含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年高考化学考试大纲解读-专题03-考纲下的高考热点Word版含解析.doc(3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2019年高考化学考试大纲解读-专题03-考纲下的高考热点Word版含解析.doc

考纲下的高考热点

热点一:

化学用语

必考。

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中均可出现。

涉及的知识点有元素的名称、符号,物质的化学式、分子式、结构式、结构简式、电子式、原子结构示意图、离子结构示意图,化学方程式、离子方程式、热化学方程式、电极反应式的书写,各类结构模型(如球棍模型、比例模型等)的识别。

[考纲要求]

①熟记并正确书写常见元素的名称、符号、离子符号。

②熟悉常见元素的化合价。

能根据化合价正确书写化学式(分子式),或根据化学式判断元素的化合价。

③掌握原子结构示意图、电子式、分子式、结构式和结构简式等表示方法。

热点二:

化学计量

高考热点,主要考查“物质的量”与粒子数(如分子、原子、离子、电子、质子、中子)、质量、气体体积、物质的量浓度、反应热等的关系,有关NA的讨论,将阿伏加德罗常数与氧化还原反应、离子反应、物质结构、化学反应速率、化学平衡、电离平衡、盐类的水解等联系起来进行考查,以物质的量为核心,有关质量、体积、浓度的计算。

[考纲要求]

④了解相对原子质量、相对分子质量的定义,并能进行有关计算。

⑤理解质量守恒定律。

⑦了解物质的量(n)及其单位摩尔(mol)、摩尔质量(M)、气体摩尔体积(Vm)、物质的量浓度(c)、阿伏加德罗常数(NA)的含义。

⑧能根据微粒(原子、分子、离子等)物质的量、数目、气体体积(标准状况下)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有关计算。

热点三:

氧化还原反应

[考纲要求]

①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

了解常见的氧化还原反应。

掌握常见氧化还原反应的配平和相关计算。

热点四:

离子反应

每年必考。

选择题和非选择题均有,选择题主要考查概念辨析,限制条件下,离子能否大量共存的判断,如限定溶液的颜色、酸碱性、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离子方程式书写正误的判断;非选择题中主要有书写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实验题中考查离子的检验、除杂;推断中用文字表述离子之间的反应现象;常结合电离平衡与水解平衡综合考查离子反应。

[考纲要求]

⑦了解离子反应的概念、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

掌握常见离子的检验方法。

热点五:

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

高考必考内容,课标卷理综卷必考部分的试题主要为选择题。

试题难度不大,这是为了控制新课程卷整套试题的难度,将该知识块的拓展内容安排在“物质结构和性质”模块来考查

[考纲要求]

(1)了解元素、核素和同位素的含义。

(2)了解原子构成。

了解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中子数、核外电子数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3)了解原子核外电子排布。

(4)掌握元素周期律的实质。

了解元素周期表(长式)的结构(周期、族)及其应用。

(5)以第3周期为例,掌握同一周期内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与原子结构的关系。

(6)以IA和VIIA族为例,掌握同一主族内元素性质递变规律与原子结构的关系。

(7)了解金属、非金属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及其性质递变的规律。

(8)了解化学键的定义。

了解离子键、共价键的形成。

热点六:

反应热、盖斯定律

[考纲要求]

②了解化学反应中能量转化的原因及常见的能量转化形式。

③了解化学能与热能的相互转化。

了解吸热反应、放热反应、反应热等概念。

④了解热化学方程式的含义,能正确书写热化学方程式。

⑤了解能源是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

了解化学在解决能源危机中的重要作用。

⑥了解焓变(ΔH)与反应热的含义。

⑦理解盖斯定律,并能运用盖斯定律进行有关反应焓变的计算。

热点七:

电化学

高考的热点,年年必考。

主要考查形式有:

给出装置图、反应现象、电源的电极、电极材料、可充电电池的充放电过程等信息,判断能量的转化、金属的活泼性、电极的名称、电极反应式、电池反应式的书写正误、电子或电流的流向、离子的移向、电解产物判断及计算、溶液酸碱性的判断与pH的计算、通过实验探究影响金属腐蚀的外界条件、电化学防腐法的原理。

常结合原电池和电解池的原理考查,尤其是将电化学有关知识与氧化还原反应、元素化合物的知识、化学实验、化学计算等综合在一起进行考查,是新课程高考命题的一个新的变化。

带盐桥的原电池在新课程高考题经常出现,要引起注意。

[考纲要求]

⑧理解原电池和电解池的构成、工作原理及应用,能书写电极反应和总反应方程式。

了解常见化学电源的种类及其工作原理。

⑨了解金属发生电化学腐蚀的原因、金属腐蚀的危害以及防止金属腐蚀的措施。

热点八:

化学反应速率化学平衡

每卷必考。

常考查的内容有:

反应速率的计算;与生产、生活、实验联系,分析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实验题中利用控制变量的方法,探究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是新课程高考常考的一种题型。

尤其是平衡常数是新课程新增的知识点,是课标卷必考的内容。

考查的方式可以选择题的形式出现,也可能出现非选择题中。

该类试题常常联系生产实际或化学实验,以图标、图像、数据分析等形式出现,定量分析与计算相结合,考查考生获取信息,分析、处理图标和数据的能力,实验能力等。

除此外化学平衡状态的判断和平衡移动方向的判断,有关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的图像题等经典试题仍是常考题型。

[考纲要求]

(6)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

①了解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和定量表示方法。

能正确计算化学反应的转化率(α)。

②了解反应活化能的概念,了解催化剂的重要作用。

③了解化学反应的可逆性及化学平衡的建立。

④掌握化学平衡的特征。

了解化学平衡常数(K)的含义,能利用化学平衡常数进行相关计算。

⑤理解外界条件(浓度、温度、压强、催化剂等)对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的影响,能用相关理论解释其一般规律。

⑥了解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的调控在生活、生产和科学研究领域中的重要作用。

热点九:

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

高考的热点,选择题主要有:

外界条件对弱电解质电离平衡的影响,离子的共存、离子方程式书写正误的判断;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的判断;溶液酸碱性强弱的判断;盐类水解在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非选择题主要考查盐类水解的原理及其解释,题目往往比较复题目往往比较复杂,难度较大,常出现在实验题或推断题中。

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为新增内容,选择题主要以图像题为主,考查溶度积常数的含义和应用。

经常结合物质的制备,海水的综合利用等流程图的题型中,考查沉淀的溶解和转化。

[考纲要求]

(7)电解质溶液

①了解电解质的概念。

了解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的概念。

②理解电解质在水中的电离以及电解质溶液的导电性。

③了解水的电离、离子积常数。

④了解溶液pH的含义及其测定方法,能进行pH的简单计算。

⑤理解弱电解质在水中的电离平衡,能利用电离平衡常数进行相关计算。

⑥了解盐类水解的原理、影响盐类水解程度的主要因素、盐类水解的应用。

⑦了解离子反应的概念、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

掌握常见离子的检验方法。

⑧了解难溶电解质的沉淀溶解平衡。

理解溶度积(Ksp)的含义,能进行相关的计算。

(8)以上各部分知识的综合应用。

热点十:

常见无机物及其应用

高考必考点,以重要的金属元素(Na、Al、Fe、Cu)非金属元素(C、Si、Cl、S、N)及其化合物为知识载体,常与概念、理论、结构、原理等结合在一起,以框图推断、实验探究、化工生产流程、计算等命题形式进行考查。

考查的知识点有:

用名称、化学式、结构式、电子式等化学用语表示物质的组成和结构;用化学方程式或离子方程式、热化学方程式等表示物质间的转化、能量的变化或解释化生产或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以物质的量为核心计算物质的组成等。

试题的综合度大。

[考纲要求]

(1)常见金属元素(如Na、Mg、Al、Fe、Cu等)

①了解常见金属的活动顺序。

②了解常见金属及其重要化合物的制备方法,掌握其主要性质及其应用。

③了解合金的概念及其重要应用。

(2)常见非金属元素(如H、C、N、O、Si、S、Cl等)

①了解常见非金属元素单质及其重要化合物的制备方法,掌握其主要性质及其应用。

②了解常见非金属元素单质及其重要化合物对环境的影响。

(3)以上各部分知识的综合应用。

热点十一:

有机化合物基础知识

必考部分为1~2道选择题,主要考查:

典型有机物结构简式书写正误的判断、官能团的识别、同分异构体数目的判断;有机物命名正误的判断、有机反应类型的判断;原子共面或共线的判断;甲烷、乙烯、苯、乙醇、乙酸等典型有机物的性质;糖类、油脂、蛋白质的组成、性质及应用;石油、天然气及石油分馏产品的成分;简单有机物的鉴别、分离等。

[考纲要求]

(1)了解有机化合物中碳的成键特征。

(2)了解有机化合物的同分异构现象,能正确书写简单有机化合物的同分异构体。

(3)掌握常见有机反应类型。

(4)了解甲烷、乙烯、苯等有机化合物的主要性质及应用。

(5)了解氯乙烯、苯的衍生物等在化工生产中的重要作用。

(6)了解乙醇、乙酸的结构和主要性质及重要应用。

(7)了解糖类、油脂、蛋白质的组成和主要性质及重要应用。

(8)了解常见高分子材料的合成及重要应用。

(9)以上各部分知识的综合应用。

热点十二:

化学实验基础

高考常用教材实验派生、发展出来的内容进行命题,考查学生对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掌握情况,强调完成教材实验能力和实验探究能力。

知识点主要有:

常用仪器识别、用途和使用方法;实验基本操作、实验安全及实验事故处理;常见气体的实验室制法;物质的检验、分离和提纯;实验设计、评价或改进实验方案;控制的实验探究;实验数据的处理等。

[考纲要求]

(1)了解化学实验是科学探究过程中的一种重要方法。

(2)了解化学实验室常用仪器的主要用途和使用方法。

(3)掌握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

能识别化学品标志。

了解实验室一般事故的预防和处理方法。

(4)掌握常见气体的实验室制法(包括所用试剂、反应原理、仪器和收集方法)。

(5)掌握常见物质检验、分离和提纯的方法。

掌握溶液的配制方法。

(6)根据化学实验的目的和要求,能做到:

①设计实验方案;

②正确选用实验装置;

③掌握控制实验条件的方法;

④预测或描述实验现象、分析或处理实验数据,得出合理结论;

⑤评价或改进实验方案。

(7)以上各部分知识与技能的综合应用。

热点十三:

工艺流程问题

所谓工艺流程问题,就是利用化学知识解释和表达工业生产过程中涉及的化学问题,主要是解释和说明生产过程中的反应原理(化学方程式和离子方程式),分离和提纯方法,选择试剂的理由等。

从高考评卷视角看高中化学的教与学

2017高考理综化学全国(I)

7.下列生活用品中主要由合成纤维制造的是()

A.尼龙绳 B.宣纸 C.羊绒衫 D.棉衬衣

8.《本草衍义》中对精制砒霜过程有如下叙述:

“取砒之法,将生砒就置火上,以器覆之,令砒烟上飞着覆器,遂凝结累然下垂如乳,尖长者为胜,平短者次之。

”文中涉及的操作方法是()

A.蒸馏 B.升华 C.干馏 D.萃取

9.已知(b)、(d)、(p)的分子式均为C6H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b的同分异构体只有d和p两种

B.b、d、p的二氯代物均只有三种

C.b、d、p均可与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反应

D.b、d、p中只有b的所有原子处于同一平面

10.实验室用H2还原WO3制备金属W的装置如图所示(Zn粒中往往含有碳等杂质,焦性没食子酸溶液用于吸收少量氧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①、②、③中依次盛装KMnO4溶液、浓H2SO4、焦性没食子酸溶液

B.管式炉加热前,用试管在④处收集气体并点燃,通过声音判断气体纯度

C.结束反应时,先关闭活塞K,再停止加热

D.装置Q(启普发生器)也可用于二氧化锰与浓盐酸反应制备氯气

11.支撑海港码头基础的钢管柱,常用外加电流的阴极保护法进行防腐,工作原理如图所示,其中高硅铸铁为惰性辅助阳极。

下列有关表述不正确的是()

A.通入保护电流使钢管桩表面腐蚀电流接近于零

B.通电后外电路电子被强制从高硅铸铁流向钢管桩

C.高硅铸铁的作用是作为损耗阳极材料和传递电流

D.通入的保护电流应该根据环境条件变化进行调整

12.短周期主族元素W、X、Y、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W的简单氢化物可用作制冷剂,Y的原子半径是所有短周期主族元素中最大的。

由X、Y和Z三种元素形成的一种盐溶于水后,加入稀盐酸,有黄色沉淀析出,同时有刺激性气体产生。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X的简单氢化物的热稳定性比W强

B.Y的简单离子与X的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

C.Y与Z形成化合物的水溶液可使蓝色石蕊试纸变红

D.Z与X属于同一主族,与Y属于同一周期

13.常温下将NaOH溶液添加到己二酸(H2X)溶液中,混合溶液的pH与离子浓度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Ka2(H2X)的数量级为10-6

B.曲线N表示pH与的变化关系

C.NaHX溶液中c(H+)>c(OH-)

D.当混合溶液呈中性时,c(Na+)>c(HX-)>c(X2-)>c(OH-)=c(H+)

2017年II卷答题的总体概况

总体来看,今年的高考化学试题具有以下一些特点:

(1)选材新颖,考查灵活,具有较高的效度和区分度;

(2)体现试题情境的真实性与创新性,注重体现化学科学研究的前沿,注重加强化 学与生活、社会实际的联系;

(3)注重学科之间的整合和联系,明显强化知识点相互渗透;

(4)突出考查了考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实验能力,特别是关注学生思维 能力、审题能力、计算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的考查。

(5)体现了对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考查,如“实验探究与创新意识”、“变化观念 与平衡思想”等等。

各题得分情况如下:

26题.实验题以凯氏定氮法为载体,以蛋白质中氮含量测定出发为背景,信息量大且多 陌生,实验装置不常见,考查方式较前几年稍显反常,具有一定的难度。

具体考查 了实验的原理、具体的操作、仪器的名称、某些实验药品的作用、质量分数的计算 及样品纯度的计算。

本题在描述实验现象和解释原因上对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计 算能力要求较高。

这样的设计可能有利于做过实验的学生,有利于中学的探究性实 验教学,对脱离实验的化学教学有很好的警示作用,引导中学教学重视实验教学, 回归化学本质。

此题分值为15分,平均分为6.82。

26.凯氏定氮法是测定蛋白质中氮含量的经典方法,其原理是用浓硫酸在催化剂存在下将样品中有机

氮转化成铵盐,利用如图所示装置处理铵盐,然后通过滴定测量。

已知:

NH3+H3BO3===NH3·H3BO3;NH3·H3BO3+HCl===NH4Cl+H3BO3。

回答下列问题:

⑴a的作用是 。

〖标准答案〗避免b中压强过大。

(平衡气压、泄压、安全管)(2分)

〖主要错误〗加药品;测量温度;回流冷凝;通入空气或氧气;排气;搅拌;

防倒吸;判断压强变化等等。

一些考生因没有明白装置意图,因此答案五花八门。

⑵b中放入少量碎瓷片的目的是 。

f的名称是 。

〖标准答案〗防止暴沸;(1分)直形冷凝管。

(1分)

〖主要错误〗①错别字,如将“暴沸”写成“爆沸”、“冷凝管”写成“冷疑管”;

②不知道f是直形冷凝管,写成“球形冷凝管”、“直式冷凝管”、“冷凝管”。

⑶清洗仪器:

g中加蒸馏水,打开k1,关闭k2、k3,加热b,蒸气充满管路,停止加热,关闭k1,

g中蒸馏水倒吸进入c,原因是 ;打开k2放掉水,重复操作2~3次。

〖标准答案〗“c中温度下降,管路中形成负压”。

(2分)

该问考查具体操作过程中所产生的实验现象的原因,考生要运用物理学知识对原因

进行语言文字表述。

〖主要错误〗部分考生分析、表述不当甚至错误导致失分,有的从热胀冷缩的角度

去说;有的虽然能够说出产生压强差,但说产生压强差的原因是氨气极易溶于水。

⑷仪器清洗后,g中加入硼酸(H3BO3)和指示剂。

铵盐试样由d注入e,随后注入氢氧化钠溶液,

用蒸馏水冲洗d,关闭k3,d中保留少量水。

打开k1,加热b,使水蒸气进入e。

①d中保留少量水的目的是 。

②e中主要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e采用中空双层玻璃瓶的作用是 。

〖标准答案〗 ①为“液封,防止氨气逸出”。

(1分)

②NH4++OH-NH3↑+H2O;(2分)保温使氨完全蒸出(2分)

考查d中保留少量水的目的,有一定难度。

〖主要错误〗“检验气压是否良好”、“防止水蒸气不足”、“防止外界气体进入

装置”、“吸收氨气”等等。

②有两空,第一空考查离子反应式,是基础知识;第二空考查中空双层玻璃瓶的作

用。

〖典型错误〗第一空主要是产物写错,如写成NH3·H2O或NH4OH;写化学方程式。

第二空答案五花八门,如“防止冷凝”、“防止炸裂”、“防止过热”、“防止外界环境 的 影响”,说明考生面对陌生试题情境,分析问题的能力不够强,不能联系生活实 际,表 达能力较差。

⑸取某甘氨酸(C2H5NO2)样品m克进行测定,滴定g中吸收液时消耗浓度为cmol·L-1的盐酸

VmL,则样品中氮的质量分数为 %,样品的纯度≤ %。

〖标准答案〗、(2分)。

(2分)

此问考查质量分数的计算及样品纯度的计算,难度并不算大,但正确率不高。

〖主要错误〗①计算错误;②忘记乘以100;③在计算结果后加“%”;④两空位置写

错或写反。

反映出考生计算能力薄弱,且审题不认真。

27题.本题以锂离子电池的电极材料制备流程为载体,延续化学原理综合应用的拼题, 考 查学生应用盖斯定律、热化学方程式、转化率、平衡常数、化学反应速率等理论 联 系实际。

具体有化学键的判断、化学反应速率及转化率的影响因素、有关溶度积 常 数的计算、陌生化学方程式或离子方程式的书写等相关知识,对学生通过图表获 取 信息的能力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要求较高,难度较大。

此题分值为14分, 平均分为4.29。

27.Li4Ti5O12和LiFePO4都是锂离子电池的电极材料,可利用钛铁矿(主要成分为FeTiO3,还含

有少量MgO、SiO2等杂质)来制备,工艺流程如下:

回答下列问题:

⑴“酸浸”实验中,铁的浸出率结果如下图所示。

由图可知,当铁的浸出率为70%时,所采用的

实验条件为 。

〖标准答案〗100℃/2h;90℃/5h。

(4分)

此问考查学生通过读图获取信息的能力。

〖典型问题〗回答不全面,只能答出两种条件中的一种;只答温度90℃或100℃; 答 温度区间,如“温度在90℃~100℃”、“温度大于或等于90℃”等等。

说明考

生面对陌生情境获取信息不全面、观察不细致,考生答题情况也从一个侧面说明他

们应对高考有点机械,明显带有平时题海战术训练的痕迹。

⑵“酸浸”后,钛主要以TiOCl42-形式存在,写出相应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标准答案〗FeTiO3+4H++4Cl-===Fe2++TiOCl42-+2H2O。

(3分)

此问查陌生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正答率不高。

说明考生书写陌生离子方程式的能力 有 待于进一步提高。

〖典型问题〗元素符号、化学式书写不规范;配平错误;将FeTiO3拆成离子的形式。

⑶TiO2·xH2O沉淀与双氧水、氨水反应40min所得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

分析40℃时TiO2·xH2O转化率最高的原因 。

〖标准答案〗低于40℃,TiO2·xH2O转化率随温度升高而增加;(1分)超过40℃,

双氧水分解与氨气逸出导致转化反应速率下降。

(2分)

此问要求考生通过读表,根据已知信息分析40℃时TiO2·xH2O转化率最高的原 因,需要考生进行语言表述,有一定难度。

〖典型问题〗

①只从平衡角度作答:

反应吸热(或ΔH>0),升温,平衡正向移动。

②答题角度缺失:

40度时,反应速率快,分解少。

③答题角度不对:

催化剂活性;或TiO2·xH2O的溶解度。

④只答一部分:

温度高了氨水或者双氧水分解

⑤没有弄清题意:

双氧水受热易分解,太高不好,太低又慢,40度可以。

⑷Li2Ti5O15中Ti的化合价为+4,其中过氧键的数目为 。

〖标准答案〗4(2分)

此问要求考生根据Ti的化合价判断过氧键的数目,有一定难度,正确率较低,说明 考 生运用已有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不强。

⑸若“滤液②”中c(Mg2+)=0.02mol/L,加入双氧水和磷酸(设溶液体积增加1倍),使Fe3+恰好沉淀完全即溶液中c(Fe3+)=1.0×10-5mol/L,此时是否有Mg3(PO4)2沉淀生成?

(列式计算)。

FePO4、Mg3(PO4)2的Ksp分别为1.3×10-22、1.0×10-24

〖标准答案〗Fe3+恰好沉淀时,c(PO43-)==1.3×10-17mol/L,

c3(Mg2+)·c2(PO43-)值为0.013×(1.3×10-17)=1.7×10-40<Ksp[Mg3(PO4)2],因此不会生成

Mg3(PO4)2沉淀(3分)

此问考查沉淀溶解平衡,要求学生运用Ksp进行计算、分析后作答。

〖典型问题〗 审题不清,没有注意到题干中“设溶液体积增加一倍”这一条件信

息,计算时,镁离子的浓度忘记减半,导致错误。

⑹写出“高温煅烧②”中由FePO4制备LiFePO4的化学方程式 。

〖标准答案〗 2FePO4+Li2CO3+H2C2O42LiFePO4+3CO2↑+H2O↑

此问考查陌生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典型问题〗元素符号、化学式书写不规范;配平错误;不写气体符号等等。

说明 考生书写陌生化学方程式的能力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28题.本题以H2S为载体,从图中获取信息,考查了电解质溶液、盖斯定律的应用及热 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化学平衡转化率、化学平衡常数的计算,灵活考查了化学平衡 移 动原理,试题情境及呈现方式新颖,但考查内容较为常规,难度系数不大。

此题总分为14分,平均分为7.93。

28.近期发现,H2S是继NO、CO之后的第三个生命体系气体信号分子,它具有参与调节神经信号 传递、舒张血管减轻高血压的功能。

回答下列问题:

⑴下列事实中,不能比较H2S与H2SO3的酸性强弱的是 (填标号)。

A.氢硫酸不能与碳酸氢钠溶液反应,而亚硫酸可以

B.氢硫酸的导电能力低于相同浓度的亚硫酸

C.0.10mol·L−1的氢硫酸和亚硫酸的pH分别为4.5和2.1

D.氢硫酸的还原性强于亚硫酸

〖标准答案〗D(2分)

该问考查基础知识,要求学生运用电解质溶液的相关知识进行选择。

此题难度不大, 但约60%选错,说明考生基础知识掌握不够扎实。

⑵下图是通过热化学循环在较低温度下由水或H2S分解制备氢气的反应系统原理。

通过计算,可知系统(Ⅰ)和系统(Ⅱ)制氢的热化学方程式分别为:

、 ,

制得等量H2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