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语法0.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67476 上传时间:2023-04-28 格式:DOCX 页数:83 大小:83.0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汉语语法0.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3页
汉语语法0.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3页
汉语语法0.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3页
汉语语法0.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3页
汉语语法0.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3页
汉语语法0.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83页
汉语语法0.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83页
汉语语法0.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83页
汉语语法0.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83页
汉语语法0.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83页
汉语语法0.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83页
汉语语法0.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83页
汉语语法0.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83页
汉语语法0.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83页
汉语语法0.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83页
汉语语法0.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83页
汉语语法0.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83页
汉语语法0.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83页
汉语语法0.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83页
汉语语法0.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83页
亲,该文档总共8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汉语语法0.docx

《汉语语法0.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汉语语法0.docx(8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汉语语法0.docx

汉语语法0

现代汉语语法

目录

一、语法概说…………………………………………………………………………………

(一)语法和语法学…………………………………………………………………………

1、语法;2、语法学…………………………………………………………………………

(二)语法的性质……………………………………………………………………………

1、抽象性;2、民族性………………………………………………………………………

3、递归性和体系性;4、稳固性…………………………………………………………………

(三)语法单位和句子分类……………………………………………………………………

1、语法单位(语素、词、短语、句子)………………………………………………………

2、句子分类……………………………………………………………………………………

(四)句类………………………………………………………………………………………

1、主谓句………………………………………………………………………………………

2、非主谓句……………………………………………………………………………………

(五)句子的特殊成分…………………………………………………………………………

插说语、称呼语、感叹语、拟声语………………………………………………………………

二、词类…………………………………………………………………………………………

(一)划分词类的标准…………………………………………………………………………

组合能力、造句功能、语法形式………………………………………………………………

(二)各类实词…………………………………………………………………………………

1、名词…………………………………………………………………………………………

2、动词…………………………………………………………………………………………

课堂讨论:

表可能性的“会”……………………………………………………………………

“坐坐”重叠不当………………………………………………………………………………

3、形容词………………………………………………………………………………………

4、区别词………………………………………………………………………………………

5、数词…………………………………………………………………………………………

6、量词…………………………………………………………………………………………

7、代词…………………………………………………………………………………………

(三)各类虚词…………………………………………………………………………………

1、副词…………………………………………………………………………………………

课堂讨论:

“从来、历来”是副词吗…………………………………………………………

能说“过分做作”吗?

…………………………………………………………………………

“刚才、刚刚、永远”辨…………………………………………………………………………

2、介词…………………………………………………………………………………………

讨论:

是“关于”还是“对于”?

……………………………………………………………

3、连词…………………………………………………………………………………………

讨论:

“或”耶,“和”耶?

………………………………………………………………………

关联词位置不对………………………………………………………………………………

谈谈连词的“再”………………………………………………………………………………

4、助词…………………………………………………………………………………………

5、拟声词………………………………………………………………………………………

(四)兼类词与词性的“同形异类”……………………………………………………………

三、短语………………………………………………………………………………………

(一)短语的性质与鉴别……………………………………………………………………

(二)短语的结构类型………………………………………………………………………

1、一般结构类…………………………………………………………………………………

1、1、述宾短语………………………………………………………………………………

1、2、述补短语………………………………………………………………………………

1、3、联合短语………………………………………………………………………………

1、4、偏正短语………………………………………………………………………………

1、5、主谓短语………………………………………………………………………………

2、短语的特殊结构类(“的”字短语、方位短语、能愿短语、数量短语、指量短语、介宾短语、连动短语、兼语短语)……………………………………………………………

(三)短语的功能类(名词性、动词性、形容词性短语)………………………………

(四)短语的结构分析………………………………………………………………………

1、单层次短语…………………………………………………………………………………

2、多层次短语…………………………………………………………………………………

3、歧义分析……………………………………………………………………………………

四、句型(几种动词性谓语句)……………………………………………………………

(一)“把”字句……………………………………………………………………………

(二)“被”字句……………………………………………………………………………

(三)连动句…………………………………………………………………………………

(四)兼语句…………………………………………………………………………………

“禁止”能构成兼语句吗?

……………………………………………………………………

(五)双宾句…………………………………………………………………………………

(六)存现句…………………………………………………………………………………

(七)变式句与省略句………………………………………………………………………

(八)疑问句…………………………………………………………………………………

疑问句语病举隅………………………………………………………………………………

五、复句………………………………………………………………………………………

(一)联合复句(并列、承接、解说、选择、递进)……………………………………

能说“况且……呢?

”吗?

…………………………………………………………………

这些句子都可以不改为“反而”……………………………………………………………

(二)偏正复句(转折、条件、假设、因果、目的)……………………………………

一个复句的最佳表述…………………………………………………………………………

(三)紧缩复句………………………………………………………………………………

(四)多重复句………………………………………………………………………………

睿立汉语需要大家的支持

第四章语法

一、语法概说

(一)语法和语法学

1、语法

语法是语言的结构规则。

在语言里,词和词的组合是很讲究排列和搭配的。

比如在现代汉语里,副词可以和动词、形容词搭配,一般不能和名词、副词搭配。

试比较:

很喜欢*很心情

很突然*很忽然

“喜欢”是动词,“突然”是形容词,副词“很”可以和它们搭配构成短语“很喜欢、很突然”。

而“心情”是名词,“忽然”是副词,都不能和“很”构成一个短语,尽管“忽然”和“突然”还是同义词,都表示时间短。

词语不仅很讲究搭配,而且也很讲究排列。

如“很”和动词“喜欢”、形容词“突然”搭配,其排列顺序是副词在前,动词、形容词在后,不能相反。

又如在“把”字句中,其词语的排列顺序是:

甲把乙怎么样(他把小林解雇了);而不能是:

把乙甲怎么样(把小林他解雇了)。

或甲怎么样把乙(他解雇了把小林)。

词和词排列搭配的种种规则,都是语言的结构规则,都是语法规则。

2、语法学

“语法”一词有两个含义,一是指语法规则,二是指语法规则的研究和描述——语法学。

一种语言的语法规则是客观存在的,而语法学却带有主观性,因而它形成许多语法学派,这是因为语法学家占有的材料不同,所依据的理论方法不同,所作观察的角度不同,写书的目的不同,等等。

语法学,根据研究方法的不同,有传统语法、历史比较语法、结构主义语法和转换生成语法等等;根据研究对象的不同,有历时语法和共时语法,有共同语语法和方言语法;根据使用对象不同,又可分为教学语法和理论语法(专家语法)。

教学语法通常是指给中小学生讲授语法知识的语法体系。

我国先后使用过两个教学语法,一个是50年代建立的《暂拟汉语教学语法系统》(简称“暂拟系统”),另一个是1978年制订的《中学教学语法系统提要》(简称“系统提要”)。

现在中小学使用的就是“系统提要”,许多通用的大学语法教材一般都是以“系统提要”为蓝本编写的,本书就是这样的一本书。

两个教学语法系统的最大差异是析句方法的不同,前者采用的是句子成分分析法(又称“中心词分析法”),后者使用的是层次分析法或直接成分分析法。

(二)语法的性质

1、抽象性

抽象性是语法的第一个特性。

任何一条语法规则都是从许多个别的、具体的语言事实中抽象出来的,每一条语法规则都涉及到一类一类的语言实例。

比如,“把”字句“甲把乙怎么样”,就是从千千万万个“把”字句中抽象出来的,它不仅包括了“你把她请来”,“小莉把桌子擦干净了”,而且包括了所有已经造出和将要造出的“把”字句。

抽象性在语法中表现为哲学上的一般对个别的概括性。

运用句子的时候,我们看到的总是个别,研究句子的时候我们要从个别中看到一般,如从一个个具体“把”字句中看到整个“把”字句的结构规则。

抽象性是语法的哲学属性。

2、民族性

每种语言都有明显的民族特点,不仅表现在语音和词汇上,同时也表现在语法上。

不同语言的语法有共性也有个性,个性是特点之所在。

例如印欧语用词形变化(形态)表示词的句法功能,语序就比较自由;而汉语里的词没有表示句法功能的形态,词在句子里充当什么成分,主要靠语序(和虚词)来表示。

同是重语序的语言,其表达形式也可能不同,汉语说“两本书”,傣语说成“书两本”;汉语说“我写字”,藏语说成“我字写”。

词的组合手段,各种语言也有差异。

现代汉语的“两本书”可数名词和数词组合,其间要用相应的量词。

而英语的twobooks没有加量词这条规则,但数词在前,名词在后这个语序,两种语言又是共同的。

研究语法要注意不同的语言的共性和个性,不能因有共性而忽略了语法的民族特点。

民族性是语法的人文属性或社会属性。

我们在研究和说明汉语的语法规则时,要警惕拿别的语言的语法来硬套汉语的语法。

3、递归性和体系性

递归性是语法的第三个特性。

递归在这里是指,词语在组合的过程中,一个语法规则在一个结构里可多次出现。

如主谓短语里可包含主谓短语(例如“小王这段时间性格格外开朗”),偏正短语里面又包含偏正短语(例如“小王朋友的哥哥”)。

体系性是语法的第四个特性。

语法从整体看,它是若干规则的集合,其中每一条都是整体中的部分。

如果一个语言有一条规则与别的语言不同,那么就会有一系列的不同与之相联。

就同一语言而言,如果一条规则发生变化,也往往会引起语法内部的一系列变化,语言学家常说语法是牵一发而动全身。

因此,学习或研究语法时树立系统观念特别重要,不能只看一点,而要看到与之相联系的一片。

体系性和递归性是语法的符号属性。

4、稳固性

研究语言讲究区分共时和历时。

上面几个特性主要是从共时(同一时代)来观察语法的性质的。

如果从历时(不同时代发展)的角度看,语法具有稳定性的特性。

稳固性主要是相对一种语言内部语音、词汇、语法变化的程度大小来说的。

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容易发生变化的是语音和词汇,语法变化较小。

比较古代汉语语法和现代汉语语法,我们会看到,古今汉语语法相同的很多很多,不同的很少很少。

这就是因为语法稳固性的缘故。

稳固性是语法的历史属性。

(三)语法单位和句子分类

1、语法单位

语法单位可以分为四级:

语素、词、短语、句子。

语素是语言中最小的音义结合体。

语素是构词的备用单位。

语素可以和别的语素组合成合成词,也可以单独成词。

词是最小的能够独立运用的语言单位,是构成短语和句子的备用单位。

一部分词加上句调可以单独成句。

短语是语义上和语法上都能搭配的、没有句调的一组词,是造句的备用单位。

一部分词、大多数短语可以加上句调成为句子(“水!

”“学习文件。

”)介词短语不能加语调成句。

句子是具有一个句调、能够表达一个相对完整的意思的交际单位。

2、句子分类

根据句子的语气分出来的类型叫做句类。

拿语气为标准,句子可以分四种。

带有陈述语气的句调的,是陈述句,带有疑问语气的句调的是疑问句,带有祈使语气的句调的是祈使句,带有感叹语气的句调的是感叹句。

例如:

1他身体好得很。

(陈述句)

2今天星期六吗?

(疑问句)

3咱们快走吧。

(祈使句)

4这棵树多高哇!

(感叹句)

根据句子的结构分出来的类型叫句型。

首先分出单句和复句。

单句由带上句调的短语或词构成。

单句可分主谓句和非主谓句。

根据谓语的词性,主谓句分名词谓语句(如例2)、动词谓语句(3)、形容词渭语句(4)、主谓谓语句

(1)。

根据全句主要词语的词性,非主谓句又分四种:

名词性非主谓句、动词性非主谓句、形容词性非主谓句、叹词性非主谓句。

例如:

5打雷了。

(动词性非主谓句,陈述句)

6谁?

(名词性非主谓句,疑问句)

7前进!

(动词性非主谓句,祈使句)

8妙。

(形容词性非主谓句,陈述句)

9多高的楼啊!

(名词性非主谓句,感叹句)

10哎呀!

(叹词性非主谓句,感叹句)

复句由两个以上分句组成。

例如:

11因为天气还冷,所以柳树还没有长叶子。

12他诊过脉,在脸上端详了一回,又翻开衣服,看了胸部,便从从容容地告辞。

句子成分:

(全体)同学||{都}做[完]了(语法)练习。

(四)句型

1、主谓句

由主语、谓语两个成分构成的单句叫主谓句,它可以分成以下的小类:

1、1、名词谓语句

名词性词语充当谓语的句子叫名词谓语句。

名词性词语充当谓语要受一定的条件限制,即限于口语里的肯定句,同时限于说明时间、天气、籍贯、年龄、数量、容貌等等的短句。

例如:

1今天星期六。

(名||名,表时间)

2明天国庆节。

(名||名,表节日)

3昨天晴天。

(名||名,表天气)

4二妹子,广东人。

(名||名词短语,表籍贯、处所)

5潘老大太五十七岁了。

(名||数量,表年龄)

6老张民主人士(党员)(名||身份)

7米饭一碗,饮料两瓶。

(名||数量,表数量)

8她大眼睛,红脸蛋。

(代||定中短语,表容貌)

9这里的乡镇,一派繁荣景象。

(名||数量名,表情状)

10这本书新买的。

(名||“的”字短语,表类属)

名词单独做谓语很少见,用名词性短语的情况较多。

用“数量名”短语做谓语,如果名词是可计数的,那么数量可不限;如果名词是不可计数的,一般只用“一”,如例9。

这种句子,中间有可能加“是、有”等变成动词谓语句,这样一来,口语色彩就减弱了,如果要用为否定句,必须同时加上相应的动词,例如“今天不是早期六/潘老太太还不到五十七岁”。

谓语里那些用以说明主语容貌或特点的偏正短语,还有可能变换成主谓短语,例如“她大眼睛——她眼睛大/阳历七月,最热的天气一阳历七月,天气最热/窗外一片月光一窗外月光一片”。

名词性词语进了谓语框格里,就有可能受副词修饰,例如“现在已经九月了/人家都工程师了/山上净石头/他才十六岁,还没有选举权”。

用了副词,就是加进了说话者的认识和态度。

有时,数量短语或者数量名短语做谓语,可以用来组成跟主语数量对应的格式。

例如“两人一间房/一人一件大衣料/一天一百元/一天一个样子/一步一个脚印”。

这种格式可以表示不同的语义。

前三例表分配,其中至少有一个数目是可变的,例如“三人一间房/一人两间房”。

第4例强调事物的不同方面,第5例正相反,强调事物的相同方面。

这种名词谓语句有时也可能加上相应的动词“分、给、有”等等而变成动词谓语句。

1、2、动词谓语句

动词性词语充当谓语的句子叫动词谓语句。

上一节说到动词做谓语时着重说明动词单独做谓语在句法上所受到的限制。

动词谓语句的常见形式是动词后面还有宾语、补语或动态助词,也可以是这几个成分同现,就是说,谓语动词对它后面的成分有一定的依存性。

例如:

1西斜的阳光||照着整条街道。

(动+宾)

2肩膀||磨破了。

(动+补)

3长江三峡||留下过许多人的梦。

(动+补+宾)

4我们||以前讨论过。

(状十动)

5他||只答应了一声。

(状十动+补)

6我||最近去了一趟北京。

(状+动+补+宾)

不然,有些动词也要重叠一下,例如“我考虑考虑/你们俩认识认识”。

一般说来,谓语动词对它前面的成分的依存性并不很大,状语的应用主要取决于语义的需要,有时也能满足动词在句法上的成句要求,特别是表示时间、频率的副词和能愿动词常常用来帮助成句。

例如“新的生活已经开始(不能只说“新的生活开始”)/某些规章正在改革/大白菜可以生吃/你真会说/移民工作要好好做/长江洪水主要由暴雨产生/几个小时就这样度过了”。

状语还常常牵涉到动词谓语句的句式变化。

在主动句里,及物动词后面至少要带上宾语才容易成句;在被动句里,动词前面或后面也要有一定成分才能成句。

动词谓语句在日常交际中占了很大的比重,是汉语的常见句型。

1、3、形容词谓语句

形容词性词语充当谓语的句子叫形容词谓语句。

上一节说过,形容词做谓语也常常用复杂形式(指状+形、形+补、状+形+补)。

状态形容词做谓语时常加“的”,例如“太阳热烘烘的/小手胖胖的/走路慢慢腾腾的”。

性质形容词则要常常加上程度副词、某些语气副词或者表示比较的成分等做状语、补语。

例如“朝鲜族妇女很能干/海风特别凉爽/人参这种植物,娇嫩极了/昨天那场球精彩得很/去年这里的雨天比往年早得多/说话要简洁些”。

1、4、主谓谓语句

主谓短语充当谓语的句子叫主谓谓语句。

观察这类句子,可以从全句的主语(称为大主语)和主谓短语里的主语(称为小主语)是施事还是受事以及其间的关系等等方面来看,大体有下面五种:

(1)大主语是受事,小主语是施事,全句的语义关系是:

受事||施事——动作。

例如:

1这件事,大家都赞成。

2任何困难,他都能克服。

3一口水他都不喝。

4这包肉丸子,你拿回去熬白菜。

5女人的问题女人办/我的感觉我知道/果冻,我要喜之郎。

大主语可以说原来是谓语里的一个成分,由于表达的需要,移位到句首当主语。

例4谓语里连用两个动词,大主语只跟其中一个动词有动作和受事关系。

(2)大主语是施事,小主语是受事,全句的语义关系是:

施事||受事——动作。

例如:

6你这人,锤把都没摸过,不要冒充打铁人。

7他什么酒都尝过。

8他任何困难都能克服。

9他一口水都不喝。

10我暖水瓶也灌了,(书桌也整理了。

这种句子的受事有时有周遍性(指所说没有例外),有时表列举的事物,如例10。

有时周遍性的受事,可能前面有任指性词语,后面有“都”或“也”相呼应,有往大里夸张的意味,如例7、8;或者用“一”和“不、没有”相呼应,有往小里夸张的意味,如例9;前面第

(1)种句子的受事也可能有周遍性,如例2、3。

(1)种句子和第

(2)种句子有的能互换,但不一定都能互换,如例1不能换用为第

(2)种格式,例6也不能换用为第

(1)种格式。

(3)大主语和小主语有广义的领属关系。

例如:

11他一向态度和蔼。

12她眼睛熬得通红。

13中秋那天,天气特别好。

14领导和群众心连心。

这种句子的小谓语,有一些可以跟大主语和小主语同时发生语义联系,如果不用小主语,句子也能成立,如例11;有一些跟大主语没有直接的语义联系,如果删去小主语,句子就不能成立,如例12、13。

(4)谓语里有复指大主语的复指成分,例如:

15一个边防军人,他时刻准备着为边关奉献一切。

16这孩子,我也疼他。

17咱们俩谁也别忘了谁。

15的小主语和16的宾语是大主语的复指成分。

17谓语里的两个“谁”是任指用法,但是它的指代范围受大主语限制,只能指其中的任意一个,这可以看成类似复指的成分。

(5)大主语前暗含一个介词“对、对于、关于”等等。

大主语如果加上介词,就变成句首状语了。

例如:

18这件事中国人的经验太多了。

19这三个问题,我们讨论了两个。

20全村的人,我就服你。

还有一种句子,小主语是动宾短语,又跟大主语有施事和动作的语义联系。

例如:

21他待人有礼貌。

22你做事认真。

23老一辈写字常用毛笔。

以上的主谓谓语句里的小谓语是动词语或形容词语,其实还有用名词作谓语的,这多见于口语。

例如:

24对虾一对多少钱?

25大家一人一包。

26三个人一人一件大衣料。

上面主谓句四大句型是根据谓语的不同分出来的,当然也可以根据主谓句主语的不同来分出它的下位句型。

主语是名词性词语充当的主谓句叫名词主语句。

名词主语句又可凭主谓的语义关系再分施事主语句即主动句和受事主语句即被动句。

主语是谓词性词语和主谓短语的主谓句叫谓词主语句和主谓主语句。

(例见“主语的意义类型”)

2、非主谓句

分不出主语和谓语的单句叫非主谓句。

它由主谓短语以外的短语或单词形成。

这类句子有些要在一定的语境里才能独立成句。

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2、1、动词性非主谓句

这种句子并不是省略了主语,而是不需补出,或无法补出主语。

它不需要特定的语言环境就能表达完整而明确的意思。

例如“出太阳了。

/上课了。

/禁止吸烟!

/打倒帝国主义!

”这种句子通常用来说明自然现象、生活情况、祈望,有的是口号。

还有一些兼语句也是非主谓句。

例如“有个小村子叫王家庄|让农业翻两番”。

2、2、形容词性非主谓句

通常由一个形容词或形容词性短语形成。

例如“对!

/好!

/太妙了!

2、3、名词性非主谓句

由一个名词或名词性偏正短语形成。

大致有以下几种:

11949年春天。

上海外滩。

(剧本里说明时间、地点)

2多么壮丽的山河啊!

(表示赞叹)

3蛇!

(表示突然发现的事物)

4小王!

(表示呼唤、称呼)

2、4、叹词句

由叹词形成,例如“啊!

/嗯!

/喂!

(五)句子的特殊成分——独立成分

单句跟词、短语的差异性单句跟词、短语毕竟是性质不同的语法单位。

它们在好些方面又表现出差异性,这些差异主要表现在结构成分的易位性、可省略性以及可带有插说成分——独立语。

易位、省略在后面将要讲到,这里讲句子的特有成分独立语。

独立语具有相对独立性,在句中不跟别的成分发生结构关系,也不起连接作用,位置一般比较灵活,有的甚至有句前、句中、句末三个位置。

例如:

不用说,我们学校是很有希望的。

我们学校,不用说,是很有希望的。

我们学校是很有希望的,不用说。

独立语即独立成分包括:

1、插说语。

其作用有:

1、1、表示对情况的推测和估计。

常用“看来、想来、看起来、看样子、据说、充其量”等诃语表示。

例如:

①这部电影想来看过的人不少。

②看来他们的设想会成为现实。

1、2、表示肯定、强调的口气。

常用“不错、毫无疑问、不用说、老实说”等词语表示。

例如:

①您听我说呀,二嘎子的妈,不错,是挣得多点了。

(老舍《龙须沟》)

②毫无疑问,这是中国历史上最深刻的社会变革。

1、3、表示总括。

常用“总之、总而言之、总的说来,归根到底”等词语表示。

例如:

现在假定这主人和主妇为那里人呢?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