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单元教案.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70160 上传时间:2023-04-28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34.1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四单元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第四单元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第四单元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第四单元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第四单元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第四单元教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2页
第四单元教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2页
第四单元教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2页
第四单元教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2页
第四单元教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2页
第四单元教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2页
第四单元教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2页
第四单元教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2页
第四单元教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2页
第四单元教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2页
第四单元教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2页
第四单元教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2页
第四单元教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2页
第四单元教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2页
第四单元教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2页
亲,该文档总共2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四单元教案.docx

《第四单元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四单元教案.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第四单元教案.docx

第四单元教案

(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您可任意编辑修改!

第4单元教案

一、教材简析:

本组课文围绕战争与和平这一专题,选取了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外两个小英雄的故事和两篇以孩子的眼光关注国际局势,表达对和平的渴望的课文。

并安排了与此相关的口语交际、习作、我的发现、日积月累等语文实践活动,还选编了资料袋、阅读链接、宽带网等与战争和和平的资料。

本组教材的内容直面惊心动魄的战争年代,倾吐了孩子们对和平的呼唤。

通过本组文本的学习,学生的心灵一定会受到震撼,经受洗礼。

本组的四篇课文的内容不同,风格不同,前两篇课文生动有趣,后两篇课文情感浓烈。

四篇课文又有许多共通之处,如每篇课文中有许多句子蕴含着丰富的意义,抒发了浓厚的情感。

二、单元教学目标:

 1、认识27个生字,会写28个生字,正确读写本单元54个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给课文的每个部分加小标题。

3、理解课文中“有志不在年高”等含义深刻句子的意思。

4、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苏联卫国战争中少年儿童的机智勇敢和爱国主义精神;了解雨来为掩护革命干部和日寇英勇斗争的故事,学习雨来热爱祖国、勇敢机智的品质;理解信的主要内容,体会作者表达的真挚情感,树立热爱和平、维护和平的信念;了解诗歌的内容,体会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

三、单元教学重点、难点:

1、能结合上下文,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的意思。

2、能通过对文本的理解,理解文中小主人公表达的思想感情,体会人物的品质,树立热爱和平和维护和平的信念。

3、能自己搜集信息,自己处理信息,并从信息中筛选自己所用的信息。

4、学会合情合理地表达自己的意思。

四、课时安排

夜莺的歌声                    2课时

小英雄雨来                    2课时

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            2课时

和我们一样享受春天            1课时

语文园地四                    4课时

五、教学建议:

本组课文有许多含义深刻的句子。

在教学中,要把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关键词句表情达意的作用和领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作为教学的重点。

此外,本组课文篇幅比较长,因此也可以结合默读的读书要求,来训练学生默读的速度。

《夜莺的歌声》一课,对话较多,教学中要重点引导学生找出孩子说的话哪些具有特定的含义,通过反复阅读,体会这些句子表达出的情感。

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

文后泡泡中的思考题,目的是引导学生初步了解课文内容间前后照应的写作方法。

值得提醒大家的是,有的老师在教学本课时安排学生演课本剧,由于费时较多,且效果不很明显,对课文的理解帮助有限,我们认为意义不是很大。

《小英雄雨来》,课文较长,教学时可以用来训练学生读书的速度和复述课文。

教师要注意阅读时间的要求,上课前自己可以先默读一遍,看看需要多长时间。

参照这个时间,要求学生在一定时间通读课文,然后说说每一部分主要讲了什么,感受最深的是什么(特别要注意学生是否体会到了小英雄的机智、勇敢),在大体掌握课文内容的情况下,练习复述。

《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课后“思考练习题”提示了文中的重点句子,教学时可结合伊拉克战争等具体事例来理解。

在上课之前,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交流一下自己了解的有关“联合国”“联合国维和部队”“蓝盔”等知识,扫清与课文理解有关的知识障碍。

《和我们一样享受春天》,教学时可着重引导学生注意读出几处“这究竟是为什么”的语气,体会作者要表达的思想情感。

阅读链接《儿童和平条约》是本组教材的延伸和拓展内容,可以组织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学有余力的还可以背诵下来。

口语交际是《小小新闻发布会》,目的是引导学生结合时事的关注来锻炼口语交际能力。

教师要提前布置学生做好准备工作,通过阅读报刊、上网、看电视、听广播等不同的途径了解近期发生的国际、国内新闻,当然也包括身边发生的新人新事。

本次习作是一次看图作文(这是一幅真实的图片)。

教学时,要着重引导学生观察图中的人和景,然后对当时发生的事是怎样的、为什么只有一个小孩在那里哭、小孩未来的命运如何等等展开想象,写成一篇作文。

教师要帮助学生打开思路,从多个侧面、角度展开想象和联想,为正式动笔做好铺垫工作。

我的发现要求学生体会比喻句所表达的不同情感色彩。

这个“我的发现”体现了“体会关键词句表情达意的作用”这样一个训练点,它在本组前面的课文中也得到了零星的训练。

13、夜莺的歌声

教学目标:

1、认识“屑、拧”等8个生字,会写“削、喂”等1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沉寂、盘问、口哨”等词语。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苏联卫国战争中少年儿童的机智勇敢和爱国主义精神。

3、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的含义。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难点:

抓住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小夜莺”机智勇敢的品质。

教学准备:

生字词卡片、课件

教学课时: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预习感知学习生字词

教学过程:

一、前置学习

1、导入激趣

同学们,你们了解“夜莺”吗?

谁来说一说。

教师过渡:

体态小巧玲珑,叫声清脆宛转,每当月上高楼,它就会放开歌喉纵情歌唱。

今天,就让我们穿过时光隧道,一起走进1941年苏联卫国战争,走近一只勇敢的夜莺,去聆听他神奇、机智的歌声吧!

(板书课题)

自主学习

2、初读课文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2)、画出生字词,自学,利用工具书查找自己不理解的词语。

(3)、想想课文的主要内容。

二、交流释疑

小组交流:

1.指名朗读课文,纠正读音,指导学生读通句子。

2.再读课文,想一想这篇课文主要讲什么,小夜莺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3.交流读后印象。

展示点拨:

读罢课文,一个机智、勇敢的小夜莺形象便清晰地跃入我们的脑海。

那么,你是从课文中的哪些地方捕捉到小夜莺的机智、勇敢的呢?

下面,我们就来重点研究一下这些地方。

1、学生边读边画出相关句子。

2、研读重点句子。

A、要求:

读句子,联系上下文想一想,小夜莺为什么要这样说、这样做,他心里是怎么想。

B、形式:

先自读自想,再与同桌交流。

三、巩固拓展

巩固反馈

照样子写句子

1、小孩有时候学夜莺唱,有时侯学杜鹃叫,胳膊一甩一甩的打着路旁的树枝,有时侯弯下腰去拾球果,还用脚把球果踢起来。

(用带点的词语写句子)

有时侯......有时侯.......有时侯.......

2、空旷的花园里,烧焦的树垂头丧气地弯着腰。

(仿写句子)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过程:

一、交流释疑:

下列句子组织全班学生讨论。

1、夜莺的歌声打破了夏日的沉寂。

这歌声停了一会儿,接着又用一种新的劲头唱起来。

2、孩子从嘴里掏出一个小玩意儿,递给他,用快活的蓝眼睛望着他。

3、怎么会就剩下我一个?

这里有麻雀、乌鸦、猫头鹰,多着呢。

夜莺倒是只有我一个……刚刚一开火,村子就着火了,大家都喊;‘野兽来了,野兽来了’----就都跑了

4、有时候学夜莺唱,有时候学杜鹃叫,胳膊一甩一甩地打着路旁的树枝,有时候弯下腰去拾球果,还用脚把球果踢起来。

……

5、你说的是一种蘑菇吗?

没有,我们这里没有这种蘑菇。

这里只有红蘑菇、白蘑菇,还有洋蘑菇。

6、第二天,在被烧毁的村子围墙旁边,在那小路分岔的地方,孩子又穿着那件绿上衣,坐在原来那河岸边削什么东西,并且不时回过头去,望望那通向桔子的几条道路,好像在等谁似的。

二、交流讨论方法。

1、逐句讨论交流。

交流某一句时,先由一名学生谈自己的理解,重点是自己想象到的内容,其他同学听后补充。

最后指导朗读,通过读来反映自己的理解。

指导朗读时,除上述1、6句外,不要只孤立地读一个句子,可将前后对话连起来读,另外,还可以鼓励学生边做动作边朗读。

朗读升华

过渡:

刚才,我们一起讨论了几个句子,通过讨论,你有什么新的感受。

2、是呀,越读我们越感到小夜莺真是机智、勇敢。

请同学们带着这种感受分成小组,分角色读读全文。

3、组织全班性的分角色朗读或表演对话片断。

三、安排作业

1、练写生字,读写、读记“词语盘点”中本课的词语。

2、跟家人讲讲小夜莺的故事。

四、板书设计:

13.夜莺的歌声

诱敌——传信——摆脱

()

()的小男孩

()

14*、小英雄雨来

教学目标:

1、认识“晋、冀”等8个生字;能正确读写“芦苇、苇絮、打扮”等词语。

2、了解雨来为掩护革命干部和日寇英勇斗争的故事,学习雨来热爱祖国、机智勇敢的品质。

3、理解“有志不在年高”等句子的含义。

4、练讲“小英雄雨来”的故事。

教学重点:

体会雨来机智勇敢的优秀品质。

教学难点:

快速阅读课文,把握课文主要内容。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前置学习:

(一)导入激趣:

1、《夜莺的歌声》一课,让我们知道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苏联儿童用自己的智慧和勇敢同入侵者作斗争,保卫自己家园的故事。

这样的故事,这样的儿童,在我国的抗日战争中也屡见不鲜。

今天,我们就来认识其中一位叫雨来的小英雄。

(板书:

小英雄雨来)

2、看到这个题目,你有什么疑问?

最想知道什么?

(学生自由提出问题)

(二)自主学习: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把课文读通顺、读流利。

2、边读边想,看看你读懂了什么,在还不懂的地方做上记号。

3、同桌交流,说说自己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懂的提出来讨论一下,看看有没有新收获。

(三)、再读课文,了解大意

1、用比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抓住各部分要点,大体了解课文内容,想想课文主要讲了雨来的几件事?

也可以一部分一部分地读,试着给课文各个部分加上小标题。

(基本概括本部分内容,语句通顺即可,不要求是一句完整的话。

2、指名简要复述课文大意。

二、交流释疑:

(一)小组交流:

1、自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特别是生字的读音),读通句子。

2、一部分一部分再读课文,读后用最简单的话说一说每部分主要讲什么。

3、再读课文,读后想想说说:

课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二)展示点拨

1、反复朗读相关句子,看看从这些句子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2、交流每一部分的内容。

概括小标题(游泳本领高上夜校念书掩护李大叔勇斗鬼子宁死不屈机智逃生)或者用书中的语句作为小标题(“望着妈妈笑”“我们爱自己的祖国”“把缸挪回原处”“什么也没看见”“有志不在年高”“雨来没有死”)

3、抓住重点句子,组织学生交流、讨论。

(重点引导学生讨论“我们是中国人,我们爱自己的祖国”一句)

4、这句话在文中出现了几次?

分别是在什么情况下出现的?

作者为什么要多次强调这句话?

结合学生的交流汇报,引导学生体会课文三次写景,四次写到识字课本的作用,体会雨来热爱祖国的品质。

三、巩固拓展:

通过这段时间的阅读,我们已经认识了雨来。

他的所作所为让你感动了没有?

如果他站在你面前,你有什么想和他说的吗?

(扮演角色对话)

四、巩固反馈:

选词填空。

哐啷嗡嗡呜呜咔啦吱扭

唔哩哇啦哗啦哗啦咕咚咕咚

1、雨来听见街上()有人跑,把屋子震得好像摇晃起来,窗户纸()响。

2、不知什么时候,门()响了一声,雨来睁开眼,看见是爸爸出外买席子回来了。

3、院子里的门()想了一下,随后听见日本鬼子()地叫。

4、雨来撒腿就往后院跑,背后()一声枪栓响了。

5、乡亲们听见枪声,跑到河边()地哭了。

6、老师背过身去,屋子就()地传出说话的声音。

五、拓展延伸:

1、练讲小英雄雨来的故事。

2、提供其他的抗日小英雄的故事或学生自选小英雄的故事,组织学生阅读,准备召开“小英雄故事会”。

六、板书设计:

14.小英雄雨来

机智勇敢,热爱祖国

游泳本领高(游泳)

上夜校念书(读书)

掩护李大叔(掩护)

敌人:

盘问、哄骗、利诱、威逼、毒打

勇斗鬼子(斗争)

雨来:

应付、不上当、不屈服

宁死不屈(枪声)

机智逃生(脱险)

15、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

教学目标:

1、认识“卓、盔”等7个生字,会写“牺牲”等1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执行、维护、给予”等词语。

2、理解信的主要内容,体会作者表达的真挚情感,树立热爱和平、维护和平的信念。

3、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的含义。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理解信中“我”的呼吁,体会“我”对父亲的深切怀念、对和平的无比渴望。

教学难点:

认识“世界并不太平,不少地区还弥漫着战争的硝烟,罪恶的子弹还威胁着娇嫩的‘和平之花’”,树立维护和平的观念。

教学准备:

①收集资料,了解当今世界战事。

②准备反映战争的多媒体课件,如;伊拉克战争、阿富汗战争等,重点收集这些战争中儿童生活的画面。

教学课时: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预习感知学习生字词

教学过程:

一、前置学习:

(一)导入激趣

同学们,我们都在和平的环境里生活着。

可是,你知道吗?

这样安定的生活并不属于每一个孩子,因为世界上有不少地区还弥漫着战争的硝烟。

1、挂图配乐播放战争场面及战争中人们的悲痛与无奈。

2、看到这些情况你们想说些什么呢?

过渡:

是呀!

生活在战争中的人们,他们无时无刻地在祈盼和平的降临,因为生平意味着生的希望,意味着能心情享受阳光。

同学们,今天教师想带大家一起走近一位中国孩子,一位曾经被战争夺去父亲的生命、饱尝推动亲人痛苦的孩子,让我们一起聆听这位孩子内心的呼声吧。

(出示课题)

(二)自主学习:

1、初读课文,利用工具书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

2、画出生字词及自己不理解的词语,查词典理解。

3、请同学们快速朗读课文,读完后想想:

信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它着重写了什么?

4、请同学们重点朗读课文二、三、四自然段,想一想:

这几段话中哪些地方给你的印象最深刻,请找出来,再谈谈自己的体会。

二、交流释疑:

小组交流:

读课文,出示生字词开火车认读生字词,教师相机指导。

哪些地方让自己的印象最深刻?

交流时,要特别关注下列语段,并按语段后的教学步骤,指导学生体会。

(语段:

两年多来,我们全家沉浸在失去父亲的巨大悲痛中,我至今都忘不了,爸爸临上飞机前对我和妈妈那深情的目光。

他说:

“孩子,等爸爸回来,我一定送你一顶‘蓝盔’”。

我们与爸爸相约,等爸爸凯旋的那一天,我们要带着最美的鲜花迎接他。

1)爸爸说这句话的时候,心里会怎么想?

2)雷利写信时想起爸爸那觉悟的目光和坚定的话语,他的心情会是怎样的?

应怎样把这种心情读出来。

3)指导朗读

(语段:

现在这顶蓝盔回来了,但它是钉在爸爸的灵柩上回来的。

我们如约捧着鲜花,接到的却是爸爸那覆盖着国旗的遗体。

鲜血染红了他的征衣,腕上的手表浸满了凝固的血。

爸爸的嘴张着,仿佛在呼唤着什么。

啊!

我听见了,妈妈听见了,在场的叔叔阿姨听见,全世界都听见,他呼唤的是:

和平!

和平!

和平!

1)朗读这段话,一边读一边想:

读着这段话,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2)如果当时你面对些情景,会有怎样感受?

3)指导朗读。

(语段:

我的爸爸精通四国语言是一位出色的经济学硕士,本来他应该为人类作出更大的贡献,却被战争夺去了宝贵的生命。

他的死是光荣的,他是为和平而倒下的,他倒在了维护世界和平的圣坛上。

今天,我要向爸爸献上一束最美的鲜花,因为他是保卫世界和平的光荣战士。

4)哪些同学对这段话的印象最深刻,谈谈自己的感受。

5)“本来……却被”,说说这句话的意思。

5、对于在维和行动中壮烈牺牲的父亲,联合国秘书长加利先生给予了高度的评价---学生齐读“一名卓越的观察员,在执行联合国维和行动中体现了人道与公正的素质”。

6、怎样理解“卓越”“人道与公正的素质”?

7、伴随着音乐,让我们和雷利一起再次缅怀用生命保卫世界和平的爸爸,齐读课文二、三、四自然段。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课,导入新课

听写本课新词。

同桌互相检查。

二、展示点拨:

重点学习课文第三部分

1、过渡:

雷利给联合国秘书长写这封信的目的仅仅是为了缅怀被战争夺去生命的父亲吗?

你是从课文哪几个自然段知道的?

2、默读课文五、六、七自然段,边读边想:

这几段话中哪些句子让你学得最难理解,请画出来。

3、着重理解下列句子:

今天,我们中国孩子虽然生活在和平环境中,但是世界并不太平,不少地区还弥漫着战争的硝烟,罪恶的子弹还威胁着娇嫩的“和平之花”。

A你从这句话中能体会到什么?

B结合课前你们收集的资料,举出具体事例,请你在四人小组内说一说自己对这句话的理解。

C过渡:

战争是残酷的,战争更是无情的。

只要有罪恶的子弹存在,“和平之花”就容易被摧残。

难怪作者会说---今天,我们中国孩子虽然生活在和平环境中,但是世界并不太平,不少地区还弥漫着战争的硝烟,罪恶的子弹不威胁着娇嫩的“和平之花”。

4、战争给不少国家和地区的人民带来灾难,,那些深爱战争苦难的孩子,他们过着怎能样的生活呢?

我这儿有一份资料,大家可以小声地读一读。

(出示数据资料:

在过去10年里,200多万儿童在战争中被杀死,另有600万儿童受伤,100万儿童成为孤儿。

87个国家的儿童生活在6000万枚地雷的阴影中。

每年陆续有1万名儿童成为地雷的受害者。

目前世界各国约有30万男女少年和儿童在军队中当“儿童兵”,许多人还不到11岁。

5、读了这份资料,你有什么样的感受?

6、(出示难民儿童画面)战争中的孩子,饱受着战火的煎熬,阳光般的年龄却承受那么多的不幸,此时此刻,你想对他们说点什么?

7、成千上万的儿童因为战争失去了亲人,失去了家园,失去了本来应该拥有的幸福和欢乐。

正因为这样,作者在文章最后发出强烈的呼吁。

鼓励学生反复朗读最后一段,边读国体会作者的情感,边读边表达自己的感受。

三、拓展延伸

1、为了制止战争保卫和平,雷利给联合国秘书长写下这封信。

那么,我们能够做点儿什么呢?

2、从大家的发言中,我能感受到你们以地和平的期盼。

让我们再来读一读课文最后的这段话,相信大家一定会有更深的感受。

3、学生声情并茂地朗读最后一段。

四、巩固反馈:

用关联词语填空

1、爸爸()精通四国语言,()是一位出色的经济学硕士。

2、今天,我们中国孩子()生活在和平环境中,()世界并不太平,不少地区还弥漫着战争的硝烟。

3、()再危险,父亲()决定参加维和部队。

4、()父亲是一位保卫世界和平的光荣战士,()我要向他献上一束最美的鲜花。

五、板书设计:

15.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

“和平”

16*和我们一样享受春天

教学目标:

1、认识4个生字。

2、了解诗歌的内容,体会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

受到热爱和平的教育。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难点:

理解诗句,体会诗人表达的情感。

教学准备:

优课资源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前置学习,导入激趣:

同学们,当我们沐浴着春光,坐在明亮地教室里尽情享受和平的时候,你可曾想到,世界上还有许多地方正笼罩着战争的阴影,有多少人正期盼着和平!

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一首呼唤和平的诗。

(板书课题)

自主学习

1、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自己认为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读后同桌之间互相检查。

2、运用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等方法理解诗句的意思,同桌之间互相交流。

3、读读想想:

了解了什么,有什么不懂的问题。

二、交流释疑

小组交流:

1、指名读诗,读后评价,看字音是否读准,句子是否读通。

2、交流:

了解了些什么,有什么不懂的问题。

诗句的意思。

四次提到“这究竟是为什么”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和我们一样享受春天”在表达上有什么特点?

展示点拨:

(根据对学情预测,学生可能对“这究竟是为什么”的呼唤不理解或感悟不深刻。

因此,可选择学生最熟知的对“夜空”的描写一节,指导学生阅读,达到举一反三的目的。

1、默读第三节,联系自己的所见所闻,想一想:

夜空本身应该是什么样的?

而正在经历战争的夜空呢?

假若你生活在那个地方,面对此景,你有什么感受,想说什么?

2、有感情地朗读第三节。

按阅读第三节的方法阅读其余各节。

有感情地朗读全诗。

三、巩固拓展

读了这首诗,你有什么话要说。

宣读“儿童和平宣言”。

四、巩固反馈:

在括号里填上恰当的词语

()的大海()的战舰()的沙漠

()的坦克()的课桌()的夜空

()的导弹()的草地()的碎片

五、板书设计:

16*.和我们一样享受春天

地点

原先的美好与宁静

遭战争破坏的景象

大海

海鸥的乐园

巡弋的战舰和水雷

沙漠

蜥蜴和甲虫的天下

轰隆隆的坦克和大炮

夜空

星星和月亮

导弹频频发射

草地

激动着欢乐的足球

满是地雷碎片

语文园地四

教学目标:

1、读、写并积累本单元与战争相关的词句。

培养学生的关注新闻的意识。

2、培养学生搜集、整理信息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交际能力。

3、通过看图说话,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感悟力,激发他们痛恨战争,同情战争中的索然无味都的情感,理解人们对和平的呼唤。

4、提出本组训练重点,理解含义深刻句子的意思,体会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准备:

1、搜集与战争相关的影视资料。

2、搜集新闻。

教学课时:

四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词语盘点、我的发现、日积月累

教学过程:

一、前置学习,导入激趣:

同学们,通过本单元的学习,我们已经从字里行间了解了战争给孩子带来的苦难,聆听了他们对和平的呼唤。

现在就让我们再次读读那些词句,更深刻地感受一下吧。

自主学习:

1、学生自由读词语,注意:

读准字音。

2、小结学习:

读词语,相互正音;交流词语的意思;交流读记词语的方法。

3、学生记忆“读读写写”的词语。

4、教师听写词语。

三、学习“我的发现“

1、学生自由读这些句子。

2、四人小组讨论交流:

你发现了什么?

3、全班交流:

你发现了什么?

这两个句子中带点的部分表达了怎样不同的情感?

4、从课内外阅读材料中找一找类似的句子,谈一谈自己的理解。

5、教师小结

同学们,通过刚才对这些词句的学习,我们不仅理解了这些句子,而且还用你那充满智慧的眼睛去发现,用聪明的大脑去思考,可谓一举多得!

语文王国时,只要你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你会感受到魅力无处不在,希望你在以后的学习中有更出色的表现。

四、学习“日积月累”

1、自由读“日积月累”中的成语。

注意:

读准字音。

2、指名读成语,集体正音。

3、再读成语,边读边思考这些词语的意思,并在小组里讲讲这个成语的故事。

4、学生上台讲成语故事。

总结:

流传千古的成语中,能看到中国的历史和文化,让我们多积累些成语,把这里的成语背下来。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口语交际

教学过程:

一、提问导入

1、同学们,我们生活在现代社会里,时时处处都能感受到新闻的存在。

你们平坦都是用什么方式来了解新闻的?

2、听广播、看电视、读报纸、上网,这些方便、快捷的途径,让我们随时都能了解到车内和办外的新闻,让地球变得越来越小。

作为“地球村”的村民,我们应该关注车内外发生的事情。

那就让我们召开一次新闻发布会吧!

二、交流讨论:

1、要完成一次成功的新闻发布会,你们认为做哪些准备工作?

A要选一个灵活、机智、知识丰富、口才突出的新闻发布会主持人、

B发布的新闻要有意义。

C发布的新闻稿要结构完整,简洁明了,能够吸引人。

D作为必面人要对自己所发布的东西有比较全面的了解,能够回答别人提出的问题。

E新闻发布人要大方自然,声音洪亮,吐字清晰,富有感染力。

教师小结;

刚才我们一起总结的这几点对于开好一个新闻发布会很重要,待会儿我们的小小新闻发布会就以上述这五点来作为评比标准,看看在今天的新闻发布中,哪些同学表现最突出,我们就可以评他为“最佳新闻发布人”,同时我们还要评出今天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