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考复习资料定义判断及其解析.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707247 上传时间:2023-05-04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30.7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国考复习资料定义判断及其解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国考复习资料定义判断及其解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国考复习资料定义判断及其解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国考复习资料定义判断及其解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国考复习资料定义判断及其解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国考复习资料定义判断及其解析.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9页
国考复习资料定义判断及其解析.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9页
国考复习资料定义判断及其解析.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9页
国考复习资料定义判断及其解析.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9页
国考复习资料定义判断及其解析.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9页
国考复习资料定义判断及其解析.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9页
国考复习资料定义判断及其解析.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9页
国考复习资料定义判断及其解析.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9页
国考复习资料定义判断及其解析.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9页
国考复习资料定义判断及其解析.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9页
国考复习资料定义判断及其解析.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9页
国考复习资料定义判断及其解析.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9页
国考复习资料定义判断及其解析.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9页
国考复习资料定义判断及其解析.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9页
亲,该文档总共1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国考复习资料定义判断及其解析.docx

《国考复习资料定义判断及其解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考复习资料定义判断及其解析.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国考复习资料定义判断及其解析.docx

国考复习资料定义判断及其解析

定义判断

1.从众型思维枷锁是指在认知判断、解决问题时,附和多数,人云亦云,缺乏自己独立

思考,无主见,无创新意识的一种不良思维定势。

以下表现,不属于“从众型思维枷锁”的一项是:

A.专家的意见值得信赖,以专家的意见为办事的依据

B.前面许多行人撞了红灯,自己也紧跟着冲了过去

C.大人往往把自己孩子“左撇子”习惯硬性扭转过来

D.小王参照某明星的标准,将征婚“有意者”的身高精确到两位小数

【答案】D。

该词关键是从众、无主见的不良思维定势。

A项中“以专家的意见为办事的依据”就是一种无主见的行为,并且隐含着因为大家相信专家,所以自己也相信专家的从众心理;B项中“许多行人”闯红灯所以自己也闯,符合该词的定义;C项中的“往往”体现出大人是因为多数人都这样做所以也从众,并没有其他特殊原因。

只有D项是小王根据一个明星的标准发生一个行为,而参照一个人的标准并不等于从众。

2.非理性:

指在人的认识过程中,不以理性思维为基础的精神要素以及不能被逻辑思维的概念所包含的主体心理形式。

以下认识过程属于非理性因素的是:

A.学习英语单词时,通过结合字形来掌握记忆字义的星火记忆法

B.历史主义坚持以科学史为基础来考查哲学问题

C.阿基米德在浴缸洗澡,因水溢出获得了鉴定王冠的灵感

D.实证主义认为只有通过实证才是唯一可靠的

【答案】D。

很多考生不知道什么叫“实证主义”,最佳方法是选用排除法。

A项中学习英语单词不管用什么方法本身就是一个理性的充满逻辑思维的过程,是通过逻辑才能结合字形及掌握词义;B项中科学史是理性的充满逻辑的;C项中阿基米德并没有胡思乱想,而是通过水的体积等于浸入水中的身体的体积这一理性的逻辑思维过程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在D项中,就算不知道“实证主义”,但是通过字面理解也是通过现实去论证,而仅仅通过现实去论证不能体现出理性和逻辑。

实证主义的基本特征在于:

将哲学的任务归结为现象研究,以现象论观点为出发点,拒绝通过理性把握感觉材料,认为通过对现象的归纳就可以得到科学定律。

3.商业贿赂行为,是指经营者在市场交易活动中,为争取交易机会,特别是为获得相对于竞争对手的市场优势,通过秘密给付财物或者其他报偿等不正当手段收买客户的负责人、雇员、合伙人、代理人和政府有关部门工作人员等能够影响市场交易的有关人员的行为。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选项中属于商业贿赂行为的是:

A.某建筑商出资100万元建立孤儿院,树立良好社会形象,后来在市政府项目招标中中标

B.政府官员小王为其同学优先办理项目审批手续

C.医生李某高价购进国外医疗设备,提供设备的厂商为李某国外读书的女儿免费提供一年食宿

D.某品牌啤酒厂商在商场为其并不存在的功效做宣传

【答案】C。

A、B、D三项中的行为虽然都有一定的目的性,但是并没有秘密给付财务给有关人员的行为,只有C符合。

4.胜任力:

员工在工作情境中,为完成工作所具备并体现出来的知识、技能、能力、态度、动机等关键特征。

以下表现为胜任力的行为是:

A.小张请领导和同事来家吃饭,亲自下厨做了几道“看家菜”,大家交口称赞

B.元旦刚过,小李请姑父和客户打招呼,为公司签订了一个大订单,打响“开门红”

C.还在试用期的小王,用了整整一周时间,才整理出合格供应商的名单和真实报价

D.上个月,小周所在班组在全厂考核中也被评为优秀班组

【答案】C。

A中小张并没有“在工作情境中”;B中并不是小李和客户的沟通,而是其姑父的作用;D中班组的成绩不代表小周的成绩。

C中容易引起误导的是“胜任力”和“胜任”的区别,前者虽是衡量后者的一个指标,但是此题中讨论是是前者而不是后者。

5.首因效应:

在记忆或社会知觉中,最先出现的信息往往记得牢固和准确或给个体留下的印象最鲜明深刻。

下列属于首因效应的一项是

A.戴立对班主任记忆最深的就是初次见面时他的微笑,尽管以后班主任也经常面带微笑,但总不及初次见面时那么迷人

B.周平发现人力资源部王经理待人特别热情和真诚,回家后他就不停地向家人说王经理如何好

C.两位小学同学分别三十年后偶然相遇,不约而同都说到了小学毕业典礼上的相互叙别的情形

D.老李最近常常只记得手头的事而记不起过去发生的事

【答案】A。

对“首因效应”的可以按日常的理解为“第一印象”。

A项中“初次见面时他的微笑”符合概念;B中没有体现“最先出现”,而是周平对王经理的总体印象;C中也没有体现“最先出现的信息”,只是两个人对小学毕业典礼有着共同的回忆;D项完全不符合。

6.一级预防是指对病因明确的疾病的预防。

二级预防是对病因不甚明确的或对多病因的疾病采取的预防措施。

下列属于二级预防的是:

A.甲型肝炎B.血吸虫病

C.心脏血管疾病D.矽肺病

【答案】C。

明显A、B、D中都存在着明确的病因:

甲型肝炎病毒、血吸虫和二氧化硅尘粒。

C项涉及心脏及血管,范围大病因多,所以属于二级预防。

7.文化认同,指特定个体或群体认为某一文化系统(价值观念、生活方式等)内在于自身心理和人格结构中,并自觉循之以评价事物、规范行为。

下列不属于文化认同的是:

A.回族文化由汉文化与伊斯兰文化相互交织、融合而成,其生活方式、风俗习惯等方面都深受两种文化的影响

B.在万宝路的电视广告中,美国西部荒原万“牛”奔腾,那个著名的牛仔挥舞缰绳套

牛的形象酷极了,但香港烟民崇尚白领生活,羡慕当老板的,见那牛仔上班时风吹日晒,真是命苦啊!

抽万宝路香烟太没出息,太没派头了

C.一个民族的文化模式一旦形成,必然会持久地支配每个社会成员的思想和行为

D.一位旅美的俄罗斯老太,在接受朋友从俄罗斯带给她的礼物时,一见到礼物上包裹的俄文旧报就激动得热泪盈眶

【答案】D。

D项中仅仅体现了俄罗斯老太的思乡情结。

8.自然失业是由于经济中一些难于克服的原因所引起的失业,它是任何经济都难以避免的失业,也是正常的失业。

根据以上定义,下列不属于自然失业的是:

A.张某在某工厂试工一个月后,嫌老板给的工资低,于是炒了老板的“鱿鱼”

B.某地发大水,冲毁了厂房和设备,厂长含泪遣散了跟随多年的工人

C.某企业根据市里的要求进行了改制,一些文化水平低、年满45岁的女职工下了岗

D.李某因哥们义气帮朋友要债,失手将欠债人打伤。

公司以李某违反劳动纪律为由将李某开除

【答案】C。

A中是张某自动辞职,经济难以避免,是正常的失业,也就是自然失业;B中因为发大水导致工人被遣散。

发大水不是经济原因引起的,也就是说“它是任何经济都难以避免”的,由此引发的失业是正常的失业;D中李某违反劳动纪律而遭开除也是经济难于克服的原因造成的。

只有C是由于经济因素——“改制”引起的失业。

9.教唆犯是指故意唆使他人实施犯罪意图的犯罪分子。

其突出特点是本人不亲自实施犯罪,而是故意唆使他人产生犯罪意图、决定实施犯罪的犯罪分子。

根据以上定义,下列属于教唆犯的是:

A.林某在一次闲聊中,对刘某说自己特想杀掉丁某。

于是,刘某就出面雇用马某将丁某杀害

B.郑某生病,请卢某为其“镇鬼”。

卢某胡言说是某坟地有问题。

于是郑某在卢某的指点下将一个铁棒钉在坟上,后被坟主拔掉。

后来郑某又生病,怀疑又是那个坟在作怪,便决定杀死坟主,为自己消灾。

于是郑某将坟主骗至坟边,用菜刀将其杀死

C.在计算机课上,谈到学校的计算机安全系统,老师随意对学生说,这个设计非常完美,如果谁能进入这个安全系统,厂商会有奖金。

结果一个15岁的孩子真的进入了这个安全系统,并迫使它瘫痪

D.王某指使自己的儿子(14岁)和邻居家孩子豆豆(15岁)偷盗电线及其他输电设备,然后转卖。

被人发现后,王某全然不理,继续让儿子和豆豆偷盗电线,致使线路短路,造成多个村庄停电,并使输电线路处于危险状态

【答案】D。

A中林某只是“闲聊”,并没有“故意唆使他人实施犯罪意图”;B中郑某亲自实施了犯罪;C中老师是“随意对学生说”,也没有“故意唆使他人实施犯罪意图”;D中王某故意指使他人实施偷盗的犯罪行为,并且本人没有亲自实施犯罪,属于教唆犯。

10.法律意识:

是指人们关于法律观念的思想、观念、知识、和心理的总称,是社会意识的一种特殊形式。

根据定义,下列不属于法律意识的是:

()

A.郭某感觉到中国法制越来越健全了

B.刘某因卡式炉爆炸而毁容,向法院起诉要求酒店支付50万元精神损害赔偿金

C.孔某认为偷几本书不构成盗窃罪

D.进城务工的农民周某拿不到用人单位的报酬,自认倒霉

【答案】A。

A中郭某对中国法制的感觉并没有体现他本人关于“法律观念”的意识;B、C、D都体现了当事人的法律意识。

要注意缺乏法律意识也是法律意识的一种体现。

11.长尾理论是网络时代兴起的一种新理论,由美国人克里斯安德森提出。

长尾理论认为,由于成本和效率的因素,过去人们只能关注重要的人或重要的事,如果用正态分布曲线来描绘这些人或事,人们只能关注曲线的“头部”,而将处于曲线“尾部”、需要更多的精力和成本才能关注到的大多数人或事忽略。

以上情况采用长尾理论观点重视“尾部”的是。

A.尽管现在“大热门”的经济力量已经不如当年,但我们仍然对其绝对的重点关注

B.商家认为听众对非热门音乐有着无限的需求,市场无比巨大,应加以关注

C.厂商们把精力放在那些有80%客户去购买的20%的主流商品上,着力维护购买其80%商品的20%的主流客户

D.在销售产品时,厂商关注的是少数几个“VIP”客户,“无暇”顾及在人数上居于大多数的普通消费者

【答案】B。

“尾部”其实存在着需要被关注的大多数人和事,是“非主流”。

A、C、D都是关注的“主流”商机,也就是“头部”,只有B属于“尾部”。

12.反诉,是指在已经提起的诉讼中,被告针对与原诉有联系的行为,提起独立诉讼请求的行为。

以下选项中属于反诉。

A.原告起诉被告借钱不还,被告起诉原告非法搭建

B.原告起诉离婚,被告请求法院确认婚姻关系本来就是无效的

C.原告起诉,要求被告按买卖合同交货,被告起诉供货商未能按时交货

D.原告起诉被告居住的房屋所有权是他的,被告请求法院让原告偿还欠款

【答案】B。

A中,借钱不还与非法搭建并非基于同一法律关系或同一事实,不能提起反诉;C选项中被告起诉供货商,此诉与原诉的原被告不一样,不能构成反诉;选项D中的房屋所有权与欠款也非基于同一法律关系或同一事实,因此本题选B。

13.黏合策略:

把不同对象或不同对象中的构件黏合成新形象的策略。

下列不属于黏合策略的是:

A.丰源、鸿远、新星原是三家个体小企业,处境十分艰难,市政府采取措施让他们联合成“新鸿源”有限公司,现在成了省明星企业

B.江苏省委省政府根据苏锡常地缘相近,在人口、文化、消费等诸方面又有些,市场发展不平衡的特点,超前决策,要求三地优势互补,终于成功技术打造了全国闻名的经济链

C.为了解决企业的资金困难问题,领导层决定向每个雇员借资2000元,按银行同期利息计算

D.小杜歌唱得很棒,他想成立一个乐队,于是联系了会弹吉他的小宋、会拉小提琴的小华、会弹电子琴的小李等五人,组建了“天籁”组合,一年后就走红了

【答案】C。

C没有黏合成新形象,而其他各项都符合题干所述。

14.消费者监督权是指消费者享有对商品和服务以及保护消费权益工作进行监督权利。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行为属于行使消费者监督权范围的是:

A.小赵在商店中专门购买假冒伪劣商品以获取赔偿

B.一家烤鸡店为战胜对手,向消费称对手的贷源不合格

C.小张发现某商场的电梯存在安全隐患,立即报告给有关部门

D.老王在一商店买回了变质的食品,马上回去要求退换

【答案】C。

该题的重点在于“监督”的权利。

15.公共服务:

是指公共部门与准公共部门为满足社会公共需要,共同提供公共产品的服务行业的总称。

它是主要是由以政府机关为主的公共部门生产的,供全社会所有公民共同消费,所有消费者平等享受的社会服务。

下列不属于公共服务的是:

()

政府向市民提供基本医疗保险。

高等学校向公众免费开放体育馆。

某市耗资修建高尔夫球场。

某市出资整治堵塞的河道。

【答案】C。

修建高尔夫球场并不是“供全社会所有公民共同消费,所有消费者平等享受的社会服务。

16.社会福利:

是指通过社会公平的手段来改善人们的生活状况,提高生活质量。

下列属于社会福利的是:

()

某人生病住院开销很大,好朋友送去500元现金。

某人下岗两年,开始领取失业保险。

某政府机关给其工作人员发放有价购物券。

某人参加某公司的抽奖活动得到一次到海南旅游的机会。

【答案】B。

A、C、D都没有“通过社会公平的手段”来达到目的。

17.赠与合同:

是指赠与人将自己的财产无偿给予受赠人,受赠人表示接受赠与的合同。

下列情况中,不属于赠与合同的是:

()

A.为了鼓励其侄儿王军好好学习,王某答应给王军一台电脑及架照相机,但先给电脑,待期末成绩好时再交给照相机。

B.某公司在民政部门主办的大型赈灾义演会上,当众宣布向民政部门设立的救灾基金捐款100万元。

C.甲见乙经济困难拿出500元给乙,乙不要。

甲趁乙不在把钱放在乙的抽屉里。

D.甲公司决定捐给某希望小学两台电脑,后公司法人代表更换,甲公司不愿兑现承诺。

【答案】C。

C项中受赠人乙并没有表示接受赠与,不构成赠与合同。

18。

商品差价,是指同一商品由于流通环节、购销地区、购销季节以及质量不同而形成的价格差额。

下列属于商品差价的是

A.春季白萝卜一块一斤,夏季胡萝卜五角一斤

B.奥迪轿车与奥拓轿车价值不同

C.春风出版社出版的《政治经济学》比秋雨出版社出版的同名书籍每本便宜5元钱

D.甲地的盐比乙地的便宜,因为甲地产盐

【答案】D。

A、B、C中均不是同一商品。

19。

间接故意,是指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有意放任,以致发生这种结果的心理态度。

下列属于间接故意的是

A.李某由于邻居赵某经常辱骂她而怀恨在心,找人恐吓赵某,赵某由于惊吓过度而突发心脏病死亡

B.某日深夜,李某在家中听到外面有女子呼救,由于心理害怕没有出门察看,结果第二天警方发现在李某家附近有一女子被害

C.李某在不知赵某正在维修机器的情况下合上了电闸,导致赵某触电身亡

D.李某高速驾驶中看到有一老人正在横穿马路,但没有减速,将老人撞成重伤

【答案】B。

A中李某实施恐吓的行为不存在“放任”的心理态度;C是过失犯罪;D中并不知道李某在驾驶时的“心理态度”是如何的,是“过于自信”。

20。

公务员是指依法履行公职、纳入行政编制,由国家财政负担工资福利的工作人员。

下列不属于公务员的是()。

A.九三学社的各级干部

B.东城法院的法官

C.福州海关的工作人员

D.海淀公证处的公证员

【答案】D。

公证处的公证员是自收自支事业单位工作人员。

21.区域经济合作:

是指地域相近的国家或地区在经济上的联合与合作。

根据以上定义,下列选项属于区域经济合作的是()。

A.联合国B.福州马尾经济开发区

C.世界贸易组织D.亚太经合组织

【答案】D。

A、C不属于“地域相近”,且联合国也不仅仅是经济上的联合余合作;B不符合“国家和地区”这个范围。

22.意外事件:

是指因当事人故意或过失以外的偶然因素而发生的事故。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选项属于意外事件的是()。

A.黄某私自驾驶一辆报废汽车中途发生车祸

B.课间打闹玩耍时,小明不慎撞伤了同学

C.医生未给张某进行过敏皮试就注射了青霉素,导致张某死亡

D.李某夜间值班时昏睡,造成仓库失窃

【答案】B。

其余三项都属于过失。

23.表达自由权:

是指个人将其内在精神活动的结果或精神生活的方式,以语言、文字、图书、肢体动作或其他任何媒介表达于外,而使他人或社会得以知悉其内心意念的权利。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选项属于表达自由权的是()。

A.某公司职员要求参加岗位培训

B.某作家在报纸上发表连载小说

C.某受害人要求侵权人赔偿经济损失

D.某房主申请房屋改建许可

【答案】B。

只有B项是以语言媒介表达作家的“内在精神活动的结果或精神生活的方式”,在报纸上发表就使他人或社会知悉了其内心意念。

24.低价倾销行为:

是指经营者以排挤竞争对手为目的,以低于成本的价格销售商品的行为。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选项属于低价倾销行为的是()。

A.春季即将来临某服装店甩卖冬季服装

B.某商店为了占据皮包市场,以低于进价的价格抛售皮包

C.低价出售某破产家电公司的电脑

D.某家具店低价处理长期积压的家具

【答案】B。

A、C、D都不是“以排挤竞争对手为目的”,虽然进行低价销售行为但没有说明是“低于成本的价格”进行销售。

25.内心信念:

是指人们在自我良心的审视下,对自身的行为及其动机进行善恶判断的一种精神力量,是道德评价的一种重要方式。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选项属于内心信念的是()。

A.问心无愧B.某精神病患者扬言要杀人

C.某幼儿拿了妈妈的钱D.某人误闯入他人家门

【答案】A。

B、C、D都只是一种行为,没有体现行为人自身对其行为的判断。

26.审美境界:

是指从人生境界中升华出来的超越了自然境界、功力境界和道德境界的愉悦情怀和情境。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选项不属于审美境界的是()。

A.欣赏名画《蒙娜丽莎》感觉优雅

B.读“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产生逍遥感

C.听二胡演奏曲《二泉映月》使人宁静

D.阅读《股票经》对股票产生兴趣

【答案】D。

对股票感兴趣并没有从人生境界中升华。

27.学习性行为:

是指并非动物生来就有的,而是动物在成长过程中,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新的行为。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选项不属于学习性行为的是()。

A.母鸡抱窝B.大山雀提绳取食

C.黑猩猩学会用树枝捕食白蚁D.小狗做算术、狗熊钻火圈

【答案】A。

母鸡抱窝是一种先天性行为,不是后天学习的。

28.实验法:

是针对发生行为的动物或接受行为的动物,模拟或干扰它们之间使用的信号,进而分析刺激行为的主要因素的方法。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选项属于实验法的是()。

A.用摄影机拍摄猎豹的运动,研究猎豹追击猎物的方法

B.用望远镜观察鸟类繁殖活动

C.动物园用闭路电视研究东北虎剩余生育幼虎的过程

D.用声波干扰水中的海豚,观察到海豚对声波的反应

【答案】D。

A、B、C只是单纯的观察动物,并没有模拟或干扰信号并进行分析。

29.同业拆借:

是指金融机构之间相互通融短期资金的业务方式。

其目的在于调剂寸头和临时性资金余缺。

根据以上定义,下列选项不属于同业拆借的是()。

A.甲银行为弥补信贷资金缺口从乙银行拆入一笔资金

B.甲银行融入资金投资房地产

C.甲银行在停止营业时发现资金收支不平衡,向其他银行融入资金

D.甲银行内部分支机构之间的资金调度

【答案】B。

B项不属于“金融机构”之间,也不满足同业拆借的目的。

30.方位定向是指动物或人对物体的空间关系、位置和对机体自身所在空间位置的知觉,它是各种感觉协调活动的结果。

根据此定义,以下现象或行为不属于方位定向的是()。

A.狗通过嗅觉发现食物。

B.我们能看到太阳是圆的,发亮的。

C.玩捉迷藏的小明被蒙住了眼睛,只能通过声音去判断朋友们的位置。

D.蜜蜂飞出数里之外采蜜,能按原来的方向返回巢中。

【答案】B。

“看到太阳是圆的,发亮的”并不是对空间关系的一种定位,只是简单视觉信息。

31.授权是指主管或领导者按层次领导原则委授副职或下属以一定责任与部分理事权,使副职或下属在其领导、监督下有相应的自主权和行动指挥权,被授权者对授权者负有报告及完成之责。

根据此定义,下列属于授权的是()。

A.根据单位制度,下属有权拒绝上司的不合理要求。

B.部门成员每周向部门领导人汇报工作完成情况。

C.领导委托他的秘书去买份报纸,秘书因临时有事要处理,又委托另外一个同事去买。

D.单位负责人由于公务出差,单位内的日常事务和业务处理都交由其助理负责。

【答案】D。

A、B、C中下属都没有被委授“一定责任与部分理事权”。

32.企业文化是指一个企业中所有员工共有的一套观念、信念、价值和行为准则,以及由此导致的行为模式。

根据此定义,以下理解或说法正确的是()。

A.企业文化是由各种因素引起的一种共有的行为模式。

B.一个星期工作五天,每天八个小时的工作时间安排也是企业文化的一种体现。

C.“企业领导具有雷厉风行的作风,决策果断”是企业文化的集中体现。

D.企业文化是个多因素构成的系统,对企业有着重要的影响。

【答案】D。

B、C很明显都不能体现企业文化。

A项中首先“各种因素”范围太广,并且“行为模式”只是企业文化的一方面,不是全部。

33.社区是指人们共同生活的—定区域,也称为占有一定地域的人口集中体,它由五个要素组成,分别是人口、地域、制度、政策和机构。

根据以上定义,下列选项不属于社区的是()。

A.企业B.学校

C.公园D.乡镇

【答案】C。

公园并不是“占有一定地域的人口集中体”,也没有相应的制度、政策等。

34.替代品是指功能或用途基本相同的不同种类的商品,在满足消费者需求时可相互替代,它们之间互称为替代品。

根据此定义,以下选项中划横线的内容互为替代品的是()。

A.银行利率升高,小张决定不再进行股票投资,而把资金转入定期储蓄。

B.最近猪肉不断涨价,有一部分主妇买牛肉、鸡肉等其它肉类作为替代。

C.小陈想换个新发型,但身上没有足够的钱去发型屋,后来就只买了个小头饰打扮自己。

D.何先生最近买手机,要了个nokiaN73的红色版,但是后来觉得还是黑色版好看些,就回去商家那边换了。

【答案】B。

A中不是商品;C中“新发型”和“头饰”不是“功能或用途基本相同的不同种类的商品”;D中是相同的商品,都是nokiaN73。

35.偷换概念是指在同一思维中故意用一种概念代替另一种不同的概念,从而制造概念混乱的行为。

这是一种逻辑错误。

根据此定义,以下选项中有偷换概念行为的是()。

A.甲:

“你们通宵达旦、吵吵嚷嚷地打麻将,影响别人休息。

”乙:

“影响别人,又不影响你。

B.某家饭店,菜名玄得离谱:

“小蜜傍大款”、“玉女脱衣”、“勾勾搭搭”,其实一个是枣嵌在糯米团里,一个是削去皮的萝卜,一个是黄豆芽炒绿豆芽。

C.管理学也是一门艺术,因为它也能创造出有序的美。

D.“工作的时候不准吸烟!

”“对啊,所以我在吸烟的时候不工作。

【答案】A。

A中两个“别人”的范围不一样。

甲说的“别人”是指除了在吵闹的其他人,而乙说的“别人”是在甲的概念中去除了甲。

36.统计工作是指人们运用科学方法对调查研究的对象进行数据搜集、整理、分析的全部工作,最终形成一系列的统计资料。

下列属于统计工作的是()。

A.记者为了解人们对某一问题的看法,连续走访了几位路人,发现大家的看法都较为一致。

B.某公司为了解新产品的市场需求,特意在各大商场进行问卷调查,并将收集得来的信息进行整理分析。

C.村委会发现最近村民对某化工厂的排污问题颇有意见,决定对该工厂的排污问题进行研究。

D.市政府要举办一次大型的商品展览会,在网上开展了展览会会徽征集活动。

【答案】B。

其他选项都没有运用科学方法获取数据并对其进行整理分析。

37.“循环经济”本质上是种生态经济,它要求用生态学规律而不是机械论规律来指导人类社会的经济活动,特征是低开采低排放高利用,下列不属于循环经济做法的是:

A.退耕还湖,退耕还林

B.变单程式经济为循环式经济

C.变消耗型经济为休养生息型经济

D.变储备型经济为增长型经济

【答案】D。

只有D没有体现生态经济,变储备型经济为增长型经济并没有按照循环经济的要求进行经济活动。

38.行为:

指人们说的和做的,具有一种以上的测量度,可以被观察、描述和记录,受自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