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六上书法教案.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709955 上传时间:2023-05-04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21.8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教版六上书法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苏教版六上书法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苏教版六上书法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苏教版六上书法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苏教版六上书法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苏教版六上书法教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4页
苏教版六上书法教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4页
苏教版六上书法教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4页
苏教版六上书法教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4页
苏教版六上书法教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4页
苏教版六上书法教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4页
苏教版六上书法教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4页
苏教版六上书法教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4页
苏教版六上书法教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4页
苏教版六上书法教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4页
苏教版六上书法教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4页
苏教版六上书法教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4页
苏教版六上书法教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4页
苏教版六上书法教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4页
苏教版六上书法教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4页
亲,该文档总共2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苏教版六上书法教案.docx

《苏教版六上书法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教版六上书法教案.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苏教版六上书法教案.docx

苏教版六上书法教案

 第1 课 上下结构

(一)

 教学要求:

 

1 在观察与比较的基础上,认识上下结构上宽下窄型和上窄下宽型的特点;

 2 能分析病例,通过上下对照查出病因;

 3 会写这两种类型的上下结构的字。

 

教学时间:

 1 课时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1 板书课题 上下结构

(一) 

2 你觉得怎样才能写好上下结构的字呢?

今天我们就来探讨这个问题。

 

二 新授 

1 讲解上宽下窄型的写法 

(1)什么叫“上宽下窄型)?

让学生回答。

 

(2)出示示意图,教师讲解。

 

(3)出示例字 

(4)学生观察分析上宽下窄型字的写法。

 

(5)教师讲解:

 

(一)上下两部件的纵向距离要相等; 

(二)上下两部件的重心要在要在竖中线上。

 

(三)上部件要写得宽,下部件要写得窄。

 

(6)让学生观察书上的两则病例,说说问题在哪。

 

(7)出示“坚”和“膏”,让学生分析,师生点评。

 

(8)学生临摹,教师巡视指导。

 

2 讲解“上窄下宽型” 

(1)什么叫“上窄下宽型”?

让学生回答。

 

(2)出示示意图,教师讲解。

 

(3)出示例字 

(4)学生观察分析上窄下宽型字的写法。

 

(5)教师讲解:

 

(一)上下两部件的纵向距离要相等; 

(二)上下两部件的重心要在要在竖中线上。

 

(三)上部件要写得窄,下部件要写得宽。

 

(6)让学生观察书上的两则病例,说说问题在哪。

 

(7)出示“奖”和“葬”,让学生分析,师生点评。

 

(8)学生临摹,教师巡视指导。

 

三 练习 1 写一写; 2 想一想。

 四 小结: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

 第2课 上下结构

(二)

 教学要求:

 

1 在观察与比较的基础上,认识上下结构上大下小型和上小下大型的特点; 

2 能分析病例,通过上下对照查出病因;

 3 会写这两种类型的上下结构的字。

 

教学时间:

1 课时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1 板书课题 上下结构

(二) 

2 你觉得怎样才能写好上下结构的字呢?

今天我们就来探讨这个问题。

 

二 新授 

1 讲解上大下小型的写法 

(1)什么叫“上大下小型”?

让学生回答。

 

(2)出示示意图,教师讲解。

 (3)出示例字 

(4)学生观察分析上大下小型字的写法。

 

(5)教师讲解 

(一)上部件要写得长,下部件要写得短; 

(二)上下两部件的重心要在要在竖中线上。

 

(三)上部件要写得宽,下部件要写得窄。

 

(6)让学生观察书上的两则病例,说说问题在哪。

 

(7)出示“垄”和“蓄”,让学生分析,师生点评。

 

(8)学生临摹,教师巡视指导。

 2 讲解“上小下大型” 

(1)什么叫“上小下大型”?

让学生回答。

 

(2)出示示意图,教师讲解。

 

(3)出示例字 

(4)学生观察分析“上小下大型”字的写法。

 

(5)教师讲解:

 

(一)上部件要写得短,下部件要写得长; 

(二)上下两部件的重心要在要在竖中线上。

 

(三)上部件要写得窄,下部件要写得宽。

 

(6)让学生观察书上的两则病例,说说问题在哪。

 

(7)出示“奖”和“葬”,让学生分析,师生点评。

 

(8)学生临摹,教师巡视指导。

 

三 练习 1 写一写; 2 想一想。

 

四 小结: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

     

                     第3课 包围结构

(一) 半包围 

教学要求:

 

1 在观察与比较的基础上,认识半包围结构字的特点; 

2 能分析病例,通过上下对照查出病因; 

3 会写这两种类型的半包围结构的字。

 

教学时间:

 1 课时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1 板书课题 包围结构 

2 包围结构分为两大类:

1 半包围;2 全包围。

 

3 你觉得怎样才能写好包围结构的字呢?

今天我们就来探讨这个问题。

 

二 新授 

1 讲解半包围的写法 

(1)从两个方面对字心进行包围:

 第一种情况

 ①出示例字 

②让学生分析一下两部件的包围关系,小组讨论,指名说。

 ③出示示意图 

④教师讲解书写的方法。

 ⑤学生临摹,师巡视指导。

 

第二种情况方法同上 

第三种情况方法同上:

 

2 从三个方面对字心进行包围:

 第一种情况

 ①出示例字 

②让学生分析一下两部件的包围关系,小组讨论,指名说。

 

③出示示意图 

④教师讲解书写的方法。

 

⑤学生临摹,师巡视指导。

 

第二种情况方法同上 第三种情况方法同上:

 三 练习 1 写一写; 2 想一想。

 四 小结: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

 

 

第4课 包围结构

(二) 全包围 

教学要求:

 

1 在观察与比较的基础上,认识全包围结构的字的特点;

 2 能分析病例,通过上下对照查出病因; 

3 会写这全包围结构的字。

 

教学时间:

1 课时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1 板书课题 包围结构

(二) 

2 你觉得怎样才能写好全包围结构的字呢?

今天我们就来探讨这个问题。

 

二 新授 

1 全包围的字可依据字框两竖下端内斜和两竖垂直的不同分为两类。

 

2 字框两竖下端内斜的有小方型和扁方型两种。

 

(1)讲解小方型:

 ①出示例字 

②让学生分析一下两部件的包围关系,小组讨论,指名说。

 ③出示示意图 

④教师讲解书写的方法。

 

⑤看书上的病例分析病因。

 

⑥出示“回”字,分析它的写法。

 

⑦学生临摹,师巡视指导。

 

(2) 讲解扁方型字的写法。

 

3 字框两竖垂直类的有长方型和大方型的两种。

 

(1)讲解长方型:

 ①出示例字 

②让学生分析一下两部件的包围关系,小组讨论,指名说。

 ③出示示意图 

④教师讲解书写的方法。

 ⑤看书上的病例分析病因。

 

⑥出示“日”和“首”字,分析它的写法。

 ⑦学生临摹,师巡视指导。

 

(2) 讲解大方型字的写法。

 ①出示例字 

②让学生分析一下两部件的包围关系,小组讨论,指名说。

 ③出示示意图 

④教师讲解书写的方法。

 ⑤看书上的病例分析病因。

 

⑥出示“固”和“国”字,分析它的写法。

 

⑦学生临摹,师巡视指导。

 

三 练习 1 写一写; 2 想一想。

 四 小结: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

第5课 重心平稳 方正变化 

教学要求:

 

1 在观察与比较的基础上,认识到要写好字,除了要做到重心平稳,还要做到方正变化; 

2 能分析病例,通过对照查出病因; 

3 学会在书写时兼顾到字的重心平稳和方正变化。

 

教学时间:

 1 课时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1 板书课题 重心平稳 方正变化 

2 写字时为什么要做到重心平稳和方正变化呢?

这是我们这一节课将要学习的主要内容。

 

二 新授 

(一) 重心平稳 

1 汉字结构形式多样,形态变化纷繁,但不论字形怎样变化,都必须做到重心平稳。

 

2 做到重心平稳的方法:

 

(1)横平竖直 A 出示例字 

B 与病例进行比较,哪个字写得好,好在哪?

我们写的时候应注意什么呢?

 小组讨论,班级讨论。

 C 分析比较“重”字。

 

(2)左右平衡 

3 上下对正方法同上 

4 位置适当方法同上 

5 把握斜度方法同上 

6 夸张主笔方法同上 

(二) 方正变化 

1 有些字的外形方正对称,稳定平衡,初学写字的人常常将这类字写得呆板无精神。

这需要对字的笔画和结构进行适当的变化,才能使字显得生动美观。

 

2 做到方正变化的方法:

 

(1)长短变化 A 出示例字 

B 与病例进行比较,哪个字写得好,好在哪?

我们写的时候应注意什么呢?

 小组讨论,班级讨论。

 C 分析比较“川”字。

 

(2)正斜变化 

3 主次分明方法同上 

4 部件伸缩方法同上 

5 围当留缺方法同上 

6 上小下大,左轻右重方法同上 

三 练习 

 写一写, 想一想

                   

第6课 怎样提高钢笔楷书的书写速度

 教学要求:

 

1 在观察与比较的基础上,知道提高钢笔楷书书写速度的方法。

 2 能够利用学到的知识,提高自己的写字速度。

 教学时间:

 1 课时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当今社会发展迅速,人们工作、学习、生活的节奏明显加快,社会交往对写字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不仅要求字写得正确、美观,还要有一定的速度。

 怎样才能提高书写速度呢?

 

二 新授 

1 引导学生思考提高写字速度的方法。

 小组讨论。

 班级讨论。

 

2 教师讲解:

 

(1)要尽量做到熟练。

 

首先运笔要熟练,做到下笔成形,不出怪异的笔画;还要熟悉字的结构,做到字形端正,不因提高书写速度而变形。

 

(2)要尽量减省运笔动作。

 

楷书笔画凡是转折连接的地方,都要有停顿动作,如能将有些动作减去,就能提高书写的速度。

 

(3)相近的笔画可以相连。

 

(4)可以点代画,减省部分笔画。

 

(5)要强记书写内容,做到心到手到 

写字时,要尽量减少看字逗留的时间,心中要熟记书写4 内容,笔下的字就像流水一样逐个淌出,这样,抄写的速度自然能加快。

 

3 学生临摹,领会提高书写速度的方法。

 

4 提醒学生提高书写速度的根本方法是熟能生巧。

 

三 练习 1 写一写。

 2 想一想。

 

四 小结: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

           

 

 

                              第7课 呼应

 教学要求:

 

1 指导学生知道什么叫“呼应”; 

2 使学生明白怎样呼应; 

3 使学生会书写心、源、九等字,体会笔画呼应的关系。

 

教学时间:

 1 课时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1 板书课题 呼应

 2 激发兴趣  

什么叫呼应呢?

为什么要呼应?

 

二 新授 

(一)什么叫呼应 

1 书写汉字时,要求笔画与笔画之间有一定的联系,也就是在写下一笔时,需和上一和有连续的运笔动作,这种方法叫呼应。

 

2 出示带有呼应关系的字,让学生观察,体会什么叫呼应。

 

3 根据例字讲解:

 

前一笔的收笔和后一笔的起笔为一呼应。

 

除运笔的方向外,笔画的位置也是呼应的重要内容。

 

4 让学生琢磨一下例字有哪些笔画呼应。

 

(二)怎样呼应

 1 出示例字“小” 

2 学生观察,小组讨论,“小”是怎样呼应的?

 全班交流:

 

“小“字的竖钩和左点是一呼应,左点和右点又是一呼应。

 

3 出示“心”字 

4 学生观察,小组讨论,“心”是怎样呼应的?

 全班交流:

 

“心”字的左点和卧钩是一呼应,卧钩和中点是一呼应,中点和右点又是一呼应。

 

(三)呼应关系明显的字 

通过“九”和“源”体会笔画的呼应关系。

 

(四)笔画未能呼应的字 

这些字哪些笔画没有呼应?

可以怎样处理?

 

三 练习 写一写 

练习书写心、源、九等字,体会笔画呼应的关系。

 四 小结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

 

第8课 避让 

教学要求:

 

1 指导学生知道什么叫“避让”; 

2 使学生明白汉字笔画间怎样避让; 

3 使学生会书写性、现、精、航、塔等字,体会笔画避让的关系。

 

教学时间:

 1 课时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1 板书课题 避让

 2 激发兴趣  

什么叫避让呢?

为什么要避让?

 

二 新授 

(一)什么叫避让 

1 汉字中笔画相遇时,为了避免碰撞,必须彼此相让,互不妨碍,同时结构还要紧密,做到整体美观和谐,这种处理汉字笔画互不妨碍的方法叫做“避让”。

 

2 出示带有避让关系的字,让学生观察,体会什么叫避让。

 3 根据例字讲解:

 

“牲”字的右部“生”的撇和长横都插在“牛”的右侧下部。

 “现”字的右部“见”的撇画在“王”的下方。

 

“航”、“精”两字的各部件笔画较繁,空隙较小,所以要尽量避免碰撞。

 4 让学生琢磨一下例字有哪些笔画避让。

 

(二)怎样避让 

1 出示例字“塔” 

2 学生观察,小组讨论,“塔”是怎样避让的?

 全班交流:

 

“塔”字的土旁为了靠紧右边部件,和“ ”的上部呼应,将提画向上扬,插在“ ”的长撇的上方,结构就较紧凑。

 

3 出示“航”字 

4 学生观察,小组讨论,“航”是怎样避让的?

 全班交流:

 

“航”字的舟旁右边为横折钩,无法避让右边笔画,因此只有将近“亢”的撇相对写成直撇,才可避免碰撞。

 

(三)避让关系处理得好的字 

通过欣赏“塔”和“初”,体会是怎样处理避让关系的。

 

(四)笔画未能避让的字 

这些字哪些笔画没有避让?

可以怎样处理?

 三 练习 写一写 

练习书写性、现、精、航、塔等字,体会笔画避让关系。

 四 小结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

   

 

                              第9课 伸缩 

教学要求:

 

1 指导学生知道什么叫“伸缩”; 

2 使学生明白汉字笔画间怎样伸缩; 

3 使学生会书写含有伸缩笔画的字,体会笔画伸缩的关系。

 

教学时间:

 1 课时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1 板书课题 伸缩

2 激发兴趣  

什么叫伸缩呢?

为什么要伸缩?

 

二 新授 

(一)什么叫伸缩 

1 一字中如果笔画出现重复,就需要进行变化,延伸一部分,收缩一部分,这样就能避免呆板,使字形生动美观,这就叫做“伸缩”。

 

2 出示带有避让关系的字,让学生观察,体会什么叫伸缩。

 

3 根据例字讲解:

 

“惟”和“徘”的横画写得有长有短,这便是“伸缩”。

 “章”的上横和下横一长一短,这也是“伸缩”。

 

左右结构的字如果有两笔重复的竖画,一般缩左伸右。

 4 让学生琢磨一下例字有哪些笔画伸缩。

 

(二)怎样伸缩 

1 出示例字“降” 

2 学生观察,小组讨论,“降”是怎样伸缩的?

 全班交流:

 

“降”字的耳刀旁有一长竖,右边也有一竖,为了避免重复,伸长了右竖。

 3 出示“戒”字 

4 学生观察,小组讨论,“戒”是怎样伸缩的?

 全班交流:

 

“戒”字的笔画中,有三笔画方向相近,为了避免重复,伸长了右边的斜钩。

 

(三)伸缩关系处理得好的字 

通过欣赏“素”和“奉”,体会是怎样处理伸缩关系的。

 

(四)笔画未能伸缩的字 

这些字哪些笔画没有伸缩?

可以怎样处理?

 

三 练习 写一写 

练习书写含有伸缩笔画的字,体会笔画伸缩关系。

 四 小结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

 

第10课 疏密 

教学要求:

 

1 指导学生知道什么叫“疏密”; 

2 使学生明白汉字笔画间怎样安排疏密; 

3 使学生会书写笔画较多和较少的字,体会疏密关系。

 教学时间:

 1 课时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1 板书课题 疏密 2 激发兴趣  

什么叫疏密呢?

为什么要安排疏密?

 二 新授 

(一)什么叫疏密 1 汉字笔画有多有少,结构形式多种多样。

为了使每个字都具有生动活泼的形态,书写时需要根据字的具体情况,将某一部分写得紧一点(密),某一部分写得松一点(疏),这种安排叫“疏密”。

 

2 出示笔画多的字和笔画少的例字,让学生体会疏密的安排。

 3 根据例字讲解:

 

在进行字的疏密安排时,上下结构的字,一般上部写得稍密些,下部写得稍疏些;左右结构的字,则根据左右部分的笔画和形态灵活安排,但须做到合理、自然与和谐。

 

4 让学生琢磨一下例字怎样安排疏密关系的。

 

(二)怎样安排疏密 1 出示例字“臻” 

2 学生观察,小组讨论,“臻”是怎样安排疏密的?

 全班交流:

 

“臻”字的笔画较多,书写时,左部“至”写得较疏,形较短;右部“秦”写得较密,形较长,这样就形成了疏密对比。

 3 出示“乍”字 

4 学生观察,小组讨论,“乍”是怎样安排疏密的?

 全班交流:

 

“乍”字的笔画较少,书写时,笔画稍向上靠,下部空一点,这样“乍”字就显得生动活泼。

 

(三)疏密处理得当的字 

通过欣赏“上”和“囊”,体会是怎样处理疏密关系的。

 (四)疏密处理不当的字 

这些字的疏密关系处理得怎么样?

有什么地方处理得不好?

 三 练习 写一写 

练习书写笔画较多和较少的字,体会疏密关系。

 四 小结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

  

 

                            第11课 大小 

教学要求:

 

1 指导学生知道什么叫“大小”; 

2 使学生明白汉字笔画间怎样处理大小; 3 使学生会书写笔画较多和笔画简单、并且不向四面发散的字,体会大小的关系。

 教学时间:

 1 课时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1 板书课题 大小 2 激发兴趣  

什么叫大小呢?

为什么要处理大小呢?

 二 新授 

(一)什么叫大小 

1 笔画多的字要写得不挤,需将近笔画写得松些,但是这样容易松散;笔画少的字要写得不散,需将笔画写得紧些,但是这样会嫌小。

为了使字写得既疏朗又紧凑,并且大小又很和谐,就需在书写时将笔画多的字写得细点,字形稍大点;笔画少的字笔画可写得粗点,字形稍小点。

这样处理,整篇文字的大小有变化,又不过分悬殊,就会显得和谐美观。

 

2 出示笔画多的字和笔画少的例字,让学生体会大小的安排。

 3 根据例字讲解:

 

4 让学生琢磨一下例字怎样安排大小关系的。

 

(二)怎样安排大小 1 出示例字“西” 

2 学生观察,小组讨论,“西”是怎样安排大小的?

 全班交流:

 

“西”字笔画较少,笔画又不向四面发散,书写时笔画可写粗一点,字可小一点。

 3 出示“藏”字 

4 学生观察,小组讨论,“藏”是怎样安排大小的?

 全班交流:

 

“藏”字笔画多,笔画可写细一点,字可稍大一点。

 (三)大小处理得当的字 

通过欣赏“颜”和“日”,体会是怎样处理大小关系的。

 (四)大小处理不当的字 

这些字的大小关系处理得怎么样?

有什么地方处理得不好?

 三 练习 写一写 

练习书写笔画较多和笔画简单、并且不向四面发散的字,体会大小的关系。

 四 小结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

 

第12课 相向 

教学要求:

 

1 指导学生知道什么叫“相向”;

 2 使学生明白怎样写好相向的字; 

3 使学生会书写相向的字,体会相向的含义。

 教学时间:

 1 课时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1 板书课题 相向 

2 激发兴趣  

什么叫相向呢?

怎样写好相向的字呢?

 

二 新授 

(一)什么叫相向

 1 在左右结构的字中,左右两部件的笔画形态同时向字的中间聚集,在结构上称做“相向”。

这类字写时容易过挤,所以要求做到紧而不挤。

 2 出示相向的例字,让学生体会相向的字是怎样写的。

 

3 根据例字讲解:

 

“锡”中“ ”的笔画趋向右上,右边部件“易”的撇画则趋向左下,相向就容易互相碰撞。

“功”、“妙”、“坊”等也属于这类字,书写时要上下错开。

 4 让学生琢磨一下例字怎样写的。

 

(二)怎样写好相向的字 

1 出示例字“锡” 

2 学生观察,小组讨论,“锡”是怎样相向关系的?

 全班交流:

 

写“锡”字时,“ ”与“易”的向内聚集的笔画要有避让,两者之间空隙不能过小。

 

3 出示“功”字 

4 学生观察,小组讨论,“功”是怎样处理相向关系的?

 全班交流:

 

写“功”字时,“工”的提画和“力”的撇画上下交错,这样就显得紧而不挤了。

 

(三)相向但不拥挤的字 

通过欣赏“功”和“姆” ,体会相向的字是怎样写的。

 

(四)处理不当的相向字 

这些字处理得怎么样?

有什么地方处理得不好?

 三 练习 写一写 

练习书写相向的字,体会相向的含义。

 四 小结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

 

 

                             第13课 相背

 教学要求:

 

1 指导学生知道什么叫“相背”;

 2 使学生明白怎样写好相背的字; 

3 使学生会书写相背的字,体会相背的含义。

 教学时间:

 1 课时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1 板书课题 相背 

2 激发兴趣  

什么叫相背呢?

怎样写好相背的字呢?

 

二 新授 

(一)什么叫相背 

1 在左右结构的字中,左右两部件的笔画朝反方向展开,在结构上称做“相背”。

这类字写时容易松散,所以要防止左右两边离得太远,要背而不离,离而不散。

 

2 出示相背的例字,让学生体会相背的字是怎样写的。

 

3 根据例字讲解:

 

“施”和“犯”比较,“施”有向字心突出的笔画,所以两部件写时要靠拢。

“犯”无向字心突出的笔画,所以书写时要稍分开。

 

“兆”和“非”的左右两部件距离不能大,大就散了。

 4 让学生琢磨一下例字怎样写的。

 

(二)怎样写好相背的字

 1 出示例字“施” 

2 学生观察,小组讨论,“施”是怎样处理相背关系的?

 全班交流:

 

“施”字的左右部件笔画都有向字心突出的部分,如“方”的“ ”、“ ”的“ ”,所以书写时要靠拢点。

 

3 出示“兆”字 

4 学生观察,小组讨论,“兆”是怎样处理相背关系的?

 全班交流:

 

“兆”字是笔画偏左的字,其中撇与竖弯钩之间的距离不能大,写时笔画稍靠左,四点要均匀分布。

 

(三)相背但不松散的字 

通过欣赏“施”和“非” ,体会相背的字是怎样写的。

 

(四)处理不当的相背字 

这些字处理得怎么样?

有什么地方处理得不好?

 

三 练习 写一写 

练习书写相背的字,体会相背的含义。

 

四 小结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

   

 

                     第14课 怎样写和“可 ”组合的字 

教学要求:

 

1 指导学生知道什么叫字根; 

2 使学生明白怎样写好和字根“可”组合的字; 

3 使学生会书写和字根“可”组合成的字。

 

教学时间:

 1 课时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1 板书课题 怎样写和“可 ”组合的字 

2 激发兴趣  

和字根“可”组合的字该怎样写呢?

 二 新授 

(一)什么叫字根 

1 有些字字意不同,但读音相近甚至相同。

细看其结构,其中有的部件完全一样。

如果学会了写这些相同的部件,掌握了其中的变化,就能写好许多类似的字。

这类相同的部件,我们暂且称它为字根。

 

2 你知道有哪些字根吗?

 

(二)“可”是一个组字能力很强的字 哪些字是由“可”组成的?

让学生举例。

 

(三)和“可”组合的字举例。

 

出示“呵”、“苛”、“何”、“哥”等字。

 

(四)“可”字与作为字的部件的“可”在书写上的差别。

 1 出示“可”和“何”字 

2 学生观察分析“可”字与作为字的部件“可”在书写上的差别。

 小组讨论。

 全班讨论。

 教师总结:

 

A “可”字占满格,字形较宽,竖钩应在字中心偏右处,“口”要写在横和竖钩间右边靠上的地方。

 

B “可”做字的部件,只占字中的一部分,所以形态应有相应的变化。

“可”在字右时形体变窄。

也有在字的上部或下部的,这时形体就要变宽扁,如“苛”、“哥”等。

 

(五)字根“可”组合成的字 

这两个字中字根“可”是如何变化的?

应注意什么?

 

三 练习 写一写 

练习书写和字根“可”组合成的字 

四 小结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 

 

第15课 怎样写和“主”组合的字 

教学要求:

 

1 复习什么叫字根; 

2 使学生明白怎样写好和字根“主”组合的字;

 3 使学生会书写和字根“主”组合成的字。

 

教学时间:

 1 课时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1 板书课题 怎样写和“主”组合的字 

2 激发兴趣  

和字根“主”组合的字该怎样写呢?

 

二 新授 

(一)复习什么叫字根 指名回答什么叫字根。

 你知道有哪些字根吗?

 

(二)“主”是一个组字能力很强的字 哪些字是由“主”组成的?

让学生举例。

 

(三)和“主”组合的字举例。

 

出示“注”、“驻”、“住”、“蛀”等字。

 

(四)“主”字与作为字的部件的“主”在书写上的差别。

 

1 出示“主”和“注”字 

2 学生观察分析“主”字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