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源性食品追溯体系研究奥运食品行动计划2.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713414 上传时间:2023-05-04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181.8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动物源性食品追溯体系研究奥运食品行动计划2.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动物源性食品追溯体系研究奥运食品行动计划2.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动物源性食品追溯体系研究奥运食品行动计划2.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动物源性食品追溯体系研究奥运食品行动计划2.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动物源性食品追溯体系研究奥运食品行动计划2.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动物源性食品追溯体系研究奥运食品行动计划2.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8页
动物源性食品追溯体系研究奥运食品行动计划2.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8页
动物源性食品追溯体系研究奥运食品行动计划2.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8页
动物源性食品追溯体系研究奥运食品行动计划2.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8页
动物源性食品追溯体系研究奥运食品行动计划2.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8页
动物源性食品追溯体系研究奥运食品行动计划2.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8页
动物源性食品追溯体系研究奥运食品行动计划2.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8页
动物源性食品追溯体系研究奥运食品行动计划2.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8页
动物源性食品追溯体系研究奥运食品行动计划2.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8页
动物源性食品追溯体系研究奥运食品行动计划2.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8页
动物源性食品追溯体系研究奥运食品行动计划2.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8页
动物源性食品追溯体系研究奥运食品行动计划2.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8页
动物源性食品追溯体系研究奥运食品行动计划2.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动物源性食品追溯体系研究奥运食品行动计划2.docx

《动物源性食品追溯体系研究奥运食品行动计划2.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动物源性食品追溯体系研究奥运食品行动计划2.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动物源性食品追溯体系研究奥运食品行动计划2.docx

动物源性食品追溯体系研究奥运食品行动计划2

动物源性食品追溯信息管理系统的研究

一、项目背景、目的和意义

随着国际国内动物疫情形势的日趋复杂,动物源性食品的安全问题直接关系到市民的饮食安全和身体健康,如何防止动物卫生突发安全事件,如何加强政府对经营者的管理问题,如何保证消费者的消费权益已经成为各地兽医卫生监督部门的首要工作。

本研究通过全程记录动物的养殖环节、屠宰环节、产品环节及外埠进京动物及动物产品的各种信息,将实现对动物源性食品的全程可追溯,全面提高应对突发动物卫生安全事件的能力,强化动物卫生监督管理技术手段,提高公共卫生管理水平,构建坚实的动物及动物产品无疫安全技术保障平台,切实保障市民食肉安全和畜牧业健康、快速、可持续发展。

(一)项目背景

动物及动物产品可追溯性正逐步成为强制性管理手段和技术壁垒。

根据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国际动物卫生法典》,目前全世界有69%的国家有可追溯管理的法律规定。

美国在2003年发生第一例疯牛病以后,决定建立全国牛的标识溯源系统,并计划在全国强制实施,确保一旦发生疫情,能在48小时内追踪到相关动物。

欧盟食品法规要求所有食品经营者必须全面推行危险分析和关键控制点(HACCP),建立食品溯源体系,确保食品生产、加工和分销的整体安全,并符合相应的欧洲标准。

总之,追溯技术体系综合了公共卫生、动物卫生、食品安全等多方面功能,在动物疫病控制、保护消费者安全、促进国际贸易等多个方面发挥作用。

在产品溯源技术方面,加拿大、美国和欧盟等发达国家和地区均制定了标识、编码、数据管理等系列标准。

美国采用条形码与数字结合的编码标识,加拿大CCIA(加拿大标识管理机构)采用不同大小、不同颜色的27种可读条形码标识和7种RFID(射频标识)。

发达国家还采用通用分部式数据库、数字签名、信息安全管理、溯源设备开发等技术,研究建立溯源管理系统,并将溯源管理和兽医办公自动化结合,形成了统一的动物卫生管理系统。

我国在动物产品溯源方面没有成功的先例,但是基于标识的物流管理技术在集装箱管理方面已经广泛应用,特别是全国动物防疫标识溯源项目已经完成了论证、设计、开发等工作,该系统的建设和运行,不仅解决了动物养殖、治疗、防疫、运输、检疫等前端数据的溯源问题,而且在技术、管理等方面对本项目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二)目的和意义

1.应对动物卫生突发事件能力,保障我市畜牧业健康发展的需要

我市动物养殖量生猪为448.7万头、牛40.9万头、羊256.1

万头,同时,作为动物及其产品的主要消费城市,有60%以上的动物和动物产品来自外埠,仅2005年,我市输入各类动物7243.2万头只,动物产品61.5万吨,可见,动物源性食品从养殖环节、屠宰环节到产品环节的各个阶段都可能造成动物卫生突发隐患,外源性动物疫病也已经成为我市动物疫病流行不可忽视的因素。

因此,加强检疫监督力度,保障动物源性食品安全,阻止外埠重大动物疫病传入是保护我市畜牧业健康发展的关键。

本项目实施后,可有效加强动物产品追溯制度的实施及对其养殖环节、屠宰环节和产品环节的监管力度,从而保证动物源性食品的安全,保护我市畜牧业健康发展。

2.维护消费者权益、保障市民食肉安全的需要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动物源性食品在我市市民食物中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大,已经成为我市市民不可或缺的重要食物组成部分,保证市民的食肉安全是动物卫生监督部门的首要职责。

随着我市对畜牧养殖业监管力度的加大,辖区内动物及动物产品生产企业的产品质量已经大大提高,各项指标均达到卫生要求,但动物疫病、违规使用投入品、检疫失职和食品变质等问题严重威胁着畜产品安全和消费者健康。

建立动物产品安全追溯技术体系,可以使职能部门及时查找问题根源,促使经营者加强食品安全管理,使消费者能够选择安全放心的品牌产品,最终减少不合格动物产品的上市。

3.成功举办2008年奥运和首都长期健康发展的可靠保障

2008年奥运会即将开幕,届时,世界各地的优秀运动员及各国观众将云集我市,世界人民将看到一个全新的、现代化的北京,保障参赛运动员和各国观众的饮食安全是成功举办这次体坛盛事的前提。

而从长远看,发展北京市都市型畜牧业,需要强化食品安全生产预防能力和自控能力,需要一套现代化的、快捷高效的卫生监督网络信息系统,加大对本市动物源性食品及外埠进京动物及动物产品的监管力度,保证其无疫安全,食用无风险。

4.动物疫病防控和食品安全监管全局联控的需要

随着世界及我国动物疫病的频繁暴发和流行,疫病防控和动物源性食品监管不仅仅是兽医主管部门单独的职责,为保证动物产品从养殖到餐桌整个过程的追溯,需要社会各界从技术上、人力上等多方面给予大力协助和支持,实现动物疫病监控和食品安全监管的全局联控,本项目实施后,动物源性食品安全网络系统可以达到共享,多方位共同努力阻止动物源性疫病的传播和流行,保障动物源性食品安全。

5.树立科学发展观的需要

21世纪是科技、信息的世纪,我们动物卫生监督的工作手段如果仍停滞不前,不采用现代先进科学技术,势必无法满足社会的需要,无法应对国际国内越来越复杂的疫情形势,无法针对重大动物疫情迅速做出相应反应。

本项目将采用当前先进的信息采集系统,快速、全面地对本市动物源性食品从养殖、屠宰和产品环节进行全程追溯,并对进出北京市的运输动物及动物产品车辆进行有效、合理管理,做到及时、高效的应对各类突发事件,保障北京市动物源性食品安全。

二、预期目标和效果

(一)总体目标

建立从动物养殖、屠宰、到产品销售的动物源性食品全程可追溯管理系统,实现动物疫病、投入品、屠宰加工、检疫、流通等信息的管理和发布,做到生产记录可存储、产品流向可追溯、储运信息可查询,建成统一的动物源性食品安全信息管理平台,规范市场秩序,保障消费者权益,满足奥运会食品安全需要。

(二)具体目标

1.建立全市动物投入品、疫病和饲养基本信息网络化管理系统,实现与动物疫病、动物防疫标识溯源数据的共享,满足产品追溯的需要。

2.建立动物屠宰到市场的追溯信息管理系统,实现屠宰加工信息和畜禽标识二维码的无缝对接,保证上市动物产品的全程可追溯。

3.建立屠宰加工信息与市场、超市、网络、电话查询信息系统对接的数据信息追溯系统。

4.在全市31家猪牛羊定点屠宰厂、27个公路动物卫生监督检查站、3个铁路动物卫生监督检查站、1个航空动物卫生监督检查站以及北京市兽医卫生监督检验所建立起集“数字-视频-语音”三位一体的进京动物及其产品卫生监督网络信息管理系统。

三、研究内容

动物源性食品追溯信息管理体统主要由3个子系统组成,分别是动物养殖到屠宰前的追溯信息管理子系统、动物屠宰到产品的追溯信息管理子系统和进京动物及动物产品追溯信息管理子系统。

该系统包含了饲养、运输、屠宰到销售等各个环节,通过养殖场、进京道口、屠宰场、批发市场、超市的电子信息化管理,将动物从养殖场到生鲜超市的整个供应链上各环节的数据和信息汇总到市级监管平台,使监管部门和公众可以在这个平台上对全过程进行追溯和跟踪,从而确保对流通环节的实时监控,确保动物产品从源头到餐桌的全程安全,实现了“源头到餐桌”的全程质量监控和追溯。

(一)动物养殖到屠宰前的追溯信息管理子系统

1.建立省级动物防疫溯源数据中心,实现动物的数据疫情和动物防疫标识溯源信息的共享

本系统将在全国动物疫病网络管理系统和动物防疫溯源系统的数据库的基础上,建立省级数据分中心,作为中央数据库的子数据库。

采用数据库接口、分布式数据库等技术,实现数据共享,并将动物疫情信息管理、动物防疫溯源和动物产品安全追溯等业务有机整合,实现了动物出生、疫苗注射、疫情、产地检疫、运输等信息的综合管理。

省级数据中心主要建设内容包括:

网络设备的采购、安装、调试;数据库接口的开发、应用软件开发和部署;人员培训等内容。

网络设备应满足溯源海量数据存储和网络化管理的需要;软件系统重点解决多级访问权限下的数据库融和能力和数据库虚拟逻辑技术,建立多数据结构转换和关系存储链接,实现多个数据库信息的动态共享。

2.建立养殖防疫档案数字化管理系统,实现对投入品监控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畜牧法》和农业部《畜禽表示和养殖档案管理办法》,养殖场和县级动物疫病预防控制机构应分别建立养殖档案和防疫档案。

因为传统的纸质档案无法适应食品安全追溯中查询、数据维护的需要,所以必须实现投入品数据的网络化管理。

本项目以现有的法律法规和工作为基础,建立基于因特网的动物养殖防疫档案数字化系统,采用网络化方法管理动物饲料、饲料添加剂和兽药等投入品的来源、名称、使用对象、时间、用量等信息,并采用统计分析、数据联机检索等方法,实现违禁投入品追查、投入品危害范围分析、投入品安全预警等功能。

3.动物饲养环节的溯源数据输入专用设备集成和配备

因为全市动物饲养数量巨大,可追溯的属性数据种类繁多、动物饲养场分散、溯源数据时效性要求高等因素,所以不宜采用手工方法输入基础数据,而改用溯源数据输入专用设备,实现数据的高效输入、数据与输入的时空信息自动关联、数据(无线)网络传输、数据自动校验等功能。

溯源数据输入专用设备的集成主要包括:

设备选型、系统平台的确定、数据管理嵌入式软件的开发、GPS定位模块的整合、无线网络数据传输功能的整合等。

(二)动物屠宰到市场的追溯信息管理子系统

从屠宰环节到市场环节的过程中,必须把屠宰、分割环节的信息连接捆绑在一起,后一环节的信息必须包含之前环节的所有信息,并在数据库中心留下记录。

屠宰到上市前的整个流程见下图:

根据目前动物产品消费的现状,动物产品以两种形式进入市场销售,一种是以动物胴体(如猪二分体)形式,另一种是小包装分割产品形式(见上图)。

小包装分割产品形式是在胴体形式的基础上进行了分割、包装形成的。

因此我们研究了针对这2种不同产品形式的技术,解决这2种不同形式产品的可追溯问题。

1.畜禽标识二维码对接转换技术

在屠宰工艺上,卸头蹄之前,二维码耳标一般是与动物联系在一起的,即一一对应的。

但在现代机械化生猪屠宰厂,“脱毛”这一环节往往会打掉耳部的二维码耳标,造成耳标与动物无法一一对应。

因此,我们设计了在脱毛前使用专用读码设备按顺序一一读出耳标编码信息的步骤,通过软件系统设定的畜禽标识二维码转换规则,将读出的信息按顺序一一转化成产品编码(采用条形码或者叠加码,我们规定的叠加码为含有动物个体、屠宰厂、检疫员等编码信息的12位数字串——动物个体使用8位、屠宰场使用2位、检疫员使用2位),固定于二分体胴体上。

产品编码可以经过一定技术处理,使其具有防伪性能,并伴随胴体进入市场批发环节。

在市场环节监督检查时,利用专用设备读取产品编码,可以实时提取该产品的相关信息,包括动物个体来源地、出生日期、屠宰日期、屠宰厂名称、检疫员姓名等,实现了动物产品的真正可追溯。

批发市场以此作为准入条件,可以加强动物源性食品的管理,也有利于动物卫生监督机构迅速、科学的侦辨动物产品是否来源于正规厂家、动物来源是否明确,从而增加动物源性食品的安全系数。

要实现对动物个体的追溯,必须保证读取动物耳标编码信息后能按顺序一一转化成产品编码。

我们研究的畜禽标识二维码对接转换技术,就是利用专用读码设备按顺序一一读出耳标编码信息,通过软件系统转化为最终固定于动物胴体的产品编码,将此产品编码通过专用写入设备打印在无毒塑料卡片上,最后用专用卡片固定设备将无毒塑料钉连同产品编码卡片钉入胴体指定位置。

考虑到在胴体检疫之前动物胴体在屠宰线上顺序和读取动物耳标编码的顺序是一一对应的,因此我们在胴体检疫之后这一环节设计了将产品编码固定于胴体上的步骤,使动物个体原始编码信息依旧保持在自身胴体上。

在转化成产品编码之后,根据胴体分体的情况,制作相应数量的信息卡片(如猪二分体使用2张同号卡片,牛四分体使用4张同号卡片)。

塑料钉前端在钉入胴体后膨胀散开,使其不易脱落,塑料钉后段有卡槽,正好嵌入塑料卡片钉口。

塑料钉拔出后,因前端散开无法再利用,塑料卡片因卡在塑料钉后段,因此也无法再利用,保证了使用一次即失效,防止不法商贩逃避检疫重复利用。

实现该技术的路线如下:

2.小包装分割编码防伪扩增识别技术

在对屠宰后的动物胴体进入分割加工流水线进行小包装分割时,一般情况下,一个分割操作工只分割胴体的一个部位,为了保证分割的产品对应于自身原有编码,有2种方案可供参考使用。

一种方法(方案一)是:

每一个分割操作岗配备一台小包装分割编码读写器,读出固定于胴体的塑料卡片上的编码信息后,生成同样编码信息的小包装分割编码,并打印在不干胶上,然后将此不干胶粘贴于小包装上;另一种方法(方案二)是:

在将转化后的产品编码打印到塑料片的同时,将同样编码信息的小包装分割编码打印在不干胶上(与上一种方法不同的是,此次打印具有多份拷贝,具体数量以分割出来的小包装数量为准,即分割出多少份小包装,就打印多少份拷贝),具有多份拷贝的不干胶随胴体在分割流水线上移动,在分割岗进行包装后,就可以撕下一个含编码的不干胶粘贴于小包装上。

这2种方法都保证了小包装上的分割编码信息为自身原有编码的信息。

在超市、市场环节监督检查时,利用专用设备读取小包装分割编码,可以实时提取该产品的相关信息,包括动物个体来源地、出生日期、屠宰日期、屠宰厂代码、检疫员编号等,实现了动物产品的真正可追溯。

实现该技术的路线如下:

(三)进京动物及产品追溯信息管理子系统

进京的动物须在北京市定点屠宰场进行屠宰后才能上市,而进京的动物产品须进入北京市的大型批发市场经换证后上市,因此,我们将进京动物及其产品的追溯信息管理分为两种。

一是外埠进京动物经指定通道到本市定点屠宰场,经屠宰加工后进入市场。

二是对外埠进京动物产品,经指定通道后直接上市。

因此,我们研究了针对这2种不同情形的管理系统。

1.进京动物IC卡信息管理系统

对于外埠进京动物,鉴于目前外省市未建立动物个体唯一的畜禽标识二维码,因此无法溯源到每一个动物个体,只能建立以动物运载车次为基础的,针对动物产地的溯源体系,即为每一车次设定一个唯一编号(共11位,公路站2位、日期6位、每天顺序号3位),记录动物来源地、检疫单位、检疫日期、检疫证明编号、进京日期、目的地(定点屠宰场)等信息,上传至数据库中心。

具体做法是,在指定检疫通道,为每一个动物货主配备IC卡,记录货主信息及动物信息(动物来源地、检疫单位、检疫日期、检疫证明编号、目的地、进京日期等),并通过IC卡读写设备将捆绑的信息上传至数据库中心。

进入屠宰场后,由IC卡读写设备读出发给运输单位的IC中的信息,只有信息中指定的屠宰场才能核销此次运输动物的信息,否则,数据库中心将发出报警信号,提示监管部门对运输单位未将动物运送到指定屠宰场的行为采取措施。

为保证屠宰后,编码信息依旧是自身原有信息,必须按照核销动物信息的顺序进行顺序屠宰,并在不同IC卡动物批次之间隔出一定空闲,不致使不同批次来源的动物发生交叉。

同时,以IC卡中编码信息为基础生成产品编码(条形码或者叠加码,我们的叠加码指的是含有动物产地县、公路站、屠宰厂、检疫员等编码信息的12位数字串——动物产地县使用6位、公路站使用2位、屠宰场使用2位、检疫员使用2位),之后,纳入屠宰环节到市场环节的追溯流程进行管理。

在屠宰、分割加工、市场销售的过程中,追溯信息体统并不是以每一屠宰动物的唯一的畜禽二维标识编码为基础,而是以指定检疫通道设定的唯一编号为基础。

在市场、超市执法检查时,通过专用设备读取产品编码时,就可以了解该产品来源地、进京道口、屠宰场名称、屠宰日期等信息。

实现该管理系统的技术路线如下:

2.进京动物产品IC卡信息管理系统

对于外埠进京动物产品,建立以动物运载车次为基础的,针对动物产品加工厂家的溯源体系,即为每一车次设定一个唯一编号(共11位,公路站2位、日期6位、每天顺序号3位),记录动物产品加工厂家、检疫单位、检疫日期、检疫证明编号、进京日期、目的地(大型市场、超市)等信息,上传至数据库中心。

具体做法是,在指定检疫通道,为每一个动物货主配备IC卡,记录货主信息及动物产品信息(动物产品加工厂家、检疫单位、检疫日期、检疫证明编号、目的地、进京日期等),并通过IC卡读写设备将捆绑的信息上传至数据库中心。

进入大型市场、超市后,由IC卡读写设备读出发给运输单位的IC中的信息,只有信息中指定的大型市场、超市才能核销此次运输动物的信息,否则,数据库中心将发出报警信号,提示监管部门对运输单位未将动物产品到指定大型市场、超市的行为采取措施。

进京动物产品也分2种情形,一种是以动物胴体(如猪二分体)形式,必须进入大型批发市场进行检疫证明的大额换小额;另一种是小包装分割产品形式,不需换证(大额换小额)。

针对前一种情形,须在动物胴体上固定包含有产品编码(条形码或者叠加码,我们的叠加码指的是含有外埠动物屠宰厂、公路站、进京日期等编码信息的12位数字串——外埠动物屠宰厂使用4位、进京日期使用6位、公路站使用2位)的塑料卡片;后一种情形,由于小包装上已经有检疫标志等信息,故不需再次粘贴新生成的产品编码。

实现该管理系统的技术路线如下:

这2个管理系统需要在本市指定的检疫通道、市、区县两级动物卫生监督所、大型定点屠宰企业、大型集贸批发市场建立联网的IC卡信息追溯系统。

每一个生产经营主体获得一个经授权的IC卡,记录主体信息和动物及产品信息;动物及产品在交易过程中,必须通过IC卡读写设备将主体和动物产品及信息向下复制传递;IC卡信息在复制传递的同时,将双方的主体信息、动物及产品信息相捆绑,并通过IC卡读写设备将捆绑信息上传至数据库中心;动物产品在批发市场阶段,由市场专用的IC卡识别及编码打印设备打印产品编码,固定于动物产品,实现可追溯。

四、项目进展、完成情况及改进措施

(一)正在进行的工作

通过《进京动物及产品卫生监督网络信息管理系统》项目,将完成27个公路动物防疫监督检查站、3个铁路动物防疫监督检查站、1个航空动物防疫监督检查站,市兽医卫生监督检验所网络设备配备、视频监控系统、IC卡管理系统及软件开发、网络建设和机房建设。

(二)需要解决的问题

1.全国动物及其产品溯源系统省级分中心建设

以全国动物及其产品溯源系统的中央数据库为数据源,建立北京市级动物及其产品溯源系统分中心。

北京市分中心在中央数据库存储的动物卫生信息的基础上,建立与中央数据库保持同步更新的动物出生、疫苗注射、疫病、产地检疫、屠宰检疫、运输监督等数据信息,并根据北京市实际情况,设计和研制相应软硬系统对有关数据进行整理、汇总和分析。

根据动物防疫责任和食品安全属地管理的原则,区县动物卫生监督所应随时掌握辖区动物及其产品检疫、监督情况。

在区县动物卫生监督所建立一定权限限制的数据查询和分析系统。

2.动物屠宰到市场的追溯信息管理子系统

对于本市养殖、屠宰的动物,建立以二维畜禽标识编码为基础,记录屠宰加工信息(屠宰厂代码、地址及定点屠宰证号)的追溯信息管理系统,实现对屠宰后动物产品的可追溯。

3.进一步完善进京动物及其产品卫生监督网络信息管理系统建设

在已经初步建立的进京动物及其产品卫生监督信息管理系统的基础上,信息采集点扩展至全市31个猪牛羊定点屠宰厂、10个动物产品批发市场,纳入联网的IC卡信息追溯系统,实现对进京动物及其产品的全程追溯。

对于外埠进京、本市屠宰的动物,建立以公路动物防疫监督检查站设定的唯一信息编码为基础,记录产地县代码、公路站代码、屠宰加工信息(屠宰厂代码、地址及定点屠宰证号)的追溯信息管理系统,实现对进京屠宰后动物产品的可追溯。

对于外埠进京动物产品,建立以公路动物防疫监督检查站设定的唯一信息编码为基础,记录外埠屠宰厂代码、进京日期、公路站等数据的追溯信息管理系统,实现对进京动物产品的可追溯。

五、实施年限和保障措施

(一)实施年限

1.2006年10月-2006年12月

完成项目可研报告及评估论证工作。

2.2007年1月-2007年10月

(1)完成动物及其产品溯源系统北京市分中心建设;

(2)完成动物屠宰到市场的追溯信息管理子系统建设;

(3)完成进京动物及其产品卫生监督网络信息管理系统中首都机场、西郊冷冻厂、琉璃河等10个主要进京动物卫生监督检查站网络终端建设工作;

(4)完成动物饲养环节的溯源数据输入专用设备集成和配置。

3.2007年11月-2008年4月

(1)完成养殖防疫档案数字化管理系统,实现动物卫生信息全程可追溯;

(2)在十八个区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设立档案管理分中心;

(3)完成进京动物及其产品卫生监督网络信息管理系统中剩余22个公路动物卫生监督检查站网络终端建设工作。

4.2008年5月-2008年6月

(1)完成系统设备总体调试,系统试运行;

(2)项目总结验收。

(二)保障措施

政府重视、完善的食品安全管理体系和全市动物防疫体系、兽医体制改革、法律法规要求是开展本项目的基础前提。

2004年7月,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指出:

“食品安全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关系到经济健康发展和社会稳定,关系到政府和国家的形象”。

我市农业、工商、食品安全、商务、卫生、质量监督等多个管理部门分工合作,依法承担相应的食品安全管理职能。

《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北京市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畜牧法》、《畜禽标识和养殖档案管理办法》和《北京市食品安全监督管理规定》要求实行畜禽及畜禽产品的可追溯,为溯源工作奠定了法律基础。

项目承建单位北京市农业局具备较强的组织协调能力和执行项目的丰富经验,人员素质高,技术力量雄厚。

我市现有检疫员998人,监督员324人,有一支素质较高的检疫监督管理队伍,各区县建有设备先进的检测试验室,开展了从产地、屠宰、加工运输等环节的监控工作。

采用定期与不定期的方式对我市的集贸市场及超市销售的动物产品进行监测,保证我市市民的食肉安全。

六、资金预算及投资计划

(一)资金预算

项目

具体用途

金额

(万元)

资金

来源

网络设备

市监督所、市总站、18个区县、31个猪牛羊定点屠宰厂、10个动物产品批发市场、2000个超市

1430

财政拨款

动物养殖防疫档案管理系统

市畜牧兽医总站、18个区县畜牧兽医站(疫控中心)

286

财政拨款

畜禽标识二维码对接转换系统开发

31个猪牛羊定点屠宰厂

186

财政拨款

产品编码打印系统及软件开发

31个猪牛羊定点屠宰厂

186

财政拨款

IC卡管理系统及软件开发

市监督所、9个区县、31个猪牛羊定点屠宰厂、10个动物产品批发市场

570

财政拨款

网络建设

市监督所、市总站、18个区县、31个猪牛羊定点屠宰厂、10个动物产品批发市场

320

财政拨款

机房建设

市监督所、市总站、18个区县、31个猪牛羊定点屠宰厂、10个动物产品批发市场

360

财政拨款

合计

3338

(二)年度运行经费

本投资项目年运行经费为300万元。

(三)投资计划

1.2006年10月-2007年10月

投资1600万元,用于项目评估论证、动物及其产品溯源系统北京市分中心建设、动物屠宰到市场的追溯信息管理子系统建设、动物饲养环节的溯源数据输入专用设备集成和配置、进京动物及其产品卫生监督网络信息管理系统中首都机场、西郊冷冻厂、琉璃河等10个主要进京动物卫生监督检查站网络终端建设工作。

2.2007年11月-2008年6月

投资938万元,用于养殖防疫档案数字化管理系统建设、区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档案管理分中心建设、进京动物及其产品卫生监督网络信息管理系统中剩余22个公路动物卫生监督检查站网络终端建设工作、系统试运行、系统调试及项目总结验收等工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