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德育论文.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73161 上传时间:2023-04-28 格式:DOCX 页数:34 大小:62.9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班主任德育论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班主任德育论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班主任德育论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班主任德育论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班主任德育论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班主任德育论文.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4页
班主任德育论文.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4页
班主任德育论文.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4页
班主任德育论文.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4页
班主任德育论文.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4页
班主任德育论文.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4页
班主任德育论文.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4页
班主任德育论文.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4页
班主任德育论文.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4页
班主任德育论文.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4页
班主任德育论文.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4页
班主任德育论文.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4页
班主任德育论文.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4页
班主任德育论文.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4页
班主任德育论文.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4页
亲,该文档总共3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班主任德育论文.docx

《班主任德育论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班主任德育论文.docx(3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班主任德育论文.docx

班主任德育论文

班主任德育论文

 

 

  祝佳

班主任工作中的“诸子百家”班主任是一个班级的组织者,是班级工作的执行者,是学生学习生活的代领者。

一个班级的成功与否,与班文任工作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然而班主任工作:

多、杂、繁、重,要想做好,那非得有一定的方法与技巧。

如何做好班主任工作,下面我就我的所做、所见、所闻,发表一下我的认识。

第一、班主任得是个释家要想将班主任工作当作是一份事业,而不是一份职业,这首先得充满对学生的爱,就像释家一样普渡众生,博爱仁德。

这样学生才会乐于接近你,真心地听从你的教导。

班主任的爱既有像伙伴般的友爱,又有慈母般的仁爱,更有严父般的关爱。

不要吝啬你的爱,赠人玫瑰,手有余香,付出终有回报,每逢节日,看着案前来自全国各地的贺卡,我深深沉浸在幸福的喜悦,浓烈地感受到来自学生对老师的那份敬爱。

爱,是班主任工作中的最关键、最重要、最核心的内容。

只因拥有对学生那份疼爱,你才会平静地面对学生所犯的错误,才不会认为他(学生)给你找麻烦;只因拥有对学生那份关爱,才不会认为班主任工作繁杂苦累,反而觉得有意思、有意义;只因拥有对学生的那份真执的爱,你才会想方设法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为学生的今天负责,为学生的今后谋化未来。

第二、班主任得是个法家一个班级没有良好的卫生环境,没有优良的秩序,在一个脏、乱、差的氛围中,还谈什么学习,讲什么育人。

一个良好的班级文化的确立,离不开严明的纪律制度、严格的执行力度。

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不立规矩,不成方圆。

所以班主任还得是个法家。

现举一例说明:

在新生入学报名的第一天,当我看到有的学生从后门或者没有敲门走进教室来到我面前报名时,我都坚定地对他说:

“请你出去,重新再进来一次”。

在家长和同学的诧异中,我又会和蔼地对他说:

“同学,欢迎你来到高一(10)班,但请你从前门进入教室”。

于是,从后门进的同学纷纷退了出去,郑重地从前门轻敲门三下,请示老师,得到准许后才进入教室。

后来听家长说,就是开学的第一件事,让我们觉得你挺严格的,连门都不能走错。

交给你这样的老师,我们就放心了。

在开学后不久,我随之与学生共同讨论建立了一套班级中有关学习、卫生等多方面的纪律制度及规范,并由学生自主进行管理。

在执行过程中,并没有遇到太多的阻力,这一切的可能都与我开学精心地给他们上的那一课有关吧。

同时,在平时处理学生的问题时,我也多时向学生阐明:

老师对事不对人,我处理你只对你所犯的错误作出处理,并不是征对你个人。

处理只意味着对过去的终结,并不是给今后下了定论,处理问题的关键是在于让你明白你为什么错,是为了让我今后不再犯同类的错误,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今后还得*你自己努力。

让学生既感受到老师对问题处理的坚决,又让学生感觉到教师处理问题的良苦用心。

第三、班主任得是个儒家面对学生所犯的错误及存在的心理等诸方面的问题,不妨学学儒家的中庸之道,执法应严,处理应宽,本着对学生负责的态度,不妨变通执行,达到既使其认识到错误,又能改正错误,更可以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认识,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再举一例说明:

有一年,我班有个学生头脑比较聪明,但性格比较孤僻,平时与其它同学不合群,而且行为习惯比较差,大错没有,小错不断,经常迟到早退,虽多些教导起效不大,也难以走进其心灵,为此,我一直苦于无良策应对。

后来渐渐地他的迟到次数累记达到学校公开通报批评的处罚,为此,我找他谈话,告诉他我要将他的有关情况向学校汇报,并告知他将受到的处罚。

他当时,对我说,“我有这么多次了吗?

我记得还差2次呀”我一听知道其中有戏,我就将学生每日的情况记载表逐个与他一起统计,面对结果,他先是哑言,然后嘴里小声叽咕:

“通报就通报,有什么大不了的”这时我知道他点触动了,我就趁热打铁,对其讲述其中的利害,以及对今后的影响。

他听着听着对我说,老师你能再给我一个机会吗?

我保证以后改。

这时,我对他讲,我一个人做不了主,我必须征得同学们的同意。

随后,我在班级中事先做了一些工作,请求同学们给他一次机会。

然后,让他在班级中公开阐述自己对问题的认识并提出要求同学们给他一次机会。

在同学们渐渐举起手臂中,他流泪了。

后来他告诉在那一刻,他感受到了同学们对他的关心和爱护,他后悔平时和同学们没有很好相处。

在征得同学们的同意,我向同学宣布给他留班察看一个月,保留对他的问题上报进行处理的权利。

同时要求他在这一个月中不仅不能再犯同类的错误,而且得有重大立功表现。

至于什么是重大立功表现,得由大家评判。

在随后的一个月内,他不仅没有犯迟到等同类的错误,而且为了有重大的立功表现,更多的关心集体,抢着帮别人值日,主动帮别人解决问题,在此过程中,竟渐渐赢得同学的喜爱,他自己也体会到与人和睦相处的快乐。

后来,在他考上大学后第一个教师节他给我的来信中,他诚挚地提及那次处罚,他说那次处罚是他一生中最有意义的处罚,让他学会了做人,学会了与人相处。

他现在深深地体会当时我对他的良苦用心。

第四、班主任得是个道家道家思想的核心是无为,主张顺自然、因物性,无为并不是什么也不为,而是主张为而不恃,是要以退为进、以曲求全、以柔胜刚。

而从其积极精神方面讲,道家的无为是为了达到更好的有为,乃至于无不为。

在我们处理班级工作中,也应做做道家,无为而治。

又例如早恋问题,是困扰高中教学中的一个常见的问题。

对此问题,谁都不想绕过去,可就是苦于无良策,不知如何更好地正确地解决这个问题。

以前,我遇到我所教的学生有早恋的倾向,都是耐心和他(或她)私下谈心,都是说些青苹果不能早摘呀,现在你们思想上还不成熟考虑问题不全面,现在你们主要的任务是学习,现在因早恋而影响学习是影响你今后的一辈子等等的说教,在说教的同时,我都觉得自己累而无助,感到空洞无力。

后来我看到一些先进教师的做法给我启发很大,对这类问题我们应先疏,而不是发生后的堵、补。

于是我就做了这样的一个尝试,开了一个有关早恋教育的主题班会:

首先是音乐欣赏,欣赏三首歌:

我一见你就笑,你那翩翩风采太美妙。

跟你在一起,永远没烦恼。

究竟为了什么,我一见你就笑。

因为我已爱上了你呀,出乎你的预料。

——《我一见你就笑》我心里埋藏着小秘密,我想要告诉你,那不是一般的情和意,那是我内心衷曲。

我心里埋藏着小秘密,从没有再提起,这秘密写在我心里,永远变成回忆。

在一个偶然的机会里,匆匆地与你相遇,对你有无限依恋,那正是我的秘密。

——《小秘密》你到我身边,带着微笑,带来了我的烦恼。

我的心中早已有了她,噢,她比你先到。

她,温柔又可爱;她,美丽又大方。

直到有一天,心中有个他,你会了解我的感觉。

爱要真诚,不能分享。

噢,对你说声抱歉。

——《迟到》对学生们说:

第一首歌中的小姑娘天真烂漫,固然可爱,但心地单纯、毫无设防,爱得清纯,但也爱得幼稚。

只重外表,贸然露爱,不宜效法。

第二首歌中的主人公,有着成熟理智的爱,值得学习。

爱不是什么时候、什么地方都可以轻易流露的,因为除了爱情,还有许多值得我们、需要我们去关注、去投入的事。

该克制的时候懂得克制,这才是强者。

第三首歌中的主人公的爱情观值得大力提倡,当同学们到了真正可以拥有爱情、组建家庭的时候,应该像第三首歌中的主人公一样,乱花不能迷人眼,坚守爱情的专一,并提高其纯度。

这样的班会课,这样的爱情观教育,我发现效果出奇的好,学生听得津津有味,入耳动心,心服口服。

而且那届所代的班级中学生早恋的现象竟出奇的少,男女同学也能兄弟姐妹情相处,感情融洽。

第五、班主任得是个墨家面对新教材、新课改,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及创新意识,是摆在每个教者面前切切实实的课题。

创新能力及创新意识能不能教?

创新能力只能培养,不能教!

创新能力就像种子一样,它需要一定的环境:

包括土壤、气候,科学的灌溉、施肥、培养,才能发芽、生根、开花、结果。

这样的环境就必须得由班主任去创设。

我说班主任得个墨家,并不是说要学墨子的思想,以兼爱为核心,以节用、尚贤为基本点。

而是要学墨子博学多才,擅长工巧和制作。

传说他曾制成“木鸢”,据说三天三夜飞在天空没有掉下来。

学墨子那种勇于创新,善于创造的能力,多开创性开展工作,让学生多思,多动手,亲身操作,让学生在活动中,在班级事务中逐步培养创新的能力及意识。

同时,身教大于言教,班主任创新性地开展工作,对学生也是最好教育和培养。

第六、班主任得是个杂家高中的班主任不仅要管理好班级的事务,而且还要协调好各课的学习。

现在的新课改、新教材,使得学生要同时学习语、数、英、理、化、生、政、史、地九门文化课及音乐、美术、体育、计算机等共计13门功课,如何协调、合理地安排,直接关系到学生素质能否真正地提高,能否取得理想的成绩的关键。

要想做好协调工作,那就得要求班主任有着多方面的知识。

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有点言过其实,不过至少知道上述各课的基础知识及基本学习的技巧,这样才能合理的安排,协调的调度。

这就要班主任就要像杂家一样,博采众家之长,多同课任老师交流,学习其他学课的基础知识及基本技巧。

总之,有着释家博爱众生的胸怀,法家铁面无私地执行,儒家中庸温和地变通,道家无为而治、因势利导、以柔克刚的手段,墨家创造、求新的意识,杂家博学多识的能力,应用手中十八般武艺,定能做好班主任工作,为学生的发展,创设一个优良的班级环境。

作为班主任我是如何培养学生养成好习惯的

田希秀

一位心理学家曾提出:

播下一个行动,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个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个性格,收获一种命运。

在行动中养成习惯,习惯决定命运

面对学生,有我们所谓的品学兼优的,也有令我们头疼的“双差的”,我觉得,其之所以优秀,是因为有一个认真的态度,并逐渐形成了一个稳定的自我意象和标准,有了优秀的习惯。

而散漫的学生往往是对待事情敷衍了事,为人上如此,学习上也紧张认真不起来。

相对而言成功的机会少,被表扬被认可的次数也少,也就逐渐地习惯于游离在集体之外了。

所以我针对班级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在开学初的学习落实《校日常行为规范》的班会上,我开始就讲道,高三课程紧,学习任务重,但是班级活动要开展,学校活动要参加,而且还要做得比在高一高二有新的起色。

以此,把到了高三,每个人不仅不能懈怠,而且要更严格的要求自己的思想渗透给他们,以使得他们要保持一个积极向上的心态,保持着斗志。

其实,严格的管理是取得好的学习成绩的前提,落实好日常行为规范是班级管理的突破口,这也正是为了提高班级同学的学习效率,养成好的学习习惯。

为了让每个人都参与班务,我和班级干部一起,把班级工作重新安排:

使得每一位同学都有自己固有的工作,其中有运动会筹备组,负责运动会的人员安排和训练事项;有艺术节筹备组,由有艺术节节目的全体成员和几位辅助人员组成,完成艺术节的节目的排练,服装的租借等事宜;有学习委员负责的班级学习小组,主要有各科的课代表和七个学习小组组成;有劳动小组,下设13个值日组;有书记负责的班级团支部;有班长负责的班委会成员组,全面负责班级各项工作。

大部分同学能根据自己的角色自觉参加到活动中,使班级的学习活动有条不紊地开展着。

艺术节上我班级有两个节目被选上,其中一个还是压轴节目,并且得了奖;校运会上,在全班同学的拼搏下,我班级取得高中部第二名的好成绩。

在这两项大的活动中主角们积极努力,其余同学作为观众,作为啦啦队成员,,也非常投入,使他们的热情、拼劲得到了较好的释放。

因为有分工,有管理,大部分同学学习也一直保持较好的状态,在十月末的月考中班级各科的成绩都较高。

大型活动同学们能认真对待,而面对日常行为要求,如校牌的佩带中,很多同学照片不符合要求或是带得不规范,我就在班级除了讲清戴徽章要有规范,是对自己也是对别人的尊重的道理之外,还和班级干部一起逐一检查,合格为止,以免开始马马虎虎,造成以后会积习难改。

看到很多同学值日不认真,每每扫不干净,或者干脆能躲就躲。

特别是一些学习较努力的学生,对参加班集体的劳动没有积极性,表面上好像是为了多学习一会,实际上是思想意识日久形成的误区,是习惯了懒惰的表现。

如第九组的几个值日生就是挺令劳动委员头疼的,组长也不认真管理,她之前没有担任过组长。

我就连续两次对他们组值日情况进行检查,没有扫干净,拖干净,就让组长安排当事人停下早自习,重新值日,到合格为止。

一次,早上我看到走廊有一块垃圾,到了中午垃圾还在,我再仔细一看,一天根本就没有值日,我就让组长把他们的组员都喊出来,全组一起拿着扫除工具把分担区清扫一遍,之后两个学生也确认早上只是简单扫了扫,没有拖地,组长也没有检查督促,而且中午又没有值日。

我作了组长的工作,指出在大胆工作和责任心上还须努力。

找到负责走廊拖地的同学,批评了她的不负责任的行为,她学习很努力,不怕苦,不能仅仅只顾自己的学习,人人平等,每个人都要参加班级劳动。

平时她的语言或行为上都有一些自私的表露,我也一直想找机会做她的思想工作,校正她的心态。

通过这几次的值日上检查出的问题,对她是一个督促,虽然她可能不会一下子变成人人称赞的优秀值日生,但最起码,她不会觉得不值日是光荣的而再继续逃避。

第六小组四个人中,有两个是艺术生,在外学习,组里就剩下两个人,星期六我们要求是7:

30值完日坐好,而他们早上7:

50才值完日,了解到他们组里的情况,我先在班级表扬了他们俩,不是因为组员不齐,就不完成值日,他俩楼上楼下跑了好几趟洗拖布,倒垃圾,教室、走廊收拾得很彻底,一直到完成才回到座位上自习。

同时也由劳动委员调整了人员,以使得他们组以后能按时完成值日。

又如第一组的杨东,早上6:

55才到校,把书包放到座位后,出去一会就回来了,周一到周五是要求6:

50值完日,而早晨我上楼时我就已经看到走廊楼梯上很脏,没有扫,也没有拖。

我从教室出去到走廊看,他们同组的一个女生正在认真地帮他扫楼梯,我就回来喊他出来值日,而他却说已经干完了,我带他到楼梯上看,他说:

我看时间不够用了,就先不收拾了,我问既然知道值日,为什么不提前来,他说我早上起不来,我晚上老失眠,…….我一听问题挺严重,需要和家长沟通。

第二天,他家长来到学校,了解到,他去年做过鼻炎手术,不能参加激烈运动,我也同意以后尽量给他安排少一些活动量的活,但我也批评了他对待值日的态度不认真,而且还蒙蔽老师同学,以为不知道就过去了,也不顾及还有学校值周检查,主观上逃避劳动。

一开始,对于我的批评他是不在乎,当时不仅没有表现对自己的行为反省,接受批评,而是一脸的不满意。

但之后的表现上,却让我为之感到高兴,他值日不迟到了,而且,他以前常常找理由不能完成的数学作业,也开始能努力完成,比以前认真了,尤其体现在分析问题的深度上有了变化,是用了心动了脑,而不是像以前那样做题只是在问题的表面上打转。

杨东是从理科班改文科转到我们班,我发现他数学弱,面对与其它科相差悬殊的成绩,我给他布置书本上最简单的习题,面批面改,而他却不能坚持太长时间,和他谈了多次,耐心做工作,给他鼓励,同时家长会的时候,也同他家长谈过,家长也是很为他着急,但是,他都用他的理由,使得家长觉得他已经很努力了,没有办法了。

但是我逐渐地了解到,他是有一种侥幸心理:

考试时,数学对于谁都难,别人也不能比我高多少,我把全部精力用到我擅长的历史等科目上,靠它们来背数学的分,而数学有那么多的题要做,我何不走一个别人不知道的捷径呢……..。

他的这些自以为聪明的心理,其实干扰着他的迈进,他的历史成绩也不是太突出,只是刚及格,而作为家长也不是太了解他的实际情况,对数学到底是深是浅,也听凭他的说法,另外他的身体又一直令家长担忧着,久而久之,他养成了这一定势的思维习惯。

没想到,我这个一直很照顾他,也很维护他,从没有批评过他的老师这次站出来,在值日上借题发挥,指出了他的马虎,批评他对待自己的任务不够尽力而是应付差事,甚至得过且过,都已经是高三学生了,还没有习惯学校的作息时间等,….。

至此,看到他的变化,已经达到了我的目的,我觉得,每个人的内驱力都需要不断地激活,才能有不断的变化,也才能真正挖掘出潜力,这是一个人的成长中应该经历的,一个小的问题也是一个折射点,也是老师工作的一个突破口。

有一位名人曾说过这样的话:

使人疲惫的不是远方的高山,而往往是鞋里的一粒沙子。

在人生的道路上,我们很有必要学会随时倒出鞋里的那颗小沙粒。

这“鞋中的沙子”不正像我们无意中一些不好的习惯吗?

而俗话说,自己看不见自己的眼睫毛,需借鉴于周围的人或物。

一个人要不断地剖析自己,需要不断地反省自己的行为。

现在的孩子虽然有较多的物质享受,但是他们并没有感受到自己的幸福,每天大部分的时间在学校,再加上家长的大包大揽,他们不能体会到生活的本来面目,对于有些事情太想当然了,而对于老师的批评,家长的袒护和唠叨,也很习以为常,表现为很麻木,对于身边的小事,更是不屑一顾,不以为然,甚至目空一切,这是很可怕的,所以让他们体验生活的辛苦,从体验中收获劳动果实,体验担当责任,体验同学友情,体验自己劳动被承认的快乐,同时也要正确面对批评。

从这些体验中,能养成好的习惯,也从中能找到真正的自我而健康地成长。

 

阅读全文(4659)|回复(0)|引用通告(0)|编辑

 

谈培养学生良好习惯的几点做法

  郭鹤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

“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要培养良好的习惯。

”俗话说:

“好习惯使人受益终生。

”良好的习惯是提高学生素质的重要保证,也是一个人成材的重要因素。

一、班主任的责任心是培养学生良好习惯的基础。

教育专家研究表明,一个良好习惯的培养形成至少需要一个月的时间。

这一个月中就需要老师的不停督促、不懈的努力。

普通高中的学生一般个人行为习惯都很差,入学开始,培养保持课间、自习良好的纪律的习惯就成了首要的问题,我首先向学生讲明课间、自习纪律的重要性让学生明白自己是有道德、有修养的人,清楚良好的自习纪律关系到自己能否安静学习,甚至影响自己的未来。

摆明利害关系之后,就安排班长、书记等班干部每节下课管理纪律,负责提醒大家。

开始一个月班主任坚持每天课间检查,自习跟班。

以后,则采取不定期的突击检查经过长期不懈努力,学生由开始的被迫行为而逐渐变成了自觉的习惯。

二、教育家指出:

“家庭是习惯的学校,父母是习惯的老师。

”在习惯培养上,班主任要充分利用家庭的力量,家长的密切配合也会收到良好的效果。

高一入学一段时间后,发现有些学生早晨、中午会迟到。

尤其中午,就晚几分钟,批评、教育、谈心对大多数学生很有效,但对个别几个学生效果就不很明显。

我就利用开学初的家长会,向家长讲明道理请求家长为了孩子辛苦三年,配合老师共同把孩子塑造成严谨守时的人,有了家长的支持,学生迟到现象大减,遵守作息时间的好习惯很快就得以形成。

三、俗话说:

“好的习惯受益终生”。

而好的学习习惯更是终生受益。

普通高中绝大多数的学生学习习惯不好,引导学生克服不良学习习惯,培养好的学习习惯就成了头等大事。

我认为培养好的学习习惯应以“听课、看书、练习”三方面入手。

初中刚升高中的学生很多人不会听课,不会学习,体现在两方面:

一是有些学生上课只是听老师讲,而不知道或懒于记笔记;二是有些学生上课就像书记员一样,只知道记笔记,尤其理科,把解题步骤,甚至老师说的话急急忙忙往本上记,而忽视了听老师的分析。

发现问题后我针对学习方法而专门召开了班会。

我召开关于学习习惯养成的班会,通过班会让学生明确好的学习习惯应该是这样的,一.听课环节:

在预习的前提下,带着疑问认真听老师讲课,把重点的内容,补充的内容记到笔记上但不要影响听课,老实讲习题时,认真听老师分析问题的方法及解题过程,不要盲目记答安,这个环节中,预习、记笔记都很重要,但一定要处理好记笔记与听课的关系,不要为记笔记而听课。

二.看书环节:

很多学生不看书或者不会看书,以笔记代替书本,教师要教学生逐字逐句读书,理解书中基本知识的深刻含义,书读的透彻,题才能解得明白。

三.练系环节:

解题中审题很关键要反复读题读懂题,弄明白出题人的意图,明白该题考的是什么知识,才能动手解题,解题中要注意规范,原理、公式要规范,步骤要规范,书写要公整,长期坚持,好的习惯就会养成。

四、教师以身作责,积极参与对自觉锻炼习惯的培养起到极大地促进作用。

每天下午的体活课是学生最喜欢、最快乐的时候。

但是跑步就不十分快乐,更别说自觉锻炼了,一圈跑下来人就少了很多,体育老师也很头疼。

开展跑步、跳绳、踢毽三项锻炼活动以来,为了提高学生锻炼的积极性,我就坚持与学生一起跑步,一起跳绳、踢毽,老师的参加对学生产生了极大的鼓励,跑步锻炼地劲头十足,现在集体跑步再也没有中途掉队的了。

学生阶段还有很多好习惯,需要老师帮助他们逐步养成。

好习惯的养成不是一蹴而就的,要靠教师的督促、日积月累、潜移默化。

一位心理学家曾说:

播下一个行动,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个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个性格,收获一种命运。

我相信,我们的学生播下一片勤奋,一定会收获一个美好的未来。

做一个持之有“度”的班主任

 

 

  刘伟

 

二十一世纪的今天,中学生的心理、生理、思想、文化水平都发生了很大变化,使班级管理更为艰巨和复杂。

这就要求新世纪的班主任应该是一个复合型的科学工作者。

教育不仅是科学,而且是一种艺术,如果仅凭热情和干劲去工作,就会成为一个忙忙碌碌的无用者,要使自己不沉溺于琐碎的事务,笔者以为班主任必须掌握一些工作的科学理念和育人的艺术,努力做到持之有“度”,从容应对。

度,用哲学术语表示,即是事物量变引起质变的临界点;真理与谬误一线之差的临界线;事物正负螺旋效应相互转化的临界面。

班级管理是学校运用他律形式导向学生自律、自育的实践活动,必须遵循学生的身心特点、认知发展和成长规律,做到方圆有度,才能收到事半功倍之效。

(一)管理有“度”,即班级管理有“度”可循

这个“度”,即班级的管理制度。

班级管理的实践告诉我们,没有必要的制度,班级成员犹如一盘散沙;有了制度,也非大功告成,既可能有章不循,也可能墨守陈规。

因此,完善制度必须立足于有用、适用、管用。

实现班级管理规范化,班主任务必在深化上多动脑筋,增强制度的系统性:

在细化上狠下功夫,增强制度的可操作性;在强化上敢花力气,增强制度的严肃性。

虽然班级管理主要是依据学校的统一制度,但要把班级管理搞得生动活泼、有声有色,班主任可根据本班级的特点。

在充分发扬民主的基础上制定一些有侧重、有特色的班级具体管理办法、措施、计划和制度。

如班级学期工作计划、班级之星评选办法、班级宣传工作计划、班级文娱体育活动安排、班级文化科学知识竞赛办法、学生民主管理奖惩办法等。

只有完善制度,班级管理才能从混沌走向有序,才能因势利导把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控制在最低程度。

(二)增加“亮度”,即树立班级管理正气,打造班级形象

所谓亮度,是指发光体的方向和明暗的量度。

增加亮度,提升班级的整体形象,则必须从提高班级管理主导、主体的综合素质人手。

1.强化班级管理主导者综合素质,增加班主任的亮度

班主任作为班级管理的主导,其综合素质决定着班级管理的走向和力度。

因此,班主任必须切实提高自身素质。

一是革新思想观念,要从过去班级管理主宰者的角色中走出来,主动成为学生学习、生活和成长的合作者、引导者。

二是加强人格修养,爱岗敬业,为人师表,言行一致,严于律己。

三是加强学习,提高管理水平和学科专业水平。

2.强化学生的班级主体意识教育,增加班级亮度

学生是班级的主体,班主任应强化他们的主体意识教育。

一是强化班集体责任意识教育,使每位学生认识到班集体的先进与落后,决不仅是班主任与班干的责任,而是全体学生的共同责任,从而提升他们爱班、强班、荣班的责任。

二是强化班集体荣辱意识教育,使每位学生认识到班级是校内学习、生活的基本单元,是一个成长中的集体,从而达成“班级先进我光荣,班级落后我羞耻”的共识。

三是强化学生的民主监督意识,对班级同学普遍关注的问题。

如班干的选举、三好学生的评选、班级制度的制定、班费使用等都要充分民主、公开,只有强化学生的班级主体意识,班级才会正气勃发。

(三)控制“温度”,即把握好与学生的情感距离,提升班级管理的凝聚力

所谓温度,是指有机体在一定作用力下产生热量的量度。

把握师生感情温度,班主任主要从两个方面入手。

一是对学生的感情不能有所偏颇。

无论是优秀学生还是后进学生,班主任都要平等对待。

既不要对优秀学生过分宠爱,以免助长其“骄”气;也不要歧视后进学生,以防止其自暴自弃。

二是师生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