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测绘师基础知识.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731999 上传时间:2023-05-04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26.8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注册测绘师基础知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注册测绘师基础知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注册测绘师基础知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注册测绘师基础知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注册测绘师基础知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注册测绘师基础知识.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8页
注册测绘师基础知识.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8页
注册测绘师基础知识.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8页
注册测绘师基础知识.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8页
注册测绘师基础知识.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8页
注册测绘师基础知识.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8页
注册测绘师基础知识.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8页
注册测绘师基础知识.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8页
注册测绘师基础知识.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8页
注册测绘师基础知识.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8页
注册测绘师基础知识.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8页
注册测绘师基础知识.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8页
注册测绘师基础知识.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注册测绘师基础知识.docx

《注册测绘师基础知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注册测绘师基础知识.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注册测绘师基础知识.docx

注册测绘师基础知识

第2章海洋测绘

第1节海洋测绘基础知识点

2、海洋测;根据测量内容,海道测量包括控制测量、岸线地形测量;海洋测绘属于测绘学中的二级学科,包括海洋大地测量;海洋测绘是由海道测量开始的,现在已逐步发展到海洋;

知识点2、基准;海洋测绘基准是指测量数据所依靠的基本框架,包括起;海洋测绘根据测绘目的不同,平面控制也可采用不同的;我国的垂直基准分为陆地高程基准和深度基准两部

第2章海洋测绘第1节海洋测绘基础知识点2、海洋测绘特点:

第一,测量工作的实时性。

第二,海底地形地貌的不可视性。

第三,测量基准的变化性。

第四,测量内容的综合性。

知识点1、分类

根据测量内容,海道测量包括控制测量、岸线地形测量、水深测量、扫海测量、海洋底质探测、海洋水文观测、助航标志的测定以及海区资料调查等。

根据测区距海岸的远近、水下地形的复杂状况和制图的要求,海道测量通常又可分港湾测量、沿岸测量、近海测量和远海测量等四类。

海洋测绘属于测绘学中的二级学科,包括海洋大地测量、海洋重力测量、海洋磁力测量、海洋跃层测量、海洋声速测量、海道测量、海底地形测量、海图制图、海洋工程测量等。

海洋测绘是由海道测量开始的,现在已逐步发展到海洋大地测量、海底地形测量和许多海洋专题测量。

海道测量在所有海洋测量工作中占有重要地位。

知识点2、基准

海洋测绘基准是指测量数据所依靠的基本框架,包括起始数据、起算面的时空位置及相关参量,包括大地(测量)基准、高程基准、深度基准和重力基准等。

海洋测绘根据测绘目的不同,平面控制也可采用不同的基准。

海道测量的平面基准通常采用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cgcs2000),投影通常采用高斯一克吕格投影和墨卡托投影两种投影方式。

我国的垂直基准分为陆地高程基准和深度基准两部分。

陆地高程基准采用“1985国家高程基准”,对于远离大陆的岛礁,其高程基准可采用当地平均海面。

深度基准采用理论最低潮面。

知识点3、定位方法

海洋定位是海洋测绘和海洋工程的基础。

海洋定位主要有天文定位、光学定位、无线电定位、卫星定位和水声定位等手段。

卫星定位属于空基无线电定位方式,为目前海上定位的主要手段。

卫星定位系统主要包括美国的gps,俄罗斯的格洛纳斯(gionass)、我国的北斗定位系统以及欧洲的伽利略

(galileo)定位系统。

知识点2、基准

海洋测绘基准是指测量数据所依靠的基本框架,包括起始数据、起算面的时空位置及相关参量,包括大地(测量)基准、高程基准、深度基准和重力基准等。

海洋测绘根据测绘目的不同,平面控制也可采用不同的基准。

海道测量的平面基准通常采用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cgcs2000),投影通常采用高斯一克吕格投影和墨卡托投影两种投影方式。

我国的垂直基准分为陆地高程基准和深度基准两部分。

陆地高程基准采用“1985国家高程基准”,对于远离大陆的岛礁,其高程基准可采用当地平均海面。

深度基准采用理论最低潮面。

知识点3、定位方法

海洋定位是海洋测绘和海洋工程的基础。

海洋定位主要有天文定位、光学定位、无线电定位、卫星定位和水声定位等手段。

卫星定位属于空基无线电定位方式,为目前海上定位的主要手段。

卫星定位系统主要包括美国的gps,俄罗斯的格洛纳斯(gionass)、我国的北斗定位系统以及欧洲的伽利略

(galileo)定位系统。

知识点7、数学基础

一般情况下,海图的数学基础包括坐标系、投影和比例尺。

我国海图一般采用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cgcs2000),国际海图一般采用1984世界大地坐标系(wgs-84)。

航海图一般

采用墨卡托投影,这种投影具有等角航线为直线的特性,是海图制作所选择的主要投影。

同比例尺成套航行图以制图区域中纬为基准纬线,其余图以本图中纬为基准纬线,基准纬线取至整分或整度。

1:

2万及更大比例尺的海图,必要时亦可采用高斯一克吕格投影。

图区域60%以上的地区纬度于75。

时,采用日晷投影。

现行海道测量使用的高程系统是()。

a.理论深度基准面b.当地平均海面c.吴淞零点

d.1985国家高程基准答案:

干出礁高度从()起算。

a.理论深度基准面b.当地平均海面c.平均大潮低潮面d.理论大潮高潮面答案:

a

人工观测水位时,水尺设置的要求是()。

a.水尺零点不低于平均海面b.水尺零点低于最低潮面c.水尺零点不离于平均海面d.水尺零点高于最高潮面答案:

b

第三章工程测量规范:

;工程测量规范、城市测量规范、精密工程测量规范、建;第1节工程测量概论;知识点一:

工程测量的分类(了解);工程一般分为规划(设计)、建设(施工或生产)和运;按照工程对象,工程测量可分为建筑工程测量、水利工;按照测绘资质分级标准,工程测量分为控制测量、地形;知识点二:

工程任务;1.工程规划阶段:

主要任务是工程勘测;2.工程建设阶段:

主要任务

第三章工程测量规范:

工程测量规范、城市测量规范、精密工程测量规范、建筑变形测量规范、城市地下管线探测技术规程

第1节工程测量概论

知识点一:

工程测量的分类(了解)

工程一般分为规划(设计)、建设(施工或生产)和运营(管理或使用)3个阶段。

按照测量精度,工程测量可分为普通工程测量和精密工程测量。

按照工程对象,工程测量可分为建筑工程测量、水利工程测量、线路工程测量、桥隧工程测量、地下工程测量、海洋工程测量、军事工程测量、工业测量,以及矿山测量、城市测量等。

按照测绘资质分级标准,工程测量分为控制测量、地形测量、城乡规划定线测量、城乡用地测量、规划检测测量、日照测量、市政工程测量、水利工程测量、建筑工程测量、精密工程测量、线路工程测量、地下管线测量、桥梁测量、矿山测量、隧道测量、变形(沉降)观测、形变测量、竣工测量。

知识点二:

工程任务

1.工程规划阶段:

主要任务是工程勘测。

2.工程建设阶段:

主要任务是施工测量和监理测量。

3.工程运营阶段:

主要任务是安全监测。

知识点三:

工程测量内容

1.控制网建立

2.地形图测绘

3.施工放样

4.质量检测

5.变形监测

知识点四:

工程测量的发展特点

1、工程测量理论方法的发展主要包括测量平差理论、控制网优化设计理论和方法以及变形监测数据处理理论等。

2.技术手段发展工程测量技术手段的发展主要包括基于电子全站仪的测量机器人、gps、地面三维激光扫描、移动道路测量系统、数字近景摄影测量以及现代传感器测量等技术。

3.应用服务发展工程测量应用领域的拓展主要体现在精密大型工程测量、特殊异形建筑变形监测、工业测量、数字城市建设、城市地下管线探测以及工程数据库和信息管理系统建立等方面。

习题

下列不属于工程测量工作内容的是()。

a.施工放样定位b.竣工测量

c.工程地形图测绘d.一、二等水准网布设正确答案:

d

解析:

工作内容包括工程控制网建立、工程地形图测绘、施工放样定位、竣工测量以及工程变形测量等。

一、二等水准测量属于国家大地测量的范畴。

习题

在工程施工建设阶段,工程测量的主要任务是()

a.测绘大比例尺地形图b.工程建筑的变形监测c.施工测量与监理测量d.控制测量正确答案:

c

解析:

工程施工建设阶段的测量工作主要分为施工测量和监理测量两部分。

施工测量的主要内容为施工控制网的建立和施工放样。

监理测量的工作主要为检查并审核施工测量数据。

 

第一章大地测量;第一节大地测量概论;主要内容(基准问题):

;1、坐标系统;;2、高程系统;;3、深度基准;4、重力基准;;5、时间基准;知识点1:

参心坐标系统:

;根据其原点位置不同,分为地心坐标系统和参心坐标系;大地测量常数是指与地球一起旋转且和地球表面最佳吻;知识点2:

地心坐标系;国际地面参考框架(itrf)是国际地面参考系统(;知识点3:

高程系统:

;是我

第一章大地测量

第一节大地测量概论

主要内容(基准问题):

1、坐标系统;

2、高程系统;

3、深度基准

4、重力基准;

5、时间基准

知识点1:

参心坐标系统:

根据其原点位置不同,分为地心坐标系统和参心坐标系统。

大地测量常数是指与地球一起旋转且和地球表面最佳吻合的旋旋转椭球(即地球椭球)几何参数和物理参数。

54坐标系、80坐标系所采用参考椭球、大地原点;54坐标系:

克拉索夫斯基椭球,前苏联的普尔科沃;80坐标系:

1975年国际椭球体;陕西西安;三个概念:

大地线、子午圈、卯酉圈;高斯投影、兰伯特投影;

知识点2:

地心坐标系

国际地面参考框架(itrf)是国际地面参考系统(itrs)的具体实现。

它以甚长基线干涉测量技术构成全球观测网点,经数据处理,得到itrf点(地面观测点)站坐标和速度场等。

2000国家大地控制网是定义在。

区域性地心坐标框架一般由三级构成。

第一级为连续运行站构成的动态地心坐标框架,它是区域性地心坐标框架的主控制;第二级是与连续运行站定期联测的大地控制点构成的准动态地心坐标框架;第三级是加密大地控制点.(itrf)已成为国际公认的应用最广泛、精度最高的地心坐标框架。

知识点3:

高程系统:

是我国现采用的高程基准,青岛水准原点高程为72.2604m。

水准原点网由主点-----原点、参考点、附点共6个点组成

我国高程系统采用正常高系统,正常高的起算面是似大地水准面。

正常高:

由地面点沿垂线向下至似大地水准面之间的距离,就是该点的正常高,即该点的高程。

正高:

沿重力(垂)到大地水准面的距离

大地高:

沿法线到椭球面的距离

n为大地水准面差距,为高程异常

(参考椭球面,法线)

存在水准面不平行性,需要进行水准概算;

知识点4:

例题:

gps点大地高h,正常高h和高程异常ξ三者之间的正确关系是(a)。

a、ξ=h-h

b、ξ

c、ξ=h-h

d、ξ

知识点5:

重力系统框架:

重力参考系统则是指采用的椭球常数及其相应的正常重力场。

重力测量框架则是由分布在各地的若干绝对重力点和相对重力点构成的重力控制网,以及用作相对重力尺度标准的若干条长短基线。

1999年至2002年,我国完成了2000网”。

它由259个点组成,其中基准点21个、基本点126个和基本点引点112个;长基线网1个,重力仪格值标定场8处.,联测了1985国家重力基本网及中国地壳运动观测网络重力网点66个。

该网使用了fg5绝对重力仪施测,并增加了绝对重力点的数量,覆盖面大,是我国新的重力测量基准。

重力系统采用grs80椭球常数及其相应正常重力场。

80年代初,我国建立了“国家1985重力基本网”,简称为“85网”。

它由6个基准点、46个基本点和5个基本点引点组成。

重力参考系统则采用iag75椭球常数及其相应正常重力场。

知识点6:

深度基准

有的采用理论深度基准面,有的采用平均低潮面、最低低潮面、大潮平均低潮面等。

我国1956年以前主要采用了最低低潮面、大潮平均低潮面和实测最低潮面等为深度基准。

从1957年起采用理论深度基准面为深度基准。

该面是按苏联弗拉基米尔计算的当地理论最低低潮面。

知识点7:

时间基准

大地测量中常用的时间系统有:

(1)1960年以前一直作为国际时间基准。

(2):

以位于海平面(大地水准面,等位面)的铯(133cs)原子内部两个超精细结构能级跃迁辐射的电磁波周期为基准,从1958年1月1日世界的零时开始启用。

(3):

在天文学中,天体的星历是根据天体动力学理论的运动方程而编算的,其中所采用的独立变量是时间参数t,这个数学变量t,便被定义为力学时。

(4):

它并不是一种独立的时间,而是时间服务工作钟把原子时的秒长和世界时的时刻结合起来的一种时间。

(5)gps星载原子钟和地面监控站原子钟组成的一种原子时基准,与国际原子时保持有19s的常数差,并在gps标准历元1980年1月6日零时与utc保持一致。

描述时间系统框架通常需要涉及如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采用的时间频率基准、守时系统、授时系统、覆盖范围

(1)

(2)。

守时系统用于建立和维持时间频率基准,确定时刻。

(3)。

授时系统主要是向用户授时和时间服务。

授时和时间服务可通过电话、网络、无线电、电视、专用(长波和短波)电台、卫星等设施和系统进行,它们具有不同的传递精度,可满足不同用户的需要。

(4)。

覆盖范围是指区域或是全球。

20世纪90年代自美国gps广泛使用以来,通过与gps信号的比对来校验本地时间频率标准或测量仪器的情况越来越普遍,原有的计量传递系统的作用相对减少。

知识点8:

常用坐标系:

大地坐标系、地心坐标系、空间直角坐标系、站心坐标系、高斯直角坐标系

地心坐标系应满足以下四个条件:

(1)原点位于整个地球(包括海洋和大气)的质心;

(2)尺度是广义相对论意义下某一局部地球框架内的尺度;

(3)定向为国际时间局测定的某一历元的协议地极和零子午线,称为地球定向参数

(eop);

(4)定向随时间的演变满足地壳无整体运动的约束条件。

知识点9:

高斯直角坐标系

高斯直角坐标系:

高斯投影3条件、投影坐标系的分带规则、坐标系的加常数;高斯投影平面上的中央子午线投影为直线且长度不变,其余的子午线均为凹向中央子午线的曲线,其长度大于投影前的长度,离中央子午线愈远长度变形愈长,为了将长度变化限制在测图精度允许的范围内,通常采用6°分带法,即从首子午线起每隔经度差6°为一带,将旋转椭球体面由西向东等分为60带。

高斯投影平面上的中央子午线投影为直线且长度不变,其余的子午线均为凹向中央子午线的曲线,其长度大于投影前的长度。

中央子午线投影后为直线;

中央子午线投影后长度不变;

投影具有正形投影性质,即正形投影条件;

投影坐标y=带号+(500km+自然坐标)

带号=[经度/6]+1;

3度带投影:

1(1.5-4.5)

 

知识点10:

坐标系转换;不同坐标系的三维转换模型很多,常用的有布尔沙模型;理论上,布尔沙模型与莫洛坚斯基模型的转换结果是等;知识点11:

规范;《国家大地测量基本技术规定》;大地测量采用中误差作为精度的技术指标,以2倍中误;4.2.2.1国家一等大地控制网;4.2.2.1.1国家一等大地控制网由卫星定位连;4.2.2.1.2国家一等大地控制网的卫星定位连;4.

知识点10:

坐标系转换

不同坐标系的三维转换模型很多,常用的有布尔沙模型(b模型)和莫洛坚斯基模型(m模型)。

(七参数法;三个平移参数、三个旋转参数、比例缩放因子)

理论上,布尔沙模型与莫洛坚斯基模型的转换结果是等价的。

但在应用中有差别,布尔沙模型在全球或较大范围的基准转换时较为常用,在局部网的转换中采用莫洛坚斯基模型比较有利。

知识点11:

规范

《国家大地测量基本技术规定》

大地测量采用中误差作为精度的技术指标,以2倍中误差作为极限误差。

4.2.2.1国家一等大地控制网

4.2.2.1.1国家一等大地控制网由卫星定位连续运行基准站构成,它是国家大地基准的骨干和主要支撑,以实现和维持我国三维、动态地心坐标系统,保证大地控制网点位三维地心坐标的精度和现势性。

4.2.2.1.2国家一等大地控制网的卫星定位连续运行基准站地心坐标各分量年平均中误差应不大于±0.5mm,相对精度应不低于1310-8,坐标年变化率中误差水平方向应不大于±2mm,垂直方向应不大于±3mm。

4.2.2.2国家二等大地控制网

4.2.2.2.1国家二等大地控制网布测目的是事项对国家一、二等水准网的大尺度稳定性监测;结合精密水准测量、重力测量等技术,精化我国似大地水准面;为三、四等大地控制网和地方大地控制网的建立提供起始数据。

4.2.2.2.2国家二等大地控制网相邻点间基线水平分量的中误差应不大于±5mm,垂直分量的中误差应不大于±10mm;各控制点的相对精度应不低于1310-7,其点间评价距离应不超过50km。

4.2.2.2.3国家二等大地控制网点应在均匀布设的基础上,综合考虑应用服务和对国家

一、二等水准网的大尺度稳定性检测等因素。

4.2.2.2.4国家二等大地控制网复测周期为5年,每次复测执行时间应不超过2年。

4.2.2.3三等大地控制网

4.2.2.3.1三等大地控制网布测目的是建立和维持省级(或区域)大地控制网,满足国家基本比例尺测图的基本要求。

结合水准测量、重力测量技术,净化省级(或区域)似大地水准面。

4.2.2.3.2三等大地控制网相邻点间基线水平分量的中误差应不大于±10mm,垂直分量的中误差应不大于±20mm;各控制点的相对精度应不低于1310-6,其点间平均距离不超过20km。

4.2.2.4四等大地控制网

4.2.2.4.1四等大地控制网是三等大地控制网的加密。

4.2.2.4.2四等大地控制网相邻间点基线水平分量的中误差应不大于±20mm,垂直分量的中误差应不大于±40mm;各控制点的相对精度应不低于1310-5,其点间平均距离应不超过5km。

4.2.2.4.3四等大地控制网应根据需要进行复测或更新。

5.2.2国家一等水准网

5.2.2.1国家一等水准网是国家高程控制网的骨干,其主要目的是实现国家高程基准的高精度传递。

5.2.2.2国家一等水准网的布设应充分顾忌地质构造背景,选择最适当的路线。

国家一等水准路线应闭合成环形,并构成网状。

环的周长在我国东部地区应不超过1600km,西部地区不超过2000km。

5.2.2.3国家一等水准测量用往返测量不符值计算的每千米偶然中误差应不大于±0.45mm,用环闭合差计算的每千米全中误差应不大于±1.0mm。

5.2.2.4国家一等水准网每15年复测一次,每次复测执行时间不超过5年。

5.2.3国家二等水准网

5.2.3.1国家二等水准网是国家一等水准网的加密,在国家一等水准网内布设成符合路线或环形。

国家二等水准环线的周长,在平原和丘陵地区应不大于750mm,山区和困难地区经批准可适当放宽。

5.2.3.2国家二等水准测量用往返测量不符值计算的每千米偶然中误差应不大于±1.0mm,用还闭合差计算的每千米全中误差应不大于±2.0mm。

5.2.3.3国家二等水准网应根据需要进行复测,复测周期最长不超过20年。

5.3.2国家似大地水准面

5.3.2.1国家似大地水准面的分辨率应不低于15′315′,其精度:

平地、丘陵地应不低于±0.3m,山地及高山地应不低于±0.6m。

5.3.2.2国家似大地水准面的高程异常控制点,其坐标和高程精度应不低于国家二等大地控制网点和国家二等水准网点的精度。

5.3.3省级似大地水准面

5.3.3.1省级似大地水准面的分辨率应不低于5′35′,其精度:

平地、丘陵地应不低于±0.1m,山地、高山地应不低于±0.3m。

5.3.3.2省级似大地水准面的相邻高程异常控制点,其高程异常差的精度在平地、丘陵地不低于±0.1m,在山地、高山地不低于±0.3m。

6.2重力测量控制网

6.2.1国家重力测量控制网的目的是建立和维持国家重力基准,为各类重力测量提供统一的重力起算值。

遵循逐级控制原则布设,分为重力基本网、一等重力网和二等重力点。

6.2.2重力基本网由重力基准点、基本点及其引点组成,并包括一定数量的重力仪格值标定基线。

其密度应有效覆盖国土范围,以满足控制一等重力点相对联测的精度要求和国民经济及国防建设的需要。

基准点绝对重力值的测定中误差应不大于±5310-8m2s-2。

在重力基准点与基本点及其引点之间进行相对重力测量,相对重力测量重力段差联测中误差应不大于±10310-8m2s-2。

6.2.3一等重力网是重力基本网的扩展,应布设成闭合环线。

一等重力点与重力基本网点的重力段差联测中误差应不大于±25310-8m2s-2。

6.2.4二等重力点是一等重力网的加密。

二等重力点根据不同时期不同地区加密重力测量的实际需要布设,其联测中误差应不大于±250310-8m2s-2。

知识点12:

大地测量的任务(了解):

大地测量是为研究地球的形状及表面特性进行的实际测量工作。

其主要任务是建立国家或大范围的精密控制测量网,内容有三角测量、导线测量、水准测量、天文测量、重力测量、惯性测量、卫星大地测量以及各种大地测量数据处理等。

①它为大规模地形图测制及各种工程测量提供高精度的平面控制和高程控制;②为空间科学技术和军事用途等提供精确的点位坐标、距离、方位及地球重力场资料;③为研究地球形状和大小、地壳形变及地震预报等科学问题提供资料。

例题:

1.我国现行的大地原点、水准原点分别位于(d)。

a.北京、浙江坎门

b.北京、山东青岛

c.陕西泾阳、浙江坎门

d.陕西泾阳、山东青岛

2.地面上任意一点的正常高位该点沿(a)的距离。

a.垂线至似大地水准面

b.法线至似大地水准面

c.垂线至大地水准面

d.法线至大地水准面

 

第3节海图制图知识点1、编辑设计1海图总体设计;海图总体设计是确定海图的基本规格、内容及表示方法;

(1)海图图幅设计;

(2)确定海图的数学基础;知识点2、制图综合;制图综合的方法,主要有选取、化简、概括和移位,而;1海图内容选取;海图内容的选取,就是根据海图的用途、比例尺和区域;2形状化简;形状化简的主要方法是删除、合并和夸大;3数量特征概括;制图物体数量特

第3节海图制图知识点1、编辑设计1海图总体设计

海图总体设计是确定海图的基本规格、内容及表示方法。

主要包括:

(1)海图图幅设计。

根据制图区域范围,确定图幅规格、数量和分幅方案,及每幅海图的标题、图号及图面配置。

(2)确定海图的数学基础。

主要包括海图比例尺、投影、坐标系统及深度、高程基准。

2制图资料的搜集3制图区域研究4制图方案制定5编辑文件编写

知识点2、制图综合

制图综合的方法,主要有选取、化简、概括和移位,而对于实地制图现象向图形转换,还包括对实地物标的分类分级、建立符号系统。

1海图内容选取

海图内容的选取,就是根据海图的用途、比例尺和区域特点,确定数量和质量指标的方法,主要有资格法、定额法及平方根定律法等。

2形状化简

形状化简的主要方法是删除、合并和夸大。

进行图形形状简化时,应注意保持重要特征点的位置正确,反映出弯曲程度的对比,并保持图形的相似及各种要素图形之间的协调。

3数量特征概括

制图物体数量特征的显示,受海图用途和比例尺的限制。

随着比例尺的缩小,制图物体的数量特征在图上的显示趋向概略,这种方法即称为数量特征的概括。

数量特征概括的具体方法有分级合并、取消低等级别和用概括数字代替精确数字三类。

用概括数字代替精确数字就是对某些用数字表示的要素,根据海图的具体用途或比例

尺,有时用概括数字代替。

如某些航海图上高程注记不注小数。

4质量特征概括

质量特征是区分制图物体并对其进行分类的基础,因而质量特征的概括主要表现在分类的合并,即以概括的分类代替详细的分类。

另外还有一种情况,是对长度较短或面积较小而意义不大的类别用图上相邻的其他类别表示,这也属于质量特征的概括。

5制图物体移位

制图物体的移位是通过移位来突出反映制图物体的主要特征,解决由于比例尺缩小而出现的地理适应性问题。

制图物体的移位通常有两种情况,即制图物体形状概括产生的移位和处理相邻物体间的关系所产生的移位。

6海图要素综合原则1.海岸线

海岸线形状的化简应遵循“扩大陆地、缩小海域”的原则。

2,等深线等深线的综合一般遵循“扩浅缩深”的原则,3.水深

水深注记的选取一般遵循“舍深取浅”的原则4.干出滩

干出滩的制图综合包括干出滩的取舍、轮廓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数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