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论小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培养2修改.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736610 上传时间:2023-05-04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5.9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简论小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培养2修改.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简论小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培养2修改.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简论小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培养2修改.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简论小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培养2修改.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简论小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培养2修改.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简论小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培养2修改.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1页
简论小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培养2修改.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1页
简论小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培养2修改.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1页
简论小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培养2修改.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1页
简论小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培养2修改.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1页
简论小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培养2修改.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简论小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培养2修改.docx

《简论小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培养2修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简论小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培养2修改.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简论小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培养2修改.docx

简论小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培养2修改

简论小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培养

黄宇文

(初等教育系小学教育专业12本2班湖南吉首416000)

摘要:

兴趣是学生数学学习发挥主观能动性的最主要内在动力,只有有了内在的动力——兴趣,学习的行为才能够高效地持久下去;其次,兴趣是启发数学思维,提高和开发智力的重要因素;兴趣还是学生获得数学知识和发展能力的源泉,激发学生数学学习的兴趣,培养学习能力是教师数学教学成败的关键;最后兴趣是实现当代素质教育本质,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重要条件,本文将从以下四个方面简论怎样培养小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策略。

一是从学生自身方面:

培养学生科学高效的学习方法;二是从教师和学生共同方面:

建立民主和谐的良好师生关系;三是从教师方面:

合理运用科学的教学方法、技能,赏识教育激发学生数学学习兴趣;四是从培养小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注意事项。

由此得出:

培养小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策略不仅要发挥学生自身学习的主动性,更需要教师合理引导并营造民主和谐师生关系,同时加强教师自身素养和教学技能的提高。

 

关键词:

培养  小学生  数学  学习 兴趣

Abstract:

first,interestisthemainmotivationplaythesubjectiveinitiativeofstudents'mathematicslearning,onlytheinterestofintrinsicmotivation,learningbehaviorcanbeeffectivelyprolonged;secondly,theinterestisinspiredbymathematicalthinking,andimprovetheintellectualdevelopmentoftheimportantfactors;thesourceofinterestorstudentstoobtainmathematicalknowledgeanddevelopmentability,stimulatestudents'interestinlearningmathematics,learningabilityisthekeytosuccessorfailureoftheteachingofmathematicsteachers;finally,interestisthecontemporaryimplementationofqualityeducation,theimportantconditionsforcultivatingtheabilityofinnovationandpractice,thisarticlefromthefollowingfouraspectsonhowtocultivatepupils'interestinlearningmathematicsstrategy.Oneisfromthestudentsthemselvestocultivatestudents'learningmethods:

scientificandefficient;twofrombothteachersandstudents:

goodrelationshipbetweenteachersandstudentsintheestablishmentofademocraticandharmonious;thethreeisfromTeacher:

thereasonableuseofscientificteachingmethods,skills,appreciationeducationexcitationstudentsmathematicsstudyinterest;thefourthisfromcultivatingprimarystudents"mathematicslearninginterestconsiderations.Inconclusion,thecultivationofpupils'mathematicallearningstrategyofinterestnotonlytoplaytheinitiativeofstudents'learningandteachersneedtoguiderationalandcreateademocraticandharmoniousrelationshipbetweenteachersandstudents,atthesametime,strengthentheimprovementofteacher'squalityandteachingskills.

Keywords:

cultivatingstudentsinterestinlearningmathematics

一、概述

1、 兴趣

兴趣是指个体对事物或从事某项活动的心理倾向,表现为个体对某种事物或从事某项活动的选择性态度而积极情绪。

学习兴趣是指一个人对学习的一种积极的认识倾向与情绪状态。

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来说,兴趣是一个人倾向于认识、研究获得某种知识的心理特征,是可以推动人们求知的一种内在力量。

数学学习兴趣就是指学生力求认识数学的心理倾向,表现为对数学学习的选择性态度和积极情绪。

2、培养小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意义

(1)兴趣是学生数学学习发挥主观能动性的最主要内在动力。

只有有了内在的动力,学习的行为才能够高效地持久下去。

浓厚的学习兴趣可以使学生注意力集中,产生愉快紧张的心理状态,让大脑处于活跃状态。

这种状态使学生接受教学信息的最佳时期。

它能够诱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学生对数学是否有兴趣将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

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能够帮助学生进一步认识数学,理解数学,明确数学学习的意义,增加学生的进取心和学习动力,使学生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从古到今,凡是事业有成的无一不是以浓厚的兴趣为动力的。

我国古代学者翁森在他的名作《四时读书乐》中抒发他对读书的浓厚兴趣。

著作中他赞美道:

春季:

“读书之乐乐何如?

绿满窗前草不除”;夏季:

“读书之乐乐无穷,瑶琴一曲来熏风”;秋季:

“读书之乐乐陶陶,起弄明月霜天高”;冬季:

“读书之乐好何处寻?

数点梅花天地心”。

字里行间流露出他对读书的浓厚兴趣,也正是由于他的兴趣才成就了他的学者地位。

孔子说: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意思是对于学识,懂得它的人不如喜欢它的人,喜欢它的人不如醉心于它的人。

诺贝尔奖金获得者丁肇中说:

“任何科学研究,最重要的是看自己对于所从事的事业有没有兴趣,换句话说,也就是有没有事业心,这不能有丝毫强迫„„比如该物理实验,因为有兴趣,丁肇中可以两天两夜,甚至三天三夜待在实验室里,守在仪器旁,“我急切地希望发现我所探索的东西”。

于是他和他的同事们终于发现了“J粒子”。

(2)兴趣是启迪数学思维,提高和开发智力的重要因素。

著名教育心理学家皮亚杰指出:

“„„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依赖于兴趣”,就数学而言浓厚的兴趣可以促进学生数学思维的形成和发展。

(3)兴趣是学生获得数学知识和发展能力的源泉。

激发学生数学学习的兴趣,培养学习能力是教师数学教学成败的关键 。

由此可见,学生数学学习兴趣培养的重要性。

培养和激发学生数学学习的兴趣,全面提高数学教学质量是每个数学教师都必须重视的问题。

只有这样才能使数学教学成为有渊之水,有本之木。

二、培养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策略

1、用科学的学习方法来培养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科学的学习方法,对于小学生数学学习来说至关重要。

试想如果有一名学生,他的数学成绩并不理想,同时他对于数学也并不感兴趣,那么作为教师如何改变这一现状呢?

作为教师又怎样促使此类学生具备一个公民所应有的基本的数学素养呢?

关键在于数学学习兴趣的培养,兴趣乃学习之源。

从心理学方面说:

当一个学生在某一方面取得了一定成就,使其心理得到了满足时,那么就会很大程度上激发兴趣。

同理,只要通过他自己的努力使得其数学成绩获得了一定的进步,那么就会较大程度上激发他的数学学习兴趣,逐渐形成一种内在的自觉,其数学学习能力会逐步获得发展与提高。

因此,科学地学习方法是数学学习之关键。

通过实习期间的调查研究发现:

当前在校小学生的学习,主要是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的,其学习方法也主要是在教师的带领下养成的,所以课堂是孩子学习的主阵地。

教师在课堂上对学生的指导和方法潜移默化的传授对于小学生数学学习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而课堂学习一般由四个环节组成:

首先要听老师的课,这就是听课的一环;第二,为了消化和掌握课堂上所传授的知识,需要做练习,这就是作业的一环,第三,为了进一步把所学的知识巩固起来,并了解其内在联系,需要记忆和归纳整理,这就是复习的一环;第四,为了使下一节课学得更主动,事先需要阅读新课,这就是预习的一环。

这四个环节中的前三个环节都需要有教师的参与,由此可见小学生数学学习的方法与教师的课堂教学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即:

小学生数学学习的方法就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上的如何传授。

下面我们就来探讨一下,在课堂上如何以教师为中心来培养小学生数学学习的方法。

当前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认知的建构与知识的获取之间往往有一道不可逾越的鸿沟,学生认知过程与知识结构不能协同发展。

为此,教学时,我们要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空间,让学生置身于一定的情境之中,去体验数学知识形成过程,促进学生主动发展。

(1)“玩”数学——在活动中创设有趣的问题情境,提高数学认知兴趣。

数学家弗赖登塔尔认为,学习兴趣是推动儿童学习的内驱力,数学学习这一活动最好的办法是让孩子尽兴“玩”数学。

学生有了兴致、就会激发求知欲、形成积极的“心向”。

因此,教学时,教师要不断创设与学生心理需要变化同步的情境,唤起他们学习热情。

让学生真切感受到“数学真奇妙”,从而产生“我也想玩一玩、试一试!

”的心理。

在学习“10以内各数的组成”时,我设计了“玩数学扑克”的游戏。

比如巩固“6的组成”时,同桌两人拿出每种花色的1-5共20张牌做“两牌凑6”或“藏牌猜牌”的游戏。

这样,不仅巩固本节课所学的知识,而且让学生体验到数学学习的乐趣。

课上学生情绪高涨、兴趣盎然。

他们在玩中思考,玩中体验,在玩中数学学习。

新教材,重视开展数学游戏。

数学游戏丰富多彩,既有传统“玩”法又有现代游戏规则:

算24点、移火柴、抢“三十”、数学迷宫、“拳头法”、“掷骰子练习+、—、×、÷四则运算”、“俄罗斯方块”、等。

(2)“做”数学——在自主探索中实践操作,提高学生发现规律的兴趣。

“做数学”是新课程倡导的一个重要理念。

它强调学生数学学习是一个现实的体验、理解和反思的过程,强调以学生为主体的学习活动对学生理解数学的重要性,认为学生的实践、探索与思考数学是学生理解数学的重要条件。

“做数学”不仅是指简单的数学操作活动,而且是学习者自我探索、自我构建、自我发现、自我创造的一种动态过程。

如一位教师在教学“两位数减一位数的退位减法”时,创设多次做数学的机会。

课始,创设了一个人人“做数学”的情境:

让学生用分别写着“2、5、8、-、=”五张卡片,摆出所有可能的减法算式,并用笔记下所摆的算式。

同桌两人既分工又合作,一个用这五张卡片摆出所有可能的两位数减一位数的算式,另一个用笔记下所摆的算式,以便汇报。

即:

28-5=25-8=58-2=52-8=85-2=82-5=

然后引导学生观察比较左右两组算式的不同之处,让学生口算出左边三道题的结果。

那么右边一组应该怎样计算呢?

我们一起进行探究?

这样,把教材内容变静为动,变单一为多向,变封闭为开放,有效激发了学生主动参与探究的热情,让“做数学”成为促进学生发展的原动力。

课中“如果遇到个位数字不够减时,应该怎么办?

你会算吧?

”一石激起千重浪,富有思考性、挑战性的问题,像磁铁般吸引了学生,当学生发现有的题目无法用已学过的知识解决时,学生强烈的认知冲突被激活,就在学生处于“心求通而未得,口欲言而不能”的愤悱状态时,教师又提出,“25-8=?

”这道题无法直接口算的,可以借助小棒摆一摆、看谁的方法多?

学生个个情绪高涨,跃跃欲试,沉浸在操作探究的兴奋之中,终于探索出六种的计算方法。

即:

①一根一根地减,②25-10=1515+2=17③15-8=710+7=17

④25-5=2020-3=17⑤20-8=1212+5=17⑥8-5=320-3=17

这样,通过动手操作、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学生不仅获取了知识、发展了能力,而且还体验算法多样化,也感受到成功的愉悦,增强了自主学习和自主创新的意识。

课末,设计一些开放性题目或非常规题目,让学生进行练习,激活了学生的思维。

实现了认识上的飞跃、思维上的深化。

这样,使学生在做数学的过程中真正发挥主体作用,成为学习的主人。

(3)“议”数学——在小组合作中交流,提高学生理解数学知识的兴趣

建构主义认为:

“学习不是知识由教师向学生的传递,而是学生建构自己的知识过程,教师的作用仅仅在于给学生提供有效的活动机会,在讨论交流和自主探究的过程中,学生构建自己的知识。

”因此,教师应向学生提供充分的从事数学活动和交流的机会,促使学生主动地去构建。

如一位教师教“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法”时,即:

28+15=教师先让学生独立思考,进行尝试,并想一想你是怎么算的,鼓励学生能否应用多种方法,然后在小组内进行交流,最后指名汇报。

生①:

28+15=20+10=308+5=1330+13=43

生②:

28+15=28+2+13=43

生③:

28+15=30+15-2=43

生④:

28+15=28+12+3=43

生⑤:

28+15=25+25+3=43„„

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选择自己认为好的方法,还可以让一些学生再谈一谈别人的方法对自己的帮助,这样安排,使每个学生都有说的机会,在合作交流、思维碰撞过程中,使学生体验算法的多样化,感受与同学交流的乐趣,从而培养学生口算能力与思维能力。

(4)“用”数学—联系实际运用数学,提高学生数学学习的兴趣

《课标》指出,要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现实社会,去解决日常生活中和其他学科学习中的问题,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

把数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是数学学习的最终目的。

学以致用,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知识、掌握知识的价值所在。

在知识的运用过程中,促使学生把所学知识掌握得更熟练、更透彻,也使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培养。

如在学习了“利息”后,让学生回家帮妈妈算一算,她在工商银行存有二万元钱,一年期,到期后连本带息可领回多少钱?

又如,在教学“两步计算应用题”后,教师设计了这样的题目:

“三八”妇女节到了,小强想买一束鲜花献给妈妈,花店里玫瑰每枝1.5元,康乃馨每枝0.8元,百合花每枝2元,小强只有10元钱,应该怎样配一束满意的鲜花,请大家帮帮她。

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小组讨论交流,出现许多的方案,感受解答策略的多样化,体验数学应用价值。

(5)游戏活动激发兴趣

游戏是小学生最喜欢的一项活动。

教学活动中能巧妙地运用游戏来组织教学能极大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在《能被2、5整除的数的特征》教学中我采用事先准备好的甲、乙纸箱游戏活动来揭开游戏的秘底。

学生抽老师猜反复几次仍然准确无误。

然后教师把卡片贴在黑板上分别是5、15、35、10、20、25、30、40。

让学生分组研究学生发现这些数都是5的倍数进而明确能被5整除的数的特征。

学生在游戏活动中分析出原因找到了规律。

这种情境下学生的求知欲望达到了极点大大激发了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乐学、爱学。

历史上许多优秀的教育家、科学家,他们都有一套适合自己特点的学习方法。

比如,我国古代数学家祖冲之的学习方法概括起来是四个字:

搜炼古今。

搜就是搜索,博采前人的成就,广泛地研究;炼是提炼,把各种主张拿来比较研究,再经过自己的消化和提炼。

著名的物理学家爱因斯坦的学习经验是:

依靠自学,注意自主,穷根究底,大胆想象,力求理解,重视实验,弄通数学,研究哲学等八个方面。

但是由于小学生的心智还不够成熟,所以他们能够自己摸索出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的人不多,可以说是极少数。

大部分学生更多的是依靠教师的指导,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渗透科学的学习方法就显得十分重要了。

以科学的学习方法来提高学生的成绩,增强他们的自信心,从而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最终形成一个良性的循环,使学生对于学习一直保持着一颗灼热的心。

2、建立良好师生关系,在民主和谐中增强学生数学学习兴趣

(1)生活上真心关心体贴学生。

培养和提高小学生学习兴趣,必须重视师生情感的培养,将这个方法融入到教学中,增强了师生情感交流,学生和教师进行有效的沟通交流,有效缓解了学生面对教师的紧张感,学生喜欢教师,也会喜欢这门课。

从而提高自身的学习兴趣。

相反的学生讨厌这科老师对这科学习的兴趣会受负面影响。

培养师生情感,我们要关心学生的学习、生活,了解他们的兴趣,深入到学生生活中,帮助学生解决生活和学习中的问题,

(2)赏识教育,树立小学生信心。

在小学这个阶段在教育心理学的角度来讲属于“勤奋感对自卑感”这个年龄阶段的小学生渴望得到家人和老师的关注,应该及时的鼓励培养自信提高数学学习兴趣养成从小勤奋好学的好习惯。

“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

”当学生在教师的组织、帮助或指导下解决问题后,教师就应该对他们学习结果进行评价。

评价不仅在于对知识的理解是否正确,更在于评出学生的自信,让学生产生一种“学习成功”的情绪体验,使学生能更加积极主动地学习。

教师应在教学过程中不失时机地对学生的学习行为作出积极的鼓励性评价,它能有效地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无疑对发展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也是十分重要的。

“成功是发展之母”,教师不仅要激发学生探求新知的兴趣,而且要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获得成功的体验,产生强大的内部力量,取得新的更大的成功。

对于一些因为考试成绩比较差影响心情的学生,我们要鼓励他们,增强他们继续努力学习的信心,使他们能够保持学习兴趣;对于沉迷于网络游戏的学生,我们深入到学生的家庭环境,了解学生的生活环境,给学生讲解沉迷于网络的坏处,学生正确认识网络,合理利用网络,将主要精力投入到学习中,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师生情感的培养,可以体现在各个环节,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工作中,首先要重视师生情感的培养,然后通过做好每一个细节,逐步增强学生和教师之间的情感。

通过这种方式,有效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3、合理选择运用科学的教学方法,在灵动的课堂教学中培养数学学习兴趣

(1)改进教学方法,采用有趣变换的方式呈现教学内容 。

卢梭曾说过:

“教育的艺术是使学生喜欢所教的东西。

”教师应不断提高自身的教育艺术素养,学会用艺术性的教学方法来引发学生的兴趣,教师可对某个教学点进行艺术处理。

譬如:

一道改错题,教师用“数学医院”出示,让学生做“大夫”,给“病人”查病治病,这比直接让学生改错更能激发其兴趣。

也可对一堂课的教学环节进行艺术处理。

一位教师在教学“小数乘除混合运算”时,把各个环节用“游公园景点”的形式串联起来,把学生引入童话意境,使学生在充满趣味的氛围中学完新知。

这样,学生学得主动、活泼、兴趣盎然。

 

(2)优化教师语言,评价公平客观正确。

 

在课程教学中,要把那些枯燥无味的知识能让学生接受并理解,教师首先得使用好口头语言。

调查表明:

学生厌恶教师用机械、刻板的语言进行教学,而喜欢教师用清晰严密,风趣幽默而不俗,鼓动性强的语言进行教学。

可以设想:

一堂课中,教师语言机械、生硬、刻板,并且口头禅连篇,“土洋结合”,训味十足,怎能激发学生的兴趣?

教师良好的口头语言,能使学生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从而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调查表明:

一位很受欢迎,很受学生喜爱的数学教师,上课常用“别怕”,“相信你能行的,你会做出来的”,“你会成功的”,“你真的是个小孙悟空”,“你真聪明”等语言来鼓劲,表扬学生;学生做错题时,也常用“哦,有点小毛病,让大家来帮你找找”,“啊呀,××同学掉陷阱里去了,谁快来救救他(她)”等语言来指出学生的错误,帮助其纠正错误。

因而学生学习知识特别有劲,连后进生也喜欢学习。

(3)正确使用教学媒体及体态语言 。

体态语言是口头语言的补充,它在教学中的辅助作用是举足轻重,不容忽视的。

课堂教学中,我们往往过分强调教师的“庄重”,而忽视体态语言的使用。

其实,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既是导演又是演员。

一个好的演员,除了有较好的口头语言素质外,还必须要有很强的体态语言表达的能力。

有时侯,在无声胜有声,有形胜无形中,学生潜移默化地学到知识。

只有这样,才能使自己的表演感人肺腑,催人泪下。

在教学中,教师的一个眼神,一个笑容,常常会带给学生战胜困难的力量;一个手势,一个动作,往往会唤起学生的思维。

同时,适当的体态语言,也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维持课堂纪律的重要手段。

此外,直观教具,教学模型和计算机媒体的合理使用,都能使学生难以理解的知识点得以掌握,拓宽学生的思维及想象空间,有效地培养其兴趣。

4、让学生明确学习目的提高学习兴趣

在农村由于社会环境影响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事例不多所以学生觉得学数学用处不大并且计算烦从而对学数学觉得枯燥乏味学无劲头。

那么要想激发学生对学数学感兴趣就必须让学生知道学好数学的作用。

因此在教学中我以“生存的需要、人生的价值”等方面去教育学生让学生懂得不掌握数学这个基础知识将来就难以适应我们的生活、学习和工作难以适应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社会。

并让学生懂得儿童时期是长身体、长知识的黄金时期学好了知识将来才能为国家贡献力量。

常以“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盛年不再来一日难再晨”等典故来教育学生。

在计算上粗枝大叶或缺乏学习动力的学生我常常举“建筑房屋计算不精确就要倒塌加工零件差一丝一毫就会报废”等失败的例子来说明数学知识的重要性。

三、培养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注意事项

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很重要,同样,保持他们的学习兴趣也是一样的重要,兴趣的特征不稳定性决定了保持兴趣的必要性,这样才能使学生在以后的学习中持之以恒,孜孜不倦。

下面我就以如何保持学习兴趣提出了以下几点看法:

1、培养学生的意志品质以巩固其学习兴趣。

在学生充满坎坷与曲折的学习过程中,意志坚强的学生能以顽强、坚毅的意志去战胜一切困难,以理智权衡孰轻孰重,直到最后取得胜利,而意志薄弱的学生一旦遇到困难,就会对学习失去兴趣,信心不足,或者放弃学习的要求,为了保持学生对学习的兴趣,教师要用各种教学方法吸引他们,要善于发现学生在学习上的困难并及时帮助他们,减少学生在心理上的障碍,“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要对学生进行学习方法和独立思考的指导,以巩固其学习兴趣。

2、把学习内容生活化以巩固其学习兴趣。

“学习的目的在于应用,只有将知识应用于实践,才能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巩固。

”因此也是巩固兴趣的有效措施,无论语文、数学还是其他课程,当小学生学习之后,将其生活化,用于实践,例如学习了《燕子》这篇文章以后,就可以在课后让学生仔细观察燕子,让他自己发现燕子的美丽、特别,这样,不但加深对课文的理解,还让他们对语文更加有兴趣。

3、鼓励学生不断质疑以巩固其学习兴趣。

孔子说: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思考和质疑是联系在一起的,质疑是动脑筋思考的结果,也是学生创造的开端。

质疑的过程就是全身心投入的表现,所以在学习过程中,要多给学生质疑的机会,小学生比较容易对生动有趣、新鲜奇异的东西感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商务科技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