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中的应用.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2742780 上传时间:2023-05-04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论文: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中的应用.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论文: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中的应用.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论文: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中的应用.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论文: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中的应用.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论文: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中的应用.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论文: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中的应用.doc

《论文: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中的应用.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论文: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中的应用.doc(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论文: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中的应用.doc

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中的应用

内容摘要

信息技术为数学课程提供的资源,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增强他们的直观印象,为教师化解教学难点、突破教学重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教学效果提供了一种现代化的教学手段。

信息技术融入数学课程以后,将音、形、像、色融为一体使原本枯燥的数学课堂变得丰富多彩,极大的引发了学生学习数学兴趣。

采用多媒体技术中图形的移动、定格、闪烁、同步解说、色彩变化等手段表达教学内容。

关键词:

兴趣 课程资源 信息技术 辅助教学

正文:

计算机辅助教学进人课堂,可使抽象的概念具体化、形象化,尤其是计算机能进行动态的演示,弥补了传统教学方式在直观感、立体感和动态感等方面的不足,利用这个特点可处理其他教学手段难以处理的问题,并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增强他们的直观印象,为教师化解教学难点、突破教学重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教学效果提供了一种现代化的教学手段。

一、利用信息技术为数学课程提供资源

新课程理念认为,小学数学教学的内容应当联系学生的现实生活,我们在教学中,应把学生生活中能够见到的,听到的,感受到的数学现象和数学问题融入课堂,拉近学生与数学的距离,使原本抽象的概念变得通俗易懂,让学生体验到数学的价值,感受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紧密联系,而这些教学资源的提供,生活情景以及生活现象和问题的呈现就可以利用信息技术来完成。

例如:

二年级数学中平移与旋转介绍的就是生活中的现象,什么是平移?

什么是旋转?

在生活中有什么用处?

对二年级学生来讲是十分陌生的,我们就利用多媒体播放生活中的平移、旋转现象让学生观察,把学生的视角从课内扩展到课外,把学生放在现实情境之中来认识概念,了解作用,增加了学生对概念的理解,同时也让学生看到了生活与数学的联系。

二、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心理学指出: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引起学生兴趣和注意的动因常常是那些具体、直观的事物。

而数学本身是枯燥无味的,很多学生怕上数学课就是因为数学课太单调。

信息技术融入数学课程以后,将音、形、像、色融为一体使原本枯燥的数学课堂变得丰富多彩,极大的引发了学生学习数学兴趣。

例如:

我们在教学《比较数的大小》时,将数的比较融入小动物赛跑的情境中去,学生看着动物伴随着音乐奔跑的情境,兴奋极了,积极动脑思考,这些动物谁跑得快呢?

凭着自己对生活的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很快就做出了正确的判断,在比较谁跑得快的过程中,学会了数的大小比较的方法。

传统的应用题教学,除了枯燥的数字,最多也只是利用挂图或投影片来创设情境,使知识的导入有时显得生硬而苍白。

而利用多媒体网络可以创设出与题意生动而又贴切的情境,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潜能的发挥,使课堂教学从一开始就确立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带着浓厚兴趣主动地接受了知识的引入。

如:

在教学减法的概念时,我制作课件设计了这样几个情景:

小明过10岁生日,在蛋糕上面插了10支蜡烛,现在小明吹灭了1支蜡烛,还剩下几支蜡烛?

;小红的手上拿着9只气球,手一松,一不小心飞走了2只,还剩下几只?

;汽车上有9位乘客,到站后,下去了6个人,车上还剩下几位乘客?

通过我创设的生动形象的动画情境,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同学们的注意力一下子就被吸引了,学习起来非常主动积极。

有时同学们一边做作业,一边享受多媒体播放的轻音乐,感觉好极了。

三、多媒体宜用于传统方法难以讲清楚的变、透、动等方面。

动画模拟采用多媒体技术中图形的移动、定格、闪烁、同步解说、色彩变化等手段表达教学内容。

例如在教学“时、分、秒的认识”。

此课要求学生认识钟面、时针、分针和秒针,并且会看钟表。

对小学低年级的同学而言,时间是一个抽象的概念,不容易理解。

加上实物钟存在着钟面较小的缺点,教具种存在着拨动分针时针不作相应移动的缺点。

因此,在教学中存在着“时间单位抽象、进率难理解”的困难。

但通过多媒体教学中的变化,移动和透明化的演示,同学们不但能彻底改变传统教学中的凭空想象、似有非有、难以理解之苦,同时还能充分激发学生学习能动主观性,化被动为主动,产生特有教学效果。

四、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突破教学难点,发展学生思维。

本人观摩过几位教师上的认识分数的多媒体课件,其中一位教师制作的课件,创意独特符合了小学生心理特点的几个表情丰富、夸张传神、风趣幽默的动态人物,使教材活了起来,并将数学思想融入其中,使课堂充满人性、智慧与生机,起到了锦上添花的作用。

该课件创意是人物小星的动漫设计:

新课导入时,机器猫与小星在草地上野餐,餐布上放了两只苹果、两瓶饮料和一块蛋糕,当学生将苹果、饮料和蛋糕成功合理地“平均分”给了他俩时,小星快乐得连翻筋斗。

小星正要享受归他所有的半块蛋糕时,又接连跑过来2个、4个、8个、10个、20个人……要求与他共同分享这半块蛋糕,小星的表情由勉强情愿,到两眼瞪圆、双拳紧握欲发大火。

分完蛋糕,教师问学生:

“小星为何发火?

”学生一下就明白了人越多小星吃到的蛋糕就越少,一下就悟出分数的大小

例如:

在教学将两个一步计算式题2+4=6,3×6=18组合成为一道综合式题时。

就可以先将两个算式中相同的数字6用相同颜色显现出来,然后再用另一种颜色将表示这个数字的算式找出来2+4,并且将这个表示数字的算式动画移动到3×6=18的数字6的下面,在外面添加小括号。

最后再将3×(2+4)=18抄下来,就这样组成了一道综合算式。

整个过程层次清晰,易于学生理解和掌握。

总之,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中应用广泛,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减轻学生学习难度,拓宽学生知识面等方面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为创设新形式的数学课堂、有效提高课堂效率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计算机文化基础(作者:

黄迪秋)

[2]《小学数学教学法》(作者:

邱学化)

[3]《数学课程标准导读与小学课例评析》(作者:

曾令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