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备考古诗鉴赏之比较阅读题型专项指导.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74612 上传时间:2023-04-28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30.2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语文备考古诗鉴赏之比较阅读题型专项指导.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高考语文备考古诗鉴赏之比较阅读题型专项指导.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高考语文备考古诗鉴赏之比较阅读题型专项指导.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高考语文备考古诗鉴赏之比较阅读题型专项指导.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高考语文备考古诗鉴赏之比较阅读题型专项指导.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高考语文备考古诗鉴赏之比较阅读题型专项指导.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0页
高考语文备考古诗鉴赏之比较阅读题型专项指导.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0页
高考语文备考古诗鉴赏之比较阅读题型专项指导.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0页
高考语文备考古诗鉴赏之比较阅读题型专项指导.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0页
高考语文备考古诗鉴赏之比较阅读题型专项指导.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0页
高考语文备考古诗鉴赏之比较阅读题型专项指导.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0页
高考语文备考古诗鉴赏之比较阅读题型专项指导.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0页
高考语文备考古诗鉴赏之比较阅读题型专项指导.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0页
高考语文备考古诗鉴赏之比较阅读题型专项指导.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0页
高考语文备考古诗鉴赏之比较阅读题型专项指导.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0页
高考语文备考古诗鉴赏之比较阅读题型专项指导.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0页
高考语文备考古诗鉴赏之比较阅读题型专项指导.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0页
高考语文备考古诗鉴赏之比较阅读题型专项指导.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0页
高考语文备考古诗鉴赏之比较阅读题型专项指导.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0页
高考语文备考古诗鉴赏之比较阅读题型专项指导.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0页
亲,该文档总共2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语文备考古诗鉴赏之比较阅读题型专项指导.docx

《高考语文备考古诗鉴赏之比较阅读题型专项指导.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语文备考古诗鉴赏之比较阅读题型专项指导.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考语文备考古诗鉴赏之比较阅读题型专项指导.docx

高考语文备考古诗鉴赏之比较阅读题型专项指导

【典例分析】

一、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2题。

听段处士弹琴

方干

几年调弄七条丝,元化分功十指知。

泉迸幽音离石底,松含细韵在霜枝。

窗中顾兔初圆夜,竹上寒蝉尽散时。

唯有此时心更静,声声可作后人师。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诗人起笔似平,开门见山,从演奏古琴的角度切入,语言也比较通俗,实则隐含清音幽曲就在丝丝琴弦与妙指间之意。

B.颈联正面写段处士的演奏效果,听者沉浸在音乐的境界里,不觉时间流逝,已是圆月爬上窗棂、竹上寒蝉寂寂无声之时。

C.尾联通过对音乐的评价——只有这时候心更静,每一声每一韵都可以作为后人的示范,突出了段处士演奏技艺的高超。

D.本诗题目是“听段处士弹琴”,全诗并没有把大量的笔墨花在摹写琴声的高妙上,却令人读来更觉意韵绵长,难以释怀。

2.诗的颔联“泉迸幽音离石底”与白居易《琵琶行》中的“幽咽泉流冰下难”相比,在描写乐声方面有何异同?

请简要分析。

【答案】1.B

2.同:

两句诗都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写乐声,喻体都用到了泉水,化抽象为形象,写琴声之动人,有形神兼备之妙。

异:

①从“形”的角度来说,前者使用了“迸”字,凸显力度;后者使用了“难”字,凸显缓慢。

②从“声”的角度来说,前者使用了“幽音”,突出清远的特点;后者使用了“幽咽”,突出低沉微弱的特点。

【解析】

1.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的意象、表现手法和情感的能力。

B.“颈联正面写段处士的演奏效果”错误,颈联是运用侧面烘托手法写段处士的演奏演奏技艺高超。

故选B。

2.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表达技巧的能力。

本诗颔联“泉迸幽音离石底”是用清泉从石底迸发出清远的声音描摹琴声。

这一句是对音乐声的正面描写,首先运用比喻,将琴声比作清泉从石底迸发出的清远的声音;“迸”“幽”表达精妙,“迸”突出力度,“幽”突出幽远。

运用比喻修辞手法,形象生动地描写琴声的悠远动人,写出了段处士弹琴技艺的高超。

《琵琶行》中“幽咽泉流冰下难”是用在冰下流动滞涩不畅的泉水声来描写琵琶乐曲。

“幽咽”突出乐声凝滞不畅,“幽咽”是遏塞不畅状,突出低沉微弱的特点。

“冰下难”是说泉流冰下阻塞难通,形容乐声由流畅变为冷涩。

一个“难”字突出乐声缓慢。

运用比喻修辞手法,使抽象的音乐形象一下子变成了视觉形象。

综上分析,相同点方面:

两句诗都是直接描写琴声的,属于正面描写,分别选用了“泉”“石”“冰”等意象摹写,使用的都是比喻的修辞手法,喻体都用到了泉水,用具体的视觉形象摹写抽象的音乐,形神兼备。

不同点方面:

“迸”“难”体现出不同的状态,“幽音”“幽咽”突出乐声不同的特点,生动形象。

【易错点警示】

比较阅读辨别模糊

比较型诗歌阅读题,有时是直接提供两首诗歌,要求考生进行比较分析,有时是就所给诗歌,要求考生回忆学过的某一首诗歌,并与之进行比较分析,命题的指向一般比较具体。

但是考生常犯的错误是答非所问,对试题中要求区分的“异”没有清晰的界定。

【易错点快攻】

求同存异,比较鉴赏

1.辨别异同,知同辨异。

比较型诗歌阅读题应遵守的基本原则就是“知同辨异”:

“知同”就是发现两首诗歌中相同或相似的东西,如题材相同;“辨异”就是分辨两首诗歌中不同乃至相对或相反的东西。

”知同”也好,“辨异”也好,都要从诗歌中找到具体依据。

考生在答题时,可以从题干的解说中得到启示,从“同”中比较,发掘出“异”处。

2具体策略。

(1)内容、情感比较。

理解内容,把握情感,前提是要读懂诗歌,主要有以下几种方法。

①读诗歌的标题,标题往往点明了诗歌的主要内容,奠定了诗歌的感情基调。

②了解作者的身世及所处的朝代,即知人论世。

同样的景物,因作者境遇、心情的不同,也会蕴含截然不同的情感。

③注意诗歌中的意象,诗歌往往要借助意象来表情达意。

④注意诗歌的末尾句,古人在写诗歌时常常卒章显志。

(2)意象、意境比较。

意象就是物象与情感的组合。

意就是作者的情感,象即诗歌中的形象,不仅包括人物形象,也包括景物形象和事物形象。

意境是作者的主观情感与客观景物交融而创造出来的浑然一体的艺术境界。

一般来看,意象与具体语句相关,意境与诗歌全篇对应。

离开意象,无以谈意境。

故在诗歌中,起点是意象,终点是意境。

在比较时要做到:

披“象”入“意”,由“象”至“境”。

(3)语言赏析比较。

鉴赏诗歌的语言时要抓住两个方面:

一是品字析句抓关键字词,首先抓动词,其次抓形容词,最后抓数词、副词和其他虚词等;二是分门别类抓语言风格,或朴素自然,或婉约细腻,或清新明丽,或幽默讽刺,或沉郁顿挫,或悲壮慷慨等。

(4)手法、技巧比较。

表现手法、艺术技巧的比较,既要熟知表现手法和艺术技巧的基本知识,也要了解各种表现手法、艺术技巧的作用和表达效果。

【易错点通关】

一、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1-2题。

春夜洛城闻笛

李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春夜闻笛

李益?

寒山‚吹笛唤春归,迁客相看泪满衣。

洞庭一夜无穷雁,不待天明尽北飞。

(注)?

作者写这首诗的时候身在江淮。

‚寒山,在今江苏徐州市东南。

1.下列对这两首诗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谁家玉笛暗飞声”一个“暗”字写出了笛声清晰、哀婉的特征,令听者黯然神伤,表现吹笛人技艺的高超,烘托玉笛声的艺术魅力,引发了深夜无眠之人的无限愁思。

B.“寒山吹笛唤春归”的“唤”生动形象,春方至,山未青,夜犹寒,笛声仿佛在凄厉地呼唤春归大地。

C.相传,每年秋天,大雁从北方飞到湖南衡山回雁峰栖息过冬,来年春天便飞回北方。

“不待天明尽北飞”写出了大雁急切北飞的心情,流露出对大雁只需等到春天便可北飞的自由的羡慕。

D.“此夜曲中闻折柳”,笛子吹奏的是一支《折杨柳》曲,它属于汉乐府古曲。

古人送别的时候,往往从路边折柳相赠,以表达恋恋不舍之情,古诗中不乏其例。

2.《春夜洛城闻笛》和《春夜闻笛》两首诗表达的思想情感有何异同?

请结合诗歌简要分析。

【答案】1.A

2.相同点:

两首诗都表达了诗人的思乡之情,李白诗中的“曲中闻折柳”,李益诗中的“吹笛唤春归”,“大雁尽北飞”都表达回乡的渴望。

不同点:

李益诗比李白诗感情更复杂。

对大雁北归的自由的羡慕。

诗人想归而不得归的愁怨。

希望得到朝廷的赦免,重回仕途的春天。

诗人作为一名迁客,看到春到大地却不暖人间,朝廷的恩赦并没有随自然的春天一同到来,含有不尽的怨望,难言的惆怅。

【分析】

1.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的综合理解和赏析能力。

A. “清晰”说法不正确,“暗”有断续、隐约之意,笛声不知从谁家飞出来,那未曾露面的吹笛人只管自吹自听,并不准备让别人知道他,却不期然地打动了许许多多的听众。

2.本题考查学生评价诗歌思想内容和情感的能力。

相同点:

两诗都抒发了思乡之情。

李白的诗歌写“此夜曲中闻折柳”,“柳”谐音“留”。

古人送别亲友时,折柳相赠,暗示留恋、留念的意思。

折柳既是一种习俗,也代表一个场景、一种情绪。

古人还有折柳寄远的习惯,是盼远游亲人早归的意思。

借助“折柳”习俗表达思乡;尾联“何人不起故园情”则更是直抒胸臆。

李益诗歌写“寒山吹笛”,这笛声,这情景,激动士卒的乡愁,更摧折着迁客,不禁悲伤流泪,渴望立即飞回北方中原的家乡;而“雁”的意象更体现思乡之浓,每年秋天,大雁从北方飞到湖南衡山回雁峰栖息过冬,来年春天便飞回北方。

后二句即用这个传说。

诗人十分理解大雁亟待春天一到就急切北飞的心情,也极其羡慕大雁只要等到春天便可北飞的自由,所以说“不待天明尽北飞”。

借助大雁表达渴望回到家乡。

不同点:

李益诗比李白诗感情更复杂。

诗人以恍惚北方边塞情调,实写南谪迁客的怨望。

诗人十分理解大雁亟待春天一到就急切北飞的心情,也极其羡慕大雁只要等到春天便可北飞的自由,但这种自由却与自己无关。

与大雁相比,迁客却即使等到了春天,仍然不能北归。

这里蕴含着遗憾和怨望:

迁客的春光──朝廷的恩赦,还没有随着大自然的春季一同来到。

二、阅读下面两首诗歌,完成3-4题。

李商隐

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

五更疏欲断,一树碧无情。

薄宦梗犹泛,故园芜已平。

烦君最相警,我亦举家清。

病蝉

贾岛

病蝉飞不得,向我掌中行。

拆翼犹能薄,酸吟尚极清。

露华凝在腹,尘点误侵睛。

黄雀并鸢鸟,俱怀害尔情。

3.下列关于这两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李诗以蝉的生活习性起兴,见蝉思己,想象故园荒草齐平,发出宦薄梗泛之叹,结尾烦蝉自警。

全诗以蝉起,以蝉结,首尾圆合,章法紧密。

B.从内容安排看,李诗摹物与叙已并重,尾联已与物直接对话,人与物密合无间;贾诗以叙物为主,全诗虽未着力叙已,但已之情绪明显流露。

C.两诗颔联都着力刻画蝉之形象,李诗以碧树相衬,侧重刻画蝉之声孤;贾诗视听结合,突出蝉虽翼“拆”吟“酸”,但仍有“薄”“清”之坚守。

D.贾诗以“病蝉”为题,主要刻画蝉之病状,突出病蝉遭遇之惨烈。

尾联“黄雀”“鸢鸟”也点明了“病”的缘由,突出病蝉树敌之广。

4.两首诗都托“蝉”以寄意,请结合诗歌内容简要分析两首诗所寄之意有何异同。

【答案】3.D

4.

(1)同:

①两首诗都借蝉寄寓怀才不遇之叹。

李诗中蝉居高而难饱,喻自身才高而薄宦;贾诗虽腹凝露华,但现状却是飞不得,表怀才不遇之感。

②两首诗都托蝉表达了坚守高洁之志的决心。

李诗尾联直抒胸臆,借蝉自警,虽清贫不顺,但依然清高,坚守高洁之志;贾诗借病蝉的“拆翼”“酸吟”喻仕途的坎坷、生活的穷酸,尽管贫贱,仍能不以俗厚而自薄,不坠污浊而自清。

(2)异:

①李诗借蝉侧重表达在险恶宦海、无情世道中自身官卑禄薄、梗泛飘泊的愤懑;②贾诗以病蝉自况,感喟自己才高命蹇,侧重表达被“黄雀”“鸢鸟”等险恶势力排挤的哀怨与苦闷。

【解析】

3.本题考查学生赏析诗歌思想内容、手法、结构的能力。

D.“主要刻画蝉之病状,突出病蝉遭遇之惨烈……也点明了‘病’的缘由”错,《病蝉》全诗并未明确交代“病”的缘由,“黄雀并鸢鸟”只是“病蝉”所面临的重重危险。

故选D。

4.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比较不同诗歌思想感情异同的能力。

《蝉》先是描写蝉的境遇,后面直接跳到自身的遭遇上来,直抒胸臆,感情强烈。

“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高”以蝉栖高树暗喻自己的清高;蝉的“难饱”又与作者身世感受暗合,所以哀中又有“恨”。

但这样的鸣声却是徒劳,并不能使它摆脱难饱的困境。

这是说,作者由于为人清高,所以生活清贫,虽然向有力者陈情,希望得到他们的帮助,最终却是徒劳的。

“五更疏欲断,一树碧无情”,颔联是说,五更以后疏落之声几近断绝,满树碧绿依然如故毫不动情。

蝉的鸣声到五更天亮时,已经稀疏得快要断绝了,可是一树的叶子还是那样碧绿,并不为它的“疏欲断”而悲伤憔悴,显得那样冷酷无情。

“疏欲断”既是写蝉,也是寄托自己的身世遭遇,责怪有力者本可以依托荫庇而却“无情”。

 “薄宦梗犹泛,故园芜已平”,颈联是说,我官职卑下像桃梗漂流不定,家园长期荒芜杂草早已长平。

作者在各地当幕僚,是个小官,所以称“薄宦”。

经常在各地流转,好像大水中的木偶到处漂流。

这种不安定的生活,使他怀念家乡,更何况家乡田园里的杂草和野地里的杂草已经连成一片了,作者思归就更加迫切。

“烦君最相警,我亦举家清”,蝉的难饱正与我也举家清贫相应;蝉的鸣叫声,又提醒我这个与蝉境遇相似的小官,想到“故园芜已平”,不免勾起赋归之念。

树无情而人(‘我’)有情,遂起同感。

蝉栖树上,却恝置(犹淡忘)之;蝉鸣非为‘我’发,‘我’却谓其‘相警’,是蝉于我亦‘无情’,而我与之为有情也。

诗人借蝉栖高饮露的个性来表现自己高洁的品格。

《病蝉》中首联“病蝉飞不得,向我掌中行”写衰颓老弱的蝉飞不起来了,不得不落于我的掌中(被我俘获),交待病蝉不得自由的悲惨命运。

颔联“拆翼犹能薄,酸吟尚极清”写病蝉被卸下翅膀但尚能搏击动弹,痛苦呻吟声依然保持清脆。

颈联“露华凝在腹,尘点误侵睛”写露水积聚于腹部,尘土遮盖了眼眸。

尾联“黄雀并鸢鸟,俱怀害尔情”写黄雀和鸢鸟全都怀着坏心眼想害病蝉。

相传诗人贾岛在韩愈的劝说下,参加了科举考试,他天真地以为,凭着自己的才学一定能考中,所以,并不把“八百举子”放在眼里,一入考场,挥笔就写,在《病蝉》诗中,痛骂:

“什么黄雀、乌鸦,都一样想害蝉。

”结果被认为是“无才之人,不得采用”,与平曾等人一起落了个“考场十恶”的坏名。

本诗借助病蝉象征比喻诗人的悲惨遭遇,生活困顿窘迫,仕途坎坷,磨砺不已,面对命运的不公也会有怨恨和悲伤,但依然坚守高洁的情操,老当益壮,奋发有为。

结合以上信息总结处异同点即可。

三、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5-6题。

河湟①

(唐)杜牧

元载②相公曾借箸③,宪宗皇帝亦留神。

旋见衣冠就东市,忽遗弓剑④不西巡。

牧羊驱马虽戎服,白发丹心尽汉臣。

唯有凉州⑤歌舞曲,流传天下乐闲人。

(注)①河湟:

这里指的是吐蕃统治者自从唐肃宗时期以来占据的河西,陇右之地。

②元载:

唐代宗时的宰相,曾对西北动防提出建议,后来因事下狱而死。

③借箸:

为君王筹划国事,出自《史记》中张良为刘邦谋划的故事。

④遗弓剑:

古代传说黄帝仙去,只留下弓和剑。

⑤凉州:

李唐王室出自陇西,偏好凉州一带的音乐。

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诗歌的前两联回顾中唐宰相元载和唐宪宗的事,写他们都曾力图收复失地,但都没有实现。

B.诗歌颈联借苏武牧羊归来时须发皆白的故事,写河湟地区的百姓身陷异族统治而忠心不移。

C.诗歌后两联运用对比,将河湟百姓受奴役和唐朝百姓闲散安乐对比,突出了对前者的同情。

D.本诗将史实和典故巧妙地融合在一起,全诗叙事与议论相结合,自然而又富有历史厚重感。

6.这首诗和杜牧的名作《阿房宫赋》都含有针砭讽喻之意,请分析二者在思想情感上的异同之处。

【答案】5.C

6.相同之处:

两首诗都针砭讽喻统治者。

不同之处:

本诗直接讽刺统治者贪图享乐;《阿房宫赋》借古讽今,以史为鉴,警告统治者不要骄奢淫逸,要吸取秦朝亡国的教训。

【解析】

5.本题考查学生综合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

C.“将河湟百姓受奴役和唐朝百姓闲散安乐对比”错,应该是将白发丹心的汉臣与沉迷歌舞的富贵闲人作对比。

故选C。

6.本题考查学生评价诗歌思想内容和情感的能力。

本诗:

可分为两层。

前四句叙事,一连使用了三个典故,感慨宰相元载提出过收复失地的建议,却遭陷害;唐宪宗李纯在看地图时,也曾感叹过河湟地区的失陷,常想恢复失地,但未及西征,便赍志以殁。

后四句写河湟地区的百姓虽然沦为异族臣民,身着戎服牧羊驱马,但却仍然“白发丹心”地忠于汉家王朝;可是当朝统治者对此却无所谓,而只是对“凉州歌舞曲”感兴趣,过着悠闲享乐的生活。

全诗歌颂长期受吐蕃奴役、渴望版图归唐的河湟地区人民,讽刺元和以后无心国事而只知享乐的统治者。

《阿房宫赋》:

此赋通过对阿房宫兴建及毁灭的描写,生动形象地总结了秦朝统治者骄奢亡国的历史教训,向唐朝统治者发出了警告,表现出一个正直文人忧国忧民、匡世济俗的情怀。

四、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7-8题。

大热五首(其一)

戴复古

天地一大窑,阳炭烹六月。

万物此陶镕,人何怨炎热?

君看百谷秋,亦自暑中结。

田水沸如汤,背汗湿如泼。

农夫方夏耘,安坐吾敢食?

(注)陶镕:

陶铸熔炼,比喻培育、造就。

7.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首诗将气候描写与悯农的内容结合起来,语言平易浅近,更易让人感受到农夫夏日劳作的艰辛。

B.诗人把六月的天地比作一个大窑,太阳像炭火一样熔炼着其中的一切。

“烹”字尤其精当。

C.暑天虽极炎热,诗人却认为不应抱怨,因为秋天的谷物均赖此而成熟。

富有理趣,值得称道。

D.田中的水被晒得似乎要沸腾,“我”背上的汗水流得就像刚刚用水泼过。

虽是夸张,却也写实。

8.此诗与白居易的《观刈麦》都表达出对农人艰辛劳作的同情,但在内容和方法上有异同,请简要分析。

【答案】7.D

8.同:

两诗都在结尾表达了自己不从事农耕生产,却能饱食的惭愧之情。

以此表达对农人劳作的同情赞美。

异:

①本诗以比喻和夸张手法极力描写夏日的炎热,以此衬托农人劳作的艰辛,从而表现出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

②白诗先描写农家人人忙于夏收的场景,再特写拾穗妇女的悲惨遭遇,以此突出农人辛勤劳作却生活贫困的现实。

以此表现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

【分析】

7.此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理解鉴赏能力。

D.“‘我’背上的汗水流得就像刚刚用水泼过”错误。

“田水沸如汤,背汗湿如泼”的意思是:

田中的水被晒得像沸水一样烫,农人背上的汗水流得就像刚刚用水泼过。

“背汗湿如泼”一句描写的应该是农人,而不是诗人自己。

故选D。

8.本题考查学生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

同:

本诗最后两句“农夫方夏耘,安坐吾敢食”意思是“但他们还要继续耕耘劳作,我又怎敢安然高坐饱食呢?

”诗人自己无需劳作,与前文农民“背汗湿如泼”做对比,表达了自己不从事农耕生产,却能饱食的惭愧之情,侧面烘托了对农人劳作的同情赞美。

《观刈麦》的最后两句“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也同样因为自己不从事农耕生产,而农民却“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而暗自惭愧。

综合分析,两首诗都在结尾表达了自己不从事农耕生产,却能饱食的惭愧之情。

以此表达对农人劳作的同情赞美。

异:

本诗前两句“天地一大窑,阳炭烹六月”意思是“六月的天地好像一个大窑,太阳像炭火一样熔炼着其中的万物”,运用了比喻的修辞,将六月的天地比作大窑,将太阳比作炭火,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天气的炎热;

七八两句“田水沸如汤,背汗湿如泼”的意思是“田中的水被晒得像沸水一样烫,农人背上的汗水流得就像刚刚用水泼过”,用了夸张的手法写出天气之炎热。

如此炎热的天气,农民还要在田里劳作,衬托出农人劳作的艰辛,从而表现出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

《观刈麦》“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十二句,通过直接描写和环境描写表现了农家人人忙于夏收的场景,“复有贫妇人,抱子在其旁……家田输税尽,拾此充饥肠”八句写了拾穗妇女的悲惨遭遇,主要以直接描写为主,突出农人辛勤劳作却生活贫困的现实,表现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

五、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9-10题。

好事近·烟外倚危楼

苏轼〔宋代〕

烟外倚危楼,初见远灯明灭。

却跨玉虹归去、看洞天星月。

当时张范风流在,况一尊浮雪。

莫问世间何事、与剑头微吷。

9.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句写词人登高望远,所见之景“远灯明灭”,渲染了孤独冷清的氛围,奠定了情感基调。

B.词人由实入虚,想要跨着“玉虹”去仙墙看那“洞天星月”,来摆脱现实的苦闷,也反映了他无可奈何的心境。

C.下阕作者借用典故,表明了自己也拥有如同张范二人般珍贵的友情,何况还可以与友人一品赏雪之乐。

D.本词文字洗练,寓意明确,以现实与历史相融会的笔调,塑造了仕途困顿却极力解脱内心烦恼的词人形象。

10.苏轼《定风波》中以“莫听穿林打叶声”起笔,本词以“莫问世间何事、与剑头微吷”结尾。

“莫听”与“莫问”都道出了作者的心境,请分析二者的异同。

【答案】9.C

10.同:

都表明了一种超脱的态度,外物不足萦怀。

异:

本词“莫问”的对象是世间之事和别人的言论,以此句做结,表明了作者面对仕途坎坷,想要不问世事,羽化登仙,或者以友情为寄托排遣内心的苦闷的心理状态。

《定风波》中的“莫听”对象是“穿林打叶声”,以雨势象征人生坎坷磨难,以此句起笔,以“谁怕”承接,以“也无风雨也无晴”做结尾,表达了作者宠辱不惊的精神境界和旷达的人生态度。

【分析】

9.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的综合理解和赏析能力。

C.“一品赏雪之乐”错。

“一尊浮雪”乃酒。

尊:

同“樽”,酒杯。

浮雪:

白酒。

此句指品酒之乐。

故选C。

10.本题考查学生炼字的能力及鉴赏诗歌情感的能力。

先看相同点:

两词都能体现苏轼旷达洒脱的人生态度。

“莫问世间何事、与剑头微吷”是不在意世间之事与外人的言论;“莫听穿林打叶声”是不在意外界环境的好坏。

两句都表明外物不足萦怀的洒脱态度。

再看不同点:

本词结尾“莫问世间何事、与剑头微吷”,剑头微吷(xuè):

喻微小、无足轻重。

这里以剑环和剑首声喻微不足道的言论。

整个句子的意思是“不要过问政治大事和不值得一听的微小言论”。

由此可见,此句“莫问”的对象是世间之事和别人的言论。

此句是作者此时此地世界观、人生观——对朋友乃至对世人的公然宣告:

社会政治你不必过问,剑头微吷你不必听从。

你走你的路,让他人去说吧。

表明了作者面对仕途坎坷,想要不问世事,羽化登仙,或者以友情为寄托排遣内心的苦闷的心理状态。

而《定风波》的“莫听穿林打叶声”,意思是“不用注意那穿林打叶的雨声”,“莫听”的对象是“穿林打叶声”。

此句一方面渲染出雨骤风狂,另一方面又以“莫听”二字点明外物不足萦怀之意。

此处的“风雨”象征人生坎坷磨难。

再加上后文的“谁怕?

”,意思是说,我不怕这种艰辛和磨难。

这是一句反问句,意在强调这种生活态度;还有“一蓑烟雨任平生”,这“一蓑烟雨”也象征人生的风雨、政治的风雨,而“任平生”,是说一生任凭风吹雨打,而始终那样的从容、镇定、达观。

可见这首词以“莫听”起笔,以“谁怕”承接,以“也无风雨也无晴”做结尾,表达了作者宠辱不惊的精神境界和旷达的人生态度。

【全情境训练】

一、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2题。

临 江仙

陈与义①

高咏楚词酬午日②,天涯节序匆匆。

榴花不似舞裙红。

无人知此意,歌罢满帘风。

万事一身伤老矣,戎葵③凝笑墙东。

酒杯深浅去年同。

试浇桥下水,今夕到湘中。

(注)①陈与义:

南宋爱国词人。

本篇当为宋室南迁,作者在建炎三年(1129)避金兵流寓湖湘(湖南、湖北)逢端午感怀而作。

②午日:

端午节。

③戎葵:

即蜀葵,夏日开花,有向阳特性。

1.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高咏楚辞”透露了作者在节日中的感伤心绪和壮阔胸襟,以及报国无门的处境。

B.“榴花”一句中用榴花与舞裙对比,表现作者对往日歌舞宴会生活的怀念和向往。

C.“戎葵”句中,作者借蜀葵向阳的属性来比喻自己身虽老却始终热爱祖国的思想。

D.最后三句写了面对时间流逝的感喟以及凭吊屈原所体现出的怀旧心情和爱国情感。

2.下片“万事一身伤老矣”一句与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凭谁问:

廉颇老矣,尚能饭否”表达的情感有何异同?

请简要分析。

【答案】1.B

2.同:

都关注时局、心系朝廷、热爱国家

异:

陈词有对年华老去的悲叹、报国无门的愤懑之情;辛词表示自己并不服老,有为国效力的愿望和能力以及对奸佞惑君误国的痛恨。

【解析】

1.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赏析诗歌的能力。

B.“表现作者对往日歌舞宴会生活的怀念和向往”错误。

“榴花”一句中用榴花与舞裙对比,是以过去的春风得意表现时下的落寞和愤懑。

故选B。

2.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诗歌思想感情的能力。

“万事一身伤老矣”意思是:

万事在如今,只是空有一身老病在。

这一声长叹,包涵了作者对家国离乱、个人身世的多少感慨之情!

人老了,一切欢娱都已成往事。

“凭谁问:

廉颇老矣,尚能饭否”意思是:

还有谁会问,廉颇老了,饭量还好吗?

作者以廉颇自比,这个典用得很贴切,内蕴非常丰富,一是表白决心,和廉颇当年服事赵国一样,自己对朝廷忠心耿耿,只要起用,当仁不让,奋勇争先,随时奔赴疆场,抗金杀敌。

二是显示能力,自己虽然年老,但仍然和当年廉颇一样,老当益壮,勇武不减当年,可以充任北伐主帅;三是抒写忧虑。

廉颇曾为赵国立下赫赫战功,可为奸人所害,落得离乡背井,虽愿为国效劳,却是报国无门,词人以廉颇自况,忧心自己有可能重蹈覆辙,朝廷弃而不用,用而不信,才能无法施展,壮志不能实现。

故两句是在情感的表达上有共同点:

都关注时局、心系朝廷、热爱国家。

不同点是:

陈词中“老矣”包含着年华老去的悲叹、报国无门的愤懑之情;辛词以廉颇之典故,表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