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代文学史最新版五号字体.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750607 上传时间:2023-05-04 格式:DOCX 页数:81 大小:11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现代文学史最新版五号字体.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1页
中国现代文学史最新版五号字体.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1页
中国现代文学史最新版五号字体.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1页
中国现代文学史最新版五号字体.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1页
中国现代文学史最新版五号字体.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1页
中国现代文学史最新版五号字体.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81页
中国现代文学史最新版五号字体.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81页
中国现代文学史最新版五号字体.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81页
中国现代文学史最新版五号字体.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81页
中国现代文学史最新版五号字体.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81页
中国现代文学史最新版五号字体.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81页
中国现代文学史最新版五号字体.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81页
中国现代文学史最新版五号字体.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81页
中国现代文学史最新版五号字体.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81页
中国现代文学史最新版五号字体.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81页
中国现代文学史最新版五号字体.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81页
中国现代文学史最新版五号字体.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81页
中国现代文学史最新版五号字体.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81页
中国现代文学史最新版五号字体.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81页
中国现代文学史最新版五号字体.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81页
亲,该文档总共8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国现代文学史最新版五号字体.docx

《中国现代文学史最新版五号字体.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现代文学史最新版五号字体.docx(8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中国现代文学史最新版五号字体.docx

中国现代文学史最新版五号字体

第一章文化革命与“五四”新文学(1917-1927)

第一节概述

1.“五四”文学革命发生的背景

【答】“五四”文学革命的直接背景和动力是“五四”新文化运动。

2.《新青年》杂志在文学革命中的重要作用

【答】“五四”时期以陈独秀主编的《新青年》为主要阵地,反对旧道德、提倡新道德,兴起了“民主”与“科学”的新文化思想启蒙运动。

《新青年》大力介绍自由平等学说、个性解放思想、社会进化论,给人们提供了思想武器。

3.胡适、陈独秀、刘半农、周作人等人在文学革命讨论中的代表性文章和重要观点

【答】l917年1月,《新青年》刊出胡适的《文学改良刍议》,提出从“八事”人手,即:

须言之有物,不模仿古人。

须讲求文法,不作无病之呻吟.务去滥调套语,不用典,不讲对仗,不避俗字俗句。

他主张书面语要与口头语接近,要求以白话文学为“正宗”。

陈独秀在《文学革命论》中旗帜鲜明地提出文学革命的三大主义,即建设国民的、写实的、社会的文学,反对贵族的、古典的、山林的文学。

他把文学革命当做“开发文明”、改变“国民性”并借以“革新政治”的“利器”,同时也肯定文学自身独立存在的价值。

刘半农则发表《我之文学改良观》,提出改革韵文、散文.使用标点符号等许多建设性意见。

他还和钱玄同在《新青年》上发表了“双簧信”,即由钱玄同化名王敬轩给《新青年》写信。

模仿旧文人口吻,将他们反对新文学与白话文的种种观点、言论加以汇集,然后由刘半农写复信,逐一辩驳,此举引起广泛的社会注意。

周作人1918年发表了《人的文学》一文。

提出新文学应当是“人的文学”,反对封建的“非人的文学”。

他所谓的“人的文学”,是以合乎人性的人的灵肉一致的生活为是的文学。

周作人的“人的文学”主张,对新文学第一个十年的理论建设和文学创作产生了重大影响,成为这一时期文学创作的重要特色。

4.文学革命最初的创作实际和代表性作家作品

【答】文学革命发动后,很快便形成规模和声势,产生了广泛的社会效应,取得了重大的实绩:

一是白话文的全面推广。

二是外国文学思潮的广泛涌人和新文学社团的蜂起,呈现出我国历史上空前未有的思想大解放的局面。

三是文学理论建设取得了初步的成果。

四是创作取得了引人注目的实绩。

1918年5月,鲁迅发表了第一篇白话短篇小说《狂人日记》,借“狂人”之口,控诉了封建制度及其伦理道德“吃人”的本质,并采用了现代意味的手法与样式。

随后,鲁迅又连续创作了《孔乙己》、《药》等小说,都显示了深切的思想和完整的现代小说特色。

鲁迅的小说一出现,艺术上就很成熟,使得新文学的创作具有相当高的起点。

除鲁迅外,《新青年》、《新潮》、《学灯》等报刊上陆续推出一些新文学作家及其作品。

其中小说如叶绍钧的《这也是一个人》、杨振声的《渔家》、冰心的《斯人独憔悴》、许地山的《命命鸟》、王统照的《春雨之夜》、郁达夫的《沉沦》.等等。

诗歌如胡适的《尝试集》、郭沫若的《女神》、汪静之的《蕙的风》,等等。

这些作品大都是1919~l922年间发表的,虽不够圆熟,却都充溢着个性解放、民族解放的精神,从内容到形式都追求现代性品格,给文坛带来了青春气息。

5.“五四”时期各文学社团代表性人物、主要刊物

【答】文学研究会1921年1月在北京成立。

发起人有周作人、朱希祖、蒋百里、郑振铎、耿济之、瞿世英、郭绍虞、孙伏园、沈雁冰、叶绍钧、许地山、王统照l2人。

人们习惯称文学研究会的创作为“人生派”或“为人生”的文学。

在创作方法上,文学研究会强调写实主义,沈雁冰接编、革新的《小说月报》基本上成了文学研究会的会刊。

创造社1921年7月成立于日本东京,成员郭沫若、张资平、郁达夫、成仿吾、田寿昌等人都是当时在日本的留学生。

他们创办《创造》季刊、《创造周报》、《创造日》、《洪水》等刊物,主张“为艺术而艺术”,强调文学必须忠实地表现作者自己“内心的要求”,重视文学的美感作用。

创造社成员的作品大都侧重自我表现,带有浓厚的主观个人抒情色彩。

创造社的文学活动以1925年“五卅”为界,分为前后两期。

后期创造社新增加了李初梨、冯乃超、彭康、朱镜我、李一氓、阳翰笙等,出版《创造月刊》、《文化批判》、《流沙》等杂志.提倡“表同情于无产阶级”的革命文学,思想明显“左”倾,l929年2月被当局查封。

《语丝》周刊创办:

f二l924年11月.多发表针砭时弊的杂感小品.以倡导这种幽默泼辣的“语丝文体”而获“语丝派”的称号。

莽原社、未名社是20世纪20年代中期成立于北京,得到鲁迅扶持的青年作家社团。

刊物有《莽原》、《未名》。

南国社是田汉领导创立的一个综合性艺术社团,以戏剧的成就与影响最大。

弥洒社1923年成立,发起人胡山源推崇创作灵感。

浅草社成立于l922年,沉钟社成立于1924年.由原浅草社成员冯至、陈翔鹤等加上杨晦、蔡仪等组成。

刊物有《浅草》季刊、《沉钟》周刊.致力于介绍外国文学,作品特点朴实而带点悲凉,有浪漫主义色彩。

其他具有自身鲜明特色的社团,有湖畔诗社、新月社等。

湖畔诗社(1922)以写作爱情诗闻名。

新月社l923年成立于北京,1927年在上海筹办新月书店和《新月》月刊。

这是一个自由主义作家的文学团体,受西方唯美主义影响较深。

闻一多、徐志摩倡导新格律诗.余上沅等对旧剧的“程式化”、“象征化”加以肯定。

6.文学革命论争中的守旧派代表人物和主要观点

【答】林纾写了《论古文白话之相消长》、《致蔡鹤卿太史书》,对白话文大加讨伐,攻击北京大学的新派人物“覆孔孟,铲伦常”。

又发表文言小说《荆生》、《妖梦》,咒骂文学革命人物。

新文化的先驱蔡元培、李大钊和鲁迅都对林纾进行了批驳。

1922年,新文学阵营又与“学衡派”进行了斗争。

梅光迪、吴宓等创办的《学衡》杂志,因其观点态度相近而被称为“学衡派”。

他们以融贯中西古今的姿态,提出“昌明国粹,融化新知”,反对新文化运动和文学革命,思想倾向保守。

与《学衡》相呼应的有章士钊所办的《甲寅》杂志上的复古论调。

l923年他写了《评新文化运动》、《评新文学运动》.试图从理论上否定新文学。

新文学阵营对之进行了全面有力的批驳。

7.20世纪20年代开始出现的台湾新文学运动的基本情况

【答】1920年1月,在日本留学的台湾青年在东京成立了“新民会”,它对l921年10月在台北成立的“台湾文化协会”产生了重大影响,而“台湾文化协会”则对台湾新文学运动的产生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1920年7月,陈圻在《台湾青年》创刊号上,发表了《文学与职务》一文,提出近来中国内地提倡白话文学,是一种负有传播文明思想、改造社会使命的真正的文学,台湾文坛应朝这一方向去努力。

接着,甘文芳发表《实社会与文学》,陈瑞明发表《日用文鼓吹论》。

这j三篇文章是台湾最早提出改革台湾文学、提倡白话文的文章。

1923年4月15日,《台湾民报》在东京创刊,并于l927年7月移人台湾发行。

1923年,黄呈聪和黄朝琴在《台湾》杂志上先后发表了《论普及白话文的新使命》和《汉文改革论》两篇文章,较为深入地提倡文学革命,并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1924年4月,曾在北京求学、深受“五四”新文学运动影响的张我军在《台湾民报》上发表了《致台湾青年的一封信》和《糟糕的台湾文学界》两篇文章,向台湾旧文坛发起猛烈攻击,这两篇文章受到守旧派的回击,于是,张我军又发表了《为台湾的文学界一哭》,予以回应。

“五四”时期曾经出现过的新旧文学论战,在台湾再次上演。

几乎在新旧文学论争的同时,台湾新文学提倡者就已经开始着手新文学的建没工作。

8.“五四”文学大致经历的三个阶段

【答】“五四”文学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

l917年至l920年是新文学的萌芽期,1921年新文学社团出现到1926年北伐战争前夕,是文体大解放的创作活跃期,1926年春到1927年冬,创作一度沉寂。

9.“五四”文学革命与守旧的文学思想发生的冲突和斗争

【答】

(1)第一次发生在1919年,复古派人物林纾攻击新文化运动,李大钊、鲁迅、蔡元培对其进行了批驳。

(2)第二次发生在1922年,学衡派以“昌明国粹,融化新知”为标榜,反对言文合一,遭到鲁迅、茅盾等人的驳斥。

(3)第三次发生在1925年,以章士钊为首的甲寅派为维护封建性教育,提倡读经,压迫学生运动,鲁迅、成仿吾等批判了这一复古思潮。

10.“学衡派”、“甲寅派”

【答】梅光迪、吴宓等创办的《学衡》杂志,因其观点态度相近而被称为“学衡派”。

他们以融贯中西古今的姿态,提出“昌明国粹,融化新知”,反对新文化运动和文学革命,思想倾向保守。

“甲寅派”得名于《甲寅》杂志。

1925年,任北洋政府司法与教育总长的章士钊复刊了《甲寅》周刊,发表《评新文学运动》等文,试图从逻辑学、语言学、文学史等角度说明白话文不能取替文言文,要重新提倡“读经救国”。

11.“语丝社”和“语丝文体”

【答】语丝社成立于l924年11月,办有《语丝》周刊,多发表针砭时弊的杂感小品,以倡导这种文体而获“语丝派”之称,主要成员有周作人、钱玄同、林语堂、刘半农、孙伏园、冯文炳、俞平伯,等等。

他们所创造的那种着重社会批评与文化批评、任意而谈的随笔文体,又称“语丝文体”,在现代散文发展中影响甚大。

12.“五四”文学革命的主要内容

【答】“五四”文学革命是新文化运动的一个组成部分,对封建主义的批判必然地转向了对封建主义文学的攻击,反对文言,提倡白话,反对旧文学,提倡新文学是文学革命运动的主要内容。

13.“五四”文学革命的深刻、伟大的历史意义

【答】“五四”文学革命是一场彻底反对封建旧文学,提倡新文学的革命。

它是文学观念、文学的思想内容、文学的语言形式的大解放、大革命。

文学革命批判了“文以载道”、“代圣贤立言”的旧文学观念,宣传了现实主义文学思想。

新文学浸透了民主主义、人道主义、个性主义等近代思想,并出现了社会主义思想因素,出现了新的主题、新的题材、新的人物。

新文学引进了话剧等新的文学体裁,进行了新诗的创建和小说形式的革新,使白话文学处于正宗地位。

“五四”文学革命使中国文学从禁锢束缚状态走向自由开放,从闭关锁国状态面向世界,开创了中国文学一个崭新的时代。

第二节鲁迅

14.鲁迅的生平和创作道路

【答】鲁迅,浙江绍兴人,原名周樟寿,字豫山,1892年进三味书屋读书时改为豫才,l898年去南京求学时取学名周树人。

“鲁迅”是1918年5月在《新青年》上发表《狂人日记》时始用的笔名。

1898年,他到南京进了江南水师学堂,第二年又转入江南陆师学堂附设的矿务学堂。

此间,他接触到了宣传变法维新的《时务报》和当时翻译过来的科学和文艺书籍,受到很大影响,特别是阅读了严复翻译的《天演论》,接受了进化论思想,激发了变革图强的热情。

1902年3月鲁迅考取官费到日本留学,先在东京进了弘文学院。

l904年4月,鲁迅在弘文学院毕业。

同年9月,他离开东京,前往仙台医专学医。

“幻灯片”事件使鲁迅弃医从文。

1906年4月初,鲁迅离开仙台回到东京,开始了他的文学活动。

从1908年起,鲁迅和周作人翻译了许多外国短篇小说,合编为《域外小说集》(两册),并在朋友的帮助下得以出版问世。

l909年鲁迅离开日本返回祖国。

1918年起,鲁迅参与《新青年》杂志的活动。

l918年5月,鲁迅在《新青年》上发表了在现代文学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

除小说外,鲁迅还在《新青年》的“随感录”栏目中发表了许多杂文。

在文学创作之外,鲁迅还先后支持和组织了语丝社、未名社,出版《语丝》、《莽原》、《未名》等刊物,主编过《国民新报·文艺副刊》,还编辑了《未名丛刊》和《乌合丛书》等。

1925年和l926年,他在先后发生的“女师大风潮”和“三一八”惨案中声援学生,支持群众斗争。

“三·一八”后,鲁迅因受北洋政府通缉的威胁,于l926年8月26日离开北京前往厦门大学担任文科教授。

1927年9月鲁迅离开广州,l0月定居上海。

在与创造社、太阳社进行的有关革命文学问题的论争中,鲁迅加深了对现实革命斗争的认识和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解。

l930年中国左翼作家联盟成立,鲁迅列名发起人,并参加了“左联”的领导工作。

这一时期,他先后编辑过《萌芽》、《前哨》、《十字街头》和《译文》等公开或秘密的刊物,并参与了《文学》和《太白》的编辑工作。

在创作上,他主要是以杂文为武器,投身于左翼文化运动,同时也以历史为题材创作小说。

1936年10月19日,鲁迅在上海逝世。

15.鲁迅的文学创作概况

【答】鲁迅从1907年发表第一篇论文《人之历史》至1936年10月19日逝世,笔耕_生,留下了大量著述,主要有短篇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散文诗集《野草》,散文集《朝花夕拾》,以及《热风》、《坟》、《华盖集》、《华盖集续编》、《而已集》、《南腔北调集》、《三闲集》、《二心集》、《准风月谈》、《伪自由书》、《集外集》、《花边文学》、《且介亭杂文》、《且介亭杂文二集》、《且介亭杂文末编》、《集外集拾遗》等l6本杂文集和书信集《两地书》。

此外,他还写有《中国小说史略》、《汉文学史纲要》等学术著作。

16.《狂人日记》的发表时间和刊物

【答】《狂人日记》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第一篇白话小说,l918年5月发表在《新青年》第4卷第5号上,它标志着“五四”新文学创作的伟大开端。

它以“表现的深切和格式的特别”,从一问世就引起了巨大的反响。

17.《呐喊》和《彷徨》的成书情况和题意

【答】鲁迅创作于“五四”时期的白话短篇小说曾分别收入1923年8月由新潮出版社出版的《呐喊》和l926年8月由北新书局出版的《彷徨》两本小说集中。

《呐喊》收人了1918~1922年所写的l4篇小说(初版时收入15篇,l930年1月第l3次印刷时抽出《不周山》一篇),鲁迅把这个集子题作《呐喊》,意思是指他受新文化运动的鼓舞,“有时候仍不免呐喊几声,聊以慰藉那在寂寞里奔驰的猛士,使他不惮于前驱”。

“但既然是呐喊,则当然须听将令的了”。

后来,鲁迅把这时的创作称为“遵命文学”,他说:

“不过我所遵奉的,是那时革命的前驱者的命令,也是我自己所愿意遵奉的命令”。

《彷徨》收入了l924-1925年所写的11篇小说。

鲁迅经历了“五四”新文化运动统一战线的分裂,他独立地同反动势力进行着坚韧的斗争,但因“成了游勇,布不成阵”,而精神上有“寂寞”、“彷徨”之感。

《彷徨》在反封建的内容上与《呐喊》相承续,艺术上则更加成熟。

纵观《呐喊》和《彷徨》,它们无论在思想性还是在艺术性上,都更多地具有内在的统一性。

18.作为“神话、传说及史实的演义”的总集的《故事新编》

【答】鲁迅在20世纪20年代创作的《补天》、《奔月》、《铸剑》和在20世纪30年代创作的《非攻》、《理水》、《采薇》、《出关》、《起死》8篇历史小说,后来一并收入《故事新编》中。

《补天》、《奔月》、《铸剑》3篇写作于l922—1926年问,属于鲁迅前期的作品。

《理水》、《采薇》、《出关》、《非攻》、《起死》比较集中地写于1934-1935年,是鲁迅后期之作。

《故事新编》中的作品,在取材和写法上都不同于《呐喊》和《彷徨》。

鲁迅自己认为,这是一部“神话、传说及史实的演义”的总集。

他曾谈到在历史小说写法上有“博考文献,言必有据”和“只取一点因由,随意点染,铺成一篇”这两大类型。

而他自己的历史小说显然属于后者,即“叙事有时也有一点旧书上的根据.有时却不过信口开河”。

19.带有回忆性质的叙事散文集《朝花夕拾》

【答】《朝花夕拾》共计l0篇,写于l926年,都是带有回忆性质的叙事散文。

最初陆续刊载于《莽原》,总题为《旧事重提》,l927年成书时改为现名。

20.鲁迅的思想特点

【答】鲁迅诞生在浙江绍兴的一个没落的封建大家庭里,从小就受到传统文化(包括儒家正统文化以及佛、道、墨、法等非正统文化)与民间文化的熏陶。

以后在南京求学及日本留学期间,又广泛接触了西方文化,在经历了从19世纪末开始的中国的思想、文化的巨大变迁以后,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独立思想。

进化论是鲁迅前期思想的一个重要内容,鲁迅摒弃了进化论中“弱肉强食”等消极的因素,汲取了进化论中注重生存斗争、相信事物的新陈代谢和社会的不断进步、强调人类精神发展的重要性等积极因素。

个性主义思想也是鲁迅早期思想的重要内容之一,从他所强调的“掊物质而张灵明,任个人而排众数”的主张中,可以看出鲁迅所受尼采思想影响的痕迹。

但鲁迅主要是从尼采思想那里汲取一种“图强”的精神,他呼唤精神界战士与阻碍进步的庸众作战,其目的在于推进整个民族的进步。

关于改造国民性问题的见解,也是鲁迅早期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寻求中华民族解放道路的进程中,鲁迅深深感受到了中国国民性的弱点、劣根性,他坚信“国民性可以改造于将来”,因此决心“先行发露各样劣点,撕下那好看的假面来”,以引起疗救的注意。

21.《阿Q正传》的思想意义和社会意义

【答】在《阿Q正传》中,作者把探索中国农民问题(即农民在民主革命中的处境、地位)和考察中国革命问题联系在一起,作品通过对阿Q的遭遇和阿Q式的革命的描写.深刻地总结了辛亥革命之所以归于失败的历史教训:

革命的对象不仅仍然执掌着政权,而且“骤然大阔”,发了“革命”财,而应在革命中得到解放的民众依旧是任人宰割的奴隶。

小说由此暗示了辛亥革命更深层次的悲剧:

革命没有真正唤醒民众,并未觉醒的民众糊里糊涂地参加革命,又糊里糊涂地被杀;而且可以想象,阿Q即使参加革命并掌握政权,他那样的落后的革命意识又将导致“革命”成为什么性质!

小说要告诉人们的是:

阿Q式的“革命”和杀害阿Q式的“革命”都只能使中国一天一天“沉人黑暗”;中国迫切需要真正的革命,而要使真革命获得胜利,首先需要有真的革命者和觉醒了的人民!

《阿Q正传》具有广泛的社会意义,它画出了国人的灵魂,暴露了国民的弱点,达到了“揭出病苦,引起疗救的注意”的效果。

《阿Q正传》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作品所揭示的“阿Q精神”,作为一种历史的和社会的“病状”,将在相当长的一个历史阶段中存在,它将作为一面“镜子”,使人们从中窥测到这种精神的“病容”而时时警戒。

22.阿Q的性格特征

【答】阿Q是未庄的雇农,上无片瓦,下无插针之地,全靠打短工维持生计。

作为一个流浪汉,与土地并无多少联系,因而除了具有某一程度的憨厚、质朴的农民性格外,又明显地沾染着游手之徒的油滑。

他在经济上受剥削,政治上受欺压,连个姓氏都没有,但其思想却受封建正统观念的统治,这就使他的思想中有许多矛盾。

一方面,头脑里充塞着各种封建观念,小的如讲“男女之大防”,大的如认为造反就应该杀头;但另一方面,却又带着某些用被歪曲了的形式所表现出来的叛逆性,如对赵太爷、钱太爷之流“在精神上独不表格外的崇奉”,到后来还要“革他妈妈的命”,由“神往”革命进而想投革命党。

这正是鲁迅所捕捉到的中国农民的性格矛盾。

阿Q虽然有自身的独特性,但这一形象实际上也概括了辛亥革命时期中国农民的普遍的精神状态。

阿Q性格中最为鲜明的病态特征,便是“精神胜利病”。

这就是他的自欺欺人、自轻、自贱、自嘲、自解、自甘屈辱,而又妄自尊大、自我陶醉等种种表现。

简言之,是在失败与屈辱面前,不敢正视现实,而使用虚假的胜利以在精神上实行自我安慰,自我麻醉,或者即刻忘却。

例如他挨了人家的打,便以“儿子打老子”来安抚自己,并自以为是胜利了。

由于这种病态精神的支配,他便永难振作起来以求自强,并永在屈辱中苟活。

他的一生就是一部受尽屈辱的血泪史。

直到最后糊里糊涂地被杀,才在“20年后又是一条好汉”的呼喊中,完成了最后一次精神胜利,真是令人感到十分的可悲,又令人十分痛心。

23.《阿Q正传》独特而鲜明的艺术风格

【答】《阿Q正传》具有独特而鲜明的艺术风格:

一是外冷内热。

作者将思想启蒙者的高度热情,在小说中转化为对阿Q的痛苦生活、愚昧无知和悲剧命运的深切同情(哀其不幸,怒其不争),转化为对辛亥革命中途夭折的无比痛惜,转化为对赵太爷、假洋鬼子之流凶残暴虐、横行乡里的憎恶、鄙视。

二是以讽抒情。

作者以讽刺手法批判了阿Q的落后、麻木和精神胜利法,鞭挞了赵太爷、假洋鬼子等人的凶残、卑劣,谴责了知县大老爷、把总、“民政帮办”的反动实质,而其讽刺,又贵在旨微而语婉,虽无一贬词,而情伪毕露,同时在讽刺背后处处隐含着作者改革社会重铸国魂的革命热情。

三是形喜实悲。

作品展示了阿Q种种可笑的行径,未庄人的种种可笑可鄙等一出出喜剧,但在这种喜剧性场面后面却都隐藏着深刻的悲剧,我们在被那些喜剧场面引得发笑的同时,又总是有一股无情的力量,把我们的笑变成一种含泪的笑,作品这种形喜实悲的悲喜剧色彩,正是作品产生巨大艺术魅力的重要因素之一。

24.《故事新编》的思想内容

【答】《补天》、《奔月》、《铸剑》3篇写作于l922-1926年问,属于鲁迅前期的作品。

《补天》作于l922年冬天,原名《不周山》,取材于女娲开天辟地,以黄土抟人、采石补天的神话。

在故事情节的展开中,作者着重描绘了女娲进行创造工作时的辛苦喜悦,借助女娲这个形象,热情赞颂了先民的劳动创造精神和创造毅力。

《奔月》与《铸剑》均写作于l926年岁末,是鲁迅在经历了“女师大”风潮和“三·一八”惨案后,离京南下,在厦门和广州时写的。

《奔月》取材于民间流传的嫦娥奔月的神话,以传说中的善射英雄羿作为小说的主人公。

作品突出了羿勇敢豪迈的性格,虽然寂寞和孤独,但并不悲观,而且渴望着战斗。

《铸剑》取材于古代一个动人的复仇故事。

小说在描写眉间尺的复仇行为时,着力描写了黑衣人宴之敖令人战栗的冷峻,他的全部精力集中在一个目标上,就是要为一切遭受苦难的人们复仇。

这3篇历史小说,主要是通过古代的神话传说,歌颂了古代劳动人民的伟大的创造精神和复仇精神,赞扬了那些淳朴、正直、坚强的英雄人物,同时也无情地嘲笑和鞭挞了现实生活中的市侩习气和庸俗作风等。

《理水》、《采薇》、《出关》、《非攻》、《起死》比较集中地写于1934-1935年,是鲁迅后期之作。

《非攻》与《理水》是歌颂性的小说。

《非攻》中的墨子,是一个机智、善辩、反对侵略、反抗强暴的古代思想家的形象。

小说在树立墨子这一理想人物形象的同时,也讽刺批评了那些在“九·一八”以后鼓吹“民气”的“空谈家”,暗示出卖国家秘密的“外交家”,以及当局政治腐败、军队无能等状况。

《理水》歌颂了“中国的脊梁”式的人物——古代治水英雄大禹。

《采薇》、《出关》与《起死》3篇小说,是以批判为主。

《采薇》取材于武王伐纣的历史记载,通过周伯夷、叔齐“义不食周粟”,欲隐逸而不能,终于饿死首阳山的描写,批判否定了他们消极避世的思想。

《出关》写的是孔老相争,老子失败后西出函谷关的故事,小说的主题是批判老子“消极无为”的思想。

《起死》取材于《庄子·至乐》篇中的一个寓言故事,用庄子与骷髅的消极出世和积极人世的矛盾冲突,来批判老庄哲学。

25.《故事新编》的写作特点

【答】

(1)《故事新编》在写作上的鲜明特点之一是依据古籍和容纳现代。

“只取一点因由,随意点染,铺成一篇”,即作品中的重要人物和重要事件,都有文献可考,但又不受文献束缚,在把握古人古事精神的基础上,进行艺术想象和虚构。

如《铸剑》原文只简略记叙复仇故事,而本文着重于人物性格刻画,从而创造了一个有性格发展过程的真实丰满而又富有浪漫色彩的复仇者形象。

以古人古事情节为主,但也掺进了一部分现代生活内容。

如《补天》中女娲腿间的“古衣冠的小丈夫”,《理水》中的文化山上的学者等。

这些现实生活内容,暴露和讽刺了现实的种种黑暗面,增强了作品的战斗性。

作者还常使这些人物说些现代话,如“时装表演”、“莎士比亚”等,以增强现实感,使作品趣味横生。

(2)不是“将古人写得更死”,而是将古人写活,这是《故事新编》的又一个重要的艺术特色。

在《故事新编》中,鲁迅主要是从现实生活出发,不给古人戴上光圈,不“神化”或“鬼化”古人,而是将古人当做人,寻找古今人思想感情上的相通之处加以推想和发展。

(3)运用“油滑”手段,在穿插性的喜剧人物身上,赋予现代化的细节,为“借古讽今”服务,这是《故事新编》的重要手段。

鲁迅在《故事新编·自序》中说,由于《补天》中穿插了一个古衣冠的小丈夫,陷人了“油滑”的开端,还说“油滑是创作的大敌,我对于自己很不满”。

但从《补天》开始直至l3年之后的《出关》中的婢女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