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风险评价管理制度.docx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2766510 上传时间:2023-05-04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5.7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全风险评价管理制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安全风险评价管理制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安全风险评价管理制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安全风险评价管理制度.docx

《安全风险评价管理制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全风险评价管理制度.docx(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安全风险评价管理制度.docx

安全风险评价管理制度

1目的

危险、有害因素识别、风险评价与风险控制,是安全标准化管理工作的核心。

为对公司生产作业活动中可能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进行识别和风险评价,根据评价结果,有针对性地采取风险预防和控制措施,使风险达到可接受的程度,确保生产活动安全进行,保障员工生命安全、身体健康,有效预防和控制生产事故,特制订本制度。

2适用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公司下列活动的危险、有害因素识别和风险评价及控制管理:

1)规划、设计和建设、投产、运行等阶段;

2)常规和非常规活动;

3)事故及潜在的紧急情况;

4)所有进入作业场所的人员的活动;

5)原材料、产品的运输和使用过程;

6)作业场所的设施、设备、车辆、安全防护用品;

7)丢弃、废弃、拆除与处置;

4)企业周围坏境;

9)气候、地震及其他自然灾害等。

3职责与分工

3.1依据风险评价准则,从影响人、财产和环境等三个方面的可能性和严重程度,定期和及时对作业活动和设备设施进行危险、有害因素识别和风险评价分析。

3.2建立风险评价组织,组织成员由本公司各级管理人员和基层班组长骨干组成。

(1)总经理(或分管副总)负责组织生产活动中危险、有害因素风险识别、评价、更新和控制管理工作。

负责审批危险、有害因素识别和风险评价结论。

(2)生产技术部负责编制危险、有害因素识别和风险评价表,指导各职能部门(基层单位)开展危险、有害因素风险识别、评价,负责各职能部门(基层单位)风险评价记录的审查与控制效果有效性验证。

建立、更新《重大危险源档案》,定期进行风险信息更新。

(3)各职能部门(基层单位)分别负责分管区域生产活动的危险、有害因素的识别、评价、更新和控制管理。

(4)各级员工应积极参与所从事生产活动的危险、有害因素的识别、评价工作。

主动参加公司和部门组织的相关培训,掌握基本分析评价方法,能自行评价。

3.3施工部门(单位)到基层单位从事某项工作时,风险评价和控制以施工部门(单位)为主,基层单位为辅一起讨论、分析,评价与分析的人员签字也应包括两部门人员。

审核审定由施工单位管理人员、负责人员进行。

3.4同一个项目涉及多个部位作业的(如设备、电气、仪表、几个施工单位等),由各部门自行分析评价后,项目负责人进行汇总。

4风险评价

4.1依据风险评价准则,选定合适的评价方法,定期和及时对作业活动和设备设施进行危险、有害因素识别和风险评价。

企业在进行风险评价时,应从影响人、财产和环境等三个方面的可能性和严重程度分析,评价内容应全面。

4.2根据风险评价结果,正确划分风险等级,记录重大风险,形成《重大风险清单》。

4.3各级管理人员应参与风险评价工作,鼓励从业人员积极参与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

5风险控制

5.1根据风险评价结果及经营运行情况等,确定不可接受的风险,制定并落实控制措施,将风险尤其是重大风险控制在可以接受的程度。

企业在选择风险控制措施时:

1)应考虑:

⑴可行性;⑵安全性;⑶可靠性;

2)应包括:

⑴工程技术措施;⑵管理措施;⑶培训教育措施;⑷个体防护措施。

5.2将风险评价的结果及所采取的控制措施对从业人员进行宣传、培训,使其熟悉工作岗位和作业环境中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掌握、落实应采取的控制措施。

6风险信息更新

公司应适时组织风险评价工作,识别与生产经营活动有关的危险、有害因素和隐患。

定期评审或检查风险控制结果和风险控制效果。

风险评价的频次为每年一次,当下列情况发生时,公司应及时进行风险评价:

a)新的或变更的法律法规或其他要求;

b)操作变化或工艺改变;

c)新建、改建、扩建、技改项目;

d)有对事故、事件或其他信息的新认识;

e)组织机构发生较大变动。

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