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教案.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780100 上传时间:2023-05-04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25.7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苏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苏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苏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苏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苏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教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8页
苏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教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8页
苏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教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8页
苏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教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8页
苏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教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8页
苏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教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8页
苏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教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8页
苏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教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8页
苏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教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8页
苏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教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8页
苏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教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8页
苏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教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8页
苏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教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苏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教案.docx

《苏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教案.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苏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教案.docx

苏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教案

苏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教案

  4、微笑着承受一切

  教学目标: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的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会用“康复”、“意外”造句。

  4、借助课文具体的语言材料,让学生感悟桑兰面对天大的不幸仍具有坚强不屈的精神和积极乐观感人生态度。

  教学重点:

通过朗读来感悟桑兰坚强不屈的精神和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教学难点:

  联系全文内容体会桑兰不屈的精神。

  教具准备:

挂图、小黑板、录音机、磁带

  教学时间: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今天,老师要和同学们共同学习第4课《微笑着承受一切》。

  2.师板书课题。

  3.看了这个课题,你想知道什么呢?

  4.谁微笑着承受一切?

她承受的是什么?

为什么能微笑着来承受呢?

我们将通过这篇课文的学习来解决。

  二、初读指导

  .自由轻读课文,要求:

  一边读,一边画出生字词。

  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2.检查。

  学生汇报自己勾画的生字词,教师用投影仪出示:

  省体操队

  训练

  入选

  技术

  摔下来

  固定套

  询问

  治疗

  脊椎

  配合

  毅力

  瘫痪

  气喘吁吁

  指名读、“开火车”读、齐读。

  指导学生从平翘舌音、前后鼻音、三拼音节几个方面加以注意

  去掉拼音读。

  3.把生字词带入课文,再自由轻读,要求:

  读正确、流利。

  画出不理解的词,联系上下文或查字典解决。

  不能解决的作出标记。

  4.检查,了解字词掌握情况。

  重点领会下列词语的意思

  失声痛哭:

控制不住而大哭起来。

  剧痛:

剧烈的疼痛

  气喘吁吁:

上气不接下气。

  大汗淋漓:

汗水向下滴。

  提出不理解的词,同学们当场解答,答不出的共同查字典解决,或教师解答。

  5.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并思考每个自然段说了些什么。

  6.默读课文,一边读一边想:

谁微笑着承受一切?

她所承受的“一切”指什么?

可以

  用笔画出有关句子。

交流。

第二个问题可以用文中第4、5、6、7自然段中的有关句子回答。

  7.默读课文,画出表现桑兰坚强的语句,再读一读。

  三、小结并提示下节课的目标

  我们通过初读,读准了字音,读通了课文,也知道了桑兰以微笑承受着她后半生可能永远在轮椅上度过的事实。

那么,她面对如此沉重的打击,“天大的不幸”,为什么还能微笑呢?

她具有哪些值得我们学习的品质呢?

我们下节课再学习。

  四、指导写字

  .出示,齐读。

  操省选际赢届摔固套询疗

  2.指导,明确注意点:

  选:

注意笔顺

  摔:

注意右上的左右两边是“。

  套:

注意中间有三“横”。

  疗:

最后一笔为“竖钩”;“疒”不要写作“广”。

  3.学生练习,教师巡视指导。

  第二课时

  一、复习巩固。

  、听写生字词。

  2、指名读课文。

  二、精读课文

  、导入:

17岁的桑兰胸部以下完全失去知觉,为什么能微笑着承受?

她有什么样的精神呢?

  指名读课文。

  分组讨论。

  2、桑兰的美好人生刚刚开始,她的美好人生是什么?

大家自由读2、3自然段,画出有关句子。

  3、画出最能体现桑兰人生很美好的词,有感情地读。

  优秀

  跨入

  入选

  多次参加

  赢得荣誉

  4、可当桑兰摔下后,她的后半生“也许永远要在轮椅上度过”,你知道这句话的含义吗?

这对于桑兰来说意味着什么?

自由讨论、发言。

  5、桑兰是怎样面对这天大的不幸的呢?

  自由轻读4-7自然段,用课文中的一句话来回答。

  6、再读第4-7自然段,画出具体措写“她用无比的勇气承受着一切,她一贯的身长笑赢得了海内外人士的敬佩”的句子。

讨论交流7、你认为这样的句子应该怎样读呢?

  指导朗读,品味。

  8、通过朗读,我们体会到,桑兰真是个——坚强的小姑娘。

  三、课堂练习

  、指名读课文。

  2、指导造句。

  康复:

  意外:

  四、小结提升情感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桑兰因为具有坚强不屈的意志,所以,当她面临天大的不幸时才能微笑着承受,这种惊人世间毅力不屈的精神不仅给所有的瘫痪患者做出了榜样,也为我们这些四肢健全的做出了表率。

  2、有感情地朗读全文,细细品味、感受。

  作业设计:

  一、巧填词语

  的人生

  的微笑

  的毅力

  的姑娘

  的不幸

  的精神

  二、对号入座

  询问

  咨询

  、小朋友们正在向交警交通安全知识。

  2、我急切地我班的比赛情况。

  意外

  故意

  、昨天,我地收到了一份礼物。

  2、今天是妈妈的生日,为了给她一个惊喜,我把送她的礼物藏起来了。

  附板书

  美好人生

  天大不幸

  坚强

  

  微笑着承受

  5雪儿

  教学目标: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两条绿线内的4个字只识不写。

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凭借对课文的朗读感悟,理解“我”对雪儿的感情,体会“我”的美好心灵和可爱形象。

  教学重点、难点:

理解课文段与段之间的联系,指导学生背诵课文,

  教具准备:

投影,录音,生字卡片

  教学时间: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提示课题,质疑导入。

  、世间有各种各样的感情,你体会过人与动物之间的真情吗?

今天,老师为小朋友们带来一个发生在受伤的孩子和受伤的鸽子之间的感人故事,题目是:

雪儿

  2、读了课题,你想提什么问题吗?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学生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生字的字音。

长句子要多读几遍。

  2、检查自学效果。

  出示生字:

  媚敷弧喃剩鸽捡

  哀悠阻忠递盼线慰

  指名读,要求声音响亮,读音正确。

其他同学仔细听,读对了掌声送给他,有错误举手纠正。

  出示词语

   明媚的春天 美丽的弧线 艰难险阻 飘飘悠悠 

  千山万水 轻轻捧起 十分快慰

  要求不但要读准确,还要读好,把词语的意思读出来。

  ①指名读②评价③再指名读④齐读

  交流读书收获:

通过初读课文,你已经知道了什么?

  三、再读课文,理清脉络

  、自由练读课文,不但要注意声音,还要表情。

  2、采用指名读、小组读、男女生读、范读等多种形式分节朗读课文。

  3、默读课文,完成填空。

  ①爸爸带回,我为雪儿,盼望。

  ②听爸爸说雪儿是,我更盼望。

  ③雪儿展开,我望着心里。

  这三句话分别是哪些自然段的主要意思?

  4、小结

  四、出示生字,指导书写

  、范写,明确注意点。

重点指导“剩、慰”

  2、练习,教师巡视指导。

  第二课时

  一、谈话导入新课

  、复习第一自然段。

  2、过渡:

我一个人在家是多么孤单,我多么向往外面那明媚的春光!

这时,爸爸 给我带回来一只鸽子。

  3、看图。

  出示图片:

同学们,你们看,就是这只鸽子,它长得怎么样?

你们喜欢它吗?

  可是在爸爸刚带回家的时候它没这么可爱,也没这么漂亮。

那它到底是什么样子呢?

请大家读读第二自然段。

  二、精读课文

  、学习第二自然段。

   学生带着疑问读课文,交流。

  爸爸带回来一只怎么样的鸽子呀?

  这只鸽子是怎么受伤了?

  如果你看到这只受了伤的鸽子,心里会怎么想?

  “我”和爸爸也是这么想的,那他们是怎么样对待这只可怜的鸽子的呢?

   想象:

如果是你,你会怎样做?

结合实际生活,展开想象,练习说话。

   经过我和爸爸的精心治疗,这只鸽子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

   它变得雪白雪白的,所以“我”给它取了个名字叫—— 。

  想象:

看到这么美的雪儿,你想说什么?

  我也越发喜爱它了,所以我疼爱地对它说--

  指导用疼爱的语气读好“我”的话。

  师生接读:

从此,我天天和雪儿一起,去看。

你们能给“飘飘悠悠”换个词语吗?

  想象:

看着蓝天上那飘飘悠悠的白云,“我”和雪儿会想些什么?

  指导朗读:

我们不仅要读出对雪儿的怜爱,还要读出我和雪儿对大自然的向往,还希望自己的伤势快点好起来!

   齐读第二自然段。

  2、学习第三自然段。

  过渡:

经过一段时间的相处,我和雪儿的感情一天比一天深厚。

我还从爸爸那儿知道了关于雪儿的其它事情。

我到底了解到了什么,请同学们自由读读下面一个自然段。

  学生自读。

  2)学生讨论。

  雪儿是一只信鸽,它不怕任何艰难险阻,能飞越千山万水,忠诚地为人们传递信息,是“蓝天信使”,是人类忠实的朋友,我们应该真诚地保护它们,真诚地帮助它们。

   指导朗读。

  3、指导学习第四、五自然段。

  师述:

雪儿是人类忠实的朋友,我更盼着雪儿的伤快点儿好起来。

我的愿望能实现吗?

当终于有一天,雪儿又能展开双翅飞起来时,你的心情怎么样?

你会说些什么?

  文中的“我”的心情和我们一样,课文第四自然段哪一句话写出来了,请找出来。

  指导朗读,及时评议.

  师范读第3句,学生边听边闭上眼睛想像雪儿在空中是怎样飞翔的。

  雪儿在空中是如何飞的?

谁能表演给大家看看?

  大家想和雪儿一起飞吗?

全班一起边读边表演第四自然段。

  雪儿终于又能飞翔了,它此时的心情怎么样?

  雪儿虽然能飞翔了,可它也十分舍不得离开。

第五自然段中哪句话反映了此时雪儿的这种心情?

请大家读读第五自然段。

“雪儿咕咕直叫”,它想对照顾它的小姑娘说些什么呢?

  学生练习说话。

   一起生活了很长时间的雪儿就要走了,“我”的心里会怎样想?

“我”会怎样说?

指导朗读,小结。

  4、学习第六自然段。

引读,并出示句子,理解“快慰”一词。

  指导朗读。

  三、总结,并指导背诵

  、学了这篇课文,你觉得文中的小姑娘是个怎样的孩子?

 

  2、通过刚才的学习,你觉得哪一段最感人,你能把它记下来吗?

  作业设计:

  一、巧填词语

  的弧线

  施展

  的春光

  传递

  的眼珠

  充满

  二、你有自己喜爱的小动物吗?

你们之间发生了怎样的故事?

愿意把它写下来吗?

……

  板书:

     受伤 同情

  5、雪儿 是信鸽 盼望

   康复 快慰

  6、花瓣飘香

  教学目标: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练习分角色朗读课文。

  2、结合课文理解“不知所措”“惶恐”“红艳艳”等词语。

  3、抓住关键词通过充分地朗读,体会小女孩真挚、纯朴的亲情。

  教学准备:

一束月季花、文字片、录音带

  教学重点:

学会本课生字,理解"不知所措""惶恐""红艳艳"等词语。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懂得为什么说小女孩是一个懂事的好孩子,体会小女孩的一片爱心。

  教具准备:

录音机、小黑板。

  课时划分: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引入情境,初读课文。

  、出示一束月季花,展示在讲台上。

同学们,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什么?

,这是今天清晨老师特意从花市场买来的,仔细观察一下,说说月季花怎么样?

你们喜欢吗?

红艳艳的花朵在绿叶衬托下显得真美,还不时散发出淡淡的清香。

老师和同学们一样喜欢,有一位小女孩,她也很喜欢,大家想认识她吗?

让我们一起走进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

  2、板书课题:

花瓣飘香

  3、齐读课题。

  4、同学们在课前已经预习了,能把课文读通吗?

愿意来读给大家听的请举手。

看看课文,该请几位同学来读比较好呢?

提示学生:

课文写了哪几个时间段中发生的事?

请你找出表示时间的词语。

  出示:

一天清晨、

  几天后的一个清晨、

  第二天早晨

  第二部分比较长,请两位同学读,3-5、6-10,请4位同学来读,其他同学可得仔细听,生字读准了没有、句子读通了没有,他们读完请你发表意见。

  5、学生分段朗读,读中相机正音,读后学生评价,教师给予肯定性评价。

  6、知道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吗?

谁来说说。

  结合进行板书:

摘花瓣

  二、引导自学,读中感悟。

  、围绕小女孩“摘花瓣”这件事,同学们想深入了解哪些?

教师激发学生思维,启发学生提问。

  ⑴怎么摘花瓣的?

  ⑵为什么只摘花瓣呢?

  ⑶摘花瓣做什么?

  2、同学们提出了这么几个有价值的问题,那下面该怎么办呢?

请同学们自己读书解决行吗?

就请大家对照问题去读读相应的课文段落,圈圈画画,同桌两人还可以进行讨论。

  3、同学们自己读读课文,这三个问题都读懂了吗?

指名回答。

  4、这篇课文描绘的情境美,展现的人物美,课文的语言也很美,想不想再去细细地读读。

  探究问题1,学习第2段。

  、怎么摘花瓣的?

在哪一节?

出示段落2,指名读,你觉得小女孩摘花瓣时怎样?

从哪些地方体会出来的?

  2、交流摘花的动作。

  3、谁来把小女孩摘花瓣的情形演演。

都想演,恐怕花瓣摘光了,咱们商量一下,就请一位同学来演。

学生上台表演小女孩摘花瓣的情形。

  4、学生评价。

  5、请表演学生自己说说:

   你摘花瓣时动作那么轻,为什么?

   你俯在花前闻到了什么?

心里怎么想的?

   你摘下以后是怎么拿的?

再示范一下。

   小小的一片花瓣为什么要“双手捧着”?

   

   

  6、谁能把小女孩当时摘花瓣的情形读好呢?

指名读,齐读。

  探究问题2,学习第3-5段。

新课标第

  一网

   1、“为什么只摘花瓣呢?

”请你把3-5段连起来读读,

  ⑴指名答,板书:

舍不得,怎么说的?

为什么?

  ⑵知道摘花瓣是不对的,还可以从哪儿看出来?

,想象当时小女孩被我叫住后的情形。

  ⑶知道了,这句话该怎么读?

指名读。

  ⑷我理解她吗?

哪儿看出来?

  ⑸分角色读好3-5

  探究问题3,学习第6-9段。

  、摘花瓣做什么?

出示6-9段,指名回答

  ⑴送给生病的妈妈。

  ⑵为了让妈妈高兴。

  让学生摸一摸,闻一闻,花瓣柔软舒服散发出淡淡清香,心里什么感觉?

  2、再读读还有什么原因?

  ⑴爸爸是一位保卫祖国的边防战士。

  ⑵小女孩肯定会经常给爸爸写回信,在信中会说些什么呢?

这是一位怎样的孩子?

  ⑶小女孩想起了爸爸心里会怎样呢?

   这是一位怎样的孩子?

  ⑷分角色读好6-9段。

  三、总结升华,体验感情。

  、读到这里,三个问题都理解了,此时你们最想说一句什么?

  真是个懂事的好孩子。

板书:

懂事的好孩子

  2、老师也忍不住想吟诵一首小诗,读给你们听。

  3、这么美的文字、这么美的情境、这么可爱的女孩,课后自己再去读读把感受深的地方读给大家听听。

  4、最后,请同学们给老师帮个忙,今天,老师特意买来了这一束美丽的月季花,课也结束了,这束花该怎么处理呢?

老师想请你们出出主意。

  ⑴送给课文中的小女孩

  ⑵送给老师的妈妈

  ⑶送给同学们。

愿你们就像那一片片带着清香的花瓣。

  花瓣飘香

   

  清晨,月季花上闪动着露珠,

  小女孩摘下一片花瓣,

  轻轻放在妈妈的枕边。

   表一份心愿,

   道一声祝福,

   妈妈的脸上漾起了微笑。

   小小的花瓣,

   像绒布一样柔软,

   淡淡的清香随风飘散。

   小小的女孩,

   像露珠一样透亮,

   你不就是那片清香的花瓣吗?

  第二课时

  一、导入课文

  在作者的家门口有一丛月季,上面开满了红艳艳的花朵,十分美丽。

可是有一天清晨,作者却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

  板书:

  二、学习第二自然段

  、指名读第二自然段

  板书:

小女孩

  2、出示第二自然段

  3、自读:

你从小女孩采花的动作中体会到了什么?

  摘花很小心

  心里急

  师相机指导朗读

  4、再读读这段话,你看到这个小女孩的行为,你会产生什么疑问?

  过渡:

作者跟我们一样,也产生了疑问,你们想不想弄明白是怎么回事?

机会终于来了。

几天后的一个清晨,小女孩又来了,作者便把她叫住了。

  三、学习第三至十自然段

  、想要知道其中的秘密,那就应该问她?

现在你们来做作者,老师来做小女孩,你们来文问看,看看能不能问出你们想知道的答案。

  2、看看作者是怎样来问的?

  出示4—10自然段

  为什么作者用这样的语气?

  、同桌试试这样的语气,是不是更能让人接近。

  3、指名读,分角色读

  4、通过询问,作者不仅解开了心中的疑团,而且还知道小女孩是个懂事的孩子。

你有没有体会到?

你从哪里体会出来的?

自由读4—10自然段,思考

  过渡:

小女孩的妈妈生病了,为了让妈妈高兴她想到用漂亮有芳香的花瓣来送给妈妈。

如果是你,你会向小女孩孝敬你的妈妈吗?

为什么?

  5、交流

  、如果是你,你会向小女孩孝敬你的妈妈吗?

为什么?

  下面我们来听首歌,在歌声中希望大家闭上眼睛静静地想想你的妈妈、爸爸为你操劳的情景。

  听歌曲《妈妈的吻》

  你有没有看见往日你爸妈为你操劳的场面,谁来说说?

  我们再来读一下对话,看看你是否会有一些新的感觉。

  学生练读、指名读、分角色读

  读得真感人啊!

如果把这个场面拍成电影一定很感人,愿意做小演员把这个场面演出来吗?

现在请你找到你的好朋友,把这个场面演出来。

  板书:

用心、用情

  指名表演

  总结:

其实小姑娘送的不只是花瓣而是一份孝心。

  板书:

孝心

  四、学习第11自然段

  、师范读11自然段

  2、你是作者,你知道自己为什么这样做吗?

  板书:

买花

  3、齐读

  4、如果你是作者,送花时你会对小女孩说些什么?

  如果你是作者的母亲,你看见了月季花,你又会说些什么?

  五、总结全文

  、虽然我们手中没花瓣,但是我们每个人都有一片花瓣,那就是我们的孝心,希望我们能用我们的心,让爸爸妈妈每天都能闻到淡淡的清香。

  2、现在让我们听完歌曲《妈妈的吻》在歌声中为爸爸妈妈送上一份祝福。

  作业设计:

  一、连一连

  飞快地

  摘下

  轻轻地

  望着

  惶恐地

  穿过

  小心地

  问道

  二、我把花送给小女孩时,我们会说些什么?

我把花放在我母亲的阳台上时,我们又会说些什么呢?

选择一个情景展开想象,写一段话。

注意写出人物当时的神情、动作等。

  板书设计:

    小女孩   摘花

  花瓣飘香  送妈妈

    “我”   买花

  习作2

  习作要求:

  .提起手中的画笔,为同学、老师、家长画张像,也可以画想象中的人物。

  2.介绍画中的人物,用文字为别人画张像,写一写他的外貌、性格、爱好等。

  3.画和写的时候,都要抓住人物的特点。

  教学要求:

  .观察例图,学习例文,揣摩例图和例文是怎样抓住人物特点来绘画和写作的。

  2.仿例,为同学、老师、家长和想象中的人的画像,并学习例文的写法来写一篇作文。

  3.学习抓住人物外貌,性格,与爱好等写出任务特点的写作方法。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介绍自己画中的人物,写出他的外貌、性格、爱好等。

  难点:

画和写的时候,都要抓住人物的特点。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请一位同学走出教室,师问:

刚才走出教室的是谁?

  2.讨论:

说一说他的外貌以及穿着打扮。

  3.请这位同学走进教室,其他同学认真观察,师问:

你能把他画下来吗?

  4.教师指导:

我们可以画同学、老师、家长,也可以画想象中的人物。

  二.画像指导

  .(出示武建设同学的画像),你们看,这就是赵建设为他的朋友武建设画的画像,谁来说说武建设的外貌?

(这是他的外貌特征)

  2.根据这幅图,你能知道武建设有什么爱好吗?

(这是他的特点)

  3.我们在画的时候,要把人物的特点画出来,让人一看,就知道你画的是谁。

  4.学生提起手中的画笔,为别人画像。

  三.例文引路

  .小作者是怎么介绍武建设同学的这些特点的呢?

我们来看看赵建设同学写的作文。

  2.指名一生读例文,其他同学认真想,想一想:

小作者从哪些方面介绍了武建设同学的特点?

  3.学生讨论,指名交流。

  4.教师小结:

介绍画像中的这个人,可以写他的外貌,也可以写他的性格和爱好者,但都必须抓住人物的特点。

  5.学生分别练说自己画像中的人物。

  6.集体交流。

  7.教师评点指导:

为抓住人物的特点,在介绍他的性格、爱好时,可举一两个例子。

  四.学生习作

  .明确要求:

向大家介绍画中的人物,要抓住他的特点,写清楚人物的外貌、性格、爱好等,也可以举一两个例子,语句要通顺,要把话说清楚。

  2.习作顺序:

先介绍他的外貌,再写他的性格、爱好。

每写一部分用一个自然段,要有条理。

  3.练习成稿,修改评议。

  练习2

  教学目标:

  、认真读短文,找出其中表示颜色的词,并能说出类似的词语,在此基础上学会简单的运用。

  2、照样子,练写上下结构的字。

  3、熟背八条成语和古诗《清明》。

  4、分组讨论“关于春游的建议“,并推荐代表发言。

  5、学写毛笔字:

笔画“撇折”。

  教学时间:

二教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教学第一题

  、审题

  学生各自尝试读懂题目要求。

  师生共同讨论题目要求。

  教师讲解题目要求。

  2、指导

  在学生明白题目要求的基础上,各自认真地读读短文,一边读一边想这两小节分别写了什么,并找出文中表示色彩的词,用“——”画下来。

  全班交流讨论,教师指点、评议。

  读一读这些表示色彩的词,试着说说它们各自的特点。

教师进行指点。

  3、练习

  同桌相互讨论,试着说出几个类似的词语。

  学生自己读读第二篇短文,思考以下问题:

  ①这一段话写的是什么季节的景色?

在印象中这个季节有什么特点?

  ②这一段话写了哪些景物?

在这个季节里它们分别是什么颜色的呢?

  ③在括号里填上表示色彩的词,并试着有感情的读一读。

  4、反馈

  教师巡视学生,对个别学生给予及时的辅导。

  发现好的练习,放在屏幕上让大家观摩学习。

  请同学完整地读一读短文,体会巧妙地运用表示色彩的词给带来的美。

  二、教学第二题

  、审题

   老师谈话,让学生弄清本题的学习要求。

  2、指导

  出示卡片,让学生认读“驾”“碧”“望”三个字。

  引导学生回忆前面提到的描红要求和写字要求。

  指导书写“驾”。

  ①出示“驾”,引导学生观察它的结构。

  ②老师在黑板上示范描写“驾”字。

提醒学生注意,上分下合,但上面不能分得太开。

  ③学生练习描写“驾”字

  ④按上面的步骤和方法,指导学生写“碧”和“望”字。

仿写时要先看清楚范字,再动笔写。

  3、练习

  让学生按要求认真练习描红、仿影和临写,老师进行个别辅导,教室里注意保持安静,让学生集中注意力写字。

  4、反馈

  教师展示学生写得好的字,表扬书写姿势正确的学生,指出存在的问题,并进行矫正训练。

  第二课时

  一、熟记成语

  、审题

  ①指名读题。

  ②讨论弄清题目要求。

  2、指导

  ①学生自由读八条成语。

  ②老师范读。

  ③学生自由读。

  ④理解八条成语的意思。

  3、练习。

  ①学生自由练读。

  ②同桌练习背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商务科技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