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集聚区融资模式的一点探索与思考.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2785698 上传时间:2023-05-04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产业集聚区融资模式的一点探索与思考.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产业集聚区融资模式的一点探索与思考.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产业集聚区融资模式的一点探索与思考.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产业集聚区融资模式的一点探索与思考.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产业集聚区融资模式的一点探索与思考.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产业集聚区融资模式的一点探索与思考.doc_第6页
第6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产业集聚区融资模式的一点探索与思考.doc

《产业集聚区融资模式的一点探索与思考.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产业集聚区融资模式的一点探索与思考.doc(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产业集聚区融资模式的一点探索与思考.doc

***产业集聚区融资模式的一点探索与

思考

***产业集聚区位于***,规划面积平方公里,是省政府第一批批准成立的个产业集聚区之一。

经过几年发展建设,已初步成为以A和B为主导产业的集聚区,2010年元到九月份产值为139亿元。

和其他产业集聚区一样,随着集聚区的不断建设,同样遇到了基础设施建设资金短缺这个瓶颈。

借鉴外地的经验,结合**自身实际,经过几年的探索,初步摸索出几种融资方式,有经验,也有教训。

现将几种融资方式的经验教训总结如下:

一、引进民间资本,有效的产业集聚区的基础设施建设领域。

在产业集聚区的起步阶段,政府财政资金已远远达不到集聚区建设的要求,根据外地的发展经验,我们也开始探索引进民间资本参与集聚区的建设,在使用民间资本这种大模式下,我们后分别采用了两种方式。

1、建设-移交模式(BT模式)。

这种模式已经是前几年其他省市广泛使用的融资方式,结合**实际,几年来,产业集聚区依托县政府下设的***公司这个融资平台,分别与***公司和***公司合作,采用BT模式,由***公司投资4500万元对产业集聚区内原有的道路,进行扩建改造工程,由***公司投资7300万元,在产业集聚区新修C路等高标准道路公里,整理可用商住用地近800亩,工业用地1200亩,交县政府进行有序开发,所得利润由地方政府经投公司和以上两家合作公司,按合同约定进行分成。

根据这种融资渠道的探索,总结出以下几点经验和教训:

首先,这种模式的建设速度快,在产业集聚区起步阶段,短时间内需要大量的建设资金进行基础设施建设。

在县政府大力支持的情况下,BT模式有效的解决了这一问题。

其次是这一模式的弊端,BT模式对所建基础设施工程造价,县政府和产业集聚区比较难以有效控制,可能会有工程造价虚高的部分,针对这一情况,我们研究的解决办法是,根据工程进度让合作的民间资本先期打到经投公司账户,由经投公司进行工程招投标,同时依靠经投公司的专业技术人员,严把工程造价,能有效的控制工程造价虚高情况的发生。

2、引进民间资本,投资工业房地产和公租房领域。

由经投公司招引***建设投资有限公司出资,在***投资3亿元,建设20万平方米的标准化厂房,供入驻区内的微小型企业租赁或购买。

这一项目的一期已经建设完毕,所建的标准化厂房已经出租完毕并投入生产,即解决了引进的微小企业入驻的建设成本大和建设周期长的问题,同时又集约节约了土地资源。

这一模式的探索,使民间资本有效的进入产业集聚区的基础设施建设领域,使投资者有利可图,同时解决微小企业的实际困难,值得推广。

在此基础上,由集聚区管委会和经投公司共同努力,与入住区内投资40亿元的***有限公司洽谈,由***公司出资建设10万平方米的公租房项目,满足该企业职工住宿,同时又可提供出一部分房源供集聚区内其他企业员工租住或购买。

该项目已经开工建设。

引进资本进入工业房地产和公租房领域,是值得推广的新的融资方式,作为产业集聚区应做好管理服务工作。

使民间资本投入有效安全,又能获得合理的回报。

二、充分利用省政府出台的相关措施,积极配合省级十大融资平台,启动“百亿筹资计划”项目施建,获得省农发行的政策性贷款。

结合省财政厅的“百亿城乡建设融资计划”,在县政府的大力支持下,经过认真筹备,产业集聚区依托**经投公司,启动***“百亿城乡建设融资计划”的筹备施建工作。

该项目由省财政厅统一组织实施,对县一级来说,是一次靠上级帮助融资促进发展的良好机会,也是一次难得的历史机遇。

如果我们抓住了这次机遇,将有效缓解我县产业集聚区及城镇化建设融资难题,对今后一个时期我县经济社会发展必将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

1、破解融资难题。

近年来,特别是去年以来,为防止通货膨胀,央行先后12次调高存款准备金率,目前大中型金融机构已达到21.5%的历史新高,导致贷款门栏越来越高,融资越来越难。

相对而言,省财政厅牵头实施的“百亿筹资计划”,融资门栏较低,只要按照他们的要求,把符合条件的政府资源进行整合,只要有符合条件的可供开发的土地(商住地),只要有符合条件的具体实施项目即可,而且有省财政厅资产管理中心帮助完善有关手续,帮助协调贷款,指导监督经营。

2、盘活存量土地。

“百亿筹资计划”实质上是以土地经营城市,通过垄断土地一级市场,开放二级市场,以地聚财,滚动发展。

重点是引导参与的县区以地生财,通过对规划区的土地垄断,然后用贷款资金完善基础设施,健全服务设施,促使项目区内土地升值,实现政府收益最大化,旨在帮助县区通过经营土地、带动发展,建设一个新城区。

3、规避财政风险。

以往融资建设,不论通过何种模式,最终都是由财政兜底结算,致使财政支出压力较大,影响整体运转。

通过参与该计划,按照省财政厅的要求,让县级合作平台公司严格运作,首先筹集资金完善项目区的基础设施,以土地未来预期收入,作为偿还项目建设资金来源,防止基础建设债务风险向政府财政转移,构筑政府财政一般预算防火墙,从而达到财政保运转、融资促发展的目的。

4、规范融资平台。

通过“百亿城乡建设筹资计划”项目的实施,让县区的资产、资源得到整合,达到融资条件。

即使项目实施完后,省财政厅退出运作,整合规范的县级平台公司完全有条件、有能力与银行单独合作进行融资,相当于帮助县区建立了一个全新、安全、有效的融资平台。

同时,原来实施的项目(含土地)收益可转化为政府资源,为城镇化建设储备后续发展资金,实现城市建设滚动持续发展。

根据我县实际情况,需要解决以下几个问题:

通过对该计划项目有关政策的解读,以及在***考察学习了解的情况,结合我县目前实际情况,我县要参与该项目的实施,当前需要解决三个主要问题:

(一)公司形式。

尽管我县原来有D,E等几家融资公司,但资产规模相对较小,净资产、经营收入等指标均达不到“百亿城乡建设筹资计划”项目实施要求,不能独立为我县申报贷款项目。

鉴于这种情况,借鉴***的成功做法,建议将我县X,Y,Z等融资公司进行整合,组建投资集团公司。

集团公司董事长由县政府主要领导担任,根据工作需要,由县财政、国土、发改、建设、规划、审计、监察等部门负责同志担任投资集团公司内部相应职务。

(二)资产划拨。

根据省财政厅的文件要求,申报“百亿元城乡建设筹资计划”项目的县区,其运作平台公司净资产需为拟贷款额度的2—2.8倍。

因此,建议将我县可利用的国有资产进行整合,注入到投资集团公司中,以满足申报需要。

投资集团公司的资产由以下5部分构成:

一是在不改变我县现有融资公司资产权属、职责范围、组织机构的前提下,将X、Y、Z等融资公司的全部国有股份划入投资集团公司;二是以我县廉租房项目建设、经营为内容成立公司,其股权整体划入投资集团公司;三是将政府掌握的土地资产划入投资集团公司;四是将符合投融资公司经营范围的各类上级财政资金和县本级财政安排的建设类专项资金,作为资本金注入投资集团公司;五是将部分行政事业单位资产划入投资建设集团公司。

(三)项目内容。

根据省财政厅文件规定,各县区申报的“百亿元城乡建设筹资计划”项目贷款,只能用于基础设施建设,并且在申报时就需要明确具体的建设内容。

为做好申报工作,拟定申报项目计划:

是产业集聚区综合服务区和F新区建设。

将产业集聚区综合服务区和F新区全部纳入项目实施区域,组织县产业集聚区建设指挥部和F新区建设指挥部讨论协商,将县产业集聚区内综合服务区和F新区近三年要实施的基础设施,统一规划梳理,以“两区”内的基础设施项目作为申报贷款项目。

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