储油罐管理规定.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787801 上传时间:2023-05-04 格式:DOCX 页数:50 大小:83.6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储油罐管理规定.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0页
储油罐管理规定.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0页
储油罐管理规定.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0页
储油罐管理规定.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0页
储油罐管理规定.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0页
储油罐管理规定.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50页
储油罐管理规定.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50页
储油罐管理规定.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50页
储油罐管理规定.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50页
储油罐管理规定.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50页
储油罐管理规定.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50页
储油罐管理规定.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50页
储油罐管理规定.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50页
储油罐管理规定.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50页
储油罐管理规定.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50页
储油罐管理规定.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50页
储油罐管理规定.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50页
储油罐管理规定.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50页
储油罐管理规定.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50页
储油罐管理规定.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50页
亲,该文档总共5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储油罐管理规定.docx

《储油罐管理规定.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储油罐管理规定.docx(5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储油罐管理规定.docx

储油罐管理规定

大庆油田储运销售分公司储油罐清罐大修投产运行及附件维护保养管理规定

 

大 庆 油 田 有 限 责 任 公 司 储 运 销 售 分 公 司

 

储油罐清罐大修投产运行及附件维护保养

管 理 规 定

 

2011 年 11 月

 

-1-

大庆油田储运销售分公司储油罐清罐大修投产运行及附件维护保养管理规定

 

1范围

本文规定了大庆油田储运销售分公司储油罐在清罐、大修、投产运行及附件的维护保

养等阶段的管理办法。

本文适用于大庆油田储运销售分公司范围内拱顶、浮顶原油及成品油储罐。

 

2  引用标准及管理制度

Q/SY DQ0071—2000油库储运操作规程

SY/T 0512—1996石油储罐阻火器

SY/T 5921—2000立式圆筒形钢制焊接原油储罐修理规程

SY/T 5737—2004原油管道输送安全规程

SY/T 5920—2007原油及轻烃站(库)运行管理规范

SY/T 6696—2007储罐机械清罐操作规范

SY/T 5984—2007油(气)田容器管道和装卸设施接地装置安全检查规定

SY/T 4202—2007油天然气建设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储罐工程

SY/T 6320—2008陆上油气田油气集输安全规程

SY/T 0511.1—2010石油储罐附件第 1 部分:

呼吸阀

SY/T 0511.2—2010石油储罐附件第 2 部分:

液压安全阀

SY/T 0511.3—2010石油储罐附件第 3 部分:

自动通气阀

SY/T 0511.4—2010石油储罐附件第 4 部分:

泡沫塑料一次密封装置

SY/T 0511.5—2010石油储罐附件第 5 部分:

泡沫塑料二次密封装置

SY/T 0511.6—2010石油储罐附件第 6 部分:

浮顶排水管系统

SY/T 0511.8—2010石油储罐附件第 8 部分:

钢制孔类附件

SY/T 0511.9—2010石油储罐附件第 9 部分:

量油孔

SY/T 6340—2010防静电推荐做法

SH/T 3150—2007石油化工搅拌器工程技术规定

GB 50074—2002石油库设计规范

GB 50128—2005立式圆筒形钢制焊接储罐施工及验收规范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职业安全卫生管理制度(1995 年)

 

3  储油罐清罐及验收管理

3.1  清罐作业前提:

储油罐到达大修年限;罐顶浮船渗漏严重;储油罐发生抽瘪或冒顶事

故;中央排水管发生渗漏;罐内泡沫软管漏失泡沫液;罐底蒸汽盘管发生渗漏;搅拌器需

进行更换或罐内部分维修;罐壁电加热棒失效;罐底油山堆积过高,无法放底水等影响储

油罐正常运行。

由生产单位提出申请,由生产运行部、安全环保部确认后,生产运行部报

规划计划部列入计划进行清罐。

3.2 储油罐清罐宜采用机械清罐的方式。

(SY/T 5737—2004)

3.3 储油罐进行清罐作业前,应由生产运行部组织相关单位、部室对储油罐进行一次检查,

检查标准参见附件 1。

达标后,生产单位与施工单位进行交接工作,填写交接记录清单

 

-2-

大庆油田储运销售分公司储油罐清罐大修投产运行及附件维护保养管理规定

(参见附件 2)。

3.4 机械清罐全过程,依据《SY/T 6696—2007 储罐机械清罐操作规范》执行。

3.5  储油罐清罐结束后,由生产运行部组织各专业部室、施工单位、设计部门及生产单位

进行清罐验收。

具体验收标准参见附件 3。

3.6  清罐验收达标后,生产运行部负责编制清罐验收会议纪要;各参检单位留有验收合格

文字凭证。

清罐方与大修方进行交接工作,并留有双方认可的文字记录,而后进行储油罐

大修施工。

 

4  在运储油罐大修或新建储油罐的验收管理

4.1 除各别突发故障储油罐需大修外,储油罐的大修周期一般为 5~7 年。

新建油罐第一次

修理周期最长不宜超过 10 年(SY/T5921-2000)。

由生产单位提出申请,由生产运行部、研

究所确认后,生产运行部报规划计划部列入计划进行大修。

4.2  储油罐大修时应制定检修方案。

方案中应有明确的安全措施,并提交给生产运行部。

由生产运行部组织相关单位、部室召开专项会议,审批通过后进行储罐大修作业。

(SY/T

5737—2004)

4.3 储油罐大修施工队伍需严格按照检修方案进行检修工作。

4.4  储油罐大修(施工)过程中,进行相关附件的测试、打压时,生产单位应有人现场进

行监督。

验收达标后,施工单位与生产单位交接过程中应将相关记录、报告进行交接。

4.5  储油罐大修结束后,由基建工程管理中心组织各专业部室、施工单位及生产单位进行

大修罐验收。

具体验收标准参见附件 4。

4.6  储油罐大修验收达标后,大修方与生产单位进行交接工作,并留有双方认可的文字记

录,而后进行储油罐投产作业。

4.7  新建储油罐施工结束后,由基建工程管理中心组织各专业部室、施工单位及生产单位

进行大修罐验收。

具体验收标准参见《GB50128-2005 立式圆筒形钢制焊接储罐施工及验

收规范》及《SY/T 4202-2007 油天然气建设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储罐工程》。

 

5  储油罐投产管理

5.1  储油罐竣工后,应经过生产运行、安全消防、计量、技术等有关部门验收合格后方能

交工投产。

5.2  储油罐的投运由生产单位制定投产方案,并报至给生产运行部。

由生产运行部组织相

关单位、部室召开专项会议,审批通过后可进行投产作业。

5.3  储油罐投产前应保证安全附件应齐全、性能良好。

(SY/T 5737—2004)

5.4  储油罐投产技术及安全方面要求

5.4.1  浮顶储油罐投运进油时,在浮船升起之前,浮船上不应有人;浮船上升过程中,注

意观察浮船的运行状态,以免发生浮船卡阻和倾覆。

(SY/T 5737—2004)

5.4.2 初始灌装阶段油品不能向上喷溅。

初始进液速度应控制在 1m/s 以下,控制标准:

定顶油罐,直到管线出口被液面浸没 2 倍管径以上为止(SY/T  6340—2010);浮顶油罐,

直到浮船支柱升起为止。

控制方式:

通过储油罐容积表、总计量来油量或高液位储罐压油

量判断待投储油罐进油液位高度。

此后进油速度最高不得超过 6m/s(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

司职业安全卫生管理制度第二篇)。

 

-3-

两罐液位

高差(m)

出罐流速

(m/s)

进罐流速保证在1m/s前

提下出罐阀门开度(%)

进罐流速保证在6m/s前

提下出罐阀门开度(%)

1

4.47

22.4%

100.0%

2

6.32

15.8%

94.9%

3

7.75

12.9%

77.5%

4

8.94

11.2%

67.1%

5

10.00

10.0%

60.0%

6

10.95

9.1%

54.8%

7

11.83

8.5%

50.7%

8

12.65

7.9%

47.4%

9

13.42

7.5%

44.7%

10

14.14

7.1%

42.4%

11

14.83

6.7%

40.5%

12

15.49

6.5%

38.7%

13

16.12

6.2%

37.2%

14

16.73

6.0%

35.9%

15

17.32

5.8%

34.6%

16

17.89

5.6%

33.5%

17

18.44

5.4%

32.5%

序号

进油管径

1m/s 对应单线来油排量

6m/s 对应单线来油排量

1

¢219×7mm

3

119m /h

3

713m /h

2

¢273×7mm

3

190m /h

3

1136m /h

3

¢325×7mm

3

273m /h

3

1640m /h

4

¢377×7mm

3

372m /h

3

2235m /h

5

¢426×7mm

3

477m /h

3

2866m /h

6

¢529×7mm

3

750m /h

3

4500m /h

7

¢630×7mm

3

1073m /h

3

6437m /h

8

¢720×7mm

3

1409m /h

3

8456m /h

9

¢812×7mm

3

1800m /h

3

10800m /h

大庆油田储运销售分公司储油罐清罐大修投产运行及附件维护保养管理规定

5.5 储油罐进油方式

5.5.1  采用上游单位来油直接进罐,全开待投油罐进油阀门,缓开来油阀组间控制阀门,

协调上游单位来油排量,通过来油流量计监控来油排量,以便控制进油速度满足要求。

5.5.2  采用相邻高液位储油罐压油进入待投储油罐,待投罐进油阀门全开,缓开来油端阀

门控制排量,使用超声波流量计在进油管线上进行流量、流速监测。

5.5.3  分公司所属生产单位中,南三油库、北油库、嵯岗转油站储油罐投产宜采用压油进

罐方式;成品油供销总站、葡北油库、南一油库、西油库储罐宜采用来油计量进罐方式。

此外,冬季储油罐投产作业,为避免高温油进入低温储罐,各生产单位宜采用压油进罐方

式。

5.5.4 储油罐进油管线(单线)不同管径的排量——流速参考对比表如下:

 

5.5.5 储油罐不同液位差、不同流速对应出油控制阀开度参考表如下:

 

-4-

两罐液位

高差(m)

出罐流速

(m/s)

进罐流速保证在1m/s前

提下出罐阀门开度(%)

进罐流速保证在6m/s前

提下出罐阀门开度(%)

18

18.97

5.3%

31.6%

19

19.49

5.1%

30.8%

20

20.00

5.0%

30.0%

21

20.49

4.9%

29.3%

22

20.98

4.8%

28.6%

23

21.45

4.7%

28.0%

说明1:

出油控制阀型号与进油管线控制阀相同,采取单线出油、进油方式。

说明2:

本表数据依据伯努利方程,计算忽略沿程摩阻、局部摩阻及压头损失。

说明3:

待投罐进口阀全开。

储罐类型

极限液位

安全液位

上限

下限

原油储罐

油罐设计容量×0.85 对应液位

油罐设计容量×0.80 对应液位

距罐底 5m

成品油内浮顶油罐

油罐设计容量×0.85 对应液位

油罐设计容量×0.80 对应液位

油位高度保证浮船

支柱底端距罐底 50cm

成品油固定顶油罐

油罐设计容量×0.85 对应液位

油罐设计容量×0.80 对应液位

高于油罐进出口

管线最高点 100cm

大庆油田储运销售分公司储油罐清罐大修投产运行及附件维护保养管理规定

 

6  储油罐运行管理

6.1  储油罐日常管理应分为运行、罐区巡查两方面,分别成立运行集油班和罐区集油班。

根据各单位储油罐数量及附件数量,配备足量人员进行管理并明确日常巡检周期。

具体职

责参见附件 5。

6.2  储油罐管理所在岗位应建立相关记录,包括:

巡回检查记录、清罐大修监督记录、储

油罐安全检查记录等。

储油罐相关附件日常巡查内容及标准参见附件 6。

6.3 油罐储油高度应控制在该罐安全液位范围内,不允许超过极限液位。

总体原则如下:

6.3.1 正常情况下,储罐运行液位(分公司内部规定)见下表:

 

6.3.2  对于极特殊情况,采取摞罐运行的储油罐,即只进不输、液位达到最高,液位上限

标准如下:

浮顶储油罐;浮船挡雨板最高点低于罐壁上沿 30cm(若罐壁含附属设施,应低

于罐壁上沿附属设施底端 30cm);固定顶储油罐,泡沫发生器接口最低位置以下

30cm。

(SY/5920—2007)

6.3.3 各生产单位原油储油罐运行液位参见附件 8;分公司原油库容参见附件 9;分公司成

品油立式储油罐运行液位及库容参见附件 10。

6.4  油罐超过安全油位上、下限运行时,岗位工人应上罐监视油罐液位、浮船变化情况,

防止溢罐、浮船倾斜卡阻;生产单位应根据运行液位,制定不同时期的运行方案。

6.5  对于第二年列入清罐计划的储油罐,生产单位年内需采取热油喷洒、储罐大起大落、

启运搅拌器等方式,保证罐内油山的清除。

6.6 对于上游单位来油杂质较多及罐底水无法放出等情况,生产单位储油罐运行应用分组、

大起大落、单罐及时处理的方式,不宜采用边进边输方式运行。

6.7 储油罐温度控制

-5-

大庆油田储运销售分公司储油罐清罐大修投产运行及附件维护保养管理规定

6.7.1金属油罐最高储油温度应低于原油初馏点 5℃,并在油罐防腐和保温材料允许温度

范围内;

6.7.2 运行的金属油罐最低储油温度应高于原油凝固点 3℃。

(SY/5920—2007)

6.7.3  储油罐内原油必须保持在规定温度范围内。

如出现凝油,应先将凝油从上到下加热

化开后再逐渐升温。

6.8原油进站库压力应满足进罐所需压力,且不大于站库内管网允许最高工作压力。

(SY/5920—2007)

6.9 油罐的操作应按照《Q/SYDQ0071—2000 油库储运操作规程》执行。

6.10 储油罐及其附件日常管理要求

6.10.1 人工检尺、取样时,检尺、取样孔盖应轻开轻关。

储油罐的量油孔、透光孔用后应

盖好(SY/T 5737—2004)。

6.10.2 雨季应加密检查中央集水坑、排水浮球阀或单向阀、中央排雨水管放水阀。

6.10.3 浮顶油罐在运行过程中,中央排雨水管的放水阀应处于常开状态,中央集水坑应加

盖金属网罩。

6.10.4 储油罐顶部应保持无积雪、积水和杂物。

(SY/T 5737—2004)

6.10.5 上罐检查应遵守:

夜间上罐应使用防爆照明器具;一次上罐人数不应超过 5 人;遇

有雷雨或 5 级以上大风时,不应上罐;不应穿带钉子的鞋和非防静电衣服上罐;雪天应清

扫扶梯的积雪后上罐。

(SY/T 5737—2004)

6.10.6油罐液位低于 5m 时,不应使用搅拌器(搅拌器运行操作说明);搅拌器管理执行

《大庆油田储运销售分公司搅拌器管理暂行规定》。

6.10.7 浮顶船舱口应无渗漏、无杂物,浮仓盖应盖好(SY/T 5737—2004),且有防静电密

封胶条。

6.10.8 储油罐放水时应设专人监护(SY/T 5737—2004)。

放底水阀应为两道阀门,里侧为

关闭状态,外侧为打开状态。

6.10.9 各生产单位每座原油浮顶油罐均要求做好刮蜡情况记录,建立相应档案,进行刮蜡

情况对比,生产运行部负责此项工作的跟踪检查。

6.10.10 罐上污油各生产单位需及时清理,浮顶原油储罐罐壁污油不得流出围堰,具体操

作执行《储油罐罐上清理污油操作卡》。

 

7  储油罐附件维护保养

7.1 每年由各生产单位指定人员进行储油罐附件的维护保养,建立附件维护保养记录。

7.2 储油罐附件维护保养周期、负责单位及应参考的标准如下:

7.2.1 储罐量油孔的维护保养应符合 SY/T 0511.9-2010 的规定,每年由生产单位维护保养

一次。

7.2.2储罐呼吸阀、液压安全阀、阻火器的维护保养应符合 SY/T0511.1-2010、SY/T

0511.2-2010、SY/T 0512-1996 的规定,每年春秋两季由生产单位对呼吸阀、液压安全阀、

阻火器进行全面解体检查和清洗(Q/SY DQ0071-2000)。

7.2.3 储罐罐顶人孔、罐壁人孔、罐壁清扫孔等钢制孔件的维护保养,应符合 SY/T

0511.8-2010 的规定,每年由生产单位维护保养一次。

7.2.4 储罐自动通气阀的维护保养应符合 SY/T 0511.3-2010 的规定,每年由生产单位维护

保养一次。

7.2.5储罐防雷设施的维护保养应符合 GB50074 的规定,防静电接地的维护保养应符合

-6-

大庆油田储运销售分公司储油罐清罐大修投产运行及附件维护保养管理规定

SY5984 的规定,由安全环保部每年组织一次专业检测并出具合格检验报告。

防雷防静电装

置由生产单位每季度检查一次(SY/T  5737-2004)(雨季可适当增加检测次数),每年春、

秋两季由储运保障大队仪表队各检测一次(SY/5920-2007)。

7.2.6 储罐浮顶排水系统的维护保养应符合 SY/T 0511.6-2010 的规定,雨季由生产单位每

月维护保养一次,其他季节由生产单位每两月保养一次。

7.2.7储罐泡沫塑料一次密封装置、二次密封装置的维护保养应符合 SY/T0511.4-

2010、SY/T 0511.5-2010 的规定,二次密封装置每年由生产单位维护保养一次。

7.2.8 储罐浮船导向装置、浮船顶支柱、每年由生产单位维护保养一次。

7.2.9 储罐搅拌器的维护保养应符合 SH/T 3150-2007 的规定,按设备保养规程保养,由生

产单位每年维护保养二次,由储运保障大队测试维护一次。

7.2.10 储罐液位、温度、压力、高低液位报警等自动化仪表应齐全灵敏可靠,每月校对一

次,同时建立高低液位参数设定记录。

(分公司自动化仪表管理规定)

7.3 储罐保养、维修内容及标准参见附件 7。

 

-7-

大庆油田储运销售分公司储油罐清罐大修投产运行及附件维护保养管理规定

 

附件 1:

储油罐清洗作业前的检查标准

1、检查油罐防雷、防静电接地装置沿罐周长的间距不宜大于 30m,接地点不少于 2 个,接

地电阻不大于 10Ω。

2、检查浮顶油罐浮船与罐壁连接的静电导出线,其截面积不得小于 25mm2。

3、按照清罐施工方案和技术措施要求,对与油罐相关的工艺管线、阀门、法兰等采取必要

的安全保护措施,依据《SY/T 6696—2007 储罐机械清罐操作规范》准备工作。

4、备齐清罐所需的并符合防火、防爆安全要求的动力源、设备、工具、检测仪器等。

(SY/T5921-2000)

5、浮顶油罐浮船降至交接标准液位前,清罐单位将罐内壁蜡油清理干净,时限要求在 96

小时以内。

6、储油罐交接液位标准:

a 固定顶油罐液位应高于油罐进出口管线最高点 100cm;

b  浮顶油罐液位应保证浮船支柱落地。

极特殊情况下,根据现场情况由生产运行部、

安全环保部确定交接液位。

7、浮顶油罐在液位降至交接标准前,清罐单位已确定支柱抽取位置并完成具体抽取操作。

 

-8-

项目

序号      储罐附件

交接标准

数量

状态

1

进出油阀门及伸缩节

要求阀门外表清洁连接法兰和中开面的垫片不渗漏,阀杆填料函密封良好阀门电动头完好;阀门拉筋吃劲;伸缩节固定紧固且有余量,无渗

2

排污阀

要求阀门开关活,无渗漏,保温良好

3

放底水阀

要求阀门开关活,无渗漏,保温良好,为双阀

4

搅拌器

搅拌器盘车灵活,运行正常,无振动、渗油

5

油罐外壁保温层

要求保温层完好无缺;大罐铁皮无开裂,铆钉无脱落

——

6

油罐盘梯、浮梯及栏杆

要求完整、牢固。

浮梯移动灵活、无卡阻;固定销无磨损,滑轮座无损伤;防静电火花片完好

7

中央排水系统

要求中央集水坑内的阀们灵活好用,集水坑周围的漏水孔与紧急排水孔的防护网无杂物堵塞,排雨水阀灵活好用

——

8

机械呼吸阀

要求阀盘与阀座接触面光洁,阀盘在导杆上移动灵活,防护网完好无杂物堵塞。

密封垫片完整,不渗漏、不硬化。

要求呼吸阀挡板的环板接

地良好,接地线焊接牢固或螺栓紧固良好

9

液压安全阀

要求液封油度符合规定

10

阻火器

要求防火网或波形散热片保持干净、完整并及时更换,密封垫片不渗漏,不硬化

11

透气阀

要求阀盘灵活好用防护网完好无杂物堵塞,密封垫片完整、不渗漏、不硬化

12

浮顶密封装置

要求密封板与罐壁内表面接触严密,密封板无缺损,导向板连接牢固

——

13

透光孔

孔盖与孔座间的密封性能好,不渗漏,密封垫片不硬化。

连接螺栓无严重锈蚀

14

导向装置

要求导向装置良好轨道无明显变形、磨损

15

避雷、防静电设施

要求避雷设施完整接地线连接牢固,浮梯与罐壁跨接线及各法兰连接的跨接完好

16

浮船船舱

要求浮船每个船舱不渗漏,盖好船舱盖。

卫生清洁,无杂物。

每个船舱都要编号标识;船舱孔防爆胶条齐全、固定牢靠、完好

17

量油孔

孔盖与孔座间的两处橡胶垫片完整,不硬化。

导测槽牢固、活动螺栓灵活好用

18

罐体卫生

要求罐上、下及各附件无油污及杂物

——

19

人孔

罐体上下人孔螺丝紧固,人孔不渗不漏

20

浮船支柱

齐全,完好在用

21

感温探测(信号)电缆

完好在用

——

22

液位

达到清罐前液位检查标准

——

23

罐顶板

满足人员正常上罐检查及清罐工作开展的强度要求

——

大庆油田储运销售分公司储油罐清罐大修投产运行及附件维护保养管理规定

附件 2:

储油罐清洗作业前交接记录清单

 

-9-

大庆油田储运销售分公司储油罐清罐大修投产运行及附件维护保养管理规定

生产单位交接负责人:

清罐单位交接负责人:

时间:

年  月  日

 

- 10 -

大庆油田储运销售分公司储油罐清罐大修投产运行及附件维护保养管理规定

附件 3:

储油罐清洗作业后验收检查标准

1、储罐外部无污油(SY/T 6696—2007),罐顶围堰无油污。

2、储罐内部达到能够工业动火操作的条件(SY/T 6696—2007),包括罐顶、罐底、罐壁、

中央排水管、热油喷洒管线、伴热线、泡沫软管等。

3、罐底无积水、杂物。

4、罐内各附件(进出口管线、呼吸阀等)无於堵。

(SY/T5921-2000)

5、罐顶板、壁板、底板达到检测标准。

 

附件4:

储油罐大修作业后验收检查标准(SY/T5921-2000)

1、油罐附件评定

a 中央排水管应灵活好用,无堵塞、渗漏现象;

b 量油管、导向管的不直度和垂直度偏差均不得大于 15mm,附件应转动灵;

c 浮顶支柱无偏斜和损坏,并能起到支撑作用;

d 转动浮梯中心线水平投影与转动浮梯轨道中心线偏差不大于 10mm;

e 浮顶密封装置(包括一次密封、二次密封)无损坏并能起到密封作用;

f 挡雨板和泡沫挡板完好无损;

g 刮蜡板与罐壁贴合紧密,无翘曲,无损坏;

h 紧急排水装置无堵塞、渗漏现象,并有防倒溢功能;

i 罐顶安全阀、呼吸阀、通气阀完好无损,开关正常,阻火器清洁无堵塞;

j 加热盘管、浮顶加热除蜡装置无腐蚀、无泄漏,满足使用要求;

k 搅拌器性能良好,运转灵活;

l 罐前阀(包括进出口阀、放底水阀等)灵活好用,密封部位无泄漏;

m 防静电、防雷设施齐全完好,导电性能符合安全技术要求;

n 消防设施、喷淋装置完好,无腐蚀、无泄漏。

2、需局部更换中幅板或补板位置

a 更换中幅板或补板部位应尽量避开原有焊缝 200mm 以上;

b  更换中幅板面积较大,应注意先把新换的钢板连成大片,最后施焊新板与原底板间

的焊缝。

3、需更换边缘板或补板位置

a  更换边缘板施焊前,应采取有效的防变形措施,边缘板如采用搭接结构,要处理好

压马腿部位,以保证两板间错边量不大 1mm;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