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数学教案.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796497 上传时间:2023-05-04 格式:DOCX 页数:187 大小:150.5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年级数学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7页
三年级数学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7页
三年级数学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7页
三年级数学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7页
三年级数学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7页
三年级数学教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87页
三年级数学教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87页
三年级数学教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87页
三年级数学教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87页
三年级数学教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87页
三年级数学教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87页
三年级数学教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87页
三年级数学教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87页
三年级数学教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87页
三年级数学教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87页
三年级数学教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87页
三年级数学教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87页
三年级数学教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87页
三年级数学教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87页
三年级数学教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187页
亲,该文档总共18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三年级数学教案.docx

《三年级数学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年级数学教案.docx(18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三年级数学教案.docx

三年级数学教案

(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您可任意编辑修改!

 

进度安排表

科目

数学

教学班

三年级

教科书名

称及册数

北师大版三年级下册

周次

起止日期

单元

教学内容

计划

节数

实授

节数

出入原因

2.26--2.28

第一单元

1、买文具

3

3.3--3.7

2、货比三家

3、买书

5

3.10--3.14

4、寄书

5、森林旅游

6、单元检测

5

3.17--3.21

第二单元

1、轴对称图形

2、镜子中的数学

5

3.24--3.28

3、平移和旋转

4、欣赏与设计

5、单元检测

5

3.31--4.4

第三单元

1、找规律

2、住新房

5

4.7--4.11

3.电影院

练习一

5

4.14--4.18

4、整理与复习

(一)

5

4.21--4.25

5、旅游中的数学

6、练习课

7、单元检测

5

4.28--5.2

期中考试

十一

5.5--5.9

第四单元

1.什么是面积

2.量一量

3.摆一摆

5

十二

5.12—5.16

4、铺地面

练习二

5、单元检测

5

十三

5.19--5.23

第五单元

1、分一分

(一)

2、分一分

(二)

5

十四

5.26--5.30

3、比大小

4、吃西瓜

5

十五

6.2--6.6

练习三

5、整理与复习

(二)

6、单元测试

5

十六

6.9--6.13

第六单元

1、比一比;

2、猜一猜

5

十七

6.16--6.20

3、体育中的数学、4、单元检测

5

十八

6.23--6.27

总复习

5

十九

6.30--7.4

总复习

5

二十

7.7--7.11

期末考试

教材分析

(一)数与代数

1.第一单元“元、角、分与小数”

结合购物的具体情境初步理解小数的意义,能认、读、写简单的小数;感受比较小数大小的过程;会计算一位小数的加减运算,能解决一些相关的简单问题;能运用小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事物,并进行交流。

2.第三单元“乘法”

会计算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能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估算,并解释估算的过程;能灵活运用不同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并能对结果的合理性进行判断。

3.第五单元“分数”

能结合具体情境与直观操作初步理解分数的意义,能认、读、写简单的分数;感受比较分数大小的过程;会计算同分母分数(分母小于10)的加减运算,能解决一些相关的简单问题;能运用分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事物,并进行交流。

(二)空间与图形

1.第二单元“对称、平移和旋转”

结合实例,感知平移、旋转、对称现象;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简单图形沿水平方向、竖直方向平移后的图形;通过观察、操作,认识轴对称图形,并能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图形的轴对称图形。

2.第四单元“面积”

结合实例认识面积的含义,能用自选单位估计和测量图形的面积,体会统一面积单位的必要性,体会并认识面积单位(1、平方厘米、平方米、平方千米2、公顷),会进行简单的面积换算;探索并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公式,能估算给定的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

(三)统计与概率

第六单元“统计与可能性”。

通过丰富的实例,了解平均数的意义,体会学习平均数的必要性,会求简单数据的平均数(结果为整数);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能和同伴交换自己的想法;能够列出简单试验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对一些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做出描述,并和同伴交换想法。

(四)实践活动

本册教材除了安排“森林旅游”“旅游中的数学”和“体育中的数学”等3个较大的实践活动外,还在正文或练习中提供了如下的实践活动:

1.到商店调查3种商品的价格,并做好记录。

2.找一找生活中的小数,并与同伴说一说。

3.调查自己家两个月水、电费开支情况,并记录下来。

通过分析数据把你的感受与同伴说一说。

4.收集一些对称图形、图案和照片在班里展览。

5.用纸剪出一个喜欢的图形,通过对称、平移或旋转绘制一幅图案。

6.设计旅游计划。

7.厨房铺地砖的设计方案。

8.制作七巧板。

9.调查你和同学的身高,计算你们组的平均身高约是多少。

10.在报刊上找出与平均数有关的信息,并与同伴交流。

经历以上一系列观察、操作、制作、调查、推理等实践活动,在合作与交流的过程中,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获得并积累更多的数学活动的初步经验,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解决简单问题;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教学目标及任务

(一)让学生在具体生动的情境中学习和理解知识。

(二)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通过独立思考、探索和建构自己的数学意义,使学生有机会讨论交流他们彼此的想法。

(三)加强估算(测)能力的培养,鼓励解决问题策略与算法的多样化。

(四)重视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与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材的评价建议

评价的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生的全面发展。

评价也是教师反思和改进教学的有力手段。

(一)要结合学习数学的过程评价学生对数学概念知识的理解,学生只有理解例题,结合学生从看懂小数表示的商品单价,到会用小数表示商品单价,进而会比较商品单价(小数表示)高低贵贱的过程,就能评价他们是否初步理解生活中小数的意义及其大小关系,对小数的认识有什么实质性的发展。

(二)要恰当评价学生的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的掌握与发展,为顺利进行后续学习奠定必要的基础。

(三)对三年级学生学习数学的情感与态度的评价,要特别关注学习数学的自信心、积极的态度以及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

主要通过平时观察:

学生参与班级讨论中,试图解决问题中,独立或小组学习中,无时不表现出他们对数学学习的情感与态度。

观察是评价的最原始的方法,但不是惟一的方法,从学生的口头表达、书面作业、实践作业以及师生课外的交谈中也能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情感与态度不能进行量化评价,要对学生个体的情感与态度的发展作比较客观的描述性评价,更需要通过平时的教学过程了解学生的想法与行动的表现。

(四)重视评价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

提出问题能力,主要关注学生的问题意识,对具体情境中数量信息的利用程度,提出问题的新颖性、合理性与复杂性。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主要关注学生能否独立解决问题、克服困难的毅力与思维策略的水平,能否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是否愿意与同伴合作等方面。

及时给学生提供评价,让他们知道老师的期望,明白自己进一步努力的方向。

学情分析

培优辅差

学困生帮扶计划及措施

学困生姓名

基础状况及奋斗目标

帮扶生姓名

帮扶措施

帮扶结果及进度统计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期中

期末

备注:

在上次检测基础上有进步者打“√”,退步者打“×”。

检测成绩统计表

姓名

单元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期中

期末

总评

检测成绩统计表

姓名

单元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期中

期末

总评

第一单元元、角、分与小数

教学内容:

认识元、角、分与小数。

单元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内容,理解小数的意义,体会小数的特征,能认、读、写简单的小数。

2、经历比较商品单价的过程,学会比较简单小数的大小。

3、结合解决问题的过程,学会一位小数的加减计算。

4、会运用小数表示日常生活的一些事物,解决相关的一些简单问题,与同伴交流,感受小数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

单元教学重难点、关键:

重点:

小数含义的理解;简单的小数加减法。

难点:

小数含义的理解。

关键:

联系现实背景,结合具体内容,帮助理解。

单元课时安排:

10课时

第一课时

课题:

买文具

教学内容:

课本第2页内容

教学目标

1、结合“买文具”的具体情境,使学生初步理解小数的含义,体会小数的特征。

2、能认、读、写简单的小数。

教学重点

简单小数的读、写。

教学难点

1、小数意义的理解。

2、小数的写法。

教法:

引导法

学法:

自主探究法

教具:

课件,小黑板

学具:

练习本

课时计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导入

教师宣布本节课教学内容: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个新的知识—元、角、分与小数。

板书:

元、角、分与小数。

元、角、分的知识大家都知道了,小数是什么呢?

我们还不认识,这节课我们就借助元、角、分来认识小数,和小数交朋友,大家想不想交一个新的好朋友呀?

二、自主学习:

(一)出示自学目标:

能认、读、写简单的小数

(二)自学指导:

自学课本第2页试一试以上内容,解决课本上所给出的问题

三、小组合作,新知探究

1、认知小数。

引导学生观察教材图“书橱”里陈列的文具。

(1)让同桌互相说一说每一种文具的单价是几元几角几分(同桌交流,请个别学生汇报)

(2)动笔填写各种文具的价格。

(课本2页,同桌互相核对,教师同意结果)

(3)认识这些小数。

在学生都理解了标价牌上小数的意义后,教师可以直接告诉学生,像标价牌上用来表示文具单价的数叫做小数。

像3.50,1.06,16.85,0.50,8.00……这样的数,叫做小数。

(小数有无数个)

观察小数,发现有什么特点?

(不难发现小数都有一个点)

这个“.”是小数点。

这个点很重要,举例说明:

售货员阿姨粗心地把笔记本标价牌上的小数点位置写错了,把3.50元写成了0.35元,会造成什么结果?

写成35.0元呢?

2、小数的读法。

(1)学生自己先试试读读。

(2)教师范读。

板书:

16.85读作:

十六点八五。

(3)学生自己读。

(4)说明小数读法的要求。

小数点“.”读作点,小数点左边的数按整数来读,小数点右边的数按数字顺序一个数字一个数字来读。

(5)读一读。

0.020.310.502.410.338.0520.004.135

(注意:

强调小数点右边的数的读法)

3、小数的写法。

(1)如何用小数来表示物品的价格呢?

(2)尝试练习:

3元5角=元2元5角5分=元15元6角=元8角=元5分=元3元5角=元。

完成后组织讨论,教师巡视,并帮助个别学生。

最后提问学生同意结果。

结束后请学生读一读。

四、精简点拨:

结合学生出现的个别问题进行讲解

五、当堂训练:

1、课本第2页的“试一试”。

2、课本第3页的“练一练”的第3题

六、课堂总结:

通过这节课学习,我们学习了小数的读法、写法,小数点“.”读作“点”,小数点左边的数按整数来读,小数点右边的数按数字顺序一个数字一个数字都要读出来。

七、作业布置:

1、找小数。

23.20.021.00505.018.010.71.11

2、填空。

2元1角=元7元5角2分=元50元5角=元2元5角1分=元51元2分=元1角5分=元

板书设计

买文具

元、角、分与小数

像3.50,1.06,16.85,0.50,8.00……这样的数,叫做小数。

16.85读作:

十六点八五。

3元5角=元2元5角5分=元

15元6角=元8角=元

5分=元3元5角=元。

教学反思

第二课时

课题:

练习课

教学目标

1、结合价格标签上小数的具体情境,体会小数的含义和特征。

2、能认、读、写简单的小数。

教学重点

简单小数的认,读、写。

教学难点

结合具体情境,理解小数意义

教法:

引导法,自主探究法

学法:

练习法

教具:

课件,小黑板

学具:

练习本

课时计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练习导入

读出下列小数

1.850.4514.286.01

二、小组合作,新知探究

1、价格标签上的数都表示什么呢?

1.50528.00245.58

同桌两人相互交流看法,并汇报:

“.”前面的数表示几元,点后的第一个数表示几角,第二个数表示几分。

2、结合我们收集的价格标签上的小数讨论小数点的作用

小组讨论并汇报

三、巩固练习

完成课本练一练1、2、3题。

四、精简点拨:

结合学生实际情况不懂的问题进行辅导

板书设计

小数的认识

1.50一点五零

528.00五百二十八点零零

245.58二百四十五点五八

教学反思

第三课时

课题:

货比三家

教学目标:

1、结合“货比三家”的具体生活情境,让学生经历比较简单小数大小及与同伴交流的过程。

2、通过教学活动,使学生体验小数比较大小的策略的多样性,会比较简单小数的大小,发展数感。

教学重点:

小数的大小比较。

教学难点:

1、小数大小的比较方法。

2、小数大小比较的策略的多样性。

教法:

引导法

学法:

自主探究法

教具:

课件,小黑板

学具:

练习本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读一读:

0.50元0.02元1.05元2.3元16.25元6.00元

1.2米10.2米0.01米15.45米20.351.475.68

2、写一写:

(1)零点二五

(2)零点零四(3)二点四零(4)十六点零五

3、填一填:

(1)1.02元=元分

(2)5.50元=元角

(3)元=8元6角4分(4)元=41元8分

这是上节课我们学习的对小数的认识,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比较小数的大小。

二、自主学习:

(一)出示自学目标:

会比较简单小数的大小

(二)自学指导:

自学课本第4页试一试以上内容,解决所给出的问题

1、仔细观察并说出图意。

2、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3、试着解决所提出的问题。

三、新知探究

1、两个小数的大小比较。

出示课文插图。

(1)观察插图,说一说有那些文具,它们的价格各是多少?

(可提问学习有困难的学生)

(2)提出问题。

“去哪个文具店买铅笔盒便宜?

”(“奇奇文具店”)

(3)比较方法、过程。

比较4.9元与5.1元的大小的方法:

1)把元改成几元几角来表示,根据生活经验判断5元1角大于4元9角。

2)以5元为中介,进行间接比较,4.9元比5元少,5.1元比5元多。

3)可以把它看成角来比较,49角比51角少。

4)通过比较整数部分来判断。

(着重)

在小数大小比较中,整数(小数点左边的数)大的,这个小数就大;相反就小。

(4)结果表示:

4.9元<5.1元

2、三个小数的大小比较。

看图提出其他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