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宜春高三化学总复习化学实验专题训练新人教版选修6.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803369 上传时间:2023-05-04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242.6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西省宜春高三化学总复习化学实验专题训练新人教版选修6.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江西省宜春高三化学总复习化学实验专题训练新人教版选修6.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江西省宜春高三化学总复习化学实验专题训练新人教版选修6.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江西省宜春高三化学总复习化学实验专题训练新人教版选修6.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江西省宜春高三化学总复习化学实验专题训练新人教版选修6.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江西省宜春高三化学总复习化学实验专题训练新人教版选修6.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1页
江西省宜春高三化学总复习化学实验专题训练新人教版选修6.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1页
江西省宜春高三化学总复习化学实验专题训练新人教版选修6.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1页
江西省宜春高三化学总复习化学实验专题训练新人教版选修6.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1页
江西省宜春高三化学总复习化学实验专题训练新人教版选修6.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1页
江西省宜春高三化学总复习化学实验专题训练新人教版选修6.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1页
江西省宜春高三化学总复习化学实验专题训练新人教版选修6.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1页
江西省宜春高三化学总复习化学实验专题训练新人教版选修6.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1页
江西省宜春高三化学总复习化学实验专题训练新人教版选修6.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1页
江西省宜春高三化学总复习化学实验专题训练新人教版选修6.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1页
江西省宜春高三化学总复习化学实验专题训练新人教版选修6.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1页
江西省宜春高三化学总复习化学实验专题训练新人教版选修6.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1页
江西省宜春高三化学总复习化学实验专题训练新人教版选修6.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1页
江西省宜春高三化学总复习化学实验专题训练新人教版选修6.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1页
江西省宜春高三化学总复习化学实验专题训练新人教版选修6.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1页
亲,该文档总共2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江西省宜春高三化学总复习化学实验专题训练新人教版选修6.docx

《江西省宜春高三化学总复习化学实验专题训练新人教版选修6.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西省宜春高三化学总复习化学实验专题训练新人教版选修6.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江西省宜春高三化学总复习化学实验专题训练新人教版选修6.docx

江西省宜春高三化学总复习化学实验专题训练新人教版选修6

化学实验

一、选择题

1.下列药品和装置合理且能完成相应实验的是

A.制备氢氧化亚铁B.验证非金属性Cl>C>Si

C.检验二氧化硫中是否混有二氧化碳D.实验室制取并收集氨气

2.下图所示是分离混合物时常用的仪器,从左至右,可以进行的混合物分离操作分别是

A.蒸馏、蒸发、萃取、过滤B.蒸馏、过滤、萃取、蒸发

C.萃取、过滤、蒸馏、蒸发D.过滤、蒸发、萃取、蒸馏

3.某同学发现一瓶失去标签的药品,取出少量,观察到该药品为白色固体,加入蒸馏水后,发现白色固体全部溶解,他认为该药品有可能是钠的化合物,需要用焰色反应来进一步验证。

上述过程没有用到的科学探究方法是

A、假设法B、观察法C、比较法D、实验法

4.下列实验操作中所用仪器合理的是

A.用25mL的碱式滴定管量取14.8mLNaOH溶液

B.用100mL量筒量取5.2mL盐酸

C.用托盘天平称取25.2g氯化钠

D.用100mL容量瓶配制50mL0.1mol/L盐酸

5.已知丙酮(C3H6O)通常是无色液体,易溶于水,密度小于1g·mL-1,沸点约为55℃。

要从水与丙酮的混合物中将丙酮分离出来,下列方法中最为合理的是

A.蒸馏B.分液C.过滤D.蒸发

6.化学实验中的很多气体是用盐酸来制取的,这就导致了这些制取的气体中往往含有HCl杂质,要除去HCl杂质而得到纯净的目标气体,可用右图所示装置。

如果广口瓶中盛装的是饱和NaHCO3溶液,则可以用于下列哪种气体的除杂装置是   (   )。

A.H2           B.Cl2         C.H2S         D.CO2

 

8.只用试管和胶头滴管就可以鉴别的下列各组溶液是()

①AlCl3溶液和NaOH溶液  ②Ca(HCO3)2溶液和NaOH溶液

③NaAlO2溶液和NaHSO4  ④Al2(SO4)3溶液和氨水 ⑤AgNO3溶液和氨水

A.①③⑤ B.①②③C.②③④ D.③④⑤

9.某同学实验报告中有以下数据,其中数据不合理的是

A.用托盘天平称取11.7g食盐

B.用量筒量取12.3mL盐酸

C.用广泛pH试纸测得某溶液的pH值为3.6

D.用标准NaOH溶液滴定未知浓度的盐酸,用去21.20mLNaOH溶液。

10.下列鉴别方法可行的是

A.用红外光谱可以鉴别甲醇和乙醇

B.用KMnO4酸性溶液鉴别CH3CH=CHCH2OH和CH2=CH-CH=CH2

C.用核磁共振氢谱鉴别1-溴丙烷和2-溴丙烷

D.用Ba(NO3)2溶液鉴别Cl-、SO42-和CO32-

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烧碱固体在水中溶解的过程是放热反应

B.P2O5和CaO可以作干燥剂,利用了它们具有易潮解的性质

C.FeCl3固体溶于蒸馏水可制得FeCl3溶液

D.粗盐易潮解是因为其中含有CaCl2和MgCl2等杂质的缘故

12.下列所示实验合理的是()

A.图1为证明非金属性强弱

B.图2用于制备少量氧气

C.图3用于配制100mL一定浓度硫酸溶液

D.图4用于制备并收集少量NO2气体

13.除去下列物质中的杂质选用的试剂和方法最合理的是

物质

杂质

试剂

方法

A

甲烷

乙烯

酸性高锰酸钾溶液

洗气

B

氯化亚铁溶液

氯化铁

过量铁粉

过滤

C

二氧化硅

氧化铝

氢氧化钠溶液

过滤

D

乙酸乙酯

乙酸

饱和碳酸钠溶液

蒸馏

14.下列实验不能达到目的的是()

15.下列有关实验操作、现象和解释或结论都正确的是

选项

实验操作

现象

解释或结论

A

过量的Fe粉中加入HNO3,充分反应后,滴入KSCN溶液

溶液呈红色

将Fe氧化为

B

CO2通入BaCl2溶液中

有白色沉淀出现

生成了BaCO3沉淀

C

Al箔插入稀

无现象

Al箔表面被

氧化,形成致密的氧化膜

D

用玻璃棒蘸取浓硝酸点到蓝色石蕊试纸上

试纸先变红色后褪色

浓硝酸有酸性和氧化性

二、非选择题

16.下列装置为中学化学实验常用的气体制备装置

ABC

(1)若用NaHCO3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应选择装置。

(2)若用NH4Cl和碱石灰制取NH3,应选择装置。

(3)若用高锰酸钾和浓盐酸不加热制取Cl2,应选择装置。

(4)①某研究性小组查阅资料得知,漂白粉与硫酸溶液反应可制的氯气,化学方程式为:

Ca(ClO)2+CaCl2+2H2SO4=2CaSO4+2Cl2+2H2O应选择装置。

②为证明氯气具有氧化性将氯气分别通入到亚硫酸钠溶液和氯化亚铁溶液中,设计实验证明亚硫酸钠已经被氧化。

写出氯气和氯化亚铁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③请写出氯气尾气处理的离子方程式。

17.实验室常用Na2O2与H2O反应快速制取少量O2。

用下面装置制取O2并演示Na在O2中的燃烧实验。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关闭装置中的止水夹a后,开启活塞b,漏斗中液体不断地往下滴,直至全部流入试管。

试判断装置是否漏气(填“漏气”“不漏气”或“无法确定”),判断理由是。

(2)写出A装置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用双线桥或单线桥标出电子转移情况:

(3)C装置中观察到的现象是。

(4)D装置中盛放的试剂是,其作用是。

18.为测定某碳酸氢钠样品纯度(含有少量氯化钠),学生设计了如下几个实验方案(每个方案均称取m1g样品),请回答每个方案中的问题。

[方案Ⅰ]选用重量法进行测定:

可用下图中的装置进行实验。

(1)A装置中NaOH溶液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若直接向试样溶液中鼓入空气会导致实验测定结果________(填“偏高”、“偏低”或“无影响”)。

(2)该方案需直接测定的物理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方案Ⅱ]选用气体体积法进行测定:

可用如图中的装置进行实验,为了减小实验误差,量气管中加入饱和NaHCO3溶液。

(3)通过实验,测得该试样中碳酸氢钠质量分数偏低,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

a.测定气体体积时未冷却至室温

b.测定气体体积时水准管的液面高于量气管的液面

c.Y型管中留有反应生成的气体

d.气体进入量气管前未用浓硫酸干燥

[方案Ⅲ]选用滴定法进行测定:

(4)称取m1g样品,配成100mL溶液,取出20mL,用cmol·L-1的标准HCl溶液滴定,消耗体积为VmL,则该试样中碳酸氢钠质量分数的计算表达式为:

_________________。

19.硫代硫酸钠(Na2S2O3)可由亚硫酸钠和硫粉通过化合反应制得。

已知:

Na2S2O3在酸性溶液中不能稳定存在。

(1)某研究小组设计的制备Na2S2O3·5H2O的装置和部分操作步骤如下。

Ⅰ.打开K1关闭K2,向圆底烧瓶中加入足量浓硫酸,加热。

Ⅱ.C中混合液被气流搅动,反应一段时间后,硫粉的量逐渐减少,当C中溶液的pH接近7时,打开K2,关闭K1即停止C中的反应,停止加热。

Ⅲ.过滤C中的混合液。

Ⅳ.将滤液经过、、过滤、洗涤、烘干,得到产品Na2S2O3·5H2O。

①Ⅱ中,“当C中溶液的pH接近7时即停止C中的反应”的原因是(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②Ⅳ中,操作步骤是、。

③装置B中盛放的试剂是(填化学式)溶液。

④有一小组在实验中发现,二氧化硫气体产生缓慢以致后续现象不明显,但又不存在气密性问题,请你推测可能的原因。

(2)常用Na2S2O3溶液测定废水中Ba2+的浓度,步骤如下:

取废水25.00mL,控制适当的酸度加入足量K2Cr2O7溶液,得BaCrO4沉淀;过滤、洗涤后,用适量稀盐酸溶解,此时CrO42-全部转化为Cr2O72-;再加过KI溶液,充分反应后得混合溶液VmL,将其平均分成4等份,加入淀粉溶液作指示剂,用0.0010mol·L-1的Na2S2O3溶液进行滴定,反应完全时,相关数据记录如下表所示:

编号

1

2

3

4

消耗Na2S2O3标准

溶液的体积/mL

18.02

17.98

18.00

20.03

部分反应离子方程式为:

①Cr2O72-+6I-+14H+=2Cr3++3I2+7H2O;

②I2+2S2O32-=2I-+S4O62-。

则判断达到滴定终点的现象是,废水中Ba2+的物质的量浓度_。

20.实验欲配制6.00mol/L的H2SO4溶液.现有三种不同浓度的硫酸:

①240mL1.00mol/L的硫酸;②150mL25.0%的硫酸(ρ=1.18g/mL);③足量的18.00mol/L的浓H2SO4.现有三种规格容量瓶:

250mL、500mL、1000mL.配制要求:

①、②两种硫酸全部用完,不足部分由③补充.试回答:

(1)选用容量瓶的规格是。

(2)需要18.0mol·L-1H2SO4(aq)的体积是。

 

21.为除去粗盐中的Ca2+、Mg2+、Fe3+、SO42-以及泥沙等杂质,某同学设计了一种制备精盐的实验方案,步骤如下(用于沉淀的试剂稍过量):

①②③④⑤

称取粗盐

滤液

⑥⑦

精盐

(1)判断BaCl2已过量的方法是

(2)第④步中,相关的离子方程式是

(3)若先用盐酸调pH值再过滤,将对实验结果产生影响,其原因是

(4)为检验精盐纯度,特配制150mL0.2mol·L—1NaCl溶液,下图是该同学转移溶液的示意图,图中的错误是

(5)提纯过程中步骤①⑤⑦都用到相同的仪器,名称:

这三个步骤中还需要用到的属于硅酸盐材料的仪器有(填写仪器名称)

22.某待测液中可能含有A13+、Fe3+、K+、NH4+、C1-等离子,现通过如下实验对其中的阳离子进行检验:

(1)取少量待测液,仔细观察,呈无色;

(2)向上述待测液中滴加NaOH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NaOH溶液过量后沉淀又完全溶解,再加热还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产生,该气体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

据此可以判断该待测液中一定含有的阳离子是,一定没有的阳离子是。

还有一种阳离子没有检验,检验这种离子的实验方法是(填写实验名称),现象是。

 

参考答案

1.C

【解析】

试题分析:

A、氢氧化亚铁极易被氧化,所以制备氢氧化亚铁时,滴管应该插入到溶液中,A不正确;

B、验证非金属性Cl>C>Si,应该用高氯酸和碳酸钠反应,而不能用盐酸,B不正确;

C、检验CO2应该用澄清石灰水,但SO2也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混浊。

所以首先要除去SO2,然后再通过品红溶液检验SO2是否完全被除尽,最后通过除去石灰水检验CO2,C正确;

D、实验室制取氨气的大试管应该是试管口略低于试管底,D不正确,答案选C。

考点:

考查氢氧化亚铁的制备;非金属性强弱比较;气体的检验;实验室制取氨气等

2.B

【解析】

试题分析:

B.蒸馏烧瓶是蒸馏的操作,漏斗是过滤分离难溶性固体与可溶性液体的方法;分液漏斗的分离互不相溶的两层液体混合物的方法;蒸发皿是分离可溶性液体溶剂与溶质的方法。

因此选项是B。

考点:

考查仪器的使用和分离混合物的方法的知识。

3.C

【解析】略

4.C

【解析】

试题分析:

A、碱式滴定管精确到0.01,如可以量取14.80mL的溶液,错误;B、100mL量筒的最低刻度为10mL,无法读取5.2mL,错误;C、托盘天平精确到0.1,可以称取25.2g氯化钠,正确;D、100mL的容量瓶只能配制100mL的溶液,错误,答案选C。

考点:

考查对实验数据的精确值的判断

5.A

【解析】

试题分析:

把物质中混有的杂质除去而获得纯净物叫提纯,将相互混在一起的不同物质彼此分开而得到相应组分的各纯净物叫分离。

分离提纯方法的选择思路是根据分离提纯物的性质和状态来定的。

具体如下:

①分离提纯物是固体(从简单到复杂方法):

加热(灼烧、升华、热分解),溶解,过滤(洗涤沉淀),蒸发,结晶(重结晶);②分离提纯物是液体(从简单到复杂方法):

分液,萃取,蒸馏;③分离提纯物是胶体:

盐析或渗析;④分离提纯物是气体:

洗气。

丙酮易溶于水,但其沸点和水的沸点相差很大,所以要从水与丙酮的混合物中将丙酮分离出来的正确操作方法应该是蒸馏,答案选A。

考点:

考查物质的分离与提纯

6.D

【解析】用化学的方法除去杂质时,不能再引入新的杂质,也不能与要制的物质反应,这是除杂的基本原则。

盐酸是一种挥发性的强酸,使用盐酸制取气体时往往含有

杂质.将氢气和

的混合气体通过饱和NaHCO3溶液,可以除去其中的杂质

,但同时又产生的新的杂质

,投制得的氢气依然不纯,其反应方程式为:

,不合要求;

时,

将与

反应,损失掉大量的

,同时也会有新的杂质

产生,也不合要求.

时,

将与

反应,损失掉大量的

,同时也会有新的杂质

产生,也不合要求.

当制取的是

时,混合气体通过

时,发生的反应

恰好产生的是

,既除去了杂质,也没有产生新的杂质,符合要求.

故正确答案为D

 

7.D

【解析】略

8.A

【解析】只用试管和胶头滴管就可以鉴别,说明相互滴加的顺序不同时,现象是不同的,因此选项①③⑤正确;②④中不论怎么滴加,现象是相同的,分别都是生成碳酸钙和氢氧化铝白色沉淀,因此正确的答案选A。

9.C

【解析】

试题分析:

A、托盘天平称量质量时只能精确到0.1g,正确;B、量筒的精确度只能精确到0.1mL,正确;C、广泛pH试纸只能读取整数数值,不能读到小数点后面一位,错误;D、滴定管的读数可以精确到0.01mL,正确,答案选C。

考点:

考查对实验数据的分析判断

10.C

【解析】

正确答案:

C

A、都含有-OH,不能鉴别;B两者都能使KMnO4溶液褪色;C正确,1-溴丙烷核磁共振氢谱有三个峰,而2-溴丙烷核磁共振氢谱有两个峰;BaSO4和BaCO3均为白色沉淀。

11.D

【解析】

试题分析:

A、烧碱是氢氧化钠,溶于水放热,但不是放热反应,因为不是化学变化,A错误;B、潮解是指某些物质在空气中吸收或者吸附水分,使得表面逐渐变得潮湿、滑润。

P2O5作干燥剂,是因为P2O5具有吸水性,与水作用生成偏磷酸;CaO能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所以P2O5和CaO都可以作干燥剂,不是利用了它们具有易潮解的性质,B错误;C、铁离子水解生成氢氧化铁,溶液显酸性,因此FeCl3固体应该先溶解在稀盐酸中,然后在稀释到相应的浓度即可制得FeCl3溶液,C错误;D、纯净的氯化钠晶体不潮解,粗盐易潮解,是因为它里面有杂质氯化镁,氯化钙,这些杂质有吸收水分的性质,在表面形成溶液,D正确;答案选D。

考点:

考查放热反应、潮解、氯化铁溶液配制等

12.A

【解析】

试题分析:

A、图1装置可以证明硫酸的酸性大于碳酸,碳酸大于硅酸,进而证明非金属性:

S>C>Si,正确;B、Na2O2为粉末,不适合图2装置,错误;C、浓硫酸不能加入水中,也不能在容量瓶中稀释,错误;D、NO2不能用排水法收集,错误。

考点:

本题考查实验装置及作用。

13.B

【解析】

试题分析:

A、甲烷中的乙烯若用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洗气,虽然可以除去乙烯,但同时乙烯被氧化成二氧化碳气体,所以并未达到除杂的目的,错误;B、氯化亚铁溶液中的氯化铁与铁粉反应生成氯化亚铁,过滤除去过量铁粉即可,正确;C、二氧化硅与氧化铝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错误;D、乙酸乙酯中的乙酸用饱和碳酸钠溶液除去,因为乙酸乙酯不溶于碳酸钠溶液,所以分液即可将二者分离,错误,答案选B。

考点:

考查有机物的除杂、分离方法的判断

14.D

【解析】在比较Na2CO3和NaHCO3的热稳定性的实验中,因Na2CO3比NaHCO3稳定,应将NaHCO3放在里面的小试管中(温度低,还能先分解,说明不稳定),故D错。

15.D

【解析】

试题分析:

过量的Fe粉中加入HNO3,硝酸将铁氧化成Fe3+,接着发生2Fe3++Fe=3Fe2+,充分反应后,滴入KSCN溶液无现象,A项错误;CO2与BaCl2溶液不反应,B项错误;铝在浓硝酸中发生钝化,而在稀硝酸中反应生成硝酸铝、NO和水,C项错误;浓硝酸有酸性,使蓝色石蕊试纸变红,浓硝酸有强氧化性,能使变红的石蕊试纸褪色,D项正确;选D。

考点:

考查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化学反应现象及解释。

16.

(1)A

(2)C(3)A(4)①A②取洗气瓶中C中的溶液少许,加入BaCl2溶液,再加入稀盐酸,若产生白色沉淀,则证明Na2SO3已被氧化;Fe2++Cl2=2Fe3++2Cl-③Cl2+2OH-=Cl-+ClO-+2H2O

【解析】

试题分析:

(1)若用NaHCO3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应选择装置是固体和液体之间不需要加热的,因此符合条件的是装置A。

(2)若用NH4Cl和碱石灰制取NH3,应选择装置是固体和固体需要加热的,因此符合条件的是选项C。

(3)若用高锰酸钾和浓盐酸不加热制取Cl2,应选择装置是固体和液体之间不需要加热的,因此符合条件的是装置A。

(4)①根据反应的方程式可知Ca(ClO)2+CaCl2+2H2SO4=2CaSO4+2Cl2+2H2O,该反应是固体和液体之间不需要加热制备气体的,所以应该选择装置A。

②由于亚硫酸钡不溶于水,但能溶于水酸中。

而硫酸钡不溶于水,也不溶于酸,所以证明亚硫酸钠已经被氧化实验方法是取洗气瓶中C中的溶液少许,加入BaCl2溶液,再加入稀盐酸,若产生白色沉淀,则证明Na2SO3已被氧化;氯气和氯化亚铁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Fe2++Cl2=2Fe3++2Cl-。

③氯气有毒,需要尾气处理,一般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Cl2+2OH-=Cl-+ClO-+2H2O。

考点:

考查常用气体的发生装置;化学方程式、实验方案设计等

点评:

本题主要是考查学生对于装置的选取方法的应用及方程式的书写等知识,可以很好的考查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和规范严谨的实验设计能力,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学科素养,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和学习效率。

17.

(1)漏气漏斗中的液体能全部流入试管,说明试管中压强与外界相同

(2)

(3)剧烈燃烧,发出黄光,有淡黄色物质生成;

(4)碱石灰防止空气中的H2O、CO2进入C装置

【解析】

试题分析:

(1)若关闭止水夹,打开活塞b,若不漏气,过一段时间后试管内的压强增大,分液漏斗中的液体不下滴,漏斗中液体不断地往下滴,则证明漏气;原因是漏斗中的液体能全部流入试管,说明试管中压强与外界相同.故答案为:

漏气;漏斗中的液体能全部流入试管,说明试管中压强与外界相同;

(2)过氧化钠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氧气,过氧化钠即使氧化剂又是还原剂,氧气是氧化产物,每生成1mol氧气转移2mol电子,故

;(3)钠的熔点低,焰色反应为黄色,故加热C装置,观察到的现象为剧烈燃烧,发出黄光,有淡黄色物质生成;(4)干燥管中放固体干燥剂,且能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故答案为碱石灰防止空气中的H2O、CO2进入C装置.

考点:

钠的化学性质

18.(每空2分、共10分)

(1)吸收空气中的CO2偏高

(2)装置C反应前后质量(或CO2的质量)(3)b(4)

×100%

【解析】

试题分析:

(1)由于装置中一定有残留的CO2气体,因此为了将装置中的CO2全部被C中的碱石灰吸收,需要通入空气。

但由于空气中也含有CO2,因此要利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空气中的CO2,即A装置中NaOH溶液的作用是吸收空气中的CO2;若直接向试样溶液中鼓入空气,则C装置增重增加,导致实验测定结果偏高。

(2)根据碳原子守恒可知CO2的物质的量即是样品中碳酸氢钠的物质的量,所以该方案需直接测定的物理量是装置C反应前后质量。

(3)a、测定气体体积时未冷却至室温,由于温度高气体体积变大,导致测定结果偏高,a错误;b、测量时,量气管量气之后保持水准管要和量气管液面相平,这样测出来的气体体积才是当时大气压下的体积,量气管的两次读数差就是生成气体体积,因此测定气体体积时水准管的水面高于量气管的水面,则测得气体体积小于实际体积,所以测定结果偏小,b正确;c、反应前装置中也含有空气,因此Y型管中留有反应生成的气体不会影响测定结果,c错误;d、气体进入量气管前气体不必要用浓硫酸干燥,d错误,答案选b。

(4)根据方程式NaHCO2+HCl=NaCl+H2O+CO2↑可知,20ml中碳酸氢钠的物质的量是0.001cVmol,则原样品中碳酸氢钠的物质的量是

×0.001cVmol,因此样品中碳酸氢钠的纯度是

×100%。

考点:

考查碳酸氢钠样品纯度测定的实验方案设计与探究

19.

(1)①S2O32-+2H+=S↓+SO2↑+H2O ②蒸发浓缩 冷却结晶 ③NaOH

④浓硫酸浓度不够或铜被氧化或固体中含不与浓硫酸反应的杂质等合理答案均可

(2)加入最后一滴Na2S2O3标准溶液后,蓝色消失,且半分钟内颜色不改变 9.6×10-4mol·L-1

【解析】

(1)制取Na2S2O3·5H2O的原理为SO2首先与C装置中的Na2CO3溶液反应生成Na2SO3,然后发生反应S+Na2SO3=Na2S2O3,过量的SO2会产生酸性环境,根据题意Na2S2O3在酸性条件下易发生反应S2O32-+2H+=S↓+SO2↑+H2O,一部分S2O32-反应时消耗H+可使溶液pH增大,最后过滤除去硫单质,将滤液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即可得Na2S2O3·5H2O。

装置B的作用是处理尾气,其中所盛液体为NaOH溶液。

(2)平行测定的四组数据中有一组为“离群数据”,舍去,其他三组数据取平均值为18.00mL。

根据题意可得关系式:

Ba2+~BaCrO4~

Cr2O72-~

I2~3Na2S2O3。

故废水中Ba2+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c(Ba2+)=

=9.6×10-4mol·L-1。

20.

(1)1000mL

(2)295mL

【解析】

(1)①25.0%的H2SO4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c2(H2SO4)=

=3.01mol·L-1

①、②两溶液的体积和约为:

V1+V2=240mL+150mL=390mL

因①、②两溶液的浓度都小于6.00mol·L-1,所以250mL的容量瓶不可用。

②设配制500mL6.00mol·L-1H2SO4(aq)需浓H2SO4的体积为x,则

0.500L×6.00mol·L-1=0.240L×1.00mol·L-1+0.150L×3.01mol·L-1+x×10-3L×18.0mol·L-1

解得:

x=128

因为:

128+240+150=518>500

所以,500mL容量瓶也不能用.

(2)设配制1000mL6.00mol·L-1H2SO4(aq)需浓H2SO4的体积为y,则:

1.000L×6.00mol·L-1=0.240L×1.00mol·L-1+0.150L×3.01mol·L-1+y×10-3L×18.0mol·L-1

解得:

y=295mL。

21.

(1)静置,往上层清液中滴加氯化钡溶液,不产生沉淀(静置,取上层清液,滴加碳酸钠溶液,产生沉淀)(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其它模板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