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卫生室考核办法.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2805492 上传时间:2023-05-04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140.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村卫生室考核办法.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村卫生室考核办法.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村卫生室考核办法.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村卫生室考核办法.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村卫生室考核办法.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村卫生室考核办法.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6页
村卫生室考核办法.doc_第7页
第7页 / 共16页
村卫生室考核办法.doc_第8页
第8页 / 共16页
村卫生室考核办法.doc_第9页
第9页 / 共16页
村卫生室考核办法.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16页
村卫生室考核办法.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16页
村卫生室考核办法.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16页
村卫生室考核办法.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16页
村卫生室考核办法.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16页
村卫生室考核办法.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16页
村卫生室考核办法.doc_第16页
第16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村卫生室考核办法.doc

《村卫生室考核办法.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村卫生室考核办法.doc(1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村卫生室考核办法.doc

附件:

江西省村卫生室绩效考核实施办法(试行)

一、工作目标

本意见所称绩效考核,是指卫生行政部门对村卫生室的考核。

村卫生室对内部工作人员的考核由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自行组织实施。

按照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总体要求和部署,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着眼于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目标,建立和完善以服务数量、服务质量及服务对象满意度为主要内容的村卫生室绩效考核办法,推进村卫生室转变运行机制,确保农村居民获得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基本医疗卫生服务。

二、考核原则

(一)坚持公益性质原则。

坚持保障广大农村居民的健康权益,维护基本医疗卫生非营利性的公益性质,有效提高农村居民的健康水平。

(二)坚持客观公正原则。

科学制定绩效考核办法,规范考核程序,坚持实事求是,考核过程民主公开,确保考核结果的公平、公正。

(三)坚持可持续发展原则。

遵循医疗卫生事业发展规律,加强和完善内部管理及政府财政补助政策,促进村卫生室的可持续发展。

(四)坚持综合考核原则。

综合考虑服务数量、服务质量和服务对象满意度等因素,将日常性监督检查、定期抽查和群众参与评价相结合,将定性与定量考核相结合,乡村医生个人考核结果与村卫生室考核结果相结合。

(五)坚持奖优罚劣原则。

将绩效考核结果与政府补助和村卫生室负责人的奖惩以及医务人员收入水平挂钩,做到奖优罚劣。

三、考核内容

根据村卫生室承担的工作职能确定考核内容。

对村卫生室的考核内容主要包括综合管理、公共卫生服务、基本医疗服务和满意度评价,其中公共卫生服务职能具体考核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开展的数量和质量等,基本医疗服务职能具体考核医疗工作效率、医疗质量、规范用药和医疗费用控制等。

具体考核内容和指标见村卫生室绩效考核参考指标(附表)。

其中,对于现阶段国家已有明确要求的考核指标,按照相应指标值进行考核;对于国家尚未明确阶段性目标的,按省卫生厅结合实际情况确定的我省指标值进行考核;对于以省为单位难以确定的指标值,则由县(市)确定当地考核指标值。

鉴于各地村卫生室在举办主体、机构规模、硬件设施和人员配置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对村卫生室的考核要紧密结合其承担的职责任务和工作能力筛选具体考核指标。

四、考核程序

(一)成立考核小组。

在县级政府的领导和上级卫生行政部门的指导下,由县级卫生行政部门牵头成立县级考核小组,可结合《江西省乡村医生考核办法实施细则(试行)》(赣卫农卫发[2009]5号),统筹考虑负责组织对村卫生室统一进行考核。

乡镇卫生院可以受县级考核小组的委托,负责对村卫生室进行考核。

(二)制订实施方案。

各地根据本实施办法要求,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制订考核工作的实施细则,并定期组织相关部门研究解决实施过程中的问题。

(三)建立考核专家库。

根据绩效考核涉及的专业,聘请相关业务技术与管理专家参加绩效考核,要注意吸收县级医院(含中医院)、疾病预防控制、妇幼保健、卫生监督和药品监督等相关机构的人员参加。

(四)考核方法与周期。

通过查阅文件资料、现场检查、问卷调查、机构负责人述职、内部员工和群众访谈等多种方法进行考核,原则上每年一次。

考核以千分制进行量化,一般分为优秀(800分及以上)、合格(600分及以上)、不合格(600分以下)三个等次,各地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各个等次的绩效分值,其中考核优秀的比例不超过20%。

(五)公示与复核。

考核结果要在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所在地进行公示,公示时间不少于5个工作日。

村卫生室对考核结果有异议的,可由县级考核小组复核一次,复核结果为最终结果。

(六)结果上报与反馈。

县级考核小组要于每年初将考核结果汇总,逐级报至地(市)、省级卫生行政部门,并及时反馈给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

五、结果运用

绩效考核结果要与村卫生室、乡村医生相关财政补助挂钩,作为表彰奖惩的重要依据。

对考核优秀、合格的村卫生室,按照规定全额拨付相关财政补助;对考核不合格的,要按照规定进行扣减,扣减部分全部用于奖励考核优秀的村卫生室。

村卫生室要根据县级考核小组反馈的考核结果,不断完善内部管理,转变运行机制。

县级卫生行政部门要结合绩效考核的结果,定期对村医队伍、设备设施、财政补助等影响村卫生室正常运行的相关因素进行综合分析,及时发现和协调解决问题,保障其正常运行和可持续发展。

六、加强组织领导

各级卫生行政部门要充分认识村卫生室绩效考核的重要意义,加强对绩效考核工作的组织领导。

设区市卫生行政部门负责组织对县(市)级卫生行政部门管理人员、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负责人员进行绩效考核政策、内容及方法等方面的培训,保障绩效考核工作的顺利开展。

县级卫生行政部门要建立社会监督和民主评议机制,保障绩效考核工作的公开、民主。

省、设区市级卫生行政部门对各县(市)村卫生室绩效考核情况进行不定期抽查,保证绩效考核工作的客观、公正及考核结果的科学运用。

附表

江西省村卫生室绩效考核参考指标

(2011年版)

一、考核指标体系

类别

指标

分值(分)

分指标

综合管理

1.机构管理

50

1.机构内部布局及服务环境达标率

2.乡村一体化管理

50

2a.是否实行乡村卫生服务一体化管理

2b.乡村一体化管理中核心制度执行率

3.信息管理

10

3.公共卫生、基本医疗、基本药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等信息报告合格率

4.新型农村合作医疗

50

4.违反新农合核心管理制度次数

5.新农合相关服务制度执行率

公共卫生服务

5.建立居民健康档案

50

6.健康档案规范化电子建档率

6.健康教育

50

7.开展健康教育活动的种类和数量

8.居民基本卫生防病知识知晓率

7.传染病防治

50

9.传染病疫情报告率、及时率、准确率

8.预防接种

50

10.建证(卡)率

11.某种疫苗接种率

9.重点传染病防控(艾滋病、结核病、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手足口病、鼠疫、晚期血吸虫病、乙型肝炎、疟疾、包虫病等)

20

12.某种传染病及时报告率

10.儿童保健

50

13.新生儿访视率

14.儿童健康管理率

15.儿童系统管理率

11.孕产妇保健

50

16.早孕建册率

17.产前健康管理率

18.产后访视率

12.重点妇女病普查

10

19.妇女病普查率

13.老年人保健

50

20.老年居民健康管理率

14.慢性病管理

50

21.高血压患者健康管理率

22.高血压患者规范管理率

23.高血压管理人群血压控制率

24.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率

25.糖尿病患者规范管理率

26.糖尿病管理人群血糖控制率

15.重性精神疾病管理

50

27.重性精神疾病患者规范管理率

16.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

10

28.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及时率

基本医疗服务

17.服务质量

100

29.医疗文书合格率

30.违反核心业务管理规范的次数

31.院前急救知识、技能考核合格率

18.规范用药

100

32.处方合理用药比例

33a.是否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

33b.处方基本药物使用比例

满意度评价

19.机构评价

50

34.村委会满意度

35.乡镇卫生院对村卫生室参与或协助工作完成情况满意度

20.群众评价

100

36.社会公众满意度

二、考核指标解释

(一)综合管理。

1.机构内部布局及服务环境达标率

指标含义:

村卫生室内部布局设置合理,符合要求,服务环境和设施清洁、舒适。

指标参考值:

达到本省规定(《江西省卫生服务能力建设工程实施方案(2008-2010年)》)的相关要求。

计算公式:

机构内部布局及服务环境达标率=实际机构内部布局及服务环境达标项数/要求村卫生室达到的机构内部标准布局及服务环境项数(包括功能分区、机构标识、服务环境和设施清洁等)

考核方法:

现场观察。

2.乡村一体化管理中核心制度执行率

指标含义:

在县级卫生行政部门统一规划和组织实施下,以乡镇为范围,对村卫生室的行政、业务、药械、财务和绩效考核等方面予以规范的管理体制。

指标参考值:

行政村卫生室是否实行了乡村卫生服务一体化管理,并达到本省规定(《关于推进乡村卫生服务一体化管理的实施意见》(赣卫农卫字[2010]21号))的相关要求。

计算公式:

乡村一体化管理中核心制度执行率=一体化管理中实际执行的核心管理制度项数/应执行的核心管理制度(包括行政、业务、药械、财务和绩效考核)项数

考核方法:

查阅村卫生室相关资料,随机抽查2所村卫生室并进行查看。

3.公共卫生、基本医疗、基本药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等信息报告合格率

指标含义:

及时、准确、完整上报公共卫生、基本医疗、基本药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等相关信息。

指标参考值:

达到本省规定的相关要求。

计算公式:

公共卫生、基本医疗、基本药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等信息报告合格率=符合规定的信息上报例数/实际上报的公共卫生、基本医疗、基本药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等信息例数×100%

考核方法:

查阅上报信息记录,并从上级业务指导单位核查报告信息的及时、准确、完整情况。

4.违反新农合核心管理制度的次数

指标含义:

村卫生室应严格遵守新农合有关管理要求。

指标参考值:

0

考核方法:

现场查阅相关资料,实地核查。

5.新农合相关服务制度执行率

指标含义:

村卫生室配合做好政策宣传、即时结算报销、信息统计、补偿公示等新农合服务工作。

指标参考值:

达到本省规定的相关要求。

计算公式:

新农合相关服务制度执行率=村卫生室实际提供的新农合服务项数/应提供的(包括政策宣传、即时结算报销、信息统计、补偿公示等)项数。

考核方法:

查阅村卫生室相关资料,现场观察、访谈。

(二)公共卫生服务。

(该考核项目各指标参考值,均按《2011年全省农村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项目实施方案》(赣卫农卫字[2011]10号)的规定执行)

6.健康档案建档率

指标含义:

通过多种信息采集方式为辖区内常住居民,包括居住半年以上的户籍及非户籍居民建立居民健康档案。

以0~6岁儿童、孕产妇、老年人、慢性病患者等人群为重点。

指标参考值:

达到本省规定的相关要求。

计算公式:

健康档案规范化电子建档率=规范化电子建档人数/辖区内常住居民数×100%。

考核方法:

查阅健康档案建立数量,与辖区内常住居民数进行比对。

7.开展健康教育活动的种类和数量

指标含义:

应当通过多种形式开展健康教育活动,包括发放健康教育印刷资料、播放健康教育音像资料、设置健康教育宣传栏并及时进行内容更新等。

指标参考值:

达到本省规定的相关要求。

考核方法:

查阅健康教育设施设备、存档资料和活动记录等。

8.居民基本卫生防病知识知晓率

指标含义:

宣传普及疾病防控等相关卫生防病知识。

指标参考值:

达到本省规定的相关要求。

计算公式:

居民基本卫生防病知识知晓率=被调查者合计答对题数/被调查者应答题总数×100%

考核方法:

随机抽查10名农村居民进行问卷调查。

9.传染病疫情报告率、及时率、准确率

指标含义:

首诊医生在诊疗过程中发现传染病病人、疑似病人和要求报告的病原携带者后,在规定时间内准确进行网络直报。

如无网络直报条件的,应在规定时间内报告至辖区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寄出传染病报告卡。

指标参考值:

达到国家规定的相关要求。

计算公式:

传染病疫情报告率=报告病例数/查出病例数×100%

传染病疫情报告及时率=按规定时限报告数/报告病例总数×100%

传染病疫情报告准确率=填写准确的病例数/报告病例总数×100%

考核方法:

查阅门诊日志登记本,与网络直报记录或寄出的传染病报告卡进行比对。

10.建证(卡)率

指标含义:

及时为辖区内所有居住满3个月的适龄儿童(0~6岁)建立预防接种证和预防接种卡等儿童预防接种档案。

指标参考值:

达到本省规定的相关要求。

计算公式:

建证(卡)率=已建预防接种证(卡)儿童(0~6岁)数/辖区内适龄儿童(0~6岁)数×100%

考核方法:

通过免疫规划信息管理系统抽查建证率,现场查阅儿童预防接种档案,并随机抽查3-5名适龄儿童进行复核。

11.某种疫苗接种率

指标含义:

具备接种资质的村卫生室,根据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免疫程序,对适龄儿童进行常规接种、重点人群针对性接种、强化免疫、查漏补种和应急接种工作。

不具备接种资质的村卫生室,对接种对象进行通知。

指标参考值:

达到国家和本省规定的相关要求。

计算公式:

某种疫苗接种率=实际接种人数/辖区内某种疫苗年度应接种人数×100%或对接种对象通知率=实际通知人数/辖区内应通知接种人数×100%

考核方法:

通过免疫规划信息管理系统抽查某种疫苗接种率,现场查阅儿童预防接种记录,并随机抽查3-5名适龄儿童进行复核。

12.某种传染病及时报告率

指标含义:

发现辖区内艾滋病、结核病、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手足口病、鼠疫、晚期血吸虫病、乙型肝炎、疟疾、包虫病等疾病患者能按照要求及时上报。

指标参考值:

达到国家和本省规定的相关要求。

计算公式:

某种传染病及时报告率=按照要求及时报告的某种传染病患者数/辖区内登记在册的某种传染病确诊病人总数×100%

考核方法:

查阅某种传染病报告记录,与辖区内已确诊的该疾病患者总数进行比对,并随机抽查3-5名该疾病患者进行复核。

13.新生儿访视率

指标含义:

新生儿出院后1周内,医务人员到新生儿家中进行访视,询问新生儿一般情况及预防接种和先天性疾病筛查情况,观察家居环境,并进行体格检查,指导新生儿护理和母乳喂养。

指标参考值:

达到本省规定的相关要求。

计算公式:

新生儿访视率=接受1次及以上访视的新生儿人数/年度辖区内活产数×100%

考核方法:

查阅新生儿访视记录,与同期辖区内活产数进行比对,并随机抽查3-5名新生儿进行复核。

14.儿童健康管理率

指标含义:

对辖区内居住的所有0~6岁儿童进行健康管理,应当至少进行1次随访。

指标参考值:

达到本省规定的相关要求。

计算公式:

儿童健康管理率=接受1次及以上随访的0~6岁儿童数/年度辖区内应管理的0~6岁儿童数×100%

考核方法:

查阅儿童健康管理记录,与辖区内居住的所有0~6岁儿童数进行比对,并随机抽查3-5名适龄儿童进行复核。

15.儿童系统管理率

指标含义:

按照相应频次及要求,对辖区内居住的所有0~6岁儿童进行健康管理。

指标参考值:

达到本省规定的相关要求。

计算公式:

儿童系统管理率=按相应频次要求管理的0~6岁儿童数/年度辖区内应管理的0~6岁儿童数×100%

考核方法:

查阅儿童系统管理记录,与辖区内居住的所有0~6岁儿童数进行比对,并随机抽查3-5名适龄儿童进行复核。

16.早孕建册率

指标含义:

为辖区内孕12周内的孕妇建立《孕产妇保健手册》,并进行1次孕早期随访。

指标参考值:

达到本省规定的相关要求。

计算公式:

早孕建册率=活产数中怀孕12周内建册的人数/辖区内年度活产数×100%

考核方法:

查阅《孕产妇保健手册》,与同期辖区内活产数进行比对,并随机抽查3-5名孕妇进行复核。

17.产前健康管理率

指标含义:

对辖区内孕妇进行产前随访,对孕妇的健康状况和胎儿的生长发育情况进行评估和指导。

指标参考值:

达到本省规定的相关要求。

计算公式:

产前健康管理率=活产数中按照规范要求在孕期接受5次及以上产前随访的人数/辖区内年度活产数×100%

考核方法:

查阅孕产妇产前随访记录,与同期辖区内活产数进行比对,并随机抽查3-5名孕产妇进行复核。

18.产后访视率

指标含义:

对辖区内产后28天内的产妇进行访视,开展产褥期健康管理,指导母乳喂养和新生儿护理等。

指标参考值:

达到本省规定的相关要求。

计算公式:

产后访视率=活产数中产后28天内接受过1次及以上产后访视的产妇人数/辖区内年度活产数×100%

考核方法:

查阅产后访视记录,与同期辖区内活产数进行比对,并随机抽查3-5名孕产妇进行复核。

19.妇女病普查率

指标含义:

动员辖区内适龄妇女参加重点妇女病普查。

指标参考值:

达到本省规定的相关要求。

计算公式:

妇女病普查率=某种妇女病实际检查人数/年度辖区内某种妇女病应检查人数×100%

考核方法:

查阅妇女病普查记录,与同期辖区内某种妇女病应检查人数进行比对,并随机抽查3-5名适龄妇女进行复核。

20.老年居民健康管理率

指标含义:

对辖区内65岁及以上常住居民每年进行1次老年人健康管理,包括健康体检、健康咨询指导和干预等,并及时将相关信息记入健康档案。

指标参考值:

达到本省规定的相关要求。

计算公式:

老年居民健康管理率=接受健康管理人数/年度辖区内65岁及以上常住居民数×100%

考核方法:

查阅老年居民健康档案,与辖区内65岁及以上常住居民数进行比对,并随机抽查3-5名65岁及以上老年居民进行复核。

21.高血压患者健康管理率

指标含义:

将辖区内35岁及以上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纳入健康管理,为其建立健康档案。

指标参考值:

达到本省规定的相关要求。

计算公式:

高血压患者健康管理率=年内已管理高血压人数/年度辖区内高血压患病总人数×100%

考核方法:

查阅高血压患者健康档案,与辖区内35岁及以上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数进行比对,并随机抽查3-5名高血压患者进行复核。

22.高血压患者规范管理率

指标含义:

对辖区内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每年提供至少4次面对面的随访以及1次较全面健康检查。

指标参考值:

达到本省规定的相关要求。

计算公式:

高血压患者规范管理率=按照要求进行高血压患者管理的人数/年度管理高血压患者人数×100%

考核方法:

查阅高血压患者健康档案,与同期辖区内已管理的高血压患者数进行比对,并随机抽查3-5名高血压患者进行复核。

23.高血压管理人群血压控制率

指标含义:

通过开展高血压健康管理,有效控制高血压患者血压水平。

指标参考值:

达到本省规定的相关要求。

计算公式:

高血压管理人群血压控制率=最近一次随访血压达标人数/已管理的高血压人数×100%

考核方法:

查阅高血压患者健康档案,与同期辖区内已管理的高血压患者数进行比对,并随机抽查3-5名高血压患者进行复核。

24.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率

指标含义:

将辖区内确诊的2型糖尿病患者纳入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并为其建立健康档案。

指标参考值:

达到本省规定的相关要求。

计算公式:

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率=年内已管理糖尿病人数/年度辖区内糖尿病患病总人数×100%

考核方法:

查阅糖尿病患者健康档案,与辖区内35岁及以上确诊的2型糖尿病患者数进行比对,并随机抽查3-5名糖尿病患者进行复核。

25.糖尿病患者规范管理率

指标含义:

对辖区内35岁及以上确诊的2型糖尿病患者,每年至少进行4次面对面的随访以及1次较全面的健康检查,对患者进行评估和分类干预。

指标参考值:

达到本省规定的相关要求。

计算公式:

糖尿病患者规范管理率=按照要求进行糖尿病患者管理的人数/年度管理糖尿病患者人数×100%

考核方法:

查阅糖尿病患者健康档案,与同期辖区内已管理的糖尿病患者数进行比对,并随机抽查3-5名糖尿病患者进行复核。

26.糖尿病管理人群血糖控制率

指标含义:

通过开展糖尿病健康管理,有效控制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

指标参考值:

达到本省规定的相关要求。

计算公式:

糖尿病管理人群血糖控制率=最近一次随访空腹血糖达标人数/已管理的糖尿病患者人数×100%

考核方法:

查阅糖尿病患者健康档案,与同期辖区内已管理的糖尿病患者数进行比对,并随机抽查3-5名糖尿病患者进行复核。

27.重性精神疾病患者规范管理率

指标含义:

在精神卫生专业机构的指导下,按照《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管理服务规范》要求对辖区内重性精神疾病患者进行登记和管理。

指标参考值:

达到本省规定的相关要求。

计算公式:

重性精神疾病患者规范管理率=每年按照规范要求进行管理的确诊重性精神疾病患者数/所有登记在册的确诊重性精神疾病患者数×100%

考核方法:

查阅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登记资料及管理记录,与辖区内登记在册的重性精神疾病患者数进行比对,并随机抽查1名重性精神疾病患者及其家属复核。

28.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及时率

指标含义:

按照规定时限上报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及其相关信息。

指标参考值:

达到国家和本省规定的相关要求。

计算公式: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及时率=按规定时限报告数/应报告总数×100%

考核方法:

查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记录,与网络直报等记录进行比对。

(三)基本医疗服务。

29.医疗文书合格率

指标含义:

村卫生室门诊病人要有登记,处方书写符合《处方管理办法》中的相关规定。

指标参考值:

达到卫生行政部门登记规定和《处方管理办法》中的有关规定要求。

计算公式:

医疗文书合格率=书写合格的处方数/抽查处方总数×100%。

考核方法:

随机抽查前一年100张门诊处方(每月8张左右)。

30.违反有关核心业务管理规范的次数

指标含义:

建立健全并落实一次性医疗物品、医疗废物、消毒隔离等规范管理制度。

指标参考值:

0

考核方法:

查阅村卫生室相关制度并进行现场抽查。

31.相关业务知识、技能考核合格率

指标含义:

村卫生室人员具备相关业务知识和技能。

指标参考值:

按时完成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培训学时、考核成绩合格。

计算公式:

相关业务知识、技能考核合格率=考核合格的人员数/接受考核的村卫生室人员总数×100%

考核方法:

现场考核。

32.处方合理用药比例

指标含义:

门诊处方书写内容及格式符合规定,合理使用抗生素、激素、注射剂等,无重复用药、配伍禁忌等。

指标参考值:

达到《处方管理办法》中的有关规定要求。

计算公式:

处方合理用药比例=合理用药的处方数/抽查处方总数×100%

考核方法:

随机抽查前一年100张门诊处方(每月8张左右)。

33.处方基本药物使用比例

指标含义:

村卫生室在规定的基本药物目录内使用药物情况。

指标参考值:

暂不作相关要求。

计算公式:

处方基本药物使用比例=处方中基本药物数/抽查处方使用药物总数×100%

考核方法:

随机抽查前一年100张门诊处方(每月8张左右)。

(四)满意度评价。

34.村委会满意度

指标含义:

村委会对村卫生室执行管理要求和完成工作任务情况的满意程度。

指标参考值:

满意度≥80%。

计算公式:

村委会满意度=评价满意的人数/接受调查的村委会成员数×100%

考核方法:

随机调查3名村委会成员(不记名)。

35.乡镇卫生院对村卫生室参与或协助工作完成情况满意度

指标含义:

乡镇卫生院对村卫生室参与或协助完成的相关工作的满意程度。

指标参考值:

满意度≥80%。

计算公式:

乡镇卫生院对村卫生室参与或协助工作完成情况满意度=评价满意的人数/接受调查的相关单位人员总数×100%

考核方法:

随机调查5名上级业务指导单位(至少包括3个不同单位)不同部门的工作人员(不记名)。

36.社会公众满意度

指标含义:

社会公众对村卫生室提供服务的满意程度,包括医德医风、服务质量、服务态度、服务费用和服务环境等内容。

指标参考值:

满意度≥80%。

计算公式:

社会公众满意度=评价满意的人数/接受调查的社会公众总人数×100%

考核方法:

随机调查10名服务对象(不记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