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发电项目申请报告.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2818362 上传时间:2023-05-04 格式:DOC 页数:45 大小:1.17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光伏发电项目申请报告.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5页
光伏发电项目申请报告.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5页
光伏发电项目申请报告.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5页
光伏发电项目申请报告.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5页
光伏发电项目申请报告.doc_第5页
第5页 / 共45页
光伏发电项目申请报告.doc_第6页
第6页 / 共45页
光伏发电项目申请报告.doc_第7页
第7页 / 共45页
光伏发电项目申请报告.doc_第8页
第8页 / 共45页
光伏发电项目申请报告.doc_第9页
第9页 / 共45页
光伏发电项目申请报告.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45页
光伏发电项目申请报告.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45页
光伏发电项目申请报告.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45页
光伏发电项目申请报告.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45页
光伏发电项目申请报告.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45页
光伏发电项目申请报告.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45页
光伏发电项目申请报告.doc_第16页
第16页 / 共45页
光伏发电项目申请报告.doc_第17页
第17页 / 共45页
光伏发电项目申请报告.doc_第18页
第18页 / 共45页
光伏发电项目申请报告.doc_第19页
第19页 / 共45页
光伏发电项目申请报告.doc_第20页
第20页 / 共45页
亲,该文档总共4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光伏发电项目申请报告.doc

《光伏发电项目申请报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光伏发电项目申请报告.doc(4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光伏发电项目申请报告.doc

xxxxxx有限公司

600kWp分布式光伏发电(自发自用、余电上网)项目

申请报告

xxxxxx有限公司

二〇一六年十一月

600KWp分布式光伏发电(自发自用、余电上网)项目项目申请报告

目录

第一章项目概况 1

1.1建设单位简介 1

1.2太阳能资源和气象条件 1

1.3建设条件 2

1.4建设类型 2

1.5装机容量 3

1.6太阳能光伏系统的选型布置 3

1.7电池阵列运行方式和倾角的选择 5

1.8逆变器的选择 6

1.9项目总投资 6

1.10预计发电量 7

1.11方针接线方案设计 9

1.12系统防雷接地方案 11

第二章发展规划分析和产业政策分析 12

2.1发展规划分析. 12

2.2产业政策分析. 13

第三章建设方案 15

3.1可利用建筑屋顶面积情况 15

3.2发电计量系统配置方案 15

3.3运营维护方案 16

第四章进度计划 21

第五章保障措施 23

5.1组织协调措施 23

5.2监督管理措施 24

5.3运营管理措施 25

5.4检修管理设计 26

第六章节能减耗分析 23

6.1用能标准和节能规范 23

6.2能耗状况和能耗指标分析 30

6.3本工程节能分析 30

第七章技术经济分析 32

7.1综合数据表 32

7.2估算范围 32

7.3估算依据 32

7.4建设投资估算 33

7.5资金配套方案 34

附图:

项目地理位置图

附件:

营业执照

租赁合同

II

600kWp分布式光伏发电(自发自用、余电上网)项目项目申请报告

第一章项目概况

1.1建设单位简介

xxxxxx有限公司位于xxxxxx,注册资本500万元。

企业经营范围:

光伏发电技术研发;光伏发电工程施工及管理;园林绿化工程、亮化工程、市政工程施工;建筑水电暖安装。

本项目太阳能电站的安装地点为豪润果蔬市场建筑物屋顶。

1.2太阳能资源和气象条件

全年平均日照总时数2548.8小时,日照百分率为57%。

最多为2827.4小时(1968年),最少为2276.0小时(1964年)。

xxx区地处中纬度,太阳辐射能比较丰富。

历年平均太阳总辐射量为124.3千卡/平方厘米,5、6月份最多,为15.1千卡/平方厘米,12月份最少,为5.7千卡/平方厘米。

月份

空气温度

相对湿度

每日的太阳辐射

大气压力

风速

土地温度

单位

摄氏度

%

度/平方米/日

千帕

米/秒

摄氏度

一月

-2.5

59.4%

2.88

101.9

3.3

-1.0

二月

0.2

54.7%

3.74

101.7

3.6

1.5

三月

5.8

53.5%

4.61

101.3

4.1

7.5

四月

13.3

56.5%

5.53

100.7

4.5

15.6

五月

18.9

64.4%

5.75

100.2

3.9

21.0

六月

23.8

66.4%

5.46

99.8

3.8

24.6

七月

26.3

78.1%

4.94

99.6

3.2

26.2

八月

25.3

80.5%

4.67

99.9

2.8

25.1

九月

20.8

72.6%

4.37

100.6

2.8

21.3

十月

14.6

67.0%

3.62

101.2

3.1

15.5

十一月

6.6

65.6%

2.92

101.6

3.4

7.6

十二月

-0.2

61.5%

2.56

101.9

3.3

1.1

年平均数

12.8

65.1%

4.25

100.8

3.5

13.9

1.3建设条件

经过图纸勘测和设计要求,豪润果蔬市场楼屋顶可用于分布式太阳能光伏发电建设,建筑屋顶周围地形无明显的高大障碍物,光照良好。

太阳能开发利用资源较好。

兼备了良好的软硬件建设条件。

1)平坦稳定的地形、地貌情况,周围无高大建筑遮挡;

2)良好的气候条件富集的太阳光照资源,保证较稳定的发电量;

3)厂区现有自用电量较大,本工程所发电力可通过生产车间就地自行消纳;

4)园区内配电网络线径具有足够的承载能力,不用进行额外电力改造;

5)便利的交通、运输条件和生活条件;

6)能产生附加的经济、生态效益,有助于抵消部分电价成本;

7)良好的示范条件,为山东省分布式光伏项目起到示范作用,具有一定的社会影响力。

1.4建设类型

本项目总装机容量为600kWp,推荐采用集中发电、集中并网方案。

电池组件选用280Wp单晶硅电池组件,采用最佳倾角为30°固定安装在支架上。

本项目逆变器分5路输入,每路由21块太阳电池组件串联后输入。

逆变器输出电压为交流380V,采用交流三相380V电压在用户侧并网(自发自用,余电上网)。

太阳电池组件布置在房屋屋顶,逆变器布置位置根据现场情况确定,安装方式暂定为挂墙安装,安装距地面距离为1.5m以上,便于观察数据。

效果图如图:

1.5装机容量

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是国家能源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项目地点全年平均日照总时数1606小时,在闲置厂房屋顶开发利用太阳能资源建设光伏电站,符合国家产业政策。

xxxxxx有限公司利用xxx豪润果蔬市场开发有限公司开发的豪润果蔬市场楼屋顶进行平铺安装,屋顶可用面积共计1.51万平米,屋顶分布式电站装机容量为600kWp。

1.6太阳能光伏系统的选型布置

根据系统设计软件及项目建设地具体情况,太阳能电池阵列采用沿建筑屋面平铺式安装于厂房建筑物屋顶。

拟采用280Wp太阳能光伏组件2143块,使用25KW组串型并网逆变器,数量共23台。

本次项目选择280Wp的单晶硅太阳电池组件。

如下图所示:

280Wp单晶硅太阳电池组件的参数如下表:

组件型号

LR6-60/280W

最大功率Pm(W)

280

开路电压Voc(V)

39.22

短路电流Isc(A)

9.305

峰值功率电压Vmp(V)

31.96

峰值功率电流Imp(A)

8.769

组件效率ηc(%)

17.12

功率工差

0~+5W

标称工作温度

-40℃~+85℃

最大系统电压(V)

DC1000V

最大保险丝额定电流(A)

15A

组件重量

18.2kg

组件尺寸

1650X991X40mm

正面最大静荷载(雪荷载)

5400pa

背面最大静荷载(风荷载)

2400pa

太阳电池组件工作寿命:

正常使用25年后组件输出功率衰减不超过初始值的20%。

1.7电池阵列运行方式和倾角的选择

本项目电池阵列采用固定式安装。

经PVsyst软件计算,最佳倾角选择为30°,支架结构见下图:

1.8逆变器的选择

逆变器作为光伏发电系统中将直流电转换为交流电的关键设备之一,其选型对于发电系统的转换效率和可靠性具有重要作用。

结合《国家电网公司光伏电站接入电网技术规定》及其他相关规范的要求,在本工程中逆变器的选型主要考虑以下技术指标:

Ø单台容量大

Ø转换效率高

Ø直流输入电压范围宽

Ø输出电流谐波含量低、功率因数高

Ø具有低电压耐受能力

Ø具有耐受系统频率异常的能力

Ø具有一定的抗干扰能力、环境适应能力、瞬时过载能力

Ø具有交流过压、欠压保护,超频、欠频保护,防孤岛保护,短路保护等

Ø因本项目装机容量为600kWp,综合以上因素,本项目选择25KW组串型并网逆变器,数量共23台。

1.9项目总投资

项目总投资人民币550万元。

1.10预计发电量

本项的示范目标是将可再生能源(太阳能光伏)的利用与建筑完美结合,达到建筑节能、可再生能源利用、建筑美观、环境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谐发展。

理论发电量

本项目装机容量为600kWp,日峰值日照小时数为4.4h,经计算,得出本工程年理论平均发电量为84.68万度。

600kWp电池阵列逐年理论发电量统计表

年份

发电量(度)

年份

发电量(度)

第1年

935047

第14年

840700

第2年

901853

第15年

835554

第3年

896710

第16年

830407

第4年

891568

第17年

825261

第5年

886424

第18年

820115

第6年

881281

第19年

814969

第7年

876139

第20年

809823

第8年

871577

第21年

804677

第9年

866430

第22年

799530

第10年

861284

第23年

794384

第11年

856138

第24年

789238

第12年

850992

第25年

784092

第13年

845846

年平均发电量

84.68万度

计算结果:

电站建成后第一年上网发电量为93.50万度。

在运行期25年内的年平均发电量为84.68万度,年利用小时数为1606h。

本项目每年可节约标准煤258.27吨,减少烟尘排放量约4.10吨,二氧化碳约703.83吨、二氧化硫约6.50吨、氮氧化物约0.78吨。

25年生命周期总共可节约标准煤6456.75吨,减少烟尘排放量约102.5吨,二氧化碳约17595.75吨、二氧化硫约162.5吨、氮氧化物约19.5吨。

1.11方针接线方案设计

1.11.1太阳电池组件的串、并联设计

太阳电池组件串联的数量由逆变器的最高输入电压、最低工作电压、以及太阳电池组件允许的最大系统电压所确定。

太阳能电池组串的并联数量由逆变器的额定容量确定。

本工程所选25kW逆变器的最高允许输入电压Vdcmax为850V,输入电压MPPT工作范围为260V~850V。

280Wp单晶硅太阳电池组件的开路电压Voc为39.22V,最佳工作点电压Vmp为31.96V。

电池组件串联数量计算

计算公式:

INT(Vdcmin/Vmp)≤N≤INT(Vdcmax/Voc)

式中:

Vdcmax——逆变器输入直流侧最大电压;

Vdcmin——逆变器输入直流侧最小电压;

Voc——电池组件开路电压;

Vmp——电池组件最佳工作电压;

N——电池组件串联数。

经计算及综合分析得:

280Wp单晶硅串联光伏电池数量N为:

18≤N≤22,结合逆变器最佳输入电压和电池组件工作环境等因素综合分析,最终确定280Wp单晶硅太阳电池组件的串联数为21(串)。

1.11.2电池组件单元排布方式

光伏组件排布图如下:

11-1商铺

11-2商铺

11-2商铺

11-3商铺

11-2商铺

11-3商铺

11-3商铺

12-1商铺

12-1商铺

12-2商铺

1.12系统防雷接地方案

防雷采用房屋本身的避雷带,将太阳电池板四周铝合金框架与支架可靠连接,所有支架均进行等电位连接,并与屋面避雷带可靠连接。

采用房屋原有的接地网作为接地网,电气设备的接地引下线,应沿建筑物外墙外表面敷设,经最短路径接地,接地引下线采用不小于40*4的镀锌扁钢或者不小于95mm2的多股铜线,接地引下线的长度不宜超过30m。

第二章发展规划分析和产业政策分析

2.1发展规划分析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煤炭生产和消费国,能源将近76%由煤炭供给,这种过度依赖化石燃料的能源结构已经成了很大的环境、经济和社会负面影响。

大量的煤炭开采、运输和燃烧,对我国的环境已经造成了极大的破坏。

大力开发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等可再生能源利用技术是保证我国能源供应安全和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中指出:

推动能源结构优化升级。

统筹水电开发与生态保护,坚持生态优先,以重要流域龙头水电站建设为重点,科学开发西南水电资源。

继续推进风电、光伏发电发展,积极支持光热发电。

以沿海核电带为重点,安全建设自主核电示范工程和项目。

加快发展生物质能、地热能,积极开发沿海潮汐能资源。

完善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发电扶持政策。

优化建设国家综合能源基地,大力推进煤炭清洁高效利用。

《山东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中指出:

调整优化能源结构。

以发展清洁低碳能源为主攻方向,推动能源结构持续优化。

加强煤炭分质分级、清洁化利用,大幅提高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利用规模,大力推动绿色电力、绿色热力、绿色燃料生产和应用。

扩大风电、光伏、核电等装机规模。

继续扩大太阳能、生物质能和浅层地温能等可再生能源在供暖、热水等领域的应用,提高城镇集中供热普及率。

2.2产业政策分析

当前国际上最新的研发热点主要集中在低成本、高效率、高稳定性的光伏逆变器件和光伏建筑集成应用系统等方面,专用逆变器设备和相关系统的最佳配置涉及到多项技术。

美国、德国、荷兰、日本、澳大利亚等国家在光伏屋顶计划的激励下,许多企业和研究机构成功的推出了多种不同的高性能逆变器。

产业化发面、光伏发电发展的初期主要是依靠各国政府在政策及资金方面的大力支持,现在已逐步商业化,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许多大公司的介入,使产业化进程大大加快。

预计今后10年光伏组件的生产将以每年增长20%-30%甚至更高的递增速度发展,目前,世界光伏产业以31.2%的平均年增长率高速发展,已成长为当今世界最受关注、增长幅度最快的能源产业之一。

自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国外发达国家掀起了发展“屋顶光伏发电系统”的研发高潮,屋顶光伏发电系统不单独占地,将太阳电池安装在现有的屋顶上,并网发电,有利于普及,有利于战备和能源安全,所以受到了全国的重视。

日本在光伏发电与建筑相结合的市场上已经做了十几年的努力,预计到2015年光伏屋顶发电系统总容量达到17600MW。

日本光伏屋顶发电的特点是:

太阳电池组件和屋顶建筑材料形成一体,如“太阳电池瓦”和“太阳电池玻璃墙幕”等,这样太阳电池就可以很容易地被安装在建筑物上,也容易被建筑公司所接受。

1997年6月,美国前总统克林顿宣布实施“百万个太阳能屋顶计划”,属于发展国家的印度也在1997年12月宣布到2020年将建成50套太阳能屋顶发电系统。

山东的可再生能源中所占比例较小,而太阳能发电技术已日趋成熟,从资源量以及太阳能产品的发展趋势来看,开发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将有利于改善电网能源电力结构,有利于增加可再生能源的比例,有利于优化系统电源结构。

山东位于N34°25′-38°23′、E122°43′-144°36′,南北最大长度约420㎞,东西最大宽度约700㎞,境内有沿海、平原、丘陵、山地等多种地形,使之太阳辐射的差异较大。

山东省太阳能资源较为丰富,年总辐射在4480-5800MJ/㎡之间。

本项目位于山东省北部沿海地带,项目所在地太阳能资源丰富。

该电站建成后,与当地电网并网运行,可有效缓解地方电网的供需矛盾,促进地区经济可持续发展。

同时也可充分利用我国的太阳能资源,保障我国能源供应战略安全。

本项目的建设依据《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末)》(修正),属于第一类“鼓励类”第五项“新能源”第一条“太阳能热发电集热系统、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集成技术开发应用、逆变系统开发制造”,属于国家鼓励发展行业和产品,项目符合国家有关产业政策的要求。

第三章建设方案

3.1可利用建筑屋顶面积情况

本项目屋顶光伏电站以屋面平铺安装方式,所需有效屋顶面积约为1.3万㎡,本项目有可用屋顶面积约为1.52万㎡,满足系统建设要求。

3.2发电计量系统配置方案

电能计量装置的管理必须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实施细则》、《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法》、《供电营业规则》等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并接受国家有关部门的监督。

根据DL/T448-2000《电能计量装置技术管理规程》,发电企业负责管理本企业内部考核用电能计量装置,并配合当地供电企业管理与本企业有关的贸易结算用电能计量装置。

发电企业在电能计量中的职责包括:

发电企业负责本企业电能计量装置的管理工作,并设立计量专职工程师处理日常管理工作;设立电测计量室,开展正常的电能计量业务工作。

光伏电站计量仪表示意图如下:

电能计量仪表按照电力行业标准DL/T448-2000《电能计量装置技术管理规程》及DL/T614-2007《多功能电能表》规定选择适用的电能表,并配套合适的电压和电流互感器,对上网电量、自用电电量进行检测计量,其选型、维护、运行均需满足相应国家或电力行业标准。

3.3运营维护方案

3.3.1数据采集方案

本方案采用高性能工业控制PC机作为系统的现场监控主机,可以每天24小时不间断对所有的并网逆变器进行运行数据的监测。

光伏并网系统的监测软件可连续记录运行数据和故障数据。

提供多机通讯软件,采用RS485或Ethernet(以太网)远程通讯方式,实时采集电站设备运行状态及工作参数并上传到监控主机。

监控主机可记录和查看下列信息:

电站当前发电总功率、日总发电量、累计总发电量及每天发电功率曲线图;可查看每台逆变器的运行参数,主要包括:

直流电压、直流电流、直流功率、交流电压、交流电流、逆变器机内温度、时钟、频率、功率因数、当前发电功率、日发电量、累计发电量、每天发电功率曲线图;可监控所有逆变器的运行状态,采用声光报警方式提示设备出现故障,可查看故障原因及故障时间;环境监测功能,可监测运行环境参数:

主要包括日照强度、室外温度、室内温度和电池板温度等参量;设置标准电池发电监测装置,监测电池发电情况。

3.3.2数据计量远传方案

计算机采用全中文计量软件来进行数据采集,通过RS485接口连接到功率调节器,并将所采集的数据进行相应的处理,形成图形显示界面和数据表格形式显示界面,并统计每天、每月、每年的各种参数的分项数据和汇总数据,也可以形成实时数据,用发电曲线图表的形式进行存储,所有数据全部存储到计算机硬盘的一个专用的文件夹内,这样可以调出以前任何一天的运行数据。

该装置通过开放的通讯端口,可远传数据给信息控制中心,对发电系统数据进行实时监控。

太阳能显示展板能够为人们展示太阳能发电的参数如系统发电功率、日发电量、总发电量等数据,并能够提供系统的发电原理简图和一些环保说明的文字(例如安装太阳能发电系统后CO2的减排量、燃油节省量、环境绿化贡献量)等,充分体现了环保、节能、减排的现代化意识和色彩。

3.3.3运行维护

(1)运行期间正常的定期维护工作。

光伏发电系统的日常维护主要是监控发电系统运行状态,定期清洁电池组件表面、定期的系统检查维护。

建设单位对运行期间突发事件处理提供及时技术支持。

(2)运行期间故障的及时响应和修正。

对于易损组件,将提供备品备件,以供故障时直接更换,使故障恢复时间达到最短。

(3)相关的运行维护还包含:

硬件及系统软件在扩充功能和更新换代时的技术支持;应用软件在扩充功能和更新换代时的技术支持;用户终端在扩充时的咨询和技术支持。

3.3.4光伏组件的维护

对于太阳能光伏发电,其影响因素包括:

天气状况、大气质量、太阳能光伏组件表面的灰尘及空气中的油渍颗粒等。

所以,一般情况下,太阳能电池板表面有灰尘和树叶、鸟粪等遮挡物附着,易于产生热斑效应,会大大降低系统的发电量,同时也会缩短光伏组件的使用寿命,必须对组件进行表面清洁。

太阳能光伏组件表面油渍颗粒的清洗,一般用清水加特定清洁剂进行冲洗,其中清洁剂禁止选用化学用品和对玻璃有腐蚀性的碱性试剂,以防对组件表面的玻璃及组件周围其它涂料层的腐蚀,清洗同时要避免太阳能电池板接线盒进水而引起短路和接地故障,由于太阳能组件倾斜安装,其它的灰尘等小颗粒污垢的清理,自然雨水的冲洗就足够。

3.3.5机械结构的维护

机械结构的维护主要为:

组件支架的维护;并网系统路由桥架和屋面马道维护。

在每年春秋末期雨雪季节来临前,要求对支架固定系统进行防腐和防锈养护,同时要检查紧固件是否松动和脱落。

防腐和防锈主要为在钢才表面及紧固件防锈粉剂的涂抹,钢材表面一般要除锈并涂抹防锈漆,紧固件一般要涂抹黄油等油物以防锈并方便日后维修的拆卸。

3.3.6逆变器的维护

逆变器的维护,用户可以根据逆变器的监测显示是否有错误的显示信息来判断其工作正常与否。

逆变器的维护和维修须通知设备生产或安装厂家,任何非授权人员不得进行操作。

保修人员在开始之前,应仔细观察逆变器及全部设备的工作情况。

3.3.7配电系统的检修

配电系统的检修包括:

Ø配电线路的检修,检测线路是否存在绝缘套皮破损漏电现象;检查线路端线接线是否存在松动现象;

Ø配电电器的检测,检测配电系统直流断路器、交流断路器、避雷器和保险是否有烧毁损坏现象,并对应其说明书对其各项电气参数进行检测。

Ø检测系统接地,检测直流系统、交流系统和逆变器系统是否可靠接地,系统及箱体接地电阻不得小于3欧姆。

第四章进度计划

项目进度安排如下所示:

(1)建设前期工作阶段

①分布式光伏发电可行性论证;

②对厂区地理位置、气象数据、太阳能辐射量进行分析;

③搜集相关资料。

(2)设计阶段

①根据当地太阳能辐射情况和负载容量分析设计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容量配置及具体分布情况;

②根据厂区实际情况设计太阳能阵列布置;

③确定太阳能电池板的架设方式及位置。

(3)建设准备阶段

①技术准备:

熟悉审查施工图纸,编制预算,施工预算;

②物资准备:

施工所需设备、材料、加工件、施工机具等;

③施工现场准备:

搭建生产用临时设施,解决施工所需的水、电、道路。

(4)建设实施阶段

①施工开建本示范工程发电项目;

②建设项目的配套设施;

③进行太阳电池支架的基础制作,配电室机电安装,太阳电池支架制作安装、太阳能电池方阵的安装;

④布线、安装电缆。

(5)施工验收阶段

①电气设备的安装调试,系统的并网运行调试,试运行;

②竣工验收。

该项目建设期为6个月,计划于2017年1月开工建设,到2017年6月全部完成并网发电。

详见实施进度表

项目实施进度计划表

时间

项目名称

2017.1—2017.6

项目立项定点

前期准备

设备购置安装

竣工验收

第五章保障措施

5.1组织协调措施

5.1.1项目管理机构组成

组织机构设置的目的,是为了产生组织功能,实现工程项目管理的总目标。

组织机构设置应遵循“因目标设事,因事设机构定编制,按编制设岗位定人员”原则。

组织机构设置还应考虑工程项目的规模及本公司的具体情况。

为了确保本项目要求,我们成立一个由具有丰富工程施工、实施经验及工程项目管理经验的精干人员组成的项目经理部,全面负责工程项目的设计施工管理和协调工作。

5.1.2项目管理人员职责

从整个施工程序上来看,基本上分为五个阶段:

系统深化设计、隐蔽工程施工及验收、线路敷设、设备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