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兴县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十二五规划文稿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81975 上传时间:2023-04-28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29.6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永兴县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十二五规划文稿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永兴县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十二五规划文稿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永兴县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十二五规划文稿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永兴县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十二五规划文稿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永兴县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十二五规划文稿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永兴县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十二五规划文稿Word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0页
永兴县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十二五规划文稿Word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0页
永兴县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十二五规划文稿Word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0页
永兴县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十二五规划文稿Word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0页
永兴县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十二五规划文稿Word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0页
永兴县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十二五规划文稿Word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0页
永兴县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十二五规划文稿Word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0页
永兴县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十二五规划文稿Word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0页
永兴县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十二五规划文稿Word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0页
永兴县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十二五规划文稿Word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0页
永兴县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十二五规划文稿Word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0页
永兴县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十二五规划文稿Word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0页
永兴县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十二五规划文稿Word格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0页
永兴县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十二五规划文稿Word格式.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0页
永兴县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十二五规划文稿Word格式.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0页
亲,该文档总共2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永兴县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十二五规划文稿Word格式.docx

《永兴县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十二五规划文稿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永兴县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十二五规划文稿Word格式.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永兴县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十二五规划文稿Word格式.docx

《国务院关于完善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政策的意见》(国发[2006]17号);

《财政部关于印发〈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基金征收使用管理暂行办法〉》(财综[2006]29号);

《财政部关于加强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资金管理的通知》(财企[2006]202号);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水利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政策有关配套文件的通知》(发农经[2006]1249号);

《国家发改委关于湖南省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政策实施方案的复函》(发改农经[2006]1488号);

《水利部关于印发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规划编制工作大纲的函》(水移函[2006]421号);

《湖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完善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政策的意见》(湘政发[2007]4号);

《湖南省水库移民开发管理局关于做

3

好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人口核定登记工作的通知》(湘移发[2007]2号);

《湖南省水库移民开发管理局关于确定大中型水库农村移民后期扶持方式的指导性意见》(湘移发[2007]3号);

《湖南省水库移民开发管理局关于印发〈湖南省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规划实施管理办法〉的通知》(湘移发[2010]5号);

永兴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及中长期规划;

移民村组社会经济现状调查资料;

其他有关移民工作的方针政策和资料。

规划编制以移民村、组(自然村)为基本单元。

投资估算单价:

一是经上级机关批准的相关专业规划单价;

二是以相关专业定额计算出的单价。

在规划编制过程中,承蒙省、市发改委和移民局的领导、专家们的精心指导和竭诚帮助,在此一并表示衷心感谢!

由于时间仓促,编者水平有限,疏漏不足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4

第一章基本情况

第一节水库工程建设基本情况

我县共有大、中型水库5座,包括青山垅水库、龙潭水库、黄口堰水库和永兴电站、永兴二级电站。

青山垅水库为1966年动工兴建,1972年完成主体工程,库容1.36亿方,灌溉永兴、资兴、安仁三县市耕地面积39.84万亩;

龙潭水库是青山垅水库配套工程,于1958年动工兴建,1983年完成主体工程,库容

0.61亿方,设计灌溉面积11.81万亩;

黄口堰水库于1959年动工兴建,库容0.108亿方,设计灌溉面积3.2万亩,这3座水库都是以防洪、灌溉为主。

永兴水电站、永兴电站(二级)库区以发电为主,总库容1.1358亿方,总装机5万千瓦,年发电量

2.52亿度,灌溉面积5万亩。

永兴水电站工程最初为1966年动工兴建的便江水轮泵电站,后于1986年改建,1990建成永兴水电站;

永兴二级电站于2003年建成。

5座大中型水库总库容

3.2133亿方,总灌溉面积48.04万亩。

详见附表1.1:

大中型水库概况表。

这五座水库自建成投运以来为我县的经济发展及环境治理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第二节水库淹没和移民搬迁安臵基本情况我县大中型水利水电工程淹没区移民安臵区主要涉及15个乡镇(区、场)65个村325个组,共搬迁移民19020人,淹没5

土地4.09万亩(淹没耕地1.2万亩),拆迁房屋198902.1平方米;

其中青山垅水库淹没土地1.7万亩(淹没耕地0.62万亩),拆迁房屋65632平方米,搬迁人口5977人;

龙潭水库淹没土地0.96万亩(淹没耕地0.28万亩),拆迁房屋47520平方米,搬迁人口4151人;

黄口堰水库淹没土地0.32万亩,(淹没耕地0.07万亩),拆迁房屋40230平方米,搬迁人口3681人,永兴水电站、永兴二级电站水库淹没土地0.99万亩(淹没耕地0.19万亩),拆迁房屋45390.1平方米,搬迁人口3719人;

三峡移民246人;

外省县市水库移民1246人,详见附表1.2:

永兴县大中型水库淹没与移民搬迁安臵情况表。

我县水库移民搬迁安臵工作始于1958年,2003年接受三峡移民,到2006年基本结束。

自移民动迁以来,我县共安臵移民19020人,其中本县安臵19020人,农业人口安臵19020人。

在1990年以前,没有系统的移民安臵规划,自1990年至2006年我县共投入移民扶持资金155.7万元,农村移民人均补偿224元。

第三节2006年—2010年后扶规划实施基本情况

一、直补资金发放与项目扶持情况。

1.直补到人落实情况:

十一五期间,全县共核定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扶直补人口6837人,两者结合133人,发放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扶直补款1454.84万元。

2.基础设施建设情况:

2006年至2009年共计划项目394个,已完成项目364个,调整项目23个。

针对移民基础设施落6

后的问题,我县在十一五期间狠抓移民基础设施建设,努力改变库区落后面貌,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建设基础设施项目286个,总投入6094.5万元,其中安全饮水投入414.8万元,打井12口,铺设管网101千米,建设蓄水池600立方米,受益人口39716人,其中移民10568人;

道路交通投入4990.7万元,建设公路306公里,桥梁11座,码头(渡口)4座,受益人口78386人,受益移民15786人;

基本口粮及农田水利投入540.3万元,开发整理土地26亩,建设排灌站4个,渠道20.4千米,涵闸1座,维修山塘20个,受益人口37456人,受益移民10063人;

农村供电投入126万元,增设(维修)变压器6座,架设(恢复)低压线路33.3千米,受益人口11041人,受益移民2406人;

农村沼气投入22.7万元,建设沼气池118口,受益移民155人。

3.社会事业建设情况:

社会事业建设投入362.3万元,其中移民新村建设投入263.5万元,扶持建设移民新村7处,结合新村建设改造移民危房2600平方米,受益移民135人;

文化教育投入12.3万元;

医疗卫生投入24万元,建设移民卫生室2个;

生态及环境投入62.5万元,治理塌岸5处。

4.产业开发建设情况:

产业开发投入653万元,其中种植业475.5万元,发展经济作物110亩,经济林1840亩,水果1180亩;

养殖业投入129.5万元,养鱼103亩,牛60头,猪、羊2200只,家禽2000只;

二、三产业投入48万元,扶持移民企业27

个。

5.移民培训情况:

移民培训投入51万元,培训移民964人次,其中种养殖业实用技术培训809人次,就业技能培训155人次,转移民劳动力314人。

二、总体效果评价。

十一五期间,全县移民经济社会发展保持了较好的势头。

实行现金直补,资金直接发放到移民个人,移民人均占有耕地

0.42亩,与十五期间基本持平,人均产粮394公斤,比十五期间增加31公斤;

全县移民年人均纯收入2009年达2458元,年增长率保持在20%以上;

库区和移民安臵区实现了村村通公路,80%的移民村通村公路完成了水泥硬化,移民出行难问题得到了初步解决;

移民饮水条件得到较大改观,帮助10568名移民解决了饮水困难和饮水安全问题,很多移民还用上了自来水;

移民文化水平略有提高,文化程度在大专以上的有27人,高中文化的333人,比十五期间增加8.1%,初中文化的16826人,比十五期间增加5.6%,小学以下的17310人,比十五期间减少

4.86%;

移民卫生事业健康发展,78%的移民村都拥有卫生室,全县92.6%的移民参加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医疗保障水平极大提升;

广播、电视、电话覆盖到大部分的移民村,覆盖率进一步提升。

三、当前移民生产生活现状。

8

移民安臵区和库区主要涉及15个乡镇(区、场)61个村325个组,共有人口73425人,占全县人口的11.9%。

2009年,移民人平年均纯收入2458元,为全县人平年均纯收入6035元的

40.72%。

移民人均耕地0.42亩,仅为当地人均耕地面积的64%。

移民人均住房面积不足11.4平方米/人。

库区和移民安臵区地处边远山区,地理位臵偏僻,环境条件差,经济基础薄弱,区域内无任何工业设施,主要是传统的农业经济,居民除外出务工外,就只能在他们仅有的土地上从事农业耕作,以种植水稻、红薯、玉米、花生等粮食作物为主,经济来源极其有限。

80年代后,中央和地方政府虽然相继制定了有关水库搬迁移民遗留问题处理的政策和措施,对库区和移民安臵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及生产开发进行一定扶持,使生产、生活发生了一定的变化,贫困问题有所好转,但是,由于扶持资金不多,很多实际问题得不到根本解决。

库区和移民安臵区经济发展水平仍然较低,公共事业发展缓慢,与我县内其他地区相比,差距仍然较大。

四、目前仍然存在的突出困难和问题。

一是移民基础设施条件仍然较为落后。

移民的水、电、路及农田水利等问题在十一五期间虽然大有改观,但相对于非移民地区仍然落后较大。

全县未完成水泥硬化的的通村公路全部集中在库区和移民安臵区,没有通公路的组也全部是移民组;

饮水困难、饮水安全等问题在移民中仍然大量存在;

因线材老化、线路长引起的移民用电贵、用电难等问题也没有完全解决;

9

移民农田水利建设仍然滞后,与当前的农业发展不相适应。

二是移民产业发展水平仍然很低。

我县库区和移民安臵区虽然有着较为丰富的山、水等资源,但由于产业发展起点低,政府扶持力度还不够大,移民产业发展的水平较低,大多规模偏小、效益不明显、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不强,对带领移民脱贫致富的作用不大,真正上规模、效益好、能够带领移民脱贫致富的产业很少。

三是移民社会事业发展较为滞后。

移民文化素质、医疗卫生条件、广播通讯等比起非移民区仍然普遍落后,小学以下文化程度的人口在移民中仍然占据了较大的比例;

库区和移民安臵区医疗卫生事业基础薄弱,卫生室、卫生人员偏少;

广播通讯的覆盖率也较非移民区要低。

第二章规划指导思想、原则、范围、目标和依据

第一节规划的指导思想和原则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落实国务院17号文件精神。

从解决水库移民温饱和生产生活突出问题入手,充分尊重移民意愿,完善扶持方式,提高移民直接受益程度,使移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促进农村社会稳定,实现库区和移民安臵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10

二、基本原则

1、坚持移民自愿。

确定扶持方式和扶持项目,要坚持移民自愿的原则,充分尊重移民意愿,并听取移民村组(自然村)群众意见。

2、坚持解决温饱问题优先。

把解决移民温饱放在首位,兼顾解决移民生产生活突出问题,逐步提高移民生活水平。

3、坚持开发性移民方针。

在国家的帮助和扶持下,动员移民群众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合理开发利用资源,增强自我积累、自我发展的能力,增加收入,解决温饱,摆脱贫困。

4、坚持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相结合。

既要考虑加快发展生产,又要注重保护生态环境,实现移民安臵区生产发展、生活水平提高、生态环境改善。

5、坚持维护移民安臵区社会稳定。

在切实维护移民群众合法利益的前提下,统筹兼顾,合理安排和处理好相关群众的问题,促进规划的顺利实施和移民安臵区的社会稳定。

第二节规划依据

一、《大中型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征地补偿和移民安臵条例》(第471号令);

二、《国务院关于完善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政策的意见》(国发[2006]17号);

三、《水利部关于印发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规划编制工作大纲的函》(水移函[2006]421号);

11

四、《湖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完善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政策的意见》(湘政发[2007]4号);

五、《湖南省水库移民管理局关于做好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人口核定登记工作的通知》(湘移发[2007]2号);

六、《湖南省水库移民开发管理局关于确定大中型水库农村移民后期扶持方式的指导性意见》(湘移发[2007]3号);

七、《湖南省水库移民开发管理局关于印发〈湖南省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规划实施管理办法〉的通知》(湘移发[2010]5号);

八、永兴县“十二五”移民经济发展规划纲要(2011—2015年);

九、其他有关移民工作的方针政策和资料。

主要是指:

(1)项目投资概算和效益分析使用的行业标准、定额、单价;

(2)地方社会经济发展规划、新农村建设规划等有关规划资料;

(3)地方政府的有关文件。

第三节规划范围和目标

一、规划范围

后期扶持范围为大中型水库的农村移民。

其中,2006年6月30日前搬迁的水库移民为现状人口,2006年7月1日以后搬迁的水库移民为原迁人口。

本次规划范围为:

资金直接发放的范围不能超出扶持人口;

项目扶持的范围限于移民村(组)。

12

二、规划目标

(一)规划水平年

1、规划基准年:

2011年。

2、规划水平年:

近期为2015年。

(二)规划目标

1、近期目标:

解决水库移民温饱和生产生活突出问题。

2、具体指标

(1)移民人均纯收入由2009年的2458元,每年按18%左右的比例增长,至2015年45%移民达到所在地农村人均收入水平。

(2)我县大多数移民村组的扶持方式既有直接发放,又有项目扶持,个别村还有两者结合。

计划到十二五期未,移民村村村通水泥路,移民组通砂石路;

基本解决移民群众饮水困难问题;

基本完善移民区水利配套设施,保证库区和安臵区农田旱涝保收。

项目实施后,移民区的基础设施状况将得到极大的改善,群众生活质量明显提高。

第三章扶持人口核定

第一节扶持人口动态变化情况

2006年省移民局核定我县移民后扶人口指标数15554人,其中直补到人6970人(含两者结合133人),项目扶持人7927人,在建水库(黄口堰)未搬迁指标647人。

2006-2010年我县13

扶持人口按省市有关政策规定因自然减员253人(含两者结合3人)。

2011-2015年直补到人为6717人(含两者结合130人)。

第二节本次规划扶持人口核定结果

在2006年人口核定结果的基础上,我们严格按省市有关文件规定,在自然减员核减人口操作中,实行阳光操作。

通过直接上门核对、群众举报等多种形式每年进行一次人口核减工作,通过到被核减移民对象所在村组进行公示7天,还通过信函方式直接将核减原因告之被核减对象或其家属。

2006-2010年共核减直补人口253人,准确率100%。

本次规划人口核定结果计算公式为:

核定结果=省核定移民人数-节余指标人数。

具体成果详见附:

永兴县移民扶持人口核定结果表3.1

第四章扶持方式确定

第一节扶持方式动态变化情况

在2006年-2007年移民后扶工作开展时,我县大中型水库农村移民扶持方式确定,严格按照“一个尽量,两个可以”的要求,结合各地实际,坚持走群众路线,坚持民主程序,在充分尊重移民意愿和听取移民所在村(组)群众意见的基础上合理确定。

扶持方式各移民村(组)确定20年原则上不变。

第二节本次规划扶持方式确定结果

本次规划扶持方式确定的结果详见附表:

1、永兴县扶持方式确定结果表4.1(以乡镇为单位统计汇总各种扶持方式的人数)。

2、永兴县移民扶持情况汇总表4.2

14

第五章资金直接发放规划

第一节资金直接发放的移民人数、时间、方式

一、资金直接发放的移民人数

我县2010年核定移民后扶资金直接发放人数为6717人,其中完全直补人数为6587人,两者结合130人。

二、资金直接发放的时间、方式

根据我县大中型水库移民人口核定的结果和后扶资金发放标准,我县对每年的扶持资金进行了规划,在每一个季度未通过县财政局乡镇补贴网直接发放到扶持对象的农民财政补贴存折。

第二节资金直接发放规划成果

一、规划成果

省核定我县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扶对象指标数为15554人,资金发放人数6970人(包括直补到人和两者结合移民),第一个五年规划实施过程,按照省、市有关政策规定,直补人口自然减员253人。

第二个五年资金直接发放规划成果资金发放人数为6717人。

资金直接发放规划成果详见表5.1。

二、资金发放的监督管理措施

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制定并下发了《永兴县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基金发放使用管理办法》(永政办发[2007]43号),根据管理办法,严格资金支出管理,防止跑冒滴漏,严禁截留挪用。

15

监察和审计部门将加强监督检查,对移民资金使用中发现的问题及时整改,对违反法律法规和国家有关政策的依法依纪严肃处理。

第三节资金发放的效果分析

规划期通过对移民实行现金直补,资金直接发放到移民个人,移民年人均直接增加收入600元,同时,还可以用这一部分资金切实解决生产上的种苗和生产物资问题、贫困移民的脱贫问题以及子女就学资金困难等问题。

第六章项目扶持规划

第一节确定扶持项目的原则和方法

一、项目扶持规划的原则

我县的项目扶持规划在充分尊重移民意愿(根据绝大多数年移民的意愿和照顾当地村民的意愿)的基础上,按“先生存、后发展”、“需要与可能相结合”及对大多数移民生产生活影响大的项目优先的原则进行规划的。

规划重点限于移民村组、移民群众能够直接受益的项目,原则上不安排跨村和移民村组以外的项目以及经营性项目。

二、项目确定的方法

各移民村组按照年度扶持资金规模,结合本村组实施情况,召开移民户和原住村民两方代表项目确定会议,并做好会议记录,入会代表必须在会议记录上签字。

项目确定后,村组填写

16

由县移民局统一印制的项目申报表,连同会议记录一并报送乡镇人民政府。

经乡镇人民政府初审汇总后,报县移民局审批。

县移民局根据乡镇报送上来的项目资料,按照相关程序编制移民后期扶持五年规划。

第二节项目规划

一、项目提出

本规划项目建设计划资金总规模为2663.5万元,规划期内共计划400个项目。

项目具体安排如下:

(一)基本口粮田及农田水利规划:

全县基本口粮田及农田水利规划主要包括排灌站、渠道、堤坝、山塘水库等项目,共规划项目77个,计划资金553.7万元。

具体项目详见附表6.1。

(二)基础设施规划:

基础设施规划主要包括移民搬迁安臵、新农村建设、安全饮水、道路交通、农村供电等项目,共规划项目224个,计划资金1516.3万元。

(三)社会事业基础设施规划:

社会事业基础设施主要包括移民村文化室建设,共规划项目1个,计划资金10万元。

(四)生产开发规划:

规划扶持一些种植业、养殖业、二三产业等项目,共规划项目88个,计划资金539.4万元。

(五)技能培训于职业教育规划:

移民种养殖业技术培训和移民就业技能培训共规划项目10个,计划资金44万元。

具17

体项目详见附表6.1。

二、项目可行性分析

一是规划项目都是移民村组经过村民代表大会确定的,充分尊重了移民的参与权、决策权、知情权,具有很好的群众基础;

二是项目的确定是在对基础设施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认真调查分析的基础上提出来的,前期工作准备较充分,具备实施条件;

三是项目的确定因地制宜,切合实际,都是群众当前急需解决的困难和问题,能够统筹解决建设和稳定问题,实现移民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健康发展。

三、项目规划成果

本次项目规划成果表共有6张:

2011-2015年规划项目汇总表以及2011年、2012年、2013年、2014年、2015年分年实施计划项目表,具体详见附表6.1―表6.6:

1、永兴县2011-2015年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项目规划汇总表

6.1。

2、永兴县2011年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项目规划表6.2。

3、永兴县2012年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项目规划表6.3。

4、永兴县2013年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项目规划表6.4。

5、永兴县2014年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项目规划表6.5。

6、永兴县2015年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项目规划表6.6。

18

第三节项目效果分析

一、农田水利、基础设施等改善的具体指标

通过2011-2015年的移民后扶项目的实施,一是计划新建排灌站3座,渠道防渗处理52.2千米,新修或改建山塘27座,引水坝及防堤2.61千米。

改善灌溉面积5640亩,受益群众33013人。

二是计划完成移民安全饮水机井5眼,供水管道102.5千米、新建蓄水池1090立方米、受益群众28812人,基本解决移民群众饮水困难问题。

三是进一步改善群众出行难问题,计划对移民村组公路进行新建和改建86.8公里,受益群众达5万多人,在十二五期间实现移民村村通水泥路,移民组通砂石路,完成20%以上移民通组公路水泥硬化。

二、生产开发扶持的具体指标

2015年移民人均纯收入6635元、达到所在村平均收入水平比例80%、达到全县农村收入水平的比例65%。

三、对移民村经济发展的影响

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基础设施建设及劳动力技能培训规划项目全面实施后,将极大改善库区和安臵区移民及当地居民生产生活条件,助推经济发展,促进移民增收,加快脱贫致富的步伐。

其中:

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将扩大农田灌溉面积,增产粮食,为农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创造了有利条件;

安全饮水、交通、沼气等基础设施项目的实施,将为移民和当地群众发展畜牧业、工副业、运输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