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宏观经济回顾与展望.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822806 上传时间:2023-05-04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6.6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宏观经济回顾与展望.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中国宏观经济回顾与展望.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中国宏观经济回顾与展望.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中国宏观经济回顾与展望.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中国宏观经济回顾与展望.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中国宏观经济回顾与展望.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2页
中国宏观经济回顾与展望.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2页
中国宏观经济回顾与展望.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2页
中国宏观经济回顾与展望.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2页
中国宏观经济回顾与展望.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2页
中国宏观经济回顾与展望.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2页
中国宏观经济回顾与展望.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国宏观经济回顾与展望.docx

《中国宏观经济回顾与展望.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宏观经济回顾与展望.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中国宏观经济回顾与展望.docx

中国宏观经济回顾与展望

2004年中国宏观经济回顾与2005年展望

  在稳健型宏观调控政策作用下,2004年中国经济实现了稳定快速增长的目标,国内生产总值预计增长%,投资过快增长的趋势得到了较明显的遏制,通货膨胀明显上升但仍处于可调控、可承受的范围,消费增长稳中趋升,外贸出口大幅增长。

总的看来,2004年宏观经济运行是“有惊无险”,经济避免了一次因投资过热及经济变量间存在严重的不均衡增长而可能引起的“大起大落”。

展望2005年,在“双稳健”的政策作用下,经济增长将继续有所回落,达到%,投资和出口双双将出现明显回落,但仍然保持较快增长水平,消费增长将继续保持平稳快速增长态势。

  一、2004年宏观经济回顾

  

(一)2004年宏观经济面临两大不稳定、不健康问题

  一是重化工业继续加速增长且出现明显的过热现象,影响经济的平稳协调增长。

2002年中期以来,工业增长明显提速,进入到一个新的加速增长轨道,其主要推动力是重化工业的加速增长,中国工业发展进入到“内生性”的重化工业化新阶段(这明显区别于改革前以国家主导的重工业优先战略时的重工业增长)。

重工业增加值增长率由前期的10-13%上升到最近两年多来的18%左右的高水平(见图1)。

一批像汽车、电力、钢铁、化工等重化工业进入高增长阶段,成为推动产业升级的主要力量。

2004年上半年,重工业增长连创新高,重工业增加值月度增长率在2-4月份连续3个月超过20%,1-6月累计增长达%;且上半年重工业对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的贡献率达%,比上年的%又提高了个百分点。

重工业快速扩张导致相关的能源供给和运输均出现了高度紧张,说明重工业开始出现过热现象,特别是钢铁、有色金属和建材等与房地产相关性强的重型工业投资增长过猛、产出增长过快。

一些重化工业产能的过度扩张(其中不少产品技术含量低、生产的能耗高、污染大),对资源供给和环境保护及经济的协调发展产生巨大的压力。

  二是内需的两个方面即消费与投资增长呈现严重的不平衡增长态势,而且投资结构和需求结构也存在相当大的扭曲问题。

现阶段,过度依赖于投资的经济增长存在很多问题,一是投资高增长如果得不到最终需求的积极配合,将容易产生下阶段的产能过剩及投资的低效率;二是重化工业低水平投资扩张将带来严重的资源瓶颈问题,并对下游企业形成巨大的成本压力;三是投资的低效率扩张不仅将造成新的不良资产大量增加,加大金融风险,而且因为无法持续而造成经济增长的大起大落,降低经济增长的宏观效益。

  因此,加强和完善宏观调控,遏制经济增长中的这些不健康、不稳定性因素,成为宏观经济政策的重点。

宏观调控也由此再次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

  

(二)宏观经济运行的主要特点

  回顾2004年,我国宏观经济运行呈现以下主要特点:

  1.投资增速逐季放慢,显现宏观调控的阶段成效。

2004年1-11月份,城镇50万元以上固定资产投资额为亿元,同比增长%,增幅比一季度和上半年分别回落个和个百分点。

从近几个月的投资运行来看,投资增长的降温有所反复,但总体上逐步回落的趋势已经形成,根据月度增长趋势图分析,投资增长的调整至少将呈现“两波”调整,第一波调整出现在3-5月,5月投资增幅为2004年以来的最低点,随后经过两个月的反弹,8月份又进入第二波调整,9月份的再反弹,原因是前两年基数偏低的作用,剔除基数的影响实际也是回落的,10月份和11月投资增长(分别为%和%)再次回落说明第二波调整将会继续。

初步预计,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68400亿元左右,增长23%左右,低于去年%的增长水平。

  工业增长前高后低,降温效果明显。

在重化工业化过程显着提速的作用下,上半年工业增长创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的新高,增长%,其中有3个月增幅接近20%。

下半年以后,随着以控制一些重化工业过热和房地产过热为重点的宏观调控政策的落实,工业产出和投资增长均出现了较明显的回落走势。

1-11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亿元,同比增长%,比上半年回落个百分点,与去年同期持平。

我们认为,目前工业增长调整基本到位,从增加值增长来讲,主要是重工业降温明显,6月份以后,重工业已持续5个月回落到18%以下,降到16-17%的正常快速增长水平,相比而言,轻工业增长则一直保持15-16%的增幅,从而导致轻重工业增长差距缩小、结构趋于协调。

而从工业行业的投资增长来讲,一些过热的重化工业投资增长逐季显着回落,初步实现了“软着陆”。

初步预计,2004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比去年低个百分点。

  消费需求稳中趋升。

2004年消费品市场出现了稳步小幅回升趋势,1~11月份,全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亿元,同比增长%,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

2004年消费增长呈现以下特点:

一是实际消费增长比去年同期明显加快。

1-11月实际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幅比上年同期增加2个百分点。

二是城乡消费差距有所缩小。

下半年后农村消费增长出现了明显的上升态势,这主要是因为2004年以来受粮食丰收和粮价大幅上升的影响,农民收入大幅增长,从而明显刺激了农村市场的活跃。

三是住房、汽车和电子通信三大消费热点继续保持快速增长。

初步预计,全年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名义增长%左右,实际增长10%左右。

  外贸进出口继续保持高增长态势,全年贸易略有盈余。

2004年我国外贸增长呈现以下特点:

一是超出年初的预计,贸易进出口出现连续第3年超高增长。

即入世以来的贸易爆发性增长的格局继续保持,对宏观经济的快速稳定增长起着十分重要的支撑作用。

1-11月份外贸进出口总值达亿美元,同比增长%。

其中出口亿美元,进口亿美元,同比分别增长%和%。

二是受宏观调控的影响,外贸进口在下半年明显回落,由此使上半年贸易逆差的形势得以扭转。

1-11月累计贸易顺差亿美元。

三是外资企业主导出口的局面进一步强化,1-11月份,外资企业实现出口额亿美元,同比增长%,占全部出口总额的比重高达%,比2003年全年提高个百分点。

四是粮食类、原油及成品油、铁矿石等初级产品进口继续保持超高速增长,对国际的依存度继续明显提高。

我们预计全年外贸进出口总额将达到万亿美元,同比增长34%,其中出口和进口分别为5830亿美元和5600亿美元,同比分别增长33%和36%,贸易顺差230亿美元。

  收入增长中城镇有所放慢,农村明显加快。

城镇居民收入保持较快增长,但相对于前几年有所放慢,前3季度全国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为7072元,同比增长%,扣物价因素,实际增长%。

而一季度实际增长%,上半年实际增长%,呈逐季下降的态势。

与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放慢相反,农村居民现金收入大幅增长,创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最好水平,根据对全国31个省(区、市)万个农村住户的抽样调查,前3季度农民现金收入人均2110元,扣除价格因素的影响,比上年同期实际增长%,增速比上年同期提高个百分点。

农民收入大幅增加主要是由于两个原因:

一是得益于粮食等农产品价格的大幅上涨,1-9月份,农民出售农产品的现金收入人均958元,增长%。

二是得益于税费负担的明显下降,前3季度农民的税费负担人均元,比上年同期减少11元,下降33%。

  6.物价明显上升但仍处于可承受、可调控的范围内。

在我们看来,2004年以来的CPI明显上升,并不表明通货膨胀的压力非常大,主要的问题是投资品的大幅上升(局部行业过度的非均衡扩张所致)对企业生产成本上升所造成的显着压力。

物价上涨的主要推动力来自于两方面,一是粮食价格上涨,二是生产资料价格上涨。

最终消费品价格继续下降,只是降幅有所缩小。

1-11月份累计CPI同比增长4%中,食品类的贡献率超过了80%,扣除粮食合理上涨因素的CPI增长不到1%。

  粮食价格以及食品价格的明显上涨不仅是合理的,而且是社会可以承受的。

合理性在于,前期粮食下跌过多,前几年粮食减产的主要原因是价格的过度下跌以及调整农产品生产结构而主动地减少播种面积,并不是粮食短期或中长期生产能力不足。

粮食的上涨不仅符合预期,而且有利于农民增收,有利于改善日益失衡的城乡收入差距。

说粮食上涨及食品价格上涨是社会可承受的,主要理由是:

(1)居民食品消费支出的比重(恩格尔系数)比上世纪90年代初期和中期明显下降,从而使得城乡居民对粮食价格上升可承受力增强。

(2)多年来城镇居民收入和工资水平的持续快速增长与粮食价格的持续下降形成巨大反差,显示粮食价格的适度上涨并不会恶化居民的支出预期。

  7.企业效益继续快速增长,但库存增长有明显加快。

2004年中国经济增长还有一个特征是,企业效益保持快速增长,即使在宏观调控力度加大后的半年中,企业效益仍然增长较快。

这一方面我们要看到此轮以重化工业为主导的经济增长具有较强的规模效应和较高的资产收益率,另一方面也应看到有一些垄断因素或短期暴利因素在起作用,如石油行业利润增长具有投机和垄断两方面的原因,钢铁行业是房地产暴利的延伸,这些因素具有不可持续性。

与之相对应的一个问题是,企业的库存正逐步加快增长。

1-10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产成品资金占用亿元,同比增长%,增幅比上午同期和1季度分别上升个和个百分点,同期应收账款净额为亿元,同比增长%,比上年同期和1季度分别上升个和个百分点。

值得注意的是产成品增长最多的是钢铁行业、有色金属行业、石油加工和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这些都是重化工业部门,1-10月份这几大行业的产成品分别为亿元、亿元、亿元和亿元,同比分别增长%、%、%和%。

这些行业在未来一段时间内效益增长将面临较大压力,这在2004年的汽车工业中已有明显表现。

  二、2005年宏观经济形势预测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对2005年宏观经济形势预测

  展望2005年,随着宏观调控政策效应进一步释放,经济运行中不稳定、不健康因素得到遏制,宏观经济发展的国内外环境总体继续趋好,但仍面临一些长期结构性矛盾和一些短期问题的约束。

面临的主要短期问题有:

农民收入增长难免会再次出现回落,就业压力依然较大,消费增长小幅放慢,出口增长明显回落等。

因此,我们预计2005年经济增长将继续有所降温,GDP增长回落到%,主要是因为投资增长将会继续放慢以及出口增长将显着降温。

预计全社会投资增长18%左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际增长%左右,出口增长15%左右,CPI增长3%左右,规模以上工业增长16%左右。

主要经济指标的增长趋势

  1.投资增长:

继续向下调整但仍然处于较高增长水平。

在稳健的宏观调控政策下投资增长有望实现“软着陆”,初步预计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8%左右。

加强投资需求调控仍是2005年宏观调控的重要内容,投资增长趋势如何,关键在于宏观调控力度的准确把握。

首先,加快投资体制改革,大幅度减少行政审批,给企业更多的投资自主决策权,使2005年投资增长的总体环境趋于宽松。

其次,2005年投资调控总体上仍将继续按照“有保有压、区别对待”的原则进行,这将保证投资增长在继续降温过程中实现平稳着陆。

一是针对当前投资调控任务依然十分艰巨的情况,2005年政府仍将会继续把紧土地和信贷两大闸门,从源头上控制固定资产投资扩张。

二是过热行业投资将继续大幅回落。

受信贷紧缩政策、实施和完善土地宏观调控政策及自发性需求增长将放慢等因素的影响,房地产投资将会继续明显放慢,并带动钢铁、水泥、电解铝等相关行业投资继续回落。

在新的汽车产业政策的逐步实施及需求显着降温的作用下,汽车投资将会明显降温。

三是由于国家在加强对过热行业投资的宏观调控的同时,对农业、煤电油运等薄弱和瓶颈部门则采取了各种“保”的措施,因此,这些部门2005年投资将会继续快速增长。

  总之,2005年投资增长率有望回归到适度增长区间,但同时也要注意,近几个月货币信贷投放急剧减少,其对投资增长的滞后影响有可能在2005年上半年显现。

  消费需求稳定增长,但其增幅估计会比2004年略有回落。

预计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际增长%左右(名义增长率在12%左右)。

在各项刺激消费增长的政策作用下,随着城乡居民收入大幅度提高及消费结构升级的拉动,我国整体消费稳定增长的局面正在形成,这将使2005年消费继续保持稳定增长。

但是,需要引起关注的是,在深层次问题对消费增长的制约还没有根本缓解的情况下,宏观调控中出现的新问题有可能对2005年消费需求进一步回升产生不利影响。

一是居民消费预期和消费信心呈明显下降趋势。

受经济景气回落和通货膨胀压力增大的影响,居民消费预期和消费信心受到明显影响,消费者预期指数和信心指数一路下滑,从2003年12月份到2004年7月份两指数已分别下降了个和个百分点。

居民消费预期和信心是影响未来消费增长的关键性因素,这两项指数持续下降预示着2005年消费持续回升的难度较大。

二是就业形势尽管有所好转,但就业压力依然较大,这对消费需求增长仍有较大压力。

四是2004年农民增收十分明显,但2005年要保持这一态势将十分困难,这将制约农村消费增长。

  外贸出口增幅将会明显放慢,但仍会保持两位数的增长。

初步预计2005年外贸出口增长15%左右。

在我们看来,9月份开始的外贸出口和进口增长的显着回落可能预示着连续3年的外贸超高增长将结束,进入到平稳增长期。

其理由有三:

一是连续3年外贸的超高增长已经形成了很高的增长基数,在这种情况下继续高增长有相当大的难度。

二是2005年世界经济和贸易增长比2004年将有较大幅度的放慢,从而对中国产品的出口增长形成较强的压力。

根据IMF的预测,2005年世界经济将由2004年的5%回落到%,其中美国经济增长率将由2004年的%降到2005年的%,日本则由2004年的%回落到2005年的%,回落的主要原因是油价对经济增长的抑制作用显现。

与此同时,世界贸易增长也会有较大幅度的放慢,预计发达国家进口贸易2004年的增长率为%,2005年将降到%,回落高达2个百分点,这对我国出口需求增长将会产生较大的压力。

出口大幅放慢在所难免。

三是入世效应将明显递减。

出口增长的降温符合预期,但要防止其降幅过快过猛,我们认为仍然有较多对2005年出口起积极影响的因素存在:

(1)由于美国、欧盟、日本经济继续处于新一轮上升期,2005年经济增长的回落幅度不会太大,对我国产品的进口需求仍然较大。

(2)高油价尽管对全球经济的稳定性形成了一定的压力,但我们预计2005年这一影响会有所减弱,一是全球经济对高油价的承受力有明显提高,二是预计伊拉克政治局面逐步会有所缓解,俄罗斯石油供应也会有所好转,再加上沙特原油仍有一定的增产潜力,这可能引起2004年终至2005年油价出现阶段性回落,这对全球经济和贸易增长会起积极作用。

(3)随着入世过渡期后对我国纺织品配额的取消,会促进我国具有比较优势的纺织品出口继续保持较快增长水平。

  

  就业形势仍然严峻。

虽然2004年我国新增城镇就业900万人的目标有望实现,但2005年就业矛盾有可能更加严峻,就业形势不容乐观。

目前我国仍处于劳动力资源增长的高峰期,在城镇新增就业群体、累积的下岗失业人员和农民进城务工人员等形成的巨大就业压力根本无法缓解的情况下,一些新的就业问题还将突显出来。

一是宏观调控对就业的影响在2005年将会有所显现。

据有关专家测算,经济增长放慢使2004年减少115万个潜在就业岗位,全年城镇登记失业率预计为%。

2005年随着投资大幅回落,经济增长速度继续放慢,就业矛盾将会更加突出,尤其是农民工就业将会更加困难。

二是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将继续成为一个社会问题。

还有,初、高中毕业生的就业压力也明显增大。

从这些方面来看,累积的就业矛盾仍在增大。

  通货膨胀压力将逐步缓解。

我们预计,2005年通胀率将会比2004年有所回落,CPI增长3%左右,比2004年降低1个百分点。

主要理由有:

(1)投资和出口增长率均将明显回落,使GDP增长继续调整,将使价格上涨在需求方面的动力有所减弱。

经济增长率的继续回落特别是投资的回落将减轻中间需求的压力,从而使2005年物价上涨呈现前高后低的走势。

(2)物价上涨将面临供给方面的下调压力。

这种下调压力来自两大方面,一方面,随着GDP增长的适度放慢和2004年国家加大了对瓶颈部门的投资,2005年煤电油运紧张的形势将会得到改善,特别是电力供应的改善将较为明显。

另一方面,钢铁、电解铝、水泥等行业产能将在明后年集中释放,这些大宗产品的市场可能出现明显的“供大于求”格局。

这两方面都会使物价上涨的动力减弱。

(3)从物价上涨因素的构成分析,物价上涨的空间将缩小。

其中粮食对CPI的推动力将明显减弱,非食品类价格上涨对CPI的贡献率将继续上升,预计2005年CPI涨幅在3%左右。

非食品类价格上涨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2004年生产资料价格上涨的传导效应(有半年至一年的时滞),另一个是服务类产品的新涨价。

我们预计,只要不出现严重的自然灾害,2005年粮食价格上涨不会高于10%,对CPI的贡献将不足1%(粮食价格上涨与食品类价格上涨的关系大概是:

粮价上涨1%,食品价格上涨%),而根据1年多来生产资料价格上涨对CPI的传导效应,2003年生产资料价格上涨%,导致2004年除食品价格外的CPI上涨不足1%,那么,2004年接近14%的生产资料价格上涨,对2005年CPI的传导效应大致在%左右(即所谓成本推动型的价格上涨将强于2004年,但上涨力度不会很强)。

另外,服务类项目的上涨对CPI的贡献在个百分点左右。

三项合计,2005年CPI增长预计在3%左右。

  

(二)两大问题值得高度重视

  影响2005年经济增长率高低的主要有两个因素,一是房地产的增长,二是出口增长。

这两方面都存在较大的隐忧。

2005年的具体宏观经济政策操作要注意“两防”,即防止房地产继续向过热方向发展,防止出口增长下降过快过猛对宏观经济产生冲击。

  房地产的问题对中长期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影响重大。

如果近阶段不采取有力的措施(主要是对土地和地方政府的约束),房地产有可能继续向“泡沫化”方向发展。

最近关于房地产是否存在泡沫再起激烈争论,这种争论的结果将影响宏观经济决策及其效果,如果“不存在泡沫”论占上风,后果则意味着已经呈泡沫化倾向的房地产将会继续加速发展,使“泡沫化”升级,甚至有演化为“泡沫经济”的危险。

这是我们最担心的,特别是地方政府对房地产的过度偏爱和保护如果与正在对人民币升值进行豪赌的大量国际游资结合,“泡沫经济”的风险将迅速增大。

相反,如果“泡沫”论占上风,将有利于房地产“软着陆”,中国经济不仅2005年会较为平稳,未来较长时间也会保持平稳健康的快速增长态势,这将是中国经济稳定增长的幸事。

因此,控制好房地产,投资过热的问题就会迎刃而解。

  另外,2005年要高度警惕出口增长可能出现的大幅回落对经济增长产生的负面影响。

我们估计,出口增长的显着回落将对2005年中国经济产生如下不利影响:

一是使高度依赖于出口增长的沿海地区经济增长明显放慢。

2004年前3季度,珠三角和长三角出口分别增长%和%,且对出口的依存度极高。

出口增长的明显放慢将会对经济增长产生相当大的压力。

二是出口增长的显着放慢,将对国内市场产生较大的压力,市场竞争由此再次加剧,价格逐步走低,从而导致企业利润再次大幅缩水,如果这一形势与最近几年高投资形成的产能集中释放相结合,有可能使经济再次面临通货紧缩的压力。

三是影响就业增长和民工增收。

对出口增长可能出现的大幅回落的不利影响要高度重视,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予以抵消。

  三、2005年国家宏观经济政策取向和调控方向

  为了巩固宏观调控成果,促进经济平稳健康发展,及针对此轮经济过热的特殊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确定2005年宏观经济政策采取“双稳健”的取向,即由前期实施的“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转变为“稳健的财政货币政策”,在具体的政策操作中重点体现结构调整导向,因此,又可以说今后一段时间内的宏观经济政策将是“结构导向的宏观调控政策”。

最近,社会上对“双稳健政策”有些误读,不少专家认为2005年宏观经济政策将比2004年更紧,最近央行提出货币供应量(M2)增长的调控目标为15%,比2004年17%低2个百分点,有人就认为这是货币政策更紧的信号,实际不然,2003年实际运行的货币供应量(M2)增长明显低于调控目标,11月末M2同比增长14%,很显然,2005年调控目标比其加快1个百分点,应该说货币政策是有所放松的。

我们认为,2004年我国采取的就是“双稳健”的宏观经济政策,不久前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确定的“双稳健政策”是对2004年4月份以来实施的稳健型政策的确认,并不表示2005年宏观经济政策将比2004年更紧。

2005年的宏观经济政策将继续体现“有保有压”的原则,有紧有松,在方式上仍然是采取灵活“微调”的方式,在手段上将更加注重运用法律和市场手段。

  

(一)投资政策取向

  2005年国家对投资的控制仍然较严格,主要是因为当前投资规模仍然偏大、投资增长仍然偏快,投资增长的“软着陆”目标还未达到,这部分是由于时滞因素的作用未充分显现,另外,就是房地产和城建投资增长仍然存在相当的盲目性和严重的结构性投资失衡问题。

因此,要继续采取经济、法律手段和必要的行政手段,加强和完善对投资增长的宏观调控。

如果2005年中期房地产及城建投资真正实现了“软着陆”的目标,那么投资增长可能会明显下降,此时,要防止投资下滑过度的问题,因为房地产和城建投资对整个社会的投资贡献及其带动作用都非常大,它们的过度降温可能使投资增长下滑过度。

  因此,2005年的投资调控政策不仅要在“两个层面”做到“有保有压”,更要采取灵活的措施。

一方面要抑制和防止房地产和城市建设投资继续过快增长,另一方面,又要防止投资增长下滑过多,主要是为民营投资创造更为宽松的环境,推进投资的市场化。

特别是后者,无论是投资继续过热,还是投资增长过度下滑,都要在进一步加快投资体制改革上采取更加积极措施,使投资体制或结构尽快实现“两大转变”,第一个转变是使投资增长真正由政府主导型转变为企业主导型;第二个转变是政府对投资的监管方式由“硬干预”转变为“软干预”。

第一个转变主要体现企业在政策、法规约束下的投资自由化。

政府需加快从私人物品供给上(投资和生产经营)退出,而公共物品供给在加强监管的条件下,鼓励民营资本参与,实现投资主体的多元化。

第二个转变是2004年颁布实施《国务院关于投资体制改革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的重点。

所谓“硬干预”就是主要采取行政的手段,主要是通过政府的审批制和政府直接参与投资来实现对投资的管理,“软干预”则指主要依靠采取法律法规、技术和环保标准、市场化的手段如利率和税率杠杆来调控投资的增长。

从此轮宏观调控中显露的问题看,由“硬干预”向“软干预”转变迫在眉睫。

2005年以后,要细化《决定》,制定更为周全、详细的投资体制改革方案,重点是明确公共投资和私人投资的权限及规范各自的投资行为,促进社会投资结构优化和效率改善。

  2005年长期建设国债发行规模将减少至800亿元,比上年减小300亿元。

政府投资将严格控制用国债资金和预算内资金上新项目,而把重点放在支持在建项目尽快建成,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农村基础教育和卫生建设、大型生态工程和大型公共设施工程及西部开发、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等方面。

其中对农村公共方面的投资、铁路及城市公共交通的投资力度将会明显加大。

  

(二)金融和土地调控政策取向

  国家将继续加强和完善土地调控和信贷调控的杠杆作用。

继续从严控制非农业用地的供给,抑制房地产和城市建设过度扩张,从源头上继续遏制投资过快增长。

继续冻结豪宅和高档娱乐设施、形象工程建设和钢铁等过热行业的土地供应;通过清理整顿、合理规划等调整存量的办法增加必须的土地供应量。

今天中国房地产过热及整个经济的投资过热,明显与前期土地政策过松有直接关系,中国经济仍然处于粗放式经营的原因,除了资本效率低、技术进步不快外,另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土地的供给过松、土地市场发展的不完善,造成普遍性的土地粗放利用。

我们认为,当前实行的严格的土地调控政策至少要坚持两三年,而严格的土地管理和耕地保护制度必须长期坚持,因为只有有了严格的土地供给约束,才能促使土地利用效率不断提高,盘活存量地产和房产,城市的住房和道路优化才可能最终实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