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教师伦理20套.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828702 上传时间:2023-05-04 格式:DOCX 页数:217 大小:168.8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等教育教师伦理20套.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7页
高等教育教师伦理20套.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7页
高等教育教师伦理20套.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7页
高等教育教师伦理20套.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7页
高等教育教师伦理20套.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7页
高等教育教师伦理20套.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17页
高等教育教师伦理20套.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17页
高等教育教师伦理20套.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17页
高等教育教师伦理20套.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17页
高等教育教师伦理20套.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17页
高等教育教师伦理20套.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17页
高等教育教师伦理20套.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17页
高等教育教师伦理20套.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17页
高等教育教师伦理20套.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17页
高等教育教师伦理20套.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17页
高等教育教师伦理20套.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17页
高等教育教师伦理20套.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17页
高等教育教师伦理20套.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17页
高等教育教师伦理20套.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17页
高等教育教师伦理20套.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17页
亲,该文档总共21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等教育教师伦理20套.docx

《高等教育教师伦理20套.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等教育教师伦理20套.docx(21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等教育教师伦理20套.docx

高等教育教师伦理20套

伦理1

一、单选题(每题1分,40题,共计40分)

1、道德和道德规范是C

A、神的意志的体现;B、人的先验“善良意志”的产物;

C、特定社会群体在共同生活和交往中,基于自身生存和发展的现实要求所达成的“道德共识”;D、不特定社会群体在共同生活和交往中,基于利益的获取和分配所达成的“社会契约”

2、道德作为社会规范的一种特殊形式C

A、是神的意志的体现;B、是人的主观意志的产物;

C、人们对现实道德现象的普遍规律的反应;D、社会对具体道德事件的特殊要求

3、以下属于义务论伦理学流派的代表人物是B

A、柏拉图;B、康德;C、边沁;D、萨特

4、以下哪一观点包含了教育民主、平等因素D

A、孔子的“有教无类”;B、孟子的“以其昭昭”;

C、荀子的“尊严而禅”;D、韩愈的“不耻相师”

5、特别强调发展教育必须发展师范教育的是B

A;康有为;B、梁启超;C、蔡元培;D、杨昌济

6、在英国,人们普遍认为最有力的教育手段是D

A、教育理论;B、教育方法;C、教育技术;D、教师品行

7、当代社会思潮最本质的特点是A

A、反思性;B、继承性;C、全球性;D、符号性

8、以下对实用主义思潮的说法不正确的是D

A、产生于美国;B、核心思想是追求成功和实效;

C、反映了美国商业文化资本主义社会看重市场交换价值和实效的基本心态;D、是当前国际垄断资本主义的政治性纲领

9、以下对于人文知识的作用说法错误的是C

A、历史了解我们所自来、我们的集体记忆;B、哲学是反思性、批判性思维方法,是研究我们思考所根据的理念;

C、艺术指导我们的社会实践;D、文学是以审美手段以语言表达情感的方式

10、关于职业道德的特点中不正确的是C

A、内容上体现职业特征,表达特定职业的义务和责任;B、形式上具有具体性、多样性和灵活性,因此更具可操作性;C、价值取向上注重利益性;D、调适范围上具有特定的适用范围和对象

11、教师伦理学不是道德说教和伦理教条,而是一门科学,这主要是因为C

A、它描述了教师职业道德;B、它制定了教师的行为准则;

C、它对教师的职业道德和行为准则进行理性分析和论证;D、它经过了历史的继承与发展

12、以下关于价值观问题的说法不正确的是D

A、价值观是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对于价值、价值关系的一般看法和根本观点;B、价值观是处理各种价值问题时所持有的比较稳定的立场;

C、核心价值观是一个社会中占主流地位、起支配作用的核心理念;D、核心价值观是一个社会的价值准则,会随时代发展不断变化

13、以下关于教师道德意识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D

A、是在教育实践中形成的各种具有善恶价值的思想观念和理论体系;B、它是教师道德的主观方面,体现着教师对客观存在的师德关系和师德活动的认知和理解;C、它集中表现在教师的价值观念与师德规范体系之中;D、以上都对

14、教师道德最基本的作用是A

A、指导教师在教育工作过程中正确选择自己的行为,处理协调好个人与他人、集体、社会的关系,保证教育工作顺利开展和教育任务的完成;B;促进学生品德形成和智能发展;

C、促进社会道德环境优化;D、促进人类文明进步

15、教师的道德水平不仅影响学生的道德成长,还影响学生的智能发展,以下说法错误的是C

A、良好的道德品质有助于教师提高教学业务能力;B、教师道德水平直接影响学生的心理状态并进而影响学生的智力开发;

C、教师具有深厚的职业道德情感,必然使得学生成绩提升;D、教师对学生缺乏关爱,甚至态度粗暴,会挫伤学生自尊心和学习积极性,影响学生健康成长

16、教师职业生活中最基本的伦理关系准则是C

A、教师道德规范;B、教师道德他律;

C、教师道德原则;D、教师道德品质

17、在师德规范体系中处于主导地位的是A

A、教师道德原则;B、教师道德义务;

C教师道德规范;D、教师道德义务

18、教师个体道德发展达到相当成熟和完善的标志是确定并实现什么目标A

A、道德价值目标;B、道德评价目标;

C、道德教育目标;D、道德动机目标

19、下列对“自发论”的评价及其原则分析正确的是B

A、这种倾向把教书和育人截然分开、对立起来,是错误的;

B、这种倾向把教书和育人混为一谈,是错误的;

C、这种观点以教书为天职,以完成学科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为己任。

是正确的;D、这种观点同时考虑了教书和育人的辩证关系,是正确的

20、孔子说过“知之者莫如好之者,好之者莫如乐知者”,以上表明教师在处理爱护学生与严格要求的关系上应该注意的是B

A、关注每一位学生;B、关注学生的情绪生活和情感体验;

C、关注学生的成长;D、关注学生的道德生活和人格养成

21、教书与育人的伦理学意义是D

A、是塑造学生健康人格和展示自身人格的根本途径;B、是提高教学质量和培养高素质人才的根本保证;C、是建立和谐师生关系、成为人民满意教师的重要内容;D、以上都是

22、被称为“新科技时代的伦理”或一种超越了传统伦理学的“新伦理”的是B

A、制度伦理学B、责任伦理学C、美德伦理学;D、个体伦理学

23、对科研成果进行鉴定是应该杜绝以什么作为参照标准C

A、科学事实和客观标准;B、学术创新的程度;

C、各项人际关系;D、学术研究的难易程度

24、关于物质利益和“钱”之间关系不正确的是A

A、物质利益的实物内容是钱;B、物质利益的社会基础是生产关系,不能简单用钱来代替物质利益;

C、钱和物质利益是不同的两个概念;D、货币或钱在某种程度上标志着人们的物质利益

25、高校教师的社会服务对社会、科学和劳动者个体而言具有的价值有D

A、发展性价值;B、基础性价值;C、动力性价值;D、以上都是

26、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B

A、教师履行道德义务往往是觉得做了自己该做的事情;B、教师道德义务是同谋求个人权利或报偿相对应的;

C、教师在履行道德义务之后获得的赞扬、权利和报偿是行为的结果,而不是教师行为选择的动机;D、教师履行道德义务,往往以或多或少的自我牺牲为前提

27、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C

A、荣誉作为对道德行为的社会价值作出的公认的评价,是客观的;B、教师道德荣誉必须以履行道德义务为前提;

C、教师的荣誉观一般只受到教师的特点和社会价值的影响,不受到来自集体原则的影响。

;D、教师道德荣誉是激发其履行道德义务的动力

28、关于虚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C

A、虚荣是荣誉向耻辱转化的中介;B、虚荣是以个人主义为基础的;C、虚荣是个人荣誉感在内心的正常反映之一;D、虚荣往往伴随着嫉妒

29、教师道德品质的构成要素中,居于核心地位的是D

A、道德认识;B、道德情感;

C、道德意志;D、道德认识和道德情感

30、下列有关教师道德品质形成的看法正确的是B

A、是自然形成的或先天形成的习性;B、是一种坚定的道德意志的凝结;

C、是教师职业行为习性;D、是教师一时的道德冲动

31、对高校教师自制道德品质的说法错误的是D

A、高校教师的职业特点要求教师在心理具有很强的自制力;B高校教师的职业特点要求教师在道德意志上具有很强的自制力;

C、具有强自制力的高校教师能高质量地承担自己的社会责任;D、高校教师需要杜绝一切外界因素的影响

32、下列不属于教师道德行为特征的是D

A、教师对行为方式的道德价值和意义有比较明确的认识;B、教师对行为后果的道德价值和道德意义有比较明确的认识;

C、教师道德行为是教师个人自愿选择的结果;D、教师道德行为是个人意志的体现而不与他人意志相联系

33、对教师道德动机的斗争过程认识错误的是A

A、道德动机的斗争实质是在道德主体外部的利益倾向斗争;B、道德动机的斗争核心是维护何种利益的问题;

C、动机的斗争主要围绕个人利益和教育事业整体利益的冲突;D教师对自身道德行为动机的选择应是增进社会教育事业的整体利益

34、不属于教师道德行为评价善恶标准的相对性种类是D

A、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差异性;B、教育事业发展状况是影响教师道德行为评价的重要因素

C、社会思潮、意识形态左右着教师道德行为,成为构成教师道德行为标准的重要因素;D、教师应该承担传播知识、创造知识与监督社会的职责

35、高校教师道德行为标准的论述错误的是A

A、每一类高等教育,其内部对教师行为的道德要求存在着一致性;B、主张研究型大学把教师科研行为列入道德评价的主要内容;

C、主张教学型大学,把教师教学行为作为道德评价的主要内容;D、教育事业的发展状况是影响教师道德行为评价的重要因素

36、不属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的是C

A、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B、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C、马克思主义理论;D、社会主义荣辱观

37、有关内省这种师德修养方法的认识错误的是A

A、是师德修养的根本方法;B、要求教师增强教师道德认识;

C、要求教师有针对性地解剖自己,加深自我认识并改进自身的不足;D、内省有助于教师培养良好的个性品德

38、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教师理想人格追求内容的是D

A、超越功利;B、超越角色和个性;

C、超越自尊和自卑;D、超越他人

39、不能体现教师的工作绩效的是C

A、业务水平;B、敬业态度;

C、社会服务意识;D、教书育人的水平

40、下列有关人生价值的实现说法错误的是C

A、由于人的社会关系是多方面的,人生价值的实现也是多方面的;B、人所创造的价值不仅具有社会意义,同时也具有自我意义;

C、人的价值创造和社会对其的承认之间是一一对应的关系;D、个人对社会的贡献不容易直接地、及时地得到社会的公正评价二、多选题(多选少选都不给分,每题2分,20题,共计40分)

1、以下情形中,属于需要个人进行道德选择和判断的的道德困境的是ABCD

A、忠孝不能两全;B、义利之辩;

C、奉献与索取的冲突;D、个人本位与社会本位的冲突

2、以下属于明末清初的唯物主义思想家王夫之的观点的有ABCD

A、教师担负着提升社会人心道德的任务;B、教师应当教人树立理想志向;C、教师自身必须勤奋好学掌握渊博的知识;D、教师应当关心国家社会的进步事业。

3、教师的人文素养,以人文精神为标志,具体包括以下方面ABCD

A、教育理念;B、人文知识;C、情感责任;D、艺术涵养

4、我国的教师职业道德,要求教师通过自觉的师德修养培养哪些品质ABCD

A、对本职业深厚的道德情感;B、对学生、社会高度的职业责任感和师德良心;C、尽心尽力、乐于奉献的职业信念和道德意志;D、诲人不倦、为人师表等职业道德品质

5、教师道德的一般功能主要包括ABCD

A、调节功能;B、教育功能;C、认识功能;D、激励功能

6、处于自律机制中的教师,在与教师道德规范体系的关系上,具有的特点是ABCD

A、师德规范体系对于教师来说是他内在心灵和行为个性的有机构成因素;B、教师的职业道德行为是出于按照自己的良心行事;C、教师在认知心理上更注意教师道德的实质内核和良心指向的真正实现;D、教师成为自主自为进行自我抉择和自我调控的积极主体

7、关于教书和育人的辩证统一关系,应当处理好哪几对关系ABC

A、寓思想教育于传授知识中;B、寓思想教育于各个教学环节中;

C、寓思想教育于师生的交往中;D、寓思想教育于教学反思中

8、科技伦理的现实意义在于ABCD

A、可以使科学技术的运用得到明确的道德理性的指导;B、最大限度地减少科技成果被随意滥用或出于邪恶目的利用的可能性;

C、可以弥补单纯的科技理性之不足,增强科技工作者对于科技开发之后果的道德责任意识;D、最大限度地消解科技理性在社会消极层面上的负面作用

9、学术规范包含的含义有AD

A、学术研究中的具体规则;B、学术研究的总原则;

C、学术研究相关的制度;D、高层次的规范

10、下列属于教师个人的“物质需要”的有ABCD

A、工资薪酬;B、社会福利;C、对自尊和荣誉的需要;D、教师基本权利和社会地位认可

11、对于高校教师来说,其本职工作是AB

A、教学;B、科研;C、社会服务;D、管理

12、正义与公正的区别体现在ABCD

A、公正往往是根据一定的价值观和原则、规则去行为,而正义用来陈述人类追求的善和幸福,;B、公正与正义是属种关系而非种属关系,更不是交叉关系;C、正义一般表示价值及其原则本身,而公正则表示根据价值及其原则来做人做事;D、两者的语言习惯的用语也存在差别

13、教师道德信念形成的最基本的条件有ABC

A、掌握有关的道德知识;B、通过道德实践,获得与道德知识相符合的道德经验;C、在道德实践中的情感体验;D、形成道德信念使知情意行这些心理成分都得到相应的发展

14、对教师道德行为目的的说法正确的是ABCD

A、客观善的行为可以因目的的善而增加其善;B、客观善的行为可以因目的的恶而减少其善;C、客观恶的行为往往指除了结果的恶外,目的也是恶的;D中立性行为可因目的的善恶而改变其善恶性质

15、下列属于教师非道德行为的是ABC

A、不是自主自愿的行为;B、不是涉及他人利益的行为;

C、不涉及教育事业整体利益的行为;D、出于道德意志的行为

16、正确开展教师职业道德评价活动的意义有ABCD

A、有助于提高教师道德水平;B、形成优良的道德品质;

C、能促进师德和校风建设D、对社会精神文明建设有一定的影响

17、在教师道德行为评价中,校内外舆论、教育传统习惯和教师内心信念间的关系是ABCD

A、教师内心信念的形成和巩固,要受到校内舆论和教育传统习惯的熏陶和影响;B、当校内外舆论、教育传统习惯符合教师需要时,会增强教师内心信念;C、当校内外舆论、教育传统习惯不符合教师需要时,会引起教师内心冲突和矛盾,甚至可能动摇教师的内心信念;D、教师内心信念又构成校内外舆论、教育传统习惯形成的基础,教师内心信念的形成,又会促使校内外舆论的形成,并使教育传统习惯活动良性发展

18、有关师德教育和师德修养关系说法正确的是BCD

A、师德修养是师德教育的前提和必要准备;B、二者都是践行教师道德规范,提高教师职业道德的两种紧密联系的道德活动形式;

C、师德修养是师德教育的必要补充;D、二者都是致力于教师道德养成

19、教师道德修养的方法包括ABCD

A、学习;B、内省;C、慎独;D、笃行;E、引导

20、对关怀学生的情感的描述,正确的是ABCD

A、学校不仅是传授知识、开发智力的场所,还是培养健康情感的园地;B、学生的求知活动需要情感的伴随和支持;C、教师对学生的爱能唤起学生相应的情感,能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D、学生的情感世界是学校教学活动必须重视并加以利用的巨大资源

三、判断题(请在“对”或“错”选项前点选,每题1分,20题,共20分)

1、中国古代的所谓“忠”“孝”不能两全,实际上是由于价值取向不同导致的道德困境,需要个人的道德选择和判断对

2、近代以来,文化教育的性质发生深刻变化,但其根本目的还是培养封建主义卫道士,维护封建统治。

3、要顺应时代要求,必须反思“应试教育”,改革教育理念和培养模式,推进素质教育,这就必须注重大学生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的同步提升。

4、职业道德具有灵活性,其内容总是随着社会发展而改变,历史承续性和稳定性不强。

5、对教师的道德调节主要是自律性的自我调节。

6、“热爱教育,忠诚教育”中的“忠”表现在教师应真心的接受社会教育事业的要求,并把社会对教师的道德要求转化为自身的内心信念和自觉的行动。

7、热爱和教育实际上是同一个人育人过程的两个不同侧面,两者是辩证统一的。

8、“人类创造了科学技术,而科学技术的发展又超出了人们的控制能力,技术成了一种无政府状态,成了一种破坏力量。

”这属于技术乐观主义的观点错

9、规范和秩序是内在于“我”的道德“自律”,是群体对于个体的内部道德控制。

10、高校社会服务的实质是社会发展对高校的期望和高校自身发展需要的反映。

11作为高校来说教学和科研是最主要的,社会服务只是其次。

12、道德良心区别于道德义务的明显特征,在于这是一种“道德自律”,是存在于教师内心的自我道德信念和要求。

13、相对于从事简单劳动者和初等教育教师,勤奋的美德在高校教师身上更加明显对

14教师职业道德行为的选择只是教师个人自由意志驱动的结果错

15、教师只有自觉地使自己行为的选择同客观必然性相一致,才能获得真正的自由对

16、教师道德评价的标准包括了社会标准和职业道德标准两个方面内容对

17、教师自身的思想道德素质对教师道德行为评价的影响不大错

18、从完整意义上讲,师德养成是由教师的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信念和道德行为等基本要素构成的对

19、道德教育主要依靠人们的内心信念、风俗和社会舆论等三种方式调节人与人之间的道德关系,是一种软性手段对

20、高校教师要有对生态、环境的关怀意识,增强其承担对学生进行环境道德和生态伦理方面的教育的能力对

伦理2

一、单选题(每题1分,40题,共计40分)

1、现代伦理学认为,道德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它的主要维系手段是D

A、教育引导;B、法律规定;

C、国家强制;D、习俗、舆论和人类良知

2、孔子的“中庸”思想体现了B

A、社会规范对人的行为的要求;B、人的理性对个体行为的规定;

C、人的理性对他人行为的规定;D、社会规范对人的思想的要求

3、规范伦理学两大理论流派义务论和目的论争论的核心问题是C

A、物质与意识的问题;B、社会与个人的问题;

C、动机与效果的问题;D、感性与理性的问题

4、资产阶级教育家蔡元培先生重视教师职业道德,他认为教师应当具有的品德中不包括以下哪一项B

A、谦虚、正直;B、忠党、爱国;

C、爱国、爱生;D、知识渊博

5、哪一事件推动了西欧近代教育运动的迅速发展,并使这一时期的教育思想实践和教师职业道德要求反映了当时新兴进步资产阶级的利益和意志?

C

A、文艺复兴;B、宗教改革;

C、英法资产阶级革命;D、第二次科技革命

6、以下不属于教育家维多思若的思想的是C

A、废除体罚;B、以身作则;

C、不用强制手段;D、重视学生个性发展

7、当代社会思潮最本质的特点是A

A、反思性;B、继承性;C、全球性;D、符号性

8、社会思潮是一种C

A、社会文化现象;B、社会道德现象;

C、社会意识现象;D、社会精神现象

9、对教师增进艺术涵养的论述,以下不正确的是B

A、教师的审美水平与艺术涵养是教师人文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B、科学和艺术是相区别和分离的,教师应心无旁骛,专心钻研学术;

C、优秀教师的教学过程总是富含艺术性的;D、教师在教学中体现美德追求和意境,起着对学生审美的熏陶和引导作用

10、关于职业道德的说法错误的是A

A、职业道德具有普遍性,是各行各业都应当遵守的;B、职业道德与特定职业活动的特点相适应;

C、职业道德是职业生活对人们的客观要求和人们对职业关系的主观认识的统一;D、职业道德是社会一般道德要求在职业生活中的体现

11、()是一个社会占主流地位、起支配作用的核心理念,也是一个社会必须普遍遵循的基本价值准则。

D

A、世界观;B、人生观;C、价值观;D、核心价值观。

12、以下关于教师道德意识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D

A、是在教育实践中形成的各种具有善恶价值的思想观念和理论体系;B、它是教师道德的主观方面,体现着教师对客观存在的师德关系和师德活动的认知和理解;

C、它集中表现在教师的价值观念与师德规范体系之中;D、以上都对

13、教育活动的手段是D

A、教育方法;B、教育技术;C、教育工具;D、教师完整的个性

14、在教师道德的一般功能中,唤起教师道德自觉性、积极性和创造性的动力机制是D

A、调节功能;B、教育功能;C、认识功能;D、激励功能

15、教师道德最基本的作用是A

A、指导教师在教育工作过程中正确选择自己的行为,处理协调好个人与他人、集体、社会的关系,保证教育工作顺利开展和教育任务的完成;B;促进学生品德形成和智能发展;

C、促进社会道德环境优化;D、促进人类文明进步

16、体现在教师道德规范体系自律上的教师个体道德核心范畴是D

A、道德义务;B、道德权利;C、道德价值目标;D、道德良心

17、体现在教师道德规范体系他律与自律相统一的教师个体道德核心范畴是C

A、道德义务;B、道德权利;C、道德价值目标;D、道德良心

18、区分教师职业道德和社会其他职业道德的根本标志是C

A、教师道德规范;B、教师道德行为;

C、教师道德原则;D、教师道德准则

19、下列对“分家论”观点分析不正确的是B

A、这种倾向把教书和育人截然分开、对立起来;B、这种倾向把教书和育人混为一谈;

C、这是一种以学科为本位的教学观;D、这种观点以教书为天职,以完成学科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为己任。

20、由教育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和根本任务决定的师德规范是C

A、热爱学生、诲人不倦;B、学为人师,行为示范;

C、以身作则、为人师表;D、精通业务、学而不厌

21、师生关系最大的功能是C

A、调节功能;B、凝固功能;C、教育功能;D、约束功能

22、“科学应该具有追求真理的热情和对人类利益无私的关怀,而不是为个人私利。

”以上描述属于下列哪一种科学规范C

A、普遍主义;B、公有主义;

C、无偏见性;D、有条理的怀疑精神

23、下列不属于我国教育部《关于加强学术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的主要内容的有B

A、增强献身科技、服务社会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B、促进国际科学合作,为维护世界和平、为世界公民精神作出贡献。

C、树立法制观念,保护知识产权,尊重他人劳动和权益;D、以德修身,率先垂范

24、通过否定人身依附关系和等级特权思想,强化人的平等自由和公正观念来促使人的主体意识增强的是B

A、市场经济的竞争原则;B、市场经济的等价交换原则;

C、市场经济的价值规律原则;D、市场经济的优胜劣汰原则

25、为市场经济活动所指向的社会价值目标的矫正的是B

A、肯定性服务;B、否定性服务;

C、前导性服务;D、超越性服务

26、教师道德良心对教师行为的作用表现在D

A、在教师选择行为之前,起着指导的作用;B、在教师行为的进行过程中,自我控制和自我监督的作用;

C、在教师行为结束之后,起着自我评价的作用;D、以上都是

27、教师道德的灵魂是C

A、教师道德原则;B、教师道德义务;

C、教师道德良心;D、教师道德品质

28、关于虚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C

A、虚荣是荣誉向耻辱转化的中介;B、虚荣是以个人主义为基础的;C、虚荣是个人荣誉感在内心的正常反映之一;D、虚荣往往伴随着嫉妒

29、教师道德品质的构成要素是C

A、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动机;B、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行为;C、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D、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信念

30、评价教师某道德行为时,应该C

A、根据该行为的的效果;B、根据教师一贯的品质;

C、对该行为的影响因素进行综合分析;D、根据该行为的目的

31、教师道德品质的构成要素中,居于核心地位的是D

A、道德认识;B、道德情感;

C、道德意志;D、道德认识和道德情感

32、对教师道德行为的认识正确的是C

A、教师的某一行为往往仅是一个道德行为;B、教师道德行为是孤立的行为;

C、教师道德行为是从道德这一特定的方面进行评价的行为;D、教师道德行为作为一种社会行为,但不与其他行为结合

33、教师个体道德素质这一教师道德行为选择的内部条件认识正确的是D

A、教师个体道德素质包括道德情感、道德信念、道德认识;B、道德情感的高低,有时直接决定着道德行为的正确性;

C、道德认识是指教师个人对周围现实和对自己的态度的道德体验;D、道德意志是人的价值意识向行为转化的决定性机制

34、不属于教师道德行为评价善恶标准的相对性种类是D

A、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差异性;B、教育事业发展状况是影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商务科技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