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十章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影响.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838802 上传时间:2023-05-04 格式:DOCX 页数:35 大小:566.9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十章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影响.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十章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影响.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十章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影响.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十章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影响.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5页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十章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影响.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5页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十章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影响.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5页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十章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影响.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5页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十章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影响.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5页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十章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影响.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5页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十章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影响.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5页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十章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影响.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5页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十章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影响.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5页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十章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影响.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5页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十章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影响.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5页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十章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影响.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5页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十章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影响.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5页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十章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影响.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5页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十章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影响.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5页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十章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影响.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5页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十章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影响.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5页
亲,该文档总共3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十章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影响.docx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十章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影响.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十章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影响.docx(3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十章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影响.docx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十章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影响

第一讲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

一、主要交通运输方式

1.主要交通运输方式及其特点

运输方式

主要特点

铁路

优点

运量大、速度快、运费较低、连续性好

缺点

造价高、消费金属材料多、短途运输成本高

公路

优点

机动灵活、周转快、适应性强

缺点

运量小、耗能多、成本高、运费较贵

水路

优点

运量大、投资少、运费低

缺点

速度慢、灵活性和连续性差

航空

优点

速度快、效率高

缺点

运量小、能耗大、运费高、设备投资大

管道

优点

损耗少、连续性强、运量大

缺点

设备投资大、灵活性差

 

2.发展方向

高速化、大型化和专业化。

二、交通运输布局

1.交通运输网

(1)构成要素:

①交通运输线:

如铁路、公路、航道。

②交通运输点:

如港口、车站、航空港。

(2)类型:

①按形式:

单一运输网和综合运输网。

②按层次:

省级、大区级、国家级综合运输网。

2.影响因素:

经济、社会、技术和自然等因素。

全析考点一

1.五种交通运输的特点

运输

方式

特 点

运量

运价

运速

灵活性

连续性

成本

水路

铁路

较快

投资大、占地广

公路

较慢

短途运输成本低

航空

投资大

管道

损耗小、平稳安全、管理方便

投资大

2.各种交通运输方式的适用范围

3.交通运输方式的确定

本着“多快好省”的原则,根据货运的需要,先看距离是远还是近,再看运量是多还是少,运费是贵还是便宜,最终用优选法来确定运输方式。

运距

1.(2014·四川高考)下图为高速铁路和甲运输方式两者间客运市场占有率随运距变化图。

读图回答

(1)~

(2)题。

(1)图中两种运输方式的市场占有率变化幅度最大在(  )

A.700~900km    B.600~800km

C.500~700kmD.400~600km

(2)甲运输方式应该是(  )

A.高速公路B.普通铁路

C.航空D.水路

[审题答题规范专训]

——————————————————————————————————————

从图表中获取信息

答案:

(1)B 

(2)C

——————————————————————————————————————

2.“最短时间距离”是指某铁路站点与其他铁路站点之间列车运行的最短时间之和,单位为百小时(100h),可用来表示铁路交通通达度。

图1为中国铁路站点最短时间距离等值线分布图,图2为几种交通运输方式(铁路、公路、水运、航空)特征比较示意图。

读图,完成

(1)~

(2)题。

(1)图1中铁路交通通达度最好与最差的站点分别是(  )

A.北京、福州B.广州、乌鲁木齐

C.兰州、哈尔滨D.郑州、拉萨

(2)关于图2中运输方式科学的理解是(  )

A.甲适宜哈尔滨至成都长距离运输

B.快速文件由北京至拉萨选择乙方式最好

C.丁是西安至兰州最重要的运输方式

D.上海至福州丙运输方式受水文影响最大

解析:

(1)D 

(2)B 第

(1)题,由题干内容可知,数值最小的通达度最好,数值最大的通达度最差。

(2)题,根据图2,可知乙运输方式速度最快、运量最小,为航空。

丁运输方式速度最慢、运量最大,符合水运特征;同理可判断甲、丙运输方式分别为:

公路和铁路。

全析考点二

交通运输线的区位因素分析

1.自然因素

区位因素

影响分析

地形

平原

对线路的限制较小,选线时要尽量少占耕地,处理好与农田水利建设、城镇发展的关系

山地

线路尽量沿等高线修建,尽量避开地质条件复杂地区,在陡坡上修成“之”字形弯曲或开凿隧道

水文

线路应避开沼泽地,尽量避免跨越河流,以减少桥涵总长度

地质

注意避开断层带和滑坡、泥石流多发地区,特别是开凿隧道时应尽量避开断层带,从背斜部位穿过

气候

工程设计应特别注意沿线的暴雨、大风等出现的强度和频率,以及冻土、积雪的深度等,桥涵孔径大小、路基高低都要根据当地暴雨强度来设计

  2.社会经济因素

区位因素

影响分析

经济因素

合理布局交通运输线路,促进沿线经济发展。

铁路线和公路国道线基本方向以直达为主,并适当照顾沿线重要经济点,通过城市时应从城市边缘经过;省道等地方性公路,则以满足地方经济发展和居民需要为主,可以通过当地的居民点、车站、码头等

社会因素

巩固国防、加强民族团结、促进少数民族地区和革命老区经济发展等

技术因素

使运输网伸展到更广阔的范围,克服自然条件对线路建设的障碍,并减少其对车辆运行安全的威胁

3.(2014·全国卷Ⅰ)20世纪50年代,在外国专家的指导下,我国修建了兰新铁路。

兰新铁路在新疆吐鲁番附近的线路如图所示。

读图,完成

(1)~

(2)题。

(1)推测外国专家在图示区域铁路选线时考虑的主导因素是(  )

A.河流          B.聚落

C.耕地D.地形

(2)后来,我国专家认为,兰新铁路在该区域的选线不合理,理由可能是(  )

A.线路过长B.距城镇过远

C.易受洪水威胁D.工程量过大

[审题答题规范专训]

——————————————————————————————————————

1.从文字材料中获取信息

图示铁路为我国的兰新铁路。

2.从图表中获取信息

答案:

(1)D 

(2)B

——————————————————————————————————————

4.“中巴经济走廊”是继“孟中印缅经济走廊”之后的中国在南线部署丝绸之路建设的新一条路径。

读中巴铁路模拟线路图,完成

(1)~

(2)题。

(1)中巴铁路建设难度很大的主要原因是(  )

A.技术目前难以达到要求

B.地质条件差

C.巴方基础设施尚未完善

D.海拔高,气候严寒

(2)中巴铁路建成后,中国西南各省可利用铁路运输借道新疆,或仍借道广西利用海运开拓巴方市场,两者相比(  )

A.铁路运输路程短,且运速快

B.铁路运输运量小,但灵活性强

C.海运成本低,受自然条件影响小

D.海运安全性高,且专业化水平高

解析:

(1)B 

(2)A 第

(1)题,中巴铁路经过高海拔地区,冻土广布,地质条件复杂,建设难度大。

(2)题,铁路运输较海运速度快,且利用铁路借道新疆路程短,可提高效率。

交通运输点的区位因素分析

港口

汽车站

航空港

自然因素

入港航道要有足够的水深和水域宽度;平原地形对港口提供淡水、平面布置有利,但航道往往容易淤积

受自然因素影响较小,但要求地势开阔平坦、位置适宜

受地形、气候、地质、水文等影响较大

经济社会技术因素

腹地条件和城市依托影响较大,腹地范围越广、经济越发达,对港口建设越有利,另外还需完善的配套设施和高效率运作服务

数量、密度、规模受经济发展水平制约

人口稠密、经济发达,人流、物流频繁地区最为有利

选址要求

河港要求河宽水深,靠近城市或陆路交通便利的地方;海港要求有背风、避浪、水深的海湾,且交通便利的地方

城市交通干线两侧,与市内干道系统和其他对外交通有方便直接联系的地点

地形开阔平坦,坡度适当,天气较好,地势较高,距城市较远但交通便利的地方

港口区位因素分析

5.(2014·江苏高考)下图是我国某城镇发展变化示意图。

读图,回答

(1)~

(2)题。

(1)位于老城区东南的码头选址考虑因素是(  )

A.码头位于河流凸岸,不易淤积

B.码头位于河流凹岸,不易淤积

C.码头对面有沙洲,利于避风

D.码头受水流冲击小,航行安全

(2)随着新城区的建成,区域交通格局改变,待建码头的主要作用是(  )

A.实现各类交通有效衔接B.减轻城镇人口压力

C.拉动城镇向西迅速扩展D.完善区域城镇体系

解析:

(1)B 

(2)A 第

(1)题,图示老城区东南的码头位于河流凹岸,河流主航线一侧,河中沙洲更靠近码头对岸,可知码头附近径流速度快,不易淤积。

(2)题,待建码头靠近桥梁,并且有公路连接北部的高速公路,有利于实现水陆交通的有效衔接。

主观题常考的11

题型之(六)

交通区位条件类问题有两种类型:

一是直接分析某种交通线、点的区位因素;二是对某地的交通运输发展条件进行评价。

这些问题考查的核心内容都是交通区位条件,包括自然条件、资源条件、社会经济条件和科学技术条件等方面。

角度一 交通线、点的区位因素分析,其答题思路为:

角度二 交通运输发展条件评价,其答题思路为:

[典例] (2013·浙江高考节选)2013年1月17日,国务院批复《浙江舟山群岛新区发展规划》,舟山群岛新区成为我国首个以海洋经济为主题的国家级新区。

下图为舟山群岛新区物流和旅游规划略图,分析舟山群岛新区成为我国铁矿砂等大宗商品重要中转基地的主要原因。

 

[应用流程] 

[答案] 舟山群岛新区港口航道深、岸线长,有利于大型船舶停泊;长江中下游地区铁矿砂等大宗商品进口量大,多选择水运中转。

1.交通线的区位条件

思考方向

满分术语

地形

平原地区(山区沿等高线修建或沿河谷分布),地形相对平坦,施工难度小,工程量小(看是否占用耕地)

水文

避开沼泽地,少跨越河流,工程量小

地质

地质稳定,避开断层和滑坡、泥石流多发地区

气候

暴雨、大风出现次数少;多冻土、受风雪影响大等

社会经济因素

人口

联系较多的居民点,带动沿线经济的发展(适用于地方性道路);经过居民点较少,人口搬迁少

经济

把资源优势变成经济优势,带动区域经济发展

里程

距离短,工程量小,节省运营时间

社会

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促进就业,缓解就业压力);加强沿线地区人员、物质、文化交流;带动少数民族脱贫致富,加强民族团结;巩固国防,利于社会长治久安

环境

少穿过自然保护区(重要文物古迹)和生态环境脆弱区,减少对自然环境的影响

技术

解决冻土(高架桥)等技术难题

2.交通点的区位条件(以港口为例)

思考方向

满分术语

陆域条件

地形

地质稳定、地形平坦、坡度适当——有利于安排建筑用地、港口设备;岩港修筑难度大,但建成后不易淤积;泥港修建难度小,建成后容易淤积

经济腹地

以城市为依托,有铁路(高速公路、河流等)与其他地区相联系,经济腹地广

水域条件

航道

港阔水深,便于船只的航行和停泊

避风

位于峡湾,背风、避浪

冰期

无冰期,利于常年通航;冬季结冰,不利于通航

下面左图为世界某区域简图,右图为左图阴影部分的地形示意图。

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当地政府准备修建从甲村到乙村的公路,从成本、施工难度、道路利用率方面,应该选择图中哪条线路进行施工建设?

请说明理由。

(2)M河水运发达,被称为所在地区的“黄金水道”。

试分析原因。

(3)N运河长171km,1992年7月31日正式通航。

试分析其开凿的意义。

解析:

根据经纬度和国家轮廓等信息进行区域定位可知,图示区域为德国及其周边地区。

(1)题,根据图中线路长短、所经村庄多少、地区状况可对比分析出③线路最适合。

(2)题,M河为欧洲的莱茵河,其区位条件可从自然和社会经济两大方面分析。

自然条件包括地形、气候、水文等方面,社会经济条件包括人口、城市、经济等方面。

第(3)题,主要分析N运河对连接区域经济、欧洲大陆庞大水运网建设的影响。

答案:

(1)③线路。

理由:

③线路路程较短,投资较少;沿途经过的村庄较多,道路利用率高;沿途经过的地区地势较平坦,施工难度小,技术要求较低。

(2)自然条件:

莱茵河流经地区受温带海洋性气候影响,降水丰富,河流流量大;水位季节变化小,河网密布,无结冰期;河流流经地区多为海拔200m以下的平原,地势平缓,水流平稳,有利于航行。

社会经济条件:

人口稠密,城市化水平高,工业和经济发达,市场需求量大,货运量大。

(3)连接了欧洲大陆上莱茵河和多瑙河两大水系,缩短了北海与黑海之间的内河航程,对东、西欧间的货运交通及欧洲内陆国的对外联系均具有重要意义。

一、选择题(每题4分,共48分)

2014年7月1日7时41分,成都至上海虹桥的D628次动车组在成都站启动,中国铁路网“四纵四横”之一的沪汉蓉铁路大通道正式全线投入运营,川渝地区从此融入中国的高铁版图。

读图回答1~4题。

1.有一批机械设备要从上海运往重庆,最适宜的运输方式是(  )

A.铁路运输      B.海洋运输

C.公路运输D.内河运输

2.汉宜(武汉-宜昌)铁路是沪汉蓉铁路的重要一段,该段没有选择沿(长)江修建,主要是因为该河段(  )

A.地形复杂,路基不牢

B.河道弯曲,线路太长

C.人口稠密,搬迁人口多

D.多小城镇,对经济带动不明显

3.汉宜铁路正线桥梁长度占线路总长度的55.6%,其原因主要是(  )

A.为生物提供通道B.加快建设速度

C.减少对耕地的占用D.多洪涝、泥石流

4.关于修建沪汉蓉铁路最主要的意义是(  )

A.缓解我国东西方向的货运压力,完善交通运输网

B.促进沿线农矿产品的销售,带动沿线经济的发展

C.加快少数民族地区脱贫步伐,增进民族团结

D.加强地区之间的联系,促进经济和文化的交流

解析:

1.D 2.B 3.C 4.D 第1题,机械设备较为笨重,运输量大,而且时效性不强,应该采用沿长江水运。

图示沪汉蓉高铁以客运为主。

第2题,修建高速铁路线的原则是以直达运输为主,并适当照顾沿线重要经济点,尽量缩短线路长度,以节省运营时间。

汉宜铁路穿行于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势平坦,但是由于河道过于弯曲,不宜沿江修建。

第3题,汉宜高速铁路桥梁多的自然原因是该地区水网密布;社会经济原因是该地是我国的主要粮食产区,修建高架桥梁,减少对耕地的占用,也不会阻断地面交通。

第4题,沪汉蓉铁路以客运为主,主要是缓解客流量和经济文化发展的需要。

(2015·温州模拟)东海大桥始于上海南汇,终于洋山深水港,全长32.5km,是世界上建造难度最大的跨海大桥之一。

读图,回答5~7题。

5.东海大桥采用“S型”设计,设计思路主要考虑的因素是(  )

A.海啸B.赤潮

C.潮汐D.寒潮

6.来往于东海大桥上的车辆主要是(  )

A.集装箱卡车B.公交大客车

C.水产冷藏车D.旅游大巴车

7.东海大桥P处水面与桥面距离40m,其目的是(  )

A.降低施工成本B.缓和海浪冲击

C.减轻台风影响D.保证通航顺畅

解析:

5.C 6.A 7.D 第5题,比较四个选择项中,潮汐是影响东海大桥设计的重要因素。

我国近海多大陆架,海啸影响较小。

第6题,东海大桥连接洋山港和上海市区及其他经济腹地,海洋运输最高效的方式是集装箱运输,因此推断来往于东海大桥上的车辆主要是集装箱卡车。

第7题,东海大桥P处水面与桥面距离40m,主要为通航的海上船只留出空间,保证通航顺畅。

2014年6月3日,兰新铁路第二双线新疆段开始试车。

2014年年底兰新高铁有望正式通车,两地的高铁运行时间将压缩到8小时。

兰新铁路第二双线建成后,现有的兰新铁路将主要用于货运。

下图为兰新铁路及兰新高铁示意图,据此完成8~10题。

8.兰新高铁与兰新铁路线路不完全重合,最可能的原因是(  )

A.雪山连绵,地形阻隔

B.加强区际联系,方便人们出行

C.沿河谷修筑,降低成本

D.加速青海省矿产资源的开发

9.兰新高铁沿线修建了长达440km的防护设施(图乙),其主要作用是(  )

A.减小气温变化B.防洪水

C.防大风D.防噪音

10.兰新铁路第二双线建成后,兰新铁路实现客货运输分离,其意义表述不正确的是(  )

A.物资运输能力将极大提升

B.铁路沿线有望出现新的产业带和城市带

C.大规模发展特色种植业

D.促进当地旅游业的发展

解析:

8.B 9.C 10.C 第8题,兰新高铁与兰新铁路线路不完全重合,现有的兰新铁路主要用于货运,兰新高铁用于客运,可以加大货运、客运流量,提高运输效率,这样有利于加强区际联系,方便人们出行。

第9题,兰新铁路沿线多大风,图示防护设施可以减小大风对铁路的影响。

第10题,铁路沿线为温带大陆性气候,降水稀少,不利于大规模发展种植业。

广州到珠海的城际轨道交通线由北面的广州市广州南站途经佛山市顺德区、中山市,南至珠海市拱北口岸的珠海站(又称珠海拱北站),整条线路总长177.3km。

下图是该城轨经过某城市时的照片,据此完成11~12题。

11.修建城市轨道交通,可以(  )

A.改善城市的景观环境

B.改善城市的环境质量

C.提高城市居民的经济收入

D.调整城市的经济结构

12.城轨经过图示地区时,采用高架桥的目的是(  )

A.提高轨道运输的速度和安全性

B.观赏轨道沿线的风景

C.节约轨道沿线的耕地资源

D.降低轨道交通建设的难度

解析:

11.B 12.A 第11题,城市轨道交通可以缓解城市交通拥堵现象,同时可以节约能源、减轻污染。

第12题,高架桥应避免和其他道路线路交叉,提高运行速度,提高交通安全。

二、综合题(共52分)

13.(2015·银川模拟)2013年的8月8日,中远集团“永盛”轮从大连港出发试水北极航道到达欧洲。

如图为北极航道和传统航道示意图,读图回答问题。

(26分)

(1)与传统航道相比,北极航道有哪些现实价值。

(6分)

(2)对比分析DA段和BE段的航运条件。

(8分)

(3)鹿特丹成为世界第一大港的原因有哪些。

(8分)

(4)2014年1月,一艘货轮从天津出发前往D港,途经C海区时,没增大能耗的情况下,速度却明显加快,请分析原因。

(4分)

解析:

(1)题,传统航道要经过马六甲海峡、印度洋、亚丁湾、苏伊士运河、地中海、直布罗陀海峡等,该航线航船较多,货运量大,拥堵严重;马六甲海峡、亚丁湾等海域海盗猖獗;与北极航道相比,航程也较长。

(2)题,从盛行风向和洋流两个角度分析。

DA段受西风带和北大西洋暖流影响,风向和洋流流向一致,与航行一致,顺水顺风;而且受北大西洋暖流影响,水温较高,海上浮冰较少,有利于航行安全。

BE段在夏季受东南季风影响,风向与航行相反;受千岛寒流影响,水温较低,有浮冰,影响航运安全。

第(3)题,从港口位置、交通运输条件、腹地范围、开发历史等方面分析。

第(4)题,冬季北印度洋盛行东北季风,季风洋流自东向西流,因此船行在此海域顺水顺风,航速加快。

答案:

(1)航程大大缩短,节约能源,节省运费;节约时间;传统航道拥堵严重、海盗猖獗,北极航道相对安全。

(2)DA段受西风和北大西洋暖流影响,顺风顺水,受北大西洋暖流影响,海上浮冰少,航行安全;BE段受千岛寒流影响,水温低,海上有浮冰,8月份,在BE段沿海,以偏南风为主,逆风。

(3)鹿特丹地处北海航运要冲,是西欧内陆出海的咽喉;有莱茵河、众多的公路铁路相连,水陆交通便利;还可以实现河海联运;腹地广阔且经济发达;开发历史悠久,港口设施先进。

(4)此时,C海区盛行东北风,船只顺风顺水。

14.(2014·大纲卷)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26分)

下图示意某国南部沿海部分地区。

该地区河流含沙量大,沿海水浅。

18世纪,随着大规模的土地开发,该地区交通运输需求大增,于是开凿了几乎与海岸平行的沿海运河。

M河自北向南纵贯该国中部,是该国重要的航道,H港为该国南部沿海最大港口。

(1)分析图示地区沿海运河开凿前的水运条件。

(8分)

(2)分析沿海运河开凿工程量较小的原因。

(4分)

(3)简述沿海运河航道航运优势。

(6分)

(4)说明H港发展成为该国南部沿海最大港口的地理条件。

(8分)

解析:

(1)题,主要从陆上水运方向、沿海海运条件等方面分析。

(2)题,原因主要从地形和土地类型方面分析。

第(3)题,主要从运河连接多条河流、水位稳定以及受海浪影响小等方面分析。

第(4)题,主要从经济腹地、海运条件以及河运条件等方面进行分析。

答案:

(1)该地区河流大致自北向南入海,陆上缺少东西向(横向)水运通道。

沿海多沼泽,海域水浅,泥沙多,风浪大,不利于航行,不适于建港。

(2)沿岸地区为河流冲积平原,低平,多沼泽(湿地、海湾)。

(3)运河与海湾及多条河流相通,水位相对稳定;避免海浪和海风影响。

(4)(该国南部沿海少港口)H港依托沿海运河,成为南部沿海地区的贸易港口;M河流域广阔,腹地广,河道航运繁忙;H港位于M河河口附近,是M河、南部沿海运河航运和海运的枢纽。

第二讲

____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变化的影响

 

一、对聚落空间形态的影响

1.交通条件对聚落空间形态的影响

(1)表现:

聚落空间形态往往沿交通干线扩展,这些交通干线也成为聚落的主要发展轴。

(2)实例:

株洲沿铁路发展;筑波沿中轴线呈南北狭长的带状形态。

2.交通线的变化对聚落空间形态变化的影响

表现

实例

交通线的发展会带动聚落空间形态的变化

嘉兴的城市形态随水路和陆路运输的发展而变化

交通线的衰落也会影响聚落空间形态的演变

沿京杭运河的城市因运河淤塞,海运发展和京沪铁路建成而发展缓慢,保持沿河伸展的空间形态

二、对商业网点分布和聚落分布的影响

1.对商业网点密度的影响

区域

交通运输布局的影响

商业网点密度

山区

地势起伏,交通运输线路稀少,运输方式单一

平原

交通便利,商业网点沿公路分布

2.对商业网点分布位置的影响

(1)原因:

商业网点的位置要求有便捷的交通,这样才能吸引大量购物者,即为交通最优为原则。

(2)表现:

很多商业网点建立在市区环路边缘或市区边缘的高速公路沿线。

3.对商业中心的影响

(1)大城市的商业中心的形成和布局,与交通运输的发展和变化密切相关。

(2)集镇:

在交通要道上发展起来,交通线路的改变常会引起集镇的繁荣或衰落。

全析考点一

1.交通运输方式的变化对聚落分布和空间形态的影响

2.交通运输布局变化对聚落发展的影响

1.(2012·广东高考)读高速公路与城市建成区空间关系示意图,完成

(1)~

(2)题。

(1)分析两种模式的高速公路对城市建成区的影响,可知(  )

A.甲模式不占用城市建成区用地

B.乙模式需要占用城市建成区用地

C.甲模式对城市建成区景观与环境的影响比乙模式大

D.乙模式对城市建成区内部交通联系的影响比甲模式大

(2)从高速公路与城市建成区关系的动态变化看,可推断(  )

A.城市化初期,高速公路遇到城市时一般会采用甲模式

B.随着城市建成区不断扩展,乙模式有向甲模式演变的趋势

C.在城市化快速推进时期,甲模式会消失

D.大城市发展到成熟期,不会同时存在甲模式和乙模式

[审题答题规范专训]

 

————————————————————————————————————————

1.从文字材料中获取信息

图示表达高速公路对城市建成区的影响。

2.从图表中获取信息

答案:

(1)C 

(2)B

————————————————————————————————————————

2.读某城市空间形态变化示意图,回答

(1)~

(2)题。

(1)从城市略图中可以看出该城市早期(  )

A.沿铁路延伸

B.沿垂直于公路走向的方向延伸

C.受地形的影响

D.沿河流延伸

(2)从1980年到201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