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MPLAYER高清设置向导.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846210 上传时间:2023-05-04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5.1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KMPLAYER高清设置向导.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KMPLAYER高清设置向导.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KMPLAYER高清设置向导.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KMPLAYER高清设置向导.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KMPLAYER高清设置向导.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KMPLAYER高清设置向导.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2页
KMPLAYER高清设置向导.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2页
KMPLAYER高清设置向导.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2页
KMPLAYER高清设置向导.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2页
KMPLAYER高清设置向导.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2页
KMPLAYER高清设置向导.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2页
KMPLAYER高清设置向导.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KMPLAYER高清设置向导.docx

《KMPLAYER高清设置向导.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KMPLAYER高清设置向导.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KMPLAYER高清设置向导.docx

KMPLAYER高清设置向导

KMPLAYER高清设置向导!

声明:

本篇文章是针对尽可能对应更多的视频流畅播放而设定的,这个设定并不是最节省资源,也不是效果最好的,只是一个初始设置,只是为了能看!

想要感受更好的效果,想要了解更多的解码方案,请参看分离器进阶篇

第一步。

我们来确认一下什么是720p,什么是1080p,什么又是1080i。

我们说的高清到底是什么。

720/1080指的是分辨率1280×720与1920×1080,那I和P分别是什么意思呢?

I代表interlace,隔行扫描;P是Progressive,逐行扫描。

720P与1080I的带宽是一样的,在清晰度自然是1080I高一些,但在动态画面表现得更流畅的则是720P。

而1080P则兼顾了清晰度以及动态表现的要求,也就是大家所说的FULL HD,但它也是对码率,存储空间要求最高的格式。

注1:

DVD=720x480

注2:

有人观看1080i的时候感觉画面有定格,但是cpu占用率并不高,这就是1080i动态效果不好的一个特色。

第二步

什么是编码?

现在主流视频的主要有MPEG2,MPEG4,H.264(MPEG4AVC),VC-1(AVC-1)/WMV9HD等。

不同的格式的压缩比以及表现都有各有差别,如今网上常见的就仅有三个,MPEG2,H.264,VC-1。

音频编码格式主要是AC3、DTS和EAC3,最近AAC有异军突起的意思。

这里也许有人问,X264是什么?

那么我们可以理解为,H264,mpeg2这些呢,是编码的标准,但是具体把这种标准的做成什么样的编码是不一定的,标准是规定下来固定的,但是怎么去实现这个标准就是随便的了。

比如说x264的标准就是h264,h263的标准是XVID,DIVX。

什么是解码器?

我们说的硬件解码是什么?

软解码又是什么?

视频压缩技术就像我们之前所说有很多种,每一种压缩技术又对应不同的解码器来支持,而这其中还分官方的,第三方的不同种类,各种解码器功能,画面,速度都有差异,不过一般分为两种解码器:

硬件解码器和软件解码器。

硬件解码器就是利用解码器所带的驱动接口和硬件本身连接上,利用硬件所带的功能对视频进行解码,这样可以降低对CPU的负荷,从而实现流畅播放以及提升CPU多任务的能力。

软件解码器就是除了硬件解码器之外的所有解码器,其最大特征就是利用CPU通用处理的功能,对其进行软件解码。

软件解码虽然耗费CPU,但是可以修改,升级,在CPU资源充足的情况下是最好的选择。

分离器的功能就是把封装在一起的视频以及音频还原出来。

之前我们谈过有不少的封装,每一种封装必须对应一种分离器,才能正确的把视频和音频分离出来以供解码器解码。

分离器也有很多种,一般情况下非标准的封装格式在正规的播放器里都没有相应的分离器,比如MKV。

而分离器比较出名的有月光三件套,haali等。

注:

DXVA(也称DirectXVA)全称就是DirectXVideoAcceleration(硬件视频加速接口)。

第四步

什么是封装?

我们来做个比较形象的说明,封装就是包装的意思,我们编码好的视频和音频需要封装起来才是一个成品,我们常见的是AVI,MKV,TS,MPG,MP4封装。

如果你还不明白,可以这么理解,如果说编码是饭,那么封装就是碗,碗里装饭以后就是——饭碗。

-_-!

第五步

开始安装喽~~

1.首先保证自己的系统里面是干净的,这里的干净是指没有其他乱七八糟的播放器,以防止解码冲突。

比如说终极解码就不要跟暴风影音,在一起用,km也不能跟暴风影音一起。

2.安装终极解码(任意版本都可以,我们需要的是他的解码器合集而已,就算少了以后也可以单独下载其他的解码器进行安装。

),安装时其他选项默认,单播放器一栏中,不要选择kmplayer,因为其是简化版,我们需要的是完整版本。

注意:

vista系统下,安装终极解码跟kmplayer的时候一定要点右键,使用管理员权限进行安装,否则可能出现n多意外情况。

3.安装kmplayer,全默认即可。

第六步

调试终极解码

刚才我们已经知道了高清,要分为软硬解码,那么提供给大家两种终极解码的调整方式。

注:

对于Mpeg2视频解码器,在vista下请注意不要选择nVidiaVPP,因为vista说对这个解码器有严重冲突。

vista请使用UleadStudio或者Gabest(推荐Ga,因为时间轴校正一般都是跟它走的。

这部分在分离器进阶有详细解释。

上面这个是软解码的方式,这里不得不说的是coreavc这款解码器拥有非常优秀的软解码处理速度,是我们软解的不二选择。

注:

软解码的效果要比硬件解码效果好很多,但是cpu占用率高,并且至少需要单核3.0G,双核1.8G的cpu才可以哦。

以上的是硬件解码。

这里有个很重要的问题要跟大家申明一下

大家可以发现,我的播放器一栏我设置的是wmplayer,而没有设置为kmplayer,原因是:

如果单独安装终极解码,这么设置就已经可以观看高清了,但是我们所真正想要得到的效果是kmplayer来调用解码器播放高清,因为使用kmplayer微调细节各方面都比较好一些,所以也比较推荐大家用终极解码+km的方式来播放高清,如果大家不喜欢单独使用km,那么下面的可以直接跳过不用看了。

有人也许会问,为什么不将我的播放器指向kmplayer呢?

原因是,终极解码的优先级别非常霸道,不管他指向哪个播放器,这个播放器的设置都会被终极解码的设置所覆盖掉的,而这并不是我们想看到的,之所以把他指向mediaplayer,是因为毕竟每个人的机器上都有微软捆绑的这个播放器,本着废物利用(-_-)的想法,所以把终极解码指向这里,让他成为我们的第二播放器备用。

第七步

调试kmplayer

 

这里请注意,分别点击每个不同的分离器(解码器)在右侧都有不同的对应这里实际是不用进行设置的,只是要大概了解一下左边都是什么东西都对应的是右边的什么项目。

这里不是说要大家去选择右边的选项。

请注意这里的TS的选项,因为TS封装的H264x264有一定的特殊性,所以这里推荐这么选择。

另外:

根据操作系统的版本不同,分离器的设置也是有所不同的,对于vistasp1来说,如果想要开启DTS5.1,那么TS分离这块就必须选择为Mpeg-2或者Ga。

如果有条件请看以下我的高清进阶设置有详细的说明。

这里需要注意的是,上面的H264,AVC1选择的是PowerDVD8的硬解码器,如果你的机器是要使用软解码的话,应该选择为CoreAVC这个解码器。

上面Mpeg2不管是NV的显卡还是ATI的显卡都选择为NV的解码器,这个比较特殊,具体为什么可以去XX搜索一下,很有意思的一段历史。

(注:

如果是vista则不可以选择NV解码,因为有严重冲突问题,这块不管是N卡还是A卡最好都选择为Ga的解码器。

Haali想必大家都有所耳闻,强大的分离能力,出色的性能……

但是,他偏偏对Matroska支持不好,有的时候如果出现了mkv播放不了,照着上面设置一下,

很大可能可以解决问题。

到这里我们的所有设置就都ok。

注:

对于haali作为TS的分离这块也有很大的争议,如果是在Vista下,这里haali对于TS的分离选项千万不要挑上,挑上了以后会强制使用haali+cyb的组合,这种情况下有很大几率会不能开启硬件解码。

另外就是Haali+Cyb的组合在播放高清的时候全屏可能出马赛克,对这方面有疑问的可以参看一下我的高清进阶设置(分离器强化以及分离器与解码器组合应用篇)。

下面把km开启极速播放模式(或者高速模式。

高速模式可以保留3D音效)就可以看片了~~

有很多人跟我说找不到视频(高级)这个选项,请先在kmplayer上点右键-设置-高级菜单。

然后其他的选项就出来了。

注意:

如果开启了超级速度模式,那么3D音效就会关闭掉,如果你的机器性能不算太差的话,可以考虑使用高级速度模式,虽然速度略有下降,但是可以保留3D音效。

(这也是有人说为什么看高清声音小的一个重要原因。

对于渲染器这块,xp跟vista有着不同的设置,

如果是xp的话N卡选择Vmr9未渲染,A卡选择覆盖渲染合成器。

(对于A卡来说要效果你就不能让字幕显示在黑边上……残念)

如果是vista的话,N卡还是选择Vmr9,A卡选择增强型覆盖渲染合成器c\a。

(必须这么选择,否则不能开启硬件解码,当然了,如果你说我用软解,那么当我没说。

近期发现n多人对于DTS音轨解码不正确,有断断续续的问题,特别补发DTS音轨以及常见的音频设置方法。

(点击连接为DTS的解释)

注:

没有Cyb的人,可以用InterVideoAudioDecoder,这个也没有的话用Ge也行。

[分离器强化以及分离器与解码器组合]

看过上文的各位可能注意到了一个问题,

按照初始部分的设置在观看DTS音轨H264编码(x264编码)的TS封装视频的时候,

cpu占用率节节飙升,最高的时候可能会达到将近100%,这是因为初始设置部分只考虑能够播放,

并且流畅播放,硬件解码能够开启,但是并没有考虑效能,最佳效果等等。

下面的文章主要就是针对各个分离器,进行逐步的分析强化解释,以及我介绍一些我所遇到的问题以及测试的报告。

转载部分:

下面关于分离器的文章转载自【ihanxiao】大大的文章(偶懒得写,所以直接修改了大大的文章,嘎嘎)

1.不要把分离和解码搞混了。

分离器由文件的封装格式决定,如AVI,MKV,WMV,TS,TP。

多数HD都是TS,TP,WMV,相应的视频编码方式是(H264/MPEG2/WMV-HD),多数HDre都是AVI,MKV,相应视频编码格式是(H264,Xvid)。

  分离器的工作效果和普通/极速模式,覆盖/VMR渲染器完全无关,和视频音频解码器有配合优劣问题。

而它们本身的效率简单表现在拖放速度上。

下述讨论适用于各种模式和覆盖器。

  2.安装Haali时,只勾上EnableShellExtension这一项,别的都不要选。

进入KMP的参数设置“滤镜控制”“源滤镜”“其它”选项卡,把五个“连接到某种文件”选项前面的勾全部去掉。

再把被Haali霸占的MKV文件类型重新关联到KMP。

注:

如果你安装的是终极解码或者完美解码的话可以不用考虑以上问题,两者都很贴心的将安装默认部分设置好了。

  3.一定不要把Haali添加到“自定义滤镜管理器”中,如果再多犯一个错误,它就会无视其它任何设置,对所有文件全部用Haali分离。

注:

这里指的是kmplayer中

  4.文件关联在KMPlayer“参数设置”“文件关联”中设置。

需要重建图标缓存来更新如MKV的图标,如果重建缓存无效还要重启系统。

OK,重点部分来了……  

最复杂的是AVI和MKV分离器的设置,其次是TS,最简单的是WMV,TP未充分研究,一般用Gabest就可以。

   *.AVI:

  AVI分离器由“滤镜控制”“源滤镜”决定,常规选项卡最下方“普通AVI”有四个选择项(其实是可以无数个选择项的,但是一般kmplayer自动识别的可能就2-4个,其余的需要手动添加,这里就不推荐了),分别为系统默认(AVISplitter),GabestAVI分离器(GabestAVISplitter),KMPAVI源滤镜(KMPAVISourceFilter),KMP内部AVI分离器(KMPAVIreader)。

括号里是播放时能看到的分离器名字。

  此外,如果在“其它”选项卡中选择“用Haali分离器连接AVI(如果安装了Haali分离器)”,则无视常规选项卡中的设置,肯定会用Haali分离AVI。

  建议:

常规选项卡的四个选项中用KMP内部源滤镜(KMPAVISourceFilter),并打开“在后台打开文件”选项,这个分离器拖放速度非常快,延迟小于人的反应时间。

而损坏的AVI文件sdxy建议用GabestAVISplitter分离。

    但是Haali的拖放速度慢于KMPAVISourceFilter。

此外,如果是H264编码,就会自动调用PowerDVD的H264解码器(如果安装了的话)。

AVI+Haali+Cyberlink这个组合不好,会导致色斑,波纹,画面不连贯等。

解决的办法是在自定义滤镜管理器中强制使用CoreAVC。

注:

这也是很多人在播放电影的时候全屏幕以后会出现很多小方格的原因所在。

但是如果使用coreAVC的话,就不能开启硬解,cpu占用率会上升,但是优点也很明显,画质那个好阿~~。

  所以不建议开启“用Haali连接AVI”。

如果喜欢看码率,可以开启“用Haali连接AVI”,常规选项卡中也设置为KMPAVISourceFilter,并在自定义滤镜管理器中强制使用CoreAVC。

这样只要关闭“用Haali连接AVI”,就会转换成用SourceFilter分离AVI。

    *.MKV:

  进入“滤镜控制”“分离器”常规选项卡,“Matroska分离器”的三个选项分别为GabestMKV分离器(GabestMatroskaSource),KMP内部MKV分离器(KMPMKVreader),系统默认(安装了Haali后,系统默认是Haali,这个一定要当心!

)。

注:

我自己当初刚开始玩儿的时候,就没注意选了默认,结果呢,MKV给我一定一定的播放……

  此外,如果在“滤镜控制”“源滤镜”“其它”选项卡中打开“用Haali分离器连接MKV”,则无视常规选项卡中的设置,必定用Haali分离MKV。

  以上三种分离器对多音轨支持都很好,拖放都很快,稍慢于人类的反应速度。

  用Haali可以看视频和音频码率。

但是很多MKV都带DTS音轨,如果用了Haali再用Cyberlink音频解码器(Cyberlink支持解TS中的DTS,这是别的音频解码器比不上的),必定会不连贯,无声或速度过快。

KMP内部MKV分离器有相同问题。

此时建议“音频解码”的“DTS音频解码”中选Windvd的音频解码器,和Haali结合,对MKV支持非常完美,特别是多音轨。

注:

用功放以及5.1声道音响的人一定要注意这些地方,否则听不到5.1的效果的。

  建议常规选项卡中选GabestMKV分离器(GabestMatroskaSource),而不是系统默认,并开启“用Haali连接MKV”,“音频解码”的“DTS音频解码”中选Windvd的音频解码器。

这是MKV最完美的分离方案。

但是任何方案都不可能对付所有情况,万一播放出现异常,关闭“用Haali连接MKV”,就转换成GabestMatroskaSource,它和Cyberlink没有上述的冲突。

唯一的遗憾是不能看码率。

注:

我再测试这里的时候还真就遇到了异常,音频变得非常奇怪,而且还速度超快,所以大家在设置这块的时候还要多多尝试一下。

  总之,本来AVI和MKV都只有一处设置所用的分离器,但是来了Haali,只要“源滤镜”“其它”选项卡中开启“连接到某类型文件”,KMP就一定会用Haali分离这种文件。

如果在自定义滤镜管理器中把Haali设为源滤镜,KMP也会无视所有设置,对AVI和MKV使用Haali。

所以建议不要把Haali添加到“自定义滤镜管理器”中,如果要用它,就在“源滤镜”中开启“连接到某种文件”,用完马上关闭。

  对于AVI和MKV,系统中其它所有分离器如Nero,PDVD7,Elecard无效,比如你在自定义滤镜管理器中把Elecard分离器设置为源滤镜或者强制使用都不会影响AVI和MKV。

  *.WMV(又称ASF):

  在“源滤镜”的WindowsMedia选项卡中选择,五个选项中,WindowsMedia源滤镜无法运行。

  KMP内部的ASF读取器/源滤镜,拖放速度非常快,但有些文件靠近末尾处可能无法拖放,总时间计算错误。

一般如果选择“自动选择”,KMPlayer默认就会选择这个。

  KMP内部ASF分离器拖放时进度条显示有问题。

  新的WMASF读取器(WMASFReader)和“系统默认”没有明显区别,据说前者图像质量好。

二者无上述问题,但拖放速度较慢,打开某些文件太慢。

  推荐“自动选择”。

  一旦此处选定,系统其它设置都不会改变所用的分离器。

  *.TS:

  对于MPEG2,绝大多数情况下都可以用GabestMpeg2Splitter,也就是说常规选项卡中建议选择Gabest。

它的效率没有Nero,Elecard高,但是字幕校准都以它为准,也只有Gabest才支持TS中的DTS音轨。

  有两种设置风格,推荐前一种。

  最好在“分离器”的常规选项卡的“Mpeg2(TS)分离器”中设置,非常可靠,立竿见影。

当然,前提是“自定义滤镜管理器”中没有分离器打开“强制使用”,而且没有源滤镜在此处开启“设为源滤镜”选项,如MpegSource和Haali。

源滤镜的优先级高于其它所有分离器。

Nero,Elecard,PDVD7分离器并不被KMP识别为源滤镜,所以对于它们,“设为源滤镜”无效。

  建议使用这种风格的不要在自定义滤镜管理器中添加任何分离器,最多有一个MpegSource,设为不使用(优先级任意,可以设为00800000)。

要用时选择“设为源滤镜”,用完改为“不使用”。

  如果安装了Elecard或Moonlight,此处多个分离器中的“系统默认”就是Elecard或Moonlight

  另一种设置风格是使用自定义滤镜管理器中的强制使用功能,各个分离器开启“强制使用”选项后优先级就高于常规选项卡中的设置。

如果只有一个为“强制使用”,KMP就肯定会选择它。

如果有多个开启“强制使用”,则按优先级和位置竞争KMP的恩宠。

一般排第一位的“强制使用”的分离器就是最终使用的分离器,但是不一定,也可能优先使用Elecard。

这里还是不要忘了那个大前提:

没有源滤镜在此处开启“设为源滤镜”选项。

总体来说这种风格不是最可靠的方式,但是用熟了也不错。

  对于X264,先说说CoreAVC和Cyberlink6.xH264之争。

  解TS封装的H264,CoreAVC完全输给了从Powerdvd极致版中分离出来的Cyberlink6.xH264。

解AVI/MKV的H264,CyberlinkH264完全输给CoreAVC(会产生各种问题,如减分辨率播放,色斑,波纹,不连贯)。

  AVI/MKV没有合适的分离器和Cyberlink6.xH264配合,而TS有。

  以下只讨论使用CyberlinkH264的情况。

它一定要在高速/急速模式下才能打开硬解(建议高速模式,保留3D音效)。

此外,由于CPU占用率在覆盖合成器/VMR9两种渲染模式下差别很大,A卡建议用覆盖合成器。

注:

在vista下,使用覆盖合成器的时候,系统会强制关闭3D特效以及透明特效。

  解TSX264,PDVD7(PDVD7Muxer)和“KMP内部MPEGTS分离器”CPU占用率最低,PDVD7有时间码问题,且不支持多音轨。

而后者没有时间码问题,也支持多音轨。

Elecard(ElecardMPEGDemultiplexer)Elecard的CPU占用率高3%左右,但时间码问题轻些,且支持多音轨。

这三者都不支持DTS,会作为AC3处理。

注:

这里也就是说,TS下x264h264这几个常用的分离器,都不会直接输出DTS,想用kmplayer玩儿DTS的达人们……崩溃吧(偷偷告诉你后面有方法~~)

  如果CPU不够用,PDVD7表现为画面卡,Elecard画面更卡,“KMP内部MPEGTS分离器”画面流畅,但声画不同步。

值得一提的是“KMP内部MPEGTS分离器”和CoreAVC结合也很不错,声画同步,如果CPU不够用,声音会有轻微的断续。

  如果苛求帧率的均匀程度达到几毫秒,可以用Nero/Haali,CPU占用率高5%~10%。

  如果要保留DTS音效,推荐Gabest,MPEG-2Demultiplexer(GabestPSSplitter)。

这两个Gabest和CyberlinkH264配合起来效率也低于PDVD7和Elecard。

  使用PDVD7和Elecard分离器就会自动调用CyberlinkH264,无法强制调用CoreAVC。

  综上所述:

  在自定义滤镜管理器中应该最多只有一个分离器MpegSource,要用时开启“作为源滤镜使用”,不用时取消它的源滤镜特权。

Haali平时勾选“连接MKV文件”,(要配合Intervideo的音频解码器才完美,二者就像一雄剑一雌剑),取消其余四个勾,要用时(如查看AVIX264的码率)勾上,用完马上关掉。

除此以外,AVI,MKV,ASF,TS,TP都是在“滤镜设置”的“源滤镜”和“分离器”中设置。

  AVI选KMPAVISourceFilter,MKV选GabestMatroskaSource,WMV自动选择。

各自只有一个最优值。

TS分离器看情况在Nero,PDVD7,Elecard,Gabest,MpegSource间选择,Gabest最保守。

ok~终于修改完整片文章了,但愿对各位玩儿高清的大大们有所帮助。

下次文章主要就是贴一些实际影片中遇到的问题以及解决方法。

这里说白了就是最好一个都不选……

偶低初始设置里面推荐是都选上(都选上就都用haali了,虽然什么都能播放,但是效果都不怎么好,不过要是上篇就说那么详细这就不是进阶篇了,嘎嘎

这个地方的设置,如果在这里点添加已注册的滤镜,并且添加了相关的滤镜,那么kmplayer会不管其他的任何设置,直接使用该滤镜。

[视频渲染器]

覆盖模式:

大概在1995年,当大家想在电脑上放VCD的时候,CPU的处理能力还不够完成该任务,于是显卡制造厂商推出"videooverlay(视频覆盖)"技术。

在显卡上用硬件完成同时显示几个视频的功能(拉伸,颜色空间变换,等等...)的技术,这样就可以在pc上流畅的播放动画而不占用cpu。

视频覆盖的画面质量事实上取决于显卡硬件。

此模式在vista下会强制关闭透明特效。

此模式配合ATI的显卡比较好。

Direct3D:

是微软提供给程序员使用一个不断进化的功能集合的DirectX库的一部分。

比视频覆盖提供了更好的图像质量,但是不是所有的显卡都支持这个技术

VMR9:

这是最新的视频渲染技术。

它完全建筑在Direct3D上,可以提供最好的画质(取决于渲染模式和显卡)。

vmr9支持硬件颜色操作(如果卡支持)

VMR9:

窗口:

这种是最基本的模式,它向后兼容,但不支持帧抓屏,在dvd菜单导航时只能用这个模式了。

VMR9:

窗口无转换:

这个模式比窗口模式高级点,用来截图是最好的。

VMR9:

渲染无转换:

这个可是vmr9中最复杂的渲染模式(它可以工作在Direct3D独占模式,那就是整个机器被设定为全屏,其他运行的程序不可以操作视频硬件,在这个独占模式下,所耗cpu更少,分辨率越高,回放就更平滑)括号内的具体还没搞清楚!

不过一般我看REMUX都用这个模式,画质好,CPU嘛,占用是有点高,但为了画质也值得!

此模式下kmplayer又是截图会出现问题。

EVR增强渲染模式:

Vista的技术了,微软吹得很强,但问题不少。

字幕问题。

目前用EVR是无法在高速或者急速模式下把字幕显示出来。

那个EVRC/A倒是能够显示字幕,不过dxva2.0就会失效,换句话说就无法开启显卡的硬件解码功能。

还有一个问题就是色阶或者黑位问题,色阶问题目前可以说几乎毫无办法,最多能用一下coreavc的fixcolor功能解决一下,但是还是有相当大的局限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