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航空运输发展报告.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865077 上传时间:2023-05-04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204.4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航空运输发展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中国航空运输发展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中国航空运输发展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中国航空运输发展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中国航空运输发展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中国航空运输发展报告.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4页
中国航空运输发展报告.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4页
中国航空运输发展报告.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4页
中国航空运输发展报告.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4页
中国航空运输发展报告.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4页
中国航空运输发展报告.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4页
中国航空运输发展报告.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4页
中国航空运输发展报告.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4页
中国航空运输发展报告.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4页
中国航空运输发展报告.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4页
中国航空运输发展报告.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4页
中国航空运输发展报告.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4页
中国航空运输发展报告.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4页
中国航空运输发展报告.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4页
中国航空运输发展报告.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4页
亲,该文档总共2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国航空运输发展报告.docx

《中国航空运输发展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航空运输发展报告.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中国航空运输发展报告.docx

中国航空运输发展报告

中国航空运输发展报告(2007/2008)

一、2007年中国航空运输发展回顾

  2007年全行业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全面深入推进和谐民航建设,各项工作取得了显着成绩。

安全形势平稳,生产增长较快,运输结构优化,经济效益大幅度提高,服务质量得到改善,基础设施建设取得新成绩,对外关系获得新发展。

  

(一)航空运输

  1.运输规模

  2007年,完成运输总周转量365.3亿吨公里、旅客周转量2791.7亿人公里、旅客运输量1.9亿人次、货邮周转量116.4亿吨公里、货邮运输量401.9万吨,分别比去年增长19.5%、17.8%、16.3%、23.5%、15.0%。

  大型航空公司完成总周转量296.5亿吨公里,增长13.7%,占全行业的81.2%,比上年下降4.1个百分点;中型航空公司完成总周转量50.3亿吨公里,增长28.4%,占全行业的13.8%,比上年增长1.0个百分点;小型航空公司完成总周转量18.5亿吨公里,增长216.9%,占全行业的5.1%,比上年增长3.2个百分点(注:

按旅客运输量来划分,运输量超过1000万人次的为大型航空公司,运输量介于500万至1000万人次之间的为中型航空公司,运输量小于500万人次的为小型航空公司。

)。

  全国机场完成旅客、货邮吞吐量分别为3.88亿人次、861.1万吨,分别增长16.8%、14.3%。

全国年旅客吞吐量超过1000万人次的机场达到10个。

其中,北京首都国际机场年旅客吞吐量5361.17万人次,列世界机场排名第九位(资料来源:

ACI网站);杭州萧山、西安咸阳和重庆江北机场旅客吞吐量首次超过1000万人次。

  2007年,全年共保障各类起降约443万架次,增长16.5%。

  

(1)各月变化情况

  2007年,除1、2月份受春节影响,全行业各项指标各月增长情况与往年基本相同。

  图1:

近年来航空运量各月变化情况图示

  图1(a)2005-2007年运输总周转量增长变化

  图1(b)2005-2007年旅客运输量增长变化

  图1(c)2005-2007年货邮运输量增长变化

  

(2)与国际民航比较

  2007年我国民航旅客周转量增长高于世界平均水平10.4个百分点,货邮周转量增长高于世界平均水平19.2个百分点。

航空运输总周转量、旅客周转量在国际民航组织缔约国中排名均继续保持第二位。

我国民航正班客座利用率平均为76.4%,低于世界平均水平0.6个百分点。

  (3)与国民经济增长比较

  2007年,国内生产总值达到246619亿元,增长11.4%,连续五年增速超过10%(注:

数据来源于国家统计局发布的《2007年国家统计公报》)。

全年货物进出口总额21738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3.5%。

  民航全年总周转量、旅客周转量、货邮周转量、旅客运输量、货邮运输量的增长速度分别为国民经济的l.71倍、l.56倍、2.06倍、l.43倍、l.32倍。

国际航线的货邮周转量增速为全年进出口总额增速的l.36倍。

  (4)与其它运输方式比较

  2007年全社会旅客运输周转量达到21530.3亿人公里,比上年增长12.2%。

其中铁路增长9.0%,公路增长13.0%,水路增长5.0%,民航增长17.8%,民航增长速度最快注:

数据来源于国家统计局发布的《2007年国家统计公报》)。

民航旅客周转量在综合交通运输中的比重达到12.9%,比上年提高0.2个百分点。

  图2:

各种不同交通运输方式各项指标同比增长速度

  2.机场建设

  2007年,民航完成固定资产投资总额350亿元。

全年民用机场航站楼总面积增加l26万平方米。

首都机场扩建主体工程完成验收。

新增百色、喀纳斯、鄂尔多斯、荔波、邯郸5个运输机场。

全国运输机场总数从2006年底的147个增加到l52个。

  图3:

各地区机场分布数量比例图(注:

东北、华北、华东、中南、西北、西南、新疆地区按照民航地区管理局划分,下同。

  3.空管建设

  2007年,组织实施了缩小垂直间隔(RVSM)技术改造工程、奥运保障工程及安全专项整治工程,空域环境得到进一步优化,奥运空管保障工作进展顺利;上海一广州沿海航路改造、移动二次雷达等l2项工程先后竣工;民航使用WGS一84坐标的工作取得重大突破;完善了全国范围和地区级的航班延误协调运行程序;落实了北京、上海、广州三地空域调整方案;优化了南京等9个地区的28条航线;新辟、调整乌鲁木齐等6个机场10条进离场航线;划设了石家庄等4个进近管制区;在兰州等3个区域增设了7个扇区。

  

(二)通用航空

  2007年,全行业通用航空完成作业飞行小时10.96万小时,比2006年增长19.2%。

截至2007年年底,全行业在册通用飞机共有457架。

  (三)航空安全与服务质量

  1.航空安全

  2007年,全行业没有发生运输飞行事故和空防安全事故。

全年发生飞行事故征候ll6起,事故征候万时率为0.32,比上年下降0.03,事故征候万架次率为0.66,比上年上升0.01。

发生通用航空事故1起,航空地面事故l起。

截至2007年年底,航空运输已连续安全飞行37个月、993万小时,连续5年没有发生空防安全事故,创造了我国民航史上最长的安全纪录。

  2.航班正常率

  2007年全年航班正常率平均水平为83.19%,比上年提高了1.7个百分点(注:

数据来源于民航总局空中交通管理局运行管理中心。

)。

航空公司自身原因造成的延误约占航班延误的45.7%,空管原因和天气原因,各约占航班延误的22.0%和19.5%。

  图4:

2007年各月航班正常率变化

  图5:

2007年各月延误原因分析

  3.旅客授诉与货物行李运输差错率

  2007年,航空运输消费者投诉共计1114件,有效投诉341件,有效投诉较2006年下降56件。

有效投诉中,对航空公司、机场、销售代理人的投诉分别为255件、27件、59件。

对航空公司投诉率为0.014件/万人次,比上年降低30%(注:

数据来源于民航总局消费者事务中心有关资料)。

在消费者对航空公司的有效投诉中,对航班不正常服务投诉率最高,占39.22%;其次是行李运输和售票差错,分别为占27.45%和11.37%.

  (四)经济效益与运价

  1.经济效益

  2007年全行业主营业务收入2657亿元,增长18%,成本费用2530亿元,增长14%,全行业累计盈利156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107%。

航空公司主营业务收入l910亿元,增长20%,成本费用1840亿元,增长16%,全年盈利94亿元,增长208%。

机场主营业务收入233亿元,增长13%,成本费用l97亿元,增长7%,全年盈利42亿元,增长35%。

保障企业主营业务收入515亿元,增长13%,成本费用493亿元,增长11%,利润总额20亿元,增长47%。

  图6:

2007年各月全行业经济效益情况

  2.运价

  2007年全行业运输收入水平为5.41元/吨公里,比上年增加0.13元/吨公里。

其中国内航线(不含港澳)6.08元/吨公里,比上年增加0.35元/吨公里;香港航线6.87元/吨公里,比上年增加0.01元/吨公里;澳门航线4.19元/吨公里,比上年减少2.06元/吨公里;国际航线4.02元/吨公里,比上年减少0.15元/吨公里。

  国内航线客运为6.99元/吨公里,比上年增加0.34元/吨公里。

香港航线客运为7.83元/吨公里,比上年增加0.21元/吨公里。

澳门航线客运为4.84元/吨公里,比上年减少2.32元/吨公里。

国际航线客运为6.60元/吨公里,比上年增加0.24元/吨公里。

  (五)市场结构与旅客构成

  1.市场结构

  

(1)国际/国内市场

  2007年,国内航线运输生产各项指标保持稳步增长,国际航线各项指标保持高速增长,港澳航线各项指标逐步下滑。

  图7:

2007年国内、国际、港澳航线总周转量同比增速图

  

(2)区域结构

  2007年,全国各机场中年旅客吞吐量在100万人次以上的机场有47个,比上年增加3个,完成旅客吞吐量占全部机场旅客吞吐量的95.4%;年旅客吞吐量在1000万人次以上的机场为10个,比上年增加3个,完成旅客吞吐量占全部机场旅客吞吐量的57.9%;北京、上海和广州三大城市四个机场旅客吞吐量占全部机场旅客吞吐量的35.1%。

东、中、西部地区机场旅客吞吐量的分布比例为58.7%、l5.2%、23.7%。

  图8:

航空客运区域分布

  全国机场年货邮吞吐量在1万吨以上的机场有43个,比上年增加4个,完成货邮吞吐量占全部机场货邮吞吐量的98.7%。

北京、上海和广州三大城市四个机场货邮吞吐量占全部机场货邮吞吐量的58.8%。

东、中、西部地区机场货邮吞吐量的分布比例为80.2%、6.4%、l2.7%(东、中、西部地区按照国家统计局划分方法划分,下同)。

  图9:

航空货运区域分布

  2.旅客构成

  

(1)旅行目的构成

  2007年,公务旅客在民航旅客中所占比例最高,为45%,旅游、探亲访友的比例比上年有所降低。

  

(2)机票费用来源

  2007年,自费旅客已成为民航客源的重要组成部分,达到50.71%。

  (3)旅客最近一年乘机次数

  2007年,民航旅客中一年乘机次数1-3次的旅客所占比例最高,为39.10%,比上年下降3.21个百分点。

乘机10次及以上的旅客比例为23.70%,较上年提高4.39个百分点。

  (4)旅客提前购票时间

  2007年乘机前卜2天购票的旅客比例最高,为41.77%;其次为前3-6天购票的旅客,所占比例为34.75%。

  (5)旅客选择航班考虑因素

  2007年,旅客选择航班最关注的因素为安全和航班时刻,其中,关注安全的旅客占54.53%,关注航班时刻的旅客占37.85%。

  表1:

近年民航旅客运输市场构成情况(注:

根据民航总局消费者事务中心资料整理得到。

(单位:

%)

项目

2004年

2005年

2006年

2007年

旅行目的

公务

56.8

49.6

49.2

45.0

旅游

32.5

38.4

40.3

36.7

其他

10.7

12.0

10.5

18.3

消费性质

公费

60.8

48.6

45.0

49.3

自费

39.2

51.4

55.0

50.7

乘机次数分布

1-3次

36.4

40.6

42.3

39.1

4-6次

23.2

24.1

27.0

26.0

7-9次

13.4

12.9

11.3

11.2

10-15次

9.8

8.9

8.5

9.1

15次以上

17.2

13.5

10.9

14.6

乘坐舱位

头等舱

3.5

3.9

3.3

1.9

公务舱

13.1

12.0

9.9

9.9

经济舱

83.4

84.1

86.8

88.2

民航旅客购票时间分布

当天购票

11.8

10.9

9.5

9.7

前1-2天

45.2

40.2

36.0

41.8

前3-6天

30.9

32.7

36.1

34.8

前7-15天

9.6

11.5

13.1

12.3

前15天以上

2.5

4.7

5.4

1.5

旅客选择航班考虑因素(注:

本问题统计口径与往年不同,因此不能比较。

答案可以多选,因此各项比例总和超过100%)

安全

19.2

24.2

22.5

54.5

航班时刻

17.3

14.6

16.5

37.9

航空公司品牌

13.7

12.3

12.5

33.3

服务

12.8

12.7

11.0

26.1

票价

10.8

10.5

11.7

25.6

航班正点

——

10.8

9.6

21.7

机型

8.8

8.5

7.5

18.6

常旅客计划

3.4

2.4

2.7

6.4

其他

14.1

4.1

5.9

6.6

  (六)运力规模与利用

  1.运力规模

  2007年年底,全行业运输飞机在册架数1134架,比上年净增飞机136架。

其中客机l076架,占飞机总数的94.9%;货机58架,占飞机总数的5.1%;l00座以上客机995架,占客机总数的92.5%。

全行业客机座位数达到约16.14万个,运输飞机业载达到2.64万吨。

可提供运力数达到3657.6亿客公里,比上年增长l3.2%,可提供吨公里达到543.9亿吨公里,比上年增长16.4%。

平均每班次座位数150个。

  2.运力利用

  

(1)客座率与载运率

  2007年,平均正班客座率76.4%,同比提高2.9个百分点。

平均正班载运率为67.3%,同比提高l.6个百分点。

国内正班客座率在7-11月间最高,达到80%,国际正班客座率在7-10月间最高,达到75%。

  

(2)飞机利用率

  2007年,运输飞机平均日利用率为9.6小时,比上年提高0.07小时。

大中型飞机达到9.8小时,小型飞机为6.9小时。

飞机日利用率最高的是8月份,平均为l0.1小时,大中型飞机达到l0.3小时。

  (七)重要政策与事件

  1.提出建设和谐民航战略任务

  2007年1月,民航总局党委正式发布《关于贯彻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精神建设和谐民航的意见》,提出建设和谐民航的战略任务。

和谐民航建设的主要目标和任务是:

到2020年,民航客运周转量在国家综合交通体系中所占比重达到20%以上;保障航空安全长效机制基本形成,安全保障水平明显提高,运输飞行每百万小时重大事故率不超过0.15;服务质量明显提高,旅客满意度高于90%,航班正常率保持在85%以上,平均延误时间控制在0.5小时以内,航空消费者的权益得到切实尊重和保障,机场环境保护取得进步;行业宏观调控和经济调节得到加强,行业经济效益稳步提高,实现增长方式的转变;行业内各市场主体关系和谐,公平有序竞争的市场环境形成;形成结构合理、业务技术水平和思想道德素质较高的民航员工队伍;东部与西部、干线与支线、客运与货运、国内与国际、航空运输与通用航空发展均衡,民航进入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新阶段。

把航空安全和航班正常分别作为和谐民航建设的着力点和切入点。

  2.空管一体化改革完成

  自2007年4月27日《民航空中交通管理体制改革方案))下发,到2007年9月5日民航新疆空管局成立,中国民航完成了空管系统“政事分开、运行一体化”的改革工作。

这次空管改革的基本目标:

一是建立健全政府空管监管体制,实现政府管理职能与系统运行职能分离;二是建立垂直管理的空管系统,统一运行指挥,实现运行一体化;三是通过理顺空管系统自身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提高民航空管系统运行效率和保障能力。

空管体制改革的完成,形成了民航总局一地区管理局一各省市区监管办三级空管行业管理体制,以及总局空管局一地区空管局一空管分局(站)三级运行体系,实现了空管系统的一体化管理和运行。

  3.中国民航缩小飞行高度层垂直间隔

  2007年11月22日北京时间零时起,中国民航在8400米以上、l2500米以下的空域实施缩小飞行高度层垂直间隔,飞机的巡航高度层由过去的7个增加到l3个,这标志着我国“空中高速路”第三次成功扩容,空域环境进一步优化,航班飞行将更加安全顺畅。

此次缩小垂直间隔的实施,使空中交通管制员可以灵活选择更加优化的飞行高度层,以减少航空器地面延误和空中等待,加大空中飞行流量;实现了我国与周边国家和地区飞行高度层的顺畅衔接,可以提高我国国境地带航班飞行的安全水平。

  4.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

  为了抑制航空运输发展过快的趋势,促进民航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民航总局于2007年7月下发了《民航总局关于调控航班总量、航空运输市场准入和运力增长的通知》,从三个方面加强宏观调控:

第一,从2007年8、9月至2008年3月底,对部分繁忙和资源紧张机场的航线航班总量采取调控措施。

第二,2010年之前暂停受理设立新航空公司的申请,对设立新航空公司增加更加严格的审批条件。

但对筹建货运航空公司、主要使用外国飞行员、在申请时承诺主要利用夜间时刻运营,申请筹建的航空公司使用国产飞机,注册及运营地在西部和东北地区的筹建申请,民航总局将继续予以支持和鼓励。

第三,在控制行业运力增长方面,明确了严格监管的条件。

  5.出台民用机场收费改革政策

  为建立机场分类管理的收费管理体制,以及政府指导价和市场调节价相结合的收费形成机制,2007年12月28日中国民用航空总局、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联合下发《民用机场收费改革方案》和《民用机场收费改革实施方案》,并于2008年3月1日起实施。

通过划分机场收费类别、统一机场收费项目、改革机场收费管理方式,调整机场收费结构,完善机场收费体系,进一步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调动机场和航空公司的积极性,理顺机场与航空公司、空管部门之间的利益关系,促进行业协调发展;进一步明确行业主管部门和价格主管部门对收费行为的政府监管职责,规范市场秩序。

此外,将逐步统一内地航空公司与外国及港澳地区航空公司国际及港澳地区航班的航空性业务收费标准。

  6.民航财经新政策出台

  针对原有“一金一费”(指民航基础设施建设基金、机场建设费)政策的调整,出台了《民航中小机场补贴管理暂行办法》、《支线航空补贴管理暂行办法》、《民航基础设施建设贷款贴息管理暂行办法》、《机场管理建设费用于地方机场建设项目资金管理暂行办法》以及《航空公司安全保障财务指标考核办法》五项民航财经新政策。

民航财经新政策是总局转变观念、推行政府公共财政管理体制改革的开始。

前四项机场建设费相关使用政策对于改变我国民航发展不平衡现状、推动实现和谐民航、优化民航政府性基金支出结构、放大财政资金效益具有重要意义。

考核航空公司安全保障财务状况的办法,将促使航空公司确保安全投入,为保证飞行安全打牢基础。

  7.国际航空合作进一步扩大

  在国际民航组织第36届大会上,中国民航高票连任国际民航组织一类理事国。

中国与塔吉克斯坦、赞比亚和沙特阿拉伯3国签署了航空协定,与瑞士、苏丹、加纳和莫桑比克4国草签了航空协定;与28个国家扩大了两国航权安排,推动了中国和这些国家在民航领域的进一步合作。

截至2007年底,我国共与95个国家签订了航空运输协定,与l5个国家草签了航空运输协定。

中美民航合作取得了重大的进展,双方正式签署了《中国民用航空总局与美国运输部联邦航空局会谈纪要》,正式签署扩大航空运输市场准入协议,分阶段扩大航权安排。

  8.“京沪空中快线”开通

  自2007年8月6日起,中国民航在北京首都机场和上海虹桥机场之间推出“京沪空中快线”,这使得往来于北京首都机场和上海虹桥机场之间的旅客可以使用专用廊桥,简化手续,随到随走,大大缩短了旅行时间。

“京沪空中快线”由国航、东航、上航、南航、海航5家航空公司共同实施。

往来于北京首都机场和上海虹桥机场之间的旅客可以使用固定的值机柜台、安检通道、候机区域、登机口和行李提取区域。

5家航空公司以同一个品牌名称,同样的品牌标志,相同的服务承诺集中在机场的同一个区域内运营。

旅客在办理乘机手续之前,可以在几家航空公司之间自由签转。

  9.南航和国航、上舷加入国际航空联盟

  2007年11月15日,中国南方航空股份有限公司宣布正式加入天合联盟,标志着南航成为中国内地首家加入国际航空联盟的航空公司。

2007年12月12日,中国国际航空股份有限公司、上海航空股份有限公司正式加入星空联盟。

随着国际航空运输业迅速发展和竞争与合作的日益加深,国际航空联盟已成为推动国际航空运输业发展的重要力量。

中国的航空公司加入国际航空联盟,对于提升自身品牌价值、增强核心竞争能力和持续盈利能力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为旅客提供更多新体验和更高品质的服务。

二、2007年世界航空运输发展回顾

  

(一)世界经济发展回顾

  2007年,世界经济增长3.7%,比2006年降低0.2个百分点。

其中,发达国家增长2.5%;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6.9%(注:

资料来源于联合国网站发布《2008年度世界经济状况与前景》。

)。

2007年全球贸易增长7.2%,比2006年降低2.7个百分点;2007年国际旅游人数增长6%,达到8.98亿人次(资料来源于世界旅客组织。

)。

  表2:

2002-2007年全球经济和贸易增长率(%)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全球经济

1.9

2.7

4

3.4

3.9

3.7

其中:

发达国家

1.3

1.9

3

2.4

2.8

2.5

发展中国家

3.9

5.2

7

6.5

7.0

6.9

全球贸易

4.4

5.8

10.7

7.0

9.9

7.2

  

(二)世界航空运输发展回顾

  1.运输规模

  国际航空运输协会(IATA)的全球航空运输统计数据表明,2007年航空客运增势迅猛,旅客周转量4.23万亿人公里,增长7.4%,比2006年增长了l.5个百分点;货邮周转量为1560亿吨公里,增长4.3%,增速有所放缓,比2006年下降了0.3个百分点。

中东地区主要得益于该地区强势的经济增长、石油财富的影响、运力的增长以及众多新航线的开通,成为航空运输规模增长最快的地区,客运、货运市场分别增长18.1%、l4.5%。

  2.效益水平

  根据国际航空运输协会的统计数据,2007年是近年来全球航空运输业表现最好的一年,实现盈利56亿美元。

2001-2006年,全球航空运输业六年累计亏损420亿美元。

根据国际航空运输协会的预计,2007年北美(包括美国和加拿大)扭亏为盈,达到27亿美元;欧洲盈利20亿美元;亚太地区盈利7亿美元。

  3.运力利用

  根据国际航空运输协会的统计数据,2007年,全球航空客运平均客座率达到77.0%,较2006年增加1个百分点,北美地区80.9%,欧洲77.5%,亚太地区76.0%,非洲地区69.2%。

  表3:

2007年世界航空运输业各项指标

地区

旅客周转量增长率

货邮周转量增长率

可用座公里增长率

可用吨公里增长率

客座率

非洲

8.0%

-6.0%

7.0%

5.6%

69.2%

亚太

7.3%

6.5%

5.7%

6.2%

76.0%

欧洲

6.0%

2.7%

5.2%

3.9%

77.5%

拉美

8.4%

-5.4%

9.1%

7.8%

72.9%

中东

18.1%

10.1%

14.5%

13.9%

75.9%

北美

5.5%

0.7%

4.6%

2.1%

80.9%

全球

7.4%

4.3%

6.2%

5.3%

77.0%

  4.重大事件

  2007年,全球民航运输业重大事件有:

  

(1)全球航空业关注温室气体减排

  近年来,温室气体减排已成为人类关注的焦点,全球航空业对解决这一问题也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2007年2月16日,国际民航组织(ICAO)航空环境保护委员会(CAEP)就本组织l90个成员国拟定的指导原则达成一致,重点是排放权交易中特定的航空问题,并为交易制度的各种因素提供了倾向性选择方案。

2007年6月18日,欧盟委员会和美国联邦航空局(FAA)在布鲁塞尔共同推出“跨大西洋共同减排计划”。

欧盟委员会和美国联邦航空局将开展合作,并鼓励航空工业伙伴积极参与,目的是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共同保护环境。

2007年9月在加拿大蒙特利尔举行的国际民航组织第36届大会上,各国对欧盟单方面采取措施将航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