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一轮复习蛋白质与核酸.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877390 上传时间:2023-05-04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612.1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三一轮复习蛋白质与核酸.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高三一轮复习蛋白质与核酸.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高三一轮复习蛋白质与核酸.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高三一轮复习蛋白质与核酸.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高三一轮复习蛋白质与核酸.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高三一轮复习蛋白质与核酸.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5页
高三一轮复习蛋白质与核酸.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5页
高三一轮复习蛋白质与核酸.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5页
高三一轮复习蛋白质与核酸.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5页
高三一轮复习蛋白质与核酸.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5页
高三一轮复习蛋白质与核酸.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5页
高三一轮复习蛋白质与核酸.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5页
高三一轮复习蛋白质与核酸.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5页
高三一轮复习蛋白质与核酸.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5页
高三一轮复习蛋白质与核酸.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三一轮复习蛋白质与核酸.docx

《高三一轮复习蛋白质与核酸.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一轮复习蛋白质与核酸.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三一轮复习蛋白质与核酸.docx

高三一轮复习蛋白质与核酸

糖类

脂质

蛋白质

核酸

1.含量

1

2

3

4

2.元素组成

5

6

7

8

3.相对分子量

9

10

11

12

4.种类

13

14

15

16

5.分子结构

17

18

19

20

6.结构特点

21

22

23

24

7.合成场所

25

26

27

28

8.水解产物

29

30

31

32

9.氧化分解产物

33

34

35

36

10.基本单位

37

38

39

40

11.链接方式

41

42

43

44

12.联系

45

46

47

48

13.功能

49

50

51

52

14.影响功能的因素

53

54

55

56

15.检测方法

57

58

59

60

1.生物体内含量最多的化合物

含量最多的化合物:

水含量最多的有机物(活细胞)

含量最多的有机物:

蛋白质(干重)

1.

各种化合物的元素组成

新策略p1

2.共有元素、特有元素

3.组成活细胞的主要元素中含量最多的是

组成活细胞的主要元素中含量最多的是O元素,

组成细胞干重的主要元素中含量(质量比)最多的才是C元素

4.离子在生物体生命活动中的作用:

新策略p1

1.

糖类是种类

5.3p4

2.糖类作用

5.3p4

3.糖类种类的划分依据

5.3p4

1.

脂质的种类

2.脂质的作用

大部分酶:

催化作用

胰蛋白酶:

①可用来分解蛋白质。

②可用于动物细胞培养时分解组织使组织细胞分散开。

胃蛋白酶:

最适PH为1.8~2.2

高中阶段常用的酶还有:

生理过程

所需酶

淀粉的消化

唾液、胰、肠淀粉酶

蛋白质的消化

胃、胰蛋白酶,肽酶

脂肪的消化

肠、胰脂肪酶

DNA复制

解旋酶、DNA聚合酶

RNA转录

解旋酶、RNA聚合酶

RNA逆转录

逆转录酶

基因工程

限制性内切酶、DNA连接酶

植物体细胞杂交

纤维素酶、果胶酶

3.胰岛素、生长激素:

成分是蛋白质:

调节作用

4.抗体:

指机体受抗原刺激后产生的,并且能与该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的具有免疫功能的球蛋白。

主要分布于血清中,也分布于组织液,外分泌液中。

免疫作用

5.抗毒素:

属于抗体,成分为蛋白质。

在血清中能特异性中和外毒素毒性的成分

6.凝集素:

属于抗体,成分为蛋白质。

在血清中能与相应的抗原发生特异性的结合。

另外,人的红细胞膜上存在不同的凝集原,血清中则含有相应种类的凝集素。

7.部分抗原:

引起机体产生抗体的物质叫抗原,某些抗原成分是蛋白质。

如:

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红细胞携带的凝集原、决定病毒抗原特异性的衣壳,其成分都是抗原。

8.神经递质的受体:

突触后膜上存在一些特殊蛋白质,能与一定的递质发生特异性的结合,从而改变突触后膜对离子的通透性,激起突触后神经原产生神经冲动或发生抑制。

兴奋传导

9.朊病毒:

成分为蛋白质,可导致疯牛病等。

结构成分

10.糖被—糖蛋白:

位于细胞膜外表面,由蛋白质和多糖组成,有保护、润滑、识别等作用。

保护、识别

11.载体蛋白:

位于细胞膜中,参与物质运输:

运输作用

12.血浆中的纤维蛋白原和凝血酶原:

均为蛋白质。

在凝血酶原激活物的作用下凝血酶原转变成凝血酶,纤维蛋白原转化为纤维蛋白,起到止血和凝血的作用。

13.血红蛋白:

存在于红细胞中的含Fe2+的蛋白质.其特性是在氧浓度高的地方与氧结合,在氧浓度低的地方与氧结合。

14.肌红蛋白:

存在于肌细胞中,为肌细胞储存氧气的蛋白质

15.干扰素:

由效应T细胞产生的具有广泛的抗病毒、抗肿瘤和免疫调节作用的可容性糖蛋白。

正常情况下组织或血清中不含干扰素,只有在某些特定因素作用下,才能使细胞产生干扰素。

16.细胞骨架:

由多种细胞内由微管、微丝和中等纤维构成的蛋白质纤维网架系统。

不仅在维持细胞形态、保持细胞内部结构的有序性方面起重要作用,而且与细胞运动、物质运输、能量转换、信息传递、细胞分裂、基因表达、细胞分化等生命活动密切相关。

17.动物细胞间质:

主要含有胶原蛋白等成分,在进行动物细胞培养时,用胰蛋白酶处理才能获得单个细胞。

18.细胞色素C:

是动、植物细胞线粒体中普遍存在的一种呼吸色素,由大约含有110个氨基酸的多肽组成

19.含有蛋白质的实验材料:

黄豆碾磨液、豆浆、蛋清、蛋白胨、牛肉膏等。

20.肽、蛋白质类激素:

激素名称

来源

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

下丘脑

生长激素释放激素、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因子、催乳素释放因子(抑制因子)、

抗利尿激素、催产素

促甲状腺激素、催乳素、生长激素

腺垂体

胸腺素

胸腺

胰岛素、胰高血糖素

胰岛B细胞、胰岛A细胞

蛋白质的功能

1、结构功能:

头发、肌肉;

2、催化功能:

酶;

3、运输功能:

血红蛋白;

4、调节功能:

胰岛素、生长激素;

5、免疫功能:

抗体

核酸种类

1.DNA与RNA

新策略P7

2.RNA:

●mRNA:

模板RNA

●tRNA:

搬运氨基酸

●rRNA:

rRNA一般与核糖体蛋白质结合在一起,形成核糖体。

在核仁合成。

磷脂结构

蛋白质结构:

●一级结构:

构成蛋白质的单元氨基酸通过肽键连接形成的线性序列,为多肽链。

 一级结构稍有变化,就会影响蛋白质的功能。

合成场所核糖体

●二级结构:

一级结构中部分肽链的弯曲或折叠产生二级结构。

多肽链的某些部分氨基酸残基周期性的空间排列。

现已报道的蛋白质中二级结构共有四种:

α-螺旋,β-折叠,β-转角,无规卷曲。

内质网加工:

包括糖基化、羟基化、酰基化、二硫键形成等,其中最主要的是糖基化,几乎所有内质网上合成的蛋白质最终被糖基化。

糖基化的作用是:

①使蛋白质能够抵抗消化酶的作用;②赋予蛋白质传导信号的功能;③某些蛋白只有在糖基化之后才能正确折叠。

●三级结构:

在二级结构基础上进一步折叠成紧密的三维形式。

三维形状一般都可以大致说是球状的或是纤维状的。

●四级结构:

由蛋白质亚基结构形成的多于一条多肽链的蛋白质分子的空间排列。

化合物的水解产物

新策略p7

蛋白质、核酸结构特点

具有特异性和多样性,可以用来作为物种的鉴定

5.3p5

●蛋白质分子多样性

(1)氨基酸的种类不同,构成的肽链不同。

(2)氨基酸的数目不同,构成的肽链不同。

(3)氨基酸的排列顺序不同,构成的肽链不同。

(4)肽链的数目和空间结构不同,构成的蛋白质不同。

以上四方面构成蛋白质结构多样性的原因。

两个蛋白质分子结构不同,则这两个蛋白质不是同种蛋白质。

但并不是以上这四点同时具备才能确定两个蛋白质分子结构不同,而是只要具备以上其中的一点,这两个蛋白质的分子结构就不同。

●核酸多样性:

1.戊糖有两种,分别构成了核酸和脱氧核酸;

2.核苷酸的多样性,共有八种核苷酸;

3.核酸分子量大,核苷酸数目多

4.核苷酸排列顺序的多样性(主要的原因)。

糖类合成场所

动物细胞中有:

内质网(糖元等都在其中合成)

植物细胞中有:

内质网、高尔基体(细胞壁的成分纤维素等)、叶绿体(光合作用的产物,淀粉等)

蛋白质基本单位:

氨基酸

核酸基本单位:

核糖核苷酸、脱氧核糖核苷酸

氨基酸脱水缩合:

●蛋白质是由多个氨基酸通过缩合反应即一个氨基酸分子的羧基和另一个氨基酸分子的氨基相连,同时脱掉一分子水,连接氨基酸分子的化学键叫肽键。

●过程

●条件:

模板、酶

●有关蛋白质的相关计算

1、蛋白质是由氨基酸脱水缩合而来的

(1)一条完整的肽链上至少含有一个游离的氨基和一个游离的羧基,分别位于肽链两端。

(2)水中的H来源于羧基和氨基,O只来源于羧基。

2、相关计算

(1)基本公式:

肽键数=脱掉水分数=m-n,m为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数,n为肽链数。

(2)氨基酸、肽键、失去水分子数及多肽的相对分子质量

氨基酸平均相对分子质量

氨基酸数目

肽键数目

脱去水分子数

多肽相对分子质量

按基数目

羧基数目

1条肽键

a

m

m-1

m-1

Ma-18(m-1)

至少一个

至少一个

N条肽键

a

m

m-n

m-n

Ma-18(m-n)

至少n个

至少n个

5.3p5

链式、环式

●由m个氨基酸构成的一个蛋白质分子,含n条肽链,其中z条是环状多肽,这个蛋白质分子完全水解共需水分子个数为()

A.m-n+zB.m-n-zC.m-z+nD.m+z+n

●现有1000个氨基酸,其中氨基有1020个,羧基有1050个,则由此合成的4条肽链中共有肽键、氨基和羧基的数目是()

A.99610161046B.99644C.9962454D.9962050

核苷酸聚合:

●条件:

模板、酶

糖、脂、蛋白质与核酸的关系

糖:

供能

脂:

包裹

蛋白质:

酶、结构

核酸:

控制蛋白质的合成

影响蛋白质、核酸功能的因素

温度、ph

检测方法

新策略p8

相对分子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