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组织财务管理讲义.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877424 上传时间:2023-05-04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30.8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公共组织财务管理讲义.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公共组织财务管理讲义.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公共组织财务管理讲义.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公共组织财务管理讲义.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公共组织财务管理讲义.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公共组织财务管理讲义.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0页
公共组织财务管理讲义.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0页
公共组织财务管理讲义.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0页
公共组织财务管理讲义.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0页
公共组织财务管理讲义.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0页
公共组织财务管理讲义.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0页
公共组织财务管理讲义.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0页
公共组织财务管理讲义.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0页
公共组织财务管理讲义.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0页
公共组织财务管理讲义.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0页
公共组织财务管理讲义.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0页
公共组织财务管理讲义.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0页
公共组织财务管理讲义.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0页
公共组织财务管理讲义.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0页
公共组织财务管理讲义.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0页
亲,该文档总共2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公共组织财务管理讲义.docx

《公共组织财务管理讲义.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公共组织财务管理讲义.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公共组织财务管理讲义.docx

公共组织财务管理讲义

公共组织财务管理讲义

篇一:

公共组织财务管理复习资料

  公共组织财务管理复习资料

  一、名词解释

  1、公共组织:

就是以管理社会公共事务、提供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共利益为目的,拥有法定的或授予的公共权力的所有组织实体。

特征:

(1)公共组织以管理社会公共事务、维护和实现公共利益为基本职责;

(2)公共组织不以营利为目的;(3)公共组织通过行使公共权力来管理公共事务;(4)公共组织的活动必须依法进行并受到高度监督;(5)公共组织的政治性倾向以及行为的强制性和权威性;

  (6)公共组织的目标不易计量及责任的多元化。

  2、事业单位:

是指国家为了社会公共利益,由国家机关举办或其他组织利用国有资产举办的,从事教育、科学、文化、卫生等活动的社会服务组织,如国家举办的学校、医院、研究所、文化艺术团体、新闻机构、社会福利机构等。

为界定事业单位的公共组织特性,根据公共财政理论和我国实际情况,事业单位可划分为公益型、非公益型和经营型三类。

  3、公共组织预算:

是指公共组织根据公共事业发展计划和公共事务的管理任务编制的、并经过规定程序批准的年度财务收支计划。

它包括政府组织的单位预算(立法机关、行政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和事业单位的单位预算(事业单位、接受国家经常性资助的社会团体和社会中介组织)两个组成部分,分别执行不同的预算制度。

  4、定员定额:

是确定公共组织人员编制额度和计算经费预算中有关费用额度标准的合称,是公共组织预算编制的依据和财务管理的基础,是最主要的单位财务管理规范。

定员即定编,它是国家编制部门或上级主管部门对单位规定的人员编制和定员比例所规定的人员指标额度。

定员制度是确定单位人员数额的规范,编制管理必须坚持按编制控制人员,实行编制包干,增人不增加经费,减人不减少费用。

定额主要是指确定预算的经费开支定额,即经费预算定额。

它是根据各单位的工作性质和特点,对其财力、物力的消耗、补偿、配备、利用等方面所规定的经济指标额度。

  5、事业收入:

是指非政府组织通过开展专业业务活动及其辅助活动取得的收入。

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应当上缴财政预算的资金和上缴财政专户的预算外资金,不作为事业收入;根据经批准的经费使用计划从财政专户核拨的预算外资金,构成非政府组织单位的事业收入。

  6、经营收入:

是指事业单位在专业业务活动及其辅助活动之外开展非独立核算经营活动取得的收入。

特征:

(1)经营收入是在专业业务活动及辅助活动之外,开展经营活动所取得的收入;

(2)经营收入是非独立核算单位开展经营活动所取得的收入。

  7、预算外资金:

是指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其他机构为履行或代行政府职能,依据国家法律、法规和具有法律效力的规章而收取、提取、募集和安排使用,未纳入财政预算管理的各种财政性资金。

预算外资金收入的内容包括:

(1)行政性收费

(2)事业服务性收费(3)政府性基金(4)主管部门按照国家规定从所属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集中的管理费及其他资金(5)用于乡镇政府的乡自筹和乡统筹资金

  (6)其他未纳入财政预算管理的财政性资金(7)社会保障基金。

  8、事业支出:

是指事业单位开展专业业务活动及其辅助活动发生的支出。

事业支出具有非补偿性特征。

事业支出是事业单位支出的主体,它反映着公共事业发展的资金规模和支出水平。

(1)量入为出,统筹安排各项事业支出;

(2)正确界定事业支出范围,如实反映事业发展规模和支出水平;(3)加强经济核算,提高资金使用效益;(4)按照专款专用的原则,加强专项资金支出管理。

  9、经营支出:

是指事业单位在专业业务活动及其辅助活动之外开展非独立核算经营活动发生的支出。

(1)正确归集实际发生的费用;

(2)实行经营支出与经营收入相配比的原则;(3)实行成本核算,提高经济效益。

  10、公共组织资产:

是指公共组织拥有或者控制的、由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的经济资源,该资源预期会给公共组织带来服务功能或者经济效益。

它包括各种财产、债权和其他权利等。

特征:

(1)资产作为一种经济资源预期能够给公共组织带来服务功能或者经济利益;

(2)资产必须能够用货币来计量;(3)资产必须为公共组织所拥有或者控制;(4)资产是由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的;(5)资产包括各种财产、债权和其他权利。

  11、公共组织流动资产:

是指公共组织可以在一年以内变现或者耗用的资产,包括现金、各种存款、应收

  款项、预付款项和存货等。

特点:

(1)具有灵活的变现性;

(2)价值一次性消耗或者转移;(3)周转期限短。

  12、公共组织负债:

是指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的现时债务,履行该义务预期会导致含有经济利益或者服务潜力的资源流出公共组织。

特殊性:

(1)公共组织负债主体及形式具有多样性;

(2)公共组织负债主要不由纯粹经济活动产生,而是于其特殊的行政职能;(3)公共组织负债的强制性责任,除了来自法律、合同文件等要求之外,还来自于行政要求;(4)公共组织的负债主要表现为结算性质的负债和缴拨款项的负债,包括应付票据、应付账款、预收账款、应交税金和应缴预算款、应缴财政专户款等,政府组织一般没有融资性质的负债。

  13、公共组织的净资产:

是指资产减去负债后的余额,即“净资产=资产-负债”。

它表明公共组织的资产总额在抵偿了一切现存义务后的差额部分,显示了该组织的规模和经济实力。

不同类型的公共组织其净资产的内容也不尽相同。

特征:

(1)净资产是公共组织无偿占有的经济资源,具有非偿还性;

(2)净资产是国家、公共组织之间的一种权益分配。

公共组织净资产既体现了国家所有者的权益,又体现了公共组织占有和使用者的权益。

  14、公共组织财务报告:

是反映公共组织一定时期财务状况、业务活动情况和预算执行结果的总结性书面文件。

特征:

(1)了解公共组织财务情况的重要信息;

(2)公共组织应当定期向主管部门和财政部门及其他有关的报表使用者提供财务报告。

它是相关单位了解财务收支状况和业务工作的重要资料。

  15、公共组织财务分析:

主要是指依据会计核算资料和其他有关信息资料,如会计报表、统计数据等,运用专门的方法,对其财务活动过程及其结果进行研究、分析和评价的一种方法。

特征:

(1)通过财务分析,可以将大量的报表数据转换成对特定决策有用的信息,减少决策的不确定性;

(2)反映公共组织的财务管理状况及业务活动成果的重要资料。

  二、简答论述

  1、公共组织财务管理有何任务?

  公共组织财务管理的任务是:

依法筹集并合理有效地使用资金,对公共组织的各项财务活动实施有效的综合管理

  

(1)加强公共组织预算管理,保证各项事业计划和工作任务的完成

  它是国家预算的基础,是国家财政部门和公共组织之间预算资金缴拨关系的基本依据,是公共组织开展各项活动的基本计划。

预算管理是公共组织财务管理的中心,是各项公共组织事业计划和工作任务完成的保证。

要搞好公共组织财务管理,必须加强预算管理,根据国家规定,实事求是地、科学合理地编制单位预算,并严格执行审批后的预算。

  

(2)加强收支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收入管理主要是对收入项目、标准及收入进度等进行管理,支出管理主要是对支出项目、范围、标准等进行管理。

各公共组织应严格执行有关的财务制度,严格按照规定的范围和标准,办理各项收支。

  (3)加强资产管理,防止国有资产流失

  国有资产是各公共组织开展业务活动、完成工作任务必不可少的物质条件。

加强国有资产管理是公共组织财务管理的重要内容。

通过国有资产管理,能够保证国有资产的安全完整,防止国有资产流失,还可挖掘财产物资的潜力,做到物尽其用。

  (4)建立健全财务制度,实现公共组织财务管理的规范化和法制化

  财务制度是公共组织财务管理的基本依据和行为规范。

建立健全财务制度是公共财物管理的重要任务之

  一。

建立健全财务制度,有利于保证国家方针政策的贯彻落实,有利于各项财务活动有法可依,有章可循,有利于实现公共财物管理的规范化和法制化。

  (5)按规定及时编报决算,如实反映公共组织财务状况

  公共组织会计报表是总括反映公共组织一定时期内预算收支执行情况和资金活动情况的书面报告。

各公共组织应在规定的时间内,真实完整的编报决算。

  (6)加强财务分析与财务监督,保证公共组织各项活动的合理性与合法性

  财务分析与财务监督是公共组织财务管理的一项重要任务。

财务分析和财务监督有利于国家有关方针政策、财务制度和财经纪律的贯彻执行,有利于公共组织工作计划和下财务收支计划的顺利完成,增收节支、

  提高资金使用效果,有利于及时掌握公共组织财务活动状况,为财务分析决策提供依据。

  2、公共组织财务管理应遵循哪些原则?

  

(1)依法理财原则

  依法理财是公共组织财务管理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公共组织各类资金的收支活动具有规范性和程序性。

各公共组织财务活动必须以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财务制度为规范,坚持依法理财的原则。

  

(2)勤俭节约原则

  勤俭节约是公共组织财务活动中必须长期坚持的一项基本原则。

国家财政资金的供给是有限的,各类公共组织所能取得的活动经费也是有限的,但公共需要却是无限的。

  (3)量入为出原则

  收支基本平衡。

公共组织资金的收支基本平衡不仅在数量上,而且在时间上保持协调平衡。

  (4)效益原则

  效益原则包括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力求以尽可能少的耗费取得尽可能多的成果,以尽可能少的钱,办更多的事,提供尽可能多的公共产品。

  (5)正确处理国家、集体和个人三者之间的利益关系原则

  整体利益决定着局部利益和个人利益。

个人利益影响着局部工作的好坏,局部工作的好坏又影响着全局工作的好坏。

  (6)责任性原则

  贯彻责任性原则,一方面,加强组织财务管理制度的建设,严格岗位责任制,另一方面,要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力度,通过法制教育,道德教育,使财务工作者从思想深处牢牢树立责任意识。

  3、试述政府组织和事业单位的预算管理方式。

  

(1)政府组织的单位预算管理办法

  国家财政对政府系统的各单位实行“收支统一管理,定额、定项拨款,超支不补,结余留用”的预算管理办法。

  ①收支统一管理

  将政府系统的单位的全部收入和全部支出都纳入单位预算管理体系,进行统一管理。

实行收支统一管理,体现了预算管理的完整性原则,全面反映政府系统的单位预算的收支状况,为财政部门核实单位预算提供可靠依据。

  ②定额定项拨款

  由财政部门确定政府系统的单位财政预算拨款和财政专户拨款额度的方法。

定额是指财政部门根据政府系统单位工作的性质和特点,结合国家财政状况,对行政编制或实有人数及人均支出标准确定单位经常性支出开支水平;定项是指财政部门对政府系统的单位为完成某一专项或特定工作任务专门安排的经费拨款额度。

单位没有专项或特殊工作任务时可不实行定项拨款。

  ③超支不补,结余留用

  超预算支出,财政部门或主管预算单位不再追加财政预算拨款和财政专户拨款;收支结余,留归单位结转下年、按规定继续使用,财政不予收回。

  

(2)事业单位的单位预算管理办法

  国家对事业单位“实行核定收支,定额或定项补助(或上缴),超支不补,结余留用”的预算管理办法。

①核定收支

  指全面核定非政府组织单位的全部收支,并将其全部纳入单位预算统筹安排。

全部收入包括财政补助收入和各项非财政补助收入与各项支出统一编列预算,报经主管部门和财政部门核定,主管部门和财政部门核定每个单位年度预算收支规模。

体现“完整性原则”。

  ②预算缴拨款

  预算补助:

预算补助形式为定额或者定项补助,这是国家财政对自身收入不能够满足支出的非政府组织所采取的预算拨付方式。

  预算上缴:

少数非财政补助收入超过支出较多的非政府组织,可以实行收入上缴的管理办法。

收入上缴方式有按比例上缴和定额上缴。

  ③超支不补,结余留用

  是指事业单位的单位预算一经主管部门和财政部门核定,单位在预算执行中就要自求预算平衡;除特殊原因外,主管部门和财政部门不再追加财政补助。

所形成的收支结余,除国家另有规定外,财政不予收回,流归单位按照规定继续使用。

  4、说明政府组织和事业单位预算的收支内容。

  

(1)政府组织单位预算的内容

  是指国家立法机关、行政机关、审判机关、检查机关的单位预算,是政府组织的各单位根据其职责和工作任务编制的年度财务收支计划,它是对单位一定时期财务收支规模、结构、资金和去向所做的预计。

政府组织各单位的预算内容依照行政单位预算内容执行。

  收入预算:

①财政预算拨款收入,是指行政单位从财政部门取得的财政预算资金。

②预算外资金收入,是指行政单位按照规定从财政专户取得的预算外资金和部分经核准不上缴财政专户由行政单位按照计划使用的预算外资金。

③其他收入,是指行政单位除上述范围以外依法取得的各项收入。

包括固定资产有偿转让收入等。

  支出预算:

①经常性支出,是指行政单位为维持正常运转和完成日常工作任务发生的支出。

②专项支出,是指行政单位为完成专项或者特定工作任务发生的支出。

③自筹基本建设支出,是指行政单位经依法批准用财政预算拨款以外的资金安排的基本建设支出。

  

(2)事业单位的单位预算内容

  主要是指各级各类事业单位以及接受国家经常性资助的社会团体和中介组织等的单位预算。

事业单位预算是按照事业单位预算内容执行。

  收入预算:

①财政补助收入,是指事业单位按核定的预算和经费领报关系从财政部门取得的各类预算经费。

②上级补助收入,是指事业单位从主管部门和上级单位取得的非财政补助收入。

③事业收入,是指事业单位开展专业业务活动及其辅助活动取得的收入。

④经营收入,是指事业单位在专业业务活动及其辅助活动之外开展非独立核算经营活动取得的收入。

⑤附属单位上缴收入,是指事业单位附属独立核算单位按照有关规定上缴的收入。

⑥其他收入,是指上述规定范围以外的各项收入,包括投资收益、利息收入。

捐赠收入等。

  支出预算:

①事业支出,是指事业单位开展专业业务活动及其辅助活动发生的支出,包括基本工资、补助工资、职工福利费、社会保障费、公务费等。

②经营支出,是指事业单位在专业业务活动及其辅助活动之外开展非独立核算经营活动发生的支出。

③自筹基本建设支出,是指事业单位列入基本建设计划,用财政补助之外的资金安排的基建支出。

④对附属单位补助支出,是指事业单位用财政补助收入之外的资金对附属单位补助发生的支出。

⑤上缴上级支出,是指实行收入上缴办法的事业单位按照规定的定额或者比例上缴上级单位的支出。

  5、说明事业收入管理应注意哪些问题?

  

(1)充分利用现有条件组织事业收入,促进事业发展

  提高经费自给率,增强自我发展能力,增加创收渠道,保障事业资金充足,更好实现财务目标。

  

(2)保证事业收入的合法性与合理性

  合法性:

严格遵守国家收费政策和管理制度。

制定和调整收费项目、收费标准必须按照规定程序报经国家有关部门批准,非经批准不得自立章程乱收费,收费时必须使用中央或省级财政部门统一印制或监制的票据。

  合理性:

本着补偿合理费用支出的原则,根据提供的技术成本、服务内容、受益程度、事业发展需要和付费对象经济承受能力等因素制定收费标准。

  (3)必须将公共利益放在首位

  维护和追求公共利益是公共组织运行的宗旨。

事业单位在组织收入活动过程中,必须始终将公共利益放在首位。

事业单位要把公共利益的现实与经济利益统一起来,在实现公共利益的同时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决不能单纯的为了追求经济效益而忽视公共利益。

  (4)严格执行预算外资金的管理规定

  对于应当上缴财政专户的预算外资金,不能直接作为事业收入处理,应缴入同级财政专户,待同级财政拨

  付本单位使用时,才能计入事业收入。

留给单位使用的预算外资金,可以直接计入事业收入。

  6、事业收入与经营收入有何区别?

  

(1)事业收入是事业单位开展专业业务活动取得的收入;而经营收入是事业单位开展经营活动取得的收入。

  

(2)事业单位根据本单位专业特点所开展的主要业务活动就是专业业务活动。

专业业务活动一般属于公益性活动,具有非营利的特点,而经营活动一般则属于营利性活动,因此,事业收入与经营收入属于两种不同性质的收入。

  (3)两类活动原则上应分别核算,以正确反映非政府组织的业务活动和经营活动的经济成果。

事业单位开展的经营活动应当尽可能参照企业财务制度进行独立核算,只有那些经营规模较小、不便或无法进行独立核算的,才纳入到“经营收入”中核算。

  7、公共组织支出如何进行分类?

  

(1)按支出用途分类

  公共组织支出可以分为人员支出和公用支出。

  人员支出主要包括:

基本工资、补助工资、其他工资、职工福利费、社会保障费、助学金等项支出;

  公用支出:

公务费、业务费、设备购置费、修缮费、其他费用等项支出

  

(2)按支出性质分类

  政府组织支出分为:

经常性支出、专项支出和自筹基本建设支出。

  事业单位支出分为:

事业支出、经营支出、对附属单位补助支出、上缴上级支出和自筹基本建设支出。

民间非营利组织费用分为:

业务活动成本、管理费用、筹资费用、其他费用。

  8、公共组织支出管理的基本要求有哪些?

  

(1)遵守国家有关财务规章制度,严格按照批准的支出预算执行

  在支出管理中,公共组织要以国家规定的财务规章制度为行为准则,严格按照国家规定的开支范围和开支标准办理各项支出,不得任意扩大开支范围和擅自提高开支标准,防止和纠正无预算、超预算支出,保证人员经费和单位正常运转必需的开支。

  

(2)各项支出要全部纳人单位预算,统一核算和管理

  公共组织将单位全部支出纳入单位预算,避免单位资金管理分散,账外设账,脱离财务监督等问题;将来自不同资金渠道形成的支出,全部反映在单位预算中,统筹安排各项支出,做到用之合理,减少支出的盲目性和损失、浪费。

  (3)健全规章制度,完善监督约束机制

  ①综合性的管理制度,如各项经费支出管理制度,财会人员岗位责任制度,固定资产管理制度,办公用品管理制度,经费开支审批制度。

②单项的管理制度,如加强办公费、邮电费、差旅费、会议费、水电费、招待费、车辆维修费、设备购置费的管理制度。

③相关的管理制度,如接待制度、车辆管理制度、电话管理制度、办公用品及水电管理制度等。

  (4)加强经费开支的计划性,优化支出结构

  首先要确保人员经费开支;其次是保证正常的办公经费;然后再分别轻重缓急来安排其他支出,使有限的财政资金发挥更大的使用效益。

  (5)做好财务管理的基础工作,强化经费开支的日常管理

  ①按照有关财务规定,严格审批制度。

②完备财务报销手续。

每一笔开支必须具有合理、合法的原始凭证,并附有关批件,经办人签字。

③加强财产物资的管理,主要是各种材料、低质易耗品的日常细化管理,杜绝铺张浪费现象发生。

  (6)加强资金使用效益的考核与检查,强化财务管理监督控制职能

  不能单凭预算金额超支或节约的绝对额来衡量评价其业绩。

而应该结合业务工作量指标和岗位责任制对目标的完成情况进行全面的衡量。

  9、如何加强公共组织现金的收支管理?

  公共组织现金,一般是指库存现金,主要用于单位的日常零星开支。

现金管理,就是公共组织按照国家的

篇二:

公共组织财务管理复习资料

  公共组织财务管理复习资料

  题型:

名词3*5单项10*1多项5*2简答5*5计算10*1论述2*15

  一、名词解释

  1、公共组织财务管理:

指公共组织管理本单位的财务活动、处理财务关系的一项经济管理工作。

  2、公共组织预算:

指共组织根据公共事业发展目标和公共事务的管理任务编制的、并经过规定程序批准的年度财务收支计划。

  3、定员:

即定编制,它是国家编制部门或者上级主管对单位规定的人员编制和定员比例所规定的人员指标额度。

  4、定额:

指确定预算的经费开支定额,即经费预算定额;它是根据各单位的工作性质和特点,对其财力和物力的消耗、补偿、配备、利用等方面所规定的经济指标额度。

  5、公共组织收入:

指公共组织为开展业务活动以及其他活动依法取得的非偿还性支出。

  6、事业收入:

事业单位通过开展专业业务活动及其辅助活动取得的收入

  7、经营收入:

事业单位在专业业务活动及其辅助活动之外开展非独立核算经营活动取得的收入。

  8、公共组织支出:

指公共组织为开展业务活动和完成工作任务所发生的各项资金耗费及损失。

  9、人员经费:

指公共组织用于职工个人方面的费用开支。

  10、公用经费:

指公共组织用于日常办公、业务活动方面的经常性开

  支,包括公务费、设备购置费、修缮费、业务费和其他费用。

  11、公共组织资产:

指公共组织占有或者使用的、能以货币计量的各种财产、债权和其他权利等经济资源。

  12、流动资产:

指公共组织可以在一年以内变现或者耗用的资产,包括现金、各种存款、应收款项、预付款和存货等。

  13、库存现金限额:

指公共组织为保证日常零星开支的需要,向银行提出申请并经开户银行审查同意后,保留的库存现金最高额度。

  14、固定资产:

指使用期限在一年以上(不含一年),单位价值在1000元及以上(其中专用设备单位价值在1500元及以上),并在使用过程中基本保持原有物质形态的资产。

  15、固定资产折旧:

在固定资产的使用寿命内,按照确定的方法对应计折旧额进行的系统分摊。

  16、无形资产:

是指非营利组织拥有的不具有实物形态而能为使用者提供某种权利的资产,包括专利权、商标权、著作权、非专利技术、商誉以及其他财产权利。

  17、公共组织负债:

指单位所承担的,能以货币计量的需要以资产或者劳务偿还的债务。

  18、公共组织投资:

公共组织依法利用货币资金实物无形资产等方式向其他单位的投资。

  19、净资产:

是指资产减去负债后的余额,即“净资产=资产-负债”。

它表明公共组织的资产总额在抵偿了一切现存义务后的差额部分,显示了该组织的规模和经济实力。

  20.固定资金:

指公共组织所有的各项固定资产占有的资金,是固定资产的资金,是固定资产的表现形式,是以价值的形式直观反映公共组织固定资产的规模。

  21.事业基金:

指非营利组织拥有的非限定用途的净资产,可由非营利组织自主调配使用,包括一般基金和投资基金两部分。

  22.专用资金:

指事业单位按照规定提取或者设置的具有专门用途的资金。

  23.结余:

指公共组织年度收入与支出相抵后的余额,它反映了各单位年度财务收支的结果。

其平衡公式为:

结余﹦全部收入﹣全部支出

  24.财务清算:

是指公共组织由于发生划转撤并等原因,需要终止其业务活动时,依据国家有关规定对公共组织的财产、债权、债务及有关遗留问题进行全面清查和处理的行为。

  25.财务报告:

是反映公共组织一定时期财务状况、业务活动情况和预算执行结果的总结性书面文件。

  26.公共组织的财务分析:

是以财务报表和其他资料为依据,运用系统科学的方法,对公共组织的财务状况和业绩进行比较、评价,以利用组织管理者、投资者、社会公众及政府管理机构掌握公共组织的资金活动并进行决策的一项管理活动。

  二、选择/简答/论述题

  1.公共组织的分类:

政府组织和非营利组织(事业单位和民间非营利组织)。

  2.公共组织的财务特征

  

(1)政府组织的财务特征:

经费的单一性、经费保障的优先性、财务管理的统一性、单位预算的强制性、资金管理权的限制性。

  

(2)事业单位的财务特征:

业务职能不同、资金供应渠道不完全相同、财务核算内容有所不同、资金补偿程度不同、专用基金提取不同。

  (3)民间非营利组织的财务特征:

不以营利为宗旨和目的、资源提供者向该组织投入资源并非为了取得经济回报、资源提供者不享有该组织的所有权、资源提供者以民间的身份出现的、业务活动的内容不同。

  3.公共组织财务管理的特点:

  

(1)政策性强:

公共组织的各项活动,对社会主义物质和精神两个文明建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