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效性中期报告.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2884577 上传时间:2023-05-04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3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如何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效性中期报告.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如何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效性中期报告.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如何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效性中期报告.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如何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效性中期报告.doc

《如何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效性中期报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如何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效性中期报告.doc(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如何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效性中期报告.doc

西安市基础教育2014年度规划课题研究中期报告

时间:

2014年12月2日

立项号

课题名称

如何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效性

负责人

负责人

所在单位

1、调查情况,学习相关理论,转变师生观念。

在宣传动员阶段,我们采用问卷调查,个别谈话,集体讨论等多种方法,了解学生的知识基础,学习需求,喜欢的学习方法及学习的情感态度等多方面的特点。

通过了解,我发现几乎100%的学生都喜欢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大部分学生愿意在合作中承担部分任务,也有极少部分的学生只愿意处于听众的地位。

学生提出每周开展3次左右的小组合作学习为佳。

有了这些调查数据,就更加坚定我们把这个科研课题搞下去的决心。

2、对比试验,开展课堂教学中的小组合作模式探究。

从2014年3月开始,分别按照各自设定的小组合作模式开展起来。

其中包括:

分组的人数差异研究(3人组,5人组,7人组,10人组进行对比);分组的成分差异研究;分组与授课类型的关系研究(理论型新授课各组状态、知识型新授课各组状态、习题课各组状态、复习课各组状态、阶段小测试各组状态的对比)以及分组的动力与持久性研究等等。

到目前为止,以上这些研究内容仍在进行当中。

3、收集反馈信息,归纳总结,及时调整。

我在研究的过程中尽量做到仔细观察,认真记录。

利用平时的课余时间和学生谈话了解各种反馈信息,把收集到的信息汇总到一起,进行分析,归纳,整理,从而得到一阶段我们实验的真实情况和效果。

针对一些存在的问题我们及时的进行调整,比如:

在教学工作开展过程中,根据学生的要求改变分组人数。

通过多次改变分组人数表明,分组人数超过6人,不利于小学合作学习的有效开展。

从小组合作学习的反馈效果上来看,并不是所有课都适合分组合作的,比如特别抽象的理论性新授课程,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授课,教学效果就不是很好。

通过不断的更正,调整,我们对增强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效性越来越得心应手,也逐渐地摸索出里面的一些规律。

(1)科学合理分组,使学生“可合作”。

把学生按3、4个人一组分成若干个组,最佳方案是好、中、差都有,男女搭配均匀,性格互补。

选择组内成绩好能力强的做组长。

也可以把若干个小组分为2至3个大组(集团)这样便于量化比较。

设定合理的目标,让组内学生觉得自己在组内也很能干,激发他们的学习信心。

(2)优化评价机制,使学生“想合作”。

及时评价、反馈、激励表彰是小组合作得以持久推进的重要保障。

及时对学生评价,让学生的行为得到认可,对提高小组合作实效性有着很强的催化作用。

比如每次测验后给每位组长发一张反馈汇总表,前六名写上“恭喜你们冠军,恭喜你们亚军直到恭喜你们第六”,学生对这六个字非常在意,分析谁拖后腿谁拉分等。

到了期中或期末就对前六名18位学生发奖状和奖品,奖品不必买贵的,但必须是学生很有新鲜感的、很有兴趣的。

这上来领奖的中间肯定有6位成绩是差的,看到他们脸有点红的上来领奖,你就会知道他们下次会更努力。

(3)设计合作内容,使学生“能合作”

教师在设计小组合作的学习内容时要注意它的可操作性。

课堂教学是小组合作学习的主要阵地,但在课堂教学中不能为“小组合作”而“小组合作”。

教师在备课时就应该仔细考虑什么样的问题值得在课堂上以小组合作的形式来进行。

此外,教师留的课后作业,阶段测试的习题都可以设计成小组合作的内容。

(4)培养合作技能,使学生“会合作”

为了调动小组内每个成员的积极性,教师必须培养组长和组员的合作技能。

首先是组长的责任心,和后进组员的上进心。

要把成绩好的学生和成绩差的学生紧密地联系起来,建立起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关系。

让学优生带动学差生,让学差生抛弃自卑感,建立自信心,拥有成就感。

组长要对组员负责,学优生要对学差生负责。

小组的整体是对比竞争的基本单位,这个时候,小组成员就有了共同的奋斗目标,他们的合作才会有较高的效率。

1、了解学生对于合作学习的态度和意见;

2、小组合作的分组人数以及组内成员构成;

3、小组合作学习模式下的组内评价方法。

1、第一次进行课题研究,理论支持不够;

2、小组合作实效性研究需要在平时多进行小组合作方面的培养和持续进行,包括合作意识、组织能力的养成、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一定的语言表达能力;

3、小组合作学习需要班级各学科通力合作,需要学校领导班主任和家长的鼎力支持,单一学科进行实验困难重重;

4、在实际数学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管理模式还需要有创新。

 1、通过浏览网络、阅读相关书籍等多种途径及时收集学习课题研究资料,积累教育资源,总结研究成果。

2.钻研有关教育学、心理学书籍,吸收最新研究成果。

3、通过学习专家、与其他兄弟学校老师进行交流来不断改进和提升自己的教科研水平,对研究成果不断进行优化改进。

4、与家长、班主任、各学科教师、学校进行有效沟通,争取支持。

注:

表格可拉伸,页数不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