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高中学校教育生态化问题比较与中国高考改革方向的探究.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887145 上传时间:2023-05-04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8.3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美高中学校教育生态化问题比较与中国高考改革方向的探究.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中美高中学校教育生态化问题比较与中国高考改革方向的探究.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中美高中学校教育生态化问题比较与中国高考改革方向的探究.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中美高中学校教育生态化问题比较与中国高考改革方向的探究.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中美高中学校教育生态化问题比较与中国高考改革方向的探究.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中美高中学校教育生态化问题比较与中国高考改革方向的探究.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2页
中美高中学校教育生态化问题比较与中国高考改革方向的探究.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2页
中美高中学校教育生态化问题比较与中国高考改革方向的探究.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2页
中美高中学校教育生态化问题比较与中国高考改革方向的探究.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2页
中美高中学校教育生态化问题比较与中国高考改革方向的探究.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2页
中美高中学校教育生态化问题比较与中国高考改革方向的探究.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2页
中美高中学校教育生态化问题比较与中国高考改革方向的探究.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美高中学校教育生态化问题比较与中国高考改革方向的探究.docx

《中美高中学校教育生态化问题比较与中国高考改革方向的探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美高中学校教育生态化问题比较与中国高考改革方向的探究.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中美高中学校教育生态化问题比较与中国高考改革方向的探究.docx

中美高中学校教育生态化问题比较与中国高考改革方向的探究

中美高中学校教育“生态化”问题比较与中国高考改革方向的探究

  前言

  当前我国高考改革的主要任务和方向趋势正在转变,正在逐步形成“促进高校招生考试改革与高中课程改革相结合,促进国家统一考试改革与高中综合评价改革相结合,促进考试改革与高校录取模式改革相结合,逐步建立和完善在国家统一考试录取基础上的全面、综合、多元化的考试评价制度和高等学校多样的选拔录取制度。

”①各省已陆续出台了相关的改革措施,不但高考考试内容正在实现与高中新课程内容的衔接,进一步贴近时代、贴近生活、贴近考生实际,着重对考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考查,而且制定了普通高中学业水平测试和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制度,如西安市教育局2007年出台指导意见,要求高中生3年内应参加不少于10个工作日的社区服务。

②宁夏自治区2007年开始执行新的高中生毕业标准,内容包括文化课成绩和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两个方面,学生总分必须达到144分,其中必修学分116学分――包括研究性学习活动15学分,社会实践6学分,社区服务2学分。

学生三年内应参加不少于10个工作日的社区志愿服务。

③“北京高中生必须做10天的社区服务。

”④“河南省课改:

高中生每年必须到社区服务5天”⑤。

海南更新颖激进,2010年高考新方案规定:

高考的科目设置为:

“3+3+基础会考”,总分为790分,比以前增加了40分。

这些表明高校招生录取正在转向开始注重对学生综合素质的考察,一些重点大学的自主选拔录取改革不断深化,如今年北大自主招生实行“中学校长实名推荐制度”,在全社会掀起了巨大的反响热潮。

高校重在选拔综合素质高、有创新精神和潜质的人才。

  当前的中国高考改革正在建立综合的、多元化的考试评价机制和高校选拔录取机制,虽然各省正在陆续推出的高考改革方案不很完善,步调也不一致,但这条改革的道路必会长期走下去。

以改变我国教育原有的培养人才模式,以期望解决“钱学森之问”(“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

”)。

21世纪的中国教育改革已经起步,目的重在使学生走出书本,走出校园,将知识、理论与社会实践相结合,提高贴近时代生活、适应社会的能力。

  尽管如此,中国目前的学校教育和高考现状仍然存在着问题,本文试从高中学校教育和高考招生录取模式两大方面对比中美之间教育“生态化”不平衡的差异,探讨中国高中学生和中国高考未来之路。

  一、中美高中学校教育和高考招生录取模式比较

  1、中美大历史背景

  目前的中国和美国同是世界上影响较大的国家,专家预计2009年结束时中国GDP总量将超越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实体。

中国“龙”和美国“鹰”将并驾于世界发展潮流中。

正如100多年前的1900年8月一个外国人在评论义和团时所写的那样:

“今天的这段插曲,不是没有意义的,那是一个要发生变革的世纪的序曲,是远东未来历史的主调,公元2000年的中国将大大不同于1900年的中国。

”⑥中国的和平崛起和强大已成为当今世界有目共睹的趋势。

但经济的强大和科技文化的发展在中国反差很大,经济的迅速发展根源于30年来的改革开放体制和中国人民的辛勤劳动,而科技教育文化的发展却滞后于经济发展的速度。

这也正是许多科技界元老“钱学森们”所困惑的问题,温家宝总理在参加2009年11月份召开的全国科技界大会上,说了一句发人深醒的话:

“科技决定中国未来的兴衰”!

纵观美国经济的强大,除了长期开放的政策外,主要得益于吸收了来自世界各地顶尖的科技教育文化精英人才,并深植于美国的各级各类学校教育中。

  2、中美学生学习和实践活动以及高考录取模式、机制的差异

  基于上述中美经济强大根源的不同,在过去的半个世纪中,中美两国在教育培养人才的模式和机制表现出很大的差异。

从高中学生学习和实践活动方面以及高考录取模式、机制看,有以下不同之处:

  第一,学习方式不同。

中国高中学生习惯于“一心只读圣贤书,两耳不闻窗外事”的既宁静又紧张的学习生活节奏,在校时间长。

美国高中学生多利用课外节假日时间,独立或集体在校园内或走出校园,甚至走出国门,自愿参加体育、文娱、科技、“学雷锋”、推销商品等多类活动,有的是公益扶贫活动,有的是打工赚钱活动,学习生活多姿多彩。

  第二,参与课外活动的方式和比重不同。

中国高中学生在校期间循规蹈矩,不戴首饰、不能化妆,不穿奇装,不谈恋爱,首先以学习为主,而且往往“首先”就足够了。

美国高中校园明艳动人,个性自由,标新立异,与众不同,也就是所谓的“Cool”(酷)。

他们学校也鼓励学生举办或参与各种各样的“Prom”(学校或班级的舞会),与其说是舞会,不如说是竞赛更确切些,因为绝大多数高中生宁愿把它看作是一个魅力创新的竞赛,男生女生绞尽脑汁去想尽一切奇妙的招数打动自己想要邀请的舞伴参加“Prom”,有些父母为了“挽救”儿女的自信,派出年长的儿子或女儿带妹妹或弟弟出席“Prom”。

  第三,独立生活技能方面不同。

中国高中生个人独立生活的技能缺乏有效的实践锻炼,学生从幼儿园到高中甚至大学,首先从经济上无法独立,基本上完全依赖家庭的供养。

前些年中日学生夏令营中较量也可见一斑。

其次,个人决策也多听父母的,比如中招高考志愿填报。

再有处理人际纠纷方面实际上是家长之间在商量解决。

  在美国,传统的家庭教育特别强调独立生活能力,因此不管家庭经济条件好坏,许多高中生在十五六岁就开始做兼职工作,有的甚至更早些。

最初他们一般是做临时保姆或割割草坪,后来可能会在快餐店、音像店或服装店找到一份工作。

美国许多州的法定驾车年龄为16岁,一些父母允许自己的孩子驾驶自家车,有些家庭条件好的甚至买车当作毕业或生日礼物送给孩子,还有些父母希望自己的孩子能自己挣钱买辆二手车。

许多青少年都认为有辆车开是必要的。

在美国,青少年本身所具有的独立处世与自觉管理的能力在生活中能得到培养和训练。

  第四,学业测试方面的异同。

  相同方面,中美学校都有类同的一条一纲的制度规定,要求学生认真完成作业和考试以及必修选修的课程学分,否则不能高中毕业。

  所不同的是:

在中国,许多高中分重点和非重点,作业和练习册的试题比较统一、答案比较“标准”,高考只有一次很重要。

在美国,成绩好的学生可上“荣誉课”,内容、进度和难度要大,也可和成绩一般的学生一样,决定是否上“荣誉课”;成绩一般的学生按“普通课”课程表上,也就是我们国内常听说的美国理科课程很简单,大抵如我们的小学五、六年级水准,这样学生可以把更多的时间放在其它方面。

上不上荣誉课不影响修学分,也不影响高中毕业。

美国的课程表上有咨询老师、所有课目主管老师和校长的电话,有问题可打电话询问。

学生选修课程后,如果发现教师讲课索然无味的话,可有权拒绝听,因为每个学生只要积攒够了学分就可以毕业。

  美国的高考种类多,是一个常年不断的标准化考试,像我们国内许多人都熟悉的TOEFL(“托福”)、GRE(美国研究生入学考试)、GMAT(经企管理研究生入学考试)等,由美国著名的ETS(美国教育考试服务中心EducationalTestingService的缩写)、美国高等教育测试中心(AmericanCollegeTestingProgram)等非盈利性机构主持,这些五花八门的考试机构,根据不同的要求或测试重点,设计了各式各样的考试,美国学生大概从小学三年级起,年年都至少参加一次这种由各种考试机构出题的考试,至于参加何种考试,由各私立学校或公立学校的上级主管部门决定。

美国高校一般讲的高考是SAT(分为SATⅠ和SATⅡ。

SATⅠ考试科目为英文与数学,每科以800分为满分,全卷1600分,考试时间3小时。

英文试题怪罕字多,不易拿满分;数学试题极易,内容属初中代数、几何与一点数学逻辑知识。

SATⅡ包括各种选考科目,如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微积分、各种外国语〈许多华人孩子选考中文〉等,学生根据自己兴趣及申请大学之要求,至少选考2~3科。

)和ACT(考英文、数学、科学、社会4科,每科满分36分,考试时间160分钟。

ACT每年举行5次,也不限参加考试次数。

ACT考试要求,较SAT为易。

)所有名校要SAT成绩,州立高校或中西部高校愿意接受ACT成绩。

由于SAT成绩可转换为ACT成绩,但反过来不行,对成绩平平,不想上名校者,选考ACT是良策。

各个高校基本上都承认这两类考试,仅SAT考试一年就7次,ACT每年举行5次,学生交几十美元可参加三次考试,每次考试成绩两年内有效,只要你愿意、有精力、有时间,高中至少可以参加14次高考考试,一直考到自己不愿考或成绩达到自己的满意度为止。

另有PSAT(PreliminarySAT),又称预习SAT,是美国中学十一年级生参加的审选优胜奖学金候选人的考试,每年10月举行1次。

PSAT也仅考英文、数学,每科满分80分,将英文成绩乘2加上数学成绩计算总成绩,如超过200分,即成为国家优胜奖学金候选人,再以自传、在校成绩、课外活动、社区服务、领导才能等,综合判选出得奖者。

由于每年全国仅有2000名获奖,为高中毕业生之殊荣。

学生获得PSAT奖,也为高中毕业考入名校,奠定可靠基础。

  第五,考试评价观念不同。

  有两个小故事反映了中美此差异。

一国内幼儿园学生名叫小峻,很爱玩,是个快乐的男孩。

妈妈也没逼孩子学数学、认字什么的。

她想让孩子在幼儿园时多玩一些,等到小学再开始学习。

谁知到了上小学时,学校要求孩子参加“入学考试”。

内容从两位数的加减法,到笔画繁多的生字。

小峻不懂两位数加减法,也不认字,连什么是考试都不知道。

天真的孩子在“试卷”上随意涂鸦一番,交了“白”卷。

结果,学校拒绝录取小峻,理由是成绩没上线。

用中国父母的话说:

“输在了起跑线上!

  矿矿到美国不久就进了学前班,上小学前,也经历过一次“入学考试”。

那应该是矿矿经历的第一次“统考”。

关于这个“入学考试”,其家长一无所知,直到开家长会老师拿出矿矿考试的成绩表时,他们才知道。

老师还给他们分析了矿矿在语言方面所表现的长处和短处。

矿矿当时刚来美国不到一年,说梦话还是汉语,一切尚处在适应阶段。

然而根据这个考试成绩分析报告,学校专门派了一个英语老师给矿矿一个人上小课。

一年后,矿矿的英语突飞猛进。

一年级的老师特米尔太太给矿矿的评价是“非常漂亮的书写,优异的发音和阅读”。

  同样的“入学考试”,一个把孩子拒之门外,一个帮孩子找到不足,并设法帮助孩子进步。

这两个小小的故事反映出中美教育观念和考试观念的不同。

中国学校对孩子进行“考试”,目的是为了发现问题,淘汰之。

美国学校对孩子进行“考试”,目的是为了发现问题,改善之。

考试本身只有检测功能,没有淘汰功能。

检测只是手段,因为面对检测的结果,我们可以有很多目的:

发现问题,改善之;发现人才,选拔之;发现特长,培养之。

当然,也可以包括“择优汰劣”这一目的。

但那不是考试的功能,考试只显示检测的结果。

至于怎么处理这些结果,与考试功能无关。

  换句话说,中国的教育成了“淘汰教育”,美国的教育反倒成了“素质教育”,以人为本!

  第六,中美两国高考录取机制不同。

  中国已经过去的三十年高考选拔之规则,“千军万马走独木桥”,掉下去了,重新上桥再走,反复几次,能过去就过去了,过不去“桥”的就淘汰到社会中来,有的反而成为精英领导和管理人才,大多数过去“桥”的反而成了被领导、被管理的公务员、技术员!

所幸,当前我国的高校录取选拔机制,正在向多元化、综合性方向发展,不过目前来说,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和学生毕业文化水平测试在高校录取中,绝大多数只做为参考,仍然以每年6月的高考成绩做为录取的主要依据。

  在美国大学录取新生的标准主要有三个:

第一个是高中毕业前一年的学年平均成绩;第二个就是SAT的成绩;第三个标准是学生的社交参与能力。

美国的高中是四年制(初中两年),所以就是高中三年级的平均成绩。

私立大学在录取学生方面对于这一条的掌握比较宽松和灵活,他们看重的一般还是考试成绩。

但是公立学校往往将这一条排在第一位。

也就是说一个学生的学校表现和出勤率、平均成绩都很重要。

SAT考满分也没有什么奇怪的,因为美国SAT考试可以重复考,学生可以选择自己的最高分做为成绩向大学寄发,只要在大学规定的申请截止时间之前寄出SAT成绩都是有效的。

但这项成绩并不是大学成绩的唯一依据,甚至不是主要依据,招生录取时大学正看重第三条标准。

他们要在学生所寄到的个人履历中寻找是否参加过什么社团,担任过什么职务间,做过多少义务工作,你有什么组织能力,例如到老人福利院去帮助老弱病残者,或者到医院、教会、基金会帮助过多少人士。

美国大学重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际交际能力,只是学习成绩好充其量也不过是书呆子而已,这样的学生不要说哈佛一流学校没有兴趣,即便是州的地方性高校也不会括入囊中。

  如果说这三条是比较硬性的规定,那么还有一个很重要的标准,虽然有点主观性,但是在大学录取中也非常重要。

那就是本人写的一份自荐信,你为什么要选择这所大学。

这是一篇不超过两页纸的信,实际上就是一篇文章,你要一下子打动看信人的心,使他愿意看下去。

如果这封信无法打动他,那么这个档案袋基本上算搁浅了,最后每个学生都附上三位教师的推荐信,这是录取考官第二要看的内容。

  第七,在上述观点不同的基础上,我重点深入比较一个中美两国在学校教育和招生录取中对课外实践活动的重视程度的不同。

  中国的高校招生以高考成绩排队划线,一分之差,都可能“人命关天”。

上没上线,简直是“冰火两重天”。

去年,美籍华人学者黄全愈先生一位朋友的孩子,离重点线仅1分之差。

就这1分,孩子最后去了个一般的学校。

⑦那些仅仅多两三分的同学,有些竟上了重点大学。

难道说高出两三分就一定是个品学兼优的人吗?

马加爵杀人事件就是明显的反证。

  其次,美国大学承认学生参加高考SAT的每科最高分,他们认为你这所以获得最高的分数,表明你有这个能力,而其它那些低的考分,可能是受到了各种因素的影响,比如身体不适、平时作业考试太多使自己处于考试的混沌期或者甚至是什么其他偶然因素所致。

不像中国高考,一考定终身,甚至是一分定终身,考生的心理压力特别大,因而患得患失,平时“一、二、三模”都很好,偏偏是高考考不好,完全是偶然因素在作怪!

  除了高考成绩,扮演重要角色的还有平时成绩。

在美国高中4年中,学校教师对每位学生随时随课都记分,考试算分,平时作业算分,作实验算分,课堂讨论算分,有的教师甚至连出不出勤都算分,日积月累,到了高校招生时,很多学校就用这个成绩来衡量学生的学习态度。

而且大学招办在审核申请材料时,会注意看你的学校成绩的发展趋势,是上升了还是下降了。

有些高中毕业生,是被大学提前录取的,12月份接的通知,到来年的8、9月才上学,中间有几乎长达一年的时间是在“休息”的,大学会“监控”这些“准大学生”们,如果该生成绩出现大滑坡,或者犯了较严重的错误,大学仍然会取消该生的录取资格。

  还有值得一提的是平时成绩选什么课,大学招生办据此去分析你选修这些课程的动机和心理。

比如,你的成绩单和SAT的考试显示你的理科类成绩很好,而你又尽选理科课程,或者你选的都是一些容易的课程,大学招生办会认为你的兴趣狭窄,不敢挑战自己。

  最后美国许多名校更看重的是课外实践活动及效果。

哈佛每年都拒收不少“高考状元”,如1996年把165个SAT满分的“状元”拒之门外。

理由就是对这些“状元”的隐藏在分数后面的“综合素质”不满意。

越是高水平的学校,越重视学生的“综合素质”。

哈佛招生院长在给潜在的申请者来信时写道:

“学业表现包括高中的成绩、SATI或ACT和SATII的考分,对录取委员会来说非常重要。

然而,其他的因素诸如个人的特长、参与社区的活动、课外活动也很重要。

录取委员会会很细致地阅读推荐信和作文。

在录取过程中,我们寻找的是各方面都优秀的学生,从而确保每年的新生都是充满活力的团体。

”普林斯顿的招生院长也在类似的信里说道:

“我们绝不是简单地把申请者的平均成绩和高考分数进行排队,然后从上选到下。

如果这样简单的话,我们就不会花那么多的时间去阅读申请材料了……在阅读申请材料时,我们把每一个申请者当作特殊的个案来审视他或她具体的综合起来的能力和成就。

”⑾高校招办对学生参加哪一类活动,一般来说并没有特殊的偏好。

往往不在于参加什么活动,而在于干得怎么样。

有些学生样样活动都参加,但没有一样特别突出,给人印象不深刻;有些孩子在某一个领域有所突破,反而显得突出。

比如,有的学生每年的暑假都到非洲或南美洲一些不发达国家去为穷人盖房子,坚持不懈,终于“感动”招办人员。

有一年普林斯顿大学曾录取一个推销了大量饼干的学生。

因为他异想天开地闯到某大公司,点名要见CEO。

见到CEO,孩子拿出几盒饼干,开始向不苟言笑的CEO兜售。

从饼干怎么美味,讲到卖饼干的钱将怎样帮助贫困孩子,再讲到如果该公司做了这件善事将在社区造成的影响……孩子的胆略和智慧终于打动了CEO。

CEO大笔一挥订购了孩子的饼干,数量大得让孩子目瞪口呆。

孩子的胆略和智慧还打动了普林斯顿。

⑿大学看中的是这个敢想能做的学生表现出来的潜在的领导素质。

寻找“未来的领导人才”,几乎是美国每一个大学都在积极追求的东西。

学校学生会的干部,各种学生俱乐部的头头,各个学生活动的组织者,都是大学“猎取”的对象。

  社会大课堂――课外实践活动是青少年充分表演的舞台,也是更让大学动心的原因。

除了领导组织才能外,美国大学招生办还要考查学生参加社会公益活动的情况。

吴琦幸先生一个美国朋友的女儿,学习成绩平平,SAT的成绩也只达到她想要申请的学校的最低标准。

但是正在她申请的时候,她的父亲生了癌症,而且不久人世。

于是她将这件家庭重大事情作为主要内容来写,其中讲到她父亲中年来美,就是希望她能够在这所学校中读书。

言辞恳切,打动了录取官的心,终于如愿以偿。

⒀正因为自荐信的重要性,在美国人就流行一种申请大学写作文体,编造一些动人的故事来打动录取官,有的成功了,有的则适得其反,因为假的东西终是缺少感情,写得再好,只要细节出错,整篇文章就如沙上建屋一样经不起推敲。

不过也有很多人成功了。

美国的高中学校有对学生必须从事社会公益活动的硬性要求,否则无法获得毕业证书。

除了学分成绩等要求外,还要求无偿地为社会服务10个小时,黄先生儿子矿矿的高中要求如下:

高一需要5小时,高二需要10小时,高三需要10小时,高四需要35小时。

⒁这只是最基本的毕业要求,要想在这方面打动招办录取人员,60或70小时的“学雷锋”也不一定够格,所以许多学生不用学校组织,都是自愿参加社会公益活动,到外面学雷锋做好事,从高一到高四,矿矿干过的义工工种繁多,大多是到城区里为穷人,伤残人服务。

不“学雷锋”,就别想申请好学校,成了美国高中毕业生的流行语。

也有相当一部分学生自觉自愿地把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社区服务里。

美国高校更看重的是这种货真价实的社区服务。

有些同学到贫困国家搞扶贫活动,自己掏国际旅费,年年夏天到南美的穷乡僻壤去帮那里的人盖房子。

完全自费,完全自愿。

  最能引起大学招生办注意的还是一些学生自己搞的有创意的服务性质的活动。

例如,举办为某个灾区的义捐活动,组织一个专门帮助伤残者的慈善团体,等等。

从策划、到组织、到实施,搞“一条龙服务”。

这种活动既能表现学生的领导才能,又能表现关心他人、关心社区的良好道德品质。

此外,美国高校招生录取申请表上都有一栏“有偿工作经历”,要求填写你从高一到高四所做过的工种和工时。

一般来说,打过工的,特别是做那些与自己的兴趣和专业有关的工作并且工时长的,就会被认为注意学用结合、联系实际,而且有责任感、自我管理能力和独立生活能力强,因而受到大学招生办的青睐。

这些是和中国的家长、教师、大学招生办的思维恰恰相反的,按照中国这些人的思维,打工不过是为了增加生活经验而已,打工太多,势必影响学习成绩;到了毕业班,家长或高中学校更不可能让自己的学生去从事课外实践活动了。

而那些家庭经济条件优越的孩子,其家长可能把孩子送到美国上高中直至大学毕业。

这在当今的中国已成增长的趋势,在美国的“小留学生”们,初来美国,很不适应美国的高中学习和生活,比如上课方式,教师固定教室,学生经常变换(因为实行修学分制),课堂上中国学生往往一言不发,认真听讲记笔记。

可这不符合美国高中规定,在美国课堂发言占学分比重很大,约百分之五十左右。

另外大学招录中更看着社会实践服务活动。

  以上是对中美两国在高中学校教育和大学招生录取两大方面学生的表现、学校的要求、大学的招生录取程序和方法做了一个详细的比较,从中可以看出美国做为西方教育的典型代表,不仅在学生学业成绩要求方面,而且在课外社会实践活动和社区服务方面,都有符合教育培养人才规律的具体措施。

在学业上,不仅要求认真学,而且要求会学习、会发问、会解决;不仅有统考的成绩单及其详细的分析和结论,而且更注重平时成绩。

在大学招生录取中,不仅看重学生的SAT、ACT等高考成绩,而且注重日常表现;不仅看重学生参与活动的领导组织素质,而且更看重学生的社会公益活动。

而在同期的中国,传统高考教育虽然开始在变,但目前来说,仍然以唯一的6月份高考成绩做为最主要的招录依据,而且高中学业水平测试和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刚刚起步,许多省市出台的只是一些指导性意见,并不具有强制性。

这也是“钱学森们”之问的根因所在!

  二、20世纪中国不同时期大学录取和教育培养模式比较

  不仅从中美高考“生态”不公平程度可以看出中国教育制度的机械滞后,而且从20世纪的中国不同时期也能得出相似的的结论。

一个简单的例证,中国解放后现代著名的杰出人物包括著名的科学家、文学家、军事家,均是在解放前国内外教育中培养出来的。

  20世纪初清政府新政改革中,政府开始主动地大量选拔派遣官费留学生,历史上的清华大学和河南大学,就是专门培养留学的预科大学。

  民国的大学教育和新中国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前的大学教育,基本上都是免费的,而经济迅速发展的20世纪90年代和21世纪的当代中国,大学教育及至高中教育成为中国家庭支出的重中之重。

另外,民国国内大学教育从北大校长蔡元培开始,已定下了“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基调,毛泽东主席青年时代在长沙一师的大学教育,也体现了传统学风与自由学风的互相争鸣,最终主张僵化的教育理念的校长张干被主张自由学风教育的孔昭绶、杨昌济所代替,而且毛泽东本人偏科,在考取大学时采用的是写文章而不是分科考试录取的办法。

民国“大学独立,学术自由,教授治校”的原则,国立、私立、教会大学并存的情况,“自由平等、宽容民主”的教学风气,都是不争的史实。

而当代中国大学教授屡次传出抄袭论文、剽窃他人成果甚至个别大学领导严重违法违纪被捕的新闻,也是不争的事实。

以上这些值得当代的中国教育专家和教育工作者反思。

  三、对于中国高考改革和高中学校教育的几点思考和建议

  从现代中美、传统与现代中国在高中学校教育和高考录取中的“生态化”不平衡的对比中,我个人进行了认真深入的思考,并提出一些个人不成熟的建议,以期待能为高考改革交上一份“试卷”:

  1、中国当代高考诟病备受争议,却无法马上改变这种“一考定终身”的局面,一个比较有名的重点大学(如北大)虽然有自主招生资格和中学校长实名推荐制度,但仍然引起了社会的巨大争议。

另外各省录取分配名额不均,也长期引起不满。

说明高考“生态”问题严重,不公平现象存在,在这种局面下,教育部在网上定论,高考分科不分科今年8月见分晓,实际上没有多少分晓,仍然是文理分科,仍然是统一考试,仍然是许多省份自主命题。

新任教育部长刚上台,就接到了十多位国内知名教授联名上书袁部长的公开信,质疑我国现存的高考制度和培养人才的模式。

在这里,我献一策:

各大学均可采取“荐举制”,即学生自我申请推荐,介绍自己的专长及实效,并附上校长和至少三名以上课任教师和班主任的推荐意见,由大学在6月高考来临前审阅招录完毕,不是更好!

  2、鉴于中国高考中出现的一些不公平现象,国家法律、教育部和大学以及高中,均要制定针对自荐学生及其家长和相关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的严格管理和处罚制度。

比如说,一个学生要自荐,在文学方面有专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