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文言文趣味阅读DOC.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88995 上传时间:2023-04-28 格式:DOCX 页数:95 大小:156.1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基础文言文趣味阅读DOC.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5页
基础文言文趣味阅读DOC.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5页
基础文言文趣味阅读DOC.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5页
基础文言文趣味阅读DOC.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5页
基础文言文趣味阅读DOC.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5页
基础文言文趣味阅读DOC.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95页
基础文言文趣味阅读DOC.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95页
基础文言文趣味阅读DOC.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95页
基础文言文趣味阅读DOC.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95页
基础文言文趣味阅读DOC.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95页
基础文言文趣味阅读DOC.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95页
基础文言文趣味阅读DOC.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95页
基础文言文趣味阅读DOC.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95页
基础文言文趣味阅读DOC.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95页
基础文言文趣味阅读DOC.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95页
基础文言文趣味阅读DOC.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95页
基础文言文趣味阅读DOC.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95页
基础文言文趣味阅读DOC.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95页
基础文言文趣味阅读DOC.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95页
基础文言文趣味阅读DOC.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95页
亲,该文档总共9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基础文言文趣味阅读DOC.docx

《基础文言文趣味阅读DOC.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基础文言文趣味阅读DOC.docx(9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基础文言文趣味阅读DOC.docx

基础文言文趣味阅读DOC

1、鳝救婢

高怀中在扬州的小东门卖鳝鱼面。

他每天要杀数十条鳝鱼,有一位婢女心生怜悯,每天夜晚,偷偷从水缸里捞了两三条鳝鱼,由后窗抛入河中。

这样经过了大约一年的光景。

有一天,店里发生火灾,婢女仓皇逃出,被火所灼伤。

她很疲倦地躺在河边,到半夜睡著了。

醒来以后,发现:

不但痛苦减轻了,连灼伤的部位也好了许多。

有河中的污泥堆积在伤口,而地面留下鳝鱼走过的痕迹。

她才知道:

是从前所放生的鳝鱼来救她。

高怀中被婢女的行为所感动,於是停止行业,拆除炉,将库存的数石活鳝鱼,全部放到河里。

2、鹦鹉灭火

有一群鹦鹉飞到一座山上,山中的禽兽都(很喜欢),互敬互爱。

鹦鹉想,这里虽然感到很快乐,但是不能长久居留下去,于是便飞走了。

过了好几个月以后,山中突然失火。

鹦鹉远远地看到,便用自己的羽毛沾湿水,飞到山上,洒水去救火。

天神见此,说道:

“你虽然很有意气和气志,但又有什么用(效果)呢!

”鹦鹉答道:

“我虽然知道不能够把火救灭,但是我曾经住过这座山,与山上的禽兽友好相处,亲如兄弟,(山中这样着火),我不忍心看下去啊!

”天神听了很感动,以示嘉奖,便把山火灭了。

3、黄香温习

汉朝时候,有个孝子黄香,是江夏地方的人。

他九岁时,他的家里又很穷,于是黄香自己做着勤劳艰苦的事情,一心服侍他的父亲,尽他的子职。

到了夏天的时候,天气很热,黄香就把扇子去搧凉父亲所睡的枕席。

到了冬天的时候,天气很冷,黄香就用自己身子去温暖父亲所睡被头。

后来名满京城,说“天下无双,江夏黄香”。

4、犬救幼女

呈贡县村民养了一只狗.一天一位母亲上山打柴,小女跟不上,一下子落后了母亲几里.突然大雪,母亲在傍晚担柴回来的时候,女儿和狗都不见了.母亲非常惊恐,在村中来回奔走大声呼叫,始终见不到女儿.附近的村子协助找寻,还是无济于事.晚上父母伤心极了,认为女儿可能被水淹死了,可能掉进井里了,也可能被狼狗吃了,天刚刚亮,父母又请附近的村子帮助找.终于见到女孩卧在一棵树下,狗依偎在旁边,居然还没有死.这是雍正十一年十一月的事,同县的人没有不感到惊奇的。

5、陆绩怀橘

陆绩是三国时期的吴国人。

他的父亲陆康,曾经担任过庐江太守,和袁术关系很好。

陆绩六岁时,到九江去拜见袁术。

袁术命令下人拿出许多橘子来给陆绩吃。

陆绩暗地里把三个橘子装在袖子里,等到告别的时候,就向着袁术拜谢。

不料这三个橘子从袖子里滚落到地上。

袁术笑着说:

“陆郎呀,你来做客人,竟暗地里藏了主人的橘子,这是为什么呢?

”陆绩跪在地上,回答道:

“这橘子很甜,我想起带几只橘子回去给母亲吃。

”袁术说:

“陆郎你那么小就知道要孝敬父母,长大后必然会成才。

”袁术感到十分惊奇,后来经常向别人称赞陆绩怀橘的美德。

6、孙泰

孙泰是山阳人,年轻时拜皇甫颖为师,志行品德很有古代贤人的风度。

孙泰的妻子是姨母的女儿。

起初是姨母年纪老了,把两个女儿托付给孙泰,说:

“长女一只眼睛有毛病,你可以娶她的妹妹。

”姨母去世了,孙泰娶了姨母的长女为妻。

有人问他的缘故,孙泰说:

“那人眼睛有毛病,除了嫁给我就嫁不出去了。

”众人都佩服孙泰的义气。

孙泰曾经在都市遇见一座铁灯台,把它买了下来,叫人洗刷,原来是银制品。

孙泰赶忙前往归还卖主。

7、文徵明习字

文徵明临贴写《千字文》,每天以写十本作为标准,书法就迅速进步起来。

他平生对于写字,从来也不马虎草率。

有时给人回信,稍微有一点不符合心意,一定三番五次改写过它,不怕麻烦。

因此,他的书法越到老年,越发精致巧妙。

8、狂泉

从前有一个国家,全国只有一眼泉水,名叫“狂泉”。

全国的人都饮这水,没有不疯的;唯有国家的君主打水才可以没有疾病。

全国的人既然都疯了,于是聚集在一起想办法,一起抓住国王,治疗国王的疯病,用艾叶烧熏、扎针、吃药,没有不全部用上的。

国王受不了那苦,于是来到泉边,舀水喝了,他们的疯病都一样,,君臣、大人小孩,他们的疯病都一样,大家便兴高采烈。

9、智犬破案

离杭州一百里的地方,有座寺庙,香火很旺盛。

一天晚上,有个盗贼翻墙进入(寺庙)。

狗大叫不止,一名僧人发现了盗贼。

盗贼将和尚砍倒在地上,于是就带着货物逃走了。

几天后,有两个小和尚看见了尸首,非常惊讶。

于是到官府告状,他的狗也去了。

路上经过一个酒馆,看见5、6个酒鬼在喝酒。

狗停止不再前进,僧人责怪那只狗。

突然狗跳近酒馆,咬住其中的一个酒鬼不放。

和尚怀疑他是盗贼,绑起来送到官府。

官吏审问后,果然就是他。

原来狗也很聪明。

10、雏燕

我的弟弟喜欢鸟,一心想养一只小鸟。

今年春天,有燕子从南方来,每天衔泥,在我家的屋檐下筑巢,非常辛苦。

不久,就可以听到啾啾的声音了,因为小燕子已经破壳而出了。

一天,有一只小燕子掉在屋子里,被弟弟捡到了,他非常高兴,就把小燕子放到笼子里饲养起来。

母亲知道了,说:

“燕子是益鸟,吃的是害虫,它们不久就要飞到南方去度过冬天,你怎么能养的久呢?

”要弟弟马上把小燕子放掉。

弟弟对小燕子恋恋不舍,但是看到它的神态非常悲哀,于是弟弟就把小燕子放出笼子。

小燕子飞回了燕巢,和它的家人们快快乐乐的生活在一起。

11、愚人食盐

从前有个愚蠢的人到了别人家里,主人便请他吃饭。

这人觉得主人的菜淡而无味,主人听说后,便加了些盐。

加盐之后,菜的味道变得鲜美,这人便想:

“菜的味道鲜美,是由于加了盐,加少许一点便这样好吃,多放些岂不更好吃吗?

”这人真是愚蠢到了极点,便不要菜,只吃盐。

空口吃盐吃得口味败坏,结果反为盐所害。

12、笼中鹦鹉

有一个姓段的富商,养了一只鹦鹉,十分聪明,能与客人诵诗交谈,这个姓段的商人于是剪了他的两个翅膀上的羽毛,把他养在雕刻精美的笼子里面.宋神宗年号六年,姓段的商人因为出了事进了监狱.他出狱以后问鹦鹉说:

"我在监狱半年,处处不自由,是何等的痛苦.你在家里有人喂养,是多么的快乐啊!

"鹦鹉说:

"你只在监狱里呆了半年就已经觉得痛苦不堪了.而我在这个监狱一样的笼子里呆了好多年了,又有什么快乐可言?

"姓段的商人听了翻然醒悟,马上就把他放了.

13、盗牛

有一个人因偷牛而被抓,他的熟人路过,便问:

“因什么事被抓?

”他回答说:

“倒霉撞到我了!

”熟人问:

“晦气是怎么来的?

”他说:

“刚才在街上走路,看到地上有一条草绳,认为有用,就捡了起来。

”熟人问:

“既然这样,那么罪过为什么到了这个程度?

”他又回答说:

“绳那头还有一头小牛啊。

”听到的人不禁十分惊讶。

14、孙叔敖杀两头蛇

楚国有一个孙叔敖,曾经到外面游玩,看见一条两个头的蛇,就杀了蛇并把蛇埋了,回家后,很忧伤而不吃饭。

母亲问他原因。

他说:

“我听说见了两头蛇的人一定会死,现在我见到了,害怕我抛下母亲先死了。

”母亲说:

“蛇现在在哪里?

”回答说:

“我害怕后来的人又见到这条蛇,已经把它杀了并埋了起来。

”母亲说:

“不要忧虑。

我听说有阴德的人,一定会得善报。

你一定会在楚国兴旺发达。

”孙叔敖后来果然当了令尹,掌管楚国的大权。

15、水滴石穿

宋朝时,张乖崖在崇阳当县令。

一天,他在衙门周围巡行。

突然,他看见一个小吏从府库中慌慌张张地走出来。

张乖崖喝住小吏,发现他头巾下藏着一文钱。

那个小吏支吾了半天,才承认是从府军中偷来的。

张乖崖把那个小吏带回大堂,下令拷打。

那小吏不服气:

“一文钱算得了什么!

你也只能打我,不能杀我!

”张乖崖大怒,判道:

“一日一钱,千日千钱,绳锯木断,水滴石穿。

”为了惩罚这种行为,张乖崖当堂斩了这个小吏。

16、芒山盗临刑

宣和年间,芒山有一盗将要受极刑,他母亲来和他诀别。

芒山盗对母亲说:

“我想像小孩时吸一下母亲的乳汁,死了也感到无憾。

”母亲让他吮乳,芒山盗咬断乳头,流血满地,母亲死去。

芒山盗就告诉刽子手说:

“我小时候,偷来一棵菜一根柴,我的母亲看见,却很喜欢我的这种不良行为,以至于后来不能约束自己,才有今天的下场。

所以怀恨把她杀了。

17、尔辈亦鹰犬

从前有一个少年,家非常贫困,砍柴养活自己,晚上就照着月光读书。

邻村有富人,穿锦缎作的衣服,吃肉,常常在众人面前炫耀。

一天富人出去打猎,他的左右随从手持弓箭,飞鹰和猎犬跟随在他的前后,途中与少年相遇。

富人一群人侮辱他说:

“你贫困像这样,还不如我的老鹰和猎犬。

”少年不回应他。

富人又说:

“你跟随在我后面,和我的鹰、猎犬一同追逐狐狸和兔子,谁先追到,我就赏他!

”少年说:

“我虽然家里只有四面墙壁,然而志向很高很远大,不是你们这些鼠类可比的!

”左右随从想要打他,少年睁大眼睛斥责他们:

“你们这些人也是老鹰和猎犬!

”头也不回的离去了。

18、关羽刮骨疗毒

关羽曾经被乱箭射中,箭穿透了他的左臂,后来伤口虽然愈合了,但是每到阴雨天,骨头常常疼痛。

医生说:

“箭头有毒,毒已渗入到骨头里,应当刨开臂膀,刮掉渗入毒药的骨头,除掉毒药,这样病才能根除。

”关羽便伸出臂膀让医生刨开。

当时关羽恰好邀请各位将领在一起喝酒吃饭,臂膀上的鲜血淋漓,溢出盘子,而关羽却依然吃烤肉,举起酒杯喝酒,谈笑自若。

19、王戎早慧

王戎七岁的时候,有一次和几个小孩子游玩,看见路边的李子树有好多果实,枝断了,许多小孩争相奔跑去摘那些果实。

只有王戎不动。

人们问他为什么,回答说:

“李树长在路边却有许多果实,这必定是一棵苦味李子。

”摘取果实品尝确实是这样的。

20、白毛女

杨白劳,早年失去了妻子,有一个女儿,叫喜儿,许配给同村的大春。

地主黄世仁,非常富有,但是不仁慈,他用天地赋税相逼。

杨白劳走投无路,自尽。

喜儿顿时陷入虎口,被黄世仁所污。

然后黄世仁又想把喜儿卖了。

喜儿无奈,夜里逃走,在深山躲藏,采摘果实吃。

为了生活和报仇,潜入古寺,拿供品吃,大家都以为她是鬼。

后来解放军到了,喜儿被大春截获。

大春仔细看,是喜儿。

喜儿自己讲述坎坷,二人不胜感慨。

这正可以表示说:

漫漫长夜见旭日,地覆天翻人间易。

自从这件事自后,没有残酷的政令,豺狼虎豹成灰烬。

21、欧阳询观古碑

唐代欧阳询,有一天骑马赶路,无意中看到一块古碑。

原来是晋代著名书法家索靖书写的,他驻马浏览,看了很久后离开。

他走离古碑几百步又返回来,下了马站在碑前观察,等到疲乏,又铺开皮衣坐下来观察,竟然守在碑前三天三夜方才离去。

22、公冶长与鹞鹰

世俗传说公冶长能听懂各种鸟语。

有一次公冶长听到老鹰嘎嘎地叫:

“公冶长,公冶长,南山有只死獐,你来吃肉,我吃肠。

”公冶长跑到南山,果然找到一只獐,可是他并不想把肠子拿给老鹰吃。

老鹰因此怀恨在心。

过了不久,那只老鹰又像上次一样来通报,公冶长又像上次那样跑往南山去。

他远远见到几个人围着一个东西,在那里议论纷纷。

公冶长以为是死獐,怕被别人抢走,老远就喊着:

“那是我打死的!

"等他跑过来一看,竟然是一具尸体,不是獐。

这些人就逮捕公冶长,扭送到官府去。

县令问案情,公冶长说明来龙去脉,但县令不相信他懂鸟语。

刚好这时屋檐下的鸟雀叫声很急,县令就问公冶长:

"你如果懂得鸟语,那么,你听懂这只鸟吱吱喳喳的是为了什么事吗?

"公冶长仔细听了好一会儿之后说:

"那只鸟说,东乡有一车粟米翻车,粟米撒了一地,来叫大伙儿去吃啊!

"县令派人到东乡去考察,果真如此,就放了公冶长。

23、邴原泣学

邴原幼时丧父,从书塾经过,听见书声琅琅忍不住哭了,书塾的老师问他说:

“小孩子为啥哭泣?

”邴原答道:

“孤儿容易悲哀,穷人容易感伤。

那些读书的,凡是能够学习的人,必然都是些有父母的孩子。

我一来羡慕他们有双亲,二来羡慕他们能够上学。

内心感伤,因此而哭泣。

"老师怜悯地说:

“你这么可怜,那就去读书吧!

”邴原说:

“没钱交学费”老师说:

“你如果立志读书,我愿意免费教你,不收学费。

”邴原于是进了学堂学习,学习异常努力。

才一个冬天,就读熟了《孝经》和《论语》。

24、小儿饲鹊

院子里有棵树,树上有一个鸟巢,鸟鹊在喂养她的两个孩子,每天自己在那里呱呱地叫。

后来遇到狂风,树折了,巢毁了,两个小鸟掉在地上。

一个小孩看见了,不禁欢喜,把小鸟抱了回去,每天早晚喂养它们,非常喜欢它们,等他们渐渐长大,才能飞走。

一只猫过来袭击,叼走了小鸟,孩子立刻去追猫,未赶上,顿时停下来哭泣。

小孩说:

“早知道这样,我把它们放回林间,猫就不会吃了小鸟。

这是我的过错。

25、刘氏善举

刘氏是某一个乡里的寡妇,生养有一个孩子。

她白天在田间耕作,晚上点着烛火在织机上纺织,一年到头都像这样。

邻居中有穷困的人,她往往用一升一斗的粮食救济他们。

偶尔有没有衣服穿的人,她就用自己的衣服赠送给他们,乡里的人都称赞她的善良。

然而她的儿子不理解,心里很有怨言。

母亲就告诫他,说:

“为别人做好事,是做人的根本,谁没有缓急的事情呢?

”母亲死后三年,刘家遭遇大火,房屋衣物几乎都被烧毁,乡邻们都给予他们衣物,并且为他们砍树建造房屋,这都是怀念刘寡妇的情意呀。

这时刘寡妇的儿子才明白母亲做好事的原因。

26、枭逢鸠

猫头鹰遇见了斑鸠,斑鸠说:

“你要到哪里去?

”猫头鹰说:

“我要搬到东面去。

”.斑鸠说:

“为甚麽缘故呢?

”猫头鹰说:

“村裏的人都讨厌我叫的声音,为了这个缘故,我要搬到东面去。

”斑鸠说:

“你要是能改变了叫的声音,那就好了;要是不能改变叫的声音,就是搬到东面去,人还是讨厌你的声音的。

27、鹿亦有知

博山有个姓李的人,以砍柴为生。

一天,他在山坳里捡到一只鹿仔,就带回家喂养。

鹿长大一点后,十分驯服,见到人就呦呦叫。

他们家周围都是大山,鹿出去,到晚上必然回来。

到了秋祭的时候,照常例要用鹿祭祀,官府监督打猎的人很着急,限期要送上,但是猎户十几天都没有打到鹿,就向这个姓李的人请求把鹿给他,姓李的人不给。

猎户一个劲地哀求。

姓李的人迟疑道:

"等我考虑考虑。

"当夜鹿就逃走了,不再回来。

姓李的人十分后悔。

28、朝三暮四

宋国有一个很喜欢饲养猴子的人,人们叫他狙公。

他家养了一大群猴子,他能理解猴子的意思,猴子也懂得他的心意。

他宁可减少全家的食物,也要满足猴子的要求。

然而过了不久,家里越来越穷困了,打算减少猴子吃橡子的数量,但又怕猴子不顺从自己,就先欺骗猴子说:

“给你们的橡子,早上三个晚上四个,够了吗?

”猴子一听,都站了起来,十分恼怒。

过了一会儿,他又说:

“给你们橡子,早上四个,晚上三个,这该够吃了吧?

”猴子一听,一个个都趴在地上,非常高兴。

29、杀驼破瓮

从前有一个人,一开始把粮食存放到了瓮中。

一头骆驼吃粮食把头伸到了这瓮中,结果头被卡在里面出不来了。

因为骆驼的头出不来,这个人就为此事发愁。

有一个老人来到,见了就说:

“你不要发愁,我教你一个能让骆驼头出来的方法。

你把骆驼的头斩断,自然就能够出来了。

”这个人听了随即就采纳了老人的意见,用刀把骆驼头斩断了。

已经杀死了骆驼,又要把瓮打破才能取出粮食。

这样行事的人,被后人所耻笑。

30、二鸿

有一个猎人得到了一只天鹅,其中雄的那只跟着猎人飞到了他家,悲伤地鸣叫着,徘徊着,到了黄昏才走。

第二天来了,猎人捉住了他,看见他伸出头颈俯仰着,吐出半块黄金。

猎人明白了他的意思,这是用来赎妻子的。

猎人放了两只天鹅,两只天鹅双飞而去。

猎人称了一下金子,有二两六钱多。

唉!

禽兽知道这样,深情能够这样!

悲痛不过悲在生死别离时,难道动物也是这样的吗?

31、雁冢

无锡县荡口镇有一个老百姓得到一只大雁,准备杀了烧着吃,有一个书生看见觉得很可怜,就买下它回家后养着玩。

但是怕它飞走用绳子缚住大雁的两翅膀,使它不能飞。

大雁和鸡鸭同关在笼中,也很温顺,只有听得空中大雁叫时就抬头叫喊回应。

一天,有一群大雁在上空飞过,这只大雁大叫,忽然有一只大雁从空中飞下来栖在屋檐上,两大雁相互看着,伸长脖子鸣叫,努力展翅欲飞,象认识的一样:

一只要请它下来,另一只请它上去。

书生看了后悟出两大雁必定旧相识,就剪断了绳子让它飞走。

但是这只大雁垂下翅膀很久了,不能展翅飞翔了,每次飞起又掉下来,竟然不能飞走。

屋檐上的大雁守了一天,忽然从屋檐上飞下来,两大雁相对悲哀地鸣叫。

过了一天,书生来察看,两只大雁都死了。

书生被大雁的情义所感动,合起来葬了它们,取墓名为“雁冢”。

32、义士赵良

赵良这个人,祖籍燕赵(今河北一带)。

漂泊江湖之中,疾恶如仇。

一天路过谢庄,听到有哭的声音,就快步进入茅草屋里,见到一个少女面目脏乱,表情非常悲伤,赵良问她怎么了,这才得知是被某村两个恶少欺凌,痛苦的不想活了。

赵良愤怒的不可忍耐,径直到了那个村庄,找寻到了两个恶少,责问他们:

“你们为什么欺凌无辜的小女骇?

”一个恶少虎视耽耽的说:

“关你什么事?

”赵良用眼瞪他并说道:

”你不是人啊~是个禽兽。

”还没等恶少拔出剑来,赵良的剑已经插进了他的心脏,立刻就倒地了。

另一个恶少跪地求饶,赵良割下他的耳朵以示众人,告诉他们不能再做坏事了!

33、鲁人锯竿入城

鲁国有个拿着长长的竿子进入城门的人,起初竖立起来拿着它,不能进入城门,横过来拿着它,也不能进入城门,实在想不出办法来了。

一会儿,有个老人来到这里说:

“我并不是圣贤,但是我见到的事情多了,为什么不用锯子将长竿从中截断后进入城门呢?

”那个鲁国人于是听从了老人的办法将长竿子截断了。

34、小人

朝康熙年间,有个玩摩术的人,带着一个盒子,盒子里藏着个小人,这个小人高有一尺左右。

有人向盒子中投了钱,玩魔术人就打开盒子让小人出来唱曲。

唱完以后,小人就退回到盒子里去。

玩魔术的人到了宫掖时,管理宫掖的负责人把盒子给搞魔术的人要过来,拿到办公的地方,仔细查问盒子中小人来自哪里。

小人开始的时候不敢说。

这个负责人一再追问,小人才自己说出了他是哪里的属于哪个家族。

原来,这个小人是读书童子,从私塾老师那里回来的时候,被玩魔术的人麻醉了。

玩魔术的人接着让他吃了药,使他四肢极度缩小;会魔术的人于是就拾带着他到处走,当作戏耍的工具。

知道这些情况后,宫掖的负责人大怒,用棍棒打杀了这个玩魔术的人。

35、熊与坎中人

有一个人到山里射鹿,忽然掉进一个坑里,看到有几头小熊.一会儿,有只大熊进入坑里,那人以为它要伤害自己.一会儿,大熊把食物分给几个孩子,最后给了那人一份.那人饿了很久,冒着生命危险吃了.大熊似乎很同情他.每次母熊觅食回来,都会分给他一份,这个人就这样活了下来.后来,肖雄长大了,母熊把它们一一背出坑.小熊全走了,那人估计自己必死在坑中,但母熊又回来了,坐在人身边.人明白了它的意思,便抱着熊的腿,熊立即跳出,就死不了了.唉,都说禽兽没有情义,但看这熊,怎么能说它没有情义呢?

36、陈万年教子

陈万年,汉宣帝时任御史大夫.他好结交权势,对皇后的家人更是卑躬屈膝.他的儿子陈咸却跟老子完全不一样,疾恶如仇,不畏权势,经常上书讥讽皇帝的近臣.陈万年觉得儿子这样必将得罪于人,一次,生病休息时,将儿子叫到床前训话,讲到半夜,言犹未尽.陈咸竟睡着了.突然头磕到屏风上,”砰”的一声,把陈万年吓了一大跳.陈万年大怒,要拿杖来打他,并严厉责问道:

”我今天这样诚信教你,你倒睡起觉来,把我的话当耳边风.为什么这样?

”陈咸说:

”我都听见了,总的意思不过是叫我拍马屁套好人家.”陈万年默然无语,挥手让陈咸离开.陈万年病了,把儿子陈咸叫到床前.教他读书,教至半夜,陈咸瞌睡,头碰到了屏风.陈万年很生气,要拿棍子打他,训斥说:

”我口口声声教你,你却睡去,不听我讲,为什么?

”陈咸赶忙跪下,叩头说:

”爹爹的话,我都晓得,大抵教儿子对上司要拍马屁、讨好啊,如此而已!

”陈万年没有再说话.

37报应

平望人王均,喜欢吃青蛙,制造了一根铁针,长两尺左右.每捉到一只青蛙,就用针穿他的头颈,针穿满了,就带回去,作为菜肴.好多年都是这样.一天,到亲戚家,见到桌上没有青蛙,十分遗憾.晚上亲戚留他住.突然,远处失火,王均在屋顶看,亲戚家离水住,怕盗由水爬上屋顶,所以放了十根铁条,顶端十分锐利.王均在屋顶看,幸灾乐祸,失足落下,铁条穿过他的头颈.他的死状像针穿青蛙,大概杀生报应.

38黄耳传书

晋初大诗人陆机养了一只狗,名叫黄耳,甚受主人喜爱.陆机久寓京师洛阳,十分想念江南的家乡,有一天便对黄耳开玩笑说:

我很久不能和家里通信,你能帮忙传递消息吗?

不想这只狗竟摇着尾巴,连连发出声音,似乎表示答应.陆机大为惊诧,立即写了一封信,装入竹筒,绑在黄耳的颈上,放它出门.黄耳不仅把信送到了陆机的家里,还把家人的回信带了回来.家乡和洛阳相隔千里,人往返需五十天,而黄耳只用了二十天.后来,黄耳就经常在南北两地奔跑,为陆机传递书信,成了狗信使.为了感谢”黄耳”传书之功,它死后,陆机把它埋葬在家乡,村人呼之为”黄耳冢”.

39、南歧之人

南歧在秦蜀的山谷中,水味儿甘甜,但性质很差,喝这种水的人都生粗脖子病,那里的后代没有一个不是粗脖子.他们见到外地人来了,男女老少涌去围观,还嘲笑他:

”真怪呀,这人的脖子怎么这样干枯细瘦?

一点也不像我们!

”外地人说:

”你们脖子上的东西是一种瘿病.你们不不找些好药除去你们的颈瘤病,反倒觉得我的头颈不正常?

”南歧人大笑道:

”我们这地方全是这样,哪里用得着去医治呢?

”他们始终不知道自己的脖子是丑陋的.

40、犬负米救主人

杨光远反叛了青州,有孙某在围城中,他的田庄在青州西侧.城门关闭了很久,内外隔绝,食物都吃光了,全族都愁苦叹息.有一只狗在旁边走来走去,似乎有忧思之态.孙某说:

”家里没有粮食,人就要死了,怎么办?

你能为我去田庄取米吗?

”狗摇摇尾巴回应他.到了夜里,把一个布袋和书信系在狗的背上.狗就从水窦出去了,到了田庄就叫了起来.庄上的人开了门,认识这只狗,拿下书信看了之后,让狗背了米回来,天还没亮就进城了.像这样几个月,孙某全家得以不饿死.后来杨光远败北,城门大开.

41、迂公修屋

迂公家里住着几间破屋.有一年夏天,接连下了几天大雨,屋顶多处漏雨,一夜之间要把床搬来挪去好多次,最终满屋连一处干地方都没有了,惹得妻儿们都责怪他.迂公赶忙出去叫了泥瓦匠过来抢修,花了很多功夫,也费了很多钱.刚一完工,天也云开雾散,晴朗无比.迂公仰头看着刚刚修好的房屋,无奈地叹道:

“运气不佳的人就是运气不佳,真没办法.刚刚修完屋,老天也停了雨,这不白白赔上了许多工钱吗?

42、买猪千口

某县官写字太潦草,总是信手舞来.一次宴客,写好清单派吏役去买菜,其中”猪舌”的”舌”字写得很长,吏役以为是买猪千口.到市场去后,哪里有这许多?

遍乡寻买,也只是买到500口,只得硬着头皮回去禀报.县官大笑说:

”我让买猪舌,怎么弄成买猪千口啊?

”吏役回答县官:

”以后若要到市场去买鹅的话,写字千万要短些,不要写作买‘我鸟’!

43、鲁恭治中牢

鲁恭,字仲康,扶风平陵(今陕西扶风县)人.……赵憙又因为鲁恭敢于直言而推荐他,专门用公车征聘他,任命他为中牟县县令.鲁恭只用道德教化作为治理中牟的方法,不采用刑罚的方式,有个叫许伯因为争地和人打官司,好几任县令都不能判决,鲁恭为他们公平的理清谁对谁错,他们回去后都感到自责,停下耕种互相推让.亭长向别人借牛却不肯还给主人,牛的主人向鲁恭诉讼.鲁恭召来亭长,多次命令他还给主人的牛,亭长依然不答应.鲁恭叹息说:

”这是我对百姓的教化还不够啊.”打算解下官印离去.下级官员都哭泣着挽留他,亭长于是感到惭愧后悔,把牛还给了主人,并到监牢服罪,鲁恭对借贷双方都没有追究.于是官吏百姓对他很是信服.建初(汉章帝年号)七年,中牟所在的郡螟虫为害庄稼,受灾地区像狗牙一样包围了中牟县界,螟虫却不进中牟.河南尹袁安听说以后,怀疑这不是真地,派担任仁恕掾的官员肥亲前去核实.鲁恭陪同肥亲到田间视察,坐在桑树下,有之野鸡经过,停在他们旁边.旁边有个小孩,肥亲说:

”你怎么不逮住它?

”小孩说:

”它正要去喂养雏鸡呢.”肥亲肃然起身,对鲁恭告别说:

”我之所以来这里,是想观察一下您的政迹.现在螟虫不侵犯中牟县境,这是第一个让人惊异的地方;您连鸟兽都能感化,这是第二个让人感到惊异的地方;小孩子都有仁慈的心,这是第三个让人惊异的地方.我在这里住得久了,只能打扰贤明的人.”肥亲回到河南府,把自己看到的情形全部禀报了袁安.这一年,祥瑞的禾苗从鲁恭闲坐的院子里生长出来,袁安因此上奏说明了情形,皇帝感到奇异.正赶上朝廷下诏让百官举荐贤良方正的人,鲁恭推荐了中牟县的名士王方,皇帝当即用公车征聘王方,就像和公卿大臣推荐的人一样礼待王方,王方做官做到侍中.鲁恭在中牟治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