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测试题.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89470 上传时间:2023-04-28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2.9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三单元测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第三单元测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第三单元测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第三单元测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第三单元测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第三单元测试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8页
第三单元测试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8页
第三单元测试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三单元测试题.docx

《第三单元测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三单元测试题.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第三单元测试题.docx

第三单元测试题

2020学年度第二学期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测试

(考试时间120分钟,总分100分)

一、积累和运用(17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2分)

A.诘问(jí)震悚(sǒng)塌败(tā)伛偻(lǚ)

B.烦躁(zào)门槛(kǎn)霹雳(pī)土匪(fěi)

C.眼翳(yì)头颅(lóu)麦茬(cá)惶恐(huǎng)

D.鄙薄(báo)滞笨(zhì)疮疤(chuāng)愧怍(zà)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2分)

A.絮说镶嵌凹凼低眉顺眼

B.自矜厚到醒悟大庭广众

C.尴尬骷髅啄磨切切嚓嚓

D.书斋烦锁唌水微不足道

3.选词填空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

(1)韩麦尔先生见了我,很地说:

“快坐好,小弗郎士”

(2)一到夏天,睡觉时她(阿长)又两脚两手,在床中间摆成一个“大”字。

(3)他(老王)一手拿着布,一手攥着钱,地转过身子。

(4)他(父亲)忽然,台阶是水泥抹的面,不经磕。

A.柔和伸开笨拙领悟B.温和张开滞笨觉悟

C.温和伸开滞笨醒悟D.温柔展开呆笨醒悟

4.古诗文默写。

(6分)

(1).独坐幽篁里,。

(2).散入春风满洛城(3)故园东望路漫漫,。

(4).关山度若飞。

(5).出郭相扶将。

(6).当窗理云鬓,。

5.阅读下面的语段,按要求完成相关的问题。

(3分)

①懂事的境界,就像孔子讲的《从心所欲,不逾矩》。

②我们会获得回报,也许一时半会觉察不到,但随后会慢慢发现,脚下的路越走越宽,而社会好像也没有和我们作对,颇有渐入佳境之妙。

③也许,之所以前路坎坷的原因,很大程度上是我们自身的问题。

④也就是说,世界不对,自己不够好。

(1)第①句有一处标点符号使用错误,请将修改意见写在下面横线上。

(1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③句有一处语病,请将修改意见写在下面横线上。

(1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给第④句横线上填上恰当的关联词语,使句子衔接自然。

(1分)

6.名著阅读。

(2分)

肚中有了点食,他顾得看看自己了。

身上瘦了许多,那条破裤已经脏得不能再脏。

他懒得动,可是要马上恢复他的干净利落,他不肯就这么神头鬼脸地进城去。

不过,要干净利落就得花钱,剃剃头,换换衣服,买鞋袜,都要钱。

手中的三十五元钱应当一个不动,连一个不动还离买车的数儿很远呢!

(1)文段中的“他”是。

(1分)

(2)请联系原著内容,说说文段中的他这时经历了什么?

(1分)

二、综合性学习7(7分))

7.学习了《回忆鲁迅先生》和《阿长与山海经》以后,班级开展了以“读鲁迅作品,学鲁迅精神”为主题的读书活动,请你按要求完成以下任务。

(7分)

[[辨识作品]]小明收集了鲁迅的四篇作品,请你帮他选出不属于《朝花夕拾》的一篇()(2分)

A.《二十四孝图》B.《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C.《社戏》D.《父亲的病》

[[探究名言]]下面是小鹏摘抄的鲁迅名言,这些名言反映了鲁迅的哪些精神?

请你分别用四字词语概括。

(概括出三种精神即可)(2分)名言一: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名言二:

哪里有天才,我是把别人喝咖啡的功夫都用在工作上的。

名言三:

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变成了路.名言四:

单是说不行,要紧的是做。

名言五:

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愿挤,总还是有的。

[[一展所长]]阅读了《骆驼祥子》后,班里欲围绕这部作品出一期黑板报。

请为这期黑板报设计三块合理可行的栏目。

(3分)

三、阅读与理解(636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完成8~11题。

(10分)

父亲的准备是十分漫长的。

他今天捡回一块砖,明天又捡进一片瓦,再就是往一个黑瓦罐里塞角票。

虽然这些都很微不足道,但他做得很认真。

于是,一年中他七个月种田,四个月去山里砍柴,半个月在大溪滩上捡屋基卵石,剩下半个月就是编草鞋和过年。

大热天父亲挑一担谷子回来,身上淌着一大片汗,顾不得揩一把,就往门口的台阶上一坐。

他开始“磨刀”。

“磨刀”就是过烟瘾。

烟吃饱了,“刀”快,活做得去。

台阶旁栽着一棵桃树,桃树为台阶遮出一片绿阴。

父亲坐在绿阴里,经常望出去,那里能看见别人家高高的台阶,那里栽着几棵柳树,柳树枝老是摇来摇去,却摇不散父亲那专注的目光。

这时,一片片旱烟雾在父亲头上飘来飘去。

父亲磨好了“刀”。

去烟灰时,把烟枪的铜盏对着青石板嘎嘎地敲一敲,然后就匆忙地下田去。

冬至,晚稻收仓了,春花也种下地,父亲穿着草鞋去山里砍柴。

他砍柴一为家烧,二为卖钱,一元一担。

父亲一天砍一担半,得一元五角。

那时我不知道山有多远,只知道父亲鸡叫到第三遍时出发,黄昏贴近家门口时归来,把柴靠在墙根上,很疲倦地坐在台阶上,把已经磨穿了底的草鞋脱下来,垒在门墙边。

一个冬天下来,破草鞋堆得超过了台阶。

父亲就是这样准备了大半辈子。

塞角票的瓦罐满了几次,门口空地上鹅卵石堆得小山般高。

他终于觉得可以造屋了,便选定一个日子,破土动工。

8.父亲为了造有高台阶的新屋,做了哪些事?

(2分)9.说出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的含义。

(3分)父亲坐在绿阴里,经常望出去,那里能看见别人家高高的台阶,那里栽着几棵柳树,柳树枝老是摇来摇去,却摇不散父亲那专注的目光。

10.从选文中可以看出父亲是一个怎样的人?

请简要分析。

(3分)11.父亲为了造有高台阶的新屋所做的准备,对你有什么启发?

(2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12~15题。

(10分)摆渡老人李文忠①读中学时,学校设在邻村,与我们村有一条河隔着,便认识了那摆渡老人。

②当时,那老人一直是我们取乐的对象。

每到放学,肚子饿得直叫的我们便一窝蜂向渡口跑去,挤在那儿。

渡船只要一近岸,大家便争先恐后地向船上跃去。

虽然老人很有经验,未到岸边便做好回撑的准备,但超载和落水的事仍然时有发生。

超载时,船上的,岸上的,都望着老人手忙脚乱的样子大笑。

夏天下雨时,大家总是把伞迎着风,看着渡船被吹到离渡口好远的地方,老人一番折腾,将船撑到渡口,我们便哄笑着上了岸。

③最有意思的要数冬天(当时我是这样认为的)。

冬天很冷,河面结了一层厚厚的冰。

每天早晨,当我们赶到渡口时,总看见老人在那边晃着船,好长时间,才把船晃过来。

望着老人跳舞似的笨拙姿势,我们总是哄笑,一直到船靠岸。

我们往往因此耽误了早读,但我们都挺愿意。

于是就希望天再冷些,便可迟点起来,反正去早了也过不了河。

我们都为找到一个偷懒的理由而感到高兴。

当时的我们,是“心忧读书愿天寒”。

④那一天特别冷,我因有事起了个早,吃过早饭后,便不紧不慢地向学校走去。

到渡口时我惊奇地发现,那老人不是我预料的那样正在“跳舞”,却已经到了这边。

我和他攀谈起来。

我问他:

“你今天怎么这么早?

”老人咳嗽了一声,缓缓地说:

“许是人老了,早上总起不来。

昨天听学校说耽误了学生上早读,今天我就起了早。

谁知等了好长时间,才来了你一个人。

”说完,便送我过河。

⑤船到河心,老人忽然回头对我说道:

“你们小孩子可要好好读书啊。

”那双眼中竟满含着期待和爱意,我心中一震,看着老人瘦弱的身体,沾满冰碴的白胡子,一双手冻得发紫,猛地问道:

“你干啥要吃这份苦呢?

”好久,老人长叹一声说道:

“干啥?

哎,以前我也有一个可爱的儿子,他曾吵着要上学,但终究没上成。

后来他得病去了,我一直感到对不起他,我在这儿摆渡,接送你们上学,心里好受些。

”谈话间,船已到岸。

待我上岸后,老人把船向河那边撑去。

看着老人的背影,我不再感到笨拙可笑,鼻子有些酸酸的。

⑥那天,我把老人的故事讲给同学们听了。

以后,我们上船再也没有起哄。

于是老人饱经风霜的脸上出现了笑容。

⑦再后来,两岸之间架起了一座桥。

最后一次过河时,老人对我们说:

“以后不再送你们过河了,你们要记住,好好读书。

”⑧“好好读书”,这句话一直留在我记忆中。

⑨真想再见见摆渡老人。

12.本文具体描述了摆渡老人接送“我们”过河上学的辛劳。

先写老人因“我们”的____________________而手忙脚乱,一番折腾;再写因____________________,老人好不容易“才把船晃过来”;最后写老人不顾自己___________________,特地起大早送“我们”过河上学。

(3分)

13.赏析第⑤段画横线的句子。

(3分)

14.结合全文内容,回答以下问题。

(2分)

原先,摆渡老人在孩子们的眼里是一个_______________的形象;后来,摆渡老人在孩子们的心中却是一个_______________的形象。

15.“摆渡老人”中的“摆渡”可以理解为老人对“我们”生活、思想上的帮助。

其实生活中还有许多这样的“摆渡者”。

请你展开联想,按照下面的示例仿写一个句子。

(2分)示例:

“希望工程”把贫穷的孩子摆渡到求知的校园。

(三)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16~19题。

(12分)

卖油翁陈康肃公尧咨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

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

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康肃问曰:

“汝亦知射乎?

吾射不亦精乎?

”翁曰:

“无他,但手熟尔。

”康肃忿然曰:

“尔安敢轻吾射!

”翁曰:

“以我酌油知之。

”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

因曰:

“我亦无他,惟手熟尔。

”康肃笑而遣之。

碎金鱼陈尧咨善射,百发百中,世以为神,常自号曰“小由基”①。

及守荆南回,其母冯夫人问:

“汝典郡②有何异政?

”尧咨云:

“荆南当要冲,日有宴集,尧咨每以弓矢为乐,坐客罔不③叹服。

”母曰:

“汝父教汝以忠孝辅国家,今汝不务行仁化而专一夫之伎④,岂汝先人志邪?

”杖之,碎其金鱼⑤。

【注释】①由基:

养由基,战国时楚国神箭手。

②典郡:

掌管郡务。

③罔不:

无不。

④伎:

同“技”。

⑤金鱼:

古人的一种佩饰。

16.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含义。

(4分)

(1)公亦以此自矜()

(2)但微颔之()

(3)及守荆南回()

(4)岂汝先人志邪?

()

1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意思不同的一项是()(2分)

A.尔安敢轻吾射安能辨我是雄雌

B.但微颔之但当涉猎

C.睨之,久而不去旦辞爷娘去

D.但手熟尔尔安敢轻吾射

18.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4分)

(1)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2分)

(2)坐客罔不叹服。

(2分)

19.卖油翁为什么“但微颔之”?

陈尧咨的母亲为什么“杖之”?

(2分)

(四)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20~21题。

(4分)

晚春

韩愈

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

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

20.本诗一二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其作用是什么?

(2分)

21.请发挥想象,用自己的语言描绘“杨花”“漫天作雪飞”的情景。

(2分)

四、作文(40分)

22.按照要求作文。

(40分)

作为中学生,我们生活在一个幸福的时代,我们拥有青春,拥有激情,然而有时我们又会埋怨命运不公,感叹生活太累。

其实,丰富多彩的生活值得我们珍惜的有许多许多……请以“珍惜所拥有的”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要求:

2将题目补充完整,然后写作;

②可以大胆选择你最能够驾驭的文体,写你最熟悉的内容,表达你的真情实感;

③不得透露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等相关信息。

 

七年级语文第三单元测试题参考答案一、积累和运用7(17分))1.(2分)B2.(2分)A3.(2分)C4.(6分)

(1)弹琴复长啸

(2)谁家玉笛暗飞声(3)双袖龙钟泪不干(4)万里赴戎机(5)爷娘闻女来(6)对镜帖花黄(每空1分,如有错字、别字、加字、漏字,该空不得分。

)5.(3分)⑴(1分)将《从心所欲,不逾矩》改为“从心所欲,不逾矩”。

(2)(1分)“之所以”和“的原因”任意去掉一个。

(3)(1分)不是而是6.(2分)

(1)祥子

(2)车被大兵抢去了,自己死里逃生,顺手牵了三匹骆驼,卖了35元钱。

二、综合性学习7(7分))[[辨识作品](2分)C[[探究名言]](2分)爱憎分明、珍惜时间、勤奋努力、勇于实践、勤于探索、行胜于言[[一展所长](3分)(合理可行即可)三、阅读与理解(636分)

(一)(10分)8.(2分)捡砖、瓦、屋基卵石种田砍柴卖钱往瓦罐里塞角票。

9.(3分)“专注的目光”遥看着“别人家高高的台阶”,运用神态描写,形象地写出了父亲对高台阶的羡慕与向往。

“柳树枝老是摇来摇去”“一片片旱烟雾在父亲头上飘来飘去”,运用自然环境描写,烘托出人物的心情,含蓄地折射出父亲的心愿与追求一时不能实现的苦闷与不甘。

10.(3分)勤劳、顽强纯朴、善良、谦卑。

(能根据文本分析合理即可)11.(2分)要有长远的生活目标要有愚公移山的精神要有坚韧不拔的毅力等。

(二)(10分)12.(3分)恶作剧(淘气、调皮)河面结冰年老体弱(3分,每空1分)13.(3分)这句是心理描写,“我”知道了老人失去可爱的儿子深感痛苦,于是把父爱转移到“我们”身上,所以“我”深感愧疚,也对老人充满了感激14.(2分)可笑可敬15.(2分)(联想合理即可)示例:

老师把学生摆渡到知识的王国小小电脑把我们摆渡到广阔无垠的信息海洋(三)(12分)16.(4分)

(1)自夸

(2)指陈尧咨射箭十中八九这一情况(3)等到(4)难道(每个1分,共4分)17.(2分)D18.(4分)

(1)(2分)(卖油翁)看见他射出的箭十支有八九支中的,只是对此微微点头。

(2)(2分)在坐的人没有不叹服的。

19.(2分)因为卖油翁觉得陈尧咨射技高超,只不过是手熟而已。

陈尧咨的母亲认为陈尧咨只图自己享受而荒废政事,辜负了父母对他忠君报国的期盼。

(四)(4分)20.(2分)拟人的修辞手法,使描绘的晚春景致生动而有奇趣。

(能围绕拟人化修辞进行赏析即可得2分)21.(2分)柳絮朵朵,像白雪一样,又轻又白,漫天飞舞,随风飘荡。

(描绘出“漫天”“作雪”基本意思得一分,语言生动流畅得一分)四、作文(040分)22.(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