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综合实践doc.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899437 上传时间:2023-05-05 格式:DOCX 页数:32 大小:37.6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综合实践doc.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综合实践doc.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综合实践doc.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综合实践doc.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综合实践doc.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综合实践doc.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2页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综合实践doc.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2页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综合实践doc.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2页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综合实践doc.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2页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综合实践doc.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2页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综合实践doc.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2页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综合实践doc.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2页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综合实践doc.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2页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综合实践doc.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2页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综合实践doc.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2页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综合实践doc.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2页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综合实践doc.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2页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综合实践doc.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2页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综合实践doc.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2页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综合实践doc.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2页
亲,该文档总共3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综合实践doc.docx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综合实践doc.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综合实践doc.docx(3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综合实践doc.docx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综合实践doc

综合实践活动方案

年级:

四年级

主题一:

关注生活垃圾

一、教学目标:

1、通过对家庭生活垃圾的调查活动,学生了解垃圾产生的过程及危害,初步形成关注并参与社会生活的意识。

2、通过介绍垃圾的分类,学生知道垃圾是再生资源的原料,从小树立环境保护意识、资源意识。

3、使学生从自我做起,关注人们生存的环境,培养学生的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

二、本课重难点:

重点:

了解垃圾产生的过程及危害;设计调研研究方案,调查分析垃圾的产生、处理及减少垃圾的方法。

难点:

设计调查研究方案,进行调查分析。

三、教学策略建议

教法建议:

教师通过创设情境、展示材料、提问等方式,激发学生学习欲望。

学法建议:

小组合作探究,依据同一主题,共同调查研究。

四、教学资源与教学环境建议:

本课教学资源建议:

1、教师准备

(1)课前通过多种方式,了解垃圾的相关知识。

(2)收集各种有关垃圾的资料。

(3)制作多媒体课件。

2、学生准备

(1)课前通过上网、实地察看、访问等方式,了解有关垃圾的知识。

本课教学环境建议:

多媒体教室。

五、教学评价建议

评价标准:

引导学生从小组合作的有效性(合作确定调查主题,合作设计活动方案、调查中合作分工等)、设计活动方案的正确性、良好习惯的培养等方面进行评价。

评价方法的建议:

在自我评价的基础上,小组讨论交流,个别发表意见,既对小组评价,也对小组中的个人评价。

评价注重激励性、多元性、开放性、指导性。

六、教学课时建议

建议:

4课时。

第一课时:

完成“问题与思考”、“方案与设计”部分。

设计“生活垃圾小调查”方案。

第二课时:

完成活动1:

生活垃圾小调查。

第三课时:

完成活动2:

垃圾处理学问大

第三课时:

完成活动3:

减少垃圾我行动及“总结与交流”、“我还想研究”部分。

七、课时教案

活动一:

生活垃圾小调查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5分钟)

学习指导语:

同学们,我们每天都会产生生活垃圾,但是,与日俱增的生活垃圾已经严重地影响了我们的生活。

请看这一段新闻。

教师播放视频:

蚌埠:

小区垃圾堆成山周围居民倒苦水。

看来这一段新闻,你有什么想说的?

(学生说出自己的感受:

生活垃圾影响了我们的生活。

这一个主题,我们就来关注生活垃圾。

教师板书:

关注生活垃圾

(设计意图:

根据学生的生活经验,通过展示资料,激发学生探究与学习欲望。

(二)问题与思考(6分钟)

同学们,对于生活垃圾这个话题,你想知道什么?

学生班级交流。

教师小结:

1、生活垃圾主要有哪些?

2、生活垃圾有哪些危害?

3、处理生活垃圾有哪些常用方法?

4、垃圾是不是真的就是没有用处?

5、怎样做才能减少生活垃圾?

(设计意图:

通过学生讨论交流和教师小结,出示本课题研究内

容。

(三)方案与设计(13分钟)

学习指导语:

1、同学们提出了这么多的问题,都值得我们研究。

我们今天先选取其中的一个问题进行研究。

教师板书:

生活垃圾小调查。

2、同学们,你想要调查生活垃圾什么方面的内容?

3、学生在小组讨论的基础上,全班交流。

生活垃圾都包含哪些?

生活垃圾是怎样产生的?

一个家庭能产生多少生活垃圾?

4、初步了解生活垃圾的分类知识。

同学们,生活垃圾虽然很多,但是我们可以先把它进行分类,来了解生活垃圾。

你知道生活垃圾里有什么吗?

学生根据生活经验交流。

教师利用课件展示资料,使学生初步了解生活垃圾的分类。

生活垃圾分类:

1、可回收垃圾:

如纸制品、塑料制品、金属制品、玻璃制品等。

2、厨余垃圾:

如剩饭剩菜、蛋壳果皮、菜叶等。

3、有害垃圾(不可回收垃圾):

如废电池、日光灯管、盛有毒物质的瓶罐、废水银温度计、过期药品等。

4、其他垃圾:

如砖瓦陶瓷、灰土、烟头、废旧衣服等。

5、同学们,现在,我们已经确定了要研究的问题。

为了能更顺利地开展活动,就需要制订一份活动方案,并且,设计出自己小组的调查表。

活动方案要说清楚研究的内容、研究的时间、方法、步骤、人员分工等;请你们根据要研究的内容,设计出自己小组的调查方案和调查表吧。

2、学生以活动小组为单位制定活动方案,设计调查表,教师巡回指导。

(设计意图:

学生选择要研究的问题,小组讨论,制订活动方案,设计调查表,为“实践与体验”环节做好准备。

(四)交流与反馈(13分钟)

学习指导语:

各小组都已经制订了活动方案,并为自己的调查内容设计了调查表,下面就请各小组分别上台来介绍他们的活动方案和调查表,让我们共同来完善它,使我们的研究更加顺利。

家庭生活垃圾调查表

年月日

\时

数量

垃圾种类

周一

周二

周三

周四

周五

周六

周日

合计

可回收垃

不可回收

垃圾

厨余垃圾

其他垃圾

总计

2、师生共同商讨,完善表格。

(设计意图:

调查活动需要一个完善的方案做指引,本环节学生制订方案后,通过交流和反馈,师生共同完善方案,使调查活动能顺利进行。

(五)总结与评价(3分钟)

学习指导语:

同学们通过这节课,有什么收获吗?

你认为哪一个小组表现得比较出色?

说出他们的优点。

你认为哪些同学表现比较出色?

说出他们值得你学习的方面。

学生评价交流。

(从过程和结果多方面进行评价)

教师总结:

我们在这节课有了很多收获,同学们按照活动方案,利用一周的时间进行调查研究,在下周把你们的调查结果进行交流。

同时,对垃圾的危害和垃圾分类的问题,同学们注意查找资料,进一步进行研究。

(设计意图:

注重评价者和评价内容的多元化,利用评价,从态度、能力、思想品德多方面对学生的优秀品质进行强化,同时安排调

查任务。

活动二:

垃圾处理学问大

教学过程

(一)师生交流,导入新课

学习指导语:

同学们,我们用了一周的时间对生活垃圾的进行了调查,这节课我们就把自己调查的结果与其他同学共同分享。

(设计意图:

通过回忆调查任务,过渡到展示交流环节)

(二)交流与反馈

1、以小组为单位,汇报调查结果。

一个家庭一周产生生活垃圾千克。

一个小组所有家庭一周产生生活垃圾千克。

全班所有家庭一周产生生活垃圾千克。

2、学习指导语:

同学们,面对我们调查出来的数据,你有什么想说的吗?

学生交流自己的感想。

3、学习指导语:

一个家庭产生的生活垃圾看起来不多,但是我们一个班级30多个家庭产生的生活垃圾数量就很多了。

一个社区、一个城市产生的垃圾,数量就更多了。

据有关资料统计,全球每年产生的生活垃圾达100亿吨,平均每人近2吨,这是多么惊人的数字啊!

这么多的生活垃圾,如果不能及时清理,就会严重影响我们的生活。

出示图片:

那么,生活垃圾都有哪些危害呢?

请同学们把查找的资料进行展示,我们共同学习。

学生展示交流:

垃圾的危害

怎样能有效防止这种现象呢?

学生:

垃圾扔到垃圾池里。

垃圾要及时清理。

垃圾要分类

4、有哪个小组愿意展示收集的关于垃圾分类的资料,与同学们共同分享。

学生展示资料,进行介绍。

教师课件展示垃圾分类的宣传图片:

师生总结:

垃圾分类可以变废为宝,可以保护环境,还可以减少环卫工人的工作量。

我们要学会垃圾分类。

(设计意图:

学生有表现的欲望,教师铺设展示的舞台,让学生充分讨论、交流,促使学生完成实践任务,提高各项能力。

(三)总结与评价

学习指导语:

同学们通过这节课,有哪些收获?

学生评价交流。

教师总结,布置任务:

我们已经知道了,每天产生的生活垃圾数量是非常多的,这么多的垃圾要怎么处理呢?

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通过查找资料,了解处理垃圾的方法,调查周围的人对垃圾再利用的情况,并为家中的生活垃圾处理设计一个方案。

我们下节课交流。

(设计意图:

教师和学生的总结评价,使学生在活动中获得肯定,能进一步提高参与实践活动的积极性。

同时,布置任务,为活动2的开展做准备。

活动三:

减少垃圾我行动

(一)师生交流,导入新课

同学们,随着垃圾产生的数量与日俱增,人们对垃圾的处理也越来越关注,特别是在综合利用垃圾方面采取了一些措施。

通过课前的查找资料,你了解哪些处理垃圾的方法?

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垃圾处理学问大”。

(设计意图:

通过师生的交流,进入到课程研究的主题。

(二)交流与反馈

1、学生交流见到的和课前搜集了解的有关垃圾处理的资料。

教师适时点评。

2、投影和课件展示师生搜集的资料。

(1)垃圾分解:

垃圾产生很容易,但垃圾的分解却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下面是一

些常见垃圾的分解周期。

种类

烟头

尼龙织

皮革

易拉罐

塑料

玻璃

分解时

1—5年

30—40

50年

80—100

100—200

1000

师生评论:

垃圾分解得这么慢,如果我们不对垃圾处理的话,以后地球上就到处都是垃圾了。

(2)生活垃圾的处理方法

a卫生填埋法:

目前世界上处理垃圾量最大的方法之一,也是垃圾处理的最终手段。

优点:

投资少,处理费用低,处理量大,操作简便。

缺点:

浪费大量土地资源,填埋场的渗出液容易污染其周围的土壤和水体。

b焚烧法:

在焚烧炉中焚烧垃圾采用的是一种热化学处理方法。

这种方法利用高温破坏、改变垃圾的组成和结构,使垃圾的体积减小,并使之无害化,同时利用产生的热量发电。

生活垃圾经焚烧处理后,体积一般可减少80%—90%,其中的有害物质和病菌基本被除去。

优点:

占地少,能大减少排放量,垃圾焚烧后的体积仅为焚烧前体积的5%-15%;焚烧温度高,能彻底消灭病原体;产生的热量可用于城市供暖、发电。

缺点:

投资大,产生有害气体(COHC1S02N02等)和某些致癌物,如:

二恶英。

国家规定:

lm3烟气中二恶英的含量不得超过Ing等。

二恶英能溶于人体脂肪内并长期积累,即使是微量,长期摄入也会引起癌症、胎儿畸形和影响机体免疫功能等危害。

c堆肥法:

利用自然界的微生物对垃圾中的有机物进行分

解,使之形成肥料,作为农作物的营养,从而达到处理垃圾,净化城市环境,又提高土地生产力的目的。

它适用于可生物降解的有机物含量大于40%的垃圾处理。

这种垃圾处理技术必须以垃圾分类为前提。

缺点:

堆肥中的重金属有可能对土壤造成污染。

d综合利用:

通过综合处理回收利用垃圾,可以减少污染,节省资源。

每回收1吨废纸可造好纸850千克;每回收1吨塑料饮料瓶可获得700千克原料;每回收1吨废钢铁可炼好钢900千克,比用矿石冶炼节约成本47%,减少空气污染75%,减少97%的水污染和固体废物。

师生评论:

垃圾的各种处理方法都有优缺点,垃圾的分类是关键。

3、学习指导语:

你家产生的垃圾都有哪些类型?

你是如何为家中的生活垃圾设计处理方案的?

学生展示垃圾处理方案。

家庭生活垃圾处理方案

年月日

处理方法

可回收垃圾

有害垃圾

厨余垃圾

其他垃圾

填埋

焚烧

综合利用

堆肥

学生讨论交流生活垃圾处理方案的优劣。

4、学习指导语:

生活垃圾的再利用是处理可回收垃圾的最好方法,我们周围的人是怎样对垃圾再利用的?

拿出你们的调查记录,与同学们互相交流。

预设:

实际状况:

较好。

废纸、废塑料、废金属等都能卖到废品收购站。

存在的问题:

废玻璃价格低,有的人乱扔。

我的建议:

家里放几个纸箱,分别放废纸、废塑料、废金属、废玻璃,等到收破烂的来了,一块卖给他。

(设计意图:

学生有表现的欲望,教师铺设展示的舞台,让学生充分讨论、交流,促使学生完成实践任务,提高各项能力。

(三)总结与评价

学习指导语:

同学们通过这节课,有哪些收获?

你对自己的哪些表现感到满意?

你认为哪个小组、哪一位同学的表现突出?

学生评价交流。

教师总结,布置任务:

我们已经知道了,生活垃圾的处理有多种方法,不同的垃圾有不同的处理方法。

但是,垃圾的处理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如果能够减少垃圾的产生,就可以节省大量的资源了。

同学们在课下,以小组为单位,通过查找资料、调查访问的形式,调查周围的人对减少垃圾的产生有什么好的做法。

调查表格参考课本11也的表格。

调查结束后,想一想你能对减少垃圾的产生提出什么样的建议?

我们下节课交流。

(设计意图:

教师和学生的总结评价,使学生在活动中获得肯定,能进一步提高参与实践活动的积极性。

同时,布置任务,为活动3的开展做准备。

八、板书设计

第一课时关注生活垃圾

I——可回收垃圾

垃圾的分类I——厨余垃圾

I——有害垃圾

I——其他垃圾

第二课时关注生活垃圾

----生活垃圾小调查

数量非常多

第三课时关注生活垃圾

----垃圾处理学问大

填埋

焚烧

堆肥

综合利用

九、使用说明:

1、教学反思:

本活动主题的设计,我感觉亮点之处有:

(1)从生活经验创设情境,容易激起学生的共鸣。

无论城市还是农村,生活垃圾造成的不便都是存在的,通过播放的新闻视频,一下就抓住了学生的研究欲望。

(2)课堂上,注重学生小组内的合作和小组间的交流,促进学生的协作精神和表达能力的培养和提高。

从研究主题的确定,到活动方案的制订,及其调查的过程,都注意发挥学生小组的团结合作。

方案制定后的交流及调查后的交流,又集中全班同学的智慧,注重学生表达能力的培养和提高。

(3)时间的安排。

四年级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课时较少,因此,在时间安排上,注重课上与课外相结合。

课上制订方案、讨论交流,课外查找资料、调查研究,既保证了活动的时间,又锻炼了学生的能力。

2、使用建议。

有条件的学校,能在老师的带领下,利用课外时间到垃圾处理厂参观,请工作人员介绍垃圾处理的知识,更好地帮助学生学习垃圾的分类,更能加强学生的研究兴趣。

3、需破解的问题。

受各种原因的影响,学生“知与行”分离的情况很突出。

课堂上说的很好,生活中却很难实践。

怎样创造各种条件,使学生知行统一,需要各方面努力。

主题2迷人的秋天

一、教学分析

(一)教材分析:

秋天是丰收的季节,秋天是喜悦的季节,秋天是让人遐想的季节。

正直金秋时节,安排这一主题的目的是让学生走进大自然,去观察秋天,探究秋天,发现秋天的变化,体验丰收的喜悦之情以及秋天给人们带来的乐趣。

通过学生有目的的观察和探究,引导学生了解秋天的奥秘,让学生感知季节的变化,丰富对自然的认识;同时借助秋季瓜果的调查活动,让学生感受秋天丰收的喜悦;在亲手制作种子贴画活动中创造美、欣赏美,并学会尊重他人的劳动,珍惜他人的劳动成果。

(二)学情分析四年级学生对秋天有初步的认识及了解,他们活泼好动,比较喜欢表达自己的思想,他们对自然充满了好奇,有很强的求知欲和自我表现愿望。

通过细致的考察活动,让学生了解季节的更替和秋天的到来是一种自然现象,多角度感知秋天,鼓励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记录和“收藏”秋天,表达自己对秋天的喜爱之情。

引导学生走进秋天的瓜果,观察它们的外形、颜色,品尝一下它们的味道,通过询问、查阅资料等方式从产地、营养价值等方面开展探究活动,加深学生对瓜果的了解,引导他们合理食用瓜果,培养他们收集处理信息、自主探究的能力。

植物的种子色彩丰富,形状各异,引导他们用种子作画既可以表现天然的美,也可以让学生感受秋天的喜庆气氛,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创造美的能力,激发对生活的热爱之情。

活动一:

秋天的奥秘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通过考察秋天的一系列活动,使学生了解与秋天有关的一些自然现象与科学知识,知道季节的更替,感受秋天的变化。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自主探究、小组合作探究观察秋天的变化,鼓励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记录和“收藏”秋天,从中培养学生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良好习惯,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观察秋天的活动,让学生亲近自然,开拓视野,感受生活的多姿多彩,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热爱生命、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本课重难点:

重点:

探究调查秋天的变化,感受季节的更替。

难点:

秋天自然界各种事物的变化

二、教学策略建议

教法建议:

搜集一些秋天的图片或视频资料,也可以安排学生课前搜集关于秋天的资料,课上组织交流搜集到的信息,了解到更多有关秋天的知识,激发学生对秋天探究的兴趣,进而更亲近和喜欢大自然。

学法建议:

课前布置间接调查一一通过询问或查阅书籍等方式获得关于秋天的初步资料;指导观察秋天,了解秋天,认识秋天。

三、教学资源与环境建议:

本课教学资源建议:

1、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有关秋天的图片。

2、学具准备:

记录表。

本课环境准备建议:

多媒体教室

四、教学评价建议:

评价标准:

引导学生从对秋天的气候变化、动植物的变化的调查研究情况以及照片的拍摄情况进行评价。

评价方法建议:

强调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动参与,注重对学习过程的评价。

关注学生个体差异,注重评价激励性、多元性、开放性,在自我评价的基础上,尽可能采取小组讨论交流的形式,鼓励同伴之间充分发表意见和建议。

五、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教师播放歌曲《秋天多么美》,让学生仔细听,激发学生的兴趣。

师:

你从歌曲中听到了什么?

歌曲唱的是什么季节?

2.学生根据歌曲内容讨论,得出结论。

3、师小结:

这首儿歌唱的是秋天,从歌曲中我们听到了雪白的棉花,金黄的水稻,如玛瑙般的石榴秋天是一个丰收的季节,秋天真迷人啊!

今天让我们走进秋天,寻找它的美丽与神奇吧!

(设计意图:

通过欣赏有关秋天歌曲和讨论,引发了孩子的好奇心,学生产生了强烈的学习欲望。

(二)学习与探究

1.教师谈话:

秋天来了,天气凉了,我们常见的动物、植物都有哪些变化呢?

让我们到大自然中去探寻它们的奥秘吧!

(学生课前提前观察秋天的变化,就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展开调查研究。

2.师:

同学们课前进行了调查研究,现在请同学们拿出你的调查研究记录,完成“迷人的秋天”考察记录。

3.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及课前调查自由分组,完成考察记录表

4.教师小结,并用图片或课件展示“迷人的秋天”,进行补充说明。

师:

同学们的汇报真是太精彩了,相信同学们对秋天有了进一步的认识,了解了秋天天气的变化;知道秋天是一个收获的季节,许多水果成熟了,还有许多农作物成熟了;植物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动物们开始准备过冬;市场上蔬菜的种类也发生了许多变化。

秋天真是神奇啊!

(设计意图:

通过课前的调查研究以及课上的汇报交流,完成考察记录,引导学生了解秋天的奥秘,知道秋天自然界发生的变化,体会秋天的迷人。

在观察实践中获取知识,获得学习的乐趣,学会学习,学会倾听,学会与人分享,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三)实践与体验

1.教师谈话:

秋天这么美,我们怎样才能把这些美丽记录下来呢?

2.学生交流讨论,得出用相机把秋天的美记录下来的结论。

3.师:

同学们课下用自己的相机拍摄了美丽的秋天,现在能不能把拍摄较好的图片挑选出来,配上文字说明在班内举办一次摄影展呢?

比一比谁拍摄的秋天最美,选出咱班的“小小摄影家”。

4.学生小组内挑选照片,准备小小摄影展,教师可以巡视指导

5.各小组展示照片,其他组仔细欣赏。

6.教师小结:

同学们拍摄的照片真美啊!

瓦蓝瓦蓝的天空,深邃而高远,雪白雪白的云彩变幻万千;层林尽染的山川,五颜六色的树叶;丰收的庄家地里,有金黄的水稻,雪白的棉花,笑弯了腰的谷子;农民在果园里忙着采摘水果,看,黄澄澄的是梨,红彤彤的是苹果,柿子像一个个小灯笼挂在树枝上,石榴笑得咧开了嘴,露出了颗颗玛瑙般的果实......

主题三:

学做家常菜

活动3:

我学做芹菜炒肉

活动目标:

1、了解芹菜炒肉的具体方法,激发学生炒菜的兴趣,引导他们把所学的方法运用到今后炒其他菜的过程中,达到“学一法炒多种菜”的目的。

2、通过学习肉炒芹菜,培养学生的自理能力以及学当家庭小主人的愿望。

活动重难点:

重点是学会芹菜炒肉的做法,难点是做一道色、香、味俱全的芹菜炒肉。

活动准备:

电炒锅、清洗干净的青菜、肉、各类调味品、厨师帽、围裙、菜碟、勺子、筷子等。

学生准备:

课前观察家长炒菜的过程,做好记录。

活动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学习指导语: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研究凉拌菜的做法,这节课我们来研究怎样炒菜,想想你平时最常吃那些炒菜?

学生交流后,教师向学生课件展示收集造型美观、色彩鲜艳的炒菜。

教师讲解:

炒是中国家常菜常用的烹饪方法之一,分为生炒、熟炒、滑炒、清炒等,很多菜经过一炒,就变得色、香、味俱全了。

这节课,我们一起通过做芹菜炒肉学习炒菜的方法。

(板题:

我学做芹菜炒肉)

(设计意图:

上课伊始,运用多媒体教育技术,给学生提供各种花样炒菜,利用放大、慢性、定格等特技手段使内容形象化、直观化,以其新颖性、趣味性、艺术性吸引学生长期的注意力,对学生的各种感官进行刺激,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欲望,为学生亲自动手做菜带来灵感。

(二)引导探究,研讨做法

过渡语:

课下,同学们都在家里对炒菜的过程进行了观察、了解、记录。

一道炒菜是如何做出来的呢?

现在就请小组内交流,汇报课前观察、调查结果。

炒菜记录表

菜名

材料准备

炒菜步骤

注意事项

我的收获

学生小组内交流后汇报

师评价过渡:

同学们在课下都进行了认真的调查,那在炒菜时要注意什么?

应该注意哪些安全隐患?

如何做才能做到色、香、味俱全。

炒菜的火候怎么把握?

炒菜常用的调味品有哪些?

请小组内交流讨论。

问题:

(课件出示问题)

1、炒菜时要注意什么?

应该注意哪些安全隐患?

2、如何做才能做到色、香、味俱全。

3、炒菜的火候怎么把握?

4、炒菜常用的调味品有哪些?

学生小组内交流后汇报

课堂小结:

通过大家的交流,我们了解了炒菜的一般步骤,及炒菜时怎样把握火候,在选择食材的时候还要注意颜色和营养的搭配,这样做出来的菜才是色、香、味、俱全,同时更要注意安全。

(设计意图:

这一环节中教师只是学生活动的引导者,把学习、探究的权力全给了学生,通过交流、讨论总结炒菜的过程,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探究的能力。

(三)示范引领,学习制作方法

过渡语:

刚才我们说的是一般家常菜的基本方法,那芹菜炒肉怎么做呢?

如何做到色、香、味、俱全?

学生交流

课堂小结:

像同学们说的,炒芹菜时放点黑色的木耳和红色的辣椒丝,那真是色、香、味、俱全了,看老师露一手怎么样?

那大家说说,老师在操作时要注意哪些安全呢?

学生交流

师评价过渡:

同学们真是细心的孩子,懂得关心别人,一是注意使用炉灶的安全,二是防止热油溅出烫伤,三是注意刀具碰伤或热锅烫伤。

你在操作时也要注意哟!

教师现场示范芹菜炒肉。

教师边做边讲解。

1、芹菜切成粗丝洗干净备用

2、猪肉切成粗丝,放半勺料酒,小半勺酱油,半勺盐

3、用手抓匀,淹10分钟

为了节省课上时间,老师在课前已准备好了这三项

4、热锅内加入适量食用油。

5、等到油烧热后加入姜丝、葱花爆香。

6、加入肉丝,倒入适量酱油,迅速翻炒,炒至肉色变浅。

7、倒入切好的芹菜段、泡发好的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