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代史纲要选择题集锦.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914836 上传时间:2023-05-05 格式:DOCX 页数:26 大小:30.7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近代史纲要选择题集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中国近代史纲要选择题集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中国近代史纲要选择题集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中国近代史纲要选择题集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中国近代史纲要选择题集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中国近代史纲要选择题集锦.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6页
中国近代史纲要选择题集锦.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6页
中国近代史纲要选择题集锦.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6页
中国近代史纲要选择题集锦.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6页
中国近代史纲要选择题集锦.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6页
中国近代史纲要选择题集锦.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6页
中国近代史纲要选择题集锦.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6页
中国近代史纲要选择题集锦.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6页
中国近代史纲要选择题集锦.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6页
中国近代史纲要选择题集锦.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6页
中国近代史纲要选择题集锦.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6页
中国近代史纲要选择题集锦.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6页
中国近代史纲要选择题集锦.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6页
中国近代史纲要选择题集锦.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6页
中国近代史纲要选择题集锦.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6页
亲,该文档总共2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国近代史纲要选择题集锦.docx

《中国近代史纲要选择题集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近代史纲要选择题集锦.docx(2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中国近代史纲要选择题集锦.docx

中国近代史纲要选择题集锦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单项选择题练习题汇总

1、"师夷之长技以制夷〞的提出者是〔4〕                                        

A.龚自珍                   B.林则徐          

C.洪仁玕                  D.魏源

2、太平天国失败的根本原因是( 1 )

A.农民阶级的局限性         B.战略失误导致北伐失利

C.遭到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绞杀D.领导集团的内部斗争

5、英国强迫清政府割让香港的条约是:

1

A、1842年"南京条约"   B、1860年"北京条约"

C、1858年"爱珲条约"   D、1895年"马关条约"

6、近代中国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是:

3

A、严复          B、康有为         C、林则徐       D、魏源

8、标志着以慈禧为首的清政府已彻底放弃了抵抗外国侵略者的条约是:

3

A、"中英南京条约"  B、"中俄条约"  C、"辛丑条约"   D、"马关条约"

10、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最主要的矛盾是( 2 )

A.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   B.外国资本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

C.封建主义和人民群众的矛盾   D.清朝统治和汉族的矛盾

11、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期,侵占我国.北方大量领土的国家是(2  )

A.日本   B.俄国  C.德国   D.英国   

12、鸦片战争前,中国社会经济中占统治地位的是(  2)

A.商品经济   B.自然经济   C.半殖民地经济   D.资本主义经济

13、太平天国运动的革命纲领是(  4)

A."四洲志" B."定国是诏" C."应诏统筹全局折" D."天朝田亩制度"

15、义和团运动首先兴起于( 1 )

A. B.直隶   B.天津   D.

17.中国近代史上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是〔2 〕

A."望厦条约"  B."南京条约" C."辛丑条约"  D."马关条约"

18.洋务运动后期,洋务派打出的旗号是( 4)

A."师夷长技以制夷〞   B."自强〞(前期)

C."扶清灭洋〞        D."求富〞

19.洪秀全创立拜上帝教,其理论特点是〔3 〕。

A.把西方基督教教义同中国农民平均主义结合起来

B.把西方资本主义的政治学说同传统的儒家思想相结合

C.把西方基督教教义、中国儒家大同思想和农民平均主义结合起来

D.把西方资本主义的政治学说同中国农民平均主义结合起来

20.太平天国正式建立起与清政府对峙的农民政权开场于〔4 〕。

A.**起义   B.永安整顿建制  C.洪秀全东乡称天王   D.定都天京

21.太平天国运动面对着中国历史上历次农民战争所不曾有的新情况,"新情况〞是指〔 4〕。

A.锋利的阶级矛盾      B.满汉地主阶级的共同镇压

C.内讧导致力量削弱    D.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镇压

22.以下太平天国的诸活动中,能与当时世界历史潮流同步的是〔 2〕。

A.公布"天朝田亩制度"      B.洪仁王干的"资政新篇"

C.严惩外国侵略者            D.反对腐朽没落的封建统治

23."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出自〔  2〕。

A."资政新篇"    B."海国图志"

C."四洲志"       D."瀛环志略"

24."海国图志"和"资政新篇"有相似之处是都主张〔 2〕。

A.进展政治、经济、文化制度的改革     B.向西方学习

C.进展资产阶级思想启蒙运动           D.在中国开展资本主义

25.洋务派的主张是〔  1〕。

A.利用西方先进科学技术来维护清朝统治 B.利用西方先进技术抵抗西方侵略

C.利用西方先进思想改造中国社会        D.引进西方先进制度改造中国社会

27.对洋务运动的以下评价中,不正确的选项是〔 3〕。

A.客观上刺激中国资本主义的开展  B.对外国经济的扩张起了一些抵抗作用

C.使中国走上资本主义道路        D.引进西方先进技术,培养了一批科技人才

30、中国民族资产阶级作为新的政治力量开场登上历史舞台,是在19世纪( 4 )

A.60年代                   B.70年代。

   

C.80年代                   D.90年代

31、1927年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的地点是( 3 )

A.                     B.   

C.                   D.

32、全面抗战爆发后,中国军队取得的首次大捷是(3   )

A.淞沪会战               B.太原会战   

C.平型关战役          D.徐州会战

35、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法典是:

2

A、"钦定宪法大纲" B、"中华民国临时约法"C、"资政新篇" D、"中华民国约法"

37、"新青年"是谁在上海创办的?

1

A、陈独秀B、胡适   C、李大钊   D、鲁迅

38、中国第一个工人运动的高潮是从哪个运动开场的?

2

A、五四运动 B、香港海员罢工C、京汉铁路工人罢工 D、安源路矿工人罢工 

39、从大革命失败到土地革命战争兴起的转折是:

4

A、遵义会议   B、瓦窟堡会议   C、中共六大   D、八七会议

40、第一次整风运动的主要任务是      1

A、反对主观主义  B、反对宗派主义  C、反对官僚主义  D、反对党八股

41、国共两党第—次合作的政治根底是(3  )

A.中国共产党民主革命纲领     B.旧三民主义

C.新三民主义                 D."联俄、联共、辅助农工〞的三大政策

42、中国第一个全国性的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是(  2)

A.兴中会  B.同盟会   C.国民党   D.文学社

43、确立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的大会是(  3)

A.中共一大   B.中共二大   C.中共七大  D.中共八大

44.下面哪一口号不是五四运动期间学生在示威游行时高呼的(1  )

A."打倒列强,除军阀〞  B."废除二十一条〞

C."拒绝在和约上签字〞   D."外争国权,内惩国贼〞

45.说明蒋介石彻底叛变革命的是(2  )

A.中山舰事件        B."四—二〞反革命政变

C."整理党务案〞      D."七—五〞反革命政变

47、确立中国共产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的是〔3 〕

A.南昌起义               B.秋收起义      

C.三湾改编             D.广州起义

48、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伟大开端的标志是(2   )

A.新文化运动B.五四运动   C.中国共产党成立 D.新中国建立

49.1915年,护国运动开场,与之相隔12年的历史大事是(4  )

A.中国共产党成立   B.五四运动爆发

C.五卅运动爆发     D.国民大革命失败

50.打响武装对抗国民党反动派第一枪的是(  3)

A.秋收起义   B.上海工人武装起义 C.南昌起义 D.武昌起义

51.全国抗日战争开场的事件是〔 3〕

A."九·一八〞事变            B."一·二八〞事变

C."七·七〞事变           D."八·一三〞事变

52.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的标志是〔4 〕

A.中共发表"八一宣言"   

B.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

C.红军改编为八路军和新四军

D.国民党公布中共提交的国共合作宣言

53、以王明为代表的"左〞倾冒险主义错误的特征是〔3〕                                      

A.主观主义                 B.经历主义          

C.教条主义    D.宗派主义   

54.1936年10月,红军三大主力胜利会师,完毕了长征。

会师地点是〔2〕                       

A.四川懋功  B.甘肃会宁

C.陕北吴起镇             D.陕北直罗镇

55.标志第一次国共合作正式形成的会议是〔2〕                                                

A.共产党一大            B.国民党一大

C.共产党三大              D.国民党二大

56.打响武装对抗国民党反动派第一枪的是〔3〕                                                

A.广州起义                B.秋收起义       

C.南昌起义              D.上海武装起义

57、1946年6月全面内战爆发,其标志是国民党军队大举进攻〔1〕                              

A.中原解放区            B.晋冀鲁豫解放区 

C.陕北解放区              D.山东解放区

第一章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

1,6月26日是国际禁毒日,我国政府往往在6月3日开场禁毒宣传月活动。

它与以下哪一历史事件有着直接的关系(A)

A,虎门销烟B,鸦片战争C,第二次鸦片战争D,太平天国运动

2,以下有关林则徐的评价,不正确的选项是(D)。

A,是近代中国地主阶级政治家B,是领导禁烟的民族英雄

C,是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D,"师夷长技"是为了维护人民利益

3,以下关于"南京条约"内容的表述中,不准确的是(C)

A,割香港岛给英国B,赔款白银2100万两

C,开放广州,,,,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

D,英商进出品货物应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

4,英国通过"虎门条约"取得了"片面最惠国待遇",这意味着(B)

A,英国取得了在中国东南沿海通商口岸进展贸易的特权

B,其他列强从中国攫取的各项特权,英国可以援例享有

C,英国取得了独占中国内地市场的贸易特权

D,英国取得了与中国共同商定中国关税税率的特权

5,雨果曾愤怒地谴责道:

"两个强盗走向圆明园,一个抢了东西,一个放了火……"这两个强盗是(A)

A,英国和法国B,英国和美国C,美国和俄国D,法国和俄国

6,中外反动势力联合镇压中国人民的对抗开场于(A)

A,太平天国运动B,义和团运动

C,辛亥革命D,国民革命

7,近代中国海关管理权落入外国人手中,始于(B)

A,中日"马关条约"的签订B,海关总税务司的设置

C,关税协定权确实定D,英德借款合同的签订

8,第二次鸦片战争是第一次鸦片战争的继续,主要是因为(B)

A,背景一样B,目的和性质一样C,方式一样D,发动战争的国家一样

9,"大将筹边尚未还,湖湘子弟满天山。

新裁杨柳三千里,引得春风度玉关。

"这首诗颂扬了一位晚清名将率军收复新疆,治理边疆的业绩。

这位名将是(D)

A,林则徐B,曾国藩C,刘铭传D,左宗棠

100,康有为称严复为"中国西学第一",主要因为他(C)

A,编著"海国图志",介绍外国史地B,发起"公车上书",鼓吹变法

C,译著"天演论",系统介绍西学D,创办"新青年",倡导民主

第二章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

1,导致太平天国运动发生的主要原因是(B)

A,外国资本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B,封建主义与人民群众的矛盾

C,满族与汉族的矛盾D,儒家思想与拜上帝教的矛盾

2,1853年太平天国改南京为天京,定为都城,这标志着太平天国运动(C)

A,开场兴起B,正式建立与清王朝相对峙的农民政权

C,进入全盛时期D,开场抗击外国侵略者的斗争

3,建立一个"衣食无忧,富足安康"的理想社会,是中国农民几千年来孜孜以求的梦想。

19世纪中叶,为实现上述梦想,太平天国公布的带有空想色彩的农民革命的纲领性文件是(A)

A,"天朝田亩制度"B,"中国同盟会总章"

C,"中华民国临时约法"D,"土地法"

4,中国近代历史上第一次反对国内封建势力和外国侵略势力的斗争是(B)

A,三元里人民的斗争B,太平天国农民运动C,义和团运动D,辛亥革命

5,"资政新篇"较之"天朝田亩制度"更具有历史的进步性,主要是指它(C)

A,更鲜明地提出不许外邦人干预中国内政

B,明确提出要以法治国,由公众选举官吏

C,主张学习西方,最早提出在中国开展资本主义方案

D,促使中国近代第一次思想解放潮流的发生

6,"资政新篇"没有实行的根本原因是(D)

A,太平天国是农民革命政权B,处于紧张的战争环境

C,太平天国未能推翻清政权D,缺乏必要的社会条件

7,太平天国之所以是中国农民战争的顶峰,最主要的原因是(C)

A,其规模和延续时间均属空前B,建立了与清政府对立的政权

C,制定了比较完整的革命纲领D,对封建王朝的打击空前沉重

8,据记载,江南制造总局的工人1867年的收入,是同一地区农业劳动力或苦力收入的4~8倍,这一现象可以理解为(B)

A,民用企业利润丰厚,工人福利待遇较好

B,官方重视军事工业,工人收入相对较高

C,招募的工人多来自西方国家,收入自然较高

D,民族资本家为笼络工人,提供相对丰厚的报酬

9,甲午战败后,李鸿章伤感地说:

"我办了一辈子事,练兵也,海军也,都是纸糊的老虎……不过勉强涂饰,虚有其表。

"从他的话中,我们更能看出洋务运动是(B)

A,一次使中国走上了富强道路的运动B,一次失败了的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

C,一次失败了的资产阶级改良运动D,一次资产阶级的民主革命运动

10,洋务运动破产的标志是(B)

A,中法战争福建水师的军舰被击毁B,甲午战争北洋舰队全军覆灭

C,"经远","定远","致远"号被摧毁D,"辛丑条约"的签订

11,太平天国运动与义和国运动的最主要的不同之处是(C)

A,参加者的阶级属性B,对中外反动势力的打击

C,对西方文明的态度D,抗击对象的不同

12,1900年,清政府对于义和团的策略由"剿灭"改为"招抚"是为了(C)

A,消除与义和团的矛盾B,成认义和团的正义性

C,控制和利用义和团D,依靠义和团打击帝国主义

13,义和团运动的性质是(D)

A,农民反帝反封建运动B,反封建的农民运动

C,农民反封建反侵略运动D,农民反帝爱国运动

14,1902年,北京城一茶馆里四位中国人在聊天,张义说:

"我参加过公车上书。

"李辛说:

"我参加过义和团运动。

"王平说:

"我家住在东交民巷。

"赵洋说:

"我在京师大学堂读书。

"他们当中谁的话不符合当时的现实(C)

A,张义B,李辛C,王平D,赵洋

第三章辛亥革命与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

1,促使孙中山由改良走上革命道路的重大事件是(C)

A,公车上书B,百日维新C,中日甲午战争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2,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是(A)

A,兴中会B,华兴会C,光复会D,日知会

3,"三民主义"的核心是(C)

A,驱除鞑虏B,恢复中华C,建立民国D,平均地权

4,南京临时政府公布了"临时约法"的目的之一是限制袁世凯的权力,表达这一目的的规定是(D)

A,主权属于国民全体B,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立

C,实行总统制D,实行责任内阁制

5,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后,成认清政府与列强签订的一些不平等条约,其目的是(B)

A,打破列强的外交封锁B,换取列强的支持

C,尽快稳定国内政局D,争取列强严守中立

6,辛亥革命是20世纪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巨变。

因为它(C)

A,是新民主主义各们的开端B,是中国现代史的开端

C,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帝制D,公布"临时约法",完毕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历史

7,袁世凯和张勋复辟活动很快失败的根本原因是(C)

A,帝国主义国家不支持B,资产阶级革命派力量的强大

C,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D,军阀之间的矛盾

8,1912年成立的国民党,其实际主持人是(D)

A,孙中山B,李烈钧C,黄兴D,宋教仁

9,以下对辛亥革命和戊戌变法的描述正确的选项是(C)

A,都主张平均地权B,都意图削弱满洲统治者的权力

C,都带有救亡图存的目的D,都要求建立君主立宪制

10,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政治上,思想上的大解放。

这里"思想上的大解放"是指(C)

A,完毕了2000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B,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开展

C,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D,沉重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

11,辛亥革命后,英美列强积极扶植袁世凯的主要原因是(D)

A,清政府已无药可救B,袁世凯较清政府更加忠于帝国主义

C,革命党人损害了列强在华的利益D,认为袁世凯有能力维持中国"国内秩序"

12,袁世凯同五国银行团签订的"善后借款合同"主要是为了(C)

A,弥补财政赤字B,支付外债C,镇压国民党D,复辟帝制

13,资产阶级领导的旧民主主义革命连连失败的结果说明(B)

A,中国缺乏民主革命的条件B,资产阶级不能领导中国革命走向胜利

C,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的变化D,资产阶级的革命性不断退化

14,新三民主义开展了同盟会的政治主张,主要表现在(D)

A,彻底否认封建土地制度B,提出国家主权属于全体国民

C,强调反对国内民族压迫D,号召反对帝国主义侵略

第四章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1,资产阶级领导的旧民主主义革命连连失败的结果说明(B)

A,中国缺乏民主革命的条件B,资产阶级不能领导中国革命走向胜利

C,中国社会重要矛盾的变化D,资产阶级的革命性不断减退

2,国民政府形式上统一全国的标志是(D)

A,南京国民政府建立B,宁汉合流C,蒋桂战争完毕D,东北易帜

3,到1919年五四运动前,中国的产业工人到达(A)

A,200万B,100万C,10万D,400万

4,以下说法与五四运动无关的是(A)

A,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B,是一次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

C,"誓死力争,还我青岛"D,导火线是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

5,五四运动兴起的根本原因是(C)

A,新文化运动的开展B,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C,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D,外国资本主义对中国侵略的不断加剧

6,第一个共产主义小组建立地点是(C)

A,B,C,D,

7,中国共产党诞生的最主要条件是(B)

A,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迅速传播

B,中国工人阶级队伍的壮大,工人运动的开展

C,共产国际的大力援助。

D,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的努力

8,宋庆龄说:

"孙中山和中国共产党之间具有历史意义的合作不是偶然的,它是当时的国际局势和中国本身的内部条件造成的。

"其"内部条件"是指(B)

A,一战后,中国民族工业重新受到列强压制

B,"打倒列强,除军阀"成为全国人民的共同愿望

C,中国共产党总结了经历教训正在积极寻找同盟者

D,国民党是比较革命的民主派

9,国共两党实现第一次合作,建立革命统一战线的标志是(A)

A,中国国民党一大的召开B,中共二大的召开

C,中共三大的召开D,黄埔军校的建立

10,1918年,孙中山致电新建立的俄国苏维埃政府,"希望中俄两国革命党团结一致,共同奋斗"。

这说明孙中山(D)

A,已经承受了列宁主义B,重视十月革命的国际意义

C,希望在中国建立苏维埃政府D,准备"联俄"

11,中共三大就国共合作问题决定(A)

A,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参加国民党B,坚持无产阶级在统一战线中领导权

C,帮助国民党改造,使之成为民族资产阶级的政党D,同国民党进展党外合作

12,革命统一战线得以建立的首要前提是(A)

A,当时国共两党的革命对象和革命任务一样B,中共认识到统一战线建立的必要性

C,国民党是当时比较真正革命的民主派D,中共领导工农运动的胜利

13,中国人民自近代以来第一次从帝国主义手中收回侵略的权利是(D)

A,关税自主权B,片面最惠国待遇C,领事裁判权D,汉口九江英租界

14,1927年帝国主义之所以积极扶植蒋介石发动反革命政变的原因是(C)

A,蒋介石野心日益膨胀B,蒋介石和汪精卫争夺权利

C,北洋军阀统治即将北推翻D,陈独秀对妥协退让

15,大革命时期,国共两党关系开展的转折点是(B)

A,孙中山逝世B,"中山舰事件"C,整理党务案D,蒋介石南昌讲演

第五章中国革命的新道路

1,国民革命失败后,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逐步将革命的重心(B)

A,由乡村转移到城市B,由城市转向农村

C,由大城市转向小城市D,由南方转向北方

2,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革命战争和创立人民军队始于(A)

A,南昌起义B,秋收起义

C,广州起义D,百色起义

3,中国革命开场由国民革命失败到土地革命战争兴起的历史性转变的标志是(B)

A,南昌起义B,八七会议

C,秋收起义D,遵义会议

4,毛泽东关于"枪杆子里面出政权"的著名论断,提出是在(D)

A,三湾改编时B,古田会议上

C,中共六大上D,八七会议上

5,大革命给中共最深刻的教训是(A)

A,坚持无产阶级对革命的领导权B,坚持武装斗争

C,不能相信资产阶级D,坚持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

6,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思想成为全党的指导思想是在(C)

A,八七会议后B,中共六大后

C,遵义会议后D,洛川会议后

7,以下关于遵义会议的表述不正确的选项是(B)

A,事实上确立了毛泽东为核心的正确领导B,清算了王明的左倾错误路线

C,在危机情况下挽救了党和红军D,取消了李德的最高军事指挥权

8,遵义会议之所以是中共从幼稚走向成热的标志,主要是因为这次会议(C)

A,使中国革命走上了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

B,取消了李德,博古的最高军事指挥权

C,开场独立自主地运用马克思主义原理解决自己的问题

D,完毕了王明"左"倾错误在中央的统治

9,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农村革命根据地实行土地改革的第一次伟大尝试是公布了(A)

A,"井冈山土地法"B,"兴国土地法"

C,"五四指示"D,"中国土地法大纲"

10,我国农村根据地主要分布在南方,原因是(A)

A,北伐战争的影响B,北方是军阀统治中心

C,南方地形复杂,便于开展游击战D,根据地的主要领导大多是南方人

11,奠定新型人民军队的根底并由此开场确立了党指挥枪的原则是在(C)

A,八七会议B,秋收起义

C,三湾改编D,古田会议

12,1928年,蒋介石建立的南京政权的性质是(D)

A,资产阶级政权B,官僚资产阶级政权

C,地主阶级政权D,大地主大资产阶级政权

13,在1928年毛泽东在"井冈山土地法"中规定"没收一切土地"归政府所有,交农民使用;1929年在"兴国土地法"中把"没收一切土地"改为"没收一切公共土地及地主阶级土地";随后规定"田地归耕种的农民所有"。

毛泽东屡次修改根据地土地政策的根本出发点是(D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