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古代诗歌鉴赏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94922 上传时间:2023-04-28 格式:DOCX 页数:53 大小:59.2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文古代诗歌鉴赏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3页
语文古代诗歌鉴赏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3页
语文古代诗歌鉴赏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3页
语文古代诗歌鉴赏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3页
语文古代诗歌鉴赏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3页
语文古代诗歌鉴赏Word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53页
语文古代诗歌鉴赏Word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53页
语文古代诗歌鉴赏Word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53页
语文古代诗歌鉴赏Word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53页
语文古代诗歌鉴赏Word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53页
语文古代诗歌鉴赏Word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53页
语文古代诗歌鉴赏Word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53页
语文古代诗歌鉴赏Word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53页
语文古代诗歌鉴赏Word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53页
语文古代诗歌鉴赏Word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53页
语文古代诗歌鉴赏Word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53页
语文古代诗歌鉴赏Word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53页
语文古代诗歌鉴赏Word格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53页
语文古代诗歌鉴赏Word格式.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53页
语文古代诗歌鉴赏Word格式.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53页
亲,该文档总共5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语文古代诗歌鉴赏Word格式.docx

《语文古代诗歌鉴赏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文古代诗歌鉴赏Word格式.docx(5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语文古代诗歌鉴赏Word格式.docx

尾联,十分含蓄地表达了诗人的送别之情。

  4.情境意境有误

  [例41997·

11·

d]

  《刘禹锡·

望洞庭》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

  《雍陶·

题君山》

  烟波不动影沉沉,碧色全无翠色深。

  疑是水仙梳洗处,一螺青黛镜中心。

两首诗都将洞庭的景色描写的高旷超俗,使人读后油然生出范仲淹《岳阳楼记》中的“心旷神怡,宠辱偕忘”的感觉。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洛阳人,为匈奴族后裔。

晚年任太子宾客,世称“刘宾客”。

他和柳宗元一同参与唐朝永贞年间短命的政治改革,结果一同贬谪远郡,顽强地生活下来,晚年回到洛阳,仍有“马思边草拳毛动”的豪气。

他的诗精炼含蓄,往往能以清新的语言表达自己对人生或历史的深刻理解,因而被白居易推崇备至,誉为“诗豪”。

  形式方面:

  手法技巧有误

  [例5·

1995·

D]

  如梦令[宋]李清照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

试问卷帘人,

  却道海棠依旧。

知否?

应是绿肥红瘦。

作者采用直抒胸臆的手法,表达了对春光留恋和惜别的一种伤感情绪。

(三)古代诗歌鉴赏主观题的命题方式。

  1、6分题命一道题。

  写一段百字左右的鉴赏文字。

题目比较发散重在有所发现。

侧重于考查形象、语言、表达、思想内容几点的综合。

  2、6分题命两道题。

  一道小题具体,一道小题发散。

指问具体词语,重在言之成理。

侧重于从考查形象、语言、表达、思想内容一点切入。

  以2002年高考题为例

(四)古代诗歌鉴赏主观题的考查内容。

  1、运用什么语言表达

  

(1)语言表达--赏析词句的表达效果

  诗眼--词类活用、修辞效果、绘声绘色绘形绘态

  佳句--句式省略、句式倒装、节奏音韵对仗平仄

  例1

  【年代】:

北宋【作者】:

王安石【作品】:

泊船瓜洲

  【内容】: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简析】:

诗人乘船路过瓜洲,怀念金陵(南京)故居,因作此诗。

京口和瓜洲之间只隔着一条长江,我所居住的钟山隐没在几座山峦的后边。

暖和的春风啊,吹绿了江南的田野;

明月哟,什么时候才能照着我回到钟山下的家里?

  例2

宋祁【作品】:

玉楼春

东城渐觉风光好,彀皱波纹迎客棹。

  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

  浮生长恨欢娱少,肯爱千金轻一笑?

  为君持酒劝斜阳,且向花间留晚照。

  例3

唐【作者】:

王维【作品】:

过香积寺

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

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

  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

薄暮空潭曲,安禅制毒龙。

早闻香积寺盛名,却不知在此山中;

入山数里,登上了高入云天的山峰。

这儿古木参天,根本没有行人路径;

深山中,何处传来隐隐约约的寺钟。

俯听危石的流泉,轻轻地抽泣哽咽;

山高林密不透日影,松荫寒气犹浓。

日已将暮,我伫立在空寂的清潭边,有如禅定身心安然,一切邪念皆空。

  例4

唐五代【作者】:

李商隐【作品】:

无题

来是空言去绝踪,月斜楼上五更钟。

  梦为远别啼难唤,书被催成墨未浓。

  蜡照半笼金翡翠,麝薰微度绣芙蓉。

  刘郎已恨蓬山远,更隔蓬山一万重。

写与情人别离后的思念。

始从觉醒的甜梦中醒来觉得怅然若失,回忆起梦中依依惜别的情景,又匆忙地写信给她。

从借用刘郎的典故,显见今后要再会是几乎不可能了。

  例5

高适【作品】:

别董大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例6

观猎

风劲角弓鸣,将军猎渭城。

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

  忽过新丰市,还归细柳营。

回看射雕处,千里暮云平。

  例7

温庭筠【作品】:

商山早行

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

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

  例8

杜甫【作品】:

秋兴

“香稻啄余鹦鹉粒,碧梧栖老凤皇枝”

有人以为就是“鹦鹉啄余香稻粒,凤皇栖老碧梧枝”。

那是不对的。

“香稻”、“碧桐”放在前面,表示诗人所咏的是香稻和碧桐,如果把“鹦鹉”、“凤皇”都挪到前面去,诗人所咏的对象就变为鹦鹉与凤皇,不合秋兴的题目了。

  例9

贾岛【作品】:

送无可上人

圭峰霁色新,送此草堂人。

麈尾同离寺,蛩鸣暂别亲。

  独行潭底影,数息树边身。

终有烟霞约,天台作近邻。

  例10

唐代【作者】:

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

  例11

南宋【作者】:

辛弃疾【作品】:

西江月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例12

白居易【作品】:

暮江吟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例13

宋【作者】:

张先【作品】:

天仙子

水调数声持酒听,午醉醒来愁未醒。

送春春去几时回?

临晚镜,伤流景,往事后期空记省。

沙上并禽池上暝,云破月来花弄影。

重重帘幕密遮灯,风不定,人初静,明日落红应满径。

  例14

黄庭坚【作品】:

寄黄几复

我居北海君南海,寄雁传书谢不能,

  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

  持家但有四立壁,治病不蕲三折肱,

  想见读书头已白,隔溪猿哭瘴溪藤。

  例15

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

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湲。

倚杖柴门外,临风听暮蝉。

  渡头余落日,墟里上孤烟。

复值接舆醉,狂歌五柳前。

  例16

使至塞上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例17

钱塘湖春行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例18

水槛遣心二首

去郭轩楹敞,无村眺望赊。

澄江平少岸,幽树晚多花。

  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

城中十万户,此地两三家。

  例19

题李凝幽居

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例20

蜀相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2)赏析诗词的修辞效果

  比喻、反复、比拟、借代、对比、夸张、排比

  对偶、反问、设问、通感、反语、烘托、用典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宋代【作者】:

李清照【作品】:

如梦令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

应是绿肥红瘦!

古柏行

孔明庙前有老柏,柯如青铜根如石。

  霜皮溜雨四十围,黛色参天二千尺。

  君臣已与时际会,树木犹为人爱惜。

  云来气接巫峡长,月出寒通雪山白。

  忆昨路绕锦亭东,先主武侯同閟宫。

  崔嵬枝干郊原古,窈窕丹青户牖空。

  落落盘踞虽得地,冥冥孤高多烈风。

  扶持自是神明力,正直原因造化功。

  大厦如倾要梁栋,万牛回首丘山重。

  不露文章世已惊,未辞翦伐谁能送。

  苦心岂免容蝼蚁,香叶曾经宿鸾凤。

  志士仁人莫怨嗟,古来材大难为用。

贺铸【作品】:

青玉案

凌波不过横塘路,但目送、芳尘去。

锦瑟华年谁与度?

  月台花榭,琐窗朱户,只有春知处。

碧云冉冉蘅皋暮,

  彩笔新题断肠句。

试问闲愁都几许?

一川烟草,满城风絮,

  梅子黄时雨。

例5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苏轼【作品】:

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

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

已而遂晴,故作此词。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

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望岳

岱宗夫如何?

齐鲁青未了。

造化锺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玄宗开元二十三年(735),诗人到洛阳应进士,结果落第而归,于是北游齐鲁。

这首诗就是在漫游途中所作。

写泰山的诗很多,只有杜甫能用“齐鲁青未了”五字而囊括数千里,可谓雄阔。

其结句尤其精妙,气势不凡,意境辽远,将诗人的抱负和理想都含蕴其中。

全诗开阔明朗,情调健康。

林逋【作品】:

山园小梅

众芳摇落独喧妍,占尽风情向小园。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

  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须檀板共金樽。

李白【作品】:

渌水曲

渌水明秋日,南湖采白苹。

荷花娇欲语,愁杀荡舟人。

  【注释】:

诗仅短短四句,却形象行动地展现了一幅妇女生活的风俗画面,勾勒出了人物瞬间的心理动态。

吴文英【作品】:

风入松

听风听雨过清明,愁草瘗花铭。

楼前绿暗分携路,一丝柳,一寸柔情。

料峭春寒中酒,交加晓梦啼莺。

西园日扫林亭,依旧赏新晴。

黄蜂频扑秋千索,有当时、纤手香凝。

惆怅双鸳不到,幽阶一夜苔生。

吴文英(1200?

-1260?

)字君特,号梦窗。

终生不仕。

其词辞采奇丽,由“七宝楼台”之称。

贺新郎

绿树听鹈鴂,更那堪、鹧鸪声住,杜鹃声切?

啼到春归无寻处,苦恨芳菲都歇。

算未抵、人间离别。

马上琵琶关塞黑,更长门、翠辇辞金阙。

看燕燕,送归妾。

将军百战声名裂,向河梁、回头万里,故人长绝。

易水萧萧西风冷,满座衣冠似雪,正壮士、悲歌未彻。

啼鸟还知如许恨,料不啼清泪长啼血。

谁共我,醉明月?

狂夫

 

万里桥西一草堂,百花潭水即沧浪。

风含翠筱娟娟净,雨裛红蕖冉冉香。

厚禄故人书断绝,恒饥稚子色凄凉。

欲填沟壑唯疏放,自笑狂夫老更狂。

  (3)赏析诗句的表现手法

  叙述、描写、议论、抒情、说明

早发白帝城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房兵曹胡马诗

胡马大宛名,锋棱瘦骨成。

竹批双耳峻,风入四蹄轻。

  所向无空阔,真堪托死生。

骁腾有如此,万里可横行。

积雨辋川庄作

积雨空林烟火迟,蒸藜炊黍饷东菑。

  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

  山中习静观朝槿,松下清斋折露葵。

  野老与人争席罢,海鸥何事更相疑。

写诗人归隐的辋川秋天雨后的场景,把积雨中的秋原写得入神入化,诗中“漠漠”和“阴阴”四字自然贴切,画龙点晴。

怀着对三国时蜀丞相诸葛亮的深深敬意,缅怀他生前的显赫功勋,并寄予了无穷的感叹,也蕴藉着诗人匡时济世的抱负和失望心情。

赠孟浩然

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

红颜弃轩冕,白首卧松云。

  醉月频中圣,迷花不事君。

高山安可仰,徒此揖清芬。

孟浩然是一位飘逸的隐士。

从开头两句,就道出了诗人对他的敬仰,结句更赞美他象一座高山,是一个可望而不可企及的典型。

孟浩然【作品】:

临洞庭上张丞相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诗名一作《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又作《临洞庭》。

张丞相:

张九龄,唐玄宗开元二十二年(734)至二十四年(736)为宰相。

云梦泽:

在今河北省境内。

古代为二泽,云泽在长江北,梦泽在长江南,在湘境。

后来大部淤为平地。

羡鱼情:

《淮南子·

说林训》:

“临河而羡鱼,不如归家织网。

”这里用垂钓者比喻执政者,用羡鱼情比喻自己出仕的愿望。

诗的前半写洞庭湖的博大壮观,后四句是求仕,但写得含而不露,不卑不亢。

缚鸡行

小奴缚鸡向市卖,鸡被缚急相喧争。

  家中厌鸡食虫蚁,不知鸡卖还遭烹。

  虫鸡于人何厚薄,吾叱奴人解其缚。

  鸡虫得失无了时,注目寒江倚山阁。

  (4)赏析其他的艺术手法

  联想、想象、象征、渲染、铺垫、过渡、伏笔、照应、抑扬、虚实、动静、触景生情、以景衬情、缘情写景、情景交融、以乐景写哀情、以哀景写乐情。

张若虚【作品】:

春江花月夜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随波千万里,

  何处春江无月明?

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

江天一色无纤尘,

  皎皎空中孤月轮。

江畔何人初见月?

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

  但见长江送流水。

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

  谁家今夜扁舟子?

何处相思明月楼?

可怜楼上月徘徊,

  应照离人妆镜台。

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

  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

鸿雁长飞光不度,

  鱼龙潜跃水成文。

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

  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

斜月沉沉藏海雾,

  碣石潇湘无限路。

不知乘月几人归?

落花摇情满江树。

张若虚(660-约720)扬州人。

曾任兖州兵曹,与贺知章、张旭、包融齐名,号“吴中四士”。

诗的风格近齐梁体,仅存诗二首。

杜牧【作品】:

江南春绝句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月夜

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

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

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

骆宾王【作品】:

在狱咏蝉并序

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深。

不堪玄鬓影,来对白头吟。

  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

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余心。

这首诗是骆宾王任侍御史时,因上书纵论天下大事,得罪了武则天,蒙冤下狱后作。

诗中以蝉的高洁为自己力辩。

岑参【作品】:

碛中作

走马西来欲到天,辞家见月两回圆。

  今夜不知何处宿,平沙莽莽绝人烟。

登高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怀。

这首诗是大历二年(767)年杜甫在夔州时所作。

萧瑟的秋天,在诗人的笔下被写得有声有色,而引发出来的感慨更是动人心弦。

这不仅由于写了自然的秋,更由于诗人对人生之秋所描绘的强烈的感情色彩。

颔联状景逼真,是后人传诵的名句。

颈联两句,十四个字包含了多层含意,备述了人生的苦况,更令人寄予强烈的同情。

念奴娇·

赤壁怀古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谨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羽扇纶巾,谈笑间、强虏灰飞烟灭。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人间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夜雨寄北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诗人以眼前之景预期将来,写得朴实平易,令人一唱三叹!

“巴山夜雨”、“剪烛西窗”被后人广泛用来相赠同窗友好。

越中览古

越王勾践破吴归,战士还家尽锦衣。

  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鹧鸪飞。

绝句(江碧鸟逾白)

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

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

王勃【作品】:

山中

长江悲已滞,万里念将归。

  况属高风晚,山山黄叶飞。

南北朝【作者】:

王籍【作品】:

入若耶溪

艅艎何泛泛,空水共悠悠。

阴霞生远岫,阳景逐回流。

  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

此地动归念,长年悲倦游。

王禹称【作品】:

村行

马穿山径菊初黄,信马悠悠野兴长。

  万壑有声含晚籁,数峰无语立斜阳。

  棠梨叶落胭脂色,荞麦花开白雪香。

  何事吟余忽惆怅,村桥原树似吾乡。

例14

山居秋暝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这首诗将山中的黄昏描绘得令人迷恋。

王孙指诗人自己,是反用了《楚辞·

招隐士》“王孙兮归来,山中兮不可久留”的诗意,说山居的景色特别留人。

  【作品】:

《诗经》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丽人行

三月三日天气新,长安水边多丽人。

态浓意远淑且真,

  肌理细腻骨肉匀。

绣罗衣裳照暮春,蹙金孔雀银麒麟。

  头上何所有?

翠为叶垂鬓唇。

背后何所见?

  珠压腰衱稳称身。

就中云幕椒房亲,赐名大国虢与秦。

  紫驼之峰出翠釜,水精之盘行素鳞。

犀箸厌饫久未下,

  鸾刀缕切空纷纶。

黄门飞鞚不动尘,御厨络绎送八珍。

  箫鼓哀吟感鬼神,宾从杂遝实要津。

后来鞍马何逡巡,

  当轩下马入锦茵。

杨花雪落覆白频,青鸟飞去衔红巾。

  炙手可热势绝伦,慎莫近前丞相嗔。

本诗约作于天宝十二年(753)或次年。

诗的主旨是对杨贵妃兄姐妹们嚣张气焰的指斥和鞭笞。

唐代自武后以来,外戚擅权已成为统治阶层中一种通常现象,他们形成了一个特殊的利益集团,引起了广大人民的强烈不满,这也是后来酿成安史之乱的主国。

在白居易的《长恨歌》之前,以杨氏兄姐妹为题材的诗就已经不少,但都没有杜甫这首深刻。

本诗通篇只是写“丽人”们的生活情形,却正如前人所说的,达到了“无一刺讥语,描摹处语语刺讥;

无一慨叹声,点逗处声声慨叹”的艺术效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