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大财务公司创新与发展研讨会会议资料-中石化文档格式.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2973976 上传时间:2023-05-01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45.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大财务公司创新与发展研讨会会议资料-中石化文档格式.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八大财务公司创新与发展研讨会会议资料-中石化文档格式.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八大财务公司创新与发展研讨会会议资料-中石化文档格式.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八大财务公司创新与发展研讨会会议资料-中石化文档格式.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八大财务公司创新与发展研讨会会议资料-中石化文档格式.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八大财务公司创新与发展研讨会会议资料-中石化文档格式.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1页
八大财务公司创新与发展研讨会会议资料-中石化文档格式.doc_第7页
第7页 / 共11页
八大财务公司创新与发展研讨会会议资料-中石化文档格式.doc_第8页
第8页 / 共11页
八大财务公司创新与发展研讨会会议资料-中石化文档格式.doc_第9页
第9页 / 共11页
八大财务公司创新与发展研讨会会议资料-中石化文档格式.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11页
八大财务公司创新与发展研讨会会议资料-中石化文档格式.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八大财务公司创新与发展研讨会会议资料-中石化文档格式.doc

《八大财务公司创新与发展研讨会会议资料-中石化文档格式.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大财务公司创新与发展研讨会会议资料-中石化文档格式.doc(1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八大财务公司创新与发展研讨会会议资料-中石化文档格式.doc

2000年3月,中国新星石油公司整体并入集团公司。

2000年10月和2001年8月,集团公司整体重组改制设立的中国石化股份公司先后在香港、纽约、伦敦和上海上市。

目前,集团公司总部设有15个职能部门,下属108个直属单位,其中包括从事金融服务业务的财务有限责任公司。

经过多年的发展,中国石化已成为国内最大的成品油和石化产品供应商、第二大油气生产商,世界第三大炼油公司、第五大乙烯生产商,加油站总数位居世界第三,在2009年度《财富》全球500强企业中排名第9位。

2008年,集团公司生产原油4180万吨,约占全国的22%;

生产天然气83亿立方米,约占全国的10.7%;

进口原油1.28亿吨,约占全国的75%;

加工原油1.73亿吨,约占全国的53.9%;

国内销售成品油1.23亿吨,约占全国的64%;

生产乙烯636万吨,约占全国的63.6%。

集团公司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4624亿元,同比增长19.1%;

实现利税1337亿元,同比降低15.7%,其中实现利润264亿元,同比降低65.1%;

年末资产总额10448亿元,资产负债率53.95%。

2、石化财务公司基本情况。

中国石化财务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石化财务公司或公司)是经中国人民银行批准于1988年7月8日正式成立,以加强中国石化集团资金集中管理和提高集团资金使用效率为目的,为中国石化集团成员单位提供金融服务的非银行金融机构。

公司注册资本金60亿元(含6000万美元),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出资51%,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出资49%。

财务公司实行董事会领导下的总经理负责制,下设的分公司为非法人地位的非银行金融机构。

董事会设有战略委员会、审计委员会、风险管理委员会,分别负责战略规划、内部审计和风险管理。

公司设有信贷审查委员会,负责信贷审查工作。

目前,财务公司设办公室、人事劳资部、风险控制(法律事务)部、经营管理部、财务会计部、稽核部、资金计划部、国际业务部、信贷部、投资银行部、结算部、信息部及燕山营业部等13个部室;

设有上海、南京、广州、山东、郑州、武汉、成都、新疆、天津等9家分公司。

公司员工共212人,其中总部96人,分公司116人。

经银监会批准,财务公司能够从事《企业集团财务公司管理办法》中规定的全部15项业务。

此外,作为国内首家非银行金融机构结售汇业务试点单位,财务公司从2007年7月开始办理集团公司成员单位结售汇和在京单位外汇资金集中收付业务。

二、近年石化财务公司创新发展探索

1、改革创新不断取得突破。

近年来,根据石化集团公司的总体部署,我们将金融市场发展方向、国家金融业政策与石化集团公司改革发展需要紧密结合,孜孜不倦的探索创新之路,以创新求发展。

——作为试点单位,成功开办外汇业务。

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国内对石油化工产品的需求不断增加,石化集团公司原油及成品油的进口量不断增加,外汇结算的资金量也不断增大,为实现石化集团公司外汇资金的统一管理和运作,实现人民币结算资金与外汇结算资金联通运作,全面提升集团公司资金统一集中管理和汇率利率风险管理水平,提高资金使用效益,按照集团公司部署,经过不懈努力和精心准备,2007年5月我公司获得国家外汇管理局批准作为国内非银行金融机构结售汇业务试点单位,面向集团成员单位开展结售汇业务并办理在京单位集中收付汇业务。

结售汇和集中收付汇业务的成功开办,实现了集团公司本外币资金统一管理,进一步提高了资金管理水平。

截至2008年底,公司累计完成售汇811.62亿美元,累计为企业对外付汇870.92亿美元,日最高购汇达到16.69亿美元,一年多来,累计为集团节约购汇成本达到10.5亿元。

——作为试点单位,成功发行财务公司金融债券。

石化集团公司的基本财务状况是负债率高、带息负债高,伴随着集团公司的持续发展,其生产经营日益扩大所带来的内部转帐结算铺底资金需求和中长期资金需要的矛盾日益突出。

为开辟直接融资渠道,补充资金不足,更好地为集团公司提供金融服务,经过持续努力争取,2007年9月份我公司获得银监会批准成为发行财务公司金融债券的试点单位,2007年10月,40亿元财务公司金融债以市场最优条件成功发行。

今年6月份,在市场利率上升前夕,公司成功发行了60亿元第二期金融债券。

金融债的成功发行,拓宽了公司中长期资金来源,也为集团开辟了新的融资渠道,在财务公司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

——作为试点单位,顺利完成分支机构规范工作。

根据石化集团产业链长、厂矿企业点多、内部交易量大的特点,2007年银监会选择我公司作为分支机构网络建设试点单位,于4月和9月分两批批准我们规范和新设9家分公司,2007年各分公司已经完成工商登记,取得《金融许可证》,全部正式挂牌开业。

分公司设立后,我公司组织结构更加完善,能够为企业提供更加便利快捷的金融服务,为集团公司进一步加强资金集中管理提供了机构网络保障。

经过一年多的努力,分公司的职能定位、业务权限、责任范围更加明晰,业务规模进一步扩大,服务能力明显增强,经营效益显著提高。

分公司资产规模从2008年初的222.76亿元上升到334.95亿元,较2007年增长50.36%;

2008年自营贷款日均125.79亿元,同比增长111.75%;

内部结算资金进出流量7.71万亿元,同比增长40.18%;

实现利润5.57亿元,同比增长129.83%。

2、金融服务能力不断提升。

经过20年的发展,石化财务公司已经具备了较好的金融服务能力;

在此基础上,近年来我们想集团之所想,急企业之所急,从集团财务状况出发,挖掘外部市场来来提高融资能力,从企业金融需求入手,增加服务品种,扩宽服务范围,不断提升金融服务能力。

——结算服务能力不断提高。

内部结算业务是财务公司发挥企业集团内部银行作用的一项基本功能。

石化财务公司自1998年开展内部结算业务以来,不断完善业务流程,健全制度体系,扩大结算范围,增加结算品种,现已覆盖石化上中下游整个产业链的结算,并开展了关联交易结算、内部工程结算、外币结算等业务,2008年全年结算资金进出总流量达17万亿元,为集团公司主营业务收入的11.6倍,内部结算的覆盖率超过90%。

——筹融资能力不断提升。

根据石化集团公司负债率高的特点,我们通过拆借、透支、信贷资产转让、票据转贴现等业务从外部市场筹措资金,为集团主业服务。

尤其是2008年,由于油价长期严重倒挂,导致集团公司生产经营资金周转异常困难,财务公司千方百计筹措资金,全年累计从外部市场融入短期资金达6180.99亿元,缓解了资金紧张的矛盾。

同时,财务公司为集团提供融资的规模也逐步扩大,月末提供融资余额达490亿元,最高日达到673.88亿元,创历史新高。

——各项业务不断突破。

在各方的支持帮助下,在为成员单位提供金融服务的过程中,公司业务品种不断增加,在自营贷款、委托贷款等传统业务的基础上,我们开办了票据承兑、银团贷款、融资租赁、担保、保险代理等业务。

公司信贷业务的规模也稳步提高:

2008年日均自营信贷资产余额489.78亿元,较2006年同比增长109.59%;

2008年发放委托贷款日均约608.1亿元,较2006年同比增长22.35%,三年来通过委贷业务,协助集团公司相关单位降本增效超过20亿元。

自2007年初开展投行业务以来,积极为集团公司直接融资服务,以投行角色成功参与股份公司“07中石化债”、“07川气东送债”、短期融资券、中期票据的发行工作,为集团公司降低筹融资成本发挥了一定作用。

3、内部管理不断强化。

金融业是高危高风险行业,财务公司是高风险企业,既有金融风险,又有行业经营和管理的风险,强化管理、防范风险、确保资金安全是财务公司生存的基础。

——加强制度建设,实行内控制度。

公司自成立开始,就比较重视规章制度的建设,2006年以来,公司按照银监会以及石化集团公司的要求,学习借鉴兄弟财务公司的经验,进一步加强风险管理、完善规章制度体系。

经过持续努力,目前制度体系包括十二大类80余项制度,涵盖公司治理、风险管理、业务管理、人事劳资、授权管理等经营管理各个方面,基本建成具有财务公司特色的管理制度体系。

在规章制度建设的同时,公司于2006年开始编制《内部控制制度》,2007年试行,2008年正式执行,目前执行的2009版内控制度包含50个业务流程,其中总部业务流程37个,分公司业务流程13个,共计1023个控制点,192个关键控制点,基本涵盖了信贷、资金、票据、结算、投资、融资、财会、稽核等公司的主要经营管理活动。

自公司执行内控制度以来,每年均对内控制度执行情况进行检查和调研,并组织每年一次的集中修订,以保证内控制度有效性。

与此同时,公司不断强化风险管理,建立组织体系,进一步完善公司各类主要风险的管控措施,不断提升风险防控能力,公司整体风险基本可控,资产质量优良。

——切实加强队伍建设、作风建设。

针对公司持续发展的需要,我们以发展财务公司、服务集团公司资金集中管理为中心,保证和促进企业持续有效发展为根本出发点,着力加强经营管理人才、金融专家人才、金融技能人才“三支队伍”的建设。

从抓好基础管理入手,加强制度建设,初步建立岗位职责、风险责任、激励与奖惩规定具体明确的队伍管理制度体系。

建立培训管理制度,完善考核机制,完成定编定员工作,出台人才队伍建设实施方案。

加强业务交流,做好员工培训,做到不同类型人才采取不同培训方式,多种方式培养人才。

加强作风建设,培养树立“团结协助、开拓创新、务实勤勉、高效廉洁”的工作作风,努力打造一支技能过硬、作风过硬、政治合格的石化金融服务铁军。

——开展“管理年”活动,努力创建具有石化财务公司特点的管理模式。

今年我们按照集团公司年度工作会议强化管理的部署,结合形势、使命、任务的需要和发展的实际情况,在全公司开展以“遵章守则促规范,苦练内功促发展”为主题的“管理年”活动,努力创建具有石化财务公司特点的管理模式,提升管理水平,为公司进一步的改革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三、近年石化财务公司创新发展成效与体会

石化财务公司诞生于石化,服务于石化,依托于石化,在石化的改革发展中成长壮大。

近几年,在集团公司党组的正确领导下,在国家有关部门、集团总部各部门、各企业的支持帮助下,经过公司的不懈努力,团结拼搏,充分发挥金融服务职能,为集团公司的改革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撑和保障,促进了公司科学发展,取得了一些成效。

到2008年末,公司资产总额1212.18亿元,利润总额15.49亿元。

2008年全年累计融入短期资金6180.99亿元,结算资金进出总流量17万亿元,发放贷款日均余额489.78亿元,为成员单位办理委托贷款日均余额608.12亿元,累计完成售汇591.8亿美元,累计为企业对外付汇642.43亿美元;

营业收入23.26亿元,均创历史新高。

从多年来石化财务公司成长壮大的历程中,可以深刻地认识到,公司的改革发展、开拓创新需要坚持以下几条:

一是,主业突出是国有企业集团发展的主导方向,依托主业、服务主业、支持主业是财务公司生存发展的立身之本。

财务公司创新发展的立足点永远是服务于集团主业的发展,财务公司一切工作必须服从于集团生产经营发展大局,必须服务于集团发展的需要;

只有这样,才能保证财务公司改革发展的正确方向,保证财务公司开拓创新的正确方向。

二是,财务公司的创新发展,必须结合集团公司的特点来发挥特长。

不同企业集团生产经营发展战略不同,金融服务的需求和潜力也各异,这也就直接决定了集团财务公司金融服务职能的差异、工作着力点的不同。

石化集团公司的基本财务状况是负债率高、带息负债高,所以石化财务公司开拓创新就是要发挥金融专业优势,切实担负起内部银行的职责,经营好集团公司的负债,降成本、增效益,为集团公司强化管理、加快发展提供良好的保障和支持。

三是,财务公司的创新发展,要适应市场,在市场中寻找生存、创新、发展的机遇。

随着石化集团公司重组改制和国家经济改革、金融改革的不断深入,石化集团公司直接面对市场的激烈竞争,财务公司也时时刻刻面临变幻莫测的市场的冲击和考验。

在复杂多变的市场经济条件下,只有坚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不断地研究市场的新形势、新情况,从市场中寻求创新发展的空间,从市场中寻求服务能力的提升,从市场中寻求效益的增长,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四是,财务公司的创新发展必须以防范风险为保证。

财务公司是高风险企业,既有金融风险,又有行业经营和管理的风险。

要把防范风险始终作为首要职责,作为业务经营、开拓创新的前提。

防范风险,确保资金安全是公司创新发展的基础。

要强化监督和控制,建立严密的内控制度,健全严格的责任制,以保证防范风险工作的落实。

要正确处理开拓业务、提高效益和防范风险的关系,坚持把防范和化解风险工作抓紧抓实,一以贯之。

四、石化财务公司创新发展展望

多年来,中国石化在加强财务管理、推进资金集中管理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

2007年,为进一步发挥集团化优势,增强集团总部对资金、债务等多种财务资源的统筹能力,石化集团公司从全面提升资金集中管理水平入手,加快推进集团化财务管理体系建设。

在学习借鉴国内外企业集团资金管理成功经验的基础上,结合公司实际,石化集团公司提出了实行集团公司资金集中管理的总体思路:

以财务公司为平台,以资金管理信息系统为载体,依托商业银行资金结算网络,借助总分账户实现形式,采用收支两条线管理手段,将集团公司直管企业、股份公司和资产公司所属分公司、全资子公司的资金集中起来,形成统筹运作的集团“资金池”。

实行资金集中收付与管理分级负责相结合,实现资金收入定向归集、资金支出归口办理、资金运作统筹调控、对外融资统一策划、内部结算封闭运行和资金运行集中实时反映,最大限度地体现集团整体资金效益,确保资金运作安全、及时、规范和高效。

两年来,在石化集团公司党组的正确领导下,资金集中管理、境内“资金池”建设正稳步推进。

资金管理的配套办法正式出台,财务公司的核心业务系统(ATOM)正式上线并实现了单轨运行,试点企业中原油田勘探局、资产仪征分公司全面上线,2009年9月底之前,所有企业将完成上线工作。

石化集团公司以财务公司为平台的集团“资金池”,将在2009年年内初步构建完成。

石化集团公司全面实施资金集中管理后,财务公司原有的内部结算将转变为内外部全面结算,结算的覆盖率、安全性和效率都将进一步提高;

集团公司境内“资金池”将以财务公司为平台,从而强化公司资金结算和筹融资平台作用,实现资金有效归集和调拨,全面实现支付、交易和现金管理的高度集中,提高资金使用效率,为集团公司发展提供财务管理服务,切实承担起“内部银行”职能;

财务公司也面临着整合境内外金融资源,形成统一的资金运作平台的问题。

另一方面,未来财务公司将积极适应集团公司的需求,逐步完善金融服务功能,以直接实施服务和财务管理咨询的形式,合理搭配集团公司内外部金融资源,最大限度地实现金融服务集中管理,努力为所有成员企业提供专业化、全方位的金融咨询服务和财务支持。

展望未来,在石化集团公司加快建设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跨国能源化工公司的进程中,石化财务公司将会迎来更为广阔的发展前景。

公司将“建设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有石化特色的金融企业”作为发展的愿景,积极地全方位提升金融服务能力,为集团公司加快发展做出贡献。

第11页共11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