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鉴的语言风格.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98517 上传时间:2023-04-28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7.7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年鉴的语言风格.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年鉴的语言风格.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年鉴的语言风格.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年鉴的语言风格.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年鉴的语言风格.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年鉴的语言风格.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2页
年鉴的语言风格.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2页
年鉴的语言风格.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2页
年鉴的语言风格.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2页
年鉴的语言风格.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2页
年鉴的语言风格.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2页
年鉴的语言风格.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年鉴的语言风格.docx

《年鉴的语言风格.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年鉴的语言风格.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年鉴的语言风格.docx

年鉴的语言风格

年鉴的语言风格

语言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它是人类用来表达思想、交流思想的工具。

语言分有声音的口头语言和没有声音的书面语言两种。

文章是没有声音的书面语言,不同体裁的文章又各自有其不同的语言特点。

那么,作为资料性著述的志书和年鉴又有哪些语言特点?

我们在撰写年鉴稿件时,应掌握哪些具体语言要求和语言技巧呢?

笔者想从5个方面谈一些粗浅的看法和大家共同探讨。

一、年鉴语言要严谨

所谓严谨,是指语言的准确性和严密性。

一部年鉴除了资料必须真实无误外,在遣词造句、状物达意上必须做到准确。

否则,就差之毫厘,失之千里。

遣词造句不准确的原因有三种:

一是作者本身的文学功底不足,词不达意;二是作者对所要表达的事物未做深入了解,下起笔来,模凌两可;三是作者撰稿时大意疏忽,缺乏一种认真严肃的态度。

年鉴语言一定要讲究分寸,是则是,非则非,不夸大,不缩小,尊重事实,实事求是;不能任意拨高,“笔下生花”;更不能闭门造车,凭空臆造。

每一句话都要做到有凭有据,准确无误,鲜明易懂。

撰写年鉴稿时,以下4类词语是不能用或者应该尽量少用的。

第一,语义含混的模糊词语,如“面貌一新”、“圆满结束”、“效果显著”、“胜利完成”、“遍布各地”、“大大提高”、“显著增强”、“十分可观”、“积极推进”、“大力支持”、“大获全胜”、“明显改善”、“反应良好”、“热烈响应”、“逐渐恢复”、“罪恶昭彰”、“令人发指”、“巨大”、“特别”、“甚好”、“颇为”、“极其”、……。

第二,臆测性词语,如“大概”、“可能”、“估计”、“差不多”、“最”、“很”、“较为”、“比较”、“或许”……。

第三,笼统的时间概念用语,如“近期”、“近来”“以前”、“很早”、“目前”、“至今”、“曾经”、“早期”、“当时”、“将来”、“未来”、“前些年”、“近年来”……。

第四,不规范的或时效性很短的简称,如“两个文明建设”、“五讲四美三热爱”、“三中全会”、“三支两军”、“生资公司”、“三反”、“四化”、“三讲”、“四民活动”、“打造五个大县”、“劳服公司”、“低保办”、“民宗局”、“三农问题”、“统征办”、“四个一”、“四到位”、“五加强”、“三落实”、“两费”、“三防”、“班子人员”、“一把手”……。

象这些名词,在第一次出现时一定要写全称,下文继续使用需要简称时,应注明“以下简称××”或者加以注释,以免年深日久以后后人看不懂。

语言严密。

就是要求使用贴切的词语,表达明确的概念。

年鉴的语言严密,并不是要求象写论文那样进行严密的逻辑推理,主要在于能够准确地反映和表述出客观事物的逻辑联系,要正确使用概念,正确使用判断。

年鉴在判断上的错误,最常见的有两种情况,一是不合事实,本来不存在的事物,却肯定它存在;二是以偏概全,把部分当全体。

所以,作判断时一定要慎重。

判断有范围大小、数量多少、程度轻重之分,要慎重选择词语,恰如其分地反映客观事件。

如果粗枝大叶,把对部分事物的判断强加于全体,把程度轻的说得很重,都会使判断不严密,甚至会导致“一词不慎,满简皆疑”。

我看过很多同志在给单位写总结时,都喜欢写在单位某某负责人的正确领导下,如何如何,领导本来是很随意地讲几句话,你非要给他加上重要讲话几个字,领导参加了本属于职责范围之内的一个什么工作场合,你非要写上××书记亲自参加××活动,使广大群众深受鼓舞之类的话。

其实一个基层领导的讲话或活动,是用不上“重要讲话”、“亲自主持”、“正确领导”这样份量很重的词的,它和词意所指对象的身份是不相称的。

写这样的话不是在往领导的脸上贴金,说句不好听的话,你是在出领导的洋相,明智的的领导是不喜欢这样的恭维的。

另外,对事物的判断一定要全面,你写出的话才能准确无误。

我在上届编写风俗志记述县内家庭成员的称谓时有这样一句话“继母称呼同母”,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在我们县里,对继母称呼和母亲一样,对母亲的称呼各地不同,有的称妈妈,有的称娘,有的称阿姬,但对继母到处都是和母亲一样的称呼。

称妈妈的地方都称妈妈,叫娘的地方都叫娘。

这样的记述本来是很准确的,但志稿送审时,一位领导大笔一挥,把“继母称呼同母”一语改成了“继母称母亲”,这样一改,就变成了把继母都称作母亲了,也就是以偏概全了。

目前出版的一些年鉴特别是市县级年鉴中,有相当一部分在语言严谨这一点上还没有过关,比较普遍地存在以下10种语言通病:

1、内容重复,文字冗长;

2、用词不当,概念不准;

3、顾此失彼,详略失当;

4、堆砌辞藻,言过其实;

5、语句粗俗,颠三倒四;

6、逻辑混乱,条理不清;

7、离题万里,漫无边际;

8、夹叙夹议,不合体例;

9、不文不白,不伦不类;

10、同篇之间,称谓之一。

在语言体例上,年鉴语言必须采用语体文,它必须排除以下三种语言格式:

一要排除口头语言。

口头语言因其脱口而出,遣词造句难免不合规范,比如××领导退下来了、退居二线、乱弹琴、不管三七二十一等都是未加提炼的口头语言。

这样的语言既显得粗俗,也不雅重。

因此,口头语言进入年鉴,必须经过加工,取其精确、生动、精粹的成分,而去掉其不合语法不合逻辑或粗俗、表达不严密的成分,以维护年鉴语言的纯洁性,这一点不仅编写年鉴时要严格注意,一般比较正规的公文材料也要很好讲究。

二要排除方言。

方言是语言的地方变体,是语言分化的结果,它只通行于一定的地区内。

比如我讲的就是一口非常难听的黄塘土话,吃饭说成呷饭,这里说成咯里,小孩子说成细老斯,这种方言写到文学作品中可以,写到年鉴中就绝对不可以。

三要排除文言,慎用半文半白的语言。

文言文是“五四”运动前通行的汉语书面语言,这种文体的缺点是,生僻字多、语法,脱离现代汉语的基础。

现在完全用文言文写文章的很少了,但文白夹杂的情况尚比较多见。

这种文白夹杂的语言,如果写文章的人没有一定的文学功力,用得不当,不能做到文章中的文言句式和白话文达到水乳交融的地步,融为一体,那就会给人一种不伦不类的感觉。

二、年鉴语言要朴实

朴实是年鉴语言的基本风格和基本要求。

它要求语言质朴无华,淳美自然,在行文中摒弃浮词,不堆砌辞藻,不故弄玄虚,不用夸张、渲染等修辞手法,切忌空话、大话、套话。

不要偏尚文辞,不要浮记功绩,不要文史混淆,不要随意舞文弄墨,这都是我们所应遵循的原则。

年鉴中不朴实的语言,常见的有以下4种:

滥用带宣传色彩的语言。

如记产品,爱用国内首创,经久耐用等广告语言;记地区又离不了“历史悠久”,“人杰地灵”;记人物就写他从小如何如何,死后还“永远活在人民心中。

”另外如比上面所说的领导人出席一次会议,必加上“亲自”二字,讲了话必加上“重要”二字,获奖必称荣获,参军入党之前必加光荣一词。

这种带政治宣传色彩的用语,在年鉴中是忌用的。

滥用穿鞋戴帽之词。

现在,我们机关有些写材料的同志,在写文章的时候,总喜欢给文章戴上帽子,穿上鞋子,什么叫穿鞋戴帽,就是在文章的开头,爱用为了什么、由于什么、在谁谁谁的指导、谁谁谁的领导、谁谁谁的支持、谁谁谁的配合、谁谁谁的影响下的句式,中间是建立了什么、实行了什么、采取了什么、取得了什么、通过了什么、获得了什么的句式,结束时又要写上取得了××成效、促进了××发展、得到了群众的拥护、受到了上级的表彰。

举个具体的例子,如下面这段年鉴稿:

“经济发展速度加快,综合实力明显加强,经济发展紧紧围绕以加强农业和农村工作为立足点,以工业发展为兴奋点,以街道和市场建设为切入点,以财税和农民增收为出发点,确保全乡经济实现又好又快发展这一指导思想,有效提高了全乡的经济综合实力。

2008年全乡实现社会总产值3.1亿元……。

全乡经济形势运行良好,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好成绩。

”这里从经济发展到经济综合实力这一段文字就叫做戴帽,下面两句话就是穿鞋。

这类穿鞋戴帽之词,千篇一律,华而不实,而且反复使用,已经形成公式,变成新时代出现的新的机关八股文,读者、听众对此类官样文章,深恶痛绝。

对读者不爱看,听众不爱听的文章,你还能设想它能收到什么效果,发挥什么作用。

这种文风无论是用来写材料、写报告,还是写志书、编年鉴,都是不宜的。

 

以议论代替事实。

年鉴编纂的基本方法是述而不论,寓论于史,寓观点于所记述的事件当中,对事物的褒贬,不能由编篡者作评论,只能用资料说话,行文必须字字有据,不可一字无本,更不能以议论代替事实。

如下面这几段年鉴稿:

“各级党政领导干部在领导对敌斗争、民主改革过程中,注意宣传群众,依靠群众,尊重群众,遇事同群众商量,同基层干部商量,不摆官架子,办事讲民主,干群关系融洽,民主空气比较浓。

”还有部年鉴在记述机构改革时写道:

“根据机构改革的要求,将内部机构作了一些调整,但机构越来越庞大,人员编制越来越多,人浮于事,办事效率不高,行政经费开支浩繁已成为急需解决的问题。

”再比如“开展决策督查,抓正反典型,促工作落实,有先择性地,有针对性地对工作思想新亮点,工作目标明确、有方向、工作措施得力;有特色的……进行推介。

”这些完全是空泛的议论,以论代史,写材料、写论文可以用这样的语言,但用这种笼而统之的语言来写志书、编年鉴就不行。

另外,年鉴语言要切忌假、大、空,下面,我们来读一段某单位撰写的一段年鉴稿:

“2008年是实现‘十一五’规划的重要一年,也是我乡经济社会大跨越,大发展的关键一年,全乡人民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及‘十七’大精神为指导,聚全乡之力、凝全乡之心,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工业兴乡为目标,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突出农民增收,做优农业经济,突出扩容提质,做活城镇经济,突出项目建设,增强发展后劲,突出和谐建设,实现了全乡经济及社会各项事业的全面协调发展,呈现出一片欣欣向荣的喜庆局面。

”这就是典型的假大空,200多字中,几乎没有一个字是有用的。

再如:

“招商引资工作进展良好。

打造良好的招商格局。

结合我乡实际,明确了招商目标,切实加强领导。

乡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多次召开党委政府会议,专题研究招商引资工作,并把招商引资工作作为我乡经济工作的重点,将目标任务分解到各班子成员、各站所、各村,做到人人有任务、个个有要求。

同时,依托资源优势,着力打好这张资源牌,发动机关干部、党员群众以及在外家乡人员积极提供招商信息实行重奖,将招商引资工作纳入乡、村干部的目标管理范畴,切实加强乡村干部招商此资意识。

此外,经济发展环境是招商引资工作的一个重点,也是客商引不引得进、留不留得住的关键。

”这段文字也基本上是一堆废话。

而且这不是个别现象,我目前见到的年鉴稿和一些出版的年鉴中,这种现象普遍存在。

 

滥用积极修辞格。

文章修辞有消极修辞、积极修辞两种不同手法。

志书和年鉴是资料性著述,它以语言严谨、朴实、简洁、流畅为特点,困此采用消极修辞。

如果把消级修辞和积极修辞做一个形象比喻的话,那么,消极修辞就好比雕刻,它是在原有的材料上越雕越细,越雕越精,这是一种艺术,这就是修志编年鉴所要具备的语言艺术。

积极修辞则好比纸扎,它可以把几根简单的竹片扎贴成花圈、各种花鸟虫鱼,而且是越贴越大,越贴越好看,这也是一种艺术,这是写小说、散文等文学作品所要具备的语言艺术。

从一句话或一件事上获得灵感,而生发开来,写成万字的文章,是文学高手。

能把一万字的意思凝聚到一句话里,是编写年鉴和志书的高手。

用积极修辞格写出来的文学作品,峰回路转,跌宕起伏,或似熊熊喷发的火山,或似波涛汹涌的大海,或似涓涓流水,或似琴弦悠悠,引人入胜,让人从中威悟到生活和自然的美。

用消极修辞格编出来的志书和年鉴,言简意丰,一字千金,条纹清晰,通顺晓畅,明如秋月,静如止水,一册在手,一个地方的历史和现状,尽在掌中。

写文章不分体裁,不分场合滥用积极修辞,是我们初学写作者的通病。

常常会使写作者自鸣得意,而且会博得一些读者的喝彩,所以这种赞美毛病滥用文采,堆砌辞藻,不仅很难根除。

任何一种文章,都需要语言修辞,但不同的文章有不同的修辞手法。

我是个农民,我写文章是从小时砍柴焐出的人连枝带叶,捆起柴把子来上下不齐,象个抱鸡窝。

还有那些会收拾房子的主妇,她会丰富房子里的东西,整理得井井有条,东西再多也不显得拥挤。

写文章和砍柴、整理房子其实是一个道理。

议定写得简炼朴实就在于写文章的人会择基要,会斩头去尾,会去掉碎枝碎叶,会仔细归类,会严格再排。

任何一种体栽的文章,都有一根线贯穿始终,文学作品的这根线是跳跃的,起伏的,文似看山不喜平,是文学作品崇尚的风格。

志书和年鉴的这根线是平直的,开门见山,平铺直入,是地方志坚持的原则。

但二者的共同点都是文章,都是通过文字说话,二者并不是相互排斥的,而是应该互相融会贯通的。

在地方志的编写中不滥用积极修辞格,绝不是说写地方志就不要学习积极修辞的写作手法。

说句题外话,我倒建议我们所有耍笔杆子的朋友们,不管是机关写材料的,还是编地方志的,都应该学习掌握多种修辞手法,通晓各种文风。

只有这样,你才会具备扎实的写作功底,行文时才能挥洒自如,才能有较宽的文路,才能融汇众家之长,形成自己的写作风格。

不然的话,你长期在机关写材料,无论领导讲话还是汇报材料,也不分调研文章还是大会报告,写来写去总是那么一种干巴巴的套路模式,这样,怎么能够写出好的材料和文章来。

但是,各种不同的文章体栽,必须有各自不同的行文规则,决不能用搞文学的那一些套路来编年鉴。

年鉴有时为了增加真实感、权威性和生动性,也采用积极修辞,对比、排比、比喻等积极修辞格在年鉴中,有时还是要用的。

但是,年鉴毕竟不同于文学作品,它完全用事实说话,靠资料的翔实可信而发挥功能,不但不能象文学作品那样使用夸张、双关等积极修辞,也不必象论说文那样使用反问、设问等手法。

古人云:

“文宜淡不宜浓,但须是浓后之淡。

”年鉴语言所需要的,正是这种浓后之淡。

我们说文章宜淡不宜浓,并不是要你把年鉴稿写得干巴巴的,不讲究语言的美感。

我们说的浓后之淡,本身就是一种更高层次的语言美,它不是那种花里胡俏、浓笔重彩、张扬的语言美。

它体现的是一种简洁之美、质朴之美、形象之美、大雅之美。

在上届《内乡县志》生产风俗一章的开头说:

“县内生产以农为本,农以粮为主,粮以稻为先”,这样的语言就非常简洁。

又如写郑瑶芳传和日本兵搏斗的故事时说:

“瑶芳赤手孤身博寇,身受刀伤18处,昏倒于地,虽奄奄一息,犹喃喃骂寇不止。

日暮寇散,亲人将其抬回家中,须臾而卒,年仅十七。

”仅50字,把郑瑶芳这个少女为反抗日本兵侮辱,从进行搏斗到牺牲的过程写得清清楚楚,栩栩如生。

再如伍烈八传结尾:

“伍氏家大业大,但兴盛励时间不长。

伍泽昤晚年时,因逼死马夫李五一案,豪强趁机起哄,地方官索贿敲诈,官司纠缠数载,耗尽数万家私。

伍泽昤死后,仅余水田100余亩。

其子孙又多不肖,抽大烟、嫖赌、为匪者皆有。

至1951年土改时,伍烈八在东田中的唯一传人,竟是一个目不识丁的农民。

”120字,把伍烈八这个土财主家庭衰败的原因、过程表现得淋漓尽致。

文章从淡入浓易,由浓转淡难。

一个人学习写文章,从只知道写几句口水话,到会形容,会抒情,会洋洋大篇,也就是说从淡到浓,是一种进步。

但由浓再达到浓后之淡这种境界,则更是一种升华,需要一个更长的过程。

文章写到这一步,也就到了炉火纯青,出神入化的境界。

如果我们在编写年鉴时滥用积极修辞格,比喻夸张、排比衬托的句式充斥版面,洋洋洒洒,那就将失去年鉴的语言特色,影响年鉴的质量。

三、年鉴语言要简洁

语言简洁,就是没有多余的语句,章无冗句,句无剩字,没有重复,不枝不蔓,不拐弯抹角,用尽可能少的文字表达尽可能多的内容,做到要言不烦,文约事丰。

文贵精,不贵多,刘知几曾力主文章“尚简”,反对“一行之间,必谬增数字;尺纸之内,恒虚费数行”。

胡乔木同志中曾指出:

“地方志应做到详细,同时应做到简略”。

所谓详细,指它所应讲到的方面都要讲到;所谓简略,就是指每个方面的说明要象打电报、编辞书那样地精练。

”有一部县志稿,在记述解放前的农民生活时,有这样一段话:

“九冬十月,天寒地冻,大部分农民不能穿上棉衣。

”这段话如果改成:

“冬,多无棉衣。

”19个字精简成5个字,而且干净利落,毫不拖泥带水。

再如有“充分运用年度考核,经济责任审计、纪律检查成果,将该下的干部下下来,先后对5名年度考核不称职率达30%以上、推荐率不足50%或存在重大经济问题的班子成员,改任非领导职务。

”这段话,洋洋80余字,既啰嗦,又杂乱,如果改成“年内,对5名考核不称职的领导干部改任非领导职务。

”字数减少四分之三,精练简洁,读起来也很舒服。

志书和年鉴作为实用性的文献,所要记载的内容包罗万象,这就要求我们在编写年鉴和志书时都要惜墨如金。

《三国志》写刘备三顾茅庐会见诸葛亮这样重大的历史事件,仅用了“备,由是诣亮,返三往,乃见。

”10个字,何等的简洁。

要使年鉴的语言做到简洁,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提炼语言章学诚说:

“文辞,犹金石也;志识,其炉锤也。

”这里把文辞比作金属矿石,把提炼语言比作炉冶锤打。

矿石经过冶炼锤打,才能制成各种器物。

用文辞表达命意,经过炼意炼词,才能成为文章。

提炼语言要尽量做到“辞达而已矣”,于事无补的冗词赘句必须删掉。

不枝不蔓编纂年鉴讲究就事论事,不枝不蔓,起则单刀直入,收则嘎然而止,这才不使人感到噜嗦。

章学诚说得好:

“今叙一人之事,而欲顾及上下左右之人皆无小疵,难矣。

是之谓‘八面求圆’,文人之弊也。

”这段话形象具体,可谓中肯。

要使年鉴语言简洁,就切忌上下左右,前前后后,面面俱到。

多写短句写文章要做到语言凝炼、流畅、疏而不漏、全而不臃,其中一个很重要的技巧就是句子要短,句式要简单,可说可不说的意思就一定不要说。

不要企望在一句话把很多层意思都说清楚。

用简短的语言文字记述一项事物,不但要去掉无关的内容,而且忌过多使用关联词语。

“如果……那么”。

“之所以……是因为”之类的关联词,应该尽量少用或不用。

要多用短句,并做到长短句式的平衡,使人读起来既有节奏,又富有变化。

有许多人写文章总喜欢用很长、很复杂的句子,好象只有这样才过瘾,结果写出来的话老长老长,但让人读后却不知所云,修改这样的句子,办法有两个,一是拆,二是压,如:

“经省新华书店批准,在县城新建2200平方米造价为3300万元的四层楼房1栋。

”可拆成在县城新建书店大楼,4层,2200平方米,总造价3300万元。

”再如:

“年借书读者,2003年~2006年,分别为58000、68000、60000、56000人次,2007年~2008年,每年保持6万人左右,”这段话可改成:

“2003年~2008年,年平接待读者6万人次左右,最多的2004年为6.8万人次,最少的2006年为5.6万人次。

”总之,要使年鉴语言简洁,编纂者必须精雕细刻,在炼字、炼词、炼句上下功夫。

四、年鉴语言要流畅

流畅,是指语言的连贯性。

段与段之间意思要连贯,在每一段落中,句与句、词组与词组之间要连贯,不要前后脱节,不要前言不搭后语。

这种连贯性反映了写作者思维的条理性和严密的逻辑性,也反映了事物的内在联系。

段与段的相互关系,主要涉及年鉴层次安排的条理性。

年鉴段落层次最常见的是三种关系,递进关系、并列关系、时间先后关系。

解决语言的连贯性问题,除应解决好层次关系外,重点在理顺各段落内部词、句之间的条理性、逻辑性,即一段话里哪句话先说,哪句话后说,如果颠三倒四,语无伦次,就不能正确反应是非曲直和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

在段落中,词组与词组、句子与句子的相互关系,主要属于语法学研究的对象。

有的年鉴语言之所以不畅,问题就出在语法上,有的句子成分残缺或多余,有的句子成分搭配不当,有的词语在句子中的位置摆得不对,有的在一个句子里,混用了两种不同的句式,造成句子结构上的混乱。

要使语言流畅,必须符合语法,使人念得通,读得懂。

要使语言流畅,还要尽量避免使用拗口的词,遣词造句要顾及音律,使语言琅琅上口,音调和谐,读起来有韵味,听起来悦耳。

很多专业术语,一般人是读不懂的,因此,能用通俗的话讲清的问题最好不用术语,整部年鉴的语言应力求做到一个节奏,一种风格,一种韵味,上下贯通,左右合拍,音调和谐。

五、年鉴的几项行文规则

1、名称使用

年鉴一律采用第三人称。

不用“我党”、“我军”、“我们”、“我办”、“我省”、“我县”,应直书“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省名、县名,“中央”应具体写“中共中央”,使用古地名时应冠以朝代名称,括注今地名。

省市年鉴使用乡镇名称时应冠以县名,县里的年鉴使用村名时应冠以乡镇名,如“邵阳县黄塘乡”、“塘渡口镇桂竹山村”。

人名除引文外,应直书姓名,不加“先生”、“省长”、“县长”、“主任”、“同志”之类的称呼,不冠褒贬之词。

为了反映历史面貌,必要时可在名字前冠以职务,如“县长×××”、“县委书记×××”。

各种名称在书内的第一次出现时,一律用全称。

凡年深日久之后容易使人概念模糊的简称和一般读者看不懂的简称不要使用,应写全称,比如“四人帮”应写成“江青******集团”、“四化”应写成“农业、工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现代化”或“社会主义现代化”、“低保”应写成“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

2、时间表述

一律书写具体时间(何年何月),不用“今年”、“前年”、“本月”、“目前”、“现在”等时间代名词,不用“最近”、“以前”、“以后”、“近年来”、“多年来”等不准确的时间概念,不用时间简称(如93年、98年)。

行文中的历史纪年,应先写朝代年号,再括注公元纪年,如清道光五年(1852)、民国30年(1941)。

同一个皇帝几易年号,在首次出现新年号时应冠以帝号,如唐玄宗开元九年(721)、唐玄宗天宝元年(742)。

记述解放前革命根据地和苏区的时,不能用民国纪年,必须用公元纪年。

年代的起止符号不能用“—”,应用“~”,如1949~1985年……

3、数字书写。

应该用汉字书写的数字清代以前的朝代纪年、农历年月日,(如清光绪十八年、正月初五等),不定数、次第(如七八天、第一篇、第二名、第三组)等;习惯用语、成语、叙述性语言中的数字及数字专用名称(如星期一、八经工、三等舱、八国联军、二元论、乱七八糟、一年四季、“六六六”、“九二零”)等;1位数和2位数的军队番号,用汉字书写全数(如第一方面军、第四野战军、第四十七军),3位数以上的军队番号用汉字书写简数(如第一百一十六师应写第一一六师,第四百五十四团应写为第四五四团)。

应该用阿拉伯字书写的数字①公历的世纪、年代、年、月、日和时刻,(如20世纪80年代、1986年10月1日、4时20分、4时3刻、下午3点)等;②中华民国纪年和日本纪年(如民国37年(1948)、昭和16年(1941)等;③记数与计量到,包括正负整数、分数、小数、百分数、比例数、约数(如41302、-125.03、1/16、1/1000、4.5倍、34.05%、3:

1、-17℃、不经123°50′、维生素B12、500多种、60多万公斤、21/22次特别快车)等。

统计数字的书写1~4位数字写绝对数(如1890亩),5~8倍应以万为单位书写,9位数以上应以亿为单位书写,小数点后面的4位数可四舍五入、也可不舍不入(如345914元应写成34.5914万元或34.59万元、1378318643元可写成13.7832亿元或13.78亿元),但在一部书里必须统一,要么都舍,要么都不舍。

一个数字的书写格式要照顾到上下文。

不是出现在表示科学计量和具有统计意义的数字中的个位数可以用汉字,如一个人、三本书;但一句中的各种统计数字必须统一使用阿拉伯数字。

引文和注释中的数字书写注释中的版次、卷次、页码,除古籍应与所扰版本一致外,一般均可使用阿拉伯数字。

例:

①许慎:

《说文解字》,四部丛刊本卷六上,第九页;②许慎:

《说文解字》,中华书局1963年影印陈昌治本,第126页。

③引文中的数字,一般应按原版本写法书写;如引文中数字很多,按原版本书写将会造成引文混乱时,可按上述引文注释中书写数字的规定书写。

4、计量单位名称和符号的使用

计量名称应用国家统一规定的计量名称(如“公斤、米、千米、吨、公顷”);不用“丈、尺、石、斗、升、斤”等旧计量名称;如非使用旧计量单位时,应括注折算后的标准计量单位。

在行文中一般不夹杂使用计量单位符号、数字符号、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