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叶的梦》教学设计(详案).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3017191 上传时间:2023-05-05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6.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绿叶的梦》教学设计(详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绿叶的梦》教学设计(详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绿叶的梦》教学设计(详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绿叶的梦》教学设计(详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绿叶的梦》教学设计(详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绿叶的梦》教学设计(详案).doc

《《绿叶的梦》教学设计(详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绿叶的梦》教学设计(详案).doc(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绿叶的梦》教学设计(详案).doc

《绿叶的梦》教学设计(详案)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目标:

1.正确认读本课生字,能联系上下文理解“碾磨、启蒙、标本、觅食、洋溢、清热明目、除痰止渴”等词语的意思。

掌握十一个要求会写的生字。

2.了解顿号的用法。

3.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三、第五自然段,积累文中的优美词句、精彩句段。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1.继续进行自主识字,提高学生随文理解词意的能力,同时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2.理解课文内容,抓住描写孩子们在大自然里和绿叶快乐嬉戏的场面展开想象,体会绿叶带给孩子们的乐趣和作家所要传达的情感。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趣,乐于像作家一样热爱生活,关爱自然。

教学重点:

抓住课文的重点部分,逐步读懂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边读边想象作者描写的搜集树叶的情景,体会作者当时的快乐心情。

教学准备:

1.教学准备:

演示文稿(图片、视频、文字);树叶贴画(或其它树叶、高粱秸制品)。

2.课前学生进行调查:

现在的学生都玩些什么。

3.带来自己童年的照片

教学时数: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情导入。

1.学生展示童年生活的照片,谈自己照片的来历。

2.师:

其实,生活中很多人童年时的快乐,都来源于身边的大自然。

今天,我们就追随着作家葛翠林的足迹,走进她魂牵梦绕的绿色童年。

揭题:

绿叶的梦

二、初读课文,感知文章内容。

学习本课生字词:

⑴检查生字自学情况:

出示生字卡,检查认读情况,指导难写或易错字。

⑵自读课文,画出新词,并把带新词的语句读一读;把自己喜欢的词语摘录到“词语花篮”中。

⑶解词:

(根据学生掌握情况进行选择)

⑷小结:

同学们都掌握了生字的认读,对新词也有了了解,希望通过学习课文,更好的掌握这些生字、新词。

初读时,学生遇到生字或不理解的词语,鼓励学生自己解决。

要做到读准字音,了解生词意思。

三、范读课文,初步感受:

⑴边听边思考:

作者通过哪些事来反映自己的童年生活的?

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

⑵听读思考,交流感受:

⑶小结:

作者就是抓住与绿叶有关的几件事,向我们讲述了她快乐的童年生活,让我们不禁产生羡慕之心。

愿意自己读读这篇课文吗?

(设计意图:

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梳理文章结构)

四、拓展延伸:

课下到大自然中寻找玩具。

(设计意图:

结合生活体验作者的童年乐趣,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第二课时

一、品析朗读,感悟语言,体会真情。

1.学习第一自然段。

⑴指名读第一自然段。

⑵演示图片,提出质疑:

①出示图片——课文中提到的那些儿时的玩具。

②指名读第一自然段前几句,齐读最后一句话。

③启发:

大自然提供我们许多的玩具,带给我们无穷的乐趣,但是作者为什么“最着迷”于绿叶呢?

2.浏览课文,从文中找到问题的答案。

⑴浏览课文。

⑵交流自己的意见。

(可以读一读课文,可以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⑶理清与其它各段的关系。

——总分

3.根据学生选择,逐段学习课文重点部分:

(2——6自然段)

[学习3——6自然段,不一定按顺序,学生最喜欢哪个自然段,读一读,然后深入学习即可]

⑴第三自然段:

写“我们”采集绿叶的快乐。

①指名读课文,然后说说自己为什么最喜欢这部分内容。

②出示词语练习:

(密密)的树林(杂草丛生)的河边(广阔)的田野

(爬)大树(钻)丛林(串)项链(做)戒指和手镯

照样子摘录词语:

元宝树叶(菟丝子草、豆角花、野菊花)

③自读课文,注意练习中出现的几组词语,从中体会采集绿叶带给“我们”的快乐。

[随即解决与本段有关的问题]

④指导练习感情朗读。

⑤指名读本段课文,齐读本段最后一句。

⑥小结:

从同学们的朗读中,老师能听出,你们已经体会到作者采集树叶时的快乐。

(再齐读本段最后一句。

⑵第四自然段:

写采集绿叶也会争强和探险,甚至受伤。

①指名读课文,然后说说自己为什么最喜欢这部分内容。

[随机板书]

②默读思考:

采集树叶的活动几乎使每个人受了伤,这与快乐有什么关系?

③交流体会。

[随即解决与本段有关的问题]

④练习有感情朗读。

⑶第五自然段:

写秋天的收获更大。

①指名读课文,然后说说自己为什么最喜欢这部分内容,随即解决与本段有关的问题。

②指导练习有感情朗读。

③试背诵本段。

(时间允许可以齐背或指名试背)

⑷第六自然段:

写老师让“我们”观察并讲述这些叶子,从而“我们”知道了许多民间传下来的药方,了解了许多丰富有趣的生活知识。

①指名读课文,然后说说自己为什么最喜欢这部分内容。

②出示一些叶子的图片(先出示课文中提到的,再补充课外的)

③学生边看图片便说出这些叶子的药用(课内的);教师说出其它(课外补充部分)叶子的用途。

④结合课文内容,同学间交流收获。

4.总结:

是啊!

我们的生活当中不光有漂亮的芭比娃娃、变形金刚,不光有酷鼠滑车、卡通游戏,还有很多的快乐来自于我们生存的大自然,来自于我们熟悉的生活。

同学们,会创造快乐的孩子永远不会寂寞,我真心地希望你们有自己的快乐的生活,有一个美好的、难以忘怀的童年。

二、总结全文:

1.结合自己对课文的理解,回答问题“课题为什么叫《绿叶的梦》?

2.对比自己的童年生活,谈谈学习后的感受。

3.回忆作者的表达方法,说说有什么值得借鉴的。

4.总结语:

作者的童年是快乐的,他们投身大自然,尽情享受大自然送给他们的童年礼物,在记忆中留下深刻的印记。

同学们羡慕作者与大自然的亲近,羡慕他们的快乐,而我们更应该羡慕他们富于创造的一双小手。

希望通过本课的学习,唤起我们对快乐的追求,为自己留下美好的童年记忆。

三、课堂练习。

(设计意图:

及时反馈,巩固知识)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一)、星期天,我们跑遍()的树林、()的墓地、()的河边、()的田野和一道道()。

()大树、()丛林,()惊飞了()的小鸟儿。

篮子里()了各种绿叶,(),(),把元宝树叶()成项链,用金黄色的菟丝子草()成戒指和手镯,豆角花()在耳朵上,野菊花()满了小辫儿……在()的课堂里,绿叶和野花组成我们生活的()。

(二)、秋天,树叶在风中飘落,像一群群蝴蝶飞向我们。

我们()着筐,()着筢,()着,()着,()树叶,()成垛,()在上面(),()跟头,()下来()出那些漂亮的叶子。

鲜红的,金黄的,串成长长的彩色叶链挂在教室里,满屋洋溢着丰收的欢乐。

那许许多多留做标本的叶子,成了我们的珍宝:

圆形的、条状的、桃形的、针状的、蛋形的、元宝状的、叶面带绒毛的……

(三)、树叶用处可真多呀。

()可以祛痰止咳;()能解酒毒;()清热明目,()可治感冒头疼。

我还知道()。

1.根据原文填空。

2.你发现第二段所填的词语都是()词,通过这些词语你能感受到什么?

3.画出文中的比喻句。

4.文中的省略号有什么作用?

四、拓展延伸,积累实践。

(结合生活体验童年快乐,练习语言表达)

结合课前自己找来的童年生活照片,回忆一下自己的童年生活,把难以忘怀的一件事情写一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